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36793U - 内涨式扩管机 - Google Patents

内涨式扩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36793U
CN210936793U CN201921645789.0U CN201921645789U CN210936793U CN 210936793 U CN210936793 U CN 210936793U CN 201921645789 U CN201921645789 U CN 201921645789U CN 210936793 U CN210936793 U CN 210936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anding
tube
motor
pipe
mov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457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翔
张公胜
李正
李士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uhong Precision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uhong Precision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uhong Precision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uhong Precision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457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36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36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36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涨式扩管机。本实用新型的内涨式扩管机,包括:移动机构、支架、扩管机构和控制器,支架设置在移动机构上,扩管机构包括:伸缩装置、扩管针、扩管头和固定座,伸缩装置和固定座设置在支架上,扩管头设置在固定座上,扩管头设有扩管通道,扩管针的一端与伸缩装置连接,扩管针的另一端呈锥形,可滑动的穿设在扩管通道内。本实用新型的内涨式扩管机,控制器控制扩管头的前端伸入油冷器的冷却管内,扩管针向左移动,使扩管头的侧壁挤压冷却管的内壁,使冷却管发生局部形变,从而使冷却管固定在油冷器的侧板上,冷却管只是与侧板的接触处受力,不会造成冷却管其他部位的变形,速度快,也保证冷却管的使用质量。

Description

内涨式扩管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涨式扩管机。
背景技术
油冷器是液压系统和润滑系统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冷器设备,通过油冷器使具有一定温差的两种流体介质实现热交换,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保证系统正常的运行。
油冷器内设有多根供冷却液通过的冷却管,冷却管的左右两端穿设在油冷器两侧的侧板的通孔内,并与侧板固定连接,使冷却管固定在油冷器内。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冷却管与油冷器的侧板的连接,通过敲击冷却管的端部,使冷却管的端部发生变形,从而使冷却管固定在侧板上,不仅效率低,而且由于敲击时冷却管整体受力,容易使冷却管产生变形、裂缝等缺陷,造成冷却管使用时发生泄漏,影响油冷器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涨式扩管机,只使冷却管与侧板的接触处受力,不会造成冷却管其他部位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内涨式扩管机,包括:移动机构、支架、扩管机构和控制器;
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上,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支架移动;
所述扩管机构包括:伸缩装置、扩管针、扩管头和固定座;
所述伸缩装置和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扩管头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扩管头设有扩管通道;
所述扩管针的一端与所述伸缩装置连接,所述伸缩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扩管针左右移动;
所述扩管针的另一端呈锥形,可滑动的穿设在所述扩管通道内,所述扩管针在向右移动时用于撑开所述扩管通道,使所述扩管头的侧壁挤压冷却管的内壁,并使冷却管固定在油冷器的侧板;
所述移动机构和所述伸缩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和第三移动机构;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底板、第一电机、第一丝杆、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
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丝杆转动,所述第一滑块啮合在所述第一丝杆上;
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支撑座、第二电机、第二丝杆、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
所述支撑座卡接在所述第一滑轨上,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丝杆和所述第二滑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
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丝杆转动,所述第二滑块啮合在所述第二丝杆上;
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三电机、第三丝杆、第三滑轨和第三滑块;
所述固定板卡接在所述第二滑轨上,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所述第三丝杆和所述第三滑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丝杆与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三丝杆转动,所述第三滑块啮合在所述第三丝杆上;
所述支架卡接在所述第三滑轨上,与所述第三滑块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遮光片、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遮光片、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三遮光片和第三光电传感器;
