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72905U - 自动上下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自动上下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72905U
CN210972905U CN201921406972.5U CN201921406972U CN210972905U CN 210972905 U CN210972905 U CN 210972905U CN 201921406972 U CN201921406972 U CN 201921406972U CN 210972905 U CN210972905 U CN 210972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unloading mechanism
bearing
driving device
bear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69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刘亮
杨柯
曹洪涛
吕启涛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069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72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72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72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Stack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上下料机构,与搬运机构配合传送工件,该自动上下料机构包括:承载件,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搬运机构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承载件上能够堆叠多个所述工件,所述承载件贯穿设有活动槽;阻挡件,设于所述承载件上,且用于对所述工件阻挡限位;托板,沿第一方向活动穿设所述活动槽,且能够朝向或远离所述搬运机构运动;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托板联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托板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搬运机构运动;及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承载件联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承载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运动。这种自动上下料机构能够更加方便地补料。

Description

自动上下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上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自动上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一些产品的自动化生产中,部分零件需要采用料盘运输,一般料盘设有多个,并呈层叠设置。在向料盘内放置零件时,通常是由料盘的上方放入,且由于料盘设置在料仓内,料盘正上方还设有搬运机构,使得在向料盘放入零件时,操作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补料时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补料的自动上下料机构。
一种自动上下料机构,与搬运机构配合传送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下料机构包括:
承载件,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搬运机构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承载件上能够堆叠多个所述工件,所述承载件贯穿设有活动槽;
阻挡件,设于所述承载件上,且用于对所述工件阻挡限位;
托板,沿第一方向活动穿设所述活动槽,且能够朝向或远离所述搬运机构运动;
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托板联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托板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搬运机构运动;及
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承载件联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承载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运动。
上述自动上下料机构,与搬运机构配合传送工件。多个工件层叠于承载件上后,由阻挡件将工件阻挡限位。第一驱动装置可以沿第一方向驱动托板将工件朝搬运机构的方向顶起,使工件脱离承载件上升到对应高度,以便搬运机构取料。当承载件上的工件都被搬运机构传送完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托板下降至低于承载件的位置,然后第二驱动装置将承载件沿第二方向推出,以避开第一方向上的搬运机构,则向承载件上补充工件时,因不受搬运机构的阻挡,操作空间较大,补充工件的操作更加方便。工件具体可以是料盘,料盘用于放置零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件设有多个,且所述多个阻挡件沿所述承载件的周向间隔设置。阻挡件的这种设置能够有效地限制多个工件的位置偏差,防止在驱动过程中,多个工件的位置发生偏移,影响取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件包括挡板及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由所述挡板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工件的方向翻折形成,所述挡板对所述工件阻挡限位,所述固定板安装设于所述承载件上。