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9280U - 空滤器和具有其的全地形车 - Google Patents
空滤器和具有其的全地形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19280U CN210919280U CN201920906014.8U CN201920906014U CN210919280U CN 210919280 U CN210919280 U CN 210919280U CN 201920906014 U CN201920906014 U CN 201920906014U CN 210919280 U CN210919280 U CN 2109192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section
- filter
- filter core
- exten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滤器和具有其的全地形车,所述空滤器包括:壳体、盖体和滤芯。所述壳体的顶部敞开,壳体的侧面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设有环绕所述出风口的安装部;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盖体上形成有进风口;所述滤芯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滤芯的一端具有向外延伸出的滤芯安装部,所述滤芯安装部配合在所述安装部内,且所述滤芯安装部的外周面沿朝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滤器,通过将滤芯安装部设置为带有锥度的结构,实现了直接将滤芯安装在壳体内,操作方便,而且如此设置的滤芯结构能够保证输入发动机内的空气为洁净空气,从而能够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地形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滤器和具有其的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发动机燃烧的是汽油/柴油与空气的混合物,叫做“油气混合物”。油气混合物中的空气,来自车辆外部空间,这些空气里面,含有大量的颗粒悬浮物,当这些颗粒随空气进入发动机,就会对高速运动的发动机缸体造成严重的磨损,因此通常在全地形车的进气系统前端配置空滤器以将空气中的杂质过滤。
相关技术中,空滤器安装时,需要将空滤器的滤芯用螺钉等固定在空滤器内。当滤芯脏堵需要更换时,需要借助螺丝刀等工具对滤芯进行拆卸和安装,操作较为繁琐,从而降低了更换滤芯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滤器,所述空滤器的滤芯在更换时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实现了滤芯的拆卸和安装的徒手化,极大地提高了更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空滤器的全地形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滤器,包括壳体、盖体和滤芯。所述壳体的顶部敞开,所述壳体的侧面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设有环绕所述出风口的安装部;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盖体上形成有进风口;所述滤芯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滤芯的一端具有向外延伸出的滤芯安装部,所述滤芯安装部配合在所述安装部内,且所述滤芯安装部的外周面沿朝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滤器,通过将滤芯安装部的外周面设置为沿朝向出风口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并使滤芯安装部配合在壳体的安装部内,从而滤芯可以通过滤芯安装部和安装部的配合安装在壳体内,安装和拆卸滤芯时可以无需借助外部工具,操作方便,能够提高滤芯的装拆效率。当空滤器应用于全地形车时,可以利用全地形车的发动机工作时在出风口处产生的负压实现滤芯安装部和安装部的紧密密封,此时如此设置的滤芯增强了滤芯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性,保证后续输入发动机内的空气为洁净空气,从而能够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滤芯安装部的外周面形成为圆台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滤芯安装部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凸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形凸筋为橡胶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部的内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环形凸筋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体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侧板、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上下间隔开的上板和下板、延伸板和挡板。