CN211125516U - 直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直流继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25516U CN211125516U CN201921610405.1U CN201921610405U CN211125516U CN 211125516 U CN211125516 U CN 211125516U CN 201921610405 U CN201921610405 U CN 201921610405U CN 211125516 U CN211125516 U CN 2111255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ing
- hole
- transmission shaft
- contact bridge
- movable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直流继电器,其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置在壳体组件内的接触系统和电磁系统,接触系统包括传动轴、动触桥以及两个分别与动触桥两端配合的静触头,动触桥的中部通过绝缘机构与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电磁系统配合,电磁系统能够驱动传动轴带动动触桥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静触头接触和分开,绝缘机构包括触桥通孔以及设置在触桥通孔内的弹性件,动触桥的中部穿过触桥通孔,弹性件设置在动触桥一侧,弹性件使动触桥与触桥通孔形成限位配合,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装配方便,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有效提高装配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压直流继电器,主要应用在新能源领域,一般用于充电桩充放电系统和新能源汽车的充放电系统,为提高整个系统的能源利用率,上述系统的额定工作电压一般为450VDC-750VDC,并且有进一步提高到额定工作电压至 950VDC的趋势,这对于继电器来说,注重控制电路和负载电路的高绝缘性就成为了必然趋势。
但是,现有高压直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结构复杂,导致装配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特别是接触系统的传动轴与绝缘套直接嵌件固定的形式,并且在绝缘套外部包覆了钢片提高强度,虽然这种形式兼具了强度与绝缘性,但由于装配工艺复杂,导致装配效率低、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直流继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流继电器,其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置在壳体组件内的接触系统和电磁系统,接触系统包括传动轴、动触桥以及两个分别与动触桥两端配合的静触头,动触桥的中部通过绝缘机构与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电磁系统配合,电磁系统能够驱动传动轴带动动触桥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静触头接触和分开,绝缘机构包括触桥通孔以及设置在触桥通孔内的弹性件,动触桥的中部穿过触桥通孔,弹性件设置在动触桥一侧。
优选的,所述绝缘机构包括与传动轴连接的绝缘套,以及与绝缘套连接的金属支架,所述的触桥通孔设置在金属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绝缘套设置在金属支架上的触桥通孔内,且在触桥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避让传动轴的支架通孔,所述弹性件设置在外绝缘部和动触桥之间,弹性件的两端推动绝缘套和动触桥分别抵在支架通孔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限位。
优选的,所述绝缘套的截面呈T字形结构,绝缘套包括相连的外绝缘部和内绝缘部,外绝缘部设置在触桥通孔的内侧与传动轴端部固定连接,弹性件设置在外绝缘部和动触桥之间,内绝缘部穿过支架通孔伸到触桥通孔的外侧并环绕在传动轴的四周。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为金属轴,金属轴与外绝缘部通过固定销连接,金属轴在与外绝缘部连接的一端沿直径方向开设有与固定销配合的轴孔,外绝缘部对应在金属轴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销配合的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片,弹片的长度方向与动触桥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弹片的中部与外绝缘部连接,弹片的两端分别与动触桥的两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片包括设置在中部且与外绝缘部连接的连接片,以及相对设置在连接片两端分别向动触桥倾斜的弹性片,在连接片上设有绝缘定位孔,在上绝缘部上设有与绝缘定位孔配合的绝缘定位凸台。
