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07428U - 一种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及铁路货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及铁路货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07428U
CN211107428U CN201921669772.9U CN201921669772U CN211107428U CN 211107428 U CN211107428 U CN 211107428U CN 201921669772 U CN201921669772 U CN 201921669772U CN 211107428 U CN211107428 U CN 211107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lead screw
railway wagon
closing device
suppor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6977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春发
龙武国
张燕
张小明
赵祖兴
袁太红
冯凯
李云霞
刘文胜
谢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iy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iy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iy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iy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6977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07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07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07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及铁路货车,顶盖包括并排设置且可开合的一对盖板,开闭装置包括一对驱动机构和传动连接于一对驱动机构之间的传动轴,一对驱动机构沿垂直于一对盖板的接触面的方向设置于一对盖板的两端,每对驱动机构包括:丝杠托板和与丝杠托板传动连接的丝杠;一对顶杆,一对顶杆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丝杠托板,一对顶杆的顶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一个盖板;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传动轴,另一端设有手轮,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丝杠。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通过转动盖板任意一端的减速器手轮,即可实现盖板同时开闭,提高了操作的同步性,且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及铁路货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货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及铁路货车。
背景技术
铁路货车通常在顶部设有装货口,而为了避免运输中灰尘进入或者货物受损,需要在货车顶部加设顶盖。顶盖通常为一对,顶盖向装货口的两侧滑动而实现开合,现有技术中顶盖的开度比较小,且大多数顶盖只能通过气动或者液压开闭,一方面容易发生顶盖两端的开闭速度不一致的情况,另一方面容易产生失效而造成顶盖无法开启的问题。
因此,期待一种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能够提高顶盖开合的可靠性和同步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及铁路货车,能够提高顶盖开合的可靠性和同步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所述顶盖包括并排设置且可开合的一对盖板,所述开闭装置包括一对驱动机构和传动连接于所述一对驱动机构之间的传动轴,所述一对驱动机构沿垂直于所述一对盖板的接触面的方向设置于所述一对盖板的两端,每对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丝杠托板和与所述丝杠托板传动连接的丝杠;
一对顶杆,所述一对顶杆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丝杠托板,所述一对顶杆的顶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一个所述盖板;
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轴,另一端设有手轮,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丝杠。
优选地,所述丝杠托板的中心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杠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一对导轨,所述一对导轨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内向凹陷的滑槽,所述丝杠托板的两端滑动连接于一对所述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一对导轨的顶部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有轴承,所述丝杠的顶端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
优选地,所述丝杠托板上均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对安装板和设于所述一对安装板的相背侧面上的侧板,所述一对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丝杠托板的一侧,每个所述侧板滑动连接于一个所述滑槽内。
优选地,每个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滚子,所述第一滚子的轴向平行于所述滑槽的凹陷方向且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滚动;
