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80094U - 出风结构以及具有该出风结构的空调 - Google Patents

出风结构以及具有该出风结构的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80094U
CN210980094U CN201921580710.0U CN201921580710U CN210980094U CN 210980094 U CN210980094 U CN 210980094U CN 201921580710 U CN201921580710 U CN 201921580710U CN 210980094 U CN210980094 U CN 210980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plate
blades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807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海如
马义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807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80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80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800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出风结构,由于风道的内壁为不锈钢材质,其表面较光滑,能有效降低气流在风道内壁的阻力,减少送风过程中的噪音,同时,设置在出风口处的导风板也具有不锈钢材质的导风面,风道与出风口连通,从风道中出来的气流经导风板的导风面引导吹向室内,由于导风面也为不锈钢,其风阻较小、噪音较低还能起到杀菌防尘的作用,进一步地,在连杆两端的叶片上设有通槽,使得连杆两端的叶片的两侧空气气流能经通槽实现流通,减少连杆两端叶片两侧的温度差,避免连杆两端的叶片形成凝露,同时,还能避免因导热性能较好的不锈钢材质容易形成凝露的负面作用,提高了空调整机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出风结构以及具有该出风结构的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出风结构以及具有该出风结构的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的出风结构一般包括风道、摆叶组件和导风板,风道是空气气流的流通通道,在风机的作用下空气气流沿着风道引导经出风口排出,摆叶组件的叶片通过有规律地摆动以改变气流方向,使空气气流均匀的送入到室内的各个部位,而导风板是设置在出风口处用于改变从风道中出来的气流方向以及开启或关闭出风口。
现有的风道内壁和导风板的导风面均为塑料材质制成,塑料的表面较粗糙,在送风或者导风的过程中其风阻较大且容易产生噪音,从而影响用户体验,进一步地,由于空调壳体的两侧设有电机和电气元件等具有散热效果的元件,导致出风口在靠近空调壳体两侧的位置相较于出风口中部位置温度较高,而出风口中部的冷空气气流由于叶片的阻挡无法与两侧空气气流实现较好的对流,从而导致中部的冷空气气流在靠近空调壳体两侧的叶片上形成凝露,影响空调整机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空调的风道内壁和导风板的导风面均为塑料材质制成,风阻较大且容易产生噪音,而且,现有空调在出风口靠近空调壳体两侧的叶片容易形成凝露,影响空调的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包括空调壳体、摆叶组件和导风板,所述空调壳体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空调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风道,所述风道包括不锈钢材质的风道内壁;
所述摆叶组件和所述导风板均设于所述出风口处,且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摆叶组件的外侧,所述导风板包括不锈钢材质的导风面,所述导风面朝向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摆叶组件包括连杆和间隔设于所述连杆上的多个叶片,位于所述连杆两端的所述叶片上均开设有通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叶片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连杆两端的第一叶片以及间隔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叶片之间的多个第二叶片,所述通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叶片上,所述第一叶片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叶片的面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通槽为弧形槽或者长条形槽,且所述通槽沿所述叶片的高度方向延伸布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通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叶片的外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叶片为自根部逐渐增大的形状,且所述第二叶片尺寸较大的一端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叶片为向内侧倾斜的长条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风道包括上风道内壁以及与所述上风道内壁相对的下风道内壁,所述下风道内壁上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流板与所述下风道内壁的形状相匹配并与所述下风道内壁贴合设置,所述导流板的厚度为0.5~1.5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风板包括内板和设于所述内板外侧的外板,所述内板为不锈钢板,所述外板为塑料板,所述导风面设于所述内板的内侧面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内板的上端设有包边,所述包边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外板的包边槽,所述外板的上端插接于所述包边槽内,所述外板的两侧设有扣孔,所述内板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扣孔对应扣合的扣接件。
