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7991U - 动力电池模组治具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模组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7991U
CN210837991U CN201921856369.7U CN201921856369U CN210837991U CN 210837991 U CN210837991 U CN 210837991U CN 201921856369 U CN201921856369 U CN 201921856369U CN 210837991 U CN210837991 U CN 210837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dule
power battery
pressurizing
cylind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563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苟建文
张嵩
吴小飞
张甫
高云松
董建伟
黄祥虎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s Lithium Batter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563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7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7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7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治具,包括机架、热压夹具、温控器和电气控制盒;热压夹具包括固设于机架的支撑组件、用于夹持动力电池模组的第一加压夹具和第二加压夹具、及用于对动力电池模组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动力电池模组和加热机构;温控器用于控制加热机构加热动力电池模组的温度;电气控制盒用于控制第一加压夹具和第二加压夹具夹紧动力电池模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治具能够实现对动力电池模组的同时加热加压,防止模组粘合胶凝固时影响动力电池模组的平面度,提高了平面精度,也避免了手动夹具带来的人为误差,缩短了动力电池模组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动力电池模组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问题,因此动力电池慢慢取代旧能源应用于汽车提供动力。在电池模组的生产过程中,电池模组侧缝焊接是其中的重要工序;焊接后电池模组的平面度和模组粘合胶的凝固程度都是影响电池模组的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在现有的加工工艺中存在以下缺陷:
1、采用手动夹具人工加压夹紧电池模组,导致无法精确的保证电池模组的平面度;且手动夹具无法兼容多种型号模组,提高了生产成本;
2、缺少加热步骤,导致模组粘合胶的凝固效率低,电池模组生产周期长,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治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动力电池模组的平面精确度低、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治具,包括固设于支撑面的机架以及分别固设于所述机架的热压夹具、温控器和电气控制盒;
所述热压夹具包括固设于所述机架的支撑组件、用于夹持所述动力电池模组前后两侧的第一加压夹具、用于夹持所述动力电池模组左右两侧的第二加压夹具、及用于对所述动力电池模组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动力电池模组和所述加热机构;
所述温控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机构加热所述动力电池模组的温度;
所述电气控制盒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加压夹具和所述第二加压夹具夹紧所述动力电池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热压夹具设为多个,多个所述热压夹具左右间隔设于所述机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压夹具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支撑组件前后两端的第一加压组件和第二加压组件;
所述第一加压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用于供所述第一气缸前后移动的第一滑动组件、及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固定连接的第一L形加压板;所述第一气缸伸缩带动所述第一L形加压板上下移动;
所述第二加压组件包括第二气缸、用于供所述第二气缸前后移动的第二滑动组件、及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固定连接的第二L形加压板;所述第二气缸伸缩带动所述第二L形加压板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分别固设于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导轨和第三气缸以及滑设于所述第一导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气缸固设于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伸缩带动所述第一气缸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自由端设有浮动接头,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浮动接头座;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第一滑块通过所述浮动接头和所述浮动接头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组件的单轴电动平台和滑设于所述单轴电动平台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气缸固设于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电气控制盒控制所述单轴电动平台使所述第二气缸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压组件和所述第二加压组件上均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用于相应地导向所述第一L形加压板或所述第二L形加压板的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压夹具包括左右间隔设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一对第三加压组件、第四气缸和第五气缸;
