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18306U - 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18306U
CN211018306U CN201921519993.8U CN201921519993U CN211018306U CN 211018306 U CN211018306 U CN 211018306U CN 201921519993 U CN201921519993 U CN 201921519993U CN 211018306 U CN211018306 U CN 211018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sliding cover
baffle
limi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199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xin Magnetic Conductance Technology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xin Magnetic Conductance Technology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xin Magnetic Conductance Technology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xin Magnetic Conductance Technology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1999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18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18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18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板侧表面底部,所述底板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板侧表面底部,所述第二限位板边部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部位置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在底板上表面中部位置两侧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槽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固定连接发射线圈板下表面,所述发射线圈板底面所在面高于连接槽顶面所在面。本实用新型中,设有防护板,保证电磁波穿过同时对发射线圈进行保护,防护板上设有橡胶颗粒,增加上表面摩檫力,实现轻微减震作用,设有弹簧,可直接为整个发射线圈提供减震作用,两侧与隔板构成封闭,实现装置防尘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发射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如对手机充电的Qi方式,但中兴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式采用感应式。大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谐振式(大部分电动汽车充电采用此方式)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
现有的充电发射器结构较为单一,一般为固定式发射线圈结构,上部元器件防止时难免产生一定的作用力,长时间会造成装置内部的损坏,发射线圈上表面较为平滑,不能保证元件在上部的位置固定,对发射线圈的防护效果较差,不能避免震动对装置和元器件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进减震式滑盖无线充电发射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板侧表面底部,所述底板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板侧表面底部,所述第二限位板边部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部位置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在底板上表面中部位置两侧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槽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固定连接发射线圈板下表面,所述发射线圈板底面所在面高于连接槽顶面所在面,所述发射线圈板上表面连接防护板底表面中部位置,所述防护板两端底部与隔板构成承接,所述防护板上部连接有滑动盖板,所述滑动盖板设置为U形板,所述滑动盖板两端风别置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动盖板板身两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导杆,所述移动导杆长度与滑动盖板板长相同,所述滑动盖板侧壁位于移动导杆上方固定连接有从动带,所述滑动盖板两端结构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板底面与两侧隔板底面连接位置水平,所述隔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垫层,所述隔板通过垫层与防护板间接相连,两个所述隔板上端固定连接在防护板下表面两侧,所述发射线圈板连接于两个隔板之间防护板下表面中部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动盖板侧板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大小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位于移动导杆上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啮合连接有从动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限位板与隔板之间形成限位空间,所述限位空间底表面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制动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上部啮合连接有主动带,所述主动带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固定连接在第二限位板内侧壁,所述主动带与从动带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内部结构与第二限位板内部结构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护板上表面固定均匀设置有橡胶颗粒,所述防护板板宽略小于滑动盖板槽内宽度,所述底板与两个隔板长度和与防护板板宽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使用新型发射线圈上部固定设置有防护板,可以在保证电磁波穿过的同时对发射线圈进行保护。
2、本使用新型防护板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橡胶颗粒,可以增加上表面摩檫力,并且可以实现上表面的轻微减震作用。
3、本实用新型内部发射线圈下方固定设置有弹簧,可以直接为整个发射线圈提供减震作用。
4、本实用新型两侧与限位板上的隔板构成封闭,可以实现装置底部防尘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的滑动盖板侧视图;
图3为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的限位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底板;2、连接槽;3、防护板;4、发射线圈板;5、弹簧;6、滑动盖板;7、第一限位板;8、第二限位板;9、限位空间;10、移动导杆;11、从动带;12、第一转轴;13、第二转轴;14、马达;15、齿轮;16、主动带;17、转杆;18、隔板;19、垫层;20、橡胶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包括底板1,提供置放位置,底板1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板7侧表面底部,底板1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板8侧表面底部,构成整体,第二限位板8边部固定设置有隔板18,实现封闭作业,底板1上表面中部位置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槽2,连接槽2在底板1上表面中部位置两侧对应设置有两个,连接槽2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5,弹簧5上端固定连接发射线圈板4下表面,实现发射线圈板4的减震作用,发射线圈板4底面在面高于连接槽2顶面在面,保证弹簧5的正常作业,发射线圈板4上表面连接防护板3底表面中部位置,防护板3两端底部与隔板18构成承接,保证整体性,防护板3上部连接有滑动盖板6,滑动盖板6设置为U形板,滑动盖板6两端风别置于第一限位板7和第二限位板8内部,保证连接整体性。