所述上板、所述下板和两个所述侧板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同一端之间共同限定出所述进风口,所述上板、所述下板和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共同限定出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壳体内部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内设有初滤滤芯;所述延伸板的一端与所述上板的邻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相连,所述延伸板的另一端先向上并朝向远离所述上板的方向延伸、再沿着远离所述上板的方向向下延伸;所述挡板从所述下板的邻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向上延伸,且所述挡板的上端与所述延伸板的顶壁间隔开,所述挡板的两侧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挡板与所述延伸板的顶壁之间设有左右间隔设置的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初滤滤芯的正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延伸板包括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和第三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从所述上板的邻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垂直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延伸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二延伸段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上板朝向远离所述上板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述第三延伸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所述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延伸段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上板朝向远离所述上板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延伸段包括沿朝向远离所述进风口的方向依次相连的至少两个子段,沿朝向远离所述进风口的方向、至少两个所述子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依次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内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设有支撑限位台阶,所述支撑限位台阶包括第一支撑段、第二支撑段、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所述第一支撑段从所述壳体的底壁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支撑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段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段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出风口的方向水平延伸;所述第一限位段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限位段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段的所述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限位段连接在所述第一限位段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所述滤芯的另一端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撑段上,且所述滤芯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段限位以限定所述滤芯沿其轴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段和所述第二限位段之间连接有导向段,所述导向段从上到下朝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限位台阶由所述壳体的底部和与所述底部相连的一部分侧壁向内凹入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全地形车,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滤器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滤器的壳体的主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滤器的盖体的主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滤器的滤芯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0:空滤器;
1:壳体;11:出风口;12:安装部;13:支撑限位台阶;131:第一支撑段;
132:第二支撑段;133:第一限位段;134:第二限位段;135:导向段;
2:盖体;21:进风口;22:侧板;23:上板;24:下板;25:延伸板;
251:第一延伸段;252:第二延伸段;253:第三延伸段;26:挡板;
27:隔板;28:进风通道;29:初滤滤芯;
3:滤芯;31:滤芯安装部;32:环形凸筋;33:滤芯的另一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滤器100。空滤器100可以应用于全地形车。在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中,以空滤器100应用于全地形车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滤器100,包括壳体1、盖体2和滤芯3。
盖体2安装在壳体1的上方,盖体2与壳体1之间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滤芯3的容纳空间,滤芯3可以将流经其的空气中的颗粒物等杂质过滤掉,从而能够为全地形车的发动机输送新鲜、洁净的空气,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具体而言,壳体1的顶部敞开,壳体1的侧面形成有出风口11,壳体1的内壁面上设有环绕出风口11的安装部12。例如,在图1和图3的示例中,壳体1为顶部敞开的结构,当需要更换滤芯3时,可以将吸附了灰尘等杂质的滤芯3从壳体1内部自下而上地从壳体1的顶部取出,然后将干净的滤芯3从壳体1的顶部向下放入壳体1内,由此,将壳体1设置为顶部敞开的结构可以方便滤芯3的装卸、更换。
