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70657U - 车轮、轮毂电机总成、车轮总成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轮、轮毂电机总成、车轮总成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70657U
CN210970657U CN201921139576.0U CN201921139576U CN210970657U CN 210970657 U CN210970657 U CN 210970657U CN 201921139576 U CN201921139576 U CN 201921139576U CN 210970657 U CN210970657 U CN 210970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cover
end cover
brake
r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395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飞
刘正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sch Automotive Product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sch Ningbo E Scooter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sch Ningbo E Scooter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sch Ningbo E Scooter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395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70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70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706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车轮、轮毂电机总成、车轮总成和车辆。所述车轮(100)具有边盖(6)、刹盖(2)、轮毂(1),其中,所述边盖(6)具有边盖端盖(61),所述刹盖(2)具有刹盖端盖(21),并且所述轮毂(1)具有轮辋(11),其中,所述边盖端盖(61)和/或所述刹盖端盖(21)与所述轮辋(11)通过环形箍套(7)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包括以下技术效果:工艺实现简单,易于自动化操作,提升制造效率;密封效果好,可靠性高,可实现环焊条和密封层双重密封效果,同时,焊接强度高。

Description

车轮、轮毂电机总成、车轮总成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轮毂电机。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具有所述车轮的轮毂电机总成、具有所述轮毂电机总成或所述车轮的车轮总成以及具有所述车轮总成的车辆。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新时代的代步工具,其廉价、便捷、环保、易操作等特点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电动车最常用的驱动电机为轮毂电机。对于低速小型化电动车来说,轮毂电机有着先天的优势,其与车轮一体化设计,无需任何传动系统,驱动力直接作用于车轮上,具有驱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可靠性高等特点。
目前,端盖和轮毂的连接方式多采用螺钉结构,例如CN205846955U提供了一种单边轴的电动车轮毂电机,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单边轴电机转子与轮圈连接强度较低、轮圈拆装不方便的问题。该单边轴的电动车轮毂电机,包括轮辋、转子、端盖和边盖,边盖设置在轮辋无轴穿出的一侧,且边盖的边沿抵靠在轮辋的内侧,转子装入轮辋时转子的端面抵靠在边盖的边沿上,端盖固定在轮辋有轴穿出的一侧,轮辋、边盖和转子通过螺钉固定,轮辋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通孔,通孔内设置有穿过通孔将边盖和转子直接固定的螺钉,端盖通过一组螺钉与转子固定的同时通过另一组螺钉与轮辋固定。
又可参见图1,其为常规电动车轮毂电机端盖与轮毂螺钉安装图。其安装方式表现为:端盖外周均匀地设置若干贯通直孔,同时轮毂导磁环铁圈上设置相同数目、尺寸和位置的螺纹孔。当端盖上直孔与轮毂上螺纹孔对齐时,用螺钉进行锁紧固定。
螺钉结构的连接方式简单,易于操作,但螺钉数量多,生产制造麻烦,特别是轮毂越大,螺钉数量也越多,同时,滑牙、断牙等问题也不易发现;并且,螺钉在电动车长期骑行过程中,存在生锈、松动以及进水等可靠性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不同的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给出一种端盖和轮毂的连接方式,其既简单易操作,又可靠性高,还能提升生产制造的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旨在解决或者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其它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车轮、具有所述车轮的轮毂电机总成、具有所述轮毂电机总成或所述车轮的车轮总成以及具有所述车轮总成的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
