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2716U - 一种4×4双头车底盘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4×4双头车底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52716U
CN210852716U CN201921897649.2U CN201921897649U CN210852716U CN 210852716 U CN210852716 U CN 210852716U CN 201921897649 U CN201921897649 U CN 201921897649U CN 210852716 U CN210852716 U CN 210852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double
drive axle
cooling module
gear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976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凤杰
周广凤
司红建
刘恒
李曙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Spe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truk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truk Jina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truk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976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52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52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52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4×4双头车底盘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分别位于底盘两端的正向行驶双排驾驶室和反向行驶单排驾驶室,还包括安装于底盘上的发动机、过渡箱、变速箱、传动轴、前转向驱动桥和后转向驱动桥,通过利用可换向的自动变速箱,两个驾驶室内变速器均可挂前进挡和倒挡,使得车辆可双向行驶,安装前、后转向驱动桥的实现全轮驱动,同时,通过过渡箱来实现力矩不同方向的传递,保证发动机与变速箱间传动轴角度在合理范围,各部件在底盘上的位置及之间的连接关系布置合理,达到性能可靠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4×4双头车底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4×4双头车底盘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公路、铁路隧道里程在不断增加,城市轨道交通也发展迅速,地铁、轻轨项目越来越多,城市轨道由于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正逐步被政府重视。
隧道结构比较特殊,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管状三维空间,建筑结构复杂,环境密闭,再加上通风条件差,一旦发生火灾,可燃物产生的浓烟从起火部位以一定的速度沿隧道迅速扩散,并呈现聚集不散的状态,造成隧道内的烟雾及有毒气体浓度增高,对人员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尤其是在隧道的中部发生火灾,问题更为突出。即使在隧道内发生一般的交通事故而不是火灾,普通消防车也由于现场秩序混乱、车多人多、道路狭窄等原因无法实现自由转向,车辆机动性受到了极大限制,给消防和救援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
隧道安全问题也正逐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与之相适应的双向行驶隧道救援车的国家标准也在酝酿中,相关配套的可双向行驶的底盘也将成为各大主机厂竞相比拼技术、展示实力的战场。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及替代国外高端产品进口,需设计一种双向行驶的双头消防车专用底盘。但是,国内现有的双车头消防车一般采用驱动形式为4×2底盘,其底盘上的动力输出较弱,越野通过性差,且难以满足消防设备所需载荷、取力、空间布置等需求。
因此,针对现有4×4双头车底盘系统动力输出较弱及越野性较差的现状,研发一种动力强劲、布置合理的4×4双头车底盘系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4×4双头车底盘系统动力输出较弱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动力强劲、布置合理的4×4双头车底盘系统。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4×4双头车底盘系统,包括分别位于底盘两端的正向行驶驾驶室和反向行驶驾驶室,还包括安装于底盘上的发动机、过渡箱、变速箱、传动轴、前转向驱动桥和后转向驱动桥,所述发动机位于正向行驶驾驶室的底部,所述变速箱位于靠近正向行驶驾驶室的位置,所述发动机通过过渡箱与变速箱传动连接,所述变速箱上具有两个输出端,其中的一个输出端通过传动轴与前转向驱动桥传动连接,另一个输出端通过传动轴与后转向驱动桥传动连接,所述前转向驱动桥与前车轮总成连接且位于正向行驶驾驶室的下方,所述后转向驱动桥与后车轮总成连接且位于反向行驶驾驶室的下方。通过利用可换向的自动变速箱,变速器可挂前进挡和倒挡,使得传动系统双向行驶,配合安装前、后转向驱动桥的全轮驱动4×4底盘实现输出动力强劲及整车的稳定,同时,通过过渡箱来实现力矩不同方向的传递,保证不同高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传动连接,各部件在底盘上的位置及之间的连接关系布置合理,达到性能可靠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变速箱上预留有上装设备取力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套相配合的转向系统,分别为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控液压转向系统,所述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机械部分包括方向盘、转向管柱、传动轴、方向机、转向直拉杆、转向节臂、转向横拉杆,所述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液压部分包括转向泵、转向油罐、方向机、高压管、回油管;所述电控液压转向系统包括显示器、角度传感器、电控箱总成、转向油缸、液压泵、阀组及蓄能器总成。转向系统具有换向四轮转向及转向互锁技术,通过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控液压转向系统两套转向系统的配合实现四种转向方式。
