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75886U - 一种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75886U
CN211075886U CN201922068544.2U CN201922068544U CN211075886U CN 211075886 U CN211075886 U CN 211075886U CN 201922068544 U CN201922068544 U CN 201922068544U CN 211075886 U CN211075886 U CN 211075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rail
wall
partition wall
mounting structure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685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栾润明
郑昌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Manqiwei Rail Transi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Manqiwei Rail Transi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Manqiwei Rail Transi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Manqiwei Rail Transi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685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75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75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758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包括:间壁、碳纤维扶手和两个螺接组件;间壁开设有两个安装孔;碳纤维扶手包括扶手本体和两个螺接柱,扶手本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直柱部和两个弯曲部,两个弯曲部分别连接于直柱部的两端,每一螺接柱与一弯曲部连接;各螺接组件具有一螺孔,每一螺接柱穿过一安装孔与一螺接组件的螺孔的侧壁螺接,螺接组件抵接于间壁的内侧表面,弯曲部的远离直柱部的一端的端面抵接于间壁的外侧表面。通过将扶手设置为碳纤维,使得扶手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较轻的质量,在扶手本体的两端设置螺柱,用于与螺接组件连接,使得扶手本体固定在间壁上,安装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将扶手固定在间壁上。

Description

一种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扶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地铁、轻轨、低地板等车辆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部分,具有载客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节能环保等优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乘坐的轨道交通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也有了新的要求。内饰扶手作为地铁、轻轨、低地板车辆的重要配件,它要求基于人机工程学基础设计,保证列车在任何操作状态下均能承受住乘客的冲击力,为乘客的安全舒适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轨道交通车辆内饰的扶手主要包括:门区扶手、座椅区扶手、中部立柱(包含横杆和吊环)、侧顶板扶手、贯通道扶手、多功能区扶手等。其中,间壁扶手的扶手安装在间壁上,间壁为客室的侧壁。传统的间壁上的扶手的安装结构是通过不锈钢的钣金预埋粘接在间壁的内侧,随后将预埋的不锈钢的钣金与扶手进行连接,使得扶手安装在间壁上,一方面,由于传统的扶手采用金属如不锈钢或者铝合金制成,导致扶手重量较大,使得立罩板承受较大的重力,另一方面,采用预埋式安装的不锈钢的钣金的受力面积较大,不利于扶手的固定,且安装方式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
一种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包括:间壁、碳纤维扶手和两个螺接组件;
所述间壁开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间壁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
所述碳纤维扶手包括扶手本体和连接于所述扶手本体的两端的两个螺接柱,所述扶手本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直柱部和两个弯曲部,两个所述弯曲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直柱部的两端,每一所述螺接柱与一所述弯曲部连接,且各所述螺接柱至少部分凸起于所述弯曲部的远离所述直柱部的一端的端面;
各所述螺接组件具有一螺孔,每一所述螺孔与一所述安装孔对应,每一所述螺接柱穿过一所述安装孔与一所述螺接组件的螺孔的侧壁螺接,所述螺接组件抵接于所述间壁的内侧表面,所述弯曲部的远离所述直柱部的一端的端面抵接于所述间壁的外侧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接组件包括螺母,所述螺母具有所述螺孔,所以螺母与所述螺接柱螺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接组件包括缓冲垫,所述螺母通过所述缓冲垫与所述间壁的内侧表面抵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垫的数量为两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缓冲垫包括弹簧垫圈和大垫圈,所述螺母依次通过所述大垫圈和所述弹簧垫圈与所述间壁的内侧表面抵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接柱与所述扶手本体一体成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接柱与所述扶手本体粘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本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漆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碳纤维具有高强度和低密度的特点,通过将扶