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50617U - 全地形车 - Google Patents

全地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50617U
CN216950617U CN202220609306.7U CN202220609306U CN216950617U CN 216950617 U CN216950617 U CN 216950617U CN 202220609306 U CN202220609306 U CN 202220609306U CN 216950617 U CN216950617 U CN 216950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ssembly
air filter
terrain vehicl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093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凯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093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50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50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506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该全地形车包括车架组件、车身覆盖件、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及行走组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连接至车架组件上;传动组件至少部分与驱动组件连接;行走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驱动组件包括空滤器组件;空滤器组件包括空滤器本体及出气管,空滤器本体包括配合部;出气管至少部分伸入空滤器本体内,且出气管包括卡接部;其中,随出气管伸入空滤器本体内,卡接部能够与配合部卡接连接。通过出气管与空滤器本体卡接连接,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流程简易,能够节省组装时间,拆装方便。

Description

全地形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空滤器又称空气滤清器,其主要是用来清除空气微小颗粒杂质的一种清除过滤装置,以防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吸入带有杂质颗粒的空气而增加磨蚀和损坏的几率。
对于全地形车而言,由于其经常需要驾驶在沙尘较为严重的环境中,因此,采用空滤器进行过滤十分重要。现有空滤器包括空滤器本体及出气管,空滤器本体与出气管之间通过橡胶接头连接,并通过卡箍紧固。
但现有采用上述方式连接,结构臃肿且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安装步骤繁琐且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空滤器的出气接口快速拆装的全地形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组件;车身覆盖件,所述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连接至所述车架组件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为所述全地形车提供驱动力,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空滤器组件;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至少部分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空滤器组件包括:空滤器本体,空滤器本体包括配合部;出气管,出气管至少部分伸入空滤器本体内,且出气管包括卡接部;其中,随出气管伸入空滤器本体内,卡接部能够与配合部卡接连接。
进一步地,空滤器本体还包括:空滤器壳体,空滤器壳体包括出气接口,所述出气管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出气接口内;滤芯单元,滤芯单元安装于空滤器壳体内;其中,滤芯单元与出气接口之间形成配合部。
进一步地,出气管包括:管本体;卡接管体,卡接管体位于管本体的端部并与管本体连接,卡接部设置于卡接管体上。
进一步地,出气接口的周向形成有抵接台,出气管还包括:抵挡部,抵挡部位于管本体与卡接管体之间,且随出气管伸入出气接口,抵挡部能够抵靠于抵接台上。
进一步地,管本体、卡接管体及抵挡部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抵接台包括:承接段,抵挡部抵靠于承接段上;止挡段,止挡段的一端与承接段连接,卡接部抵接于止挡段远离承接段的一端。
进一步地,空滤器组件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安装于抵接台上;其中,随出气管伸入出气接口内,卡接管体及抵挡部能够挤压密封圈。
进一步地,空滤器壳体包括容置腔室;滤芯单元安装于容置腔室内,且滤芯单元靠近出气接口一端的周侧与卡接管体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空滤器组件还包括:多个加强筋,多个加强筋间隔地布设于空滤器壳体的周侧。