进一步的,还包括主冷却模块和副冷却模块,所述主冷却模块设置于正向行驶驾驶室的下部,所述主冷却模块包含散热器和中冷器,所述副冷却模块设置于反向行驶驾驶室的下部,所述主冷却模块和副冷却模块通过管路连接,由 87°节温器控制副冷却模块输入管路的开启。主冷却模块冷却能力不足时自动开启副冷却模块,尤其在反向行驶时,保证发动机及变速箱足够的散热能力。
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车架右侧的用于发动机进气的空滤器、用于发动机排气的消声器、电瓶箱及蓄电池,还包括依次布置在车架左侧的尿素箱、液压油箱组件、冷却风扇和200L油箱。合理的布局设计,车架采用两层(8+5)mm 车架,车架上翼面宽度80mm,前后等宽940mm,满足底盘部件及上装设备的安装空间要求。
进一步的,还包括整车安装的一桥挡泥板、二桥挡泥板。
进一步的,所述正向行驶驾驶室和反向行驶驾驶室与车轮之间形成的接近角a大于28度。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上的前悬长度d1与后悬长度d4相同。具体的,轴距 d3为5600-6000mm,前悬d1为1492mm,后悬d4为1492mm,总长d为 8584-8984mm,宽度d2为2550mm,驾驶室顶离地高度3425mm(空载),提高整车的通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正向行驶驾驶室与反向行驶驾驶室中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空调系统。两个驾驶室采用相互独立的空调、暖风系统,在两驾驶室内可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不受换向驾驶影响。
该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用4×4底盘,在成熟T5G全驱底盘基础上换装T5G 四开门驾驶室,后端加装T5G-M驾驶室,选用可换向的自动变速箱,两个方向均能达到最高车速要求;在原油机械助力转向基础上,再增加一套机械助力转向,并采用电控液压转向系统实现四种转向模式,实现最小的转弯半径,或在隧道、狭窄街道等区域能实现横向移动蟹行转向模式及无需掉头行驶的使用要求;可实现驾驶室、制动、灯具、仪表、转向等系统驾驶室内一键切换及互锁。车辆动力强劲、布置合理,满足消防设备所需载荷、取力、空间布置等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与上装设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正向行驶驾驶室,2、发动机,3、过渡箱,4、变速箱,5、取力口,6、车架,7、反向行驶驾驶室,8、后自由收放后视镜,9、前三段式保险杠,10、后三段式保险杠,11、主冷却模块,12、前车轮总成,13、空滤器,14、消声器,15、电瓶箱,16、传动轴,17、后方向机,18、前方向机,19、前自由收放后视镜,20、前转向驱动桥,21、过渡箱冷却模块,22、变速箱冷却模块,23、尿素箱,24、液压油箱组件,25、200L油箱,26、后转向驱动桥, 27、后车轮总成,28、蓄能器总成,29、副冷却模块,30、副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4×4双头车底盘系统,包括分别位于底盘两端的正向行驶驾驶室1和反向行驶驾驶室7,还包括安装于底盘上的发动机2、过渡箱 3、变速箱4、传动轴16、前转向驱动桥20和后转向驱动桥26,发动机2位于正向行驶驾驶室1的底部,变速箱4位于靠近正向行驶驾驶室1的位置,发动机2通过过渡箱3与变速箱4传动连接,变速箱4上具有两个输出端,其中的一个输出端通过传动轴16与前转向驱动桥20传动连接,另一个输出端通过传动轴16与后转向驱动桥26传动连接,前转向驱动桥20与前车轮总成12连接且位于正向行驶驾驶室1的下方,后转向驱动桥26与后车轮总成27连接且位于反向行驶驾驶室7的下方,其中在变速箱4上预留有上装设备取力口5,如图3所示,上装设备通过副车架30安装在底盘的车架6上。通过利用可换向的自动变速箱4,变速器可挂前进挡和倒挡,使得传动系统双向行驶,配合安装前、后转向驱动桥26的全轮驱动4×4底盘实现输出动力强劲及整车的稳定,同时,通过过渡箱3来实现力矩不同方向的传递,保证不同高度的发动机2和变速箱4之间传动连接,各部件在底盘上的位置及之间的连接关系布置合理,达到性能可靠的效果。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套相配合的转向系统,分别为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控液压转向系统,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机械部分包括方向盘、转向管柱、传动轴16、方向机、转向直拉杆、转向节臂、转向横拉杆,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液压部分包括转向泵、转向油罐、方向机、高压管、回油管;电控液压转向系统包括显示器、角度传感器、电控箱总成、转向油缸、液压泵、阀组及蓄能器总成28。转向系统具有换向四轮转向及转向互锁技术,通过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控液压转向系统两套转向系统的配合实现四种转向方式,分别为:1)常规模式:此种转向形式为默认形式,启动时自动选中,后轴锁死,只允许前轴转向;2)全轮转向模式:此种模式下,车辆的转弯半径可极大减小; 3)蟹行模式:此种模式适用于车辆在狭窄的巷道和隧道中进行横向移动;4)手动后轴转向:此种模式适用于车辆某些特殊用途。以上操作均在一个面板上完成,模式切换时,必须在停车时进行。
