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6531U - 一种充放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放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16531U
CN211116531U CN201921071163.3U CN201921071163U CN211116531U CN 211116531 U CN211116531 U CN 211116531U CN 201921071163 U CN201921071163 U CN 201921071163U CN 211116531 U CN211116531 U CN 211116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pump
outlet
hol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711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旭峰
邓健
王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hang Auto Parts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hang Auto Parts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hang Auto Parts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hang Auto Parts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711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16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16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16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放气装置。该充放气装置包括气泵总成和电磁阀总成。电磁阀总成包括底座、电磁阀转接头、外壳、电路板和至少一个电磁阀。底座安装在气泵总成上并具有与气泵总成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第一气孔通过电磁阀转接头与电磁阀的进气口连通,第二气孔中安装有泄压阀。外壳可拆卸地安装在底座上并且上端敞开。电磁阀水平安装并至少部分外露于外壳。电磁阀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连接有充放气接头,第二出口与外部流体连通,电磁阀的阀芯控制第二出口的打开和关闭。电路板安装在外壳内并与电磁阀电连接。本申请的充放气装置体积小、散热好且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充放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放气装置,具体涉及用于座椅气囊的充放气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克服久坐时的不舒适感,现有很多座椅(包括汽车座椅、办公座椅等)都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现有的充放气装置的电磁阀采用置于内部,或者竖直放置的结构。置于内部不利于散热,竖直放置电磁阀内部弹簧长期处于被阀芯压缩的状态,弹簧有被压缩变形的风险,气密性可靠性降低。因此,电磁阀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并且,电磁阀置于内部时,维修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充放气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充放气装置,可包括气泵总成和电磁阀总成,所述电磁阀总成位于所述气泵总成上方,所述电磁阀总成包括底座、电磁阀转接头、外壳、电路板和至少一个电磁阀,其中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气泵总成上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的下端与所述气泵总成的出气孔连通,所述第一气孔的上端通过所述电磁阀转接头与所述电磁阀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气孔中安装有泄压阀,所述第二气孔的下端与所述气泵总成的出气孔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气孔的上端与外部流体连通;所述外壳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且上端敞开,所述电磁阀水平安装并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外壳;以及所述电磁阀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有充放气接头,所述第二出口与外部流体连通,所述电磁阀的阀芯控制所述第二出口的打开和关闭,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泵总成包括电机、气泵座、插轴、气泵体、气泵体支架和气泵盖,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气泵座下方,其输出轴穿过所述气泵座的底部与位于所述气泵座中的所述插轴固定连接,所述气泵座具有通向外部的进气孔,所述插轴与所述气泵体配合以将气体从所述进气孔吸入并从所述出气孔流出,所述气泵体支架安装在所述气泵座上,所述气泵体安装在所述气泵体支架中,所述气泵盖盖住所述气泵体并设有与所述气泵体连通的所述出气孔,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气泵盖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泵体由多个皮碗组成,所述出气孔的数量与所述皮碗数量一致。
又更进一步地,所述气泵总成还包括一密封垫,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密封垫与所述气泵盖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孔和所述出气孔中均安装有止回阀。
更进一步地,所述止回阀为伞形阀。
进一步地,所述泄压阀包括泄压块、泄压弹簧和泄压盖,所述泄压块通过所述泄压弹簧活动固定在所述泄压盖下方,所述第二气孔包括同轴的直径较大的上部分和直径较小的下部分,所述泄压块在所述上部分中上下活动,以堵住或离开所述下部分的上开口。
进一步地,电磁阀转接头由硬质塑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侧设有卡扣,所述底座的外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外壳套接在所述底座上并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配合实现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有充放气接头安装座和电路板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大部分外露于外壳,易于散热,并且电磁阀水平放置,可以缩短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长度尺寸,节约制造成本,同时电磁阀水平放置可避免弹簧长期被阀芯压缩失效的风险,气密性可靠性大大提高,使用寿命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放气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充放气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充放气装置的充气过程;