一种车轮,所述车轮具有边盖、刹盖、轮毂,其中,
所述边盖具有边盖端盖,所述刹盖具有刹盖端盖,并且所述轮毂具有轮辋,
其中,
所述边盖端盖和/或所述刹盖端盖与所述轮辋通过环形箍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毂电机总成,所述轮毂电机总成具有轮毂电机,其中,所述轮毂电机总成还具有上述任一种车轮,其中,所述轮毂电机安装于所述车轮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轮总成,所述车轮总成具有轮胎,其中,所述车轮总成还具有上述轮毂电机总成或上述任一种车轮,其中,所述轮胎套装于所述轮辋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具有上述车轮总成。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为常规电动车轮毂电机端盖与轮毂螺钉安装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轮毂电机总成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纵切剖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边盖端盖与轮毂的焊接效果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边盖端盖的样式一效果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边盖端盖的样式二效果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边盖端盖的样式三效果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边盖端盖的样式四效果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箍套的扇片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或类似表述仅用于描述与区分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应的构件的相对重要性。
参考图2,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轮毂电机总成200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纵切剖视图。其中,1为轮毂,11为轮辋,12为导磁环,13为永磁体(有时称为磁钢);2为刹盖,21为刹盖端盖,22为轴承,23为油封;3为电机主轴;4为定子,41为轴套,42为铁芯支架,43为定子铁芯,44为绕组;5为螺钉;6为边盖,61为边盖端盖,62为轴承,63为油封;7为环形箍套;8为焊条。
从图2能够看出的是,所述轮毂电机总成200具有轮毂电机,其中,所述轮毂电机总成200还具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轮100(其将在下面进行详细阐述),其中,所述轮毂电机安装于所述车轮100内。
应当理解的是,轮毂电机又称车轮内装电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驱动、传动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到轮毂内,省略了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分动器等传动部件,得以将电动车辆的机械部分大为简化,由于轮毂电机具备单个车轮独立驱动的特性,因此无论是前驱、后驱还是四驱形式,它都可以比较轻松地实现,另外也便于采用多种新能源车技术。而车轮是固定轮胎内缘、支持轮胎并与轮胎共同承受负荷的刚性轮,是介于轮胎和和车轴之间所承受负荷的旋转组件(也就是说本文所指的车轮不包括轮胎),其包括两个主要部件即轮辋和轮辐(GB/T2933―2009),其中,轮辋(其能够为轮毂的部件)是在车轮上安装和支承轮胎的部件,轮辐是在车轮上介于车轴和轮辋之间的支承部件。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阐述。所述车轮100具有边盖6、刹盖2、轮毂1,其中,
所述边盖6具有边盖端盖61,所述刹盖2具有刹盖端盖21,并且所述轮毂1具有轮辋11,
其中,
所述边盖端盖61和/或所述刹盖端盖21与所述轮辋11通过环形箍套7连接。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所述轮毂电机包括了电机主轴3、定子4等结构,而所述车轮100包括了轮毂1、边盖6、刹盖2。其中,定子4固定在电机主轴3位置,边盖6和刹盖2(的裙边)固定在轮毂1内侧导磁环12两端,其中心内侧则固定在电机主轴3位置,电机主轴3起到支撑和固定运转部件和非运转部件的作用。轮毂1包含了轮辋11、导磁环12和永磁体3;边盖6包含了边盖端盖61、轴承62和油封63;定子4包含了轴套41、铁芯支架42、定子铁芯43、绕组44;刹盖2包含了刹盖端盖21、轴承22和油封23。
