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24124U - 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及基板烘烤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及基板烘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24124U
CN210824124U CN201920765168.XU CN201920765168U CN210824124U CN 210824124 U CN210824124 U CN 210824124U CN 201920765168 U CN201920765168 U CN 201920765168U CN 210824124 U CN210824124 U CN 210824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conveying
bearing frame
rollers
bel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651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安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oup Up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oup Up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oup Up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oup Up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651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24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24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24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及基板烘烤设备,其包含:多个基板承载框体、转接装置及滚轮输送装置。基板承载框体包含连接壁及多个延伸壁。各延伸壁设置有多个支撑结构以支撑多个基板。转接装置包含两个输送带、升降台及旋转机构。升降台用以支撑基板承载框体,而升降台能使基板承载框体高于或低于两个输送带。旋转机构用以旋转设置于升降台上的基板承载框体。滚轮输送装置用以输送被旋转后的基板承载框体。透过转接装置的设计,基板承载框体于滚轮输送装置中移动时,延伸壁将不易卡在两个滚柱之间。

Description

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及基板烘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设备,特别是一种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其中基板承载框体是能承载多个平放的基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路板烘设备,大多是利用机械手臂或是人工的方式,将电路板逐一地夹持于一夹具上,而后夹持有电路板的夹具,将被送入烘烤室中。当被夹具夹持的电路板于烘烤室中,烘烤了一段预定时间后,夹具及其所夹持的电路板,将一同被送出烘烤室。
上述现有的电路板烘烤设备,利用夹具来移载电路板的方式,存在有诸多问题,举例来说,若是利用人工的方式将电路板设置于夹具上,如此将耗费大量的时间;若是不要利用人工的方式来将电路板设置于夹具上,则必须是安装特别设计的机械手臂,才可以将电路板移载至夹具上。虽然,利用机械手臂将电路板移载至夹具上,可以大幅缩短时间,但机械手臂的购置成本、维修、维护等花费是非常高昂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及基板烘烤设备,主要用以改善现有的电路板烘烤设备,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其包含:多个基板承载框体,各个基板承载框体包含有一连接壁及多个延伸壁,连接壁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有多个延伸壁,各个延伸壁具有一贯穿孔,各个贯穿孔贯穿各个延伸壁设置,各个延伸壁具有多个支撑结构,多个支撑结构对应位于贯穿孔中,多个延伸壁的多个支撑结构彼此相对应地设置,而多个延伸壁的彼此相对应设置的支撑结构用以共同支撑一个基板;至少一转接装置,其包含:两个输送带,其彼此间隔地设置,且两个输送带连接至少一驱动组件,两个输送带能被驱动组件带动,而使设置于两个输送带上的所承载的基板承载框体,由两个输送带的一端移动至两个输送带的另一端;一升降台,其设置于两个输送带之间,升降台能于一纵向方向移动,而使设置于两个输送带上的基板承载框体脱离两个输送带;一旋转机构,其连接升降台,旋转机构用以使设置于升降台上的基板承载框体旋转一预定角度;一滚轮输送装置,其包含有多个滚柱,多个滚柱连接一驱动模块,多个滚柱能被驱动模块带动,而使设置于多个滚柱上的基板承载框体,由滚轮输送装置的一端移动至滚轮输送装置的另一端;其中,两个输送带与滚轮输送装置的多个滚柱相邻地设置;设置于两个输送带上的基板承载框体能被两个输送带带动,而移动至多个滚柱上;设置于多个滚柱上的基板承载框体能被多个滚柱带动,而移动至两个输送带上。