空滤器100的出风口11设置在壳体1的侧面,例如,图1和图3示出的出风口11在壳体1的右侧面,出风口11处可以设有向外延伸出的出风管,出风管可以形成为薄壁圆环形结构,经滤芯3过滤后的洁净空气从出风口11输出,然后输送到发动机内。出风管的外周面可以与发动机的软管连接,然后用喉箍将出风管与发动机的软管锁紧,以保证出风管与发动机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壳体1的安装部12设置在壳体1的内壁面上,而且安装部12环绕出风口11设置,由此,能够合理利用壳体1内部的空间结构,而且有利于洁净空气的输出。
盖体2盖设在壳体1的顶部,盖体2上形成有进风口21。例如,如图1和图4所示,盖体2可以与顶部敞开的壳体1适配,而且盖体2盖设在壳体1的顶部,由此,当空滤器100工作时,可以在空滤器100的内部形成“空气流动场”,具体地,带有灰尘等杂质的含尘气流从进风口21进入空滤器100内部,然后滤芯3可以将灰尘等杂质吸附在滤芯3表面,洁净的空气则从出风口11输出。
滤芯3设在壳体1内,滤芯3的一端(例如,图1中的右端)具有向外延伸出的滤芯安装部31,滤芯安装部31配合在安装部12内,且滤芯安装部31的外周面沿朝向出风口11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方向“外”可以理解为远离滤芯3中心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内”,即朝向滤芯3中心的方向。如图4和图5所示,滤芯3设在壳体1内,滤芯3的滤芯安装部31位于滤芯3的面向出风口11的一端(例如,图1中的右端),且滤芯安装部31可以从滤芯3的上述一端朝向出风口11的方向向外延伸出。装配时,滤芯3的滤芯安装部31可以伸入安装部12的内部并与安装部12配合,具体地,滤芯安装部31的外周面与安装部12的内周面配合,由此,由于滤芯安装部31的外周面的横截面积沿朝向出风口11的方向逐渐减小,此时滤芯安装部31的外周面为具有一定锥度的面,当滤芯3装配到位后,可以利用发动机工作时滤芯3的出气口处产生的负压使滤芯3的滤芯安装部31与壳体1的安装部12实现紧密密封,密封效果好,且与传统的采用螺钉等固定滤芯的方式相比,极大地简化了滤芯3的装拆,提高了滤芯3的装拆效率。另外,通过将滤芯安装部31的外周面设置成带有锥度的结构,在装拆滤芯3时,滤芯安装部31的外周面具有导向作用,使得滤芯安装部31可以非常方便地伸入到壳体1的安装部12内,或者从安装部12内取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滤器100,通过将滤芯安装部31的外周面设置为沿朝向出风口11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并使滤芯安装部31配合在壳体1的安装部12内,从而滤芯3可以通过滤芯安装部31和安装部12的配合安装在壳体1内,安装和拆卸滤芯3时可以无需借助外部工具,操作方便,能够提高滤芯3的装拆效率。当空滤器100应用于全地形车时,可以利用全地形车的发动机工作时在出风口11处产生的负压实现滤芯安装部31和安装部12的紧密密封,此时如此设置的滤芯3增强了滤芯3与壳体1之间的密封性,保证后续输入发动机内的空气为洁净空气,从而能够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滤芯安装部31的外周面形成为圆台面。此时滤芯安装部3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由此,可以更好地保证滤芯安装部31和安装部12之间的密封性,且方便了滤芯安装部31的加工,可以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滤芯安装部31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凸筋32。例如,参照图1、图2和图5,滤芯安装部31的外周面上可以设有两个环形凸筋32,且两个环形凸筋32在滤芯安装部31的轴向上间隔布置,每个环形凸筋32环绕滤芯安装部31的周向布置且从滤芯安装部31的外周面向外凸起形成。由此,通过设置环形凸筋32,可以进一步提高滤芯安装部31和安装部12之间的密封性,且使滤芯安装部31不易从安装部12内部脱出。
更进一步地,安装部12的内周面上设有凹槽,凹槽与环形凸筋32配合。具体而言,参照图1和图2,安装时,使滤芯安装部31伸入安装部12内时,此时环形凸筋32可以被卡在安装部12的内壁上的凹槽内。由此,通过设置凹槽与环形凸筋32配合,使滤芯安装部31更容易伸入安装部12内,有利于滤芯3的安装,且凹槽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滤芯安装部31和安装部12之间的密封性。
图1和图5中显示了两个环形凸筋32用于示例说明的目的,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理解将该方案应用到三个或者更多个环形凸筋32的技术方案中,这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选地,环形凸筋32可以为橡胶件。由于橡胶件为弹性材料件,当滤芯安装部31伸入安装部12内并与安装部12内壁上的凹槽配合时,环形凸筋32可以产生变形,从而实现滤芯安装部31和安装部12的紧密配合,能够更好地保证滤芯安装部31和安装部12之间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盖体2包括两个侧板22、上板23、下板24、延伸板25以及挡板26。
具体而言,两个侧板22间隔设置,上板23和下板24连接在两个侧板22之间且上下间隔开,上板23、下板24和两个侧板22的远离出风口11的同一端之间共同限定出进风口21,上板23、下板24和两个侧板22之间共同限定出连通进风口21和壳体1内部的进风通道28。例如,参照图1和图4,两个侧板22竖直布置且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上板23与下板24相互平行,上板23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在两个侧板22的顶部之间,下板24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在两个侧板22的底部之间,上板23、下板24和两个侧板22的左端共同限定出进风口21,参照图1和图4,进风口21设置在盖体2的左侧,而且进气口的开口朝向上方倾斜,如此设置的进气口有利于空气的流动,从而使外界空气进入空滤器100,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小进气阻力。上板23、下板24和两个侧板22的彼此相对的表面之间共同限定出进风通道28,进风通道28连通进风口21和壳体1内部。
如图1所示,当空滤器100工作时,外部气流从进风口21进入空滤器100,首先流入进风通道28,然后在挡板26和延伸板25的导向作用下,流向壳体1内部的滤芯3,滤芯3能够外部气流中的较大颗粒物和细微颗粒物等杂质吸附在吸附于表面,最终洁净的空气从空滤器100的出风口11排向发动机。
