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40257U - 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40257U
CN210940257U CN201921764172.0U CN201921764172U CN210940257U CN 210940257 U CN210940257 U CN 210940257U CN 201921764172 U CN201921764172 U CN 201921764172U CN 210940257 U CN210940257 U CN 210940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rt
injection molding
glue
plane
posi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641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红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eixi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eixi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eixi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eixi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641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40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40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40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其包括后模仁、与后模仁匹配的用于形成注塑所用的注塑胶位的前模仁、设在后模仁上的第一胶位、设在前模仁上的第二胶位、与前模座或者后模座滑动连接的行位、设在行位上的镶件和用于驱动行位移动,使镶件能够插入到注塑胶位内的驱动机构。后模仁上设有多组第一胶位,每组第一胶位的数量为两个,每组内第一胶位的朝向相反。前模仁上设有多组第二胶位,每组第二胶位的数量为两个,每组内第二胶位的朝向相反。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注塑件,具有生产效率高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针对于内部具有通道的注塑件,目前多采用单件生产的方式,单个生产节拍一般只能制作一个产品,生产效率偏低,另一方面单侧脱模时,模仁的受力不均匀,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单侧磨损较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该多工位注塑结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降低模仁的磨损程度,延长模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包括:
后模仁;
前模仁,与所述后模仁匹配,用于形成注塑所用的注塑胶位;
所述注塑胶位包括设在所述后模仁上的第一胶位和设在所述前模仁上的第二胶位;
所述后模仁上设有多组第一胶位,每组所述第一胶位的数量为两个,每组所述第一胶位的朝向相反;
所述前模仁上设有多组第二胶位,每组所述第二胶位的数量为两个,每组所述第二胶位的朝向相反;
行位,与前模座或者后模座滑动连接;
镶件,设在所述行位上;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行位移动,使所述镶件能够插入到所述注塑胶位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塑过程中, 驱动机构推动行位动作,将镶件插入到注塑胶位内,融化的原材料流入到注塑较为内后冷却成型。前模仁和后模仁在合模过程中能够形成多个注塑胶位,生产效率成倍提高。脱模过程中,前模仁和后模仁两侧同时进行脱模工作,两侧同时受力,二者不会发生倾斜,能够有效避免单侧脱模时前模仁和后模仁因发生倾斜导致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行位上均设有多组镶件,任意两组所述镶件分别插入到两个所述注塑胶位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个行位能够同时驱动多组镶件动作,这样能够简化模具的机械结构,降低模具的制造费用和发生故障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所述镶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注塑件内形成多个空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镶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行位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品规格发生改变时,可以单独更换对应的镶件,同时当镶件磨损严重时,也可以单独对其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镶件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二镶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塑过程中,镶件插入到注塑腔体内,但是不参与注塑过程,而是通过第二镶件在注塑件内形成空腔,一方面注塑过程不会磨损镶件,可以保证注塑件的精度,另一方面第二镶件磨损后,可以单独对其进行修复,该修复过程也不会影响镶件的定位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垂直于所述镶件运动方向的平面上,所述第二镶件在该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镶件在该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所述第二镶件在该平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镶件在该平面上的投影区域之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模过程中,可以先将镶件和第二镶件从注塑件内拉出来后再进行脱模,这样不需要使用人工或者辅助工具进行脱模,生产节拍更加紧凑,生产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塑胶位上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包括设在第一胶位上的第一部分和设在第二胶位上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二镶件插入到所述注塑胶位内时,其自由端伸入到所述盲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镶件插入到盲孔内,其两端均被固定,这样在注塑过程中,第二镶件不会因为注塑压力产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垂直于所述第二镶件的运动方向上,所述第二镶件在该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盲孔在该平面上的投影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第二镶件顺利的插入到盲孔内并从盲孔内抽出,避免注塑过程中的热膨胀变形导致第二镶件被卡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镶件包括设在镶件上的填充部分和设在填充部分上的过渡部分;
