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24285U - 一种周转式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周转式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24285U
CN210824285U CN201921202596.8U CN201921202596U CN210824285U CN 210824285 U CN210824285 U CN 210824285U CN 201921202596 U CN201921202596 U CN 201921202596U CN 210824285 U CN210824285 U CN 2108242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over
bin
layer
material taking
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025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超
王淼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025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242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242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242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Stack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周转式上料装置,包括:上下料仓,所述上下料仓在其顶部敞开,以形成贯穿其左右的上下料通道;取料仓,所述取料仓在其顶部敞开,以形成与所述上下料通道相对接的取料通道;以及升降式周转仓,所述升降式周转仓在其顶部敞开,以形成贯穿其左右的周转通道,其中,所述升降式周转仓与所述上下料仓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周转通道中设有至少两层周转层。根据本实用新型,采用周转式的上料方式,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上料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了上料效率及后续产品的良品率,另一方面使得料箱或者tray盘能够反复使用,大大减小了料箱或者tray盘的用量,解决了空置的料盘或者tray盘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同时也大大减小了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周转式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标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周转式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非标自动化装备或流水线上,往往需要用到用于供应物料的上料装置,现有的上料装置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工辅助的布置较多,进而导致上料效率低下、上料过程中操作人员对物料造成污染或损伤等问题;其次,上料过程中用于承载物料的料箱或者tray盘的回收过程较为繁琐,导致整个上料装置臃肿庞大,占用了过多的厂房面积,同时较大的体积也不利于调试及更换零部件;最后,用完后的料箱或者tray盘堆放后造成较大的厂房占地问题,导致原本紧张的厂房空间会更加拥挤不堪,不利于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周转式上料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周转式上料装置,其采用周转式的上料方式,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上料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了上料效率及后续产品的良品率,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地将空置后的料箱或者tray盘及时回收周转使用,使得料箱或者tray盘能够反复使用,大大减小了料箱或者tray盘的用量,解决了空置的料盘或者tray盘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同时也大大减小了上料装置的占地面积。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周转式上料装置,包括:
上下料仓,所述上下料仓在其顶部敞开,以形成贯穿其左右的上下料通道;
取料仓,所述取料仓在其顶部敞开,以形成与所述上下料通道相对接的取料通道;以及
升降式周转仓,所述升降式周转仓在其顶部敞开,以形成贯穿其左右的周转通道,
其中,所述升降式周转仓设于所述上下料通道中且与所述上下料仓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周转通道中设有至少两层周转层,所述取料通道中设有取料层,每层所述周转层中均设有周转箱。
优选的是,所述升降式周转仓传动连接有升降驱动器,所述升降式周转仓在所述升降驱动器的驱动下选择性升降以使得任意一层所述周转层与所述取料层相对接。
优选的是,所述周转通道及所述取料通道中成对地设有置物架,每对所述置物架平行且相对设置以构成所述周转层及所述取料层。
优选的是,所述置物架包括:
引导部;以及
承重部,所述承重部与所述引导部相固接,
其中,所述承重部在所述引导部的底部一体式地结合该引导部并且从该引导部的底部水平向外突出,从而使得所述置物架的横截面呈L字形结构,所述承重部的顶面则成为用于承重的接触面。
优选的是,所述承重部中开设有至少两个滚动槽,每个所述滚动槽中均转动地设有滚动件,其中,当所述滚动件容纳于所述滚动槽中时,所述滚动件的顶部不低于所述承重部的顶面。