所述第三加压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二导轨、沿左右方向滑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的第三滑块和固设于所述第三滑块上的加压板;
所述第四气缸与一个所述第三加压组件的所述加压板连接,所述第五气缸与另一个所述第三加压组件的所述加压板连接;
所述第四气缸和所述第五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气缸和所述第五气缸的伸缩带动一对所述加压板相对或相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加压板靠近所述动力电池模组一侧的加热板、位于所述加热板和所述加压板之间的加热片以及连接于所述加热片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片与所述加压板之间设有隔热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治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模组治具将动力电池模组摆放于支撑组件上,电气控制盒控制第一加压夹具和第二加压夹具对动力电池模组加压夹紧,能够对动力电池模组的四周侧面同时加压夹紧,调节焊接后的动力电池模组的平面平整度,确保平面精度;同时温控器控制加热机构对动力电池模组热,能够精确控制加热温度,加速模组粘合胶的凝固,提高生产效率,也能防止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动力电池模组报废,提高产品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模组治具能够实现对动力电池模组的同时加热加压,防止模组粘合胶凝固时影响动力电池模组的平面度,也避免了手动夹具带来的人为误差,缩短了动力电池模组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热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一加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图5为图2中第二加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第二加压夹具和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机架;
2、热压夹具;21、支撑组件;
22、第一加压夹具;
221、第一加压组件;2211、第一气缸;2212、第一L形加压板;2213、第一导轨;2214、第三气缸;2215、第一滑块;2216、浮动接头;2217、浮动接头座;
222、第二加压组件;2221、第二气缸;2222、第二L形加压板;2223、单轴电动平台;2224、第二滑块;
223、导向机构;2231、导向凸起;2232、第四滑块;2233、第三导轨;2234、第五滑块;
23、第二加压夹具;
231、第三加压组件;2311、第二导轨;2312、第三滑块;2313、加压板;
232、第四气缸;233、第五气缸;
24、加热机构;241、加热板;242、加热片;243、温度传感器;244、隔热板;
3、温控器;4、电气控制盒;5、高温警示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治具进行说明。所述动力电池模组治具,包括固设于支撑面的机架1以及分别固设于机架1的热压夹具2、温控器3和电气控制盒4;
热压夹具2包括固设于机架1的支撑组件21、用于夹持动力电池模组前后两侧的第一加压夹具22、用于夹持动力电池模组左右两侧的第二加压夹具23、及用于对动力电池模组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24;支撑组件21用于支撑动力电池模组和加热机构24;
温控器3用于控制加热机构24加热动力电池模组的温度;
电气控制盒4用于控制第一加压夹具22和第二加压夹具23夹紧动力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治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模组治具将动力电池模组摆放于支撑组件21上,电气控制盒4控制第一加压夹具22和第二加压夹具23对动力电池模组加压夹紧,能够对动力电池模组的四周侧面同时加压夹紧,调节焊接后的动力电池模组的平面平整度,确保平面精度;同时温控器3控制加热机构24对动力电池模组热,能够精确控制加热温度,加速模组粘合胶的凝固,提高生产效率,也能防止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动力电池模组报废,提高产品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模组治具能够实现对动力电池模组的同时加热加压,防止模组粘合胶凝固时影响动力电池模组的平面度,也避免了手动夹具带来的人为误差,缩短了动力电池模组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地,热压夹具2设为多个,多个热压夹具2左右间隔设于机架1;能够同时加工多个动力电池模组,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增大生产量。
具体地,还包括多个高温警示牌5,电气控制盒4位于机架1的一边角处,多个高温警示牌5分别位于机架1的其他各边角处;用于提醒操作者该动力电池模组治具具有高温,防止随意触碰造成烫伤或损坏其他设备。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治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加压夹具22包括分别位于支撑组件21前后两端的第一加压组件221和第二加压组件222;
第一加压组件221包括第一气缸2211、用于供第一气缸2211前后移动的第一滑动组件、及与第一气缸2211的活塞固定连接的第一L形加压板2212;第一气缸2211伸缩带动第一L形加压板2212上下移动;
第二加压组件222包括第二气缸2221、用于供第二气缸2221前后移动的第二滑动组件、及与第二气缸2221的活塞固定连接的第二L形加压板2222;第二气缸2221伸缩带动第二L形加压板2222上下移动。第一气缸2211可在第一滑动组件上前后移动,直至带动第一L形加压板2212移动至第一L形加压板2212的第一段与动力电池模组的后侧(或前侧)抵接,第二气缸2221可在第二滑动组件上前后移动,直至带动第二L形加压板2222移动至第二L形加压板2222的第一段与动力电池模组的前侧(或后侧)抵接,从而第一L形加压板2212和第二L形加压板2222配合夹紧于动力电池模组的前后两侧;同时第一气缸2211伸缩带动第一L形加压板2212上下移动至第一L形加压板2212的第二段的底面与动力电池模组的顶面抵接,第二气缸2221伸缩带动第二L形加压板2222上下移动至第二L形加压板2222的第二段的底面与动力电池模组的顶面抵接,从而第一L形加压板2212、第二L形加压板2222和支撑组件21配合夹紧于动力电池模组的顶底两面;不仅确保了动力电池模组前后两侧平面的平整,也提高了动力电池模组顶底两侧的平面平整度,同时第一滑动组件、第一气缸2212、第二滑动组件和第二气缸2221的配合移动使第一加压夹具22能够兼容不同长度和高度的动力电池模组;提高了产品适用性,节约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治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滑动组件包括分别固设于支撑组件21的第一导轨2213和第三气缸2214以及滑设于第一导轨2213的第一滑块2215;第一气缸2211固设于第一滑块2215,第三气缸2214的活塞与第一滑块2215固定连接,第三气缸2214伸缩带动第一气缸2211在第一导轨2213上前后移动;第一导轨2213和第一滑块2215配合滑动,对第一L形加压板2212的前后移动起到导向作用,避免产生移动错位影响动力电池模组质量,同时第三气缸2214的活塞运动具有上止点和下止点两个固定位置,则第一加压组件221为第一加压夹具22夹持动力电池模组的基准端,使第一加压夹具22的夹持更加稳定,避免动力电池模组前后晃动;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维修。
