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65893U - 货物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货物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65893U
CN220765893U CN202322654978.7U CN202322654978U CN220765893U CN 220765893 U CN220765893 U CN 220765893U CN 202322654978 U CN202322654978 U CN 202322654978U CN 220765893 U CN220765893 U CN 220765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plate
goods
output end
carg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549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仲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olix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olix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olix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olix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549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65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65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658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物流货物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货物输送装置。该货物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板、升降机构、底架和至少一个输送机构;所述底架安装于操作平台上;所述输送板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底架铰接,所述铰接轴的轴线与所述输送板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架上,并与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输出端绕所述铰接轴转动。该货物输送装置,通过存放部的设置,能够同时接收一个以上的输送机构输送出的货物,然后利用铰接轴,使输送板自身转动,使输入端高于输出端,继而使存放部上的货物从输出端滑出到物流小车内,可以显著地提高货物的输送效率。

Description

货物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流货物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货物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目前分拣中心分拣往往会将大件物品与小件物品运输到操作平台之前先进行分类,然后通过两套独立的输送设备分别在不同位置导入到物流小车上进行配送,这种分拣方式需要物流小车在多个位置停靠后才能完成全部的取货工作,效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货物输送装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货物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板、升降机构、底架和至少一个输送机构;
所述底架安装于操作平台上,所述操作平台用于承载操作人员;所述输送板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底架铰接,所述铰接轴的轴线与所述输送板的延伸方向垂直;
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架上,并与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输出端绕所述铰接轴转动;
所述输送板包括用于存放货物的存放部,至少一个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出口与所述存放部连通。
可选的,所述输送板的周侧设有围挡部,所述围挡部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出口相对的位置设有缺口。
可选的,所述围挡部包括两块挡板,两块所述挡板关于所述输送板的延伸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输出端的两侧;两块所述挡板沿所述输送板的延伸方向逐渐靠近彼此,以在所述输出端的位置形成收口结构。
可选的,所述输送板的外缘处设有第一加强筋,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依次连接形成加固框架。
可选的,所述输送板通过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铰接轴连接。
可选的,所述围挡部的外缘处设有第二加强筋,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依次连接形成加固框架。
可选的,两块所述挡板的外缘处均设有第三加强筋,多个所述第三加强筋依次连接形成加固框架;两块所述挡板上的所述第三加强筋通过横梁连接,以形成门型框架,所述门型框架与所述输送板之间形成货物通道。
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架上的绞盘,所述绞盘通过绞线与所述横梁连接。
可选的,所述输送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输送机构分别为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入口与输出口通过滑板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入口与输出口通过多根流利条连接,多根所述流利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延伸方向相同,多根所述流利条沿垂直于其延伸的方向均匀排布;两个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入口在重力方向上均高于其输出口。
可选的,所述滑板的两侧以及所述流利条的两侧均设有立板,所述立板的延伸方向和与其对应的所述输送机构的延伸方向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货物输送装置,通过存放部的设置,能够同时接收一个以上的输送机构输送出的货物,然后利用铰接轴,使输送板自身转动,使输入端高于输出端,继而使存放部上的货物从输出端滑出到物流小车内,物流小车能够在输出端的下方同时接收到一个以上的输送机构输送出的货物,可以显著地提高货物的输送效率;应当能够理解的是,在输送机构向输送板输送货物时,升降机构将输出端提升到与输入端在重力方向上齐平甚至高于输入端,在输送板将存放部上的货物输送到物流小车上的时候,利用升降机构将输出端下降到低于输入端的高度,通过输送板自身将存放部上的货物导入到物流小车上。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货物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货物输送装置中输送板以及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货物输送装置中第一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货物输送装置中第二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输送板;11、输入端;12、输出端;13、存放部;2、底架;21、铰接轴;31、围挡部;311、挡板;321、第一加强筋;322、第二加强筋;323、第三加强筋;33、横梁;41、绞盘;42、绞线;43、定滑轮;51、滑板;52、流利条;53、立板;6、物流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目前分拣中心分拣往往会将大件物品与小件物品分类,然后通过两套输送设备分别导入到物流小车上进行配送,这种分拣方式需要物流小车分别停靠在不同的位置完成取货,效率很低。