优选的是,每对所述置物架上的两两所述承重部相对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承重部的两端形成有位于其顶面上的引导斜坡,所述引导斜坡与水平面间构成夹角α,以使得当物料进入所述置物架时呈逐渐上升之势并最终被引导至所述承重部的接触面,或者当物料离开所述置物架的接触面时呈逐渐下降之势。
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的两端形成有位于其内侧面的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与竖直平面间构成夹角β,以使得每对所述置物架上两两所述引导部间的距离在物料流动方向上呈先逐渐收缩、接着保持不变、最后逐渐扩大之势。
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及承重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周转通道或所述取料通道的延伸方向相一致。
优选的是,所述取料仓上设有横移机构,该横移机构用于将满载有物料的所述周转箱从所述周转层牵引至所述取料层中,或者将空置的所述周转箱从所取料层牵引至所述周转层中。
优选的是,所述横移机构包括:
横移驱动器;
横移牵引部,所述横移牵引部与所述横移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横移牵引部与所述取料仓的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横移牵引部在所述横移驱动器的驱动下沿所述取料仓往复滑移。
优选的是,所述横移牵引部的滑移方向与所述取料层的延伸方向相一致。
优选的是,所述横移牵引部包括:
滑动块,其与所述取料仓的外侧滑动连接;
牵引驱动器,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块的顶部;以及
牵引安装座,其滑动连接于所述牵引驱动器的外周,
其中,所述牵引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牵引安装座传动连接,所述牵引安装座与所述取料仓相对的一侧设有牵引卡接部,所述牵引安装座在所述牵引驱动器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取料仓。
优选的是,所述牵引安装座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取料通道的运动方向。
优选的是,所述取料通道中设有取料顶升机构,该取料顶升机构包括:
顶升平台,其滑动安装于所述取料仓中;以及
顶升驱动器,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顶升平台传动连接,
其中,顶升平台在所述顶升驱动器的驱动下往复升降,顶升平台上设有物料传感器。
本案公开一种上述周转式上料装置进行上料的上料方法,所述升降式周转仓传动连接有升降驱动器,所述取料仓上设有横移机构,所述取料通道中设有物料有无传感器,每层所述周转层中均设有周转箱有无传感器,所述周转式上料装置中设有控制器,所述升降驱动器、横移机构、周转箱有无传感器及物料有无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其中,所述升降式周转仓在所述升降驱动器的驱动下选择性升降以使得任意一层所述周转层与所述取料层相对接,所述横移机构用于将满载有物料的所述周转箱从所述周转层牵引至所述取料层中,或者将空置的所述周转箱从所取料层牵引至所述周转层中,所述周转箱有无传感器用于感应所处的周转层中是否放入周转箱,所述上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所述升降式周转仓在所述升降驱动器的驱动下,下降至所述上下料仓的底部;
步骤S2,依次向每层所述周转层装载入满载周转箱,当所有所述周转箱有无传感器检测到各自所处的周转层均装载有周转箱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上料开始信号;
步骤S3,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上料开始信号时,向所述升降驱动器发送上升指令,所述升降驱动器接收到上升指令后,驱动所述升降式周转仓上升一个单位高度,以使得最上层的所述周转层与所述取料层相对接,同时所述升降驱动器向所述控制器反馈上升到位信号;
步骤S4,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上升到位信号时,向所述横移机构发送牵引指令,所述横移机构接收到牵引指令后,将与所述取料层相对接的周转层中的周转箱牵引至所述取料层中;
步骤S5,当所述物料有无传感器感应到所述取料通道中的物料运动至预设高度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取料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到该取料信号后通知取料机构开始取料;
步骤S6,当所述物料有无传感器感应到所述取料通道中再无多余物料,则表示该次取料作业完成,同时,所述物料有无传感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取料完成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取料完成信号后,向所述横移机构发送周转箱送回指令;
步骤S7,当所述横移机构接收到该送回指令后,将空置的周转箱牵引至与取料层相对接的周转层中,当该层周转层中的周转箱有无传感器检测到周转箱回位时,向所述控制器反馈周转箱回位信号;
步骤S8,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周转箱回位信号后,向所述升降驱动器发送上升指令,所述升降驱动器接收到上升指令后,驱动所述升降式周转仓上升一个单位高度,以使得下一层的所述周转层与所述取料层相对接,同时所述升降驱动器向所述控制器反馈上升到位信号;
步骤S9,重复步骤S4~S8,直至最后一层周转层中的周转箱完成取料作业;
步骤S10,将每层所述周转层中的空置周转箱取出,并重复步骤S1~S9,直至完成所有物料的上料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取料通道中设有取料顶升机构,所述取料仓上设有高度传感器,所述高度传感器用于感应取料工位高度处是否有周转箱,步骤S4与步骤S5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P1,当横移机构将周转箱牵引到位时,向所述控制器反馈牵引到位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到该牵引到位信号后,向所述取料顶升机构发送顶升指令;