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遮光片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用于在感应到所述第一遮光片进入预设位置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遮光片的位置信号;
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遮光片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用于在感应到所述第二遮光片进入预设位置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二遮光片的位置信号;
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遮光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用于在感应到所述第三遮光片进入预设位置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三遮光片的位置信号。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伸缩装置为油缸,且所述油缸设有接近电磁阀,所述接近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油缸的驱动力。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扩管头包括:固定部和扩头部;
所述固定部用于与所述固定座连接;
所述扩头部沿轴向设有多个分隔槽,所述多个分隔槽贯穿所述扩头部的侧壁,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布设,使得所述扩头部分隔成多个花瓣体。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扩头部的端部呈锥形。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扩管通道的端部呈锥形。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扩管机构还包括:导向套;
所述导向套的材质为黄铜,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套设在所述扩管针的侧壁上,使所述扩管针沿所述导向套左右移动。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扩管头的材质为Mn13;
所述扩管针的材质为Dc53。
基于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内涨式扩管机,通过设置移动机构、支架、扩管机构和控制器,支架设置在移动机构上,扩管机构包括:伸缩装置、扩管针、扩管头和固定座,伸缩装置和固定座设置在支架上,扩管头设置在固定座上,扩管头设有扩管通道,扩管针的一端与伸缩装置连接,扩管针的另一端呈锥形,可滑动的穿设在扩管头的扩管通道内。本实用新型的内涨式扩管机,控制器通过移动机构控制扩管头移动,使扩管头的前端伸入油冷器的冷却管内,扩管针在伸缩装置的驱动下向左移动,撑开扩管头的扩管通道,扩管头的侧壁挤压冷却管的内壁,使冷却管发生局部形变,从而使冷却管固定在油冷器的侧板上,冷却管只是与侧板的接触处受力,不会造成冷却管其他部位的变形,速度快,也保证冷却管的使用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涨式扩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油冷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涨式扩管机的移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涨式扩管机的扩管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涨式扩管机的扩管机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图5中的A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涨式扩管机的扩管头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移动机构;11、第一移动机构;111、底板;112、第一电机;113、第一丝杆;114、第一滑轨;115、第一滑块;12、第二移动机构;121、支撑座;122、第二电机;123、第二丝杆;124、第二滑轨;125、第二滑块;13、第三移动机构;131、固定板;132、第三电机;133、第三丝杆;134、第三滑轨;135、第三滑块;141、第一遮光片;142、第一光电传感器;151、第二遮光片;152、第二光电传感器;161、第三遮光片;162、第三光电传感器; 2、支架;3、扩管机构;31、伸缩装置;32、扩管针;33、扩管头;331、扩管通道;332、固定部;333、扩头部;3331、分隔槽;3332、花瓣体;34、固定座;4、油冷器;41、冷却管;42、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涨式扩管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油冷器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涨式扩管机的移动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涨式扩管机的扩管机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涨式扩管机的扩管机构的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图5中的A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涨式扩管机的扩管头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内涨式扩管机,包括:移动机构1、支架2、扩管机构3和控制器。
移动机构1固定设置,支架2设置在移动机构1上,移动机构1用于带动支架2移动。
扩管机构3包括:伸缩装置31、扩管针32、扩管头33和固定座34。
扩管机构3的伸缩装置31和固定座34设置在支架2上,支架2的移动带动伸缩装置31和固定座34一起移动。
固定座34设有通孔,扩管头33水平设置,扩管头33的一端(左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座34上,扩管头33的另一端(右端)的端部用于伸入到油冷器4内的冷却管41内,且扩管头33的中心沿轴向设有贯穿扩管头33的扩管通道331。
扩管针32也水平设置,扩管针32的一端(左端)与伸缩装置31的活动端固定连接,伸缩装置31的活动端的伸缩带动扩管针32左右移动。