图4示出了图1所示的充放气装置的放气过程;
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充放气装置的保压过程;
图6示出了图1所示的充放气装置的泄压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
除非语境有其它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和“具有”应被理解为开放的、包含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如该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和“所述”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应当指出的是术语“或”通常以其包括“和/或”的含义使用,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如图1-2所示,一种充放气装置可包括气泵总成1和电磁阀总成2,所述电磁阀总成2位于所述气泵总成1上方。气泵总成1用于从大气中吸入气体并送入电磁总成2,并且电磁阀总成2用于切换充气和放气。下面分别对气泵总成1和电磁阀总成2进行描述。
气泵总成1可包括电机11、气泵座12、插轴13、气泵体14、气泵体支架15和气泵盖16。电机11安装在气泵座12下方(例如通过螺钉17),电机11的输出轴穿过气泵座12的底部与位于气泵座12中的插轴13固定连接。电机11的控制电路板111安装在其底部。泵座12具有通向外部的进气孔121。优选地,进气孔121设计成较大的圆柱形孔,使得充气流量可以高达7.7L/min,因此充放气效率可以显著提高,同时还可以降低进气噪音。插轴13与气泵体14配合以将气体从进气孔121吸入。气泵座12、气泵体14、气泵体支架15和气泵盖16通过长螺钉18安装成一体。具体地,气泵体支架15安装在气泵座12上,气泵体14安装在气泵体支架15中,气泵盖16盖住气泵体14。优选地,气泵体14由多个皮碗141(示出4个)组成。气泵盖16设有与气泵体14(具体地,皮碗141)连通的出气孔161,出气孔161的数量与皮碗141的数量一致。相应地,插轴13设有对应于皮碗141的插接部131。电机11转动,带动插轴13扭动拉伸,进而压缩气泵体14,使从插轴13和气泵体14之间的间隙进入气泵体14的气体被压缩,压缩的气体进入气泵体14中并通过出气孔161进入电磁阀总成2中。应该理解,气泵总成1的结构不限于以上所述。上述的气泵总成的内部气路单一且直接,再配合以适当的转速和功率,充气流量可以高达7.7L/min。
电磁阀总成2可包括底座21、电磁阀转接头22、外壳23、至少一个电磁阀24(示出2个)和电路板25。底座21安装在气泵总成1(具体地,气泵盖16)上,通过长螺钉18。优选地,底座21通过一密封垫19与气泵盖16密封连接。底座2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气孔211(示出2个)和第二气孔212。第一气孔211的下端与气泵盖16的出气孔161连通,上端通过电磁阀转接头22与电磁阀24的进气口241连通。第二气孔212中安装有泄压阀26,并且其下端与气泵盖16的出气孔161流体连通,上端与外部流体连通(具体的,通过外壳23)。因此,当气泵总成1中的压力过大时,泄压阀26动作,气泵总成1的气体通过第二气孔212排到外部。
外壳23可拆卸地安装在底座21上并且上端敞开。即,外壳23是半封闭结构。电磁阀24水平安装并且至少部分外露于外壳23。优选地,电磁阀24至少50%外露于外壳23(例如,80%)。这不仅有利于散热,而且可以缩短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长度尺寸,节约制造成本,同时电磁阀水平放置可避免弹簧长期被阀芯压缩失效的风险,气密性可靠性大大提高,使用寿命提高。电磁阀24还具有第一出口242和第二出口243(参见图3和图4)。其中,第一出口242连接有充放气接头27。充放气接头27用于连接座椅气囊(未示出)的充气管(或口)。第二出口243与外部流体连通。电磁阀24的阀芯244控制第二出口243的关闭和打开,以对座椅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即,电磁阀24的进气口241、第一出口242和充放气接头27形成充气通道;充放气接头27、第一出口242和第二出口243形成放气通道。电路板25安装在外壳23内并与电磁阀24电连接。即,电路板25用于控制电磁阀24的动作,以实现充放气。
为了防止气体逆流及保压,电磁阀总成2的第一气孔211和气泵总成1的出气孔161中均安装有止回阀213和162。优选地,止回阀213和162为伞形阀。
如图6所示,泄压阀26包括泄压块261、泄压弹簧262和泄压盖263。泄压块261通过泄压弹簧262活动固定在泄压盖263下方。第二气孔212包括同轴的直径较大的上部分2121和直径较小的下部分2122。泄压块261在上部分2121中上下活动,以堵住或离开下部分2122的上开口(即,实现第二气孔212的通断)。上述的泄压阀采用分体式结构,易于组装和拆卸维修,降低了制造和维修成本。与之对比,现有技术中,泄压机构采用半封闭一体式结构,制造成本高,且不易于组装和拆卸维修。
优选地,电磁阀转接头22由硬质塑料制成。这种硬质塑料转接头相对于橡胶转接头来说气密性可靠,同时提高气路的流畅性,可避免充气时气路不畅引发的气流噪音。这是因为,相比橡胶材料,硬质塑料变形量很小,不易晃动,气路不易挤压变形。
回到图2,为了方便外壳23的安装和拆卸,外壳23内侧设有卡扣(未示出),且底座21的外壁上设有卡槽214。外壳23套接在底座21上并通过所述卡扣与卡槽214配合实现固定。安装时,仅需将外壳23的卡扣对准底座21的卡槽214并向下按压到位即可;拆卸时,仅需将外壳23用力拔出即可。
在图1和2所示实施例中,外壳23上设有充放气接头安装座231和电路板安装座232。充放气接头27安装在充放气接头安装座231中。电路板25安装在电路板安装座232中。
下面分别参照图3-6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放气、保压和泄压过程:
充气:电机11转动,带动插轴13扭动拉伸,进而压缩气泵体14,通过进气孔121进入气泵座12的气体经插轴13和气泵体14之间的间隙进入气泵体14,压缩的气泵体14将气体挤压,被挤压的气体经气泵盖16的伞形阀162和底座21的伞形阀213进入电磁阀24,进而通过充放气接头27进入待充气座椅气囊。充气示意图如图3所示,箭头为气体流动方向。
放气:当电磁阀24断电时,阀芯244复位,电磁阀24的第二出口243关闭;当电磁阀24通电时,阀芯244克服电磁力移动,电磁阀24的第二出口243打开,此时座椅气囊内部气体便可通过电磁阀24的第二出口243经外壳23放到大气层。放气示意图如图4,箭头为气体流动方向。
保压:当电机11没有运行,座椅气囊内部气体反压,伞形阀213盖住第一气孔211,阻止气体逆流,实现座椅气囊保压。保压示意图如图5,箭头为气体流动方向。
泄压:在自然状态或充气压力小于泄压弹簧262预设压力时,泄压块261堵住第二气孔212,使气泵总成1内部密封。当电机11工作,气压超过泄压弹簧262的预设压力时,泄压块261就会被推开,第二气孔212打开,气体经第二气孔212进入外壳23,然后排放到外部大气中,从而达到泄压效果。泄压示意图如图6,箭头为气体流动方向。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若需要,能修改实施例的方面来采用各种专利、申请和出版物的方面、特征和构思来提供另外的实施例。
