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0930U - 一种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0930U
CN218140930U CN202220710060.2U CN202220710060U CN218140930U CN 218140930 U CN218140930 U CN 218140930U CN 202220710060 U CN202220710060 U CN 202220710060U CN 218140930 U CN218140930 U CN 218140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ompression
piston
air
pump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100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开洪
王伟玮
赵亚龙
危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Tuop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Tuop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Tuop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Tuop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100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0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0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0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包括电机;压缩泵体设置在电机的一端,电机的主轴插入到压缩泵体中;压缩泵体的内部设置有运行内腔和分别设置在运行内腔两侧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运行内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第一压缩腔内活动设置有第一活塞,第二压缩腔内设置有第二活塞,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由电机的主轴驱动进行同向轴向运动;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分别通过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第二腔室与第二压缩腔相连通,压缩泵体上安装有与第二腔室相连通的排气口,排气口上连接有排气散热管。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压缩气泵结构,解决现有的空气供给单元体积大、质量重、噪声大、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气悬架领域,具体为一种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悬架作为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重要部分,主要由空气供给单元、空气弹簧、减震阻尼装置、横向稳定器、高度阀、导向传力机构、储气罐、及管路组成,可根据汽车的运动状态和路面状况,实时调节悬架的刚度和阻尼,使悬架系统处于最佳减震状态,使车辆在各种路面状况下都具有良好的舒适性。随着人们对车辆乘坐舒适性要求和悬架技术的发展,空气悬架在大型客车、载重卡车、特种车辆和高档小型汽车上均有广泛应用。
空气供给单元作为空气悬架系统的核心部件,可将空气压缩并加注空气弹簧,为实现空气悬挂调节刚度和阻尼的功能提供源动力。目前国内市场上汽车空气悬架现用空气供给单元主要为单级压缩模式,输出气体压力较低,导致汽车空气悬架系统调节灵敏度偏低,不适用于高档汽车;同时存在体积大、质量重,噪声大、散热效果差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采用两级压缩气泵结构,解决现有的空气供给单元体积大、质量重、噪声大、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包括:
电机;
压缩泵体,设置在电机的一端,所述的电机的主轴插入到压缩泵体中;
所述的压缩泵体的内部设置有运行内腔和分别设置在运行内腔两侧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的运行内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所述的第一压缩腔内活动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的第二压缩腔内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由电机的主轴驱动进行同向轴向运动;
所述的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分别通过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与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的第二腔室与第二压缩腔相连通,所述的压缩泵体上安装有与第二腔室相连通的排气口,所述的排气口上连接有排气散热管,所述的压缩泵体上还安装有第一腔室相连通的二级进气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缩泵体上设置有与运行内腔相连通的弹簧排气入口,所述的电机的端部安装有一级进气口,所述的弹簧排气入口与一级进气口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活塞的一端插入到第一活塞的一端内,且第二活塞插入到第一活塞内的一端与电机主轴上的偏心轮相连,所述的第一活塞的一端通过一转动销与第二活塞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缩泵体上设置有与运行内腔相连通的阀腔,所述的阀腔中安装有功率限制阀。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缩泵体的一端通过第一端盖将第一压缩腔封闭,所述的压缩泵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端盖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封闭。