步骤P2,当所述取料顶升机构接收到该顶升指令后,开始将取料层中的周转箱顶起;
步骤P3,当所述高度传感器感应到该周转箱被顶升至预设高度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顶升到位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到顶升到位信号后,向所述取料顶升机构发送停止顶升指令,所述取料顶升机构接收到该停止顶升指令后,停止顶升并且保持该高度位置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高度传感器包括:
激光发射器;以及
与所述激光发射器相对的激光接收器,
其中,所述激光发射器与所述激光接收器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其采用周转式的上料方式,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上料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了上料效率及后续产品的良品率,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地将空置后的料箱或者tray盘及时回收周转使用,使得料箱或者tray盘能够反复使用,大大减小了料箱或者tray盘的用量,解决了空置的料盘或者tray盘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同时也大大减小了上料装置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周转式上料装置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周转式上料装置中装满周转箱后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周转式上料装置中上下料仓与升降式周转仓相配合时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4为图3的正视图;
图5为图3的左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周转式上料装置中取料仓与取料顶升机构相配合时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7为图6的正视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周转式上料装置中横移机构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周转式上料装置中横移机构在另一视角下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周转式上料装置中置物架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于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11的示出,可以看出,周转式上料装置300包括:
上下料仓310,所述上下料仓310在其顶部敞开,以形成贯穿其左右的上下料通道;
取料仓320,所述取料仓320在其顶部敞开,以形成与所述上下料通道相对接的取料通道;以及
升降式周转仓330,所述升降式周转仓330在其顶部敞开,以形成贯穿其左右的周转通道,
其中,所述升降式周转仓330设于所述上下料通道中且与所述上下料仓310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周转通道中设有至少两层周转层,所述取料通道中设有取料层,每层所述周转层中均设有周转箱380。
参照图1~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上下料仓310包括:
第一底板313;以及
分别固接在第一底板313前后两侧的第一前立板312及第一后立板311,
其中,第一前立板312与第一后立板311间隔且相对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上下料通道,升降式周转仓330分别与第一前立板312的内侧及第一后立板311的内侧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
参照图3,上下料仓310上设有限位结构。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架设于上下料仓310上的安装架314;以及
固接于安装架314上的限位架315,
其中,限位架315上固接有上限位板3151,上限位板3151位于上下料通道的正上方且靠近所述周转通道。上限位板3151用于在周转箱380装载入周转层的过程中及升降式周转仓330在升降过程中时,保持周转箱380在周转层中的位置,防止周转箱380提前进入取料通道中对取料作业造成干扰。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架315从安装架314的顶部出发水平延伸至上下料通道的末端,上限位板3151固接于限位架315的末端且竖直向下延伸直至上限位板3151的底部触及所述取料层的顶部。
参照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前立板312及第一后立板311在各自的中部发生分离以形成分别位于第一前立板312及第一后立板311上的前卡接槽及后卡接槽,安装架314分别卡设于所述前卡接槽及后卡接槽中。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底板313上固接有位于上下料通道中的下限位板316,下限位板316靠近所述周转通道。下限位板316用于在周转箱380装载入周转层的过程中及升降式周转仓330在升降过程中时,保持周转箱380在周转层中的位置,防止周转箱380提前进入取料通道中对取料作业造成干扰。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下限位板316从第一底板313的顶部出发竖直向上延伸直至下限位板316的顶部触及所述取料层的底部。