优选地,各个的多个延伸壁是由连接壁的一侧向同一方向延伸形成,各个延伸壁的宽侧面内凹形成有贯穿孔;各个贯穿孔被多个支撑结构区隔为多个容置间隙;其中,延伸壁的各个支撑结构用来支撑各个基板的一部分,而多个延伸壁的多个支撑结构能共同支撑多个基板;其中,被多个延伸壁的多个支撑结构所支撑的多个基板,对应位于多个延伸壁的多个容置间隙中。
优选地,各个延伸壁是由连接壁的一侧向一横向方向延伸形成,且各个支撑结构沿横向方向设置。
优选地,各个支撑结构为条状结构,各个支撑结构的两端对应连接形成贯穿孔的两个彼此相面对的内侧壁;各个支撑结构包含有一平缓区段及至少两个倾斜区段,平缓区段位于两个倾斜区段之间,两个倾斜区段邻近于形成贯穿孔的内侧壁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基板烘烤设备,其包含:一烘烤装置,其包含一烘烤通道,烘烤通道的两端分别为一入口端及一出口端,烘烤装置能被控制而使烘烤通道到达一预定温度;多个基板承载框体,其各个基板承载框体包含有多个支撑结构,多个支撑结构彼此间隔地排列设置,而多个支撑结构能支撑多个基板,被多个支撑结构支撑的多个基板是平放地设置于基板承载框体中;一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其包含:至少一转接装置,其包含:两个输送带,其彼此间隔地设置,且两个输送带连接至少一驱动组件,两个输送带能被驱动组件带动,而使设置于两个输送带上的所承载的基板承载框体,由两个输送带的一端移动至两个输送带的另一端;一升降台,其设置于两个输送带之间,升降台能于一纵向方向移动,而使设置于两个输送带上的基板承载框体脱离两个输送带;一旋转机构,其连接升降台,旋转机构用以使设置于升降台上的基板承载框体旋转一预定角度;一滚轮输送装置,其包含有多个滚柱,多个滚柱连接一驱动模块,多个滚柱能被驱动模块带动,而使设置于多个滚柱上的基板承载框体,由滚轮输送装置的一端移动至滚轮输送装置的另一端;其中,两个输送带与滚轮输送装置的多个滚柱相邻地设置;设置于两个输送带上的基板承载框体能被两个输送带带动,而移动至多个滚柱上;设置于多个滚柱上的基板承载框体能被多个滚柱带动,而移动至两个输送带上。
优选地,各个所述基板承载框体包含有一连接壁及多个延伸壁,各个延伸壁是由连接壁的一侧向同一方向延伸形成,各个延伸壁的宽侧面内凹形成有一贯穿孔;各个贯穿孔被多个支撑结构区隔为多个容置间隙;其中,延伸壁的各个支撑结构用来支撑各个基板的一部分,而多个延伸壁的多个支撑结构能共同支撑多个基板;其中,被多个延伸壁的多个支撑结构所支撑的多个基板,对应位于多个延伸壁的多个容置间隙中。
优选地,各个支撑结构为条状结构,各个支撑结构的两端对应连接形成贯穿孔的两个彼此相面对的内侧壁;各个支撑结构包含有一平缓区段及至少两个倾斜区段,平缓区段位于至少两个倾斜区段之间,两个倾斜区段邻近于形成贯穿孔的内侧壁设置。
优选地,各个延伸壁是由连接壁的一侧向一横向方向延伸形成,且各个支撑结构沿横向方向设置。
优选地,基板烘烤设备还包含一卸料装置,卸料装置包含:两个输送带,其用以承载基板承载框体;一载台,其用以承载基板承载框体;一基板输送装置,其包含多个滚轮组件,多个滚轮组件用以传输基板,且多个滚轮组件位于载台的上方;多个滚轮组件及设置于载台上的基板承载框体的多个延伸壁交错地设置;一升降机构,其与载台连接,升降机构用以使载台沿一纵向方向移动,且升降机构能使载台低于两个输送带的表面。
优选地,基板烘烤设备还包含一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包含:两个输送带,其用以承载基板承载框体;一载台,其用以承载基板承载框体;一基板输送装置,其包含多个滚轮组件,多个滚轮组件用以传输基板,且多个滚轮组件位于载台的上方;多个滚轮组件及设置于载台上的基板承载框体的多个延伸壁交错地设置;一升降机构,其与载台连接,升降机构用以使载台沿一纵向方向移动,且升降机构能使载台低于两个输送带的表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透过转接装置的设置,可以让基板承载框体旋转预定角度后,再进入滚轮输送装置中,借此,基板承载框体于滚轮输送装置中移动时,延伸壁将不会卡在两个滚柱之间,而基板承载框体可以顺畅地于滚轮输送装置中移动。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板烘烤设备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板承载框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板承载框体的侧视图。
图4、5、6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板烘烤设备的上料装置(卸料装置)及基板承载框体的作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的局部俯视图。
