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09772U - 一种桥接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接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09772U
CN211109772U CN201921944248.8U CN201921944248U CN211109772U CN 211109772 U CN211109772 U CN 211109772U CN 201921944248 U CN201921944248 U CN 201921944248U CN 211109772 U CN211109772 U CN 211109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hinged
plate
bearing plate
driv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442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承涛
陈小二
王营
王向阳
王正
高君凯
薄帅
马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Ying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Ying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Ying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Ying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442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09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09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09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接板装置,包括承载板、底座、支撑部件、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其中,承载板的第一端与底座铰接;第一驱动部件的固定端与底座铰接,驱动端与承载板的底侧铰接;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承载板沿底座旋转,以使承载板的第二端上升至与水平面成设定夹角;支撑部件的一端与承载板的底侧铰接;第二驱动部件的固定端与底座的底端铰接,驱动端与支撑部件的另一端铰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承载板,使得承载板与集装箱平齐,方便机器人背负货架从仓库直接运送进集装箱内部,避免工人在装箱过程中在箱内来回走动,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桥接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接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流仓库中的包裹转运从以往的人工搬运逐渐转化由机器人运送,而机器人在搬运包裹的过程中对路面的要求较高,在仓库内部,由于地面平整,因此可以很好的适应,但从仓库转运到货车集装箱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台阶高度,转运机器人便无法直接将包裹顺利的运送到集装箱中,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还是依靠工人进行搬运,这样一来不但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桥接集装箱与仓库台阶之间的桥接装置,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接板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在货车集装箱与仓库台阶之间形成桥接板,方便机器人进行货物转运,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及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接板装置,包括:承载板、底座、支撑部件、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
所述承载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
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承载板的底侧铰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承载板沿所述底座旋转,以使所述承载板的第二端上升至所述承载板与水平面成设定夹角;
所述支撑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承载板的底侧铰接;
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底座的底端铰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支撑部件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支撑部件绕所述承载板旋转,以使所述支撑部件旋转至竖直状态支撑所述承载板。
如上所述的桥接板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底座包括横基座和竖基座,所述横基座与所述竖基座端部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承载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竖基座的上端铰接;
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横基座铰接。
如上所述的桥接板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横基座包括第一横底杆、第二横底杆和两横连接杆;两所述横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底杆和第二横底杆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竖基座与所述第一横底杆垂直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桥接板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横基座还包括横加强杆,所述横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横连接杆垂直固定,且所述横加强杆与所述第一横底杆和所述第二横底杆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加强杆铰接。
如上所述的桥接板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横基座还包括两肩板,两所述肩板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横底杆的两侧。
如上所述的桥接板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竖基座包括三个相互平行的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均与所述第一横底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顶端均与所述承载板铰接。
如上所述的桥接板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连接杆和两支撑竖杆,所述支撑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支撑竖杆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支撑连接杆铰接;两所述支撑竖杆的顶端均与所述承载板铰接。
如上所述的桥接板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承载板为金属板,且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为平整平面。
如上所述的桥接板装置,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一端与所述承载板的第二端铰接,所述衔接板的另一端能旋转至所述衔接板与所述承载板相平齐。