每个所述侧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滚子,所述第二滚子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滚子的轴向,且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滚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减速器托盘,所述减速器托盘固定连接于一对所述导轨,用于承载所述减速器。
优选地,所述减速器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蜗轮,所述丝杠的底端伸入至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蜗轮啮合连接,所述输入轴穿过所述壳体,且与所述蜗轮固定连接,所述输入轴的所述一端伸出所述壳体的一侧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输入轴的所述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与所述手轮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上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轴段,相邻轴段通过万向节和调心轴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铁路货车,包括顶盖和上述的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转动盖板任意一端的减速器手轮,即可实现盖板同时开闭,提高了操作的同步性,且可靠性高;能够作为辅助装置,在其他气动或液压开闭装置失效时快速解决问题,避免因开闭故障影响车辆的运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中丝杠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盖,2丝杠托板,3顶杆,4螺纹孔,5减速器,6丝杠,7传动轴,8导轨,9滑槽,10安装板,11侧板,12第一滚子,13第二滚子,14减速器托盘,15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顶盖包括并排设置且可开合的一对盖板,开闭装置包括一对驱动机构和传动连接于一对驱动机构之间的传动轴,一对驱动机构沿垂直于一对盖板的接触面的方向设置于一对盖板的两端,每对驱动机构包括:
丝杠托板和与丝杠托板传动连接的丝杠;
一对顶杆,一对顶杆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丝杠托板,一对顶杆的顶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一个盖板;
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传动轴,另一端设有手轮,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丝杠。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通过转动盖板任意一端的减速器手轮,即可实现盖板同时开闭,提高了操作的同步性,且可靠性高;能够作为辅助装置,在其他气动或液压开闭装置失效时快速解决问题,避免因开闭故障影响车辆的运行效率。
转动盖板任意一端的手轮,即能够使盖板两端的减速器的输入轴同时转动,继而使丝杠转动,并带动盖板两端的丝杠托板同步升降,从而使顶杆的两端向装货口两侧推动或拉回,以带动一对盖板的两端同步开合。在操作过程中,驱动机构通过传动轴联动,使盖板两端的开闭过程同步进行,同步性较高且可靠。
优选地,丝杠托板的中心设有螺纹孔,丝杠螺纹连接于螺纹孔。丝杠与丝杠托板配合,丝杠转动使丝杠托板随丝杠的转动而上升或下降。
优选地,驱动机构还包括一对导轨,一对导轨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内向凹陷的滑槽,丝杠托板的两端滑动连接于一对滑槽内。滑槽对丝杠托板进行导向,限制丝杠托板的升降方向。
优选地,一对导轨的顶部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连接杆的中部设有轴承,丝杠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连接杆。连接杆对丝杠具有支撑和定位的作用,能够保证丝杠的竖直程度。
优选地,丝杠托板上均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一对安装板和通过焊接设于一对安装板的相背侧面上的侧板,一对安装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丝杠托板的一侧,每个侧板滑动连接于一个滑槽内。限位装置用于避免丝杠托板的水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窜动。
优选地,每个安装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滚子,第一滚子的轴向平行于滑槽的凹陷方向且能够在滑槽内滚动;
每个侧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滚子,第二滚子的轴向垂直于第一滚子的轴向,且能够在滑槽内滚动。滑槽包括两个侧壁和一个内壁,第一滚子以侧板为中心对称均布,并分别滑动接触于两个滑槽的侧壁;第二滚子设于侧板的的一个侧面的两端,且滑动接触于滑槽的内壁;第一滚子和第二滚子分别通过销轴固定连接于安装板和侧板上。
优选地,驱动机构还包括减速器托盘,减速器托盘固定连接于一对导轨,用于承载减速器。减速器托盘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对导轨的底部,以安装减速器。
优选地,减速器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蜗轮,丝杠的底端伸入至壳体内,且与蜗轮啮合连接,输入轴穿过壳体,且与蜗轮固定连接,输入轴的一端伸出壳体的一侧与传动轴固定连接,输入轴的另一端伸出壳体的另一侧与手轮固定连接。壳体固定于减速器托盘的中间,转动盖板任意端的手轮,能够使传动轴转动并带动盖板另一侧的减速器的输入轴转动,从而使两侧的蜗轮同步转动,而带动丝杠同步转动,实现盖板两端的丝杠托板同步升降,而使被顶板连接的盖板同步开闭,且丝杠托板上升至最高处时,盖板的开合角度能够不低于90°,以便盖板形成大开合度,便于装货。
优选地,每个顶杆的顶部设有弧形部,一对顶杆的弧形部相对设置。