进一步地,空滤器本体与出气管均为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申请提供的全地形车,通过出气管与空滤器本体卡接连接,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流程简易,能够节省组装时间,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全地形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空滤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空滤器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空滤器组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空滤器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00、全地形车;101、车架组件;102、车身覆盖件;103、行走组件;10、空滤器组件;20、空滤器本体;21、空滤器壳体;22、第一空滤壳体;221、出气接口;222、容置腔室;224、卡槽;23、第二空滤壳体;231、环绕腔室;25、抵接台;251、承接段;252、止挡段;26、第一侧;27、第二侧;30、出气管;31、管本体;32、卡接管体;321、卡接凸起;33、抵挡部;34、出气口;40、滤芯单元;50、切向进气管;51、进气口;60、加强筋;70、密封圈;80、柔性管体;90、通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全地形车100,该全地形车100包括车架组件101、车身覆盖件102、驱动组件(图未示)、行走组件103以及传动组件(图未示)。车身覆盖件102至少部分连接至车架组件101上;驱动组件用于为全地形车100提供驱动力;传动组件至少部分与驱动组件连接;行走组件103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通过传动组件能够将驱动组件产生的作用力进一步传输至行走组件103,其中,驱动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101上。驱动组件包括空滤器组件10,空滤器组件10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101上。为了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和下侧。
由于全地形车100经常需要驾驶在沙尘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空滤器组件10能够清除空气中微小颗粒杂质,以防止全地形车100的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吸入带有杂质颗粒的空气,从而降低发动机损坏的几率,增加全地形车100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中,全地形车100还包括固定支架及紧固件。空滤器组件10固定在全地形车100的车架组件101的前端,且空滤器组件10与车架组件101之间通过固定支架和紧固件形成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两端均使用螺栓固定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紧固件也可以是其他部件,只要能够达到相同的作用即可。
请参阅图2,空滤器组件10包括空滤器本体20、出气管30及滤芯单元40。空滤器本体20包括空滤器壳体21,滤芯单元40安装于空滤器壳体21内。空滤器壳体21包括出气接口221,出气管30至少部分伸入出气接口221内,并与空滤器本体20可拆卸连接。
请参阅图3至图5,空滤器壳体21包括第一空滤壳体22及第二空滤壳体23,出气接口221设于第一空滤壳体22上,出气管30与出气接口221连接。第二空滤壳体23连接于第一空滤壳体22,并与第一空滤壳体22连通设置;且第二空滤壳体23围设于至少部分出气管30的周侧。
本申请提供的空滤器组件10,空间利用率更高,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得到更大的空滤容积,从而优化整车的性能。通过设置第一空滤壳体22与第二空滤壳体23,将出气管30周围的空间充分利用,增大了空滤器组件10的有效容积,使空滤器组件10布置得到空间利用最大化。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空滤壳体22与第二空滤壳体23为一体式结构。由第一空滤壳体22与第二空滤壳体23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强度高;并且,能够减少空滤器组件10的安装步骤,便于制造加工,从而大大节省安装时间,降低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空滤壳体22与第二空滤壳体23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
请参阅图5,第一空滤壳体22包括容置腔室222,第二空滤壳体23包括环绕腔室231,且环绕腔室231与容置腔室222连通。空滤器组件10还包括切向进气管50。滤芯单元40安装于容置腔室222内,切向进气管50与第二空滤壳体23的外周侧连接,并与环绕腔室231连通。
将切向进气管50连接于第二空滤壳体23的周侧,而滤芯单元40安装于第一空滤壳体22内,使切向进气管50与滤芯单元40能够错位布置,当空气从切向进气管50进入时,能够增加旋流的行程,过滤效果更好,空间利用率更高。同时,能够使切向进气管50的安装角度更加灵活,使安装更加简便。
空气从切向进气管50进入环绕腔室231中,再从环绕腔室231流向容置腔室222并经滤芯单元40过滤。空气一进入即开始旋转,而通过环绕腔室231能够增加旋流行程,延长离心力作用的形成,使离心力大,粗滤效率高,能够有效对空气杂质中的粗细颗粒进行分层次过滤,最大限度的沉积灰尘,保证过滤效果。
同时,本申请提供的空滤器组件10能够避免增加挡板结构,大大降低成本,简化安装步骤。因现有空滤器组件10内都布置有挡板,挡板的作用可以使空气不直吹滤芯单元40,使得空滤器组件10具有粗滤功能。而本申请中,通过设置第二空滤壳体23,并使切向进气管50与滤芯单元40错位布置,空气从切向进气管50是直接进入环绕腔室231中的,同样能够达到使空气不直吹滤芯单元40的目的,使得空滤器组件10同样具有粗滤功能。
请参阅图3,第二空滤壳体23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出气管30的高度。如此能够将出气管30周围的空间充分利用,并最大幅度的扩充空滤器组件10的有效容积,提高空滤器组件10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3及图4,出气管30包括出气口34,出气口34所朝向的一侧为第二空滤壳体23的第一侧26,第二空滤壳体23上与第一侧26相对的一侧为第二侧27。其中,从第二侧27至第一侧26的方向,第二空滤壳体23的高度呈递减趋势。如此,便于安装出气管30,留出部分空间使出气管30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不会对出气管30的安装及出气管30与其他部件的连接造成阻挡。