挡板可以有效地阻挡工件,固定板能够稳固的安装于承载件上,使得阻挡件的阻挡和固定效果更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螺栓,所述固定板贯穿设有长孔,且所述长孔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螺栓穿设所述长孔及所述承载件以将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承载件上。固定板上的长孔设置,使得阻挡件的位置可以微调,长孔能够沿螺栓移动调节,以调整阻挡件对工件的阻挡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及所述托板固定连接。转接板的设置使得第一驱动装置对托板的驱动更加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装置和限位块,所述承载件上设有配合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定位装置的驱动端联动,所述定位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配合部配合将所述承载件定位。定位装置和限位块能够配合限定承载件的位置,保证了承载件较高的重复定位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具有突出端,所述配合部为由所述承载件外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限位块通过所述突出端与所述凹槽卡接将所述承载件定位。限位块的突出端与承载件的凹槽配合卡接能够更加稳定的将承载件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基准装置,所述承载件能够沿所述基准装置滑动。基准装置能够使得承载件滑动更加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所述基准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导轨及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且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承载件固定连接;所述基准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导轨、第一滑块、第二基板、第二导轨及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且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承载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且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基板固定连接。单导轨设置,可以使得承载件沿第一导轨滑动的更加稳定,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承载件补料时更加顺畅;双导轨设置可以使得承载件沿第一导轨滑动,第一基板能够进一步沿第二导轨滑动,使得承载件被驱动的行程更远,有足够的补料空间,且承载件退回时,不会有导轨裸露出来,消除安全隐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框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设于所述框架上,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将所述承载件由所述框架的一侧推出,或者将所述承载件由所述框架的外侧拉入所述框架内。框架可以提供安装主体,且能够将工件围住,防止工件受到外界干扰。当工件处于框架内时,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托板上移,进行取料;当需要补料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将承载件推出框架,有足够的空降进行补料,补料完成后,第二驱动装置将承载件由框架外拉回框架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上下料机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自动上下料机构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上下料机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自动上下料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自动上下料机构;11、承载件;111、活动槽;112、配合部;12、阻挡件;121、挡板;122、固定板;123、长孔;13、托板;14、第一驱动装置;15、第二驱动装置;16、转接板;17、定位装置;18、限位块;19、框架;101、第一基板;102、第一导轨;103、第一滑块;104、第二基板;105、第二导轨;106、第二滑块;107、控制开关;2、工件;3、搬运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在一实施例中,自动上下料机构1包括:承载件11、阻挡件12、托板13、第一驱动装置14及第二驱动装置15。自动上下料机构1与搬运机构3配合传送工件2。承载件11在第一方向上与搬运机构3相对间隔设置,且承载件11上能够堆叠多个工件2,承载件11贯穿设有活动槽111。阻挡件12竖直设于承载件11上,且阻挡件12用于对工件2阻挡限位,需要说明的是,阻挡件12与工件2之间留有较小的间隙,阻挡件12不会与工件2抵压得太紧,以便于工件2沿第一方向运动。托板13沿第一方向活动穿设活动槽111,且托板13能够朝向或远离搬运机构3运动,托板13能够将工件2托起至相应的高度,以便搬运机构3送料操作。第一驱动装置14与托板13联动,且第一驱动装置14能够驱动托板13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搬运机构3运动。第二驱动装置15与承载件11联动,且第二驱动装置15能够驱动承载件11沿与第二方向带动工件2运动,以便于补料操作。可以理解的是,工件2具体可以是料盘,料盘用于放置零件。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且第一方向是竖直方向,第二方向是水平方向。多个料盘层叠于承载件11上后,由阻挡件12将料盘阻挡限位,第一驱动装置14可以沿第一方向驱动托板13将工件2朝搬运机构3的方向顶起,使工件2脱离承载件11上升到对应高度,以便搬运机构3取料。当承载件11上的工件2都被搬运机构3传送完后,第一驱动装置14驱动托板13下降至低于承载件11的位置,然后第二驱动装置15将承载件11沿第二方向推出,以避开第一方向上的搬运机构3,则向承载件11上补充工件2时,因不受搬运机构3的阻挡,操作空间较大,补充工件2的操作更加方便。工件2具体可以是料盘,料盘用于放置零件。
