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75887U - 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75887U
CN211075887U CN201922068591.7U CN201922068591U CN211075887U CN 211075887 U CN211075887 U CN 211075887U CN 201922068591 U CN201922068591 U CN 201922068591U CN 211075887 U CN211075887 U CN 211075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rail
carbon fiber
mounting
screw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685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栾润明
郑昌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Manqiwei Rail Transi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Manqiwei Rail Transi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Manqiwei Rail Transi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Manqiwei Rail Transi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685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75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75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75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包括:立罩板、碳纤维扶手、两个安装座和两个螺钉;立罩板具有凹陷槽,凹陷槽的两侧的侧壁分别开设有安装孔;碳纤维扶手的一端的端面抵接于凹陷槽的一侧的侧壁的内侧表面,碳纤维扶手的另一端的端面抵接于凹陷槽的另一侧的侧壁的内侧表面,碳纤维扶手的两端的端面分别开设有螺孔;每一安装座的一面抵接于一凹陷槽的侧壁的外侧表面,两个安装座分别开设有通孔,螺钉的一端抵接于安装座的另一面,螺钉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通孔和安装孔,与螺孔的侧壁螺接。通过将扶手设置为碳纤维,能够有效降低对立罩板的负荷,通过安装座和在扶手上开设螺孔的结构进行扶手的安装,能够有效将扶手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扶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地铁、轻轨、低地板等车辆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部分,具有载客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节能环保等优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乘坐的轨道交通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也有了新的要求。内饰扶手作为地铁、轻轨、低地板车辆的重要配件,它要求基于人机工程学基础设计,保证列车在任何操作状态下均能承受住乘客的冲击力,为乘客的安全舒适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轨道交通车辆内饰的扶手主要包括:门区扶手、座椅区扶手、中部立柱(包含横杆和吊环)、侧顶板扶手、贯通道扶手、多功能区扶手等。其中,门区扶手包括立罩板扶手,扶手安装在立罩板上,传统的立罩板上的扶手的安装结构是通过不锈钢的钣金预埋粘接在立罩板内侧,随后将预埋的不锈钢的钣金与扶手进行连接,使得扶手安装在立罩板上,一方面,由于传统的扶手采用金属如不锈钢或者铝合金制成,导致扶手重量较大,使得立罩板承受较大的重力,另一方面,采用预埋式安装的不锈钢的钣金的受力面积较大,不利于扶手的固定,且安装方式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
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包括:立罩板、碳纤维扶手、两个安装座和两个螺钉;
所述立罩板具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的两侧的侧壁分别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凹陷槽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
所述碳纤维扶手设置于所述凹陷槽内,所述碳纤维扶手的一端的端面抵接于所述凹陷槽的一侧的侧壁的内侧表面,所述碳纤维扶手的另一端的端面抵接于所述凹陷槽的另一侧的侧壁的内侧表面,所述碳纤维扶手的两端的端面分别开设有螺孔;
两个所述安装座分别设置于所述凹陷槽的两侧的外侧,每一所述安装座的一面抵接于一所述凹陷槽的侧壁的外侧表面,两个所述安装座分别开设有通孔,每一所述通孔与一所述安装孔以及一所述螺孔对齐,所述螺钉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安装座的另一面,所述螺钉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螺孔的侧壁螺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陷槽两侧的侧壁倾斜于所述凹陷槽的底部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陷槽的两侧的侧壁对称设置,所述凹陷槽的两侧的侧壁由靠近所述凹陷槽的底部的一端向另外一端向外侧倾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的截面的形状为楔形,所述安装座具有朝向所述凹陷槽的第一面和背向所述凹陷槽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抵接于所述凹陷槽的侧壁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二面倾斜于所述第一面,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的第二面垂直于所述碳纤维扶手的轴向,且所述通孔、所述安装孔以及所述螺孔沿所述碳纤维扶手的轴向开设。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螺钉通过所述缓冲组件抵接于所述安装座背向所述凹陷槽的一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相互抵接,所述螺钉通过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抵接于所述安装座背向所述凹陷槽的一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垫圈为弹簧垫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垫圈为平垫圈。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安装座的一面与所述凹陷槽的侧壁的外侧表面粘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碳纤维具有高强度和低密度的特点,通过将扶手设置为碳纤维,使得扶手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较轻的质量,能够有效降低对立罩板的负荷,此外通过安装座和在扶手上开设螺孔的结构进行扶手的安装,能够有效将扶手固定,并且安装方式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包括:立罩板100、碳纤维扶手200、两个安装座300和两个螺钉400。