在本申请中,切向进气管50包括进气口51,切向进气管50的进气口51朝向全地形车100的前端,从而便于进气以及在行驶过程中能够增加进气速度。并且,由于该切向进气管50的设置,使得在满足空滤器组件10设置在车辆前车架的中部时,切向进气管50的进气口51恰好能够避开转向装置,使整车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便于空滤器组件10周围部件的布置,进一步减少对整车空间的浪费。无需为了迎合进气口51的位置而将空滤器组件10的位置向左移或者右移,如此,可以进一步增强全地形车100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2,空滤器组件10还包括多个加强筋60,多个加强筋60间隔地布设于第一空滤壳体22的周侧,以加强第一空滤壳体22的结构稳定性及牢固性,进一步加强空滤器组件10整体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空滤器本体20与出气管30均为塑料材质。一方面,塑料材质的空滤器本体20与出气管30制造加工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塑料材质的空滤器本体20与出气管30之间便于形成卡接连接,使空滤器组件10的组装更加简易快捷。
出气管30采用的材料可以是PP、PA、HDPE、PP+GF或PA+GF之中的任意一种;空滤器本体20采用的材料可以是PA、PP、PA+GF或PP+GF之中的任意一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空滤器本体20与出气管30也可以是其他材料,只要能够达到相似的效果即可。
同时,因空滤器本体20与出气管30均采用塑料材质,从而保证空滤器本体20与出气管30之间实现了硬连接。能够为后续在出气管30上集成功能元器件提供安装平台,且硬连接的形式能够便于功能元器件的附着,并保证功能元器件能够稳定地发挥最佳效果。功能元器件包括消声器、传感器,空气流量计等。例如,当管路需要加装空气流量计时,空滤器本体20与出气管30之间的硬连接能够保证流量计信号的稳定。避免现有采用橡胶接头将空滤器本体与出气管连接时,因橡胶接头本身的软连接性质,易造成流量计信号不稳定的情况。
请参阅图2及图3,出气管30为扁平状管体,其横截面为腰形。全地形车100还包括柔性管体8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将扁平状的管体通过柔性管体80使改变为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管体。便于与进气口形状为圆形的节气门进行连接。并且,将出气管30设置为扁平状,主要是考虑到相同面积的椭圆比圆的周长要长,这样在滤芯单元40长度一定的前提下,可得到更大的滤纸面积,从而提升容灰量。
请继续参阅图2,出气管30上设有与其连通的通风管90,该通风管90为曲轴箱通风管,其能够卸掉曲轴箱的正压,防止曲轴箱内部压力过大顶开油封而造成机油渗漏的问题。
请参阅图5及图6,在本实施例中,空滤器本体20包括卡槽224,具体地,滤芯单元40与出气接口221之间形成该卡槽224。出气管30包括卡接凸起321,随出气管30伸入空滤器本体20内,卡接凸起321能够与卡槽224卡接连接。如此,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安装流程简易,大大节省出气管30与空滤器本体20的组装时间,拆装方便。避免现有采用橡胶接头与卡箍将空滤器本体及出气管进行安装时,安装费时且安装步骤复杂的情况。
请继续参阅图5及图6,出气接口221的周向形成有抵接台25,且随出气管30伸入出气接口221内,至少部分出气管30能够抵靠于抵接台25上。如此,便于出气管30的安装,并且,能够对出气管30伸入的距离进行限位,组装效率高。能够避免出气管30因伸入过短,导致出气管30与空滤器本体20的组装结构牢固性差的情况;避免出气管30伸入过长,产生浪费,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出气管30包括管本体31及卡接管体32。卡接管体32位于管本体31的端部并与管本体31连接,卡接凸起321设置于卡接管体32上。卡接管体32能够伸入出气接口221内并与空滤器本体20卡接配合。
出气管30还包括抵挡部33,抵挡部33位于管本体31与卡接管体32之间,且抵挡部33能够抵靠于抵接台25上。抵挡部33能够对出气管30伸入的距离进行限位,并且,通过卡接管体32与空滤器本体20的卡接配合,便于实现出气管30与空滤器本体20的快速且牢固的组装,减少组装时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管本体31、卡接管体32及抵挡部33为一体式结构。由管本体31、卡接管体32及抵挡部33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强度高;并且,能够减少空滤器组件10的安装步骤,使出气管30直接与空滤器本体20组装即可,无需额外对出气管30进行组装,再将组装好后的出气管30与空滤器本体20进行组装,从而大大节省安装时间,降低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管本体31、卡接管体32及抵挡部33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
请继续参阅图6,抵接台25包括承接段251及止挡段252,抵挡部33抵靠于承接段251上,止挡段252的一端与承接段251连接,卡接凸起321抵接于止挡段252远离承接段251的一端;从而实现出气管30与空滤器本体20之间稳固连接。
请参阅图5,滤芯单元40安装于容置腔室222内,且滤芯单元40靠近出气接口221的周侧与卡接管体32过盈配合。如此,在出气管30与空滤器本体20进行组装时,通过滤芯单元40与卡接管体32的过盈配合、以及卡接凸起321与卡槽224的配合,能够大大增加出气管30与空滤器本体20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及牢固性。并且,出气管30插入空滤器本体20的部分,即卡接管体32,还可以作为空滤器壳体21与滤芯单元40的密封面,结构紧凑稳固,便于实现滤芯单元40与空滤器壳体21的无卡箍连接。
请参阅图6,空滤器组件10还包括密封圈70,密封圈70安装于抵接台25上。其中,随出气管30伸入出气接口221内,卡接管体32及抵挡部33能够挤压密封圈70,从而保证出气管30与空滤器本体20之间实现密封,进而提高空滤器组件10的密封性能。
在本申请中,空滤器组件10的尾部(即远离出气接口的一端)可进行拆卸,在本实施例中,其通过紧固件与空滤器壳体21连接。由于空滤器组件10的尾部是滤芯单元40的维护口,故将其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便于滤芯单元40的保养,当滤芯单元40需要保养时,将其拆开即可保养。
并且,全地形车100还包括进气歧管,进气歧管固定在车架组件101上,出气管30的一端与空滤器本体20连接,另一端与进气歧管连接。进气歧管能够控制进气流量,实现最佳空燃比,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空滤器本体20起到加固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