参照图1~图3,所述升降式周转仓330传动连接有升降驱动器335,所述升降式周转仓330在所述升降驱动器335的驱动下选择性升降以使得任意一层所述周转层与所述取料层相对接。
结合图1及图2的示出可以看出,所述周转通道及所述取料通道中成对地设有置物架350,每对所述置物架350平行且相对设置以构成所述周转层及所述取料层。
结合图10及图11的示出可以看出,所述置物架350包括:
引导部351;以及
承重部352,所述承重部352与所述引导部351相固接,
其中,所述承重部352在所述引导部351的底部一体式地结合该引导部351并且从该引导部351的底部水平向外突出,从而使得所述置物架350的横截面呈L字形结构,所述承重部352的顶面则成为用于承重的接触面。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部352中开设有至少两个滚动槽,每个所述滚动槽中均转动地设有滚动件353,其中,当所述滚动件353容纳于所述滚动槽中时,所述滚动件353的顶部不低于所述承重部352的顶面。
滚动件353的具体结构可以是现有的滚轮、滚珠或滚球等任意一种滚动传动结构或者是上述两种及两种以上滚动传动结构的组合,以使得当周转箱380置于所述周转层或取料层中时,周转箱380的底部被承重部352的顶面所支撑,并且周转箱380的底部与滚动件353保持滚动接触。
再次参照图3,升降式周转仓330包括:
周转底板333;以及
固接于周转底板333前后两侧的前周转立板332及后周转立板331,
其中,前周转立板332及后周转立板331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前立板312及第一后立板311的内侧。在一实施方式中,前周转立板332及后周转立板331的外侧分别固接有至少一条升降导轨334,前周转立板332及后周转立板331通过升降导轨334实现与第一前立板312及第一后立板311间的滑动连接。
参照图3及图6,最顶层的周转层旁侧和取料层的旁侧设有置物架350外侧的X向限位件370,当周转箱380置于最顶层的周转层或取料层中时,周转箱380的外侧与限位件370保持接触,从而防止周转箱380沿X轴方向滑出。
参照图1~图6,每对所述置物架350上的两两所述承重部352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部352的两端形成有位于其顶面上的引导斜坡3521,所述引导斜坡3521与水平面间构成夹角α,以使得当物料进入所述置物架350时呈逐渐上升之势并最终被引导至所述承重部352的接触面,或者当物料离开所述置物架350的接触面时呈逐渐下降之势。所述夹角α的角度大小为8~3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角α的角度大小为16°。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部351的两端形成有位于其内侧面的引导斜面3511,所述引导斜面3511与竖直平面间构成夹角β,以使得每对所述置物架350上两两所述引导部351间的距离在物料流动方向上呈先逐渐收缩、接着保持不变、最后逐渐扩大之势。所述夹角β的角度大小为8~3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角β的角度大小为25°。
再次参照图1~图6,所述引导部351及承重部35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周转通道或所述取料通道的延伸方向相一致。
结合图1、图2及图6的示出可以看出,所述取料仓320上设有横移机构340,该横移机构340用于将满载有物料的所述周转箱380从所述周转层牵引至所述取料层中,或者将空置的所述周转箱380从所述取料层牵引至所述周转层中。
结合图8及图9的示出可以看出,所述横移机构340包括:
横移驱动器341;
横移牵引部,所述横移牵引部与所述横移驱动器34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横移牵引部与所述取料仓320的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横移牵引部在所述横移驱动器341的驱动下沿所述取料仓320往复滑移。
进一步地,所述横移牵引部的滑移方向与所述取料层的延伸方向相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横移牵引部包括:
滑动块343,其与所述取料仓320的外侧滑动连接;
牵引驱动器347,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块343的顶部;以及
牵引安装座,其滑动连接于所述牵引驱动器347的外周,
其中,所述牵引驱动器347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牵引安装座传动连接,所述牵引安装座与所述取料仓320相对的一侧设有牵引卡接部349,所述牵引安装座在所述牵引驱动器347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取料仓320,以实现牵引卡接部349与取料仓320中的周转箱380的选择性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安装座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取料通道的运动方向。
在一实施方式中,横移驱动器34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有滑动座342,滑动块343固定安装于滑动座342之上,取料仓320上固定设置有横移导轨327,横移导轨327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取料层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滑动块343与横移导轨327滑动连接,所述牵引安装座包括:
滑动连接于牵引驱动器347外侧的至少一块连接座344;以及
固定连接于连接座344之上的传动块348,
其中,牵引卡接部349固定安装于传动块348之上且与所述取料仓320相对,所述连接座344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横移导轨327的延伸方向。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滑动块343的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座346,牵引驱动器327固定安装于固定座346之上,两块连接座344滑动连接于固定座346之上,传动块348固定连接于两块连接座344之间。
