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05454U -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05454U
CN211105454U CN201922129920.4U CN201922129920U CN211105454U CN 211105454 U CN211105454 U CN 211105454U CN 201922129920 U CN201922129920 U CN 201922129920U CN 211105454 U CN211105454 U CN 2111054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ooling plate
hole
die holder
low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2992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毕新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iy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anglo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anglo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anglo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2992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054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054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054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冷却装置,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冷却架、下模架、上模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冷却架包括第一冷却板、第二冷却板、连接杆、第一储液腔、第二储液腔、进液口、排液口、输液管、连接孔、密封套、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和连接套,下模架外壁贯穿设有与连接杆相匹配的第五通孔。本实用新型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可对模具外部进行冷却降温处理,输液管可对模具内部进行冷却降温处理,冷却降温效率高,可通过控制冷却架内部冷却液的容量,实现对冷却过程的控制,可将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进行固定,可将第一冷却板与第二冷却板与模具贴合更加紧密,保证冷却架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通常情况下,经过注塑、吹塑、挤出和锻压的模具通常使用风冷对模具进行冷却处理保证原料的快速冷却成型。
但现有的模具冷却装置,模具冷却效率低,且冷却过程可控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模具冷却效率,并对冷却过程进行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和冷却架,所述下模座顶部设有下模架,所述上模座底部设有上模架,所述冷却架包括第一冷却板、第二冷却板和连接杆,所述第一冷却板内部设有第一储液腔,所述第二冷却板内部设有第二储液腔,所述第一冷却板外壁底部一侧设有进液口,所述第二冷却板外壁一侧设有排液口,所述第二冷却板外壁远离所述排液口一侧设有若干个输液管,所述第一冷却板外壁远离所述进液口一侧设有与所述输液管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输液管外壁远离所述第二冷却板一端套设有密封套,所述下模架内部贯穿设有与所述输液管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上模架内部贯穿设有与所述输液管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冷却板外壁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相匹配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冷却板外壁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相匹配的第四通孔,所述连接杆外壁一端设有螺纹连接的连接套,所述下模架外壁贯穿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相匹配的第五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将下模架与上模架紧密贴合,然后将输液管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侧,然后将第一冷却板上的连接孔套在输液管外侧,密封套进行密封,可实现冷却架的组装,将冷却液从进液口注入,冷却液进入第一储液腔,然后流入输液管,最终进入到第二输液腔内部,从排液口排出,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可对模具外部进行冷却降温处理,输液管可对模具内部进行冷却降温处理,冷却降温效率高,可通过控制冷却架内部冷却液的容量,实现对冷却过程的控制,将连接杆安装在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上,可将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进行固定,可避免冷却架发生移动,同时可将第一冷却板与第二冷却板与模具贴合更加紧密,保证冷却架的冷却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座底部设有若干个支撑脚,可对所述下模座底部进行支撑。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座顶部于所述下模架外侧设有若干个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顶部于所述上模座底部连接,所述伺服电缸可对所述上模座进行升降操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座顶部中心设有注塑口,注塑材料通过所述注塑口进入模具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冷却板与所述第二冷却板大小相等,便于对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进行组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冷却板的高度大于所述下模架的高度,且所述第一冷却板的高度小于所述上模架与所述下模架的高度之和,保证所述第一冷却板能够同时覆盖所述下模架和所述上模架,冷却效率高。