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5863U - 一种分离储灰组件及进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离储灰组件及进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5863U
CN220955863U CN202322864056.9U CN202322864056U CN220955863U CN 220955863 U CN220955863 U CN 220955863U CN 202322864056 U CN202322864056 U CN 202322864056U CN 220955863 U CN220955863 U CN 220955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dust
separation
ash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640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咸林
朱成进
胡伟飞
颜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bo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bo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bo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bo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640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5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5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5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进气系统或者空气净化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离储灰组件及进气装置。分离储灰组件用于设置在进气净化系统的进气装置的进气管道上,将进气管道吸入的气体中的灰尘进行分离及存储,包括分离部、集灰部,分离部具有用于分离出灰尘的分离扇叶,集灰部具有:本体;环形隔板,外壁与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收集灰尘的收集槽,环形隔板的内壁形成供分离了灰尘后的气体通过的气体通道;分离扇叶位于收集槽的前方,用于通过离心力分离进入分离扇叶中的气体中的灰尘,使分离出的灰尘进入到收集槽中,分离了灰尘后的气体能够通过气体通道排出。本实用新型能够较好地避免大颗粒灰尘被空气带入到后续的空滤器壳体内影响滤芯的过滤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分离储灰组件及进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进气系统或者空气净化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离储灰组件及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对发动机的燃烧要求在逐步提高,使得进气净化系统的过滤效率、储灰能力也需要进行相应提升。尤其是如大排量越野车之类的经常在沙漠、山地等多尘地带行驶的车辆对进气净化系统的储灰量要求将会更高,其主要因素在于车辆行驶的道路灰尘大,并且车体本身的排量大、进气量大。
进气净化系统具有进气装置、过滤装置和出气装置,过滤装置又可称为空气过滤器或空滤器,现有的空滤器一般具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与进气装置相连,上壳体与出气装置相连,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内部设置有滤芯,脏空气经由进气装置进入到过滤装置内部,经过滤芯的过滤后剩下相对干净的空气再从出气装置排出。空滤器原始的进气方式为脏空气在负压作用下经过进气装置(一般是进气管道)直接进入过滤装置下壳体的进气口,在进气过程中,灰尘会跟随空气直接进入空滤器直达滤芯处,若灰尘颗粒大且流量快的话很容易击穿滤芯导致滤芯失效,最后影响过滤效率,并使发动机汽缸、活塞、活塞环、气门及气门座等部件都产生磨损;同时,由于灰尘会直接以负压吸附状态黏贴在滤芯下表面,大颗粒灰尘易使空滤器滤芯阻力升高快,导致整体空滤器储灰性能下降,降低整车保养里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储灰组件及进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储灰组件,具有这样的特征:用于设置在进气净化系统的进气装置的进气管道上,将所述进气管道吸入的气体中的灰尘进行分离及存储,包括分离部,用于将所述灰尘从气体中分离,集灰部,用于收集并存储所述灰尘,其中,所述分离部具有用于分离出所述灰尘的分离扇叶,所述集灰部具有:本体;环形隔板,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环形隔板的外壁与所述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收集所述灰尘的收集槽,所述环形隔板的内壁形成供分离了灰尘后的气体通过的气体通道;所述分离扇叶位于所述收集槽的前方,用于通过离心力分离进入所述分离扇叶中的气体中的灰尘,使分离出的所述灰尘进入到所述收集槽中,分离了灰尘后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气体通道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离储灰组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集灰部还具有:集灰盒,安装在所述本体的下端,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将所述收集槽与所述集灰盒相连通的出灰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离储灰组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集灰盒包括:盒体,内部具有与所述出灰通道相连通的容纳空间,漏灰帽,安装在所述盒体远离所述出灰通道的一端,并开设有供所述灰尘漏出的漏灰孔。