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21459U - 一种吹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吹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21459U CN210921459U CN201921392928.3U CN201921392928U CN210921459U CN 210921459 U CN210921459 U CN 210921459U CN 201921392928 U CN201921392928 U CN 201921392928U CN 210921459 U CN210921459 U CN 2109214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e
- bottom plate
- holes
- main
- bran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灰装置。该吹灰装置包括吹风机构、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多个风帽,底板设置在分离器出口烟道中,底板设有与风帽一一对应的多个通孔,各风帽的进风口分别与各通孔对应连通,各风帽的出风口分别与分离器出口烟道相连通,吹风机构分别与各通孔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吹灰装置,能够在机组运行状态下与分离器出口烟道内部流动烟气相配合吹扫扰动积灰,从而将分离器出口烟道死角部位灰尘带动随烟气排出,有效防止分离器出口烟道积灰,清灰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锅炉机组分离器出口处没有设置任何吹灰装置,由于煤质的变化,烟气中的灰尘逐渐增加,使得分离器出口的水平烟道处极易堆积大量的灰尘,堆积的灰尘最高可达1500mm-2000mm左右,使过热器水平段管子及烟道底部包墙管被灰尘掩埋,影响了管子表面的传热。
目前,针对分离器出口烟道处堆积的灰尘,需要在锅炉机组停炉后,由人工进入分离器出口烟道对积灰进行清理。由于无法在机组运行状态下进行人工清灰工作,因此灰尘清除后只能保持较短时间,随着机组的运行积灰进一步严重,致使分离器出口烟道始终处于高积灰状态,因此人工清灰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吹灰装置,解决人工清灰工作无法在机组运行状态下进行,而且清灰效果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吹灰装置,包括吹风机构、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风帽,所述底板设置在分离器出口烟道中,所述底板设有与所述风帽一一对应的多个通孔;各所述风帽的进风口分别与各所述通孔对应连通,各所述风帽的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分离器出口烟道相连通;所述吹风机构分别与各所述通孔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风帽包括主管道以及与所述主管道连通的若干出气支管,所述主管道的一端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密封设置;各所述出气支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管道相连通,各所述出气支管的另一端分别设有所述出风口。
具体地,各所述出气支管分别垂直于所述主管道。
具体地,各所述出气支管呈放射状均匀布置在所述主管道的外周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吹风机构包括吹风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吹风管路上的吹风机,所述吹风管路分别与各所述通孔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吹风管路上设有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器出口烟道包括主烟道以及与所述主烟道连通的若干分支烟道;所述底板包括主烟道底板以及与所述主烟道底板连接的若干分支烟道底板,各所述分支烟道底板与各所述分支烟道一一对应;所述主烟道底板设置在所述主烟道中,各所述分支烟道底板对应设置在各所述分支烟道中。
具体地,所述通孔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烟道底板上的第一通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分支烟道底板上的第二通孔。
具体地,各所述第一通孔均匀布置在所述主烟道底板上,各所述第二通孔均匀布置在所述分支烟道底板上。
具体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为1.0m-1.6m,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间距为1.0m-1.6m。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吹灰装置,通过在分离器出口烟道中设置底板,通过吹气机构将流动气体吹送至底板上的通孔,流动气体再由通孔进入至风帽的进风口,然后从风帽的出风口吹入至分离器出口烟道中,从而与分离器出口烟道内部流动烟气相配合吹扫扰动积灰,将分离器出口烟道死角部位灰尘带动随烟气排出,有效防止分离器出口烟道积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吹灰装置,能够在机组运行状态下进行吹灰工作,清灰效果更好,进而保持分离器出口烟道处受热面的清洁,加强受热面的对流传热,提高锅炉机组的可靠性及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吹灰装置,可以有效缓解沉降灰二次飞扬后对分离器出口烟道包墙及低温过热器受热面管迎火面的冲刷、磨损,进而有效减少分离器出口烟道积灰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吹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吹灰装置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吹灰装置中风帽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吹灰装置中风帽的俯视图。