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储液腔相互隔离,可避免所述连接杆影响所述第一储液腔的正常储液,避免泄漏。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二储液腔相互隔离,可避免所述连接杆影响所述第二储液腔的正常储液,避免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却架、第一却冷板、第二冷却板、第一储液腔、第二储液腔、输液管、连接孔、密封套、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可对模具外部进行冷却降温处理,输液管可对模具内部进行冷却降温处理,冷却降温效率高,可通过控制冷却架内部冷却液的容量,实现对冷却过程的控制。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杆、第三通孔、第四通孔、连接套和第五通孔,可将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进行固定,可将第一冷却板与第二冷却板与模具贴合更加紧密,保证冷却架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模座与下模座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冷却板的主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冷却板的主视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冷却板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冷却板背面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为:1下模座、2上模座、3下模架、4上模架、5冷却架、6第一冷却板、7第二冷却板、8第一储液腔、9第二储液腔、10进液口、11排液口、12输液管、13连接孔、14密封套、15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17连接杆、18第三通孔、19第四通孔、20连接套、21支撑脚、22伺服电缸、23注塑口、24第五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7所示的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包括下模座1、上模座2和冷却架5,所述下模座1顶部设有下模架3,所述上模座2底部设有上模架4,所述冷却架5包括第一冷却板6和第二冷却板7,所述第一冷却板6内部设有第一储液腔8,所述第二冷却板7内部设有第二储液腔9,所述第一冷却板6外壁底部一侧设有进液口10,所述第二冷却板7外壁一侧设有排液口11,所述第二冷却板7外壁远离所述排液口11一侧设有若干个输液管12,所述第一冷却板6外壁远离所述进液口10一侧设有与所述输液管12相匹配的连接孔13,所述输液管12外壁远离所述第二冷却板7一端套设有密封套14,所述下模架3内部贯穿设有与所述输液管12相匹配的第一通孔15,所述上模架4内部贯穿设有与所述输液管12相匹配的第二通孔16;
所述下模座1底部设有若干个支撑脚21,可对所述下模座1底部进行支撑;
所述下模座1顶部于所述下模架3外侧设有若干个伺服电缸22,所述伺服电缸顶部于所述上模座2底部连接,所述伺服电缸22可对所述上模座2进行升降操作;
所述上模座2顶部中心设有注塑口23,注塑材料通过所述注塑口23进入模具中;
所述第一冷却板6与所述第二冷却板7大小相等,便于对第一冷却板6和第二冷却板7进行组装;
所述第一冷却板6的高度大于所述下模架3的高度,且所述第一冷却板6的高度小于所述上模架4与所述下模架3的高度之和,保证所述第一冷却板6能够同时覆盖所述下模架3和所述上模架4,冷却效率高。
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通过设置冷却架5、第一却冷板6、第二冷却板7、第一储液腔8、第二储液腔9、输液管12、连接孔13、密封套14、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将下模架3与上模架4紧密贴合,然后将输液管12插入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内侧,然后将第一冷却板6上的连接孔13套在输液管12外侧,密封套14进行密封,可实现冷却架5的组装,将冷却液从进液口10注入,冷却液进入第一储液腔8,然后流入输液管12,最终进入到第二输液腔9内部,从排液口11排出,第一冷却板7和第二冷却板8可对模具外部进行冷却降温处理,输液管12可对模具内部进行冷却降温处理,冷却降温效率高,可通过控制冷却架5内部冷却液的容量,实现对冷却过程的控制;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模具冷却装置,模具冷却效率低,且冷却过程可控性较差的问题;
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模具冷却装置,还包括连接杆17,所述第一冷却板6外壁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17相匹配的第三通孔18,所述第二冷却板7外壁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17相匹配的第四通孔19,所述连接杆18外壁一端设有螺纹连接的连接套20,所述下模架3外壁贯穿设有与所述连接杆17相匹配的第五通孔24;
所述第三通孔18与所述第一储液腔8相互隔离,可避免所述连接杆17影响所述第一储液腔8的正常储液,避免泄漏;
所述第四通孔19与所述第二储液腔9相互隔离,可避免所述连接杆17影响所述第二储液腔9的正常储液,避免泄漏。
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通过设置连接杆17、第三通孔18、第四通孔19、连接套20和第五通孔24,将连接杆17安装在第一冷却板6和第二冷却板7上,可将第一冷却板6和第二冷却板7进行固定,可避免冷却架5发生移动,同时可将第一冷却板6与第二冷却板7与模具贴合更加紧密,保证冷却架5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7,通过设置冷却架5、第一却冷板6、第二冷却板7、第一储液腔8、第二储液腔9、输液管12、连接孔13、密封套14、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第一冷却板7和第二冷却板8可对模具外部进行冷却降温处理,输液管12可对模具内部进行冷却降温处理,冷却降温效率高,可通过控制冷却架5内部冷却液的容量,实现对冷却过程的控制;
