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3504U - 一种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53504U
CN210853504U CN201921781148.8U CN201921781148U CN210853504U CN 210853504 U CN210853504 U CN 210853504U CN 201921781148 U CN201921781148 U CN 201921781148U CN 210853504 U CN210853504 U CN 210853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fixing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811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晓龙
王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Zhongneng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Zhongneng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Zhongneng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Zhongneng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811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53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53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53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板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螺栓;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包括第三固定板、第一套管、第一弹簧、第一固定杆、第一支撑杆、第四固定板、第五固定板、第二套管、第六固定板、第二固定杆、第二弹簧、第七固定板、第二支撑杆和第八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和存放齿轮传动箱,减震组件用于连接主体组件和固定组件,具有减震作用,可以减轻、抵消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带来的震动压力,避免因车辆急刹、车辆颠簸以及突发事故对齿轮传动箱造成震动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传动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齿轮传动箱多用于工业制造领域,目前工业企业生产的区分更加的细化,为提高生产效率,大多大型企业均合作有下游产业,或设立有不同生产部门,其中,企业多使用代加工或预定采购的方式获取齿轮传动箱,导致齿轮传动箱生产厂家常常供不应求,经常会大批量的向客户发货。
在车辆运输齿轮传动箱过程中,由于道路崎岖难免会使运输车辆行驶时颠簸,有时遇到突发状况紧急刹车,甚至车祸等特殊情况,都容易对齿轮传动箱产生损害,造成损失,为此,提出一种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
在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没有形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包括:
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板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螺栓;
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三固定板、第一套管、第一弹簧、第一固定杆、第一支撑杆、第四固定板、第五固定板、第二套管、第六固定板、第二固定杆、第二弹簧、第七固定板、第二支撑杆和第八固定板,所述第四固定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外侧壁铰接,所述第一套管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套管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一侧均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铰接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橡胶垫、传动箱、第二板体、第九固定板、第十固定板、第二固定螺栓、第一螺纹杆、第二橡胶垫、第一柱体、第二壳体、第三橡胶垫、第二螺纹杆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板体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九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十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九固定板和所述第十固定板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第九固定板和所述第十固定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橡胶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橡胶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橡胶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箱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固定板共设置有十六个,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对称均匀的与所述第四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七固定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侧壁铰接,所述第二套管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五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套管的内部,第六固定板和所述第五固定板的一侧均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固定板共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底部对称均匀的与所述第七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杆共设置有两个,远离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均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均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上方,所述第二螺纹杆共设置有八个,远离所述第二柱体的一端均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八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均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每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均匀处于两个相邻所述第四固定板的位置中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在运输过程中,车辆遇到突发情况急刹或发生车祸撞击时,车厢会水平方向产生惯性及震动,减震组件会减轻、抵消水平方向带来的震动压力,固定组件的设计,可以使传动箱不在第二壳体内部晃动,从而达到保护传动箱,防止震动带来损害的危险;
在运输过程中,遇到颠簸路段时,车厢会上下晃动和震动,减震组件会减轻、抵消垂直方向带来的震动压力,固定组件的设计,可以使传动箱不在第二壳体内部晃动,从而达到保护传动箱,防止震动带来损害的危险。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中图2中的A区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中第二壳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1、第一壳体;2、第一板体;3、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第一固定螺栓;6、第三固定板;7、第一套管;8、第一弹簧;9、第一固定杆; 10、主体组件;11、第一支撑杆;12、第四固定板;13、第五固定板;14、第二套管;15、第六固定板;16、第二固定杆;17、第二弹簧;18、第七固定板; 19、第二支撑杆;20、减震组件;21、第八固定板;22、第一橡胶垫;23、传动箱;24、第二板体;25、第九固定板;26、第十固定板;27、第二固定螺栓; 28、第一螺纹杆;29、第二橡胶垫;30、固定组件;31、第一柱体;32、第二壳体;33、第三橡胶垫;34、第二螺纹杆;35、第二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包括:
主体组件10,主体组件10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板体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和第一固定螺栓5;
减震组件20,减震组件20安装于第一壳体1的内部,减震组件20包括第三固定板6、第一套管7、第一弹簧8、第一固定杆9、第一支撑杆11、第四固定板12、第五固定板13、第二套管14、第六固定板15、第二固定杆16、第二弹簧17、第七固定板18、第二支撑杆19和第八固定板21,第四固定板12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杆11的一端铰接,第一支撑杆11的另一端与第一套管7的外侧壁铰接,第一套管7的内侧壁与第一固定杆9的外侧壁滑动连接,第一套管7的一端与第一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8的另一端与第三固定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9的一端贯穿第一套管7的内部并与第三固定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9的另一端与第八固定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第八固定板21和第三固定板6的一侧均与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固定组件30,固定组件30安装于第一壳体1的内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的顶部铰接于第一板体2的底部,第一板体 2的一侧固定于第一固定板3的一侧,第二固定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板4的一侧,第一固定螺栓5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的内部并分别与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的一侧螺纹连接;通过以上设置,可以通过第一固定螺栓5分别螺纹连接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使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紧密贴合,从而使第一板体2和第一壳体1紧密贴合,达到封闭效果,保护内部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组件30包括第一橡胶垫22、传动箱23、第二板体 24、第九固定板25、第十固定板26、第二固定螺栓27、第一螺纹杆28、第二橡胶垫29、第一柱体31、第二壳体32、第三橡胶垫33、第二螺纹杆34和第二柱体35,第二壳体32的顶部与第二板体24的底部铰接,第二板体24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九固定板25的一侧,第二壳体32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十固定板 26的一侧,第二固定螺栓27的一端贯穿第九固定板25和第十固定板26的内部并分别与第九固定板25和第十固定板26的一侧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34 与第二壳体32的一侧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34的一端与第二柱体35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34的另一端与第三橡胶垫33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壳体 32的内侧壁与第一橡胶垫22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28与第二板体24 的一侧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28的一端与第一柱体31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28的另一端与第二橡胶垫29的一侧固定连接,传动箱23位于第二壳体 32的内部;通过以上设置,可以使传动箱23稳固的放置于第二壳体32的内部,旋转第二柱体35,可使第二螺纹杆34在第二壳体32的外侧壁转动,从而达到调节第二螺纹杆34在第二壳体32内部距离的效果,最终与传动箱23侧面贴合,达到固定传动箱23的效果,第三橡胶垫33的设计可以使传动箱23避免受到第二螺纹杆34的挤压碰撞产生破坏,第一橡胶垫22的设计使得传动箱23不会因放置时与第二壳体32内侧壁四周及底部碰撞遭受破坏,旋转第一柱体31可调节第一螺纹杆28的底部与传动箱23的顶部贴紧,达到固定传动箱23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四固定板12共设置有十六个,第二壳体32的外侧壁对称均匀的与第四固定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以上设置,在第一壳体1 水平晃动时,第二壳体32会由于惯性向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某一侧移动并施加压力,当第二壳体32挤压第四固定板12时,第四固定板12会挤压第一支撑杆 11,使得第一支撑杆11推动第一套管7向第一弹簧8移动,同时第一弹簧8挤压第三固定板6会产生反弹力,从而对所受压力产生阻力,第二壳体32的四个侧面都均匀设置四个减震组件20,使得各个方面的来自各自方面的晃动均可起到减震保护作用,当第二壳体32拉扯第四固定板12时,第四固定板12会拉动第一支撑杆11,使得第一支撑杆11通过第一套管7拉动第一弹簧8,此时因为第三固定板6的设计,第一弹簧8会对来自第一套管7的拉力产生反拉力,最终促使第二壳体32复位,固定组件30的设计,可以使传动箱23不在第二壳体 32内部晃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七固定板18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 19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管14的外侧壁铰接,所述第二套管14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固定杆16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管1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1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固定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五固定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固定板1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16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套管14的内部,第六固定板15和所述第五固定板13的一侧均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七固定板18共设置有四个,第二壳体32的外侧壁底部对称均匀的与第七固定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以上设置,在车辆运输在颠簸路段,车厢上下晃动时,第一壳体1会上下晃动,从而使得第二壳体32上下晃动,当第二壳体32向上移动时,第二壳体32会通过第七固定板18拉取第二支撑杆19,使得第二支撑杆19通过第二套管 14拉动第二弹簧17,第五固定板13的设置,会使第二弹簧17对来自第二套管 14的拉力产生反拉力,最终使固定组件30不会碰撞到第一板体2的底部,并且拉动第二壳体32复位,当第二壳体32向下移动时,第二壳体32会通过第七固定板18挤压第二支撑杆19,使得第二支撑杆19通过第二套管14推动第二弹簧17,第五固定板13的设置,会使第二弹簧17对来自第二套管14的推力产生反推力,最终将第二壳体32向上推动,达到复位效果,固定组件30的设计,可以使传动箱23不在第二壳体32内部晃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螺纹杆28共设置有两个,远离第一柱体31的一端均位于第二壳体32的内部,两个第一螺纹杆28的另一端均位于第二板体24 的上方,第二螺纹杆34共设置有八个,远离第二柱体35的一端均位于第二壳体32的内部,八个第二螺纹杆34的另一端均位于第二壳体32的外部,每两个第二螺纹杆34均匀处于两个相邻第四固定板12的位置中间;由于传动箱23 的形状是不规则的,通过以上设置,可以针对传动箱23不同部位及方位进行加固,第二螺纹杆34位置的设计,使得操作固定组件30时,不会受到减震组件 20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工作时,将传动箱23放置于第二壳体32内部,旋转第一柱体31和第二柱体35,调整好第二螺纹杆34以及第一螺纹杆28的位置,对传动箱23进行加固,第二橡胶垫29和第三橡胶垫33的设计使得在加固传动箱23时,不会对传动箱23造成磨损伤害,通过第二固定螺栓27使得第二板体 24与第二壳体32封闭,从而将传动箱23固定于第二壳体32内部,通过第一固定螺栓5将第一板体2与第一壳体1封闭起来即可装车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车辆遇到突发情况急刹时,第二壳体32会由于惯性向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某一侧移动并施加压力,当第二壳体32挤压第四固定板12时,第四固定板12会挤压第一支撑杆11,使得第一支撑杆11推动第一套管7向第一弹簧8移动,同时第一弹簧8挤压第三固定板6会产生反弹力,从而对所受压力产生阻力,第二壳体32的四个侧面都均匀设置四个减震组件20,使得各个方面的来自各自方面的晃动均可起到减震保护作用,当第二壳体32拉扯第四固定板12时,第四固定板12会拉动第一支撑杆11,使得第一支撑杆11通过第一套管7拉动第一弹簧8,此时因为第三固定板6的设计,第一弹簧8会对来自第一套管7的拉力产生反拉力,最终促使第二壳体32复位,固定组件30 的设计,可以使传动箱23不在第二壳体32内部晃动,从而达到保护传动箱23,防止震动带来损害的危险;