扩管针32的另一端(右端)呈锥形,扩管针32的右端穿过固定座34上的通孔并可滑动的穿设在扩管头33的扩管通道331内,扩管针32在伸缩装置31的驱动下向右移动时,扩管针32的锥形端的端部撑开扩管头33的右端端部,使扩管头33的右端端部的圆周侧壁向外扩张挤压油冷器4中的冷却管 41的内壁,使冷却管41的圆周侧壁发生形变,从而使冷却管41卡接固定在油冷器4的左右两侧的侧板42上。
移动机构1和扩管机构3的伸缩装置31分别与控制器(图中未画出)电性连接,控制器为可编程的PLC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移动机构1控制支架2 的移动,即控制扩管头33的移动,使扩管头33伸入到冷却管41内,并通过伸缩装置31控制扩管针32的移动,以撑开扩管头33。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例的内涨式扩管机,通过设置移动机构、支架、扩管机构和控制器,支架设置在移动机构上,扩管机构包括:伸缩装置、扩管针、扩管头和固定座,伸缩装置和固定座设置在支架上,扩管头设置在固定座上,扩管头设有扩管通道,扩管针的一端与伸缩装置连接,扩管针的另一端呈锥形,可滑动的穿设在扩管头的扩管通道内。本实施例的内涨式扩管机,控制器通过移动机构控制扩管头移动,使扩管头的前端伸入油冷器的冷却管内,扩管针在伸缩装置的驱动下向左移动,撑开扩管头的扩管通道,扩管头的侧壁挤压冷却管的内壁,使冷却管发生局部形变,从而使冷却管固定在油冷器的侧板上,冷却管只是与侧板的接触处受力,不会造成冷却管其他部位的变形,速度快,也保证冷却管的使用质量。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内涨式扩管机,移动机构1包括:第一移动机构 11、第二移动机构12和第三移动机构13。
第一移动机构11包括:底板111、第一电机112、第一丝杆113、第一滑轨114和第一滑块115。
底板111固定设置,第一电机112、第一丝杆113和第一滑轨114设置在底板111上。
第一电机112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112的转动和转速,第一丝杆113与第一电机112传动连接,第一电机112的转动带动第一丝杆113转动。
第一滑轨114与第一丝杆113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滑块115设有螺纹通孔,第一滑块115通过螺纹通孔啮合在第一丝杆113上。
第二移动机构12包括:支撑座121、第二电机122、第二丝杆123、第二滑轨124和第二滑块125。
支撑座121的底部设有第一卡槽,支撑座121通过第一卡槽卡接在第一移动机构11的第一滑轨114上,且支撑座121的底部与第一滑块115固定连接,第一丝杆113转动时带动第一滑块115和支撑座121沿第一滑轨114左右移动,第二电机122、第二丝杆123和第二滑轨124设置在支撑座121上。
第二电机122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122的转动和转速,第二丝杆123与第二电机122传动连接,第二电机122的转动带动第二丝杆123转动。
第二滑轨124与第二丝杆123相互平行设置,第二滑块125设有螺纹通孔,第二滑块125通过螺纹通孔啮合在第二丝杆123上。
第三移动机构13包括:固定板131、第三电机132、第三丝杆133、第三滑轨134和第三滑块135。
固定板131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槽,固定板131通过第二卡槽卡接在第二移动机构12的第二滑轨124上,且固定板131与第二滑块125固定连接,第二丝杆123转动时带动第二滑块125和固定板131沿第二滑轨124前后移动,第三电机132、第三丝杆133和第三滑轨134设置在固定板131上。
第三电机132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132的转动和转速,第三丝杆133与第三电机132传动连接,第三电机132的转动带动第三丝杆133转动。
第三滑块135设有螺纹通孔,第三滑块135通过螺纹通孔啮合在第三丝杆133上。
支架2的一侧面设有第三卡槽,支架2通过第三卡槽卡接在第三移动机构13的第三滑轨134上,且支架2与第三滑块135固定连接,第三丝杆133 在转动时带动第三滑块135和支架2沿第三滑轨134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扩管机构3设置在支架2上,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在第一移动机构11、第二移动机构12和第三移动机构13的带动下,扩管机构3可左右、前后和上下移动,以对油冷器4上的冷却管41逐个进行扩管,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12、第二电机122和第三电机132 均为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的控制,可使扩管机构3的扩管头33精准定位,使扩管头33的端部准确插入到冷却管41内。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内涨式扩管机,移动机构1还包括:第一遮光片141、第一光电传感器142、第二遮光片151、第二光电传感器152、第三遮光片161和第三光电传感器162。
第一遮光片141设置在支撑座121上,支撑座121的移动带动第一遮光片141一起移动。第一光电传感器1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光电传感器 142间隔设置在底板111上,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遮光片141随支撑座121移动,当移动到最左侧,第一光电传感器142感应到第一遮光片141 时,向控制器发送第一遮光片141和支撑座121的位置信号,控制器接收到第一光电传感器142发送的第一遮光片141和支撑座121的位置信号,通过第一电机112控制第一遮光片141和支撑座121停止向左移动,防止支撑座 121滑出第一滑轨114;第一遮光片141随支撑座121移动到最右侧,第一光电传感器142感应到第一遮光片141时,向控制器发送第一遮光片141和支撑座121的位置信号,控制器接收到第一光电传感器142发送的第一遮光片 141和支撑座121的位置信号,通过第一电机112控制第一遮光片141和支撑座121停止向右移动。
第二遮光片151设置在固定板131上,第二光电传感器15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光电传感器152间隔设置在支撑座121上,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遮光片151随固定板131移动,当移动到最前端,第二光电传感器152感应到第二遮光片151时,向控制器发送第二遮光片151和固定板131 的位置信号,控制器接收到第二光电传感器152发送的第二遮光片151和固定板131的位置信号,通过第二电机122控制第二遮光片151和固定板131 停止向前移动;第二遮光片151随固定板131移动到最后端,第二光电传感器152感应到第二遮光片151时,向控制器发送第二遮光片151和固定板131 的位置信号,控制器接收到第二光电传感器152发送的第二遮光片151和固定板131的位置信号,通过第二电机122控制第二遮光片151和固定板131 停止向后移动。