在垂直于所述填充部分运动方向的平面上,所述过渡部分在该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填充部分在该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所述过渡部分在该平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填充部分在该平面上的投影区域之内;
所述第二镶件插入到所述注塑胶位内时,所述填充部分伸入到所述盲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塑过程中,填充部分参与注塑件内空腔的形成,过渡部分提供支撑,从加工方面考虑,可以对填充部分进行精加工,过渡部分进行粗加工,这样可以降低模具的加工费用,并且过渡部分插入到盲孔内后,二者之间存在间隙,过渡部分不会被卡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注塑过程中,驱动机构推动行位动作,将镶件插入到注塑胶位内,融化的原材料流入到注塑较为内后冷却成型。前模仁和后模仁在合模过程中能够形成多个注塑胶位,生产效率成倍提高。脱模过程中,前模仁和后模仁两侧同时进行脱模工作,两侧同时受力,二者不会发生倾斜,能够有效避免单侧脱模时前模仁和后模仁因发生倾斜导致的磨损。
镶件可拆卸的连接在行位上,这样当产品规格发生改变时,可以单独更换对应的镶件,同时当镶件磨损严重时,也可以单独对其进行更换,而不需要将行位等拆卸下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另一视角下的三维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模仁与行位和镶件的配合关系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模仁与前模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后模仁,12、前模仁,13、第一胶位,14、第二胶位,15、行位,16、镶件,17、驱动机构,21、第二镶件,211、填充部分,212、过渡部分,31、盲孔,311、第一部分,312、第二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为了显示的更加清楚,对其进行了爆炸处理,用以清楚的显示其内部结构,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主要包括后模仁11、前模仁12、第一胶位13、第二胶位14、行位15、镶件16和驱动机构17,其中后模仁11和前模仁12是一对,注塑过程中二者贴合,脱模过程中二者分离,其动作由后模座与前模座驱动。
后模仁11和前模仁12贴合时,其内部会形成多个注塑胶位,注塑胶位由设在后模仁11上的第一胶位13和设在前模仁12上的第二胶位14两部分组成,注塑过程中,注塑机将融化的原材料加压后注入到每一个注塑腔体内,原材料冷却成型后将其取出。
参考图1、图2和图3,后模仁11上设有多组第一胶位13,每组第一胶位13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同一组内的第一胶位13的朝向相反,相应的,前模仁12上同样设有多组第二胶位14,每组第二胶位14的数量也是两个,并且每组第二胶位14的朝向相反。这样后模仁11与前模仁12贴合时,能够同时形成多组注塑胶位,每组注塑胶位的数量为两个,每组内的两个注塑胶位朝向相反。
行位15安装在前模座或者后模座上,能够在驱动机构17的带动下往复滑动,推动安装在其上的镶件16插入到注塑腔体内或者将其从注塑腔体内抽出来。
参考图1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7由斜顶等组成,斜顶的一端安装在前模架底板或者后模架底板的支架上,另一端穿过行位15上的斜孔,这样行位15在移动的同时会在斜顶上滑动,从而使行位15能够在前模座或者后模座上滑动。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7也可以直接使用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直接铰接在行位15上,推动行位15运动。
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行位15上均设有多组镶件16,任意两组所述镶件16分别插入到两个注塑胶位内。这样一个行位15能够同时驱动多组镶件16运动,并分别使其插入到不同的注塑胶位内,这样一套模具中行位15的数量可以下降为两个,结构更加简单。另一实施例中,每组镶件16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这样能够在注塑件内形成多个空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镶件16可拆卸的连接在行位15上,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镶件16直接螺纹连接在行位15上;镶件16插入到行位15上的孔内,然后用螺丝固定;镶件16插入到行位15上的阶梯孔内,然后用法兰或者盲板将其顶住或者在行位15后方增加相应的限位块,将镶件16顶在行位15上。
参考图1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镶件16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二镶件21,第二镶件21与镶件16一体成型,这样镶件16负责定位,第二镶件21负责注塑过程中的空腔成型,二者互不影响。另一实施例中,在垂直于镶件16运动方向的平面上,第二镶件21在该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镶件16在该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第二镶件21在该平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镶件16在该平面上的投影区域之内,这样在脱模过程中,可以先将镶件16与第二镶件21抽出来,第二镶件21在抽出的过程中不会与第一胶位13和第二胶位14发生碰撞。
参考图4,为了改善第二镶件21的工作情况,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注塑胶位内增加了一个盲孔31,盲孔31由设在第一胶位13上的第一部分311和设在第二胶位14上的第二部分312两部分组成。当第二镶件21插入到注塑胶位内后,其自由端会伸入到该盲孔31内,这样在注塑过程中,第二镶件21的两端都被固定,不会因为高温高压的原料注入而发生变形。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二镶件21的运动方向上,所述第二镶件21在该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盲孔31在该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也就是当第二镶件21插入到盲孔31内时,二者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能够容纳二者在注塑过程中出现的热变形,避免第二镶件21在盲孔31内被卡死。
