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2049U - 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2049U
CN210832049U CN201921684276.0U CN201921684276U CN210832049U CN 210832049 U CN210832049 U CN 210832049U CN 201921684276 U CN201921684276 U CN 201921684276U CN 210832049 U CN210832049 U CN 210832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bin
heating mechanism
ash
vacu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842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泽章
赖建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ongp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ongp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ongp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ongp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842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2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2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2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其包括急冷塔、落料管、搅拌加热机构、第一输送管、真空上料器、料仓、第二输送管和真空发生器,落料管的第一端连通于急冷塔的排料口,落料管的第二端连通于搅拌加热机构的入料口,搅拌加热机构对落入其内的湿灰做搅拌和加热处理,第一输送管的第一端连通于搅拌加热机构的出料口,第一输送管的第二端连通于真空上料器,真空上料器的输料口与料仓相互连通,第二输送管的第一端连通于真空上料器,第二输送管的第二端连通于真空发生器的进风口,真空发生器将搅拌加热机构内的灰渣抽送至真空上料器内,由真空上料器对灰渣过滤。本实用新型的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能满足长距离和多转弯的出灰输送要求。

Description

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际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确定为具有危险性的废物。其中焚烧已经成为危险废物处理的最主要途径,危险废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导致危险废物焚烧烟气中的污染物成分复杂,而由于焚烧烟气中的颗粒物仍有很大的危害性,所以必须尽可能地消除或沉降烟气中的颗粒物。当前为了杜绝在高温排气中二恶英在摄氏200-500℃之间再次形成,经焚烧所产生的烟气需要经过急冷塔,在急冷塔中进行喷水雾处理,使烟气温度在1-2秒内降低至200℃以下,但是经过急冷塔的烟气中颗粒物会变得湿润并因此结团沉降而形成湿灰,为了输送出这些湿灰,传统的出灰方式是直接使用星型卸料器或螺旋输送出灰,但是这种出灰方式并不能满足长距离和多转弯的输送要求。
因此,亟需要一种能满足长距离和多转弯的出灰输送要求的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满足长距离和多转弯的出灰输送要求的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适与一控制器电性连接,其包括急冷塔、落料管、搅拌加热机构、第一输送管、真空上料器、料仓、第二输送管和真空发生器,所述落料管的第一端连通于所述急冷塔的排料口,所述落料管的第二端连通于所述搅拌加热机构的入料口,所述搅拌加热机构对落入其内的湿灰做搅拌和加热处理,所述第一输送管的第一端连通于所述搅拌加热机构的出料口,所述第一输送管的第二端连通于所述真空上料器,所述真空上料器的输料口与所述料仓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的第一端连通于所述真空上料器,所述第二输送管的第二端连通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进风口,所述真空发生器将所述搅拌加热机构内的灰渣抽送至所述真空上料器内,由所述真空上料器对灰渣过滤。
较佳地,所述搅拌加热机构包括安装架、搅拌料仓、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料仓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入料口位于所述搅拌料仓的顶部,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搅拌料仓的底部,所述搅拌电机安装于所述搅拌料仓上,所述搅拌料仓具有一搅拌内腔,所述搅拌轴内置于所述搅拌内腔中,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搅拌轴的第一端,所述搅拌叶片安装于所述搅拌轴的第二端上,所述搅拌料仓的上端开设有与所述搅拌内腔连通的蒸汽输入管,所述搅拌料仓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搅拌内腔连通的冷凝水排出管。