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货物输送装置,通过存放部的设置,能够同时接收一个以上的输送机构输送出的货物,然后利用铰接轴,使输送板自身转动,使输入端高于输出端,继而使存放部上的货物从输出端滑出到物流小车内,物流小车能够在输出端的下方同时接收到一个以上的输送机构输送出的货物,可以显著地提高货物的输送效率;应当能够理解的是,在输送机构向输送板输送货物时,升降机构将输出端提升到与输入端在重力方向上齐平甚至高于输入端,在输送板将存放部上的货物输送到物流小车上的时候,利用升降机构将输出端下降到低于输入端的高度,通过输送板自身将存放部上的货物导入到物流小车上。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货物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板1、升降机构、底架2和至少一个输送机构;底架2安装于操作平台上,操作平台用于承载操作人员;输送板1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输入端11和输出端12,输入端11通过铰接轴21与底架2铰接,铰接轴21的轴线与输送板1的延伸方向垂直;升降机构设置在底架2上,并与输出端12连接,升降机构用于驱动输出端12绕铰接轴21转动;输送板1包括用于存放货物的存放部13,至少一个输送机构的输出口与存放部13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货物输送装置,通过存放部13的设置,能够同时接收一个以上的输送机构输送出的货物,然后利用铰接轴21,使输送板1自身转动,使输入端11高于输出端12,继而使存放部13上的货物从输出端12滑出到物流小车6内,物流小车6能够在输出端12的下方同时接收到一个以上的输送机构输送出的货物,可以显著地提高货物的输送效率;应当能够理解的是,在输送机构向输送板1输送货物时,升降机构将输出端12提升到与输入端11在重力方向上齐平甚至高于输入端11,在输送板1将存放部13上的货物输送到物流小车6上的时候,利用升降机构将输出端12下降到低于输入端11的高度,通过输送板1自身将存放部13上的货物导入到物流小车6上。
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输送板1的周侧设有围挡部31,围挡部31与输送机构的输出口相对的位置设有缺口;通过围挡部31能够对输送机构上滑出的货物进行限位,保证货物能够停留在存放部13内;缺口可以通过在围挡部31的结构上开设,也可以在与输送机构的输出口相对的位置不设置围挡部31;其中围挡部31可以是垂直于输送板1的板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围挡部31包括两块挡板311,两块挡板311关于输送板1的延伸方向对称设置在输出端12的两侧;两块挡板311沿输送板1的延伸方向逐渐靠近彼此,以在输出端12的位置形成收口结构;通过两块挡板311的设置,能够在防止货物从输送板1上滑出的同时,形成为货物进行导向的收口结构,从而保证货物能够从输出端12的中心位置导出货物到物流小车6中。
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输送板1的外缘处设有第一加强筋321,多个第一加强筋321依次连接形成加固框架;应当能够理解的是,多个第一加强筋321收尾依次连接,从而形成闭合的稳定加固框架,其中第一加强筋321不仅可以设置在输送板1的外缘处,同时也可以层叠交叉设置在输送板1的背面,也就是与用于盛放货物的存放部13相对的一面;从而进一步提高加固框架对输送板1的支撑效果。
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输送板1通过其中一个第一加强筋321与铰接轴21连接;也就是说,输送板1通过第一加强筋321围绕形成的加固框架与底架2铰接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输送板1与底架2连接处的结构强度,提高整个输送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围挡部31的外缘处设有第二加强筋322,多个第二加强筋322依次连接形成加固框架;通过第二加强筋322的设置能够提高整个围挡部31自身的结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加强筋322围绕形成的加固框架可以与第一加强筋321围绕形成的加固框架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体框架结构,进一步保证围挡部31的结构稳定性,降低货物对围挡部31的冲击形成的干扰。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两块挡板311的外缘处均设有第三加强筋323,多个第三加强筋323依次连接形成加固框架,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加强筋323还可以交叉层叠设置在两块挡板311远离彼此的表面上,从而进一步提高挡板311的结构强度,又不会对货物的输送形成干扰,应当能够理解的是,第三加强筋323围绕形成的加固框架也可以与第一加强筋321围绕形成的加固框架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体框架结构,从而提高挡板311的结构稳定性;两块挡板311上的第三加强筋323通过横梁33连接,以形成门型框架,门型框架与输送板1之间形成货物通道;通过横梁33的设置,不仅能够加强两块挡板311的强度,同时也能保证挡板311的稳定性,不会被货物冲击影响到两块挡板311之间形成的角度以及相对位置。
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架2上的绞盘41,绞盘41通过绞线42与横梁33连接;通过绞盘41和绞线42能够提吊横梁33完成输出端12的高度调节,同时又不会影响到货物的输送,而且通过绞线42与横梁33连接,还能避免在连接处形成死点,影响输送板1的转动动作;其中,可以在横梁33的中间位置设置一个定滑轮43,绞线42绕过定滑轮43然后垂直连接到横梁33的中间位置,这样设置能够使横梁33在受到绞线42的拉力时更加平稳,输送板1整体受力也更加平均;升降机构还可以是电缸、液压缸、齿轮齿条等可以驱动输送板1的输出端12在高度上调节的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继续参照图1、图3和图4所示,输送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输送机构分别为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入口与输出口通过滑板51连接,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入口与输出口通过多根流利条52连接,多根流利条5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输送机构的延伸方向相同,多根流利条52沿垂直于其延伸的方向均匀排布;两个输送机构的输入口在重力方向上均高于其输出口;其中,第一输送机构可以用于输送小型货物,第二输送机构可以用于输送大型货物,其中,大型货物通过流利条52输送不仅能够降低摩擦力,提高输送的流畅性,同时由于大型货物自身体积较大,不会从相邻的流利条52之间掉落。
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输送板1的输入端11可以是方形板结构,其中一条侧边与第一输送机构接驳,另一条与其相邻的侧边与第二输送机构接驳,另外两条侧边中的一个侧边设有围挡部31,另一条侧板与输出端12连接,形成货物通道。