第三遮光片161设置在支架2上,第三光电传感器16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光电传感器162间隔设置在固定板131上,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三遮光片161随支架2上下移动,当移动到最上端,第三光电传感器162 感应到第三遮光片161时,向控制器发送第三遮光片161和支架2的位置信号,控制器接收到第三光电传感器162发送的第三遮光片161和支架2的位置信号,通过第三电机132控制第三遮光片161和支架2停止向上移动;第三遮光片161随支架2移动到最下端,第三光电传感器162感应到第三遮光片161时,向控制器发送第三遮光片161和支架2的位置信号,控制器接收到第三光电传感器162发送的第三遮光片161和支架2的位置信号,通过第三电机132控制第三遮光片161和支架2停止向下移动。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内涨式扩管机,扩管机构3的伸缩装置31为油缸,油缸的活动端与扩管针32的左端连接,且伸缩装置31的油缸设有接近电磁阀(图中未画出),通过接近电磁阀精确控制油缸的进油量,即控制伸缩装置31的油缸的驱动力(推力)。
可选的,如图5、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内涨式扩管机,扩管头 33包括:固定部332和扩头部333。
扩管头33的固定部332呈圆盘状,通过固定螺栓等连接件与固定座34 可拆卸连接。
扩管头33的扩头部333的侧壁上沿轴向设有多个分隔槽3331,多个分隔槽3331沿扩头部333的圆周方向均匀布设,并贯穿扩头部333的侧壁,多个分隔槽3331使得扩头部333的侧壁分隔成多个呈扇形的花瓣体3332,扩管针32在伸缩装置31的驱动下向右移动时,使扩头部333的各花瓣体3332 分别向外撑开,挤压冷却管41的内壁。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扩管头33的扩头部333的前端呈锥形(圆锥形),扩管针32向右移动时,扩头部333的锥形端部先向外撑开,与扩头部333的侧壁平齐后再一同向外撑开,使冷却管41的侧壁产生变形,冷却管41受力更均匀。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内涨式扩管机,扩管头33内的扩管通道331的前端也呈锥形,方便扩管针32对扩管头33的挤压。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内涨式扩管机,扩管机构3还包括:导向套35。
导向套35的材质为黄铜,固定设置在固定座34的通孔内。导向套35设有与扩管针32适配的通孔,导向套35套设在扩管针32的侧壁上,扩管针 32在伸缩装置31的驱动下左右移动时,沿导向套35的通孔内壁左右移动,黄铜材质的导向套35具有较好的润滑性,使扩管针32左右时不会发生磨损。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扩管头33的材质为Mn13,Mn13(高猛合金钢) 具有极好的耐磨性能并具有较好的弹性,在挤压时不会发生磨损,且扩管针 32向左移动后,借助自身的弹性,扩管头33可自动收缩复位,使扩管头33 从冷却管41中退出。
扩管针32的材质为Dc53,Dc53(高合金模具钢)具有较好的刚性和韧性,使扩管针32在挤压扩管头33时不易产生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涨式扩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机构、支架、扩管机构和控制器;
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上,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支架移动;
所述扩管机构包括:伸缩装置、扩管针、扩管头和固定座;
所述伸缩装置和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扩管头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扩管头设有扩管通道;
所述扩管针的一端与所述伸缩装置连接,所述伸缩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扩管针左右移动;
所述扩管针的另一端呈锥形,可滑动的穿设在所述扩管通道内,所述扩管针在向右移动时用于撑开所述扩管通道,使所述扩管头的侧壁挤压冷却管的内壁,并使冷却管固定在油冷器的侧板上;
所述移动机构和所述伸缩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涨式扩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和第三移动机构;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底板、第一电机、第一丝杆、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
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丝杆转动,所述第一滑块啮合在所述第一丝杆上;
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支撑座、第二电机、第二丝杆、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
所述支撑座卡接在所述第一滑轨上,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丝杆和所述第二滑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
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丝杆转动,所述第二滑块啮合在所述第二丝杆上;
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三电机、第三丝杆、第三滑轨和第三滑块;
所述固定板卡接在所述第二滑轨上,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所述第三丝杆和所述第三滑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丝杆与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三丝杆转动,所述第三滑块啮合在所述第三丝杆上;
所述支架卡接在所述第三滑轨上,与所述第三滑块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涨式扩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涨式扩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遮光片、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遮光片、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三遮光片和第三光电传感器;
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遮光片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用于在感应到所述第一遮光片进入预设位置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遮光片的位置信号;
