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55277U - 车坐垫 - Google Patents

车坐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55277U
CN211055277U CN201921579435.0U CN201921579435U CN211055277U CN 211055277 U CN211055277 U CN 211055277U CN 201921579435 U CN201921579435 U CN 201921579435U CN 211055277 U CN211055277 U CN 211055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shell
gel
ventilation groov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794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广林
王诗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 Anhu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st Anhu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 Anhu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st Anhu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5794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55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55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552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坐垫,包括坐垫壳体,所述坐垫壳体的底部为与人体屁股形状相对应的槽体;通风槽,所述通风槽设置于槽体内,所述通风槽的进风孔设置于所述槽体的尖端处,通风槽的出风散热口设置于坐垫壳体上;所述坐垫壳体的上表面与人体屁股相对应的位置通过防水硅胶包覆形成坐垫腔体,该坐垫腔体内填充有蜂窝凝胶软垫。本实用新型在坐垫上设置有通风槽,人员骑行时形成一个风道排走潮湿闷热的空气,保持臀部凉快减少闷热空气的积聚,在坐垫腔体内填充蜂窝凝胶软垫,该蜂窝凝胶软垫可以均衡承重分散压力,并且其蜂窝状的结构设计可以确保该坐垫的舒适透气,本实用新型中坐垫充分进行改进,提高了其功能性,保障了人员骑行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车坐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交通工具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车坐垫。
背景技术
自行车坐垫是骑行时与屁股直接接触的自行车配件,由四部分构成,可分为两种。窄型细长的硬座垫,这种窄型的硬坐垫常见于运动型单车,是设计给高速巡航用的,踩踏速度快时宽的坐垫容易摩擦大腿内侧而疼痛,也影响踩踏动作所以设计细长而窄。软的坐垫无法稳稳撑住身体影响踩踏效率,臀部就像陷在沙发一样,软座垫与臀部接触面积大,踩得快臀部一直动反而因为过多的摩擦而疼痛,硬质坐垫比较适合快速的踩踏动作。宽大而软的舒适型座垫,这样的座垫较常见于入门车种或休闲取向的单车,是设计给慢速巡航用的,宽大的设计能让座垫跟臀部之间有较大而平均的支撑面积,软质的座垫能提供较佳的舒适度;
但是现在市面上的坐垫以宽大型较多,人员骑行时即使速度不快也会因大腿内侧摩擦而疼痛,而且坐垫上功能比较单一,骑行人员长时间骑行屁股和坐垫接触因通风不畅会变潮湿,严重影响人员骑行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车坐垫,对坐垫充分进行改进,分别增设通风槽、蜂窝凝胶软垫以及橡胶气囊等结构,提高了其功能性,保障了人员骑行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坐垫,包括:
坐垫壳体,所述坐垫壳体的底部为与人体屁股形状相对应的槽体;
通风槽,所述通风槽设置于槽体内,所述通风槽的进风孔设置于所述槽体的尖端处,通风槽的出风散热口设置于坐垫壳体上;
所述坐垫壳体的上表面与人体屁股相对应的位置通过防水硅胶包覆形成坐垫腔体,该坐垫腔体内填充有蜂窝凝胶软垫。
优选的,所述蜂窝凝胶软垫设置为两层,相邻两层蜂窝凝胶软垫之间设置有底板,并且两层蜂窝凝胶软垫与底板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防水硅胶与坐垫壳体通过拉链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水硅胶上位于出风散热口的外围粘贴有塑胶条。
优选的,所述坐垫壳体的上表面位于其尖端处设置有橡胶气囊。
优选的,还包括有两个减震球,所述两个减震球设置于槽体内的大头端,该减震球由弹簧和球头组成,并且在减震球的球头外径上套设有坐弓,所述坐弓的末端与通风槽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坐垫上设置有通风槽,人员骑行时空气从进风孔中进入通风槽中,经过坐垫壳体上网状的出风散热口流出,从而形成一个风道排走潮湿闷热的空气,保持臀部凉快减少闷热空气的积聚,而在坐垫壳体的上表面与人体屁股相对应的位置通过防水硅胶包覆形成坐垫腔体,该坐垫腔体内填充有蜂窝凝胶软垫,该蜂窝凝胶软垫可以均衡承重分散压力,不会发生变形,而且其类似硅胶的柔软度可以更好的贴合臀部,从而释放久坐积蓄在臀部和尾椎的压力,让身体得到放松,并且其蜂窝状的结构设计可以确保该坐垫的舒适透气;坐垫壳体的上表面位于其尖端处设置有橡胶气囊,该橡胶气囊增大了坐垫的尖端部,人员骑行时臀部和腿部均与坐垫相贴合,可以提高舒适度,而橡胶气囊则可以随着腿部与之挤压而发生形变,极大的减小了骑行人员的腿部和橡胶气囊之间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中对坐垫充分进行改进,提高了其功能性,保障了人员骑行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坐垫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坐垫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坐垫图3中坐垫腔体的拉链打开后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坐垫中蜂窝凝胶软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坐垫壳体;2、通风槽;3、进风孔;4、坐弓;5、减震球;6、橡胶气囊;7、出风散热口;8、塑胶条;9、坐垫腔体;10、防水硅胶;11、蜂窝凝胶软垫;12、拉链;1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5,车坐垫,包括:
坐垫壳体1,坐垫壳体1的底部为与人体屁股形状相对应的槽体;
通风槽2,通风槽2设置于槽体内,通风槽2的进风孔3设置于槽体的尖端处,通风槽2的出风散热口7设置于坐垫壳体1上,骑行时空气从进风孔3中进入通风槽2中,经过坐垫壳体1上网状的出风散热口7流出,从而形成一个风道排走潮湿闷热的空气,保持臀部凉快减少闷热空气的积聚;