延伸板25的一端(例如,图1中的左端)与上板23的邻近出风口11的一端(例如,图1中的右端)相连,延伸板25的另一端(例如,图1中的右端)先向上并朝向远离上板23的方向延伸、再沿着远离上板23的方向向下延伸。例如,如图1和图4所示,延伸板25的左端与上板23的右端相连,且延伸板25的左端可以先向上延伸,然后沿着从左到右的方向向下延伸。如此设置的延伸板25能够起到气体储备的作用,从而可以使整车加油反应更快。
挡板26从下板24的邻近出风口11的一端向上延伸,且挡板26的上端与延伸板25的顶壁间隔开,挡板26的两侧端分别与两个侧板22相连。例如,在图1和图4的示例中,挡板26的下端与下板24的右端相连,挡板26沿着垂直于下板24的方向向上延伸,由此,挡板26的上端与延伸板25的顶壁间隔开,以形成供空气流动的通道。挡板2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22相连,如此设置的挡板26能够保证空气全部流向储备空间,而不会出现漏气现象。而且,由进气口21进入的杂物(如树枝等较重的杂物)能够被挡板26阻挡,从而能够延长滤芯3的维护保养周期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4所示,挡板26与延伸板25的顶壁之间设有左右间隔设置的多个隔板27,多个隔板27位于初滤滤芯29的正上方。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隔板27可以均沿竖直方向布置。由此,通过设置上述的多个隔板27,可以进一步对进气口21处的杂物进行止挡,例如树叶等较轻的杂物,从而进一步保护芯3,以进一步延长滤芯3的维护保养周期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进风通道28内可以设有初滤滤芯29。由此,由进气口21进入的流体(如空气)可以先经过初滤滤芯29过滤,再流向滤芯3,形成二级过滤结构,进一步延长了滤芯3的维护保养周期和使用寿命,且由于进气口21形成在盖体2上,这样把初滤滤芯29设于进气口21,可以方便初滤滤芯29的拆装,即无需拆卸盖体2,就可以对初滤滤芯29进行拆装。而且,侧板22和挡板26均能够对初滤滤芯29起到定位的作用,从而保证初滤滤芯29在进风通道28内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下板24由外至内向下倾斜延伸,挡板26从下板24向上延伸,由于下板24倾斜设置,且初滤滤芯29受到挡板26的止挡,使初滤滤芯29具有向下且向进气口21的内侧运动的趋势,避免了初滤滤芯29从进气口21脱出,从而使初滤滤芯29在进风通道28内更加稳定,且拆卸初滤滤芯29时,将初滤滤芯29从进气口21向外抽出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延伸板25包括第一延伸段251、第二延伸段252和第三延伸段253。第一延伸段251从上板23的邻近出风口21的一端垂直向上延伸,第二延伸段252的一端与第一延伸段251的上端相连,第二延伸段252的另一端相对于上板23朝向远离上板23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第三延伸段253的一端与第二延伸段252的另一端相连,第三延伸段253的另一端相对于上板23朝向远离上板23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例如,参照图1和图4,第一延伸段251的下端与上板23的右端连接,而且第一延伸段251沿着垂直于上板23的方向向上延伸,第二延伸段252的左端与第一延伸段251的上端相连,而且第二延伸段252沿着从左到右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第三延伸段253的左端与第二延伸段252的右端相连,而且第三延伸段253沿着从左到右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如此设置的延伸板25结构能够起到引导空气流动的作用,使经初滤滤芯29过滤后的空气流向壳体1内部并储备在壳体1内,从而可以提升整车加油反应速度。
可选地,上板23与第一延伸段251之间、第一延伸段251和第二延伸段252之间以及第二延伸段252和第三延伸段253之间均采用圆弧过渡连接,采用圆弧过渡连接使得上板23与第一延伸段251之间过渡自然,也可以使得第一延伸段251和第二延伸段252之间过渡自然,以及可以使得第二延伸段252和第三延伸段253之间过渡自然,还可以降低延伸板25的成型难度,而且至少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延伸板25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第三延伸段253包括沿朝向远离进风口21的方向依次相连的至少两个子段,沿朝向远离所述进风口21的方向、至少两个所述子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依次增大。例如,在图2和图5的示例中,第三延伸段253包括两个子段,两个子段沿着从左到右的方向依次相连,右侧子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左侧子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由此,两个子段之间的连接较为平缓和自然,不会出现急弯,能够很好地引导空气流动,不会出现空气涡流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壳体1内的远离出风口11的一侧设有支撑限位台阶13。支撑限位台阶13和壳体1的安装部12共同限定了滤芯3的轴向移动,实现了滤芯2的位置固定。
具体地,支撑限位台阶13包括第一支撑段131、第二支撑段132、第一限位段133和第二限位段134。第一支撑段131从壳体1的底壁向上延伸,第二支撑段132的一端(例如,图1中的右端)与第一支撑段131的上端相连,第二支撑段132的另一端(例如,图1中的左端)朝向远离出风口11的方向水平延伸,第一限位段133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第一限位段133的下端与第二支撑段132的另一端相连,第二限位段134连接在第一限位段133的上端与壳体1的侧壁之间,滤芯3的另一端33支撑在第二支撑段132上,且滤芯3通过第一限位段133限位以限定滤芯3沿其轴向移动。