优选的,所述的两个弹性片在远离连接片的一端分别设有伸到动触桥两端端面的外侧的延伸片,动触桥的两端被限位在两个延伸片之间。
优选的,所述金属支架为金属板一体折弯而成的框形结构,金属支架包括顶板以及分别与顶板两侧连接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在左侧板和右侧板远离顶板的一侧分别与左底板和右底板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向同一侧折弯后相对设置,左底板和右底板相向折弯至同一平面内后与顶板相对设置,在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左底板和右底板的内侧围成触桥通孔;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相互靠近的侧边上分别设有半圆形的左缺口和半圆形的右缺口,左缺口和右缺口组成圆形的支架通孔;所述动触桥与顶板平行设置,弹性件设置在动触桥远离顶板的一侧,动触桥靠近顶板的一侧设有支架定位槽,在顶板的内侧设有与支架定位槽配合的支架定位凸台,且支架定位凸台的中心与支架通孔的中心设置在同一直线。
优选的,所述绝缘套的截面呈T字形结构,绝缘套包括呈筒形结构的内绝缘部和设置在内绝缘部外侧的外绝缘部,内绝缘部的内侧设有套在传动轴上的绝缘沉孔,外绝缘部通过固定销与传动轴连接,外绝缘部设有对应在绝缘沉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绝缘沉孔连通固定孔,两侧的两个固定孔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且与绝缘沉孔的中心线垂直,传动轴在与外绝缘部连接的一端沿直径方向开设有与固定销配合的轴孔,固定销穿过先从一侧的固定孔穿过传动轴上的轴孔再插入到另一侧的固定孔中。
优选的,所述外绝缘部呈方筒形结构,外绝缘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板,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短板,且两个短板分别连接在两个长板的两端之间,两个长板内侧的侧壁分别与内绝缘部两侧的外壁固定连接,两个短板内侧的侧壁分别通过连接板与内绝缘部其余两侧的外壁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板分别与两侧的长板间隔设置,且在两个连接板的内侧分别设有与内绝缘部中绝缘沉孔连通的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和上盖,所述接触系统和电磁系统设置在外壳的内侧,对应在电磁系统与接触系统之间设有与外壳连接的导磁板,导磁板上设有避让接触系统的传动轴的主轴孔,传动轴的一端通过绝缘机构与动触桥的中部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主轴孔伸到导磁板的另一侧并与动铁芯连接,动铁芯围绕在传动轴端部的四周,在动铁芯与导磁板之间设有套在传动轴中部的四周的静铁芯,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弹簧套在传动轴的外侧,在静铁芯和动铁芯的外侧设有与导磁板连接的套筒。
优选的,所述静铁芯与绝缘机构相对设置在导磁板的两侧,静铁芯的一端设有呈环形围绕在传动轴四周的延伸铁芯,延伸铁芯的一端与静铁芯连接,延伸铁芯的另一端穿过主轴孔伸到导磁板靠近绝缘机构的一侧,在导磁板靠近绝缘机构的一侧设有下绝缘套,下绝缘套包括下绝缘孔以及与下绝缘孔连通的上绝缘孔,下绝缘孔套在延伸铁芯穿过主轴孔一端的四周,上绝缘孔套在传动轴的四周,绝缘机构的绝缘套的外绝缘部的一端伸到上绝缘孔的内侧与传动轴之间。
优选的,所述接触系统还包括用于固定静触头的陶瓷座,陶瓷座呈半盒形倒扣在动触桥的上方并与导磁板连接,在陶瓷座的四周设有呈框形的导磁片,在导磁片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与陶瓷座之间分别设有磁铁;所述电磁系统包括轭铁和设置在轭铁内侧的线圈骨架,在线圈骨架的外侧与轭铁之间设有线圈,套在传动轴上的静铁芯和动铁芯伸到线圈骨架的内侧与线圈配合。
优选的,所述金属支架上设有绝缘涂覆层。
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继电器,动触桥的中部穿过触桥通孔,并通过弹性件使动触桥与触桥通孔形成限位配合,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装配方便,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有效提高装配的效率。
此外,绝缘机构包括与传动轴连接的绝缘套,以及与绝缘套连接的金属支架,所述的触桥通孔设置在金属支架上,绝缘套设置在金属支架上的触桥通孔内,不仅通过绝缘套与传动轴连接保证绝缘机构具有可靠的绝缘性,同时通过金属支架又保证绝缘机构具有可靠的结构强度,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和装配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直流继电器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直流继电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直流继电器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触桥与绝缘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