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离储灰组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出灰通道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成型有连接盘,所述盒体靠近所述出灰通道的一端成型有与所述连接盘相配合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盘和所述连接环通过振动摩擦焊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离储灰组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分离部具有:进气部分,其内设置有所述分离扇叶,出气部分,具有呈喇叭状的内壁,所述出气部分一端与所述进气部分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本体相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离储灰组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分离扇叶包括:中轴,若干叶片,呈圆周布置在所述中轴的外周,一端与所述中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气部分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叶片具有:第一引导部分,第二引导部分,置于所述第一引导部分的尾部,所述气体流经所述第一引导部分后在所述第二引导部分的离心作用下分离出灰尘,分离出的灰尘沿着所述出气部分的内壁进入到所述收集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离储灰组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第一引导部分含有分别与所述中轴和所述进气部分的内壁相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延伸到与所述第二连接端所形成的区域呈平面板状,所述第二引导部分含有分别与所述中轴和所述进气部分的内壁相连接的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延伸到与所述第四连接端所形成的区域呈曲面板状。所述中轴与所述第一引导部分相连处的外周自气体流入的方向朝向气体流出的方向往外鼓出呈流线型。
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进气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用于可替换地设置在一种或多种进气净化系统上,包括:进气管道,分离储灰组件,安装在所述进气管道上,用于将吸入的气体中的灰尘进行分离及存储,其中,所述分离储灰组件为由如上所述的分离储灰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气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进气管道具有:前进气管道,与所述分离部的进气端相结合,后进气管道,与所述集灰部相结合,并与所述气体通道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气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前进气管道靠近所述分离部的一端外周成型有卡扣槽,所述分离部靠近所述前进气管道的一端外周成型有与所述卡扣槽相配合的卡台。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分离储灰组件及进气装置,由于在分离部内设置分离扇叶,集灰部内设置环形隔板将其内部形成有用于收集灰尘的收集槽和供分离灰尘后的气体通过的气体通道,分离部位于集灰部的前侧,且分离扇叶位于收集槽的前方,带有灰尘的脏空气经过分离部内的风扇叶片时,受旋转离心力的影响,重量越大的灰尘颗粒惯性越大,越会偏离中心,大颗粒灰尘越容易脱离主进气道进入到收集槽内,经过分离的空气则通过气体通道继续前进,进入到后续的空滤器壳体内再经过滤芯过滤,能够较好地避免大颗粒灰尘被空气带入到后续的空滤器壳体内影响滤芯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气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离储灰组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集灰部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离储灰组件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集灰部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离部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离部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气部分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离部的侧面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气装置的截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进气装置100、分离储灰组件10、分离部11、进气部分111、卡台1111、出气部分112、内壁1121、集灰部12、本体121、环形隔板122、收集槽123、气体通道124、出灰通道125、连接盘126、连接凸缘127、分离扇叶13、中轴131、叶片132、第一引导部分1321、第一连接端1321a、第二连接端1321b、第三连接端1322a、第四连接端1322b、第二引导部分1322、间隙133、集灰盒14、盒体141、连接环1411、漏灰帽142、漏灰孔143、漏灰嘴144、倒刺结构1441、前进气管道21、卡扣槽211、安装环212、后进气管道22、连接槽2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储灰组件及进气装置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气装置100,用于可替换地设置在一种或多种进气净化系统上,气体通过该进气装置进入到空滤器壳体内部进行过滤。