在运输过程中,遇到颠簸路段时,车厢会上下晃动,导致第一壳体1会上下晃动,从而使得第二壳体32上下晃动,当第二壳体32向上移动时,第二壳体32会通过第七固定板18拉取第二支撑杆19,使得第二支撑杆19通过第二套管14拉动第二弹簧17,第五固定板13的设置,会使第二弹簧17对来自第二套管14的拉力产生反拉力,最终使固定组件30不会碰撞到第一板体2的底部,并且拉动第二壳体32复位,当第二壳体32向下移动时,第二壳体32会通过第七固定板18挤压第二支撑杆19,使得第二支撑杆19通过第二套管14推动第二弹簧17,第五固定板13的设置,会使第二弹簧17对来自第二套管14 的推力产生反推力,最终将第二壳体32向上推动,达到复位效果,固定组件 30的设计,可以使传动箱23不在第二壳体32内部晃动,从而达到保护传动箱 23,防止震动带来损害的危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板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螺栓;
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三固定板、第一套管、第一弹簧、第一固定杆、第一支撑杆、第四固定板、第五固定板、第二套管、第六固定板、第二固定杆、第二弹簧、第七固定板、第二支撑杆和第八固定板,所述第四固定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外侧壁铰接,所述第一套管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套管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一侧均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铰接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橡胶垫、传动箱、第二板体、第九固定板、第十固定板、第二固定螺栓、第一螺纹杆、第二橡胶垫、第一柱体、第二壳体、第三橡胶垫、第二螺纹杆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板体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九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十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九固定板和所述第十固定板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第九固定板和所述第十固定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橡胶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橡胶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橡胶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箱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固定板共设置有十六个,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对称均匀的与所述第四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固定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侧壁铰接,所述第二套管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五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套管的内部,第六固定板和所述第五固定板的一侧均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固定板共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底部对称均匀的与所述第七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共设置有两个,远离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均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均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上方,所述第二螺纹杆共设置有八个,远离所述第二柱体的一端均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八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均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每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均匀处于两个相邻所述第四固定板的位置中间。
CN201921781148.8U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 Active CN210853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1148.8U CN210853504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1148.8U CN210853504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53504U true CN210853504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84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81148.8U Active CN210853504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535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6193A (zh) * 2021-09-22 2021-11-12 徐州光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零件运输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6193A (zh) * 2021-09-22 2021-11-12 徐州光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零件运输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9820B (zh) 基于磁流变技术的汽车碰撞缓冲装置及缓冲吸能方法
JP6440737B2 (ja) 車体バンパー構造
CN106739904B (zh) 一种agv驱动单元减震机构
CN210853504U (zh) 一种齿轮传动箱固定装置
JP2015205629A (ja) 電動車両の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CN209804757U (zh) 一种散热抗震型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
CN209990843U (zh) 一种物料防坠落缓冲减震平台
CN202016512U (zh)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101739844B (zh) 汽车安全碰撞缓冲装置
CN102966693A (zh) 工程机械驾驶室减震装置
CN205971479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前横梁结构
EP1968845B1 (en) Suspension unit and industrial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 unit
CN206049579U (zh) 一种新型吸能盒
CN205632371U (zh)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
CN210064006U (zh) 一种减振法兰
CN202703478U (zh) 保险杠缓冲结构
CN201385706Y (zh) 减震器随动式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201136474Y (zh) 机动车安全防护装置
CN214984808U (zh) 一种拆卸方便的汽车油箱减震垫
CN212107506U (zh) 用于物流运输的智能化车辆调度设备
CN207106419U (zh) 一种蓄电池悬置支架
CN211844720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电机安装用辅助防护装置
CN204801449U (zh) 一种悬挂减震机构
CN203730652U (zh) 一种工程机械类发动机专用悬置系统
CN211441890U (zh) 一种悬挂机构及使用该悬挂机构的货箱自动运输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