考虑到上文的详细描述,能对实施例做出这些和其它变化。一般而言,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术语不应被认为限制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是应被理解为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连同这些权利要求所享有的全部等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总成和电磁阀总成,所述电磁阀总成位于所述气泵总成上方,所述电磁阀总成包括底座、电磁阀转接头、外壳、电路板和至少一个电磁阀,其中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气泵总成上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的下端与所述气泵总成的出气孔连通,所述第一气孔的上端通过所述电磁阀转接头与所述电磁阀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气孔中安装有泄压阀,所述第二气孔的下端与所述气泵总成的出气孔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气孔的上端与外部流体连通;所述外壳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且上端敞开,所述电磁阀水平安装并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外壳;以及所述电磁阀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有充放气接头,所述第二出口与外部流体连通,所述电磁阀的阀芯控制所述第二出口的打开和关闭,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总成包括电机、气泵座、插轴、气泵体、气泵体支架和气泵盖,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气泵座下方,其输出轴穿过所述气泵座的底部与位于所述气泵座中的所述插轴固定连接,所述气泵座具有通向外部的进气孔,所述插轴与所述气泵体配合以将气体从所述进气孔吸入并从所述出气孔流出,所述气泵体支架安装在所述气泵座上,所述气泵体安装在所述气泵体支架中,所述气泵盖盖住所述气泵体并设有与所述气泵体连通的所述出气孔,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气泵盖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体由多个皮碗组成,所述出气孔的数量与所述皮碗数量一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总成还包括一密封垫,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密封垫与所述气泵盖密封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和所述出气孔中均安装有止回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为伞形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包括泄压块、泄压弹簧和泄压盖,所述泄压块通过所述泄压弹簧活动固定在所述泄压盖下方,所述第二气孔包括同轴的直径较大的上部分和直径较小的下部分,所述泄压块在所述上部分中上下活动,以堵住或离开所述下部分的上开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磁阀转接头由硬质塑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侧设有卡扣,所述底座的外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外壳套接在所述底座上并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配合实现固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充放气接头安装座和电路板安装座。
CN201921071163.3U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充放气装置 Active CN211116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1163.3U CN211116531U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充放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1163.3U CN211116531U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充放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16531U true CN211116531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98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71163.3U Active CN211116531U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充放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165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36720A1 (en) Pump valve all-in-one machine for pneumatic lumbar support of car seat
CN211116531U (zh) 一种充放气装置
CN102039993B (zh) 一种用于救生气囊的引射装置
CN203979535U (zh) 一体式放气阀气嘴
CN203670928U (zh) 一种止逆电磁气阀
CN210290852U (zh) 带自动泄压功能及单向阀的三联二位三通电磁阀
CN209414102U (zh) 泵阀一体充放气装置
CN210290879U (zh) 带自动泄压功能的二位三通电磁阀
CN210769398U (zh) 一种可内、外置的气泵组件和充气产品
CN211145520U (zh) 一种系统阀单元
CN217270739U (zh) 用于调节座椅气动腰托的一体式泵阀
CN218816878U (zh) 既能吸气又能充气的单气嘴气泵
CN221034131U (zh) 一种防回流的充气接头
CN2614959Y (zh) 可调控气压的轮胎充气连接器
CN201106548Y (zh) 消音打气泵
CN217319957U (zh) 一种空气悬架的集成式供气单元
CN213478627U (zh) 带自动泄气功能的隔膜气泵
CN217772333U (zh) 气阀、集成泵及电子血压计
CN2134070Y (zh) 球鞋气垫结构的改进
CN210290876U (zh) 带自动泄压功能的四位三通电磁阀
CN216554292U (zh) 一种气路转换板及汽车座椅腰托用气泵阀一体结构
CN218140930U (zh) 一种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
CN219096557U (zh) 一种控制阀体及车辆气动调节系统
CN215805455U (zh) 泵阀一体式气动装置
CN110145454B (zh) 一种双向打气泵活塞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