进一步的,还包括主冷却模块11和副冷却模块29,主冷却模块11设置于正向行驶驾驶室1的下部,主冷却模块11包含散热器和中冷器,副冷却模块 29设置于反向行驶驾驶室7的下部,主冷却模块11和副冷却模块29通过管路连接,主冷却模块11冷却能力不足时自动开启副冷却模块29,尤其在反向行驶时,保证发动机2及变速箱4足够的散热能力。还包括位于车架6右侧的用于发动机2进气的空滤器13、用于发动机2排气的消声器14、电瓶箱15及蓄电池,还包括依次布置在车架6左侧的尿素箱23、液压油箱组件24、冷却风扇和200L油箱25,合理的布局设计,车架6采用两层(8+5)mm车架6,车架 6上翼面宽度80mm,前后等宽940mm,满足底盘部件及上装设备的安装空间要求。还包括整车安装的一桥挡泥板、二桥挡泥板。
另外,正向行驶驾驶室1和反向行驶驾驶室7与车轮之间形成的接近角a 大于28度,底盘上的前悬长度d1与后悬长度d4相同。具体的,轴距d3为 5600-6000mm,前悬d1为1492mm,后悬d4为1492mm,总长d为8584-8984mm,宽度d2为2550mm,驾驶室顶离地高度3425mm(空载),提高整车的通用性。
另外,正向行驶驾驶室1与反向行驶驾驶室7中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空调系统。两个驾驶室采用相互独立的空调系统,在两驾驶室内可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不受换向驾驶影响。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4×4双头消防车专用底盘,驱动型式为4×4,采用两个驾驶室:T5G-S四开门和T5G-M两开门,分别布置在底盘两端;传动系统双向行驶,变速器并均可挂前进挡和倒挡;一键切换主副驾驶室的操作机构;转向采用机械液压助力+电控液压转向,其中电控液压转向有四种模式:常规模式、全轮转向模式、蟹行模式及手动后轴模式。在一侧驾驶室插入钥匙启动后,另一侧驾驶室的后视镜可自动折叠,行车及驻车等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同步切换操纵控制权,该底盘外形美观奇特、动力强劲,性能可靠,操纵轻便舒适,适用于隧道及狭窄城市道路等环境,车辆无需掉头,即可反向行驶。
需要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未描述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均为汽车上使用的普通连接关系,结合附图也可直观的看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安装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4×4双头车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位于底盘两端的正向行驶驾驶室(1)和反向行驶驾驶室(7),还包括安装于底盘上的发动机(2)、过渡箱(3)、变速箱(4)、传动轴(16)、前转向驱动桥(20)和后转向驱动桥(26),所述发动机(2)位于正向行驶驾驶室(1)的底部,所述变速箱(4)位于靠近正向行驶驾驶室(1)的位置,所述发动机(2)通过过渡箱(3)与变速箱(4)传动连接,所述变速箱(4)上具有两个输出端,其中的一个输出端通过传动轴(16)与前转向驱动桥(20)传动连接,另一个输出端通过传动轴(16)与后转向驱动桥(26)传动连接,所述前转向驱动桥(20)与前车轮总成(12)连接且位于正向行驶驾驶室(1)的下方,所述后转向驱动桥(26)与后车轮总成(27)连接且位于反向行驶驾驶室(7)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4双头车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4)上预留有上装设备的取力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4双头车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套相配合的转向系统,分别为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控液压转向系统,所述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机械部分包括方向盘、转向管柱、传动轴、方向机、转向直拉杆、转向节臂、转向横拉杆,所述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液压部分包括转向泵、转向油罐、方向机、高压管、回油管;所述电控液压转向系统包括显示器、角度传感器、电控箱总成、转向油缸、液压泵、阀组及蓄能器总成(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4双头车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冷却模块(11)和副冷却模块(29),所述主冷却模块(11)设置于正向行驶驾驶室(1)的下部,所述主冷却模块(11)包含散热器和中冷器,所述副冷却模块(29)设置于反向行驶驾驶室(7)的下部,所述主冷却模块(11)和副冷却模块(29)通过管路连接,由87°节温器控制副冷却模块输入管路的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4双头车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车架(6)右侧的用于发动机(2)进气的空滤器(13)、用于发动机(2)排气的消声器(14)、电瓶箱(15)及蓄电池,还包括依次布置在车架(6)左侧的尿素箱(23)、液压油箱组件(24)、冷却风扇和200L油箱(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4双头车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车安装的一桥挡泥板、二桥挡泥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4双头车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行驶驾驶室(1)和反向行驶驾驶室(7)与车轮之间形成的接近角a大于28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4双头车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的前悬长度d1与后悬长度d4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4双头车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行驶驾驶室(1)与反向行驶驾驶室(7)中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空调、暖风系统。