且通过第一驱动装置14驱动托板13带动料盘上下运动以调整工件2的高度,可以便于取料操作。当需要向料盘内补充零件时,可以通过第一驱动装置14驱动托板13下降到低于承载件11的位置,然后由第二驱动装置15驱动承载件11将料盘水平推出,就可以方便的向料盘内补料,操作更加方便,且不会受到搬运机构的阻挡。第一驱动装置14可以是升降伺服电机,第二驱动装置15可以是驱动气缸。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实施方式中,阻挡件12设有多个,且多个阻挡件12沿承载件11的周向间隔设置。具体地,承载件11呈方形板,承载件11的每条边上均设有阻挡件12。阻挡件12包括长条形挡板121及固定板122,固定板122由挡板121的一端向远离工件2的方向翻折形成,相当于固定板122的一端垂直设于长条形挡板121的一端上,且固定板122的另一端向远离料盘的方向延伸。长条形挡板121对多个料盘阻挡限位,固定板122安装设于承载件11上。阻挡件12的这种设置能够有效地限制多个料盘的位置偏差,防止在驱动过程中,多个料盘的位置发生偏移,影响取料。
进一步地,自动上下料机构1还包括螺栓。固定板122贯穿设有长孔123,且长孔123沿固定板122的长度方向延伸。螺栓穿设长孔123及承载件11以将固定板122固定于承载件11上。固定板122上的长孔123设置,使得阻挡件12的位置可以微调。长孔123能够沿螺栓移动调节,以调整阻挡件12对工件2的阻挡位置。
请参阅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自动上下料机构1还包括转接板16。转接板16分别与第一驱动装置14的驱动端及托板13固定连接。转接板16的设置使得第一驱动装置14对托板13的驱动更加稳定。具体地,转接板16可以设置两个,且间隔地位于承载件11的活动槽111内,两个转接板16的一端与第一驱动装置14的驱动端固定连接,两个转接板16的另一端与承载件11的底部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自动上下料机构1还包括定位装置17和限位块18。承载件11上设有配合部112,限位块18与定位装置17的驱动端联动。定位装置17能够驱动限位块18与配合部112配合将承载件11定位。定位装置17和限位块18能够配合限定承载件11的位置,保证了承载件11被拉回后,具有较高的重复定位精度。具体地,限位块18具有V形突出端,配合部112为由承载件11外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V形凹槽。限位块18通过V形突出端与V形凹槽卡接将承载件11定位。定位装置17可以为气缸。
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自动上下料机构1还包括框架19。第一驱动装置14和第二驱动装置15均设于框架19上,且第二驱动装置15能够将承载件11由框架19的一侧推出,或者将承载件11由框架19的外侧拉入框架19内。框架19可以提供安装主体,且能够将料盘围住,防止料盘受到外界干扰。当料盘处于框架19内时,由第一驱动装置14驱动托板13上移,进行取料;当需要补料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15将承载件11推出框架19,有足够的空降进行补料,补料完成后,第二驱动装置15将承载件11由框架19外拉回框架19内。
考虑到在补料时,承载件11运动更加稳定,自动上下料机构1还包括基准装置,承载件11能够沿基准装置滑动。
在基准装置的结构实施例一中,基准装置包括第一基板101、第一导轨102及第一滑块103。第一导轨102沿水平方向延伸地设于第一基板101上。第一滑块103滑动设于第一导轨102上,且第一滑块103与承载件11的底部固定连接。基准装置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二驱动装置15驱动承载件11运动时,更加顺畅、稳定。进一步地,第一导轨102设有两条,第一滑块103设有两个,两条第一导轨102间隔设于第一基板101上,两个第一滑块103分别对应与两条第一导轨102滑动配合,且承载件11的底部与两个第一滑块103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托板13在上下拖动料盘时,托板13是穿设第一基板101的。
请参阅图1及图4,在基准装置的结构实施例二中,基准装置包括第一基板101、第一导轨102、第一滑块103、第二基板104、第二导轨105及第二滑块106。第一导轨102沿水平方向延伸地设于第一基板101上。第一滑块103滑动设于第一导轨102上,且第一滑块103与承载件1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基板104与第一基板101上下间隔设置,第二导轨105沿沿水平方向延伸地设于第二基板104上,第二导轨105与第一导轨102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滑块106滑动设于第二导轨105上,且第二滑块106与第一基板101的底部固定连接。这种双导轨的设置,可以使得承载件11沿第一导轨102滑动,第一基板101能够进一步沿第二导轨105滑动,使得承载件11被驱动的行程更远,有足够的空间补料,且承载件11退回时,不会有导轨裸露出来,消除安全隐患。需要说明的是,托板13在上下拖动料盘时,托板13是穿设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4的。进一步地,第一导轨102设有两条,第一滑块103设有两个,两条第一导轨102间隔设于第一基板101上,两个第一滑块103分别对应与两条第一导轨102滑动配合,且承载件11的底部与两个第一滑块103固定连接;第二导轨105也设有两条,第二滑块106也设有两个,两条第二导轨105间隔设于第二基板104上,两个第二滑块106分别对应与两条第二导轨105滑动配合,且第一基板101的底部与两个第二滑块106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承载件11是沿基准装置滑出框架19进行补料,因此,承载件11应带动料盘完全位于框架19外,才能有更加充足的空间补料,基准装置的双导轨结构能够使得承载件11完全滑出框架19。
另外,框架19上还设有控制开关107,控制开关107与第二驱动装置15电连接,且用于控制第二驱动装置15驱动承载件11滑出框架19,或者将承载件11由框架19外拉回。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动上下料机构,与搬运机构配合传送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下料机构包括:
承载件,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搬运机构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承载件上能够堆叠多个所述工件,所述承载件贯穿设有活动槽;
阻挡件,设于所述承载件上,且用于对所述工件阻挡限位;
托板,沿第一方向活动穿设所述活动槽,且能够朝向或远离所述搬运机构运动;
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托板联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托板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搬运机构运动;及
