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36533U - 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36533U
CN210936533U CN201922133689.6U CN201922133689U CN210936533U CN 210936533 U CN210936533 U CN 210936533U CN 201922133689 U CN201922133689 U CN 201922133689U CN 210936533 U CN210936533 U CN 210936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die base
base
fixing plat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36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立锋
周伟
丁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Gongli Seik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Gongli Seik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Gongli Seik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Gongli Seik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336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36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36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36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包括适于配合使用的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上模机构包括上模基座,以及设于上模基座上的上卸料块和至少一个上推杆;下模机构包括位于上模基座下方的下模基座,以及通过第一弹性组件与下模基座相连的适于承载汽车零部件的抬料板、通过第二弹性组件与下模基座相连的且与抬料板活动配接的定位护套,以及穿插于定位护套内且通过第三弹性组件与下模基座相连的检测顶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可提高汽车零部件侧壁孔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

Description

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及汽车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壳体侧壁带孔的汽车零部件例如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侧壁孔的数量不止一个,且孔径较小的情况,在对上述侧壁带孔的汽车零件进行加工的时候,特别在采用连续模进行汽车零件的侧壁冲孔加工的时候,可能粗存在漏孔或少孔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连续模上加工形成的壳体侧壁具有多个小孔的汽车零件产品还需要增加后道的侧壁孔检测工序,如果采用人工进行检测,不仅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的生产模式,而且人工检测本身还是存在检测的误差,还是难以避免检测遗漏,导致不合规的产品进行下一与其它汽车零件装配工序中,从而形成下一加工工序中的残次品,最终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以解决提高汽车零部件的侧壁孔的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包括:
上模机构,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模基座,以及设于上模基座上的上卸料块和至少一个上推杆;
下模机构,所述下模机构包括位于上模基座下方的下模基座,以及通过第一弹性组件与所述下模基座相连的适于承载汽车零部件的抬料板、通过第二弹性组件与所述下模基座相连的且与所述抬料板活动配接的定位护套,以及穿插于所述定位护套内且通过第三弹性组件与所述下模基座相连的检测顶杆;其中在所述定位护套的侧壁设有适于与汽车零部件的侧壁孔对应的穿孔,在所述检测顶杆的侧壁凹设有对应所述穿孔的弧形凹槽,以及在所述检测顶杆的侧壁与所述穿孔之间设有检测探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基座包括上模顶座,以及与所述上模顶座固连的上固定板;