4的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金属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7的正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绝缘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凸8的截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1的正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触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3的正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陶瓷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5的正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磁片和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7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18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继电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继电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继电器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置在壳体组件内的接触系统和电磁系统2,接触系统包括传动轴13、动触桥12以及两个分别与动触桥12两端配合的静触头11,动触桥12的中部通过绝缘机构与传动轴 13的一端连接,传动轴13的另一端与电磁系统2配合,电磁系统2能够驱动传动轴13带动动触桥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静触头11接触和分开,动触桥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静触头11接触时导通两个静触头11接入的电路,分开时则断开该电路。
如图4-5所示,所述绝缘机构包括触桥通孔120以及设置在触桥通孔120 内的弹性件33,动触桥12的中部穿过触桥通孔120,设置在动触桥12一侧,弹性件33从一侧推动动触桥12,使动触桥12的另一侧抵在触桥通孔120的内壁上限位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继电器,动触桥12的中部穿过触桥通孔120,并通过弹性件33使动触桥12与触桥通孔120形成限位配合,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装配方便,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有效提高装配的效率。
作为绝缘机构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绝缘机构包括与传动轴13连接的绝缘套 31,以及与绝缘套31连接的金属支架32,所述的触桥通孔120设置在金属支架 32上。本实施例的绝缘机构,不仅通过绝缘套31与传动轴13连接保证绝缘机构具有可靠的绝缘性,同时通过金属支架32又保证绝缘机构具有可靠的结构强度,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和装配方便的特点。
当然,所述绝缘套31与金属支架32也可以是一体的绝缘零件,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优选的,所述金属支架32的四周设有绝缘涂覆层,能够进一步提高绝缘机构的绝缘性。
进一步,所述绝缘套31设置在金属支架32上的触桥通孔120内,且在触桥通孔120的侧壁上开设有避让传动轴13的支架通孔130,所述弹性件33设置在外绝缘部311和动触桥12之间,推动绝缘套31和动触桥12分别抵在支架通孔130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限位。通过将绝缘套31也设置在触桥通孔120内与弹性件33配合,使绝缘套31和动触桥12均能够限位在金属支架32内,简化了绝缘套31与金属支架32连接的结构,进一步简化了绝缘机构的结构并降低了装配难度。
进一步,所述绝缘套31的截面呈T字形结构,绝缘套31包括相连的外绝缘部311和内绝缘部312,外绝缘部311设置在触桥通孔120的内侧与传动轴 13端部固定连接,弹性件33推动外绝缘部311与触桥通孔120的侧壁限位配合,内绝缘部312穿过支架通孔130伸到触桥通孔120的外侧并环绕在传动轴13的四周。