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承载件联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承载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设有多个,且所述多个阻挡件沿所述承载件的周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包括挡板及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由所述挡板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工件的方向翻折形成,所述挡板对所述工件阻挡限位,所述固定板安装设于所述承载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所述固定板贯穿设有长孔,且所述长孔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螺栓穿设所述长孔及所述承载件以将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承载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及所述托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装置和限位块,所述承载件上设有配合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定位装置的驱动端联动,所述定位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配合部配合将所述承载件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具有突出端,所述配合部为由所述承载件外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限位块通过所述突出端与所述凹槽卡接将所述承载件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准装置,所述承载件能够沿所述基准装置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
所述基准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导轨及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且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承载件固定连接;
所述基准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导轨、第一滑块、第二基板、第二导轨及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且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承载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且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基板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设于所述框架上,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将所述承载件由所述框架的一侧推出,或者将所述承载件由所述框架的外侧拉入所述框架内。
CN201921406972.5U 2019-08-26 2019-08-26 自动上下料机构 Active CN210972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6972.5U CN210972905U (zh) 2019-08-26 2019-08-26 自动上下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6972.5U CN210972905U (zh) 2019-08-26 2019-08-26 自动上下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72905U true CN210972905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60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6972.5U Active CN210972905U (zh) 2019-08-26 2019-08-26 自动上下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729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5694B (zh) 一种自动错位下料机构
CN106601659B (zh) 新型晶圆转移装置
WO2019033500A1 (zh) 电池端子焊接装置
CN106783710B (zh) 晶圆转移装置
CN210418360U (zh) 治具上下料机构和具有其的贴装机
US2017025798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workpieces
CN113148669A (zh) 料盘上料设备
KR20100085071A (ko) 기판 반송 장치 및 기판 반송 방법
CN210972905U (zh) 自动上下料机构
CN116620831A (zh) 一种转运机构
CN212923658U (zh) 料盘存储及供料机构
CN116344416A (zh) 一种载板输送结构及固晶设备
US9469424B2 (en) Packaging device
CN211197727U (zh) 随行工装分料及二次定位装置
JP6758432B2 (ja) 固定治具および搬送装置
CN110449967B (zh) 一种抽屉式多工位料盒及多工位数控加工机床
CN109434467B (zh) 一种行李架自动化生产线
CN210794779U (zh) 一种分料机构及一种出料装置
CN108908041B (zh) 用于汽车零部件曲轴连杆双侧磨削的加工装置
CN112811144B (zh) 针对带有四棱面装载盒的可取料、排列码放式运输机
CN215625357U (zh) 料盘上料设备
CN112744552A (zh) 一种随行工装分料及二次定位装置
CN112047067B (zh) 一种托盘治具及托盘传送机构
CN210392908U (zh) 一种载具输送设备
CN220222407U (zh) 料盘测试输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