例如,在图1和图3的示例中,支撑限位台阶13位于壳体1的左侧,第一支撑段131的下端与壳体1的底壁相连,且第一支撑段131从壳体1的底壁竖直向上延伸,第二支撑段132的右端与第一支撑段131的上端相连,而且第二支撑段132沿着从右向左的方向水平延伸,由此,第一支撑段131垂直于第二支撑段132,第一限位段133的下端与第二支撑段132的左端相连,且第一限位段133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第二限位段134的左端与壳体1的左侧壁相连接,且第二限位段134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限位段134的右端位于第一限位段133的上端与壳体1的左侧壁之间,滤芯3的外周面支撑在第二支撑段132上,第一限位段133限定了滤芯3的轴向移动。由此,通过支撑限位台阶13和安装部12实现了滤芯3的固定,安装滤芯3时,只需将滤芯安装部31伸入壳体1的安装部12内,然后将滤芯3左端放入支撑限位台阶13处即可,无需借助任何外部工具,安装方便,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安装效率,类似地,拆卸滤芯3时,只需将滤芯3的左端从支撑限位台阶13处抬起,然后将滤芯安装部31从壳体1的安装部12内取出即可,操作同样非常方便,无需借助任何外部工具,能够极大地提高拆卸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限位段133和第二限位段134之间连接有导向段135,导向段135从上到下朝向所述出风口11的方向倾斜延伸。例如,参照图1和图3,导向段135的右端与第一限位段133相连,导向段135的左端与第二限位段134相连,导向段135的左端沿着从上到下的方向倾斜延伸。由此,在安装滤芯3时,导向段135能够起到安装导向的作用,方便滤芯3和支撑限位台阶13的装配,使滤芯3能够很容易地放入第二支撑段132上,简化了安装工艺,类似地,在拆卸滤芯3时,导向段135同样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使滤芯3能够很容易地从第二支撑段132上取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支撑限位台阶13由壳体1的底部和与底部相连的一部分侧壁向内凹入形成。具体而言,在图1和图3的示例中,支撑限位台阶13是由壳体1的底部和与左侧壁的一部分向内凹入而形成,其中,壳体1的左侧壁和壳体1的底部相连,如此设置的支撑限位台阶13减少了壳体1的材料用量,而且能够简化壳体1的成型难度,另外,如此设置的支撑限位台阶13还能节省空间,增大了空滤器100在全地形车中的安装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滤芯3的另一端33(例如,图5中的左端)可以为塑料件或金属件。如图1和图5所示,滤芯3的另一端33需要支撑在第二支撑段132上,而且滤芯3的另一端33通过第一限位段133限位,由此,滤芯的另一端33需要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当滤芯3的另一端33为塑料件或金属件时,可以保证滤芯3的结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全地形车,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的空滤器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地形车,通过采用上述的空滤器100,空滤器100实现了安装和拆卸滤芯3时可以无需借助工具,操作方便,能够提高更换滤芯3的效率,而且如此设置的滤芯3结构增强了滤芯3与壳体1之间的密封性,保证输入发动机内的空气为洁净空气,从而能够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当全地形车在道路上行驶时,能够使整车的加油反应更快,而且能够使全地形车的行驶更加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空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敞开,所述壳体的侧面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设有环绕所述出风口的安装部;
盖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盖体上形成有进风口;
滤芯,所述滤芯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滤芯的一端具有向外延伸出的滤芯安装部,所述滤芯安装部配合在所述安装部内,且所述滤芯安装部的外周面沿朝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安装部的外周面形成为圆台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安装部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凸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筋为橡胶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内周面上设有与所述环形凸筋配合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
间隔设置的两个侧板;
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上下间隔开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所述下板和两个所述侧板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同一端之间共同限定出所述进风口,所述上板、所述下板和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共同限定出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壳体内部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内设有初滤滤芯;
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一端与所述上板的邻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相连,所述延伸板的另一端先向上并朝向远离所述上板的方向延伸、再沿着远离所述上板的方向向下延伸;
挡板,所述挡板从所述下板的邻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向上延伸,且所述挡板的上端与所述延伸板的顶壁间隔开,所述挡板的两侧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所述延伸板的顶壁之间设有左右间隔设置的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初滤滤芯的正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包括:
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从所述上板的邻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垂直向上延伸;