较佳地,所述搅拌内腔的底部安装有低料位计,所述低料位计和所述搅拌电机各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较佳地,所述搅拌内腔的顶部安装有高料位计和温湿度计,所述第一输送管上安装有气动阀,所述高料位计、所述温湿度计和气动阀各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较佳地,所述搅拌加热机构还包括气动振打器,所述搅拌料仓的侧壁内安装有保温层,所述气动振打器安装于所述搅拌料仓的外侧壁上。
较佳地,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搅拌电机与搅拌料仓之间的部位外套装有冷却装置。
较佳地,所述冷却装置为一水冷轴套,所述水冷轴套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较佳地,所述落料管上安装有星形卸料器。
较佳地,所述真空上料器包括过滤仓、气动翻板阀及多个布袋,所述布袋安装于所述过滤仓内,所述输料口设置于所述过滤仓的底部,所述输料口处安装有气动翻板阀,所述第一输送管的第二端连通于所述过滤仓,所述第二输送管的第一端连通于所述过滤仓。
较佳地,所述真空上料器还包括反吹气包,所述反吹气包安装于所述第二输送管上并靠近所述过滤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包括急冷塔、落料管、搅拌加热机构、第一输送管、真空上料器、料仓、第二输送管和真空发生器,落料管的第一端连通于急冷塔的排料口,落料管的第二端连通于搅拌加热机构的入料口,搅拌加热机构对落入其内的湿灰做搅拌和加热处理,以使湿灰的湿度降低形成灰渣,第一输送管的第一端连通于搅拌加热机构的出料口,第一输送管的第二端连通于真空上料器,真空上料器的输料口与料仓相互连通,第二输送管的第一端连通于真空上料器,第二输送管的第二端连通于真空发生器的进风口,真空发生器将搅拌加热机构内的灰渣抽送至真空上料器内,由真空上料器对灰渣过滤,故从急冷塔的排料口排出的湿灰落入至搅拌加热机构中后,搅拌加热机构能对湿灰做搅拌和加热处理,从而令湿灰的湿度降低并形成干燥的灰渣,在启动真空发生器后将灰渣抽泵至真空上料器处,由真空上料器对灰渣进行过滤,并使灰渣落入到料仓中进行归集,因湿灰变成干燥的灰渣后会变得更加轻,并且灰渣也会变得更加松散,所以干燥的灰渣就能够在第一输送管中进行流通输送,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能满足长距离和多转弯的出灰输送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中搅拌加热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100适与一控制器(图中未示)电性连接,其包括急冷塔10、落料管20、搅拌加热机构30、第一输送管40、真空上料器50、料仓60、第二输送管70和真空发生器80,落料管20的第一端连通于急冷塔10的排料口11,落料管20的第二端连通于搅拌加热机构30的入料口(图中未示),搅拌加热机构30对落入其内的湿灰做搅拌和加热处理,以使湿灰的湿度降低形成灰渣,第一输送管40的第一端连通于搅拌加热机构30的出料口31,第一输送管40的第二端连通于真空上料器50,真空上料器50的输料口51与料仓60相互连通,第二输送管70的第一端连通于真空上料器50,第二输送管70的第二端连通于真空发生器80的进风口81,真空发生器80将搅拌加热机构30内的灰渣抽送至真空上料器50内,由真空上料器50对灰渣过滤,故从急冷塔10的排料口11排出的湿灰落入至搅拌加热机构30中后,搅拌加热机构30能对湿灰做搅拌和加热处理,从而令湿灰的湿度降低并形成干燥的灰渣,在启动真空发生器80后将灰渣抽泵至真空上料器50处,由真空上料器50对灰渣进行过滤,并使灰渣落入到料仓60中进行归集,因湿灰变成干燥的灰渣后会变得更加轻,并且灰渣也会变得更加松散,所以干燥的灰渣就能够在第一输送管40中进行流通输送,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100能满足长距离和多转弯的出灰输送要求。优选的是,真空发生器80的排风口82排出的废气接入后续的处理设备作进一步处理,以免污染环境。具体地,落料管20上安装有星形卸料器90,从急冷塔10的排料口11排出的湿灰落下掉落到星形卸料器90处,通过星形卸料器90可以定量将湿灰传输到搅拌加热机构30处,因在急冷塔10处沉降下的湿灰量很小,所以使用星形卸料器90定量送出湿灰到搅拌加热机构30处,搅拌加热机构30才开始工作,更利于节省能源。更具体地,如下:
如图1和2所示,搅拌加热机构30包括安装架32、搅拌料仓33、搅拌电机34、搅拌轴35和搅拌叶片36,搅拌料仓33安装于安装架32,入料口位于搅拌料仓33的顶部,出料口31位于搅拌料仓33的底部,搅拌电机34安装于搅拌料仓33上,搅拌料仓33具有一搅拌内腔331,搅拌轴35内置于搅拌内腔331中,搅拌电机34的输出端连接于搅拌轴35的第一端,搅拌叶片36安装于搅拌轴35的第二端上,搅拌料仓33的上端开设有与搅拌内腔331连通的蒸汽输入管37,搅拌料仓33的下端开设有与搅拌内腔331连通的冷凝水排出管38,使用蒸汽加热湿灰的加热效果好,并且湿灰同时经过搅拌和加热,会令湿灰在短时间内蒸发掉水分变得干燥,所以搅拌加热机构30对湿灰的干燥处理效率高。具体地,搅拌内腔331的底部安装有低料位计332,搅拌内腔331的顶部安装有高料位计333和温湿度计334,第一输送管40上安装有气动阀41,低料位计332、搅拌电机34、高料位计333、温湿度计334和气动阀41各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当底料位计332感应到料位的时候,控制器才控制搅拌电机34缓慢的转动,从而避免搅拌轴35的空转浪费能源,当触发高料位计333且温湿度计334达到预先设定值后,控制器控制气动阀41打开,干燥的灰渣流入到第一输送管40中进行输送,若触发高料位计333但温湿度计334未达到预先设定值时,则通过加大搅拌内腔331内的蒸汽量和利用控制器控制搅拌电机34的输出转速增加,以起到加大换热的力度,所以搅拌加热机构30可以根据湿灰的实时状态而对湿灰作不同的处理,更加自动化和节约能源。举例而言,低料位计332和高料位计333为红外传感器或距离传感器,但不以此为限。优选的是,蒸汽输入管37还连通一焚烧处理系统中的余热锅炉,以使余热锅炉中的蒸汽输进搅拌内腔331中,做到节能降耗。为了平衡搅拌内腔331内的蒸汽量,搅拌料仓33的上端设有与搅拌内腔331连通的蒸汽输出管39。