进一步,所述传动轴13为金属轴,金属轴与外绝缘部311通过固定销140 连接,金属轴在与外绝缘部311连接的一端沿直径方向开设有与固定销140配合的轴孔131(图10),外绝缘部311对应在金属轴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销140 配合的固定孔313。固定销140穿过固定孔313和轴孔131就可以将金属轴与外绝缘部311连接在一起,具有装配难度低和装配效率高的特点。当然,也可以采用卡箍、卡扣或铆接等连接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33为弹片,弹片的长度方向与动触桥1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弹片的中部与外绝缘部311连接,弹片的两端分别与动触桥12的两端连接。当然,弹性件33也可以是弹簧,或其它形状的弹性件,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阅图11-12示出弹片的具体结构,所述弹片包括设置在中部且与外绝缘部311连接的连接片331,以及相对设置在连接片331两端分别向动触桥12倾斜的弹性片332,在连接片331上设有绝缘定位孔333,在外绝缘部311上设有与绝缘定位孔333配合的绝缘定位凸台334。通过绝缘定位凸台334与绝缘定位孔333对弹片进行限位,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而且便于装配,在装配时先将弹片与动触桥12层叠,再一同穿过触桥通孔120,使绝缘定位孔333套在绝缘定位凸台334上即可,非常方便。
进一步,所述的两个弹性片332在远离连接片331的一端分别设有伸到动触桥12两端端面的外侧的延伸片335,动触桥12的两端被限位在两个延伸片 335之间。通过延伸片335对动触桥12两端的限位,保证弹片与动触桥12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仅能够在不增加装配难度的同时提高装配的精确度,而且能够提高稳定性及可靠性。
参阅图6-7示出金属支架32的具体结构,所述金属支架32为金属板一体折弯而成的框形结构,金属支架32包括顶板321以及分别与顶板321两侧连接的左侧板322和右侧板325,在左侧板322和右侧板325远离顶板321的一侧分别与左底板323和右底板324连接,左侧板322和右侧板325向同一侧折弯后相对设置,左底板323和右底板324相向折弯至同一平面内后与顶板321相对设置,在顶板321、左侧板322、右侧板325、左底板323和右底板324的内侧围成触桥通孔120。
进一步,所述左侧板322和右侧板325相互靠近的侧边上分别设有半圆形的左缺口130a和半圆形的右缺口130b,左缺口130a和右缺口130b组成圆形的支架通孔130。支架通孔130采用圆形结构,内绝缘部312采用相匹配的圆筒形结构,能够起到对内绝缘部312四周限位的作用。当然,支架通孔130也可以采用方形结构,内绝缘部312的外侧采用方筒形的结构。或者,左侧板322和右侧板325也可以间隔设置,在左侧板322和右侧板325之间形成避让传动轴 13和内绝缘部312的空间,虽然无法对内绝缘部312四周均起到限位作用,但也可以通过左侧板322和右侧板325分别抵在内绝缘部312的两侧,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所述动触桥12与顶板321平行设置,弹性件33设置在动触桥12 远离顶板321的一侧,动触桥12靠近顶板321的一侧设有支架定位槽3260,在顶板321的内侧设有与支架定位槽3260配合的支架定位凸台326,且支架定位凸台326的中心与支架通孔130的中心设置在同一直线上。通过支架定位凸台 326与支架定位槽3260配合,能够起到对动触桥12限位的作用。优选的,所述支架定位槽3260为冲压而成,冲压在动触桥12朝向弹性件33的另一侧形成冲压凸台,弹性件33的中部与动触桥12间隔设置,不仅形成避让冲压凸台的空间,而且为弹性件33的形变提供空间,使弹性件33能够保持可靠的弹性力推动动触桥12。
优选的,支架定位凸台326的中心、支架定位槽3260的中心、弹片上的绝缘定位孔333的中心,以及外绝缘部311上的绝缘定位凸台334的中心均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保证动触桥12移动时不会产生歪斜。
参阅图8-9示出绝缘套31的具体结构,所述绝缘套31的截面呈T字形结构,绝缘套31包括呈筒形结构的内绝缘部312和设置在内绝缘部312外侧的外绝缘部311,内绝缘部312的内侧设有套在传动轴13上的绝缘沉孔314,外绝缘部311通过固定销140与传动轴13连接,外绝缘部311设有对应在绝缘沉孔 314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绝缘沉孔314连通固定孔313,两侧的两个固定孔313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且与绝缘沉孔314的中心线垂直,传动轴13在与外绝缘部311连接的一端沿直径方向开设有与固定销140配合的轴孔131,固定销140穿过先从一侧的固定孔313穿过传动轴13上的轴孔131再插入到另一侧的固定孔313中。优选的,所述的两个固定孔313中,一侧的固定孔313为沉孔,另一侧的固定孔313为通孔,当然也可以均是通孔。
进一步,所述内绝缘部312靠近绝缘沉孔314底部一端的端面设有向动触桥12一侧凸起的绝缘定位凸台334,绝缘定位凸台334的截面呈半球形,在弹性件33上设有与绝缘定位凸台334配合的绝缘定位孔333。绝缘定位孔333套在绝缘定位凸台334上时,半球形的绝缘定位凸台334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进一步降低装配的难度。
进一步,所述外绝缘部311呈方筒形结构,外绝缘部31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板311a,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短板311b,且两个短板311b分别连接在两个长板311a的两端之间,两个长板311a内侧的侧壁分别与内绝缘部312两侧的外壁固定连接,两个短板311b内侧的侧壁分别通过连接板311c与内绝缘部312其余两侧的外壁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板311c分别与两侧的长板311a间隔设置,且在两个连接板311c的内侧分别设有与内绝缘部312中绝缘沉孔314 连通的固定孔313。两个连接板311c分别与两侧的长板311a间隔设置呈镂空的结构,不仅能够节省材料,降低绝缘机构的成形难度,而且能够提高绝缘机构的结构强度。