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气装置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进气装置100包括进气管道和分离储灰组件10,分离储灰组件10安装在进气管道上,用于将吸入的脏气体中的灰尘进行分离、存储及自动排放,尤其是大颗粒的灰尘。进气管道具有前进气管道21和后进气管道22,分离储灰组件10安装在前进气管道21和后进气管道22之间,后进气管道22的出气端安装至空滤器壳体(图中未示出)上,脏气体从前进气管道21进入,经过分离储灰组件10进行灰尘分离,经过灰尘分离后的气体再通过后进气管道22进入到空滤器壳体中。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离储灰组件的结构图。
如图2所示,分离储灰组件10包括分离部11和集灰部12,分离部11内具有用于从脏气体中分离出灰尘的分离扇叶13,集灰部12用于收集并存储分离出的灰尘。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集灰部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离储灰组件的截面图。
具体的,如图3所示,集灰部12具有本体121和环形隔板122,环形隔板122一体设置在本体121内,环形隔板122的外圆周壁与本体121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收集灰尘的收集槽123,环形隔板122的内壁形成供分离了灰尘后的气体通过的气体通道124。如图4所示,分离扇叶13位于收集槽123的前方,用于通过离心力分离进入分离扇叶13中的气体中的灰尘。脏气体在负压作用下从前进气管道21被吸入,流经分离扇叶13(如图4中D1的箭头走向),分离出的大部分灰尘(尤其是大颗粒灰尘,大颗粒灰尘越重其产生的离心力越大,越容易被分离出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到所述收集槽123中(如图4中D2的箭头走向),分离了灰尘后的气体则通过气体通道124排出(如图4中D3的箭头走向)。如图4所示,环形隔板122在气体流经的方向上的长度略大于主体121在该方向上的长度,更加有利于让灰尘进入到收集槽123中。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集灰部的剖视图。
如图2-图5所示,集灰部12还具有安装在本体121下端的集灰盒14,本体121上设置有将收集槽123与集灰盒14相连通的出灰通道125,灰尘在收集槽123内越积越多后可通过重力作用从出灰通道125掉落到集灰盒14内。
集灰盒14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盒体141和漏灰帽142,出灰通道125远离本体121的一端成型有连接盘126,盒体141靠近出灰通道125的一端(即盒体141的上端)成型有与连接盘126相配合的连接环1411,连接盘126和连接环1411通过振动摩擦焊接在一起,使得盒体141上端与出灰通道125相连。漏灰帽142安装在盒体141远离出灰通道125的一端(即盒体141的下端),漏灰帽142底部开设有供灰尘漏出的漏灰孔143。如图5所示,漏灰孔143呈一字型开口,开孔宽度为0.5mm。如图4和图5所示,盒体141的底部成型有漏灰嘴144,漏灰嘴144外周设计倒刺结构1441,漏灰帽142内孔安装平台上设计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同倒刺结构1441相互配合进行紧固装配,漏灰帽142采用橡胶材料工艺成型,保证其有一定的拉伸变形作用,使得漏灰帽142得以牢固地安装在漏灰嘴144上,让集成的灰尘通过漏灰孔143掉落。
集灰盒14的盒体141内具有与出灰通道125、收集槽123相连通的容纳空间1410,该容纳空间可进一步扩大收集槽123的收集空间,让灰尘能够暂存在该空间内然后顺着漏灰孔143逐渐排出。此外,由于脏气体是通过负压的方式被吸入的,气体在负压作用下依次通过前进气管道21、气体通道124以及后进气管道22直至被吸入到空滤器壳体中,在整个气路通道上都会存在负压;而分离出的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已进入到收集槽123内,收集槽123处的负压作用较小,由负压形成的气流在撞击内壁时会产生噪音,因此在盒体141内设置与收集槽123相连通的容纳空间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稳压、稳流、降噪效果。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离部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离部的剖视图。
如图6和图7所示,分离部11具有进气部分111和出气部分112,进气部分111一端(进气端)与前进气管道21相结合,进气部分111呈圆环形,其外表面靠近前进气管道21的一端向外凸出形成有卡台1111,前进气管道21靠近进气部分111的一端外周成型有卡扣槽211,通过卡台1111卡设在卡扣槽211内实现进气部分111与前进气管道21的相结合。如图4所示,进气部分111另一端(出气端)与出气部分112一体设置,出气部分112的进气端与进气部分111相连,出气端与本体121通过振动摩擦焊来焊接固定。出气部分112呈自进气端到出气端向外扩的喇叭形状,并具有呈喇叭状的内壁1121。内壁1121设置为喇叭状,可以对受到离心力作用的灰尘进行引导,使灰尘能够顺利进入到位于环形隔板122外圈的收集槽123内。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气部分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离部的侧面视图。