参照图6及图7,取料仓320包括:
第二底板323;以及
固接于第二底板323前后两侧的第二前立板322及第二后立板321,
其中,第二前立板322与第二后立板321相对且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取料通道,一对置物架350分别设于第二前立板322及第二后立板321的内侧以形成位于两块置物架350间的取料层。在一实施方式中,取料层的末端设有固接于两块置物架350间的限位挡板324,限位挡板324上设有位于取料层上方的高度传感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高度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器325及红外接收器326,红外发射器325与红外接收器326相对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结合图6及图7的示出可以看出,所述取料通道中设有取料顶升机构360,该取料顶升机构360包括:
顶升平台361,其滑动安装于所述取料仓320中;以及
顶升驱动器362,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顶升平台361传动连接,
其中,顶升平台361在所述顶升驱动器362的驱动下往复升降,顶升平台361上设有物料传感器363。在一实施方式汇总,顶升平台361穿过第二底板323并深入到取料仓320中,并且顶升平台351与第二底板323滑动连接,顶升平台361的顶部设有物料传感器363。
本案公开一种利用前述任一项或多项实施方式所述的周转式上料装置进行上料的上料方法,所述升降式周转仓330传动连接有升降驱动器335,所述取料仓320上设有横移机构340,所述取料通道中设有物料有无传感器,每层所述周转层中均设有周转箱有无传感器,所述周转式上料装置中设有控制器,所述升降驱动器335、横移机构340、周转箱有无传感器及物料有无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其中,所述升降式周转仓330在所述升降驱动器335的驱动下选择性升降以使得任意一层所述周转层与所述取料层相对接,所述横移机构340用于将满载有物料的所述周转箱380从所述周转层牵引至所述取料层中,或者将空置的所述周转箱380从所取料层牵引至所述周转层中,所述周转箱有无传感器用于感应所处的周转层中是否放入周转箱,所述上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所述升降式周转仓330在所述升降驱动器335的驱动下,下降至所述上下料仓310的底部;
步骤S2,依次向每层所述周转层装载入满载周转箱380,当所有所述周转箱有无传感器检测到各自所处的周转层均装载有周转箱380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上料开始信号;
步骤S3,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上料开始信号时,向所述升降驱动器335发送上升指令,所述升降驱动器335接收到上升指令后,驱动所述升降式周转仓330上升一个单位高度,以使得最上层的所述周转层与所述取料层相对接,同时所述升降驱动器335向所述控制器反馈上升到位信号;
步骤S4,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上升到位信号时,向所述横移机构340发送牵引指令,所述横移机构340接收到牵引指令后,将与所述取料层相对接的周转层中的周转箱380牵引至所述取料层中;
步骤S5,当所述物料有无传感器感应到所述取料通道中的物料运动至预设高度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取料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到该取料信号后通知取料机构开始取料;
步骤S6,当所述物料有无传感器感应到所述取料通道中再无多余物料,则表示该次取料作业完成,同时,所述物料有无传感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取料完成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取料完成信号后,向所述横移机构340发送周转箱送回指令;
步骤S7,当所述横移机构340接收到该送回指令后,将空置的周转箱380牵引至与取料层相对接的周转层中,当该层周转层中的周转箱有无传感器检测到周转箱380回位时,向所述控制器反馈周转箱回位信号;
步骤S8,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周转箱回位信号后,向所述升降驱动器335发送上升指令,所述升降驱动器335接收到上升指令后,驱动所述升降式周转仓330上升一个单位高度,以使得下一层的所述周转层与所述取料层相对接,同时所述升降驱动器335向所述控制器反馈上升到位信号;
步骤S9,重复步骤S4~S8,直至最后一层周转层中的周转箱完成取料作业;
步骤S10,将每层所述周转层中的空置周转箱380取出,并重复步骤S1~S9,直至完成所有物料的上料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取料通道中设有取料顶升机构360,所述取料仓320上设有高度传感器,所述高度传感器用于感应取料工位高度处是否有周转箱380,步骤S4与步骤S5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P1,当横移机构340将周转箱380牵引到位时,向所述控制器反馈牵引到位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到该牵引到位信号后,向所述取料顶升机构360发送顶升指令;
步骤P2,当所述取料顶升机构360接收到该顶升指令后,开始将取料层中的周转箱380顶起;
步骤P3,当所述高度传感器感应到该周转箱380被顶升至预设高度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顶升到位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到顶升到位信号后,向所述取料顶升机构360发送停止顶升指令,所述取料顶升机构360接收到该停止顶升指令后,停止顶升并且保持该高度位置不变。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度传感器包括:
激光发射器325;以及
与所述激光发射器325相对的激光接收器326,
其中,所述激光发射器325与所述激光接收器326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5)

1.一种周转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下料仓(310),所述上下料仓(310)在其顶部敞开,以形成贯穿其左右的上下料通道;
取料仓(320),所述取料仓(320)在其顶部敞开,以形成与所述上下料通道相对接的取料通道;以及
升降式周转仓(330),所述升降式周转仓(330)在其顶部敞开,以形成贯穿其左右的周转通道,
其中,所述升降式周转仓(330)设于所述上下料通道中且与所述上下料仓(310)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周转通道中设有至少两层周转层,所述取料通道中设有取料层,每层所述周转层中均设有周转箱(38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周转仓(330)传动连接有升降驱动器(335),所述升降式周转仓(330)在所述升降驱动器(335)的驱动下选择性升降以使得任意一层所述周转层与所述取料层相对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转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转通道及所述取料通道中成对地设有置物架(350),每对所述置物架(350)平行且相对设置以构成所述周转层及所述取料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周转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350)包括:
引导部(351);以及
承重部(352),所述承重部(352)与所述引导部(351)相固接,
其中,所述承重部(352)在所述引导部(351)的底部一体式地结合该引导部(351)并且从该引导部(351)的底部水平向外突出,从而使得所述置物架(350)的横截面呈L字形结构,所述承重部(352)的顶面则成为用于承重的接触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周转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部(352)中开设有至少两个滚动槽,每个所述滚动槽中均转动地设有滚动件(353),其中,当所述滚动件(353)容纳于所述滚动槽中时,所述滚动件(353)的顶部不低于所述承重部(352)的顶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周转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对所述置物架(350)上的两两所述承重部(352)相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周转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部(352)的两端形成有位于其顶面上的引导斜坡(3521),所述引导斜坡(3521)与水平面间构成夹角α,以使得当物料进入所述置物架(350)时呈逐渐上升之势并最终被引导至所述承重部(352)的接触面,或者当物料离开所述置物架(350)的接触面时呈逐渐下降之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周转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351)的两端形成有位于其内侧面的引导斜面(3511),所述引导斜面(3511)与竖直平面间构成夹角β,以使得每对所述置物架(350)上两两所述引导部(351)间的距离在物料流动方向上呈先逐渐收缩、接着保持不变、最后逐渐扩大之势。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周转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351)及承重部(35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周转通道或所述取料通道的延伸方向相一致。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转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仓(320)上设有横移机构(340),该横移机构(340)用于将满载有物料的所述周转箱(380)从所述周转层牵引至所述取料层中,或者将空置的所述周转箱(380)从所取料层牵引至所述周转层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周转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机构(340)包括:
横移驱动器(341);
横移牵引部,所述横移牵引部与所述横移驱动器(34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横移牵引部与所述取料仓(320)的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横移牵引部在所述横移驱动器(341)的驱动下沿所述取料仓(320)往复滑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周转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牵引部的滑移方向与所述取料层的延伸方向相一致。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周转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牵引部包括:
滑动块(343),其与所述取料仓(320)的外侧滑动连接;
牵引驱动器(347),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块(343)的顶部;以及
牵引安装座,其滑动连接于所述牵引驱动器(347)的外周,
