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19927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19927U
CN213019927U CN202021709246.3U CN202021709246U CN213019927U CN 213019927 U CN213019927 U CN 213019927U CN 202021709246 U CN202021709246 U CN 202021709246U CN 213019927 U CN213019927 U CN 213019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frame
flow guide
inner ring
indoor unit
out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092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昌鹏
姜康
刘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092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19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19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19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形成有容纳腔的机壳,机壳上形成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出风口和进风口;容纳腔内设置换热器,并与进风口相对应;换热器前侧设有风扇;风扇连接有风扇电机;风扇靠近出风口一侧设有第二导流格栅;第二导流格栅包括:第二内环框、与第二内环框同心设置的第二外环框、第二导流条;第二外环框的边沿上设有卡线夹;多个第二导流条沿第二内环框周向间距分布,并连接第二内环框相连与第二外环框;两个相邻的第二导流条的后端面设有第二底板;第二底板与与之相连接的两个第二导流条配合形成第二走线槽;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走线槽与卡线夹的设置对连接导线进行固定,有效避免走线凌乱,使整体走线整洁。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制冷设备的发展,制冷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电控盒的出线越来越多,现有的理线结构无法满足理线需求,导致走线混乱,影响整机装配。
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机壳,形成有容纳腔;且所述机壳上形成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出风口和进风口;
换热器,设置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进风口相对应;
风扇,设于所述换热器前侧;
风扇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风扇旋转;
第二导流格栅,设于所述风扇靠近所述出风口一侧;所述第二导流格栅包括:
第二内环框;
第二外环框,与所述第二内环框同心设置;所述第二外环框的边沿上设有卡线夹;
第二导流条,多个所述第二导流条沿第二内环框周向间距分布,并连接所述第二内环框相连与所述第二外环框;
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二导流条的后端面设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与与之相连接的两个第二导流条配合形成第二走线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走线槽的前端面上设有第二卡板。
优选的,设于所述第二走线槽的两个槽壁前端面上的所述第二卡板相对错位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外环框靠近所述第二走线槽的位置设有卡线勾。
优选的,所述卡线夹分居于所述第二外环框的竖向对称面的两侧。
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二导流条沿第二内环框周向间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流格栅所所述风扇之间设有第一导流格栅,且所述第一导流格栅与第二导流格栅重叠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格栅包括:与所述第二导流条形状相同的第一导流条、与所述第二内环框形状相同的第一内环框、与所述第二外环框形状相同的第一外环框;
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一导流条的后端面设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与与之相连接的两个第一导流条配合形成第一走线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走线槽的前端面上设有第一卡板,且设于所述第一走线槽的两个槽壁前端面上的所述第一卡板相对错位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走线槽的两个槽壁的内侧设有凸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形成有容纳腔的机壳,机壳上形成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出风口和进风口;容纳腔内设置换热器,并与进风口相对应;换热器前侧设有风扇;风扇连接有风扇电机;风扇靠近出风口一侧设有第二导流格栅;第二导流格栅包括:第二内环框、与第二内环框同心设置的第二外环框、第二导流条;第二外环框的边沿上设有卡线夹;多个第二导流条沿第二内环框周向间距分布,并连接第二内环框相连与第二外环框;两个相邻的第二导流条的后端面设有第二底板;第二底板与与之相连接的两个第二导流条配合形成第二走线槽;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走线槽与卡线夹的设置对连接导线进行固定,有效避免走线凌乱,使整体走线整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风扇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第一导流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第一导流格栅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第一导流格栅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图5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第二导流格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第二导流格栅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第二导流格栅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空调室内机1;机壳11;前壳11a;后壳11b;出风口12;风门装置2;导流格栅组件3;风扇4;容置部41;风扇电机5;输出轴51;第一导流格栅6;第一导流条61;第一弧面61a;第二弧面61b;第一内环框62;第一外环框63;第一底板64;第一走线槽65;第一卡板66;凸起67;收容罩68;第二导流格栅7;第二导流条71;第二内环框72;第二外环框73;第二底板74;第二走线槽75;第二卡板76;卡线夹7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的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空调室内机,如图1-图9所示,其包括空调室内机1和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1和空调室外机通过使用制冷剂管相互连接。制冷剂可通过制冷剂管在设置在空调室内机1的制冷剂管(未示出)内和设置在空调室外机的制冷剂管(未示出)内循环。