如图1和2所示,搅拌加热机构30还包括气动振打器335,搅拌料仓33的侧壁内安装有保温层336,气动振打器335安装于搅拌料仓33的外侧壁上,优选的是,搅拌加热机构30在工作时,气动振打器335每隔15分钟振达30秒,但不以此为限,以防止出现挂壁现象。具体地,搅拌轴35位于搅拌电机34与搅拌料仓33之间的部位外套装有冷却装置351,冷却装置351为一水冷轴套,水冷轴套上开设有进水口3511和出水口3512,优选的是,进水口3511和出水口3512各与外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图中未示)连通,使用水冷的方式对旋转轴35进行散热,散热快且散热效果好,避免旋转轴35上的热量传导至旋转电机34处而影响旋转电机34的正常工作。
如图1所示,真空上料器50包括过滤仓52、气动翻板阀54、反吹气包55及多个布袋53,布袋53安装于过滤仓52内,输料口51设置于过滤仓52的底部,输料口51处安装有气动翻板阀54,第一输送管40的第二端连通于过滤仓52,第二输送管70的第一端连通于过滤仓52,反吹气包55安装于第二输送管70上并靠近过滤仓52,故真空上料器50的结构简单,能有效地将灰渣进行过滤。举例而言,布袋53采用PTFE覆膜针刺毡滤袋,灰尘排放量小于5mg/Nm3。
结合附图1和2,对本实用新型的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急冷塔10工作时产生的湿灰靠重力落到星型卸料器90处,通过星型卸料器90定量的传送到搅拌加热机构30,湿灰顺着落料管20掉落到搅拌内腔331中,余热锅炉往蒸汽输入管37泵送进蒸汽,低料位计332感应到湿灰料位的时候,低料位计332发送一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搅拌电机34缓慢的转动,通过搅拌叶片36对湿灰进行搅拌,以打散湿灰而方便蒸发水分。同时,气动振打器335每隔15分钟振达30秒,防止出现挂壁现象。当触发高料位计333且温湿度计334达到设定值后,触发高料位计333和/或温湿度计334发送以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气动阀41打开,被干燥后的灰渣顺着搅拌料仓33处的出料口31流入到第一输送管40当中。启动真空发生器80,第一输送管40中的灰渣被抽送至真空上料器50处,灰渣中的颗粒被布袋53拦截,当真空发生器80停止工作后,启动反吹气包55对布袋53进行反吹,灰渣掉落在过滤仓52中,打开气动翻板阀54,灰渣将掉落至料仓60中,工作原理如上所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100包括急冷塔10、落料管20、搅拌加热机构30、第一输送管40、真空上料器50、料仓60、第二输送管70和真空发生器80,落料管20的第一端连通于急冷塔10的排料口11,落料管20的第二端连通于搅拌加热机构30的入料口,搅拌加热机构30对落入其内的湿灰做搅拌和加热处理,以使湿灰的湿度降低形成灰渣,第一输送管40的第一端连通于搅拌加热机构30的出料口31,第一输送管40的第二端连通于真空上料器50,真空上料器50的输料口51与料仓60相互连通,第二输送管70的第一端连通于真空上料器50,第二输送管70的第二端连通于真空发生器80的进风口81,真空发生器80将搅拌加热机构30内的灰渣抽送至真空上料器50内,由真空上料器50对灰渣过滤,故从急冷塔10的排料口11排出的湿灰落入至搅拌加热机构30中后,搅拌加热机构30能对湿灰做搅拌和加热处理,从而令湿灰的湿度降低并形成干燥的灰渣,在启动真空发生器80后将灰渣抽泵至真空上料器50处,由真空上料器50对灰渣进行过滤,并使灰渣落入到料仓60中进行归集,因湿灰变成干燥的灰渣后会变得更加轻,并且灰渣也会变得更加松散,所以干燥的灰渣就能够在第一输送管40中进行流通输送,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100能满足长距离和多转弯的出灰输送要求。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适与一控制器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急冷塔、落料管、搅拌加热机构、第一输送管、真空上料器、料仓、第二输送管和真空发生器,所述落料管的第一端连通于所述急冷塔的排料口,所述落料管的第二端连通于所述搅拌加热机构的入料口,所述搅拌加热机构对落入其内的湿灰做搅拌和加热处理,所述第一输送管的第一端连通于所述搅拌加热机构的出料口,所述第一输送管的第二端连通于所述真空上料器,所述真空上料器的输料口与所述料仓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的第一端连通于所述真空上料器,所述第二输送管的第二端连通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进风口,所述真空发生器将所述搅拌加热机构内的灰渣抽送至所述真空上料器内,由所述真空上料器对灰渣