为了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出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出风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出风结构,包括空调壳体、摆叶组件和导风板,空调壳体内设有与出风口连通的风道,风道包括不锈钢材质的内壁,由于风道的内壁为不锈钢材质,其表面较光滑,能有效降低气流在风道内壁的阻力,减少送风过程中的噪音,同时,设置在出风口处的导风板也具有不锈钢材质的导风面,风道与出风口连通,从风道中出来的气流经导风板的导风面引导吹向室内,由于导风面也为不锈钢,其风阻较小、噪音较低还能起到杀菌防尘的作用,而风道和导风面的材质相同能保证整体气流的顺畅性,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地,在连杆两端的叶片上设有通槽,使得连杆两端的叶片的两侧空气气流能经通槽实现流通,减少连杆两端叶片两侧的温度差,避免连杆两端的叶片形成凝露,同时,还能避免因导热性能较好的不锈钢材质容易形成凝露的负面作用,提高了空调整机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的出风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0、空调壳体;20、导风板;30、摆叶组件;101、出风口;102、风道;102a、上风道内壁;102b、下风道内壁;103、风机;104、导流板;201、导风面;202、内板;203、外板;204、包边槽;205、扣孔;206、扣接件;207、固定条;301、连杆;302、第一叶片;303、第二叶片;304、通槽;305、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施例中定义空调导风板面向空调机出风口的一侧为内侧,其相应的背离出风口的一侧为外侧。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出风结构,包括空调壳体10、摆叶组件30和导风板20,空调壳体10上设有出风口101,空调壳体10内设有与出风口101连通的风道102,风道102包括不锈钢材质的风道内壁,由于风道102的内壁为不锈钢材质,其表面较光滑,能有效降低气流在风道102内壁的阻力,减少送风过程中的噪音,而且,不锈钢材质表面较光滑,既便于清洁还能减少灰尘沉积,具有杀菌除尘的效果;摆叶组件30和导风板20均设于出风口101处,且导风板20位于摆叶组件30的外侧,导风板20包括不锈钢材质的导风面201,导风面201朝向出风口101设置,设置在出风口101处的导风板20也具有不锈钢材质的导风面201,风道102与出风口101连通,从风道102中出来的气流经导风板20的导风面201引导吹向室内,由于导风面201也为不锈钢,其风阻较小、噪音较低还能起到杀菌防尘的作用,而风道102和导风面201的材质相同能保证整体气流的顺畅性,提高用户体验;摆叶组件30包括连杆301和间隔设于连杆301上的多个叶片,位于连杆301两端的叶片上均开设有通槽304,在连杆301两端的叶片上设有通槽304,使得连杆301两端的叶片的两侧空气气流能经通槽304实现流通,减少连杆301两端叶片两侧的温度差,避免连杆301两端的叶片形成凝露,同时,还能避免因导热性能较好的不锈钢材质容易形成凝露的负面作用,提高了空调整机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叶片包括分别位于连杆301两端的第一叶片302和间隔设于两个第一叶片302之间的多个第二叶片303,通槽304设置在第一叶片302上,且第一叶片302的面积小于第二叶片303的面积,由此可以减少两侧的气流量,以减少凝露现象。由于第一叶片302设置在连杆301的两端靠近空调壳体10的两侧位置,使得第一叶片302的两侧空气气流能经通槽304实现流通,减少第一叶片302两侧的温度差,避免连杆301两端的叶片形成凝露,本实施例中第一叶片302和第二叶片303的形状不同,具体地,第二叶片303为自根部逐渐增大的形状,从而增大第二叶片303的导风距离,为了保证第二叶片303尺寸较大的一端的导风效果,在第二叶片303尺寸较大的一端设有弧形凹槽305,从而引导气流沿弧形凹槽305平缓导出;第一叶片302为向内侧倾斜的长条状,便于第一叶片302两侧的气流流通,减少凝露的产生。
优选地,通槽304设置为为弧形槽或者长条形槽,且通槽304沿叶片的高度方向延伸布置,从而在不影响叶片摆风效果的同时增大与第一叶片302两侧的空气对流面积,避免第一叶片302上产生凝露。
由于叶片的外侧靠近导风板20的不锈钢导风面201,而叶片的下部靠近不锈钢的风道102内壁,不锈钢材质的导热性能较佳,在靠近具有散热效果的元件处其温度相较于出风口101中部位置的温度较高,容易使该处的叶片形成凝露,为了避免这种状况,优选将通槽304设置在第一叶片302的外侧,或者是将通槽304设置在第一叶片302靠近风道102内壁的下部,优选将通槽304设置在叶片的外侧下部,以便能更好地起到防止叶片出现凝露的效果。
一般地,空调壳体10内设有风机103,风机103用于将室外的空气气流抽吸至空调壳体10内并经风道102从出风口101排出,风道102包括上风道内壁102a以及与上风道内壁102a相对的下风道内壁102b,下风道内壁102b上设有导流板104,导流板104为不锈钢材质,通过在下风道内壁102b上设有不锈钢的导流板104,从而能有效降低气流在风道102中的阻力,减少送风过程中的噪音。优选导流板104与下风道内壁102b的形状相匹配,并与下风道内壁102b贴合设置,保证送风的顺畅性,且整体性较强。本实施例中设置导流板104的厚度为0.5~1.5mm。
本实施例中的导风板20包括内板202和设于内板202外侧的外板203,导风面201设于内板202的内侧面上,内板202为不锈钢板,外板203为塑料板,由于内板202靠近出风口101,其导风面201设置为不锈钢能减少风阻和降低噪音,同时,通过设置不锈钢的内板202与塑料的外板203结合增强导风板20的强度,减少导风板20因频繁受热或受冷而变形,一般地,内板202和外板203可通过卡扣卡接连接以便能进行拆卸维护,也可通过粘结的方式连接,优选地,内板202的上端设有包边,包边形成有开口朝向外板203的包边槽204,外板203的上端插接于包边槽204内,保证内板202送风的连续性和顺畅性,避免内板202和外板203下端因材料不同而导致送风效果发生改变,保证出风体验,提高舒适度,进一步地,外板203的两侧扣孔205,内板202的两侧设有与扣孔205对应扣合的扣接件206,外板203和内板202之间通过包边配合扣接件206扣合在相应的扣孔205中进行固定,在便于安装拆卸的同时还能减少螺钉等连接件的使用,进而能避免因螺钉等连接件生锈而影响空调机的使用。更进一步地,外板203的上端间隔设有多个用于抵接在内板202的内侧面的固定条207,通过固定条207抵接在内板202的内侧面能进一步保证内板202与外板203的稳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出风结构,因而具有风阻小、噪音低、杀菌防尘且能防止风叶产生凝露、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出风结构,包括空调壳体10、摆叶组件30和导风板20,空调壳体10内设有与出风口101连通的风道102,风道102包括不锈钢材质的内壁,由于风道102的内壁为不锈钢材质,其表面较光滑,能有效降低气流在风道102内壁的阻力,减少送风过程中的噪音,同时,设置在出风口101处的导风板20也具有不锈钢材质的导风面201,风道102与出风口101连通,从风道102中出来的气流经导风板20的导风面201引导吹向室内,由于导风面201也为不锈钢,其风阻较小、噪音较低还能起到杀菌防尘的作用,而风道102和导风面201的材质相同能保证整体气流的顺畅性,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地,在连杆301两端的叶片上设有通槽304,使得连杆301两端的叶片的两侧空气气流能经通槽304实现流通,减少连杆301两端叶片两侧的温度差,避免连杆301两端的叶片形成凝露,同时,还能避免因导热性能较好的不锈钢材质容易形成凝露的负面作用,提高了空调整机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壳体、摆叶组件和导风板,所述空调壳体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空调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风道,所述风道包括不锈钢材质的风道内壁;