所述下模基座包括下模底座、与所述下模底座固连的下垫板,以及与所述下垫板固连的下固定板。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推杆的活动端贯穿所述上固定板后伸出在上固定板背离上模顶座的一侧外,且所述上推杆的固定端插入所述上模顶座后与设于所述上模顶座内的第一弹性件相连;
所述上卸料块贯穿所述上固定板后伸出在上固定板背离上模顶座的一侧外,且所述上卸料块的固定端插入所述上模顶座后与设于所述上模顶座内的第二弹性夹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卸料块朝向下模机构的端面设有适于与汽车零部件配合的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与所述抬料板背离上推杆的端面相连的下卸料杆,以及贯穿地设于所述下模底座和下垫板内的第一弹簧;
所述下卸料杆可活动地穿过所述下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弹簧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护套包括与所述下固定板活动相连的基部,以及与所述基部一体相连的且适于伸出在下固定板外的翼部;在所述下固定板朝向上推杆的端面上围绕所述翼部设有与所述下固定板固连的护套压板;以及
所述基部和翼部的内部贯通有适于所述检测顶杆插入的通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贯穿所述下模底座、下垫板和下固定板的第二下顶杆,以及设于所述下模底座内与所述第二下顶杆相连的第二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弹性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下模底座内的第三弹簧;
所述检测顶杆的一端设于所述下模底座内与第三弹簧相连,而该检测顶杆的另一端则是穿过下垫板后插入至下固定板中后插入所述通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顶杆位于所述基部外侧的部分的侧壁上还凹设有凹陷槽;以及
所述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还包括沿着垂直于所述检测顶杆的方向贯穿所述下垫板的水平顶杆;
所述水平顶杆的一端嵌入在所述凹陷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水平顶杆远离所述检测顶杆的一端与一微动开关接触。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通过在定位护套的侧壁设有适于与汽车零部件的侧壁孔对应的穿孔配合检测探针,使得通过检测探针与汽车零部件的壳体的侧壁孔是否存在进行调整其对于检测顶杆的位置的调整,进而通过感测检测顶杆的位置的变化即可获知壳体侧壁是否存在漏孔问题,避免漏孔造成安全气囊充气不均匀而产生的安全气囊失效的问题,以及还可避免安全气囊充气过快或过慢而造成伤人的风险。检测整个过程依靠检测探针和检测顶杆实现,不仅检测效率高且精确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在开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在合模过程中第一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在合模过程中第二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在合模过程中第三步对应的汽车零部件的壳体侧壁不漏孔的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在合模过程中第三步对应的汽车零部件的壳体侧壁有漏孔的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推杆1、抬料板2、定位护套3、检测顶杆4、穿孔5、弧形凹槽6、检测探针7、上模顶座8、上固定板9、下模底座10、下垫板11、下固定板12、第一弹性件13、第二弹性件15、凹槽16、上卸料块18、下卸料杆19、第一弹簧20、第二弹簧21、翼部301、基部302、第二下顶杆23、第三弹簧25、凹陷槽28、水平顶杆29、微动开关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包括:适于配合使用的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
具体的上模机构,上模机构包括上模基座,以及设于上模基座上的上卸料块18和至少一个上推杆1。
下模机构包括位于上模基座下方的下模基座,以及通过第一弹性组件与下模基座相连的适于承载汽车零部件A的抬料板2、通过第二弹性组件与下模基座相连的且与抬料板2活动配接的定位护套3,以及穿插于定位护套3内且通过第三弹性组件与下模基座相连的检测顶杆4;其中在定位护套3的侧壁设有适于与汽车零部件A的侧壁孔对应的穿孔5,在检测顶杆4的侧壁凹设有对应穿孔5的弧形凹槽6,以及在检测顶杆4的侧壁与穿孔5之间设有检测探针7。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采用的检测探针7包括适于嵌入在弧形凹槽6内的本部701,以及与所述本部701相连的可穿过定位护套3的穿孔5以部分插入汽车零部件A壳体上的小孔内的翅翼702,而在翅翼702部分地插入汽车零部件A壳体上的小孔中时,本部701会形成与定位护套3的内侧壁之间的抵接,使得检测探针7不会整体地通过穿孔5插入到汽车零部件A壳体的小孔中。