具体地,第三气缸2214的活塞自由端设有浮动接头2216,第一滑块2215上设有浮动接头座2217;第三气缸2214与第一滑块2215通过浮动接头2216和浮动接头座2217连接;能够消除第三气缸2214与第一滑块2215连接的同轴度误差对运动传动的影响,保证移动的平稳性,也降低第三气缸2214的损耗。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治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滑动组件包括固设于支撑组件21的单轴电动平台2223和滑设于单轴电动平台2223的第二滑块2224;第二气缸2221固设于第二滑块2224,电气控制盒4控制单轴电动平台2223使第二气缸2221前后移动;单轴电动平台2223和第二滑块2224配合滑动,对第二L形加压板2222的前后移动起到导向作用,避免产生移动错位影响动力电池模组质量;单轴电动平台2223滑动范围大,能够适用于夹紧不同长度的动力电池模组,提高动力电池模组治具对产品的兼容性。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治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加压组件221和第二加压组件222上均设有导向机构223;导向机构223用于相应地导向第一L形加压板2212或第二L形加压板2222的上下移动;使第一L形加压板2212和第二L形加压板2222的移动更加平稳顺畅,避免产生移动错位影响动力电池模组质量。
具体地,位于第一加压组件221上的导向机构223包括固设于第一气缸2211上的导向凸起2231和固设于第一L形加压板2212的靠近第一气缸2211一侧的第四滑块2232;第四滑块2232上设有导向凹槽,导向凸起2231滑设于导向凹槽内;对第一L形加压板2212的上下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使移动更加平稳顺畅,避免产生移动错位影响动力电池模组质量;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具体地,位于第二加压组件222上的导向机构223包括固设于第二气缸2221的第三导轨2233和滑设于第三导轨2233的第五滑块2234;第二L形加压板2222与第五滑块2234固定连接;对第二L形加压板2222的上下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使移动更加平稳顺畅,避免产生移动错位影响动力电池模组质量。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治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加压夹具23包括左右间隔设于支撑组件21的一对第三加压组件231、第四气缸232和第五气缸233;
第三加压组件231包括固设于支撑组件21的第二导轨2311、沿左右方向滑设于第二导轨2311上的第三滑块2312和固设于第三滑块2312上的加压板2313;
第四气缸232与一个第三加压组件231的加压板2313连接,第五气缸233与另一个第三加压组件231的加压板2313连接;
第四气缸232和第五气缸233固定连接;第四气缸232和第五气缸233的伸缩带动一对加压板2313相对或相向运动;加压板2313夹紧于动力电池模组的左右两侧,确保了动力电池模组左右两侧平面的平整度,提高了动力电池模组的质量,增加了产品的良品率,同时通过气缸伸缩能够提高动力电池模组治具对不同宽度动力电池模组的兼容性,提高了产品适用性,节约了生产成本。
优选地,第三加压组件231包括两个第二导轨2311和两个第三滑块2312;两个第二导轨2311前后间隔设置,第三滑块2312与第二导轨2311一一对应,加压板2313架设于两个第三滑块2312上;使加压板2313的移动更加平稳顺畅,能够承受规格更大的加压版2313,减少第二导轨2311和第三滑块2312的损耗。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治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加热机构24包括固设于加压板2313靠近动力电池模组一侧的加热板241、位于加热板241和加压板2313之间的加热片242以及连接于加热片242的温度传感器243;加热片242与温度传感器243分别与温控器3电连接;加热板241将加热片242的温度传至动力电池模组上,增加了传热面积,使动力电池模组各处受热均匀,提高了传热速度,加速了模组粘合胶的凝固;温控器3根据温度传感器243实时监测到的加热板241的温度来控制加热片242的温度,能够及时精准的控制加热温度,防止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动力电池模组报废,保证模组粘合胶的凝固速度和质量,提高产品良品率。
具体地,加热片242与加压板2313之间设有隔热板244;能够阻止加热过程中加热片242将温度传送至整个电池模组治具,降低其他结构的损耗、变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动力电池模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设于支撑面的机架以及分别固设于所述机架的热压夹具、温控器和电气控制盒;
所述热压夹具包括固设于所述机架的支撑组件、用于夹持动力电池模组前后两侧的第一加压夹具、用于夹持所述动力电池模组左右两侧的第二加压夹具、及用于对所述动力电池模组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动力电池模组和所述加热机构;
所述温控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机构加热所述动力电池模组的温度;
所述电气控制盒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加压夹具和所述第二加压夹具夹紧所述动力电池模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夹具设为多个,多个所述热压夹具左右间隔设于所述机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压夹具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支撑组件前后两端的第一加压组件和第二加压组件;
所述第一加压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用于供所述第一气缸前后移动的第一滑动组件、及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固定连接的第一L形加压板;所述第一气缸伸缩带动所述第一L形加压板上下移动;