车架组件;
车身覆盖件,所述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连接至所述车架组件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为所述全地形车提供驱动力,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空滤器组件;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至少部分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组件包括:
空滤器本体,所述空滤器本体包括配合部;
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空滤器本体内,且所述出气管包括卡接部;
其中,随所述出气管伸入所述空滤器本体内,所述卡接部能够与所述配合部卡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本体还包括:
空滤器壳体,所述空滤器壳体包括出气接口,所述出气管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出气接口内;
滤芯单元,所述滤芯单元安装于所述空滤器壳体内;
其中,所述滤芯单元与所述出气接口之间形成所述配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包括:
管本体;
卡接管体,所述卡接管体位于所述管本体的端部并与所述管本体连接,所述卡接部设置于所述卡接管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接口的周向形成有抵接台,所述出气管还包括:
抵挡部,所述抵挡部位于所述管本体与所述卡接管体之间,且随所述出气管伸入所述出气接口,所述抵挡部能够抵靠于所述抵接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本体、所述卡接管体及所述抵挡部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台包括:
承接段,所述抵挡部抵靠于所述承接段上;
止挡段,所述止挡段的一端与所述承接段连接,所述卡接部抵接于所述止挡段远离所述承接段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组件还包括:
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抵接台上;
其中,随所述出气管伸入所述出气接口内,所述卡接管体及所述抵挡部能够挤压所述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壳体包括容置腔室;所述滤芯单元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室内,且所述滤芯单元靠近所述出气接口一端的周侧与所述卡接管体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组件还包括:
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间隔地布设于所述空滤器壳体的周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本体与所述出气管均为塑料材质。
CN202220609306.7U 2022-03-18 2022-03-18 全地形车 Active CN216950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9306.7U CN216950617U (zh) 2022-03-18 2022-03-18 全地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9306.7U CN216950617U (zh) 2022-03-18 2022-03-18 全地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50617U true CN216950617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96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09306.7U Active CN216950617U (zh) 2022-03-18 2022-03-18 全地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506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07998B1 (en) Air intake system for a work vehicle with improved fan aspiration.
US8281575B2 (en) Emissions control filter assembly and system
EP2920451B1 (en) Air intake system for a work vehicle
CN212250280U (zh) 一种用于高灰尘地区的全地形车进气系统
US7849837B2 (en) Vaporized fuel processing device in work machine
CN108678877B (zh) 用于发动机的空气预滤器及空气滤清系统
CN216950617U (zh) 全地形车
CN216950618U (zh) 全地形车
CN107559110B (zh) 空气滤清器
CN110939536A (zh) 一种发动机空滤器
CN212296664U (zh) 新型空气滤清器、总成及工程机械
CN216866864U (zh) 全地形车
CN216429799U (zh) 一种带导流结构的汽车空气滤清器
CN220955863U (zh) 一种分离储灰组件及进气装置
CN216198544U (zh) 一种柴油机用复合式空气滤清器
US11572853B2 (en) Multiple intake air filtration device
CN219910954U (zh) 气体泄漏诊断系统以及车辆
CN210919281U (zh) 一种高位进气管
CN213088130U (zh) 一种具有缓震结构的紧凑式汽车发动机进气过滤系统
CN220687463U (zh) 用于液压挖掘机的发动机系统及液压挖掘机
CN216198541U (zh) 一种机车空气滤清器
CN212154990U (zh) 一种滤芯总成和空气滤清器
CN209892357U (zh) 汽车空气滤清器
CN219630881U (zh) 一种高效空气滤清器
CN217107256U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