滑动盖板6板身两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导杆10,实现导向及清理作业,移动导杆10长度与滑动盖板6板长相同,保证结构统一,滑动盖板6侧壁位于移动导杆10上方固定连接有从动带11,为滑动盖板6移动提供前提,滑动盖板6两端结构相同,底板1底面与两侧隔板18底面连接位置水平,隔板18上端固定连接有垫层19,隔板18通过垫层19与防护板3间接相连,保证连接稳定,两个隔板18上端固定连接在防护板3下表面两侧,发射线圈板4连接于两个隔板18之间防护板3下表面中部位置,滑动盖板6侧板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3,实现从动带11的转动,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3大小结构相同,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3位于移动导杆10上部,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3之间啮合连接有从动带11,第二限位板8与隔板18之间形成限位空间9,提供放置空间,限位空间9底表面固定连接有马达14,提供转动动力,马达14制动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5,齿轮15上部啮合连接有主动带16,主动带16转动连接有转杆17,转杆17固定连接在第二限位板8内侧壁,主动带16与从动带11对应设置,保证传动作业,第一限位板7内部结构与第二限位板8内部结构相同,防护板3上表面固定均匀设置有橡胶颗粒20,减震作用,防护板3板宽略小于滑动盖板6槽内宽度,底板1与两个隔板18长度和与防护板3板宽相同,保证结构可行性。
工作原理:需要对元件进行无线充电时,启动马达14,马达14通过传动作用带动从动带11进行转动,从动带11转动过程中会使滑动盖板6进行滑动,从而使充电板直接暴露在上表面,发射线圈板4下表面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弹簧5,可以直接为发射线圈板4提供减震作业,发射线圈板4上表面铺设有防护板3,防护板3可以直接传递电磁波从而对元件进行充电,防护板3上表面固定设有橡胶颗粒20,可以减小元件放置产生的振动力,避免元件与防护板3之间发生磨损,充电完成后,启动马达14反向转动,滑动盖板6盖住上表面,发射器下部两侧固定隔板18可以防止灰尘或杂物从两侧进入装置内部,从而保护内部元件不会受损,达到方便的无线充电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板(7)侧表面底部,所述底板(1)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板(8)侧表面底部,所述第二限位板(8)边部固定设置有隔板(18),所述底板(1)上表面中部位置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槽(2),所述连接槽(2)在底板(1)上表面中部位置两侧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槽(2)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5),所述弹簧(5)上端固定连接发射线圈板(4)下表面,所述发射线圈板(4)底面所在面高于连接槽(2)顶面所在面,所述发射线圈板(4)上表面连接防护板(3)底表面中部位置,所述防护板(3)两端底部与隔板(18)构成承接,所述防护板(3)上部连接有滑动盖板(6),所述滑动盖板(6)设置为U形板,所述滑动盖板(6)两端风别置于第一限位板(7)和第二限位板(8)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盖板(6)板身两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导杆(10),所述移动导杆(10)长度与滑动盖板(6)板长相同,所述滑动盖板(6)侧壁位于移动导杆(10)上方固定连接有从动带(11),所述滑动盖板(6)两端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面与两侧隔板(18)底面连接位置水平,所述隔板(18)上端固定连接有垫层(19),所述隔板(18)通过垫层(19)与防护板(3)间接相连,两个所述隔板(18)上端固定连接在防护板(3)下表面两侧,所述发射线圈板(4)连接于两个隔板(18)之间防护板(3)下表面中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盖板(6)侧板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3)大小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3)位于移动导杆(10)上部,所述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3)之间啮合连接有从动带(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板(8)与隔板(18)之间形成限位空间(9),所述限位空间(9)底表面固定连接有马达(14),所述马达(14)制动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5),所述齿轮(15)上部啮合连接有主动带(16),所述主动带(16)转动连接有转杆(17),所述转杆(17)固定连接在第二限位板(8)内侧壁,所述主动带(16)与从动带(11)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7)内部结构与第二限位板(8)内部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3)上表面固定均匀设置有橡胶颗粒(20),所述防护板(3)板宽略小于滑动盖板(6)槽内宽度,所述底板(1)与两个隔板(18)长度和与防护板(3)板宽相同。
CN201921519993.8U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 Active CN211018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9993.8U CN211018306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9993.8U CN211018306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18306U true CN211018306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4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19993.8U Active CN211018306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183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2380A (zh) * 2020-09-30 2022-04-12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感应组件的车道盖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2380A (zh) * 2020-09-30 2022-04-12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感应组件的车道盖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18306U (zh) 一种改进式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
CN210224118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新能源电池箱
CN111245065B (zh) 一种便于拆装固定的无线充电器
CN210898642U (zh) 一种智能清障无线充电发射器
CN216139843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充电口保护装置
CN209938346U (zh) 一种智能无线充电发射保护器
CN212046981U (zh) 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能源电池室外充电装置
CN210609087U (zh) 一种可调高阶滤波器
CN205195321U (zh) 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
CN210518658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室外通信箱
CN211670657U (zh) 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盒及其配合使用的蓝牙耳机
CN113964435A (zh) 一种利用环保合金生产的超级铅碳电池
CN109515245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更换装置
CN210083297U (zh) 一种电子产品加工用输送装置
CN210380279U (zh) 一种汽车应急启动电源
CN207743273U (zh) 一种便携式汽车动力电池箱
CN218919160U (zh) 一种硬壳锂离子电池结构
CN21798353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
CN213228331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12088379U (zh) 一种视频头盔
CN220857649U (zh) 一种充电保护装置
CN207339356U (zh) 一种数码家电用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锂离子电池
CN213214042U (zh) 一种基于5g通信技术的桥梁监测装置
CN213879308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的壳体结构
CN211654876U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锂电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