空调室内机1能够通过排放与制冷剂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同时制冷剂在空调室外机被压缩和冷凝。空调室内机1可包括膨胀阀和蒸发器。当被在蒸发器中蒸发的制冷剂冷却的空气排放到室内空间中时,室内空间的空气可被冷却。风扇组件可被设置在空调室内机1中,以便于被制冷剂冷却的空气可以容易地排放到室内空间中。所述风扇组件的前面设置风门装置2。
如图1,空调室内机1包括形成其外观的机壳11、设置在机壳11中的风门装置2、设置在风门装置2后面的风扇组件、设置在风扇组件后面的换热器以及设置在机壳11后面的进风口。
所述机壳11包括前壳11a和后壳11b,前壳11a和后壳11b配合形成容纳腔。前壳11a上形成有出风口12。本实施例中,出风口12设置为圆形。通过风扇组件引入的空气通过出风口12被排放入室内。后壳11b结合到前壳11a的后面,以形成在空调室内机1的后表面。在后壳11b上可设置多个进风口。
所述容纳腔内上部设有换热器,下部设有电器盒(未视出)。所述换热器设置在风扇组件和后壳11b之间。换热器能够从通过进风口引入的空气吸收热或将热传递到通过进风口引入的空气,以对由进风口引入的空气进行调温后排入室内。
风扇组件可位于前壳11a的后面。风扇组件设置在换热器的前面,并且风扇组件被构造为将在换热器处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通过出风口12排入室内。
如图2-图9所示,风扇组件包括风扇4、导流格栅组件3和风扇电机5。其中导流格栅组件3包括重叠设置的第一导流格栅6和第二导流格栅7;所述第二导流格栅7设于所述第一导流格栅6的前侧。
所述第一导流格栅6包括第一导流条61、第一内环框62及与第一内环框62同心设置的第一外环框63;其中第一导流条61一端与所述第一内环框62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外环框63相连。多个第一导流条61沿第一内环框62周向间距分布;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条61呈弧形;且多个第一导流条61保持方位一致的分布于第一内环框62与第一外环框63之间。
第二导流格栅7包括第二导流条71、第二内环框72及与第二内环框72同心设置的第二外环框73;其中第二导流条71的一端所述第二内环框72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外环框73相连。多个第二导流条71沿第二内环框72周向间距分布,且多个第二导流条71保持方位一致的分布于第二内环框72与第二外环框73之间。第一导流格栅6和第二导流格栅7重叠设置,即第二内环框72与第一内环框62形状相同,第二外环框73与第一内环框62形状相同;且第二导流条71与所述第一导流条61形状相同。即所述第一内环框62与第二内环框72重叠设置,第一外环框63与第二外环框73重叠设置,且第一导流条61与第二导流条71重叠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格栅6与第二导流格栅7重叠设置,延长了送风距离,提高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效果。
所述第一导流条61包括靠近其弧形圆心一侧的第一弧面61a及远离其弧形圆心一侧的第二弧面61b。所述第一弧面61a上设有多个凸起67,以将流经第一导流格栅6的气流打散,从而降低噪音。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67散乱地分布于所述第一导流条61上,以对气流多次打散,使气流细散化,以降低噪音。所述第二导流条71的表面光滑;垂直于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导流条61的尺寸为D1,所述第二导流条71的尺寸为D2,D1:D2∈[0.5,1.5]。以上尺寸限定,在气流通过导流格栅组件3时,使气流先被第一导流条61上的凸起67割裂打散以降低噪音,再通过所述第二导流条71的光滑壁面流出,以对打散的气流进行梳理,以在降噪的同时确保出风的稳定有序性。
所述凸起67呈棱锥形;且棱锥形的凸起67起的底面在所述第一弧面61a上;即凸起67上远离所述第一导流条61的一端呈尖角状,更便于割裂气流以打散气流。
所述凸起67垂直于所述第一弧面61a方向的最大尺寸为凸起高度H,相邻两第一导流条61之间的间隙为D,其中H:D=[0.05,0.3]。以上设置凸起67主要对靠近所述第一导流条61区域的气流割裂打散,被所述凸起67割裂的气流对相邻两第一导流条61之间其它区域内的气流产生影响,并降低自身的紊乱程度,从而使相邻两第一导流条61区域内的气流整体被打散,以降低噪音。若所述凸起高度H设置过大,易导致割裂后的气流紊乱,不能有效降低噪音。而所述凸起高度H过小,则不能有效割裂气流,亦不能有效降低噪音。
所述第一导流格栅6的第一内环框62处形成有收容罩68,所述收容罩68向靠近风扇4的一侧凹陷,并于第一内环框62处形成开口。所述收容罩68内安装有风扇电机5,且所述收容罩68的开口处设有挡盖,所述风扇电机5固定于所述挡盖上,且所述挡盖遮挡所述收容罩68的开口。本实施例中,所述收容罩68呈中空圆锥台形状。
在风扇电机5的一侧设置输出轴51,输出轴51被构造为通过被传递来自风扇电机5的驱动力而旋转;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电机5与所述电器盒通过连接导线相连。所述风扇电机5处的输出轴51以面对后壳11b的方式设置。所述风扇电机5安装于收容罩68内,且所述输出轴51穿过收容罩68,风扇4安装在输出轴51处,以使风扇4通过接收来自风扇电机5的驱动力而旋转。其中,所述风扇4包括用于容置部41,所述容置部41罩于所述收容罩68的外侧。
所述第一导流格栅6上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一导流条61的后端面由第一底板64相连接,所述第一底板64与与之相连接的两个第一导流条61配合形成第一走线槽65。所述第一走线槽65的前端面上设有第一卡板66,且其中一个第一导流条61上的第一卡板66与另一个第一导流条61上的第一卡板66相对错开设置。即设于所述第一走线槽65的两个槽壁前端面上的第一卡板66相对错位设置。所述第一走线槽65内容纳连接所述电器盒与所述风扇电机5的连接导线。以上设置有效利用第一导流格栅6的结构,使走线整洁美观,且有效固定安装于其内的连接导线,避免连接导线由第一走线槽65内脱落。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走线槽65的两个槽壁的内侧设有凸条,以避免安装于第一走线槽65内的连接导线松散安装而导致由第一走线槽65内脱落。
所述第二导流格栅7的第二内环框72处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的风门装置2,所述风门装置2包括风门电机和风门,风门电机被构造为将驱动力提供到风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所述风门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内环框72处,且所述风门电机与所述电器盒通过连接导线相连。
所述第二导流格栅7上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二导流条71的后端面由第二底板74相连接,所述第二底板74与与之相连接的两个第二导流条71配合形成第二走线槽75。所述第二走线槽75的前端面上设有第二卡板76,且其中一个第二导流条71上的第二卡板76与另一个第二导流条71上的第二卡板76相对错开设置。即设于所述第二走线槽75的两个槽壁前端面上的第二卡板76相对错位设置。所述第二走线槽75内容纳连接所述电器盒与所述风门电机的连接导线。所述第二外环框73靠近所述第二走线槽75的位置设有卡线勾,所述卡线勾与所述第二走线槽75配合对连接所述电器盒与所述风门电机的连接导线进行固定。以上设置有效利用第二导流格栅7的结构,使走线整洁美观,且有效固定安装于其内的连接导线,避免连接导线由第二走线槽75内脱落。