在轮毂1结构中,规定形制的轮辋11或轮辋条卷圆焊接后,其内圈与导磁环12或导磁铁圈外周焊接固定,导磁环12或导磁铁圈两端的一侧攻螺纹孔若干,导磁铁圈的内周贴附永磁体13,并用胶水进行粘接固定。在刹盖2结构中,刹盖端盖21浇铸成型后,分别在外周平边和内孔处加工出螺钉直孔和轴承、油封孔,轴承22和油封23分别压入刹盖端盖21内外两侧。边盖6的结构相似于刹盖2,不同在于,边盖6的外周无平边,呈桶状结构,内壁开设有(例如车有)豁口(即缺口)。刹盖2的结构能够不同于边盖6的结构,这是因为刹盖2安装在车辆内侧,端部集成了毂刹室,毂刹室内安放刹车盘,是一种刹车结构。如图4结构(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边盖端盖61的样式一效果图),也就是说,所述边盖端盖61的外周缘构造成非水平的(例如向外扩),并且在所述边盖端盖61的内壁处开设缺口,所述缺口例如在位于导磁环12处的部位处进行开设。定子4结构中,铁芯支架42外周固定定子铁芯43,内侧焊接轴套41,在定子铁芯43上,按具体绕组参数和形式完成三相绕组布置。
另外,所述刹盖2能够构造成毂刹盖。应当理解,毂刹盖为在边盖的侧沿集成一个刹盘室作为刹车机构的一部分。装车时,刹盘嵌入到刹车室内,通过刹盘与刹盘室内腔背铁的鼓胀摩擦,逐渐刹止,起到刹车效果。而碟刹盖在边盖外侧的中心侧集成有一个螺纹帽,刹车机构独立,通过螺纹旋钮固定在端盖上,完成对轮毂的刹止效果。
应当理解,上述和下述的构件阐述仅为示例性的,其数量、制造方式、布置位置、形状、连接方式、安装顺序等各种特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型。例如,代替导磁环12或导磁铁圈两端的一侧的螺纹孔而采用其它连接方式;导磁铁圈的内周与永磁体13的不同于粘结的连接方式;边盖6与刹盖2(或刹盖2与边盖6)也能够彼此一致地构造。又如,所述边盖端盖61的外周缘朝刹盖2的方向锥状变细地构造。
所述边盖端盖61和/或所述刹盖端盖21与所述轮辋11通过环形箍套7连接,从而代替了现有的螺钉锁紧结构(在其中,端盖的裙边需要平贴在导磁环端面)。具体地,一方面,所述环形箍套7与所述轮辋11焊接连接(例如参见图3,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边盖端盖61与轮毂1的焊接效果图),因为所述环形箍套7与所述轮辋11能够由相同材料(如铁)构成,而所述边盖端盖61和/或所述刹盖端盖21例如由不同材料(如铝)构成,从而克服了铁铝不能直接焊接的缺陷。除了焊接连接以外,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方式来固定连接所述环形箍套7与所述轮辋11,包括螺纹紧固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螺钉连接、紧固件-组合件连接)、卡扣连接、粘接等。另一方面,所述边盖端盖61和/或所述刹盖端盖21与所述环形箍套7形状配合连接。形状配合连接的方式能够参考上述提到的几种连接方式。由此,根据当前的实施方案,在边盖端盖61和/或刹盖端盖21和轮毂1的轮辋11的连接处,增加一环形箍套7,克服了铝制端盖与铁制轮毂不能焊接的问题,利用箍套紧固轮毂和端盖,然后例如在箍套和轮辋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较之现有工艺,外观简洁大方,工艺简单,可靠性高,减少人力消耗,易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从图2中还能够看出的是,所述轮毂1还具有导磁环12,所述边盖端盖61和/或所述刹盖端盖21具有裙边结构,其中,所述裙边结构包络住所述导磁环12的外侧,并且所述环形箍套7设置在所述裙边结构处。其中,通过所述裙边结构包络住所述导磁环12的外侧(而不再如现有技术中那样地平贴在导磁环的端面)来起到防水密封的作用,所述环形箍套7压紧相应的端盖,并在所述环形箍套7和所述轮辋11处完成焊接固定。
关于所述裙边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可行的是,所述裙边结构构造成套筒状,在所述裙边结构的外侧端部构造有外翻边结构或凸台结构或套筒部位外侧的下端做成向外的折边或者设置铲台结构(例如参见图7,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边盖端盖61的样式四效果图,其中,所述铲台结构为钩状结构,凸起的钩部朝外指向,并且尺寸朝边盖端盖61的方向变大),并且在所述裙边结构的内侧构造有起限位作用的挡块结构。这能够例如从图5或图6中看出(它们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边盖端盖61的样式二或三效果图),其中,图5示出的边盖6外周下沿呈一定角度翻起,边盖6外周的内侧设置圆周凸台结构。当边盖6盖入轮毂1的导磁铁圈外沿时,内侧凸台起到限位作用,同时也能够起到密封和加强固定效果的作用,而翻起的外边固定在环形箍套7的内侧,当环形箍套7焊牢后,可以防止边盖6脱出;而在图6中,在边盖6的环状边的内外侧分别设置有环状凸台,其功能意图,与图5形式的边盖一致。另外,如上所述那样,外翻边结构或凸台结构的实施方式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型、例如改为内翻边、甚至是外翻边加上凸台的混合形式等。
此外,所述环形箍套7的内侧能够与所述裙边结构贴合,并且所述环形箍套7的外侧能够与所述轮辋11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焊接工艺能够在所述环形箍套7和所述轮辋11的接触位置处进行。具体的焊接工艺例如能够为环焊或点焊固定方式。