所述第二加压组件包括第二气缸、用于供所述第二气缸前后移动的第二滑动组件、及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固定连接的第二L形加压板;所述第二气缸伸缩带动所述第二L形加压板上下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分别固设于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导轨和第三气缸以及滑设于所述第一导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气缸固设于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伸缩带动所述第一气缸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前后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自由端设有浮动接头,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浮动接头座;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第一滑块通过所述浮动接头和所述浮动接头座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组件的单轴电动平台和滑设于所述单轴电动平台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气缸固设于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电气控制盒控制所述单轴电动平台使所述第二气缸前后移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压组件和所述第二加压组件上均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用于相应地导向所述第一L形加压板或所述第二L形加压板的上下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压夹具包括左右间隔设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一对第三加压组件、第四气缸和第五气缸;
所述第三加压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二导轨、沿左右方向滑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的第三滑块和固设于所述第三滑块上的加压板;
所述第四气缸与一个所述第三加压组件的所述加压板连接,所述第五气缸与另一个所述第三加压组件的所述加压板连接;
所述第四气缸和所述第五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气缸和所述第五气缸的伸缩带动一对所述加压板相对或相向运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加压板靠近所述动力电池模组一侧的加热板、位于所述加热板和所述加压板之间的加热片以及连接于所述加热片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与所述加压板之间设有隔热板。
CN201921856369.7U 2019-10-29 2019-10-29 动力电池模组治具 Active CN210837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6369.7U CN210837991U (zh) 2019-10-29 2019-10-29 动力电池模组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6369.7U CN210837991U (zh) 2019-10-29 2019-10-29 动力电池模组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7991U true CN210837991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81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56369.7U Active CN210837991U (zh) 2019-10-29 2019-10-29 动力电池模组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7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54100U (zh) 地沟表面板焊接定位装置
CN113399922A (zh) 一种金属暖通管道可夹紧定位的焊接装置
CN116748728B (zh) 一种用于加工太阳能光伏支架的焊接工艺
CN206405299U (zh) 一种定位压装模架装置
CN115255751A (zh) 一种光伏组件用太阳能铝边框焊接加工装置
CN201008474Y (zh) 高频相框组框机
CN210837991U (zh) 动力电池模组治具
CN211556054U (zh) 模组电池的加热整形机构
CN117620482A (zh) 一种工业智能机械手激光焊接护栏快速定位机构
CN106976298B (zh) 一种复合材料预浸带自动化铺放装置
CN211516506U (zh) 一种电芯模组的端部焊接工装
CN209139560U (zh) 一种补偿式自动压弯装置
CN208467601U (zh) 一种波纹片自动焊接机的防翘弯辅助装置
CN208214601U (zh) 一种模组端板压缩和侧板压紧装置
CN111007285A (zh) 用于变频器检测的治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6706502U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总拼二道工装
CN211248709U (zh) 一种脉冲热压焊机的旋转平台
CN213289145U (zh) 一种汽车用u形零部件焊接工装
CN210052803U (zh) 快换电芯治具
CN109081061A (zh) 车轴加热炉用输送机构
CN209971576U (zh) 一种新型双工位塑料板一次装卸热熔焊接设备
CN219106223U (zh) 电芯Block堆叠装置
CN206963186U (zh) 一种fpc制品假贴机
CN211194962U (zh) 一种汽车塑料产品焊接设备
CN220500006U (zh) 一种右护板焊接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30

Address after: 518000 workshop 501, building 3,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enter park, No. 12, Chongqing Road, Hepi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n's lithium batter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 9988 Shennan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AN'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