CN201921897649.2U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4×4双头车底盘系统 Active CN210852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7649.2U CN210852716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4×4双头车底盘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7649.2U CN210852716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4×4双头车底盘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52716U true CN210852716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88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97649.2U Active CN210852716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4×4双头车底盘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5271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6678A (zh) * 2020-12-26 2021-04-06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4×4危化品运输车
CN113103858A (zh) * 2020-10-13 2021-07-13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车用框架、动力系统和车辆
CN114379671A (zh) * 2021-11-23 2022-04-22 安徽仓擎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港口平板智能搬运车的混合作业运行装置
CN114537501A (zh) * 2022-02-18 2022-05-27 北京易控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可双向行驶的矿用卡车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3858A (zh) * 2020-10-13 2021-07-13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车用框架、动力系统和车辆
CN112606678A (zh) * 2020-12-26 2021-04-06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4×4危化品运输车
CN114379671A (zh) * 2021-11-23 2022-04-22 安徽仓擎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港口平板智能搬运车的混合作业运行装置
CN114537501A (zh) * 2022-02-18 2022-05-27 北京易控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可双向行驶的矿用卡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52716U (zh) 一种4×4双头车底盘系统
CN202243630U (zh) 一种双向行驶的特种专用车底盘
CN201736810U (zh) 车辆底盘以及包括该车辆底盘的工程车辆
CN104228987A (zh) 一种轿车系统
CN102717841A (zh) 旅游观光车
CN2761494Y (zh) 新型超低地板纯电动客车
CN214823754U (zh) 一种双向行驶搬运车
CN111186486A (zh) 一种三轴汽车全轮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853749Y (zh) 公路高速拖行叉车
CN202827824U (zh) 一种以cng为燃料的港口低速牵引车
CN102248964A (zh) 一种四轮转向汽车
CN202573704U (zh) 车身动态平衡控制器、控制系统及三轮车
RU158277U1 (ru) Снегоболотоход "лопарь"
CN204395280U (zh) 一种便于社区行走的微型消防车
CN202624426U (zh) 一种旅游观光车
CN203211377U (zh) 一种前桥转动,后桥锁止的机构
CN208789501U (zh) 一种四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
CN209257878U (zh) 纵向分布式轮式底盘及无人平台车
CN207773286U (zh) 一种8×8架桥车专用底盘
CN105197126A (zh) 一种可链接行驶的车辆
CN201140656Y (zh) 大型铰接客车铰接系统电气控制装置
CN217753919U (zh) 一种特种用途宽体牵引车
CN2837180Y (zh) 长轴距两用燃料发动机后置式三轮摩托车底盘
CN1397445A (zh) 常互锁万能差速传动装置
CN204821786U (zh) 微型倒三轮式电动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7

Address after: No. 583, Jiyan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0000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Special Vehi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Shengjing tangwangshan Road North Panwang Road West, Zhangqiu City,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0200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