优选地,传动轴上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轴段,相邻轴段通过万向节和调心轴承相连接。每个轴段的长度和相邻轴段之间的连接角度根据实际安装空间的情况而确定,采用调心轴承能够避免传动轴由于不同轴而造成的憋劲现象,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万向节为现有技术,又称万向接头,是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机件,用于需要改变传动轴线方向的位置,能够实现具有一定角度的扭矩的传动,以适应不同安装空间的需求。万向节与传动轴的轴段组合,形成万向节传动装置,实现被连接的部分的角度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铁路货车,包括顶盖和上述的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顶盖1包括并排设置且可开合的一对盖板,开闭装置包括一对驱动机构和传动连接于一对驱动机构之间的传动轴7,一对驱动机构沿垂直于一对盖板的接触面的方向设置于一对盖板的两端,每对驱动机构包括:
丝杠托板2和与丝杠托板2传动连接的丝杠6;
一对顶杆3,一对顶杆3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丝杠托板2,一对顶杆3的顶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一个盖板;
减速器5,减速器5的输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传动轴7,另一端设有手轮,减速器5的输出端连接于丝杠6。
转动盖板任意一端的手轮,即能够使盖板两端的减速器5的输入轴同时转动,继而使丝杠6转动,并带动盖板两端的丝杠托板2同步升降,从而使顶杆3的两端向装货口两侧推动或拉回,以带动一对盖板的两端同步开合。在操作过程中,驱动机构通过传动轴7联动,使盖板两端的开闭过程同步进行,同步性较高且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丝杠托板2的中心设有螺纹孔4,丝杠6螺纹连接于螺纹孔4。丝杠6与丝杠托板2配合,丝杠6转动使丝杠托板2随丝杠6的转动而上升或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还包括一对导轨8,一对导轨8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内向凹陷的滑槽9,丝杠托板2的两端滑动连接于一对滑槽9内。滑槽9对丝杠托板2进行导向,限制丝杠托板2的升降方向。
一对导轨8的顶部通过连接杆15相互连接,连接杆15的中部设有轴承,丝杠6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连接杆15。
丝杠托板2上均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一对安装板10和通过焊接设于一对安装板10的相背侧面上的侧板11,一对安装板1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丝杠托板2的一侧,每个侧板11滑动连接于一个滑槽9内。
每个安装板10上设有多个第一滚子12,第一滚子12的轴向平行于滑槽9的凹陷方向且能够在滑槽9内滚动;
每个侧板11上设有多个第二滚子13,第二滚子13的轴向垂直于第一滚子12的轴向,且能够在滑槽9内滚动。滑槽9包括两个侧壁和一个内壁,第一滚子12以侧板11为中心对称均布,并分别滑动接触于两个滑槽9的侧壁;第二滚子13设于侧板11的的一个侧面的两端,且滑动接触于滑槽9的内壁;第一滚子12和第二滚子13分别通过销轴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0和侧板11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滚子12的数量为4个,第二滚子的数量为2个。
驱动机构还包括减速器托盘14,减速器托盘14固定连接于一对导轨8,用于承载减速器5。减速器托盘1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对导轨8的底部,以安装减速器5。
减速器5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蜗轮,丝杠6的底端伸入至壳体内,且与蜗轮啮合连接,输入轴穿过壳体,且与蜗轮固定连接,输入轴的一端伸出壳体的一侧与传动轴7固定连接,输入轴的另一端伸出壳体的另一侧与手轮固定连接。壳体固定于减速器托盘14的中间,转动盖板任意端的手轮,能够使传动轴7转动并带动盖板另一侧的减速器5的输入轴转动,从而使两侧的蜗轮同步转动,而带动丝杠6同步转动,实现盖板两端的丝杠托板2同步升降,而使被顶板连接的盖板同步开闭,且丝杠托板2上升至最高处时,盖板的开合角度能够不低于90°。
每个顶杆3的顶部设有弧形部,一对顶杆3的弧形部相对设置。
传动轴7上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轴段,相邻轴段通过万向节和调心轴承相连接。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货车,包括顶盖1和实施例1的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所述顶盖(1)包括并排设置且可开合的一对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装置包括一对驱动机构和传动连接于所述一对驱动机构之间的传动轴(7),所述一对驱动机构沿垂直于所述一对盖板的接触面的方向设置于所述一对盖板的两端,每对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丝杠托板(2)和与所述丝杠托板(2)传动连接的丝杠(6);
一对顶杆(3),所述一对顶杆(3)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丝杠托板(2),所述一对顶杆(3)的顶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一个所述盖板;
减速器(5),所述减速器(5)的输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轴(7),另一端设有手轮,所述减速器(5)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丝杠(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托板(2)的中心设有螺纹孔(4),所述丝杠(6)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一对导轨(8),所述一对导轨(8)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内向凹陷的滑槽(9),所述丝杠托板(2)的两端滑动连接于一对所述滑槽(9)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导轨(8)的顶部通过连接杆(15)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杆(15)的中部设有轴承,所述丝杠(6)的顶端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托板(2)上均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对安装板(10)和设于所述一对安装板(10)的相背侧面上的侧板(11),所述一对安装板(10)固定连接于所述丝杠托板(2)的一侧,每个所述侧板滑动连接于一个所述滑槽(9)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安装板(10)上设有多个第一滚子(12),所述第一滚子(12)的轴向平行于所述滑槽(9)的凹陷方向且能够在所述滑槽(9)内滚动;