分离扇叶13设置在进气部分111内,并包括中轴131和若干叶片132,若干叶片132呈圆周布置在中轴131的外周,且相邻的叶片132之间具有供气体通过的间隙133,叶片132一端与中轴131相连接,另一端与进气部分111的内壁相连接;每片叶片132还具有第一引导部分1321和第二引导部分1322,第二引导部分1322置于第一引导部分1321的尾部,气体流经第一引导部分1321后在第二引导部分1322的离心作用下分离出灰尘。第一引导部分1321含有分别与中轴131和进气部分111的内壁相连接的第一连接端1321a和第二连接端1321b,第一连接端1321a延伸到与第二连接端1321b所形成的区域呈平面板状;第二引导部分1322含有分别与中轴131和进气部分111的内壁相连接的第三连接端1322a和第四连接端1322b,第三连接端1322a延伸到与第四连接端1322b所形成的区域呈曲面板状。将第一引导部分1321的形状设置成平面板状,该平面的方向与气体进入的方向基本平行,使得气体能够更为顺利地进入到分离扇叶13内,然后将第二引导部分1322的形状设置成曲面板状,使得气体能够在此处受到离心力并产生离心运动,促使气体中的灰尘能够被甩出。
如图7和图8所示,中轴131与第一引导部分1321相连处的外周自气体流入的方向朝向气体流出的方向往外鼓出呈流线型,使得气体在进入分离扇叶13时能够得到一定的缓冲及引导,让气体更加顺利地进入到分离扇叶13中进行灰尘分离。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气装置的截面剖视图。
如图10所示,分离储灰组件10的安装具体结构为:前进气管道21的出气端成型有安装环212,安装环212套设在进气部分111的外周,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卡扣槽211及卡台1111进行扣接;集灰部12的本体121在气体通道124的出气端处成型有连接凸缘127,后进气管道22的进气端成型有连接槽221,连接凸缘127插设在连接槽221内,并且两者之间通过振动摩擦焊进行焊接,从而完成分离储灰组件10的安装。脏气体从前进气管道21进入(如图10中的D1气体走向),经过分离储灰组件10进行灰尘分离,经过灰尘分离后的气体再通过后进气管道22进入到空滤器壳体中(如图10中的D3气体走向),分离出来的灰尘留存在收集槽123内(如图10中的D2气体走向),并掉落到集灰盒14内,最终从漏灰帽142的漏灰孔143中掉落排出。
本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由于分离储灰组件10在分离部11内设置分离扇叶13,集灰部12内设置环形隔板122将其内部形成有用于收集灰尘的收集槽123和供分离灰尘后的气体通过的气体通道124,分离部11位于集灰部12的前侧,且分离扇叶13位于收集槽123的前方,带有灰尘的脏空气经过分离部11内的风扇叶片13时,受旋转离心力的影响,重量越大的灰尘颗粒产生的惯性越大,越会偏离中心,大颗粒灰尘越容易脱离主进气道进入到收集槽123内,经过分离的空气则通过气体通道124继续前进,进入到后续的空滤器壳体内再经过滤芯过滤,能够较好地避免灰尘被空气带入到后续的空滤器壳体内影响滤芯的过滤效果。分离储灰组件10的设置能够实现预先分离灰尘的效果,分担原本空滤器滤芯的储灰且能过滤分离大部分重灰尘颗粒物提升了空滤器整体储灰过滤性能。
其次,上述实施例中的分离储灰组件安装在进气管道上形成的进气装置可拆卸设置在空滤器上,可作为空滤器的一个选配部件,适应多种不同规格的空滤器,只需要将其进气管进行替换或者在原有的进气管中选取一截直接替换成本实施例提供的进气装置即可。例如,当车辆主要在城市道路等大颗粒灰尘不多的路况中行驶时,选择普通的进气管道即可,当车辆主要在山间、沙漠等大颗粒灰尘较多的路况中行驶时,即可选配本实施例所述的进气装置,具有更好的储灰及过滤效果。相比一些现有技术中直接将分离扇叶安装在空滤器壳体的进口处要更为人性化,适用范围也更广,并且若需要维修或替换时,也无需将空滤器壳体进行拆卸替换,对空滤器壳体、内部的滤芯本身并无影响,十分方便。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单元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分离储灰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设置在进气净化系统的进气装置的进气管道上,将所述进气管道吸入的气体中的灰尘进行分离及存储,包括:
分离部,用于将所述灰尘从气体中分离,
集灰部,用于收集并存储所述灰尘,
其中,所述分离部具有用于分离出所述灰尘的分离扇叶,
所述集灰部具有:
本体;
环形隔板,设置在所述本体内,
所述环形隔板的外壁与所述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收集所述灰尘的收集槽,所述环形隔板的内壁形成供分离了灰尘后的气体通过的气体通道;
所述分离扇叶位于所述收集槽的前方,用于通过离心力分离进入所述分离扇叶中的气体中的灰尘,使分离出的所述灰尘进入到所述收集槽中,分离了灰尘后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气体通道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储灰组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集灰部还具有:
集灰盒,安装在所述本体的下端,
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将所述收集槽与所述集灰盒相连通的出灰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储灰组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集灰盒包括:
盒体,内部具有与所述出灰通道相连通的容纳空间,
漏灰帽,安装在所述盒体远离所述出灰通道的一端,并开设有供所述灰尘漏出的漏灰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储灰组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出灰通道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成型有连接盘,所述盒体靠近所述出灰通道的一端成型有与所述连接盘相配合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盘和所述连接环通过振动摩擦焊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分离储灰组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分离部具有:
进气部分,其内设置有所述分离扇叶,
出气部分,具有呈喇叭状的内壁,
所述出气部分一端与所述进气部分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本体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储灰组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分离扇叶包括:
中轴,
若干叶片,呈圆周布置在所述中轴的外周,一端与所述中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气部分的内壁相连接;
所述叶片具有:
第一引导部分,
第二引导部分,置于所述第一引导部分的尾部,
所述气体流经所述第一引导部分后在所述第二引导部分的离心作用下分离出灰尘,分离出的灰尘沿着所述出气部分的内壁进入到所述收集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储灰组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引导部分含有分别与所述中轴和所述进气部分的内壁相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延伸到与所述第二连接端所形成的区域呈平面板状,
所述第二引导部分含有分别与所述中轴和所述进气部分的内壁相连接的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延伸到与所述第四连接端所形成的区域呈曲面板状。
8.一种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可替换地设置在一种或多种进气净化系统上,包括:
进气管道,
分离储灰组件,安装在所述进气管道上,用于将所述进气管道吸入的气体中的灰尘进行分离及存储,
其中,所述分离储灰组件为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分离储灰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进气管道具有:
前进气管道,与所述分离部的进气端相结合,
后进气管道,与所述集灰部相结合,并与所述气体通道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前进气管道靠近所述分离部的一端外周成型有卡扣槽,所述分离部靠近所述前进气管道的一端外周成型有与所述卡扣槽相配合的卡台。
CN202322864056.9U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分离储灰组件及进气装置 Active CN220955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64056.9U CN220955863U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分离储灰组件及进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64056.9U CN220955863U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分离储灰组件及进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5863U true CN220955863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10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64056.9U Active CN220955863U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分离储灰组件及进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58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062630A (en) Air cleaner system for over-highway trucks
WO2011094334A1 (en) Water separator assembly for use with air cleaner; assembly;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023815B (zh) 过滤装置
CN102892477B (zh) 一种用于从第二流体流中分离第一流体微粒的分离系统
US5720788A (en) Air filter element and air filter assembly employing the filter element
CN212250280U (zh) 一种用于高灰尘地区的全地形车进气系统
CN112253343B (zh) 一种汽车用进气道总成及进气机构
JP2003508678A (ja) 自動車の内燃機関のための吸込み空気を濾過するためのエアフィルタ
CN208330577U (zh) 一种双级旋风分离器结构的空气滤清器
CN220955863U (zh) 一种分离储灰组件及进气装置
CN204386781U (zh) 空气过滤系统、辅助过滤器组件以及主过滤器组件
CN107559110B (zh) 空气滤清器
CN117514544A (zh) 一种分离储灰组件及进气装置
US9206774B2 (en) Cowl-mounted air cleaner
CN106089512A (zh) 一种汽车空气滤清器
KR102271957B1 (ko) 차량용 공기 청정기
CN110761923A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空气滤清器
CN214533315U (zh) 一种兼有预过滤功能的空气滤清器
CN205101149U (zh) 一种重型卡车的进气道
CN216198541U (zh) 一种机车空气滤清器
CN216950617U (zh) 全地形车
CN203847283U (zh) 一种空滤器进气装置
CN216950618U (zh) 全地形车
CN214533314U (zh) 一种降噪效果好的空气滤清器进气装置
US11572853B2 (en) Multiple intake air filtr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