参考图7,为了进一步改善第二镶件21的工况,避免其在脱模的过程中将注塑件的内壁挂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镶件21改为由填充部分211和设在填充部分211上的过渡部分212两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一体成型。在垂直于所述填充部分211运动方向的平面上,过渡部分212在该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填充部分211在该平面上的投影面积,过渡部分212在该平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填充部分211在该平面上的投影区域之内,这样能够保证过渡部分212的截面积始终小于填充部分211的截面积,在脱模过程中,过渡部分212进入到注塑件内的空腔内时,不会与空腔内壁发生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垂直于过渡部分212轴线的方向上,过渡部分212的截面积小于盲孔31的截面积,这样过渡部分212插入到盲孔31内时,二者之间存在间隙,过渡部分212不会被卡死。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模仁(11);
前模仁(12),与所述后模仁(11)匹配,用于形成注塑所用的注塑胶位;
所述注塑胶位包括设在所述后模仁(11)上的第一胶位(13)和设在所述前模仁(12)上的第二胶位(14);
所述后模仁(11)上设有多组第一胶位(13),每组所述第一胶位(13)的数量为两个,每组所述第一胶位(13)的朝向相反;
所述前模仁(12)上设有多组第二胶位(14),每组所述第二胶位(14)的数量为两个,每组所述第二胶位(14)的朝向相反;
行位(15),与前模座或者后模座滑动连接;
镶件(16),设在所述行位(15)上;
驱动机构(17),用于驱动所述行位(15)移动,使所述镶件(16)能够插入到所述注塑胶位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行位(15)上均设有多组镶件(16),任意两组所述镶件(16)分别插入到两个所述注塑胶位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镶件(16)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镶件(16)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行位(1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镶件(16)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二镶件(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镶件(16)运动方向的平面上,所述第二镶件(21)在该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镶件(16)在该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所述第二镶件(21)在该平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镶件(16)在该平面上的投影区域之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塑胶位上设有盲孔(31),所述盲孔(31)包括设在第一胶位(13)上的第一部分(311)和设在第二胶位(14)上的第二部分(312);
所述第二镶件(21)插入到所述注塑胶位内时,其自由端伸入到所述盲孔(3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二镶件(21)的运动方向上,所述第二镶件(21)在该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盲孔(31)在该平面上的投影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镶件(21)包括设在镶件(16)上的填充部分(211)和设在填充部分(211)上的过渡部分(212);
在垂直于所述填充部分(211)运动方向的平面上,所述过渡部分(212)在该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填充部分(211)在该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所述过渡部分(212)在该平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填充部分(211)在该平面上的投影区域之内;
所述第二镶件(21)插入到所述注塑胶位内时,所述填充部分(211)伸入到所述盲孔(31)内。
CN201921764172.0U 2019-10-19 2019-10-19 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 Active CN210940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4172.0U CN210940257U (zh) 2019-10-19 2019-10-19 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4172.0U CN210940257U (zh) 2019-10-19 2019-10-19 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40257U true CN210940257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84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64172.0U Active CN210940257U (zh) 2019-10-19 2019-10-19 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40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40257U (zh) 一种多工位注塑结构
CN212147346U (zh) 一种具有刀头可替换式模内热切功能的hud反射镜光学模具
CN212528566U (zh) 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斜顶机构
CN209971413U (zh) 拼接式垫板注塑模具
CN209599739U (zh) 一种便于圆筒状产品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4562587U (zh) 一种快速模结构
CN117549496B (zh) 一种双色三工位高精密光导模具
CN216032251U (zh) 桶形塑料容器表面内凹纹六滑块脱模机构
CN115157581B (zh) 脱模装置和注塑模具
CN219618367U (zh) 一种笔灯颈套的双色包胶模具
CN219522872U (zh) 一种用于注塑led显示屏面罩的模具
CN213763967U (zh) 一种四方位合模压铸模具
CN214773727U (zh) 多滑块快速脱模模具
CN210283083U (zh) 具有集成模块的乘用车行李箱盖板注塑模
CN217531696U (zh) 多维曲面仿人体工学塑料椅注塑模具
CN217752572U (zh) 模具内切浇口机构
CN216182487U (zh) 欧式塑料椅模具斜顶脱模机构
CN210911026U (zh) 一种注塑产品顶出装置及设置有该顶出装置的模具
CN218985709U (zh) 一种s形抽芯的软胶吹气模具结构
CN220562096U (zh) 一种顶出抽芯装置及模具
CN217514451U (zh) 一种用于成型多孔类塑件的自动抽芯式塑模结构
CN217021281U (zh) 一种制造检测试剂盒且具有精定位合模的模具
CN218256523U (zh) 一种倒扣模具的前后模斜抽芯机构
CN219664907U (zh) 一种模具的定位结构
CN220447078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