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遮光片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用于在感应到所述第二遮光片进入预设位置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二遮光片的位置信号;
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遮光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用于在感应到所述第三遮光片进入预设位置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三遮光片的位置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涨式扩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为油缸,且所述油缸设有接近电磁阀,所述接近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油缸的驱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涨式扩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扩管头包括:固定部和扩头部;
所述固定部用于与所述固定座连接;
所述扩头部沿轴向设有多个分隔槽,所述多个分隔槽贯穿所述扩头部的侧壁,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布设,使得所述扩头部分隔成多个花瓣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涨式扩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头部的端部呈锥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涨式扩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扩管通道的端部呈锥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涨式扩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扩管机构还包括:导向套;
所述导向套的材质为黄铜,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套设在所述扩管针的侧壁上,使所述扩管针沿所述导向套左右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涨式扩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扩管头的材质为Mn13;
所述扩管针的材质为Dc53。
CN201921645789.0U 2019-09-29 2019-09-29 内涨式扩管机 Active CN210936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5789.0U CN210936793U (zh) 2019-09-29 2019-09-29 内涨式扩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5789.0U CN210936793U (zh) 2019-09-29 2019-09-29 内涨式扩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36793U true CN210936793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96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45789.0U Active CN210936793U (zh) 2019-09-29 2019-09-29 内涨式扩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367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6747A (zh) * 2020-10-30 2021-03-16 新昌县众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设备用分配管组件的胀接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6747A (zh) * 2020-10-30 2021-03-16 新昌县众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设备用分配管组件的胀接工艺
CN112496747B (zh) * 2020-10-30 2021-11-23 新昌县众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设备用分配管组件的胀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36793U (zh) 内涨式扩管机
CN204228350U (zh) 换热管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
CN104535269A (zh) 换热管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
CN112549489A (zh) 一种pvc塑料管制作成型方法
CN109001433B (zh) 一种深层土壤水分打孔测量方法
CN105150278A (zh) 全自动钻孔机
CN211230320U (zh) 双悬挂双密封式耐高温膨胀悬挂器
CN109551419B (zh) 一种压力机油缸密封圈更换方法
CN108746208B (zh) 一种卧置式穿孔设备
CN103316940B (zh) 挤压机的导正装置、具有该导正装置的挤压机及导正方法
CN114110285B (zh) 一种碳钢单卡压式四通管件
CN216179307U (zh) 一种用于橡胶密封圈加工的定位工装
CN206643166U (zh) 一种内外径定径装置
CN112781992B (zh) 一种总成管加工用辅助工装
CN212704064U (zh) 一种胀管机胀杆固定装置
CN208245668U (zh) 旋压胀管机
CN204953613U (zh) 一种波纹管成型装置
CN209830052U (zh) 一种管道旋扩机的花盘及旋扩机
CN210131934U (zh) 一种钢管旋扩系统及钢管旋扩机
CN111069376B (zh) 一种改善换热效果换热管的自动化加工系统
CN110039486B (zh) 一种用于管路连接的套环加工装置及其套环
CN112780187A (zh) 矿用钻探的钻杆
CN102489571A (zh) 硬管管端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
CN220481474U (zh) 一种用于加工薄壁缸套的自适应工装
CN211307373U (zh) 用于加工汽车天窗水管的扩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