图中:1:底板;101:主烟道底板;102:分支烟道底板;103:分离器中心筒出口;2:风帽;201:进风口;202:出风口;203:主管道;204:出气支管;3:吹风管路;4:吹风机;5:连接管路;6: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吹灰装置,包括吹风机构、底板1以及安装在底板1上的多个风帽2。
其中,底板1设置在分离器出口烟道中,并且底板1设置在分离器出口烟道的底部。底板1设有与风帽2一一对应的多个通孔。
吹风机构分别与各通孔相连。也即,通过吹风机构能够向各通孔进行吹气。
各风帽2的进风口201分别与各通孔一一对应连通,各风帽2的出风口202分别与分离器出口烟道相连通。也即,通过吹风机构吹入的气体经由通孔进入风帽2的进风口201,然后从风帽2的出风口202吹入至分离器出口烟道中。
本实施例所述的吹灰装置,能够在机组运行状态下进行吹灰操作,吹灰装置能够与分离器出口烟道内部的流动烟气相配合,从而对积灰进行吹扫扰动,通过吹灰装置将分离器出口烟道死角部位的灰尘吹起,并在分离器出口烟道内部的流动烟气的带动下将灰尘随烟气排出,进而有效防止分离器出口烟道积灰,清灰效果更好。
进一步来说,风帽2包括主管道203以及与主管道203连通的若干出气支管204。
其中,主管道203的一端设有进风口201,主管道203的另一端密封设置。各出气支管204的一端分别与主管道203相连通,各出气支管204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出风口202。
其中,每个风帽2中出气支管20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一个或多个。
为了提高对灰尘的吹扫效果,每个风帽2中的出气支管204优选设置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风帽2包括四个出气支管204。
具体来说,各出气支管204分别垂直于主管道203。也即,在本实施例中,四个出气支管204分别与主管道203相垂直。
具体来说,各出气支管204呈放射状均匀布置在主管道203的外周壁上。也即,在本实施例中,四个出气支管204呈十字形布置。
本实施例所述的吹灰装置,在使用状体下,底板1呈水平向设置,各风帽2分别安装在底板1的上表面。各风帽2的主管道203分别通过进风口201与各通孔一一对应连接,而且各主管道203分别与底板1相垂直,则各出气支管204分别与底板1相平行。
进一步来说,吹风机构包括吹风管路3以及设置在吹风管路3上的吹风机4,吹风管路3分别通过连接管路5与各通孔相连通。也即,通过吹风机4能够将外部气体吹入至吹风管路3中,然后吹风管路3中的空气再通过各连接管路5吹送至各通孔,之后再经由各通孔将空气吹送至各风帽2,然后通过各风帽2吹入至分离器出口烟道中,进而对分离器出口烟道中的灰尘进行吹扫扰动。
具体来说,在吹风管路3上设有控制阀6,通过控制阀6能够对吹风管路3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进一步来说,分离器出口烟道包括主烟道以及与主烟道连通的若干分支烟道。其中,分支烟道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底板1包括主烟道底板101以及与主烟道底板101连接的若干分支烟道底板102,各分支烟道底板102与各分支烟道一一对应。其中,主烟道底板101设置在主烟道中,各分支烟道底板102对应设置在各分支烟道中。
在主烟道底板101以及各分支烟道底板102上均设置有通孔。
具体来说,设定主烟道底板101上的通孔为第一通孔,设定分支烟道底板102上的通孔为第二通孔。则可以在主烟道底板101上设置多个第一通孔,在分支烟道底板102上设置多个第二通孔。其中第一通孔的设置数量以及第二通孔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
具体来说,各第一通孔均匀布置在主烟道底板101上,也即,安装在主烟道底板101上的各风帽2均匀布置,从而提高对主烟道中灰尘的吹扫效果。
具体来说,各第二通孔均匀布置在分支烟道底板102上,也即,安装在分支烟道底板102上的各风帽2均匀布置,从而提高对各分支烟道中灰尘的吹扫效果。
具体来说,为了进一步提高吹灰效果,相邻的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优选设置为1.0m-1.6m。相邻的两个第二通孔之间的间距优选设置为1.0m-1.6m。
在本实施例中,分离器出口烟道包括三个分支烟道,则相应地,底板1包括三个分支烟道底板102。其中,各分支烟道底板102的一端与主烟道底板101相连,各分支烟道底板102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分离器中心筒出口103,各分离器中心筒分别通过分离器中心筒出口103与各分支烟道对应连通。各分离器中心筒分别将烟气通过分支烟道输送至主烟道中,然后通过主烟道将烟气排出。