所述摆叶组件和所述导风板均设于所述出风口处,且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摆叶组件的外侧,所述导风板包括不锈钢材质的导风面,所述导风面朝向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摆叶组件包括连杆和间隔设于所述连杆上的多个叶片,位于所述连杆两端的所述叶片上均开设有通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连杆两端的第一叶片以及间隔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叶片之间的多个第二叶片,所述通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叶片上,所述第一叶片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叶片的面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为弧形槽或者长条形槽,且所述通槽沿所述叶片的高度方向延伸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叶片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为自根部逐渐增大的形状,且所述第二叶片尺寸较大的一端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叶片为向内侧倾斜的长条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上风道内壁以及与所述上风道内壁相对的下风道内壁,所述下风道内壁上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不锈钢材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与所述下风道内壁的形状相匹配并与所述下风道内壁贴合设置,所述导流板的厚度为0.5~1.5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包括内板和设于所述内板外侧的外板,所述内板为不锈钢板,所述外板为塑料板,所述导风面设于所述内板的内侧面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的上端设有包边,所述包边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外板的包边槽,所述外板的上端插接于所述包边槽内,所述外板的两侧设有扣孔,所述内板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扣孔对应扣合的扣接件。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
CN201921580710.0U 2019-09-20 2019-09-20 出风结构以及具有该出风结构的空调 Active CN210980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0710.0U CN210980094U (zh) 2019-09-20 2019-09-20 出风结构以及具有该出风结构的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0710.0U CN210980094U (zh) 2019-09-20 2019-09-20 出风结构以及具有该出风结构的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80094U true CN210980094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20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80710.0U Active CN210980094U (zh) 2019-09-20 2019-09-20 出风结构以及具有该出风结构的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800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19949A1 (en) Air conditioner
US20100089562A1 (en) Heat exchanger
CN209131015U (zh) 空调器
CN210980094U (zh) 出风结构以及具有该出风结构的空调
CN109186064A (zh) 一种出风组件和使用该出风组件的空调器
CN214791843U (zh) 导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22089395A1 (zh) 导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827241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2013148248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155181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55181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233091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4484611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0118833U (zh) 天花机的面板组件及天花机
CN217685347U (zh) 导风板和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4791844U (zh) 导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68536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01992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925919U (zh) 出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2000171052A (ja)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CN21544664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446649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056950B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21068847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019927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