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74444U - 一种冷氢化反应器的尾气出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氢化反应器的尾气出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74444U
CN210874444U CN201921460408.1U CN201921460408U CN210874444U CN 210874444 U CN210874444 U CN 210874444U CN 201921460408 U CN201921460408 U CN 201921460408U CN 210874444 U CN210874444 U CN 210874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outlet
baffle
air inlet
outlet duct
hydrogenation 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604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设
张戈
铁雷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Guiw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Guiw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Guiw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Guiw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604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74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74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744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41Feedstock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氢化反应器的尾气出口装置,包括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其上端设置有出气口,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中间位置向外侧凸出形成有圆形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圆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外部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杆,并通过连接杆与缓冲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下端的外表面呈环形设置有多个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呈长条状,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出气管的长度方向相一致,且进气口由中间向两侧其宽度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且分离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冷氢化反应器的尾气出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晶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氢化反应器的尾气出口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类日益增长的对能源的需求与日益减少的不可再生能源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促生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热潮;太阳能作为一种丰富、洁净的可再生新能源,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而在太阳能利用上,多晶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多晶硅是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太阳能产业的重要原材料,在中央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政策的支持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的巨大利润诱导下,国内涌现出一股多晶硅项目的热潮,多晶硅产业市场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广阔,中国已进入多晶硅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用氢气还原三氯氢硅制备多晶硅过程中,有大量的副产物四氯化硅产生,四氯化硅具有中度毒性,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若不能得到有效的综合处理和应用,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且降低了多晶硅生产工艺整体的经济技术水平;而将四氯化硅氢化转化为生产多晶硅的基本原料三氯氢硅是其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在四氯化硅氢化的过程中,含有硅粉的尾气高速进入尾气出口管道,不利于硅粉与气体的分离,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且高硬度的硅粉高速冲击也会对管道造成严重的磨蚀;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结构合理且分离效果好的冷氢化反应器的尾气出口装置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分离效果好的冷氢化反应器的尾气出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氢化反应器的尾气出口装置,包括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其上端设置有出气口,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中间位置向外侧凸出形成有圆形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圆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外部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杆,并通过连接杆与缓冲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下端的外表面呈环形设置有多个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呈长条状,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出气管的长度方向相一致,且进气口由中间向两侧其宽度逐渐增大。
所述缓冲腔的直径为所述出气管直径的二倍。
所述挡板的直径与所述出气管的内径相同,其厚度为所述缓冲腔厚度的一半。
所述连接杆有四个,分别呈对称状均匀固定设置于所述挡板的四周。
所述进气口的两侧壁呈等腰三角状;或所述进气口的两侧壁呈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气管下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进气口,且进气口呈长条状,由中间向两侧其宽度逐渐增大,采用此结构,可通过进气口对混合气中的硅粉进行阻挡,使混合气在经进气口进入出气管内部时其内部所携带的硅粉与气体进行第一次分离;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气管的中间位置设置缓冲腔,缓冲腔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挡板,且挡板通过连接杆与缓冲腔的内壁固定连接,采用此结构,可对进入出气管内部的混合气进行二次阻挡,利用挡板使混合气中所携带的硅粉与气体进行二次分离,采用二次分离的方式,增加硅粉与气体之间分离的彻底性,解决了在四氯化硅氢化的过程中,现有尾气出口管道不利于硅粉与气体的分离,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高硬度的硅粉在高速冲击下会对管道造成严重的磨蚀的问题;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且分离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出气管下端俯视图的剖视图。