另外,所述第二外环框73的边沿上设有多个卡线夹77,以对空调室内机内经过第二外环框73周围的连接导线进行固定,有效避免空调室内机内的走线凌乱。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的顶部设有语音控制盒,所述语音控制盒与电器盒通过连接导线相连接。连接所述语音控制盒与电器盒的连接导线由空调室内机的下部延伸到上部;所述卡线夹77分居于所述第二外环框73的竖向对称面的两侧,所述第二外环框73上的卡线夹77对连接所述语音控制盒与电器盒的连接导线进行固定,有效避免走线凌乱,使整体走线整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机壳,形成有容纳腔;且所述机壳上形成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出风口和进风口;
换热器,设置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进风口相对应;
风扇,设于所述换热器前侧;
风扇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风扇旋转;
第二导流格栅,设于所述风扇靠近所述出风口一侧;所述第二导流格栅包括:
第二内环框;
第二外环框,与所述第二内环框同心设置;所述第二外环框的边沿上设有卡线夹;
第二导流条,多个所述第二导流条沿第二内环框周向间距分布,并连接所述第二内环框相连与所述第二外环框;
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二导流条的后端面设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与之相连接的两个第二导流条配合形成第二走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走线槽的前端面上设有第二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第二走线槽的两个槽壁前端面上的所述第二卡板相对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环框靠近所述第二走线槽的位置设有卡线勾。
5.根据权利要求1-4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夹分居于所述第二外环框的竖向对称面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格栅与所述风扇之间设有第一导流格栅,且所述第一导流格栅与第二导流格栅重叠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格栅包括:与所述第二导流条形状相同的第一导流条、与所述第二内环框形状相同的第一内环框、与所述第二外环框形状相同的第一外环框;
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一导流条的后端面设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与之相连接的两个第一导流条配合形成第一走线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线槽的前端面上设有第一卡板,且设于所述第一走线槽的两个槽壁前端面上的所述第一卡板相对错位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线槽的两个槽壁的内侧设有凸条。
CN202021709246.3U 2020-08-14 2020-08-14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3019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9246.3U CN213019927U (zh) 2020-08-14 2020-08-14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9246.3U CN213019927U (zh) 2020-08-14 2020-08-14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19927U true CN213019927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65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09246.3U Active CN213019927U (zh) 2020-08-14 2020-08-14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199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4368B (zh) 空调器
CN216693750U (zh) 壁挂式新风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639029U (zh) 电控盒及空调室外机
CN209131015U (zh) 空调器
CN208671170U (zh) 空调器
CN21301992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01992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01992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644347U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210951575U (zh) 空调器内机、空调器
CN211650500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182273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0320315U (zh) 一种空调壁挂机
CN210169105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空调服
CN208998176U (zh) 一种导风件及空调器
CN212619205U (zh) 用于空调器的壳体组件、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器
CN210980094U (zh) 出风结构以及具有该出风结构的空调
CN216644348U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21781705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395583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6897514U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21384112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29597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876136U (zh) 柜装空调器和柜子组件
CN212005930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1 Haixin Road, Nancun Town, Pingdu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SHANDONG) AIR-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