如上所述的桥接板装置,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三驱动部件,所述第三驱动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承载板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三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衔接板的底部铰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接板装置,包括承载板、底座、支撑部件、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其中,承载板的第一端与底座铰接;第一驱动部件的固定端与底座铰接,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承载板的底侧铰接;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承载板沿底座旋转,以使承载板的第二端上升至承载板与水平面成设定夹角;支撑部件的一端与承载板的底侧铰接;第二驱动部件的固定端与底座的底端铰接,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支撑部件的另一端铰接;第二驱动部件驱动支撑部件绕承载板旋转,以使支撑部件旋转至竖直状态支撑承载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承载板,从而使得承载板与集装箱平齐,方便机器人背负货架从仓库直接运送进集装箱内部,避免工人在装箱过程中在箱内来回走动,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桥接板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桥接板装置平时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桥接板装置中底座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桥接板装置中支撑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承载板;200-底座;210-横基座;211-第一横底杆;212-第二横底杆;213-横连接杆;214-横加强杆;215-肩板;220-竖基座;221-竖杆;300-支撑部件;310-支撑连接杆;320-支撑竖杆;400-第一驱动部件;500-第二驱动部件;600-衔接板;700-第三驱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桥接板装置,包括:承载板100、底座200、支撑部件300、第一驱动部件400和第二驱动部件500。其中,承载板100的第一端与底座200铰接;第一驱动部件400的固定端与底座200铰接,第一驱动部件400的驱动端与承载板100的底侧铰接;第一驱动部件400驱动承载板100沿底座200旋转,以使承载板100的第二端上升至承载板100与水平面成设定夹角;支撑部件300的一端与承载板100的底侧铰接;第二驱动部件500的固定端与底座200的底端铰接,第二驱动部件500的驱动端与支撑部件300的另一端铰接;第二驱动部件500驱动支撑部件300绕承载板100旋转,以使支撑部件300旋转至竖直状态支撑承载板100。本实施例中,承载板100由于需要承载较重的货物,因此承载板100的材质为金属材质,例如常见的钢板、铁板等,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钢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运送包裹的机器人要通过承载板100的上表面进出集装箱,因此,承载板100的上表面需要平整,避免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颠簸或移位。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平时情况下,承载板100连通仓库台阶至地面,可以供工作人员进出仓库。而当需要机器人将包裹从仓库运送至货车集装箱中时,如图1所示,启动第一驱动部件400,在第一驱动部件400的驱动下,承载板100的第一端绕底座200逆时针(以图1中方向为参考,下同)旋转,从而使得承载板100的第二端上升至承载板100与水平面成设定夹角,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设定夹角是依据集装箱离地面的高度设定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承载板100的第二端离地面的高度与集装箱的底部离地面的高度一致,从而在仓库与集装箱之间形成一个平整通道,方便机器人背负货架并运输至集装箱内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支撑部件300,在第一驱动部件400驱动承载板100逆时针旋转时,第二驱动部件500延时设定时间后驱动支撑部件300绕承载板100逆时针旋转,此处第二驱动部件500设定为延时设定时间启动,是为了防止支撑部件300在旋转过程中与底座200或地面之间产生干涉,避免支撑部件300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磕碰,从而增加支撑部件300的使用寿命。第二驱动部件500延时启动的具体时间,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置情况设置,只要保证支撑部件300在旋转过程中不会与底座200或地面产生干涉即可,本实施例中,优选为3秒。支撑部件300在第二驱动部件500的作用下,旋转竖直状态,从而可以支撑承载板100。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机器人的运载能力较强,因此一次课运送的包裹货物重量可以较重,而设置支撑部件300,就可以保证当较重货物经过承载板100时,承载板100不会出现变形,增加承载板100的承载能力,保证运输的安全。
进一步地,底座200包括横基座210和竖基座220,横基座210与竖基座220端部垂直固定连接;承载板100的第一端与竖基座220的上端铰接;第一驱动部件400的固定端与横基座210铰接。本实施例中,竖基座220与横基座210呈“L”型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节省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横基座210包括第一横底杆211、第二横底杆212和两横连接杆213;两横连接杆2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底杆211和第二横底杆212垂直固定连接;竖基座220与第一横底杆211垂直固定连接。横基座210还包括横加强杆214,横加强杆214的两端分别与两横连接杆213垂直固定,且横加强杆214与第一横底杆211和第二横底杆212相互平行;第一驱动部件400的固定端与加强杆铰接。本实施例中,基座设置成由第一横底杆211、第二横底杆212、两横连接杆213及横加强杆214组成的框架结构,可以节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横基座210还包括两肩板215,两肩板215分别垂直固定在第二横底杆212的两侧。本实施例中,设置两肩板215的目的在于,当桥接板装置处于平时状态时,两肩板215的上端与承载板100的底面相接触,用于支撑承载板100,从而当工人平时踩踏承载板100进出时,可以避免承载板100变形,保证称在本顶部表面的平整,从而当承载板100在使用过程,背负货架的机器人可以方便通过。
进一步地,竖基座220包括三个相互平行的竖杆221,竖杆221的底端均与第一横底杆211垂直固定连接,竖杆221的顶端均与承载板100铰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竖杆221的高度与仓库台阶高度相适应,承载板100的第一端与竖杆221的上端铰接,从而使得承载板100的第一端与仓库之间的高度一致,保证在使用时,机器人便于通行。承载板100与竖板之间可以设置成转轴结构或铰链结构,本实施例中优选为转轴结构,具体地,竖杆221的上端设置有轴套,承载板100第一端的下部与竖板中轴套相对于的位置处也设置有轴套,在使用转轴依次穿过所有的轴套,从而实现转轴连接。采用转轴连接,主要是因为转轴能够承载更重的载荷,能够长时间使用,延长使用寿命。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三个相互平行的竖杆221其中的两个设置在承载板100的两侧,另一个设置在承载板100的中间位置,如此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得承载板100的受力平衡。当然,竖杆221的数量也可以是4个、5个或6个,具体设置的个数,可以根据承载板100沿转旋转方向的尺寸来确定。但不论是设置多少个竖板,均应对称分布,以保证竖杆221的受力平衡,从而可以使得承载板100更为平稳。
进一步地,支撑部件300包括支撑连接杆310和两支撑竖杆320,支撑连接杆310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竖杆320垂直固定连接;第二驱动部件500的驱动端与支撑连接杆310铰接;两支撑竖杆320的顶端均与承载板100铰接。本实施例中,设置两支撑竖杆320,且两支撑竖杆320分别位于承载板100的两侧,是为了保证承载板100在使用过程中的平稳,避免由于承载板100受力不平衡出现倾斜,从而保证机器人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桥接板装置还包括衔接板600和第三驱动部件700,衔接板600的一端与承载板100的第二端铰接,衔接板600的另一端能旋转至衔接板600与承载板100相平齐;第三驱动部件700的固定端与承载板100的底部铰接,第三驱动部件700的驱动端与衔接板600的底部铰接。本实施例在实施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承载板100旋转上升过程中与集装箱之间产生干涉,承载板100的第二端与货车集装箱之间常会有一个较大的缝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在承载板100的第二端还铰接设置有衔接板600。在使用过程中,当承载板100的第二端上升至最高点时,此时承载板100的第二端离地面的距离略高于集装箱离地面的距离,此时,启动第三驱动部件700,使得衔接板600绕承载板100的第二端旋转至与承载板100平齐,此时承载板100在第一驱动部件400的作用下顺时针旋转少许,使得衔接板600远离承载板100的一端与集装箱搭接在一起,从而避免承载板100与集装箱之间产生缝隙。更进一步地,集装箱在与衔接板600的搭接处,可以设置一设定角度斜坡,使得衔接板600与集装箱之间的衔接更为平整,从而保证背负货架的机器人运行更为顺利。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桥接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底座、支撑部件、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