参阅图1-3示出本实施例直流继电器的整体结构,本实施例的直流继电器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置在壳体组件内的接触系统和电磁系统2,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51和上盖52,所述接触系统和电磁系统2设置在外壳51的内侧,对应在电磁系统2与接触系统之间设有与外壳51连接的导磁板53,导磁板53上设有避让接触系统的传动轴13的主轴孔54,传动轴13的一端通过绝缘机构与动触桥12的中部连接,传动轴13的另一端穿过主轴孔54伸到导磁板53的另一侧并与动铁芯14连接,动铁芯14围绕在传动轴13端部的四周,在动铁芯14 与导磁板53之间设有套在传动轴13中部的四周的静铁芯15,静铁芯15与动铁芯14之间通过弹簧16连接,弹簧16套在传动轴13的外侧,在静铁芯15和动铁芯14的外侧设有与导磁板53连接的套筒17。
进一步,所述静铁芯15与绝缘机构相对设置在导磁板53的两侧,静铁芯 15的一端设有呈环形围绕在传动轴13四周的延伸铁芯18,延伸铁芯18的一端与静铁芯15连接,延伸铁芯18的另一端穿过主轴孔54伸到导磁板53靠近绝缘机构的一侧,在导磁板53靠近绝缘机构的一侧设有下绝缘套34,下绝缘套 34包括下绝缘孔341以及与下绝缘孔341连通的上绝缘孔342,下绝缘孔341 套在延伸铁芯18穿过主轴孔54一端的四周,上绝缘孔342套在传动轴13的四周,绝缘机构的绝缘套31的外绝缘部311的一端伸到上绝缘孔342的内侧与传动轴13之间。
如图15-18所示,所述接触系统还包括用于固定静触头11的陶瓷座191,陶瓷座191呈半盒形倒扣在动触桥12的上方并与导磁板53连接,在陶瓷座191 的四周设有呈框形的导磁片192,在导磁片192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与陶瓷座 191之间分别设有磁铁193。
如图1-3所示,所述电磁系统2包括轭铁20和设置在轭铁20内侧的线圈骨架21,在线圈骨架21的外侧与轭铁20之间设有线圈22,套在传动轴13上的静铁芯15和动铁芯14伸到线圈骨架21的内侧与线圈22配合。线圈22通电时产生驱动动铁芯14移动的磁场,且该磁场能够被静铁芯15加强,使动铁芯 14通过传动轴13和绝缘机构带动动触桥12靠近和远离静触头11移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置在壳体组件内的接触系统和电磁系统(2),接触系统包括传动轴(13)、动触桥(12)以及两个分别与动触桥(12)两端配合的静触头(11),动触桥(12)的中部通过绝缘机构与传动轴(13)的一端连接,传动轴(13)的另一端与电磁系统(2)配合,电磁系统(2)能够驱动传动轴(13)带动动触桥(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静触头(11)接触和分开,绝缘机构包括触桥通孔(120)以及设置在触桥通孔(120)内的弹性件(33),动触桥(12)的中部穿过触桥通孔(120),弹性件(33)设置在动触桥(12)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机构包括与传动轴(13)连接的绝缘套(31),以及与绝缘套(31)连接的金属支架(32),所述的触桥通孔(120)设置在金属支架(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31)设置在金属支架(32)上的触桥通孔(120)内,且在触桥通孔(120)的侧壁上开设有避让传动轴(13)的支架通孔(130),所述弹性件(33)设置在外绝缘部(311)和动触桥(12)之间,的两端推动绝缘套(31)和动触桥(12)分别抵在支架通孔(130)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31)的截面呈T字形结构,绝缘套(31)包括相连的外绝缘部(311)和内绝缘部(312),外绝缘部(311)设置在触桥通孔(120)的内侧与传动轴(13)端部固定连接,弹性件(33)设置在外绝缘部(311)和动触桥(12)之间,内绝缘部(312)穿过支架通孔(130)伸到触桥通孔(120)的外侧并环绕在传动轴(13)的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3)为金属轴,金属轴与外绝缘部(311)通过固定销(140)连接,金属轴在与外绝缘部(311)连接的一端沿直径方向开设有与固定销(140)配合的轴孔(131),外绝缘部(311)对应在金属轴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销(140)配合的固定孔(31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3)为弹片,弹片的长度方向与动触桥(1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弹片的中部与外绝缘部(311)连接,弹片的两端分别与动触桥(12)的两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包括设置在中部且与外绝缘部(311)连接的连接片(331),以及相对设置在连接片(331)两端分别向动触桥(12)倾斜的弹性片(332),在连