详细来说,首先是,上模基座包括上模顶座8,以及与上模顶座8固连的上固定板9;下模基座包括下模底座10、与下模底座10固连的下垫板11,以及与下垫板11固连的下固定板12。
其次是,上推杆1的活动端贯穿上固定板9后伸出在上固定板9背离上模顶座8的一侧外,且上推杆1的固定端插入上模顶座8后与设于上模顶座8内的第一弹性件13相连;上卸料块18贯穿上固定板9后伸出在上固定板9背离上模顶座8的一侧外,且上卸料块18的固定端插入上模顶座8后与设于上模顶座8内的第二弹性夹相连。对于本实施例来说设置一对上推杆1,通过一对上推杆1来实现提高对于下抬料板2压动过程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第一弹性件13和第二弹性件15所起的作用主要在于在上模机构持续朝向下模机构压动的过程中,当上推杆1抵压抬料板2到位后,使得抬料板2与下固定板12完全接触时,随着上模机构的持续下压,上卸料块18还可以对定位护套3施加压力,使得定位护套3相对于下固定板12产生下移运动,此时不会因为上推杆1与抬料板2之间的抵接而影响上卸料块18对于定位护套3继续施压。其次,本实施例的第一弹性件13和第二弹性件15还具有的意义在于,当下模机构被压动到位后,上模机构没有及时停止下压运动的趋势时,第一弹性件13和第二弹性件15可以提供对于上模机构继续下压的压力的缓冲作用,避免在上模机构没有及时停止的下压作用下造成对于下模机构的损伤,即起到了对于下模机构的保护作用,以延长下模机构的使用寿命。对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弹性件13和第二弹性件15来说均可采用例如但不限于弹簧结构。
考虑到为了提高对于汽车零部件A压动过程中防止汽车零部件A产生移位现象,本实施例的上卸料块18朝向下模机构的端面设有适于与汽车零部件A配合的凹槽16,通过凹槽16使得汽车零部件A可以部分地嵌入在该凹槽16内,进而提高上卸料块18与汽车零部件A之间配合的全面性。
再者是,本实施例采用的第一弹性组件包括与抬料板2背离上推杆1的端面相连的下卸料杆19,以及贯穿地设于下模底座10和下垫板11内的第一弹簧20;下卸料杆19可活动地穿过下固定板12与第一弹簧20相连,也就是说下卸料杆19可在压缩第一弹簧20的作用下使得下卸料杆19逐渐深入下模底座10内,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初始状态下,即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处于开模的状态下,下卸料杆19部分地伸出在下固定板12背离下垫板11的一侧外,使得抬料板2与下固定板12之间存在纵向的间距,该间距在随着下卸料杆19压缩第一弹簧20时逐渐变小,直至抬料杆与下固定板12完全接触。
再具体来说,定位护套3包括与下固定板12活动相连的基部302,以及与基部302一体相连的且适于伸出在下固定板12外的翼部301;在下固定板12朝向上推杆1的端面上围绕翼部301设有与下固定板12固连的护套压板24;基部302和翼部301的内部贯通有适于检测顶杆4插入的通槽。
第二弹性组件包括贯穿下模底座10、下垫板11和下固定板12的第二下顶杆23,以及设于下模底座10内与第二下顶杆23相连的第三弹簧25。第三弹性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下模底座10内的第三弹簧25;检测顶杆4的一端设于所述下模底座10内与第三弹簧25相连,而该检测顶杆4的另一端则是穿过下垫板11后插入至下固定板12中后插入所述通槽内。详细的情况是,在下固定板12内设有用于容纳基部302的容纳腔,第二下顶杆23由下模底座10穿过下垫板11后插入至容纳腔中实现与基部302的相连,同样的检测顶杆4也是由下模底座10穿过下垫板11后插入容纳腔中的基部302和翼部301贯通的通槽中。
此外,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检测顶杆4位于基部302外侧的部分的侧壁上还凹设有凹陷槽28;以及用于汽车零部件A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还包括沿着垂直于检测顶杆4的方向贯穿下垫板11的水平顶杆29;水平顶杆29的一端嵌入在凹陷槽28内。此处的水平顶杆29在平行与检测顶杆4的方向上的位置是固定的,即水平顶杆29不会随着检测顶杆4的运动而产生相应的运动趋势。而是在检测顶杆4沿着平行与定位护套3的方向运动时,由于凹陷槽28随着检测顶杆4的移动而移动时,检测顶杆4会产生对于水平顶杆29在垂直于检测顶杆4方向上的触发信号,此处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下,水平顶杆29远离检测顶杆4的一端与一微动开关30接触,当水平顶杆29受到检测顶杆4的触发信号时,水平顶杆29给与微动开关30相应的触发信号,从而由微动开关30与相应的控制器相连以传输相应信号。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用于汽车零部件A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的实施原理如下:
上模基座带动上推杆1向下模基座方向运动,随着上模基座的下压,上推杆1抵压抬料板2,上卸料块18抵压汽车零部件A,使得第一弹簧20压缩,下卸料杆19向下模底座10内深入,此时抬料板2与下固定板12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抬料板2也相对于定位护套3向下模基座方向运动,使得汽车零部件A逐渐套装到定位护套3上,随着上模基座的持续下压,当汽车零部件A完全地套在定位护套3上时,此时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请参阅图4所示,汽车零部件A的壳体侧壁上不存在镂孔情况,这样情况下,汽车零部件A的壳体侧壁上的小孔与定位护套3上的穿孔5对位贯通,如此,汽车零部件A的壳体侧壁上的小孔则会提供检测探针7一部分的活动区间,使得检测探针7随着定位护套3和汽车零部件A在上卸料块18的继续施加的压力下继续下行的过程中,此时的第二下顶杆23压缩第二弹簧21,使得第二下顶杆23向下模基座回缩,检测探针7则可以利用汽车零部件A的壳体侧壁的小孔提供的空间而与检测顶杆4的弧形凹槽6脱离,这样检测顶杆4就不会随着检测探针7的下行运动而同步运动,这样也就不会出现检测顶杆4触发水平顶杆29的情况,微动开关30也就不会接受到触发信号。经过一个检测周期后,上模基座复位,在上模基座上行复位的过程中,汽车零部件A和定位护套3均上行复位,在此过程中,由于抬料板2在下卸料杆19和第一弹簧20的作用下带动搭载于抬料板2上的汽车零部件A复位,如此,在汽车零部件A复位的过程中,检测探针7则是恢复至初始状态的位置,即检测探针7的本部嵌入至检测顶杆4的弧形凹槽6中。
第二种情况是,请参阅图5所示,汽车零部件A的壳体侧壁上存在镂孔情况,这样情况下,汽车零部件A的壳体侧壁上的小孔无法与定位护套3上的穿孔5对位贯通,如此,汽车零部件A的壳体侧壁上的小孔就不会提供检测探针7一部分的活动区间,使得检测探针7随着定位护套3和汽车零部件A在上卸料块18的继续施加的压力下继续下行的过程中,此时的第二下顶杆23压缩第二弹簧21,使得第二下顶杆23向下模基座回缩,检测探针7的本部还嵌入在检测顶杆4的弧形凹槽6中,如此在检测探针7随着定位护套3下行运动的过程中,检测探针7的本部也会带动检测顶杆4做相应的下行运动,这样对于做下行运动的检测顶杆4来说,检测顶杆4上的凹陷槽28就会改变原来相对于下垫板11的位置,使得检测顶杆4的其它部分接触水平顶杆29,而检测顶杆4上其它部分由于没有凹陷槽28的结构,就会产生对于水平顶杆29的沿着垂直于检测顶杆4运动方向的触发信号,水平顶杆29受到触发后给与微动开关30相应的触发信号,如此微动开关30则是提示给与该微动开关30相连的控制器,这样也就起到了对于汽车零部件A的壳体侧壁存在漏孔问题的检测目的。经过一个检测周期后,上模基座复位,在上模基座上行复位的过程中,汽车零部件A和定位护套3均上行复位,在此过程中,由于抬料板2在下卸料杆19和第一弹簧20的作用下带动搭载于抬料板2上的汽车零部件A复位,如此,在汽车零部件A复位的过程中,检测顶杆4和定位护套3也在第二弹簧21和第三弹簧25的作用下分别复位到初始状态。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机构,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模基座,以及设于上模基座上的上卸料块和至少一个上推杆;
下模机构,所述下模机构包括位于上模基座下方的下模基座,以及通过第一弹性组件与所述下模基座相连的适于承载汽车零部件的抬料板、通过第二弹性组件与所述下模基座相连的且与所述抬料板活动配接的定位护套,以及穿插于所述定位护套内且通过第三弹性组件与所述下模基座相连的检测顶杆;其中在所述定位护套的侧壁设有适于与汽车零部件的侧壁孔对应的穿孔,在所述检测顶杆的侧壁凹设有对应所述穿孔的弧形凹槽,以及在所述检测顶杆的侧壁与所述穿孔之间设有检测探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基座包括上模顶座,以及与所述上模顶座固连的上固定板;
所述下模基座包括下模底座、与所述下模底座固连的下垫板,以及与所述下垫板固连的下固定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推杆的活动端贯穿所述上固定板后伸出在上固定板背离上模顶座的一侧外,且所述上推杆的固定端插入所述上模顶座后与设于所述上模顶座内的第一弹性件相连;
所述上卸料块贯穿所述上固定板后伸出在上固定板背离上模顶座的一侧外,且所述上卸料块的固定端插入所述上模顶座后与设于所述上模顶座内的第二弹性夹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卸料块朝向下模机构的端面设有适于与汽车零部件配合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与所述抬料板背离上推杆的端面相连的下卸料杆,以及贯穿地设于所述下模底座和下垫板内的第一弹簧;