所述立罩板100具有凹陷槽110,所述凹陷槽110的两侧的侧壁分别开设有安装孔111,所述安装孔111贯穿所述凹陷槽110的内侧表面110a和外侧表面110b。
所述碳纤维扶手200设置于所述凹陷槽110内,所述碳纤维扶手200的一端的端面抵接于所述凹陷槽110的一侧的侧壁的内侧表面110a,所述碳纤维扶手200的另一端的端面抵接于所述凹陷槽110的另一侧的侧壁的内侧表面,所述碳纤维扶手200的两端的端面分别开设有螺孔201。
两个所述安装座300分别设置于所述凹陷槽110的两侧的外侧,每一所述安装座300的一面抵接于一所述凹陷槽110的侧壁的外侧表面110b,两个所述安装座300分别开设有通孔301,每一所述通孔301与一所述安装孔111以及一所述螺孔201对齐,所述螺钉400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安装座300的另一面,所述螺钉40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通孔301和所述安装孔111,与所述螺孔201的侧壁螺接。
本实施例中,碳纤维扶手200采用碳纤维制成,先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已在航天、航空、交通运输、基础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这些领域产品性能提高和升级换代的关键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类材料,除用作内部设备和装饰材料外,在承重结构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做成的构件,重量轻、强度高、刚性大,是一种理想的结构件;对减轻车厢重量,降低噪、振动,提高安全性、舒适性,减少维修等均有重要作用。通过采用碳纤维制成扶手,能够有效降低扶手的质量,并且提高扶手的强度,有利于降低立罩板100的承重,并且使得扶手更为稳固。
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制造工艺可以近终形成型,制造出的扶手,不需进行机械加工,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
具体地,立罩板100凹陷形成凹陷槽110,凹陷槽110用于容置碳纤维扶手200。安装座300设置于凹陷槽110的外侧,具体地,碳纤维扶手200设置于立罩板100的一侧,即凹陷槽110的一侧,安装座300设置于立罩板100的另一侧,也就是凹陷槽110的外侧,由于碳纤维扶手200在使用时是外漏的,朝向乘客,因此,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将碳纤维扶手200的一侧定义为立罩板100的正面一侧,安装座300的一侧定义为立罩板100的背面一侧。
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碳纤维扶手200和安装座300分别抵接于立罩板100的两侧的表面,通过螺钉400将安装座300与碳纤维扶手200固定,从而使得碳纤维扶手200固定在立罩板100上,安装的结构简单,并且结构稳固,能够使得碳纤维扶手200的快速安装,并且稳固地固定。
为了使得碳纤维扶手200安装更为稳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陷槽110两侧的侧壁倾斜于所述凹陷槽110的底部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陷槽110的两侧的侧壁对称设置,所述凹陷槽110的两侧的侧壁由靠近所述凹陷槽110的底部的一端向另外一端向外侧倾斜。本实施例中,凹陷槽110的侧壁向外倾斜,使得凹陷槽110的宽度由底部至开口的位置逐渐增大,有利于碳纤维扶手200的安装,此外,碳纤维扶手200的两端的端面分别倾斜于碳纤维扶手200的轴向,且碳纤维扶手200的两端的端面分别与凹陷槽110的两侧的侧壁平行,这样,能够使得碳纤维扶手200的两端的端面能够充分抵接于凹陷槽110的两侧的侧壁,进而使得碳纤维扶手200更为贴合凹陷槽110的形状,使得碳纤维扶手200安装更为稳固。
为了使得安装座300能够充分贴合于凹陷槽110的外侧,并且使得安装座300通过螺钉400与碳纤维扶手200的安装更为稳固,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座300的截面的形状为楔形,所述安装座300具有朝向所述凹陷槽110的第一面310和背向所述凹陷槽110的第二面320,所述第一面310抵接于所述凹陷槽110的侧壁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二面320倾斜于所述第一面310,所述通孔301贯穿所述第一面310和所述第二面320,即通孔301由安装座300的第一面310贯穿至第二面3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300的第二面320垂直于所述碳纤维扶手200的轴向,且所述通孔301、所述安装孔111以及所述螺孔201沿所述碳纤维扶手200的轴向开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300的形状为楔形体或者三角形块,碳纤维扶手200设置为圆柱形状,由于安装座300相背的第一面310和第二面320相互倾斜,使得安装座300的第一面310能够充分贴合于凹陷槽110的侧壁的外侧表面,并且使得第二面320能够与碳纤维扶手200的轴向垂直,而通孔301、安装孔111和螺孔201的轴向均与碳纤维扶手200的轴向重合,这样,螺钉400的螺头能够充分与安装座300的第二面320抵接,使得螺钉400对安装座300和碳纤维扶手200的固定效果更佳。
为了使得螺钉400与安装座300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还包括缓冲组件500,所述螺钉400通过所述缓冲组件500抵接于所述安装座300背向所述凹陷槽110的一面。通过缓冲组件500为螺钉400和安装座300提供缓冲,相互抵接的间隙,使得螺钉400和安装座300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2,所述缓冲组件500包括第一垫圈510和第二垫圈520,所述第一垫圈510和所述第二垫圈520相互抵接,所述螺钉400通过所述第一垫圈510和所述第二垫圈520抵接于所述安装座300背向所述凹陷槽110的一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垫圈510为弹簧垫圈。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垫圈520为平垫圈。