继续参照图1、图3和图4所示,滑板51的两侧以及流利条52的两侧均设有立板53,立板53的延伸方向和与其对应的输送机构的延伸方向相同;通过立板53的设置能够防止货物从滑板51或流利条52上滑动时从立板53的位置处飞出,对货物的滑动可以形成遮挡限位;其中,立板53可以垂直于滑板51或流利条52设置,也可以与滑板51或流利条52之间形成钝角,保证货物在滑动时的流畅性。
具体实现方式和实现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货物输送装置实施例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货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板(1)、升降机构、底架(2)和至少一个输送机构;
所述底架(2)安装于操作平台上,所述操作平台用于承载操作人员;所述输送板(1)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输入端(11)和输出端(12),所述输入端(11)通过铰接轴(21)与所述底架(2)铰接;
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架(2)上,并与所述输出端(12)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输出端(12)绕所述铰接轴(21)转动;
所述输送板(1)包括用于存放货物的存放部(13),至少一个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出口与所述存放部(1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板(1)的周侧设有围挡部(31),所述围挡部(31)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出口相对的位置设有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部(31)包括两块挡板(311),两块所述挡板(311)关于所述输送板(1)的延伸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输出端(12)的两侧;两块所述挡板(311)沿所述输送板(1)的延伸方向逐渐靠近彼此,以在所述输出端(12)的位置形成收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板(1)的外缘处设有第一加强筋(321),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321)依次连接形成加固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部(31)的外缘处设有第二加强筋(322),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322)依次连接形成加固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货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挡板(311)的外缘处均设有第三加强筋(323),多个所述第三加强筋(323)依次连接形成加固框架;两块所述挡板(311)上的所述第三加强筋(323)通过横梁(33)连接,以形成门型框架,所述门型框架与所述输送板(1)之间形成货物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架(2)上的绞盘(41),所述绞盘(41)通过绞线(42)与所述横梁(3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货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输送机构分别为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入口与输出口通过滑板(51)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入口与输出口通过多根流利条(52)连接,多根所述流利条(5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延伸方向相同,多根所述流利条(52)沿垂直于其延伸的方向均匀排布;两个所述输送机构的输入口在重力方向上均高于其输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51)的两侧以及所述流利条(52)的两侧均设有立板(53),所述立板(53)的延伸方向和与其对应的所述输送机构的延伸方向相同。
CN202322654978.7U 2023-09-28 2023-09-28 货物输送装置 Active CN220765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4978.7U CN220765893U (zh) 2023-09-28 2023-09-28 货物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4978.7U CN220765893U (zh) 2023-09-28 2023-09-28 货物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65893U true CN220765893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01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54978.7U Active CN220765893U (zh) 2023-09-28 2023-09-28 货物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658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9974B (zh) 自动化立体仓库及其货物存取方法
EP3845474A1 (en) Portable compact storage and sorting device, combined warehousing system,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US4546891A (en) Grappler system for lifting apparatus
KR20020055383A (ko) 컨테이너에 대한 운반물의 운반장치, 반입방법 및반출방법, 그리고 운반물의 반출입용 팰릿
CN103693590B (zh) 一种平衡重式叉车
CN204251278U (zh) 一种起升装置及侧面式叉车
CN108483071A (zh) 一种倾角可变的滑动式卸货装置
CN110606137B (zh) 一种集装箱式半挂车
CN220765893U (zh) 货物输送装置
CN111232034A (zh) 一种实验室标气瓶转运车
CN214323387U (zh) 一种具有多层储物结构的物流机器人
CN211768039U (zh) 仓储系统
CN211109772U (zh) 一种桥接板装置
CN108750724B (zh) 装车系统及方法
CN109019062B (zh) 集装箱散料换箱机
CN210683074U (zh) 一种倾斜式可升降物流装载装置
CN2478988Y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换位的升降装置
CN112938522A (zh) 一种港口货物快速装卸的转运装置
CN216401263U (zh) 一种方便工人搬运的货车车厢
CN219729832U (zh) 集装箱与箱式货物全自动高效装卸装置
JP3743776B2 (ja) コンテナーの据置構造
CN215973735U (zh) 翻转设备
CN210191477U (zh) 一种物流车厢内部装运轨道
CN220535523U (zh) 一种货物放置架及物流运输车
CN211254542U (zh) 一种用于装卸货物的装车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