所述下卸料杆可活动地穿过所述下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弹簧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护套包括与所述下固定板活动相连的基部,以及与所述基部一体相连的且适于伸出在下固定板外的翼部;在所述下固定板朝向上推杆的端面上围绕所述翼部设有与所述下固定板固连的护套压板;以及
所述基部和翼部的内部贯通有适于所述检测顶杆插入的通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贯穿所述下模底座、下垫板和下固定板的第二下顶杆,以及设于所述下模底座内与所述第二下顶杆相连的第二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性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下模底座内的第三弹簧;
所述检测顶杆的一端设于所述下模底座内与第三弹簧相连,而该检测顶杆的另一端则是穿过下垫板后插入至下固定板中后插入所述通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顶杆位于所述基部外侧的部分的侧壁上还凹设有凹陷槽;以及
所述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还包括沿着垂直于所述检测顶杆的方向贯穿所述下垫板的水平顶杆;
所述水平顶杆的一端嵌入在所述凹陷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顶杆远离所述检测顶杆的一端与一微动开关接触。
CN201922133689.6U 2019-11-28 2019-11-28 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 Active CN210936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3689.6U CN210936533U (zh) 2019-11-28 2019-11-28 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3689.6U CN210936533U (zh) 2019-11-28 2019-11-28 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36533U true CN210936533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71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3689.6U Active CN210936533U (zh) 2019-11-28 2019-11-28 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365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90427B (zh) 一种汽车车载电源壳体类零件的侧冲平衡机构及侧冲方法
JP6438182B2 (ja) プレス成形装置
CN210847998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架
CN210936533U (zh) 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排气罩壳体的侧壁孔检测的装置
CN111842665A (zh) 用于汽车零部件的侧边弹片的成型加工装置
CN210334001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冲压折弯装置
CN112118724B (zh) 一种电力用半导体生产的压装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5467422U (zh) 高精度方管加工设备
CN212397858U (zh) 用于汽车零部件的侧边弹片的成型加工装置
CN214442413U (zh) 一种冲压模具及冲压设备
CN213495986U (zh) 一种具有模内铆合结构的模具
KR20040107213A (ko) 프레스 금형의 제품 취출장치
CN212792698U (zh) 压缩机转子圆片连续冲压模具
CN211191652U (zh) 一种高效冲压模具及高效冲压设备
KR20080010511A (ko) 파인블랭킹 금형에서의 타발과 엠보싱을 위한 녹아웃장치
CN210966658U (zh) 用于汽车安全气囊壳体成型加工的装置
CN211101079U (zh) 用于汽车安全气囊壳体的侧壁冲孔加工的装置
CN216757934U (zh) 用于汽车零部件的侧边加强筋的成型加工装置
KR100551304B1 (ko) 프레스용 패널 검출장치
CN215998362U (zh) 模具浮动装置
CN218903307U (zh) 一种用于冲孔及压型的模具
CN110814087B (zh) 一种压力自校装置
CN213968646U (zh) 一种防裂纹的顶盖翻边汽车零件模具
CN214348917U (zh) 一种能够在冲压过程中控制压料板复位时间的冲压装置
CN215745814U (zh) 一种模具内漏孔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