图中:1、出气管 11、出气口 12、缓冲腔 13、进气口 2、密封盖 3、挡板 4、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冷氢化反应器的尾气出口装置,包括出气管1,所述出气管1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其上端设置有出气口11,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2,中间位置向外侧凸出形成有圆形的缓冲腔12,所述缓冲腔12的直径为所述出气管1直径的二倍,缓冲腔12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圆形的挡板3,所述挡板3的直径与所述出气管1的内径相同,其厚度为所述缓冲腔12厚度的一半,挡板3的外部分别呈对称状均匀固定设置有四个连接杆4,并通过连接杆4与缓冲腔1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1下端的外表面呈环形设置有多个进气口13,所述进气口13呈长条状,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出气管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且进气口13由中间向两侧其宽度逐渐增大,所述进气口13的两侧壁呈等腰三角状;或所述进气口13的两侧壁呈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含有硅粉的混合气经进气口13高速进入至出口管1内部,此时,利用进气口13对混合气中的硅粉进行阻挡,使混合气在经进气口13进入出气管1内部时,其所携带的硅粉与气体进行第一次分离,而后,混合气在出气管1内穿过缓冲槽12时,利用挡板3可对进入出气管1内部的混合气进行二次阻挡,使混合气中所携带的硅粉在与挡板3接触时与气体进行二次分离,最后,经过二次分离后的尾气,通过出气管1上的出气口11排出,本实用新型采用二次分离的方式,增加硅粉与气体之间分离的彻底性,解决了在四氯化硅氢化的过程中,现有尾气出口管1道不利于硅粉与气体的分离,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高硬度的硅粉在高速冲击下会对管道造成严重的磨蚀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中进气口13由中间向两侧其宽度逐渐增大,采用此结构,可在不影响混合气进入至出气管1内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对混合气中的硅粉进行阻挡分离;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且分离效果好的优点。

Claims (5)

1.一种冷氢化反应器的尾气出口装置,包括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其上端设置有出气口,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中间位置向外侧凸出形成有圆形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圆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外部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杆,并通过连接杆与缓冲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下端的外表面呈环形设置有多个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呈长条状,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出气管的长度方向相一致,且进气口由中间向两侧其宽度逐渐增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氢化反应器的尾气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的直径为所述出气管直径的二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氢化反应器的尾气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直径与所述出气管的内径相同,其厚度为所述缓冲腔厚度的一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氢化反应器的尾气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有四个,分别呈对称状均匀固定设置于所述挡板的四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氢化反应器的尾气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两侧壁呈等腰三角状;
或所述进气口的两侧壁呈圆弧状。
CN201921460408.1U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冷氢化反应器的尾气出口装置 Active CN210874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60408.1U CN210874444U (zh)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冷氢化反应器的尾气出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60408.1U CN210874444U (zh)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冷氢化反应器的尾气出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74444U true CN210874444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25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60408.1U Active CN210874444U (zh)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冷氢化反应器的尾气出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744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76957B (zh) 红磷包覆二氧化钛纳米纤维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647484A (zh) 一种纳米片/纳米管复合结构氮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10874444U (zh) 一种冷氢化反应器的尾气出口装置
CN109139334B (zh) 一种混流式长短叶片水轮机
CN208586061U (zh) 超纯氦纯化装置
CN201214631Y (zh) 多晶硅还原炉
CN208776422U (zh) 一种纳米曝气装置
CN2848324Y (zh) 一种三相分离器装置
CN201381378Y (zh) 制备太阳电池的石英炉管
CN211664727U (zh) 一种108对棒还原炉底盘
CN208865367U (zh) 一种黄磷尾气净化装置
CN208187198U (zh) 节能环保型燃气间接循环冷却装置
CN209423853U (zh) 一种蜂窝状电捕焦油器阳极板的清洗装置
CN203253264U (zh) 一种燃烧炉的废物处理装置
CN202390210U (zh) 用于四氯化硅冷氢化反应器的尾气出口装置
CN202973867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烧结炉的烧结区结构
CN202226668U (zh) 多晶硅cvd炉蜂窝底盘
CN204107482U (zh) 一种用于氯乙烯合成的转化器
WO2019129199A1 (zh) 生物质粉复合气化燃烧系统
CN205940222U (zh) 一种高效热水交换器
CN205115666U (zh) 一种用于真空设备的阀门装置
CN219817407U (zh) 热清洗入料口
CN215413272U (zh)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生产用节能冷却罐
CN213943063U (zh) 一种高效节能冷氢化反应装置
CN219217925U (zh) 一种煤层气裂解制氢加速反应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