手设置为碳纤维,使得扶手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较轻的质量,能够有效降低对立罩板的负荷,此外,扶手本体和螺接组件分别位于间壁的两侧,在扶手本体的两端设置螺柱,用于与螺接组件连接,使得扶手本体固定在间壁上,安装结构简单,通过此安装方式能够快速安装扶手,并且能够有效将扶手固定在间壁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的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A-A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碳纤维扶手的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列车间壁100扶手安装结构10,包括:间壁100、碳纤维扶手200和两个螺接组件300;所述间壁100开设有两个安装孔101,所述安装孔101贯穿所述间壁100的内侧表面110和外侧表面120;所述碳纤维扶手200包括扶手本体210和连接于所述扶手本体210的两端的两个螺接柱220,所述扶手本体210包括一体连接的直柱部211和两个弯曲部212,两个所述弯曲部212分别连接于所述直柱部211的两端,每一所述螺接柱220与一所述弯曲部212连接,且各所述螺接柱220至少部分凸起于所述弯曲部212的远离所述直柱部211的一端的端面;各所述螺接组件300具有一螺孔,每一所述螺孔与一所述安装孔101对应,每一所述螺接柱220穿过一所述安装孔101与一所述螺接组件300的螺孔的侧壁螺接,所述螺接组件300抵接于所述间壁100的内侧表面110,所述弯曲部212的远离所述直柱部211的一端的端面抵接于所述间壁100的外侧表面120。
具体地,间壁100为列车的客室的侧壁,该间壁100的外侧表面120朝向客室的内侧,即面向乘客,间壁100的内侧表面110背向客室。碳纤维扶手200位于间壁100的外侧表面120,螺接组件300位于间壁100的内侧表面110,碳纤维组件通过穿过安装孔101与螺接组件300连接,实现在间壁100上的安装和固定。本实施例中,扶手本体210的直柱部211和弯曲部212一体成型,直柱部211和弯曲部212采用碳纤维材料一体制成,具体地,碳纤维扶手200的材质为碳纤维,先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已在航天、航空、交通运输、基础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这些领域产品性能提高和升级换代的关键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类材料,除用作内部设备和装饰材料外,在承重结构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做成的构件,重量轻、强度高、刚性大,是一种理想的结构件;对减轻车厢重量,降低噪、振动,提高安全性、舒适性,减少维修等均有重要作用。通过采用碳纤维制成扶手,能够有效降低扶手的质量,并且提高扶手的强度,有利于降低间壁100的承重,并且使得扶手更为稳固。
本实施例中,直柱部211设置为圆柱状,弯曲部212设置为弯曲的圆柱状,直柱部211的一端与一弯曲部212连接,直柱部211的另一端与另一弯曲部212连接,通过设置弯曲部212,使得扶手本体210的两端能够与平板状的间壁100连接。本实施例中,弯曲部212的远离直柱部211的一端的端面与间壁100的外侧表面120平行,这样,使得螺接柱220穿过安装孔101后,弯曲部212的远离直柱部211的一端的端面与间壁100的外侧表面120能够充分抵接。
为了实现螺接柱220与螺接组件300的螺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螺接组件300包括螺母310,所述螺母310具有所述螺孔,所以螺母310与所述螺接柱220螺接。本实施例中,螺母310具有该螺孔,螺接柱220与螺母310的螺孔的侧壁螺接,该螺母310为1型六角螺母310,通过螺母310能够稳固地与螺接柱220连接,从而使得扶手本体210能够稳固地安装在间壁100上。
为了使得螺接柱220与螺接组件300的螺接更为稳固,并且使得螺接组件300能够更为充分地与间壁100的内侧表面110抵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接组件300包括缓冲垫,所述螺母310通过所述缓冲垫与所述间壁100的内侧表面110抵接。本实施例中,缓冲垫的宽度大于螺母310的宽度,在螺母310和间壁100的内侧表面110设置缓冲垫,能够使得螺母310和间壁100的内侧表面110之间更为充分的抵接,增大接触面积,减小间隙,进而使得螺母310和螺接组件300的螺接更为稳固。
为了进一步稳固螺接柱220与螺接组件300的螺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垫的数量为两个。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两个所述缓冲垫包括弹簧垫圈330和大垫圈320,所述螺母310依次通过所述大垫圈320和所述弹簧垫圈330与所述间壁100的内侧表面110抵接。
本实施例中,螺母310抵接于大垫圈320的一面,大垫圈320的另一面与弹簧垫圈330的一面抵接,弹簧垫圈330的另一面与间壁100的内侧表面110抵接,弹簧垫圈330能够为螺母310提供良好的弹性缓冲,能够避免螺母310与间壁100之间的刚性接触,使得在列车晃动中,螺母310与螺接柱220的连接保持稳固,而大垫圈320不仅能够为螺母310提供缓冲,还能够增大与弹簧垫圈330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螺母310与间壁100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
为了实现碳纤维扶手200的制成,使得螺接柱220与扶手本体210稳固地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接柱220与所述扶手本体210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螺接柱220为不锈钢螺接柱220,即螺接柱220的材质为不锈钢,不锈钢具有较强的硬度和强度,并且易于加工成型螺接柱220,本实施例中,不锈钢的螺接柱220与碳纤维的扶手本体210复合一体成型,也就是说,不锈钢的螺接柱220与碳纤维的扶手本体210采用复合的方式成型,这样,使得螺接柱220与扶手本体210连接稳固,并且易于快速成型。
为了实现螺接柱220与扶手本体210稳固地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接柱220与所述扶手本体210粘接。本实施例中,螺接柱220为不锈钢螺接柱220,不锈钢的螺接柱220通过丙烯酸高强度结构胶与碳纤维的扶手本体210粘接,进而使得螺接柱220与扶手本体210稳固地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本体210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漆层。本实施例中,直柱部211和弯曲部212的外侧表面120均设置防护漆层,通过设置防护漆层,一方面,能够有效保护扶手本体210表面的光滑度,另一方面,能够使得扶手本体210的外观更为整洁。