在此过程中,吹灰装置能够对主烟道以及各分支烟道中的灰尘进行吹扫扰动,进而通过流动烟气将灰尘排出分离器出口烟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吹灰装置,能够在机组运行状态下与分离器出口烟道内部流动烟气相配合吹扫扰动积灰,从而将分离器出口烟道死角部位灰尘带动随流动烟气排出,有效防止分离器出口烟道积灰,清灰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吹风机构、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风帽,所述底板设置在分离器出口烟道中,所述底板设有与所述风帽一一对应的多个通孔;各所述风帽的进风口分别与各所述通孔对应连通,各所述风帽的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分离器出口烟道相连通;所述吹风机构分别与各所述通孔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包括主管道以及与所述主管道连通的若干出气支管,所述主管道的一端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密封设置;各所述出气支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管道相连通,各所述出气支管的另一端分别设有所述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出气支管分别垂直于所述主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出气支管呈放射状均匀布置在所述主管道的外周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构包括吹风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吹风管路上的吹风机,所述吹风管路分别与各所述通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管路上设有控制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出口烟道包括主烟道以及与所述主烟道连通的若干分支烟道;所述底板包括主烟道底板以及与所述主烟道底板连接的若干分支烟道底板,各所述分支烟道底板与各所述分支烟道一一对应;所述主烟道底板设置在所述主烟道中,各所述分支烟道底板对应设置在各所述分支烟道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烟道底板上的第一通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分支烟道底板上的第二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通孔均匀布置在所述主烟道底板上,各所述第二通孔均匀布置在所述分支烟道底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为1.0m-1.6m,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间距为1.0m-1.6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92928.3U CN210921459U (zh) | 2019-08-26 | 2019-08-26 | 一种吹灰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92928.3U CN210921459U (zh) | 2019-08-26 | 2019-08-26 | 一种吹灰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21459U true CN210921459U (zh) | 2020-07-03 |
Family
ID=71349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92928.3U Active CN210921459U (zh) | 2019-08-26 | 2019-08-26 | 一种吹灰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21459U (zh) |
-
2019
- 2019-08-26 CN CN201921392928.3U patent/CN21092145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324383U (zh) | 一种燃煤热电厂超低排放电袋除尘系统 | |
CN210921459U (zh) | 一种吹灰装置 | |
CN210180238U (zh) | 一种新型空气水平列管换热器 | |
CN111578744A (zh) | 一种银矿粉尘除尘换热一体化设备 | |
CN101619376B (zh) | 一种转炉煤气显热回收系统 | |
CN213778716U (zh) | 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7066176U (zh) | 具有全不锈钢填料的逆流式冷却塔 | |
CN207584796U (zh) | 一种余热锅炉烟道隔墙清灰系统 | |
CN207945687U (zh) | 一种吹灰器耐高温耐磨损喷口 | |
CN216192083U (zh) | 一种垃圾热解炉内壁隔热式热交换系统 | |
CN201973698U (zh) |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5897905U (zh) | 组合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9558392U (zh) | 一种防止二噁英再次合成的高温烟气冷却装置 | |
CN211178046U (zh) | 一种热能动力装置的节能型废热回收锅炉 | |
CN209828585U (zh) | 电石炉气净化除尘装置 | |
CN207294677U (zh) | 一种下喷焦炉回炉煤气交换系统 | |
CN206176428U (zh) | 一种对流换热管的吹灰装置 | |
CN207146370U (zh) | 一种余热锅炉 | |
CN212805687U (zh) | 一种煤粉锅炉炉膛吹灰装置 | |
CN103673744B (zh) | 电厂凝汽器胶球清洗系统及方法 | |
CN206399222U (zh) | 一种针对有机颗粒物排风的热回收系统 | |
CN213101181U (zh) | 一种高岭土除尘换热一体化设备 | |
CN214486255U (zh) |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节能系统 | |
CN204987443U (zh) | 一种立式节能环保锅炉 | |
CN214664540U (zh) |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