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加热机构包括安装架、搅拌料仓、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料仓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入料口位于所述搅拌料仓的顶部,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搅拌料仓的底部,所述搅拌电机安装于所述搅拌料仓上,所述搅拌料仓具有一搅拌内腔,所述搅拌轴内置于所述搅拌内腔中,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搅拌轴的第一端,所述搅拌叶片安装于所述搅拌轴的第二端上,所述搅拌料仓的上端开设有与所述搅拌内腔连通的蒸汽输入管,所述搅拌料仓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搅拌内腔连通的冷凝水排出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内腔的底部安装有低料位计,所述低料位计和所述搅拌电机各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内腔的顶部安装有高料位计和温湿度计,所述第一输送管上安装有气动阀,所述高料位计、所述温湿度计和气动阀各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加热机构还包括气动振打器,所述搅拌料仓的侧壁内安装有保温层,所述气动振打器安装于所述搅拌料仓的外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搅拌电机与搅拌料仓之间的部位外套装有冷却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为一水冷轴套,所述水冷轴套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管上安装有星形卸料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上料器包括过滤仓、气动翻板阀及多个布袋,所述布袋安装于所述过滤仓内,所述输料口设置于所述过滤仓的底部,所述输料口处安装有气动翻板阀,所述第一输送管的第二端连通于所述过滤仓,所述第二输送管的第一端连通于所述过滤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上料器还包括反吹气包,所述反吹气包安装于所述第二输送管上并靠近所述过滤仓。
CN201921684276.0U 2019-10-09 2019-10-09 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 Active CN210832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4276.0U CN210832049U (zh) 2019-10-09 2019-10-09 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4276.0U CN210832049U (zh) 2019-10-09 2019-10-09 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2049U true CN210832049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2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84276.0U Active CN210832049U (zh) 2019-10-09 2019-10-09 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2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76489U (zh) 一种褐煤干燥系统
CN215962557U (zh) 活性炭活化炉尾气循环利用装置
CN104748508B (zh) 一种煤泥干燥系统
CN101846441B (zh) 褐煤干燥系统
CN210832049U (zh) 急冷塔飞灰输送系统
CN201569263U (zh) 无污染气流循环干燥机
CN201632468U (zh) 一种吹吸气流控制粉尘及净化装置
CN205914004U (zh) 一种恶臭气体控制处理系统
CN205174379U (zh) 一种干化焚烧系统
CN214039295U (zh) 一种煤气化粗渣脱水干燥装置
CN212618325U (zh) 一种垃圾焚烧系统
CN106215625A (zh) 一种恶臭气体控制处理系统
CN210951295U (zh) 超低热值循环流化床锅炉除灰渣系统
CN204555552U (zh) 一种煤泥干燥系统
CN209726742U (zh) 陶瓷泥料烘干设备
CN209605480U (zh) 一种带自动上料的沸腾干燥器
CN207600116U (zh) 一种悬浮态打散烘干机
CN209362114U (zh) 一种沥青搅拌站生产用高效脉冲式布袋除尘器
CN112161275A (zh) 原生垃圾焚烧系统
CN206688451U (zh) 一种新型高温抗湿袋式除尘系统
CN216925068U (zh) 一种矿粉烘干炉
CN208547236U (zh) 一种延长干燥时间的气流干燥系统
CN219318886U (zh) 一种粉煤灰烘干除尘设备
CN213529972U (zh) 一种粉体颗粒物料表面清吹干洗装置
CN213170450U (zh) 一种耐火材料粉料传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