接片(331)上设有绝缘定位孔(333),在外绝缘部(311)上设有与绝缘定位孔(333)配合的绝缘定位凸台(33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弹性片(332)在远离连接片(331)的一端分别设有伸到动触桥(12)两端端面的外侧的延伸片(335),动触桥(12)的两端被限位在两个延伸片(33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架(32)为金属板一体折弯而成的框形结构,金属支架(32)包括顶板(321)以及分别与顶板(321)两侧连接的左侧板(322)和右侧板(325),在左侧板(322)和右侧板(325)远离顶板(321)的一侧分别与左底板(323)和右底板(324)连接,左侧板(322)和右侧板(325)向同一侧折弯后相对设置,左底板(323)和右底板(324)相向折弯至同一平面内后与顶板(321)相对设置,在顶板(321)、左侧板(322)、右侧板(325)、左底板(323)和右底板(324)的内侧围成触桥通孔(120);所述左侧板(322)和右侧板(325)相互靠近的侧边上分别设有半圆形的左缺口(130a)和半圆形的右缺口(130b),左缺口(130a)和右缺口(130b)组成圆形的支架通孔(130);所述动触桥(12)与顶板(321)平行设置,弹性件(33)设置在动触桥(12)远离顶板(321)的一侧,动触桥(12)靠近顶板(321)的一侧设有支架定位槽(3260),在顶板(321)的内侧设有与支架定位槽(3260)配合的支架定位凸台(326),且支架定位凸台(326)的中心与支架通孔(130)的中心设置在同一直线。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31)的截面呈T字形结构,绝缘套(31)包括呈筒形结构的内绝缘部(312)和设置在内绝缘部(312)外侧的外绝缘部(311),内绝缘部(312)的内侧设有套在传动轴(13)上的绝缘沉孔(314),外绝缘部(311)通过固定销(140)与传动轴(13)连接,外绝缘部(311)设有对应在绝缘沉孔(314)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绝缘沉孔(314)连通固定孔(313),两侧的两个固定孔(313)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且与绝缘沉孔(314)的中心线垂直,传动轴(13)在与外绝缘部(311)连接的一端沿直径方向开设有与固定销(140)配合的轴孔(131),固定销(140)穿过先从一侧的固定孔(313)穿过传动轴(13)上的轴孔(131)再插入到另一侧的固定孔(313)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绝缘部(311)呈方筒形结构,外绝缘部(31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板(311a),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短板(311b),且两个短板(311b)分别连接在两个长板(311a)的两端之间,两个长板(311a)内侧的侧壁分别与内绝缘部(312)两侧的外壁固定连接,两个短板(311b)内侧的侧壁分别通过连接板(311c)与内绝缘部(312)其余两侧的外壁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板(311c)分别与两侧的长板(311a)间隔设置,且在两个连接板(311c)的内侧分别设有与内绝缘部(312)中绝缘沉孔(314)连通的固定孔(313)。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51)和上盖(52),所述接触系统和电磁系统(2)设置在外壳(51)的内侧,对应在电磁系统(2)与接触系统之间设有与外壳(51)连接的导磁板(53),导磁板(53)上设有避让接触系统的传动轴(13)的主轴孔(54),传动轴(13)的一端通过绝缘机构与动触桥(12)的中部连接,传动轴(13)的另一端穿过主轴孔(54)伸到导磁板(53)的另一侧并与动铁芯(14)连接,动铁芯(14)围绕在传动轴(13)端部的四周,在动铁芯(14)与导磁板(53)之间设有套在传动轴(13)中部的四周的静铁芯(15),静铁芯(15)与动铁芯(14)之间通过弹簧(16)连接,弹簧(16)套在传动轴(13)的外侧,在静铁芯(15)和动铁芯(14)的外侧设有与导磁板(53)连接的套筒(17)。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芯(15)与绝缘机构相对设置在导磁板(53)的两侧,静铁芯(15)的一端设有呈环形围绕在传动轴(13)四周的延伸铁芯(18),延伸铁芯(18)的一端与静铁芯(15)连接,延伸铁芯(18)的另一端穿过主轴孔(54)伸到导磁板(53)靠近绝缘机构的一侧,在导磁板(53)靠近绝缘机构的一侧设有下绝缘套(34),下绝缘套(34)包括下绝缘孔(341)以及与下绝缘孔(341)连通的上绝缘孔(342),下绝缘孔(341)套在延伸铁芯(18)穿过主轴孔(54)一端的四周,上绝缘孔(342)套在传动轴(13)的四周,绝缘机构的绝缘套(31)的外绝缘部(311)的一端伸到上绝缘孔(342)的内侧与传动轴(13)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系统还包括用于固定静触头(11)的陶瓷座(191),陶瓷座(191)呈半盒形倒扣在动触桥(12)的上方并与导磁板(53)连接,在陶瓷座(191)的四周设有呈框形的导磁片(192),在导磁片(192)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与陶瓷座(191)之间分别设有磁铁(193);所述电磁系统(2)包括轭铁(20)和设置在轭铁(20)内侧的线圈骨架(21),在线圈骨架(21)的外侧与轭铁(20)之间设有线圈(22),套在传动轴(13)上的静铁芯(15)和动铁芯(14)伸到线圈骨架(21)的内侧与线圈(22)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架(32)上设有绝缘涂覆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10405.1U