为了使得扶手本体210与间壁100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弯曲部212的远离直柱部211的一端的端面通过固定垫圈150与间壁100的外侧表面120抵接,本实施例中,固定垫圈150的外侧凸起设置防护圈,防护圈包覆于弯曲部212的圆周外侧表面120,通过设置固定垫圈150能够有效减小弯曲部212与间壁100之间的间隙,使得弯曲部212能够稳固地与间壁100连接,而通过防护圈对弯曲部212的限定,能够有效避免弯曲部212位移。使得扶手本体210与间壁100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
上述各实施例中,碳纤维具有高强度和低密度的特点,通过将扶手设置为碳纤维,使得扶手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较轻的质量,能够有效降低对立罩板的负荷,此外,扶手本体210和螺接组件300分别位于间壁100的两侧,在扶手本体210的两端设置螺柱,用于与螺接组件300连接,使得扶手本体210固定在间壁100上,安装结构10简单,通过此安装方式能够快速安装扶手,并且能够有效将扶手固定在间壁100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壁、碳纤维扶手和两个螺接组件;
所述间壁开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间壁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
所述碳纤维扶手包括扶手本体和连接于所述扶手本体的两端的两个螺接柱,所述扶手本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直柱部和两个弯曲部,两个所述弯曲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直柱部的两端,每一所述螺接柱与一所述弯曲部连接,且各所述螺接柱至少部分凸起于所述弯曲部的远离所述直柱部的一端的端面;
各所述螺接组件具有一螺孔,每一所述螺孔与一所述安装孔对应,每一所述螺接柱穿过一所述安装孔与一所述螺接组件的螺孔的侧壁螺接,所述螺接组件抵接于所述间壁的内侧表面,所述弯曲部的远离所述直柱部的一端的端面抵接于所述间壁的外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接组件包括螺母,所述螺母具有所述螺孔,所以螺母与所述螺接柱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接组件包括缓冲垫,所述螺母通过所述缓冲垫与所述间壁的内侧表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的数量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缓冲垫包括弹簧垫圈和大垫圈,所述螺母依次通过所述大垫圈和所述弹簧垫圈与所述间壁的内侧表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中所述的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接柱与所述扶手本体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中所述的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接柱与所述扶手本体粘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中所述的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本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漆层。
CN201922068544.2U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 Active CN211075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8544.2U CN211075886U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8544.2U CN211075886U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75886U true CN211075886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47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68544.2U Active CN211075886U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758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1843B (zh) 一种高速铁路声屏障
CN109835359B (zh) 一种铝基复合材料轨道车辆
CN110667617A (zh) 一种高地板有轨电车的头车车体结构
CN107600086A (zh) 低成本工艺成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车体
CN106891905A (zh) 一种悬挂式空轨轻量化车体侧墙结构
EP3045371B1 (en) Railway vehicle
CN211075886U (zh) 一种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
KR100989471B1 (ko) 철도차량용 통로연결막 고정장치
CN211075887U (zh) 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
CN205632498U (zh) 一种轨道车辆贯通道护板结构
CN207631245U (zh) 低成本工艺成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车体
JP4476799B2 (ja) 鉄道車両の内装構造
EP3805069B1 (en) Railway vehicle and end wall thereof
CN201400187Y (zh) 铁路车辆卧铺
CN210970748U (zh) 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和客车
CN203255198U (zh) 轨道车辆隔音复合地板
CN202879501U (zh) 轨道车辆车体内门立柱
JPS62265069A (ja) 窓取付具
CN113005825A (zh) 一种轨距保持方法及轨道减振器
JP2002316639A (ja) 鉄道車両の先頭部構体構造
CN205836423U (zh) 一种商用车桥壳与悬架的连接结构
CN105216874A (zh) 一种纯电动客车顶部结构及使用该顶部结构的纯电动客车
CN212373118U (zh) 一种含有铝合金型材的车窗
EP4101637B1 (en) Furniture supporting assembly, associated supporting installation and vehicle
CN220704932U (zh) 一种金属屋面装饰板非金属加强筋的固定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