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1-5,通过设置连接杆17、第三通孔18、第四通孔19、连接套20和第五通孔24,可将第一冷却板6和第二冷却板7进行固定,可将第一冷却板6与第二冷却板7与模具贴合更加紧密,保证冷却架5的冷却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包括下模座(1)、上模座(2)和冷却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顶部设有下模架(3),所述上模座(2)底部设有上模架(4),所述冷却架(5)包括第一冷却板(6)、第二冷却板(7)和连接杆(17),所述第一冷却板(6)内部设有第一储液腔(8),所述第二冷却板(7)内部设有第二储液腔(9),所述第一冷却板(6)外壁底部一侧设有进液口(10),所述第二冷却板(7)外壁一侧设有排液口(11),所述第二冷却板(7)外壁远离所述排液口(11)一侧设有若干个输液管(12),所述第一冷却板(6)外壁远离所述进液口(10)一侧设有与所述输液管(12)相匹配的连接孔(13),所述输液管(12)外壁远离所述第二冷却板(7)一端套设有密封套(14),所述下模架(3)内部贯穿设有与所述输液管(12)相匹配的第一通孔(15),所述上模架(4)内部贯穿设有与所述输液管(12)相匹配的第二通孔(16),所述第一冷却板(6)外壁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17)相匹配的第三通孔(18),所述第二冷却板(7)外壁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17)相匹配的第四通孔(19),所述连接杆(17)外壁一端设有螺纹连接的连接套(20),所述下模架(3)外壁贯穿设有与所述连接杆(17)相匹配的第五通孔(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底部设有若干个支撑脚(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顶部于所述下模架(3)外侧设有若干个伺服电缸(22),所述伺服电缸()顶部于所述上模座(2)底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2)顶部中心设有注塑口(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板(6)与所述第二冷却板(7)大小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板(6)的高度大于所述下模架(3)的高度,且所述第一冷却板(6)的高度小于所述上模架(4)与所述下模架(3)的高度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18)与所述第一储液腔(8)相互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孔(19)与所述第二储液腔(9)相互隔离。
CN201922129920.4U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Active CN2111054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9920.4U CN211105454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9920.4U CN211105454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05454U true CN211105454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88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29920.4U Active CN211105454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054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2661A (zh) 一种新型的塑料中空制品冷却定型工艺及定型模装置
CN211105454U (zh)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CN212704302U (zh) 一种带有气缸脱膜结构的浇筑模具
CN212664865U (zh) 一种五金加工用热塑形装置
CN213227457U (zh) 一种板材挤压成型模具
CN214395293U (zh) 一种高强度抗裂变挤压注塑模具
CN108819154B (zh) 一种便于快速冷却的汽车内饰件模具
CN210996393U (zh) 一种金属模具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13412817U (zh) 一种高效的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
CN113927020A (zh) 一种电机零配件成型模具及其成型工艺
CN210436566U (zh) 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模架
CN210702450U (zh) 一种自动开闭压铸模具
CN112677420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装置生产模具及使用方法
CN213382713U (zh) 一种用于加工医疗输液配件的模具
CN218019616U (zh) 一种多冷却水路的一模多穴模具
CN211334193U (zh) 一种快速成型的一模多穴模具
CN217319454U (zh) 一种型腔深且壁薄的冷冻模具
CN210146952U (zh) 一种具有型芯冷却结构的铝合金压铸模具
CN205255423U (zh) 一种叠层式热流道注塑模具
CN211105330U (zh) 一种充气泵盖子模具
CN219466929U (zh) 一种高强度压力管随形冷却注塑模具
CN220348994U (zh)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模具成型装置
CN212498653U (zh) 一种微小部件注塑装置
CN216656288U (zh) 一种异形阀体锻造模具
CN216938385U (zh) 一种金属制品用具有快速冷却机构的体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4

Address after: 215000 zone K, second floor, building 6, No. 168, Lianhua Road, East Taihu Lake ecotourism Resort (Taihu new town),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Jiangsu 2012

Patentee after: Suzhou Zhiy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building 11, south of East Chang'an Road, Xuko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Changlong Mould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