作为优选,所述的排气散热管为翅片散热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排气散热管的一端与压缩泵体上的固定孔座的一端相插接,所述的固定孔座的另一端设置有气管连接头。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活塞上开有若干个与运行内腔连通的第一进气孔,所述的第一活塞上安装有将第一进气孔封堵的第三单向阀。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单向阀安装在第二压缩腔的内侧壁上,用于将第二压缩腔侧壁上的第二进气孔封堵,所述的第二单向阀包括与第二压缩腔侧壁连接的固定部,所述的固定部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的固定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弧形弹片,所述的第一弧形弹片的一端设置有将第二进气孔封堵的第一封堵部。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活塞上的第一进气孔有若干个,所述的第三单向阀包括中心板,所述的中心板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的中心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弧形弹片,使第三单向阀呈“H”形,所述的第二弧形弹片上设置有与第一进气孔对应封堵的第二封堵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压缩泵体采用两级结构,通过第一压缩腔来实现一级压缩,接着通过第二压缩腔进行二级压缩,能达到更高的输出气压。
(2)在运行内腔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结构紧凑,第一腔室可以实现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之间的连通,第二腔室用于输出高压,形成一个顺畅的循环。
(3)安装有功率限制阀,当供气单元功率过大时,可以打开功率限制阀,将高压气体导入到泵入口处,可以更好地防止柱塞泵堵塞,保护空气悬架供气单元。
(4)安装有排气散热管,可以对排出的高压压缩气体进行快速散热,降低温度,避免对整个空气悬架的其他部件进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图;
图4为图1的B-B向剖视结构图;
图5为图1的C-C向剖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去除端盖后一个方向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去除端盖后的另一个方向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单向阀的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单向阀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1、电机,11、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13、第一单向阀,14、阀腔,15、第四单向阀,16、第一封堵部,17、固定部,18、第一弧形弹片,19、第二进气孔,2、一级进气口,21、第二封堵部,22、中心板,23、连接孔,24、第二弧形弹片,25、运行内腔,26、轴承,27、固定孔座,28、第三单向阀,3、压缩泵体,31、第二活塞,32、偏心轮,35、第一活塞,36、第一压缩腔,37、第二压缩腔,38、转动销,39、连通流道,4、排气散热管,41、第一进气孔,42、堵头,5、第一端盖,6、排气口,7、功率限制阀,8、二级进气口,9、弹簧排气入口,10、第二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采用两级压缩气泵结构,解决现有的空气供给单元体积大、质量重、噪声大、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包括:电机1,所述的电机1可以采用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等等;还包括压缩泵体3,设置在电机1的一端,所述的电机1的主轴插入到压缩泵体3中;所述的压缩泵体3的内部设置有运行内腔25和分别设置在运行内腔25两侧的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所述的运行内腔2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缩腔36和第二压缩腔37,所述的第一压缩腔36内活动设置有第一活塞35,所述的第二压缩腔37内设置有第二活塞31,所述的第一活塞35和第二活塞31由电机1的主轴驱动进行同向轴向运动;
所述的第一压缩腔36和第二压缩腔37分别通过第一单向阀13和第二单向阀20与第一腔室11相连通,所述的第二腔室12与第二压缩腔37相连通,所述的压缩泵体3上安装有与第二腔室12相连通的排气口6,所述的排气口6上连接有排气散热管4,所述的压缩泵体3上还安装有第一腔室11相连通的二级进气口8。