CN211125516U (zh) | 2019-09-24 | 2019-09-24 | 直流继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10405.1U CN211125516U (zh) | 2019-09-24 | 2019-09-24 | 直流继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25516U true CN211125516U (zh) | 2020-07-28 |
Family
ID=71696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10405.1U Active CN211125516U (zh) | 2019-09-24 | 2019-09-24 | 直流继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2551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63079A (zh) * | 2020-11-30 | 2021-03-26 | 武汉同力同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抗短路能力提升开关装置的动触桥保持结构 |
CN112967906A (zh) * | 2021-02-01 | 2021-06-15 |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可动式抗短路直流继电器 |
-
2019
- 2019-09-24 CN CN201921610405.1U patent/CN21112551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63079A (zh) * | 2020-11-30 | 2021-03-26 | 武汉同力同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抗短路能力提升开关装置的动触桥保持结构 |
CN112563079B (zh) * | 2020-11-30 | 2024-02-20 | 武汉同力同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抗短路能力提升开关装置的动触桥保持结构 |
CN112967906A (zh) * | 2021-02-01 | 2021-06-15 |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可动式抗短路直流继电器 |
CN112967906B (zh) * | 2021-02-01 | 2023-11-07 |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可动式抗短路直流继电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125516U (zh) | 直流继电器 | |
CN107978489B (zh) | 一种双线圈接触器及电路控制系统 | |
CN107492472B (zh) | 继电器 | |
CN211265370U (zh) | 一种高组装精度的继电器 | |
CN109036975A (zh) | 具有高抗短路能力的直流接触器 | |
CN209822567U (zh) | 一种寿命长易拆装维修的模块化电磁接触器 | |
CN210091994U (zh) | 一种防尘接触器 | |
CN208985930U (zh) | 具有高抗短路能力的直流接触器 | |
CN109727816B (zh) | 一种结构改良式继电器 | |
CN110942952A (zh) | 一种电磁继电器 | |
CN210073662U (zh) | 一种互锁式接触器 | |
CN210575746U (zh) | 应用于5g通信的微小直流接触器 | |
CN212461541U (zh) | 一种小壳架三主一辅结构的交流接触器 | |
CN211529717U (zh) | 双向保持电磁铁 | |
CN209880501U (zh) | 一种接触器及其电磁系统 | |
CN214123797U (zh) | 一种具有定位结构便于安装的继电器衔铁 | |
CN210325646U (zh) | 用于继电器的衔铁及继电器 | |
CN212587421U (zh) | 直流接触器的线圈组件装配机构 | |
CN218447732U (zh) | 一种继电器结构 | |
CN217239352U (zh) | 一种增加抗短路能力的直流接触器 | |
CN214755562U (zh) | 易组装的无线充电器 | |
CN220172010U (zh) | 磁场叠加的接触器电磁系统驱动装置 | |
CN210925898U (zh) | 一种电磁继电器 | |
CN219534415U (zh) | 动簧片结构及继电器 | |
CN219958809U (zh) | 电磁系统和开关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