本实施例中,螺头抵接于弹簧垫圈的一面,弹簧垫圈的另一面抵接于平垫圈的一面,平垫圈的另一面抵接于安装座300的第二面320,弹簧垫圈能够有效为螺钉400的螺头和安装座300提供弹性缓冲,而平垫圈则能够使得螺钉400的螺头和安装座300之间更为契合,使得两者的抵接更为充分,进而使得螺钉400和安装座300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进而使得安装座300、立罩板100以及碳纤维扶手200的连接更为稳固。
为了使得安装座300安装更为稳固,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安装座300的一面与所述凹陷槽110的侧壁的外侧表面粘接。这样,通过将安装座300的第一面310与立罩板100的外侧表面粘接,一方面,使得安装座300在安装螺钉400的过程前或者过程中,安装座300能够有效固定而不会便宜,无需对安装座300人为地固定,使得安装方便,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安装座300在安装了螺钉400后,更为稳固地固定在立罩板100上,使得结构更为稳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罩板、碳纤维扶手、两个安装座和两个螺钉;
所述立罩板具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的两侧的侧壁分别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凹陷槽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
所述碳纤维扶手设置于所述凹陷槽内,所述碳纤维扶手的一端的端面抵接于所述凹陷槽的一侧的侧壁的内侧表面,所述碳纤维扶手的另一端的端面抵接于所述凹陷槽的另一侧的侧壁的内侧表面,所述碳纤维扶手的两端的端面分别开设有螺孔;
两个所述安装座分别设置于所述凹陷槽的两侧的外侧,每一所述安装座的一面抵接于一所述凹陷槽的侧壁的外侧表面,两个所述安装座分别开设有通孔,每一所述通孔与一所述安装孔以及一所述螺孔对齐,所述螺钉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安装座的另一面,所述螺钉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螺孔的侧壁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槽两侧的侧壁倾斜于所述凹陷槽的底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槽的两侧的侧壁对称设置,所述凹陷槽的两侧的侧壁由靠近所述凹陷槽的底部的一端向另外一端向外侧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截面的形状为楔形,所述安装座具有朝向所述凹陷槽的第一面和背向所述凹陷槽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抵接于所述凹陷槽的侧壁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二面倾斜于所述第一面,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第二面垂直于所述碳纤维扶手的轴向,且所述通孔、所述安装孔以及所述螺孔沿所述碳纤维扶手的轴向开设。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中所述的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螺钉通过所述缓冲组件抵接于所述安装座背向所述凹陷槽的一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相互抵接,所述螺钉通过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抵接于所述安装座背向所述凹陷槽的一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圈为弹簧垫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圈为平垫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安装座的一面与所述凹陷槽的侧壁的外侧表面粘接。
CN201922068591.7U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 Active CN211075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8591.7U CN211075887U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8591.7U CN211075887U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75887U true CN211075887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37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68591.7U Active CN211075887U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75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08236U (zh) 减振型板式无砟轨道
CN202369865U (zh) 轨道弹性固定装置
CN109835359B (zh) 一种铝基复合材料轨道车辆
CN201915298U (zh) 弹性轨枕式无砟轨道
CN103088724B (zh) 带有垂向导向的轨道固定装置
JP6082470B2 (ja) 鉄道車両
CN108978364A (zh) 一种挡肩式减振扣件
CN211075887U (zh) 一种列车立罩板扶手安装结构
CN106891905A (zh) 一种悬挂式空轨轻量化车体侧墙结构
CN103696362A (zh) 跨座式轻型单轨交通轨道梁抗拉支座
CN211075886U (zh) 一种列车间壁扶手安装结构
CN102261045B (zh) 高速铁路鼻形金属声屏障单元板
CN209243600U (zh) 一种吸声声屏障
CN111749056A (zh) 质量分布式钢轨综合阻尼减振降噪装置
Wennhage Structural-acoustic optimization of sandwich panels
CN212611727U (zh) 悬挂式空中轨道梁减震机构
CN210763816U (zh) 一种用于电梯背包架固定装置
CN114379600B (zh) 一种轨道车辆内装地板、地板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03700944U (zh) 跨座式轻型单轨交通轨道梁抗拉支座
CN203255198U (zh) 轨道车辆隔音复合地板
CN112832065A (zh) 一种有孔式齿轨铁路扣件
CN202745307U (zh) 一种多功能防火吸音板
CN206385472U (zh) 新型城市道路桥梁用隔音屏
CN220520980U (zh) 耐老化橡胶垫板
CN201400187Y (zh) 铁路车辆卧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