具体的,压缩泵体3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其整体呈扁平状,其外表面均布有散热凸筋,可以有效提高压缩泵体3的整体散热效果,电机1作为输出动力源,其主轴上可以安装偏心轮32,作为电机1驱动第一活塞35和第二活塞31活动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活塞31的一端插入到第一活塞35的一端内,且第二活塞31插入到第一活塞35内的一端与偏心轮32相连,所述的第一活塞35的一端通过一转动销38与第二活塞31相连,当偏心轮32进行转动的时候会推动第二活塞31进行摆动和轴向移动,在第二活塞31进行摆动和轴向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一活塞35进行轴向移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第一活塞35的端面面积大于第二活塞31的端面面积,使一级压缩的压缩效果优于二级压缩的效果,而第一活塞35和第二活塞31的端面上均安装有皮碗,皮碗与第一压缩腔36和第二压缩腔37的侧壁相接触密封,皮碗由支撑环进行压紧固定,在偏心轮32与第二活塞31之间均安装有轴承26,其中转动销38与第一活塞35和第二活塞31之间均套接有耐磨环,来提高转动销38的使用寿命,而且降低噪音。
在使用的时候,随着第一活塞35在第一压缩腔36中后退,第一压缩腔36中吸入低压空气,然后第一活塞35在第一压缩腔36中前进,将第一压缩腔36中的气体压缩并通过第一单向阀13进入到第一腔室11中,同时由于此时第二压缩腔37内的第二活塞31进行后退,将第一腔室11中进行一级压缩的气流吸入到第二压缩腔37内,然后第二压缩腔37内的第二活塞31进行前进,将第二压缩腔37内的气体压缩挤出到第二腔室12,进入到第二腔室12中的气体为高压气体,而第二压缩腔37与第二腔室12之间可以安装第四单向阀15,进入到第二腔室12的高压气体再通过排气口6排入到排气散热管4中,输入到供气系统中,排气散热管4可以对高压气体进行降温,具体的,所述的排气散热管4为翅片散热管,翅片散热管就是在金属管的外侧壁上均匀排列设置有散热翅片,通过散热翅片可以大幅度地增加金属管的外侧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快速冷却排气散热管4内输送的高压气体。同时,如图2所示,所述的排气散热管4的一端与压缩泵体3上的固定孔座27的一端相插接,所述的固定孔座27的另一端设置有气管连接头,固定孔座27为压缩泵体3的一部分,其结构为一横向设置的穿孔,优选设置在第二压缩腔37的下方,而排气散热管4从排气口6出来以后可以绕行一定的距离从上方绕行到下方,与固定孔座27相连,实现对排气散热管4的两端的固定,而固定孔座27端部的气管连接头可以外接气管用于与分配阀组件进行连通。
为了使整个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中空气弹簧放气时产生的气流可以进行有效的利用,所述的压缩泵体3上设置有与运行内腔25相连通的弹簧排气入口9,弹簧排气入口9通过带有控制阀的管路与各个空气弹簧相连通,所述的电机1的端部安装有一级进气口2,所述的弹簧排气入口9与一级进气口2相连通,进入到运行内腔25内的气体可以通过一级进气口2排出,而同样的,在压缩泵运行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一级进气口2进行进气,一级进气口2可以外接气管,可以安装在电机1远离压缩泵体3的一端。
为了对压缩泵进行安全保护,所述的压缩泵体3上设置有与运行内腔25相连通的阀腔14,所述的阀腔14中安装有功率限制阀7,限压阀设定安全压力多级可调,可有效避免气路堵塞导致压力过高,可以在压缩泵体3的上端安装堵头42,可以拆卸堵头42来打开运行内腔25进行维修等等操作。
为了方便装配,所述的压缩泵体3的一端通过第一端盖5将第一压缩腔36封闭,所述的压缩泵体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端盖10将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封闭,第一端盖5上可以横向设置有一连通流道39,连通流道39可以连通第一压缩腔36和第一单向阀13,第一端盖5和第二端盖10与压缩泵体3之间均安装有密封圈,其中第二端盖10与压缩泵体3之间的密封圈还可以将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进行密封分隔。
为了实现第一压缩腔36的快速进气,如图3、6和8所示,所述的第一活塞35上开有若干个与运行内腔25连通的第一进气孔41,所述的第一活塞35上安装有将第一进气孔41封堵的第三单向阀28,具体的,所述的第一活塞35上的第一进气孔41有若干个,所述的第三单向阀28包括中心板22,所述的中心板22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23,所述的中心板2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弧形弹片24,使第三单向阀28呈“H”形,所述的第二弧形弹片24上设置有与第一进气孔41对应封堵的第二封堵部21,第一进气孔41优选为4个,并呈矩形设置,使整个第三单向阀28呈片状的对称结构,中心板22上的连接孔23可以穿接螺钉安装固定在第一活塞35上,在第一进气孔41进气的时候可以同时推开4个第二封堵部21,进气完成后由于第二弧形弹片24具有弹性,第二封堵部21自动回弹封住第一进气孔41,第三单向阀28采用异形的结构,可以满足第一压缩腔36的进气要求。
同样的,如图9所示,所述的第二单向阀20安装在第二压缩腔37的内侧壁上,用于将第二压缩腔37侧壁上的第二进气孔19封堵,所述的第二单向阀20包括与第二压缩腔37侧壁连接的固定部17,所述的固定部17上设置有连接孔23,所述的固定部1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弧形弹片18,所述的第一弧形弹片18的一端设置有将第二进气孔19封堵的第一封堵部16,第一弧形弹片18呈卷状,使第一封堵部16具有足够的弹性来封住第二进气孔19。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1);
压缩泵体(3),设置在电机(1)的一端,所述的电机(1)的主轴插入到压缩泵体(3)中;
所述的压缩泵体(3)的内部设置有运行内腔(25)和分别设置在运行内腔(25)两侧的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所述的运行内腔(2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缩腔(36)和第二压缩腔(37),所述的第一压缩腔(36)内活动设置有第一活塞(35),所述的第二压缩腔(37)内设置有第二活塞(31),所述的第一活塞(35)和第二活塞(31)由电机(1)的主轴驱动进行同向轴向运动;