所述承载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
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承载板的底侧铰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承载板沿所述底座旋转,以使所述承载板的第二端上升至所述承载板与水平面成设定夹角;
所述支撑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承载板的底侧铰接;
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底座的底端铰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支撑部件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支撑部件绕所述承载板旋转,以使所述支撑部件旋转至竖直状态支撑所述承载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接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横基座和竖基座,所述横基座与所述竖基座端部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承载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竖基座的上端铰接;
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横基座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接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基座包括第一横底杆、第二横底杆和两横连接杆;两所述横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底杆和第二横底杆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竖基座与所述第一横底杆垂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接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基座还包括横加强杆,所述横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横连接杆垂直固定,且所述横加强杆与所述第一横底杆和所述第二横底杆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横加强杆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接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基座还包括两肩板,两所述肩板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横底杆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接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基座包括三个相互平行的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均与所述第一横底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顶端均与所述承载板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接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连接杆和两支撑竖杆,所述支撑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支撑竖杆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支撑连接杆铰接;两所述支撑竖杆的顶端均与所述承载板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接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为金属板,且所述承载板上表面为平整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桥接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一端与所述承载板的第二端铰接,所述衔接板的另一端能旋转至所述衔接板与所述承载板相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桥接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驱动部件,所述第三驱动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承载板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三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衔接板的底部铰接。
CN201921944248.8U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桥接板装置 Active CN211109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4248.8U CN211109772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桥接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4248.8U CN211109772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桥接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09772U true CN211109772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88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44248.8U Active CN211109772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桥接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097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9996A (zh) * 2020-11-20 2021-02-05 无锡市博胜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承重木塑托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9996A (zh) * 2020-11-20 2021-02-05 无锡市博胜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承重木塑托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4382A (zh) 绑扎桥与集装箱船的组装方法
US1742384A (en) Hoisting and transporting device
CN211109772U (zh) 一种桥接板装置
CN108689169A (zh) 一种玻璃存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101160273B1 (ko) 교량공사용 스트래들 캐리어
CN209507499U (zh) 一种装卸叉车起重臂
CN208577168U (zh) 一种玻璃存储装置
CN216034941U (zh) 一种适用于超长钢结构桥梁的船运支撑绑扎装置
JP2012001300A (ja) フォークリフト用アタッチメン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荷扱い方法
CN212952678U (zh) 一种铁路混凝土运输装置
KR101734024B1 (ko) 오버헤드 크레인 거더 보강 및 보수작업용 이동데크
CN210710225U (zh) 一种船货舱围护系统安装平台的电梯底座
CN209835098U (zh) 一种装卸两用港口设备
CN205709690U (zh) 一种托架升运车
CN203095343U (zh) 多功能货用施工升降机
CN113511585A (zh) 一种料场堆取料机门架结构翻转吊装方法
CN207467646U (zh) 一种用于单晶硅块复投器配送的周转料车结构
CN213565604U (zh) 游艇装卸运输装置
CN220765893U (zh) 货物输送装置
CN217867682U (zh) 多功能卸船机实验吊架
CN112777484A (zh) 一种货架的吊装方法
CN219908935U (zh) 一种工程建设用清渣装置
CN205011077U (zh) 一种运输爬坡支架
CN210258512U (zh) 一种带梁阳台板的运输结构
CN212927066U (zh) 用于移动式混凝土泵车的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