其中,所述牵引驱动器(347)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牵引安装座传动连接,所述牵引安装座与所述取料仓(320)相对的一侧设有牵引卡接部(349),所述牵引安装座在所述牵引驱动器(347)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取料仓(320)。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周转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安装座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取料通道的运动方向。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转式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通道中设有取料顶升机构(360),该取料顶升机构(360)包括:
顶升平台(361),其滑动安装于所述取料仓(320)中;以及
顶升驱动器(362),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顶升平台(361)传动连接,
其中,顶升平台(361)在所述顶升驱动器(362)的驱动下往复升降,顶升平台(361)上设有物料传感器(363)。
CN201921202596.8U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周转式上料装置 Active CN2108242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2596.8U CN210824285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周转式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2596.8U CN210824285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周转式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24285U true CN210824285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51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02596.8U Active CN210824285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周转式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242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6958A (zh) * 2019-07-29 2019-11-05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周转式上料装置及其上料方法
CN110406957A (zh) * 2019-07-29 2019-11-05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料流水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6958A (zh) * 2019-07-29 2019-11-05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周转式上料装置及其上料方法
CN110406957A (zh) * 2019-07-29 2019-11-05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料流水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08637B2 (en) Consign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loading a freight carrier
CN110758969A (zh) 一种用于床垫自动化仓储生产线
KR20170026074A (ko) 물품 반송 설비
CN210824285U (zh) 一种周转式上料装置
CN214692184U (zh) 托盘输送装置
CN115339849A (zh) 一种管材自动上料装置及激光切管机
CN211140634U (zh) 一种周转式双向装配流水线
CN215973808U (zh) 物料转运设备
CN115180399A (zh) 搬运装置、搬运机器人及仓储系统
CN210794857U (zh) 一种上料流水线
CN211168420U (zh) 一种用于床垫自动化仓储生产线
CN211033920U (zh) 料车输送系统
CN110775558B (zh) 一种周转式双向装配流水线
US20240034559A1 (en) A dual carriage access station for an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using same
CN114435896A (zh) 一种复判缓存设备及复判缓存方法
CN212023749U (zh) 静置固化系统
CN210682482U (zh) 一种堆垛装置
CN210418292U (zh) 料盒输送装置
CN112027807A (zh) 纱线管自动换向提升输送装置
EP4342823A1 (en) Container taking and conveying assembly, loa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picking system, logistics sorting system, and container taking and conveying method
CN220549294U (zh) 一种自动装箱装置
CN220664170U (zh) 运料设备
CN219751092U (zh) 一种物料箱循环线
CN219238607U (zh) 连续上料装置及视觉检测设备
CN219968648U (zh) 一种注塑机的下料装置及下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