为了提高密封效果,在所述导磁环1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密封层,并且/或者在所述裙边结构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环形密封层。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层和/或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层可以是密封胶或者密封棉或其它形式。
参考图8,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箍套7的扇片式结构示意图。所述环形箍套7还能够构造成扇片式结构,所述扇片式结构的各扇片与所述边盖端盖61和/或所述刹盖端盖21固定连接,与所述轮毂1进行焊接。应当理解,各扇片与所述边盖端盖61和/或所述刹盖端盖21的具体连接方式能够如上述那样进行改型。扇片式结构在保证了与原有的整体式结构相当的技术效果的前提下节约了环形箍套7总体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够在有需要时个别地进行替换或改型。
应当理解,刹盖2的实施方式能够与边盖6相一致,例如刹盖端盖21或其裙边结构能够与边盖端盖61或其裙边结构相一致,例如能够实现两端端盖焊接的制造方式,使得电机外观简单大方,工艺实现方便。
关于轮毂1的安装方式,示例性地,电机主轴3经由压力机械压入定子4轴套41中,压入位置与电机主轴3上滚花处重合,轮毂1与刹盖2的接合处,经由螺钉5进行锁紧固定,装配好的电机主轴3与定子4组件嵌入到轮毂1与刹盖2组成的型腔内,电机主轴3固定支撑在刹盖2内侧的轴承22上。下一步,边盖6内孔套入电机主轴3,固定在轮毂1上,接着将环形箍套7套入边盖6和轮毂1的接合部,可以适当压力压紧,然后经由焊条8环焊密封固定,或焊条8若干处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外的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轮总成,所述车轮总成具有轮胎,其中,所述车轮总成还具有上述轮毂电机总成200或上述任一种车轮100,其中,所述轮胎套装于所述轮辋11上。另外,所述车轮总成能够装设在各种车辆上,包括轿车、货车、客车、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等等。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题还旨在保护装设有本实用新型的车轮总成的各种车辆。
由此,本实用新型叙述的车轮、具有所述车轮的轮毂电机总成、具有所述轮毂电机总成或所述车轮的车轮总成以及具有所述车轮总成的车辆中,公开了一种端盖与轮毂的连接固定结构,较之于现有的螺钉锁紧结构,端盖的裙边不再是平贴在导磁环端面,而是将导磁环包络住,在外侧设置环形箍套,在环形箍套和轮毂轮辋处,通过焊接方式进行固定。优势在于,较之现有工艺,提出了一种新的无螺钉的端盖固定结构,设置环形箍套结构克服了铁铝不能直接焊接的缺陷,外观简洁大方,工艺简单,减少人力消耗,易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包括以下技术效果:工艺实现简单,易于自动化操作,提升制造效率;密封效果好,可靠性高,可实现环焊条和密封层双重密封效果,同时,焊接强度高,可以避免长期骑行(在应用于电动车的情况下)出现的机械性缺陷;无螺钉结构,外观设计更加简洁大方。
应当理解的是,所有以上的优选实施例都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对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出的各种改型或变形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法律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车轮(100),所述车轮(100)具有边盖(6)、刹盖(2)、轮毂(1),其中,
所述边盖(6)具有边盖端盖(61),所述刹盖(2)具有刹盖端盖(21),并且所述轮毂(1)具有轮辋(1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盖端盖(61)和/或所述刹盖端盖(21)与所述轮辋(11)通过环形箍套(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箍套(7)与所述轮辋(11)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盖端盖(61)和/或所述刹盖端盖(21)与所述环形箍套(7)形状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还具有导磁环(12),所述边盖端盖(61)和/或所述刹盖端盖(21)具有裙边结构,其中,所述裙边结构包络住所述导磁环(12)的外侧,并且所述环形箍套(7)设置在所述裙边结构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结构构造成套筒状,在所述裙边结构的外侧端部构造有外翻边结构或凸台结构,并且在所述裙边结构的内侧构造有起限位作用的挡块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箍套(7)的内侧与所述裙边结构贴合,并且所述环形箍套(7)的外侧与所述轮辋(11)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磁环(1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密封层,并且/或者在所述裙边结构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环形密封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箍套(7)构造成扇片式结构,所述扇片式结构的各扇片与所述边盖端盖(61)和/或所述刹盖端盖(21)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盖端盖(61)的外周缘构造成非水平的,并且在所述边盖端盖(61)的内壁处开设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刹盖(2)构造成毂刹盖。