坐垫壳体1的上表面与人体屁股相对应的位置通过防水硅胶10包覆形成坐垫腔体9,该坐垫腔体9内填充有蜂窝凝胶软垫11,该蜂窝凝胶软垫11可以均衡承重分散压力,不会发生变形,而且其类似硅胶的柔软度可以更好的贴合臀部,从而释放久坐积蓄在臀部和尾椎的压力,让身体得到放松,并且其蜂窝状的结构设计可以确保该坐垫的舒适透气。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蜂窝凝胶软垫11设置为两层,相邻两层蜂窝凝胶软垫11之间设置有底板13,并且两层蜂窝凝胶软垫11与底板13一体成型,采用双层蜂窝凝胶软垫11,可以进一步的分压减震,提高该坐垫的弹性以及舒适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防水硅胶10与坐垫壳体1通过拉链12进行连接,采用拉链12连接可以对防水硅胶10进行拆卸,方便使用者对防水硅胶10及其内部的蜂窝凝胶软垫11清洗或者更换。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防水硅胶10上位于出风散热口7的外围粘贴有塑胶条8,塑胶条8相较于防水硅胶10其表面更光滑,由出风散热口7吹出的空气经过塑胶条8,可以减小其与空气的摩擦阻力,并且塑胶条8也可以对防水硅胶10进行保护,防止其长时间受风吹被硬化干裂而丧失其防水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坐垫壳体1的上表面位于其尖端处设置有橡胶气囊6,该橡胶气囊6增大了坐垫的尖端部,人员骑行时臀部和腿部均与坐垫相贴合,可以提高舒适度,而橡胶气囊6则可以随着腿部与之挤压而发生形变,极大的减小了骑行人员的腿部和橡胶气囊6之间的摩擦力。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有两个减震球5,两个减震球5设置于槽体内的大头端,该减震球5由弹簧和球头组成,并且在减震球5的球头外径上套设有坐弓4,坐弓4的末端与通风槽2相连接,减震球5可以缓解车辆行驶过程中因颠簸而产生的震动,减轻人员臀部受到的冲击力,而坐弓4则用于将两个减震球5连接在一起使其同时产生作用。
该坐垫在使用时,将其固定在自行车或者电动车上,其固定方式采用现有技术即可,骑行时,空气从进风孔3中进入通风槽2中,经过坐垫壳体1上网状的出风散热口7流出,从而确保骑行人员的臀部保持通风状态,橡胶气囊6则采用增宽坐垫的前端部,人员的腿部和橡胶气囊6直接贴合,并且橡胶气囊6随着腿部与之挤压而发生形变,从而减小两种之间的摩擦力,骑行过程中坐垫腔体9内的蜂窝凝胶软垫11则可以均衡的分散臀部的压力,蜂窝状的结构也可以保持通风顺畅,整体上提升了该坐垫的舒适度,当需要更换防水硅胶10或者内部的蜂窝凝胶软垫11时,拉开拉链12进行更换即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车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坐垫壳体,所述坐垫壳体的底部为与人体屁股形状相对应的槽体;
通风槽,所述通风槽设置于槽体内,所述通风槽的进风孔设置于所述槽体的尖端处,通风槽的出风散热口设置于坐垫壳体上;
所述坐垫壳体的上表面与人体屁股相对应的位置通过防水硅胶包覆形成坐垫腔体,该坐垫腔体内填充有蜂窝凝胶软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凝胶软垫设置为两层,相邻两层蜂窝凝胶软垫之间设置有底板,并且两层蜂窝凝胶软垫与底板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硅胶与坐垫壳体通过拉链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硅胶上位于出风散热口的外围粘贴有塑胶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壳体的上表面位于其尖端处设置有橡胶气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坐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两个减震球,所述两个减震球设置于槽体内的大头端,该减震球由弹簧和球头组成,并且在减震球的球头外径上套设有坐弓,所述坐弓的末端与通风槽相连接。
CN201921579435.0U 2019-09-23 2019-09-23 车坐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55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9435.0U CN211055277U (zh) 2019-09-23 2019-09-23 车坐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9435.0U CN211055277U (zh) 2019-09-23 2019-09-23 车坐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55277U true CN211055277U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93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7943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55277U (zh) 2019-09-23 2019-09-23 车坐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552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08455B1 (en) Bicycle seat
CN211055277U (zh) 车坐垫
CN110150903B (zh) 一种坐垫、车辆及沙发
CN211731658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车坐垫
CN203805752U (zh) 一种新型透气汽车座椅
CN213473355U (zh) 一种三轮车及电动自行车弹簧坐垫
TW201348047A (zh) 自行車的座椅改良結構
CN210185114U (zh) 一种坐垫、车辆及沙发
CN214084555U (zh) 一种通风自行车鞍座
CN206485432U (zh) 一种自行车座椅减震装置
CN219096883U (zh) 一种减震舒适的自行车车座
CN218616981U (zh) 一种自行车鞍座
CN219962055U (zh) 一种头盔缓冲中垫及头盔
CN220281547U (zh) 一种自行车透气车座
CN214929209U (zh) 一种车辆工程座椅
CN208216878U (zh) 一种自行车车座
CN211765099U (zh) 一种发泡硅胶汽车座垫
CN217477440U (zh) 一种自行车鞍座
CN201646949U (zh) 改进结构的自行车座垫
CN215793068U (zh) 一种带有缓冲保护功能的汽车冷暖风道总成
CN209321130U (zh) 一种带有降热功能的自行车坐垫套
CN211166588U (zh)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右后座垫发泡总成
CN213735298U (zh) 一种透气的环保阻燃自行车座泡
CN208264403U (zh) 条形通道按摩鞍座
CN215533388U (zh) 一种健康型可水洗记忆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