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延伸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二延伸段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上板朝向远离所述上板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
第三延伸段,所述第三延伸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所述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延伸段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上板朝向远离所述上板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延伸段包括沿朝向远离所述进风口的方向依次相连的至少两个子段,沿朝向远离所述进风口的方向、至少两个所述子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依次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设有支撑限位台阶,所述支撑限位台阶包括:
第一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从所述壳体的底壁向上延伸;
第二支撑段,所述第二支撑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段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段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出风口的方向水平延伸;
第一限位段,所述第一限位段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限位段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段的所述另一端相连;
第二限位段,所述第二限位段连接在所述第一限位段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所述滤芯的另一端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撑段上,且所述滤芯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段限位以限定所述滤芯沿其轴向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段和所述第二限位段之间连接有导向段,所述导向段从上到下朝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倾斜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限位台阶由所述壳体的底部和与所述底部相连的一部分侧壁向内凹入形成。
13.一种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滤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06014.8U CN210919280U (zh) | 2019-06-14 | 2019-06-14 | 空滤器和具有其的全地形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06014.8U CN210919280U (zh) | 2019-06-14 | 2019-06-14 | 空滤器和具有其的全地形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19280U true CN210919280U (zh) | 2020-07-03 |
Family
ID=71365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06014.8U Active CN210919280U (zh) | 2019-06-14 | 2019-06-14 | 空滤器和具有其的全地形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19280U (zh) |
-
2019
- 2019-06-14 CN CN201920906014.8U patent/CN21091928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493392B2 (en) | Air filter | |
US8580004B1 (en) | Unitary filter cartridge with flow transition mouth | |
CN112253343B (zh) | 一种汽车用进气道总成及进气机构 | |
CN103987928A (zh) | 空气/油分离器组件、部件和方法 | |
CN212309090U (zh) | 一种气体过滤器 | |
CN210919280U (zh) | 空滤器和具有其的全地形车 | |
KR20000051101A (ko) | 자동차용 에어필터 | |
CN216588882U (zh) | 进气管总成及车辆 | |
CN212701025U (zh) | 碳罐用高效过滤器 | |
EP2981701B1 (en) | A motor vehicle | |
CN214533315U (zh) | 一种兼有预过滤功能的空气滤清器 | |
CN107939566B (zh) | 空气滤清器装置 | |
CN205101149U (zh) | 一种重型卡车的进气道 | |
CN205951668U (zh) | 一种客车用新风净化装置 | |
CN212662967U (zh) | 一种气流分布均匀的脉冲反吹除尘器 | |
CN202867041U (zh) | 汽车发动机空气滤清器 | |
CN214577455U (zh) | 一种可有效降噪的空气滤清器进气装置 | |
CN214533314U (zh) | 一种降噪效果好的空气滤清器进气装置 | |
CN219366187U (zh) | 用于空气预净化装置的集尘组件及空气预净化装置 | |
CN221074461U (zh) | 一种进气道总成及车辆 | |
CN219366189U (zh) | 用于空气预净化装置的排灰尘装置及空气预净化装置 | |
CN220955863U (zh) | 一种分离储灰组件及进气装置 | |
CN110397524A (zh) | 一种重汽用多级过滤式空气预滤器总成 | |
CN220267837U (zh) | 商用车前置侧进风式空气滤清器结构 | |
CN202510256U (zh) | 空气滤清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