11.一种轮毂电机总成(200),所述轮毂电机总成(200)具有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总成(200)还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100),其中,所述轮毂电机安装于所述车轮(100)内。
12.一种车轮总成,所述车轮总成具有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总成还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轮毂电机总成(200)或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100),其中,所述轮胎套装于所述轮辋(11)上。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轮总成。
CN201921139576.0U 2019-07-19 2019-07-19 车轮、轮毂电机总成、车轮总成和车辆 Active CN210970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9576.0U CN210970657U (zh) 2019-07-19 2019-07-19 车轮、轮毂电机总成、车轮总成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9576.0U CN210970657U (zh) 2019-07-19 2019-07-19 车轮、轮毂电机总成、车轮总成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70657U true CN210970657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21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39576.0U Active CN210970657U (zh) 2019-07-19 2019-07-19 车轮、轮毂电机总成、车轮总成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706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1931B (zh) 用于车辆尤其是摩托车的无内胎的辐条轮
CN210970657U (zh) 车轮、轮毂电机总成、车轮总成和车辆
CN201745383U (zh) 汽车轮毂
CN206383935U (zh) 雨刮器紧固组件、雨刮器和车辆
CN212796391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轮毂
CN215513076U (zh) 一种车轮毂保护盖、车轮及汽车
CN112389189B (zh) 用于无人车的轮毂电机
CN211809567U (zh) 一种制动盘内abs传感器安装结构
CN209795049U (zh) 一种用于装载轮毂电机的车轮
CN204408086U (zh) 通用型汽车轮毂电机
CN210310748U (zh) 轮毂电机总成、车轮总成和车辆
CN217170455U (zh) 一种内置式减速轮毂电机
CN216034294U (zh) 一种轮毂电机制动系统
CN212332272U (zh) 具有盖板的轮毂
CN201071044Y (zh) 一种新型车轮轮毂
CN220904560U (zh) 电动车碟刹轮毂
CN202768646U (zh) 整体式多功能法兰
CN206149119U (zh) 一种用于二轮电动车的轮毂式电机
CN103568692A (zh) 一种机动车的车轮
CN214930043U (zh) 转向器输入轴防尘罩
CN212098254U (zh) 一种具有夹条的轮毂
CN215553088U (zh) 电驱动车桥
CN212667024U (zh) 便于安装的汽车轮毂
CN211648854U (zh) 一种汽车的防尘制动底板
CN220763969U (zh) 车轮罩、车轮总成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7

Address after: No. 126, Suhong West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215021

Patentee after: BOSCH AUTOMOTIVE PRODUCTS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336 No.29 Xiaotang Road, Hangzhou Bay New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OSCH (NINGBO) E-SCOOTER MOTO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