每个所述侧板(11)上设有多个第二滚子(13),所述第二滚子(13)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滚子(12)的轴向,且能够在所述滑槽(9)内滚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减速器托盘(14),所述减速器托盘(14)固定连接于一对所述导轨(8),用于承载所述减速器(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5)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蜗轮,所述丝杠(6)的底端伸入至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蜗轮啮合连接,所述输入轴穿过所述壳体,且与所述蜗轮固定连接,所述输入轴的所述一端伸出所述壳体的一侧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输入轴的所述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与所述手轮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7)上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轴段,相邻轴段通过万向节和调心轴承相连接。
10.一种铁路货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
CN201921669772.9U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及铁路货车 Active CN211107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9772.9U CN211107428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及铁路货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9772.9U CN211107428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及铁路货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07428U true CN211107428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93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69772.9U Active CN211107428U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及铁路货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074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7625A (zh) * 2019-10-08 2020-01-10 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及铁路货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7625A (zh) * 2019-10-08 2020-01-10 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及铁路货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7625A (zh) 一种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及铁路货车
CN206789179U (zh) 一种便于安装且可以升降的发动机翻转架
CN211107428U (zh) 一种铁路货车顶盖手动开闭装置及铁路货车
CN106740923B (zh) 一种两侧卸货圆弧包板铁路专用漏斗车
CN104742926B (zh) 一种铁路车辆顶盖开闭机构
CN108313075A (zh) 一种滑轨式铁路漏斗车顶盖机构及工作方法
CN201209277Y (zh) 吊物口安全护栏装置
CN205852152U (zh) 翻转工装
CN207090810U (zh) 一种小曲率转弯半径小车
CA3140930C (en) Bottom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and hopper car
WO2023093522A1 (zh) 一种适应于低装载漏仓的大容积粮食漏斗车
CN208149319U (zh) 一种滑轨式铁路漏斗车顶盖机构
CN203332124U (zh) 铁路货车滑动嵌入式车门
CN106334629A (zh) 一种全翻盖离心机的翻盖装置及全翻盖离心机
CN206551946U (zh) 一种厢体卷拉式自动化密闭系统
CN106740948A (zh) 铁路多式联运车锁闭机构
CN206554684U (zh) 一种汽车门体举升用滑动装置
CN206626083U (zh) 烤板开合旋转机构
CN209023526U (zh) 一种上开门运输集装箱
CN206416913U (zh) 一种双边卸料车厢
CN206340473U (zh) 一种铁路隔离开关传动系统
CN206279922U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门体的举升机构
CN202897771U (zh) 一种用于53尺非标集装箱的吊架
CN115743208B (zh) 一种顶开门装置及车厢
CN110027926A (zh) 一种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智能装车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