所述的第一压缩腔(36)和第二压缩腔(37)分别通过第一单向阀(13)和第二单向阀(20)与第一腔室(11)相连通,所述的第二腔室(12)与第二压缩腔(37)相连通,所述的压缩泵体(3)上安装有与第二腔室(12)相连通的排气口(6),所述的排气口(6)上连接有排气散热管(4),所述的压缩泵体(3)上还安装有第一腔室(11)相连通的二级进气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泵体(3)上设置有与运行内腔(25)相连通的弹簧排气入口(9),所述的电机(1)的端部安装有一级进气口(2),所述的弹簧排气入口(9)与一级进气口(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活塞(31)的一端插入到第一活塞(35)的一端内,且第二活塞(31)插入到第一活塞(35)内的一端与电机(1)主轴上的偏心轮(32)相连,所述的第一活塞(35)的一端通过一转动销(38)与第二活塞(3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泵体(3)上设置有与运行内腔(25)相连通的阀腔(14),所述的阀腔(14)中安装有功率限制阀(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泵体(3)的一端通过第一端盖(5)将第一压缩腔(36)封闭,所述的压缩泵体(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端盖(10)将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散热管(4)为翅片散热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散热管(4)的一端与压缩泵体(3)上的固定孔座(27)的一端相插接,所述的固定孔座(27)的另一端设置有气管连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活塞(35)上开有若干个与运行内腔(25)连通的第一进气孔(41),所述的第一活塞(35)上安装有将第一进气孔(41)封堵的第三单向阀(2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单向阀(20)安装在第二压缩腔(37)的内侧壁上,用于将第二压缩腔(37)侧壁上的第二进气孔(19)封堵,所述的第二单向阀(20)包括与第二压缩腔(37)侧壁连接的固定部(17),所述的固定部(17)上设置有连接孔(23),所述的固定部(1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弧形弹片(18),所述的第一弧形弹片(18)的一端设置有将第二进气孔(19)封堵的第一封堵部(16)。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活塞(35)上的第一进气孔(41)有若干个,所述的第三单向阀(28)包括中心板(22),所述的中心板(22)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23),所述的中心板(2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弧形弹片(24),使第三单向阀(28)呈“H”形,所述的第二弧形弹片(24)上设置有与第一进气孔(41)对应封堵的第二封堵部(21)。
CN202220710060.2U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 Active CN218140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0060.2U CN218140930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0060.2U CN218140930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0930U true CN218140930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72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10060.2U Active CN218140930U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09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40930U (zh) 一种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
CN114714843A (zh) 一种空气悬架供气输出装置
CN114714842A (zh) 一种空气悬架的集成式供气单元
CN217813801U (zh) 充气泵
CN217319957U (zh) 一种空气悬架的集成式供气单元
CN111469619A (zh) 一种汽车空气悬架用空气供给设备
CN113103845B (zh) 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空调压缩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CN112776783B (zh) 一种汽车制动真空管路
CN212860990U (zh) 一种汽车空气悬架用空气供给设备
CN114810545A (zh) 一种变排量压缩机的流量控制阀
CN209959450U (zh) 一种压力控制气囊式余隙无级调节执行机构
CN208456821U (zh) 一种纯电物流车
CN217319958U (zh) 一种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
CN114688316A (zh) 节能型真空抽吸机构
CN219139279U (zh) 一种空气压缩装置及汽车
CN205401115U (zh) 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1116531U (zh) 一种充放气装置
CN216896059U (zh) 小气阀组件
CN112709856A (zh) 电磁阀装置、压力容器和车辆
CN219827098U (zh) 一种内溢流气泵和座椅用气动控制系统
CN211694360U (zh) 一种小型一体式减压器
CN108825475A (zh) 一种纯电物流车
CN220314712U (zh) 油箱总成及车辆
CN211144761U (zh) 一种低噪音小电流车载充气装置
CN114750558A (zh) 一种空气悬架的供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