图9~14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板承载框体于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及卸料装置的移动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板承载框体于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及上料装置的移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板烘烤设备的侧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基板烘烤设备A包含:多个基板承载框体1、一上料装置2、一烘烤装置 4、一通道移载机构5、一移入装置6、一移出装置7、一卸料装置8及一基板承载框体输送设备9。
各基板承载框体1用来承载多个基板P(例如是各式电路板),所述基板P 例如是各式电路板。烘烤装置4包含一烘烤通道41。烘烤通道41的两端分别为一入口端41A及一出口端41B。烘烤装置4中例如可以是包含有多个加热器,而多个加热器能分别受控制,以使烘烤通道41到达所述预定温度。上料装置 2邻近于烘烤装置4的入口端41A设置,上料装置2用以使多个基板P,平放于一个基板承载框体1中。
通道移载机构5设置于烘烤装置4中,通道移载机构5用以使设置于烘烤通道41中的多个基板承载框体1,由入口端41A移动至出口端41B。所述通道移载机构5具体所包含的构件,于此不加以限制,任何可以使基板承载框体1 于烘烤通道41中移动的机构,皆属于所述通道移载机构5可实施的范围,举例来说,通道移载机构5可以是利用输送带等机构来输送基板承载框体1;或者,通道移载机构5也可以是利用滑轨等机构来输送基板承载框体1。
移入装置6邻近于上料装置2及入口端41A设置,移入装置6用以将通过所述上料装置2,而承载有多个基板P的基板承载框体1,由所述入口端41A 送入烘烤通道41中。移出装置7邻近于出口端41B设置,移出装置7用以将承载有多个基板P的基板承载框体1,由烘烤通道41的出口端41B移出至卸料装置8。卸料装置8用以将设置于基板承载框体1上的多个基板P逐一地卸下。
当基板承载框体1中的多个基板P,被卸料装置8逐一地卸下后,没有承载基板P的基板承载框体1,将通过基板承载框体输送设备9,而被送回至邻近于上料装置2的位置,而后基板承载框体1可以是透过任何移载机构或是手段,移载至上料装置2上,以再次进行基板P承载的流程。
请参阅图2及图3,基板承载框体1包含:一连接壁11、四个延伸壁12 及多个支撑结构13。连接壁11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是如同图1所示,呈现为中空框架状,但连接壁11不局限于呈现为框架状。四个延伸壁12由连接壁 11的一侧向同一横向方向(如图2所示坐标的Y轴方向)延伸形成。关于延伸壁12的数量可以是依据需求(例如是基板P的尺寸)决定,不局限为图中所示的四个,但延伸壁12最少是两个。关于延伸壁12的外型可以是如图2所示,呈现为中空框架状,但不以此为限。在实际应用中,各个延伸壁12与连接壁 11的夹角可以是大致呈现为90度,但不以此为限。各个延伸壁12的宽侧面形成有一贯穿孔121。各个贯穿孔121贯穿延伸壁12。各个贯穿孔121的外型例如是矩形,但不以此为限,可以是依据需求为任何外型。
各个延伸壁12设置有多个支撑结构13,各个支撑结构13的一部分位于贯穿孔121中,而各个贯穿孔121被多个支撑结构13区隔为多个容置间隙S。具体来说,各个支撑结构13是条状结构(例如可以是钢缆),而各个支撑结构 13的两端是对应固定于,各个延伸壁12形成贯穿孔121的两个彼此相面为的内侧壁122(如图3所示),而各个支撑结构13是大致沿横向方向(如图2所示坐标的Y轴方向)延伸设置。关于各个延伸壁12所设置的支撑结构13的数量可以是依据需求选择。
各个延伸壁12具有相同数量的支撑结构13,且各个延伸壁12的多个支撑结构13的设置位置,与相邻的延伸壁12的多个支撑结构13的设置位置是大致相同的,而任一个延伸壁12的任一个支撑结构13,能与其余的延伸壁12 所对应的其中一个支撑结构13共同支撑一个基板P(如图6所示)。也就是说,各个支撑结构13是用来支撑基板P的一部分,而位于不同延伸壁12的彼此相邻的多个支撑结构13,将可以共同支撑一片基板P。被多个延伸壁12的多个支撑结构13所支撑的多个基板P,将对应位于多个延伸壁12的多个容置间隙 S中,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两个相邻的支撑结构13之间形成的容置间隙S 的宽度D1(如图3所示)是大于所欲承载的基板P的厚度。在实际应用中,各个延伸壁12所具有的支撑结构13的数量可以是依据需求变化,而各个延伸壁 12所具有的支撑结构13的数量则大致对应于基板承载框体1所能够承载的基板P的数量。举例来说,若任一个延伸壁12具有10个支撑结构13,则基板承载框体1将可以承载10片基板P。
如图3所示,在支撑结构13应用于支撑薄形电路板的实施例中,各个支撑结构13可以包含有一平缓区段131及两个倾斜区段132,平缓区段131位于两个倾斜区段132之间,而两个倾斜区段132邻近于形成贯穿孔121的内侧壁122设置,且各个支撑结构13于各个倾斜区段132是向平缓区段131的方向倾斜。也就是说,各个支撑结构13在图3所示的视图中,可以是呈现为类似凹口向上的弧线状。
透过两个倾斜区段132及平缓区段131的设计,当厚度较薄的基板P(例如是厚度介于0.5公釐~3.5公釐的电路板),设置于支撑结构13上时,基板 P的两侧边将对应抵靠于支撑结构13的两个倾斜区段132,且基板P的中心位置将受重力作用而稍微内弯,并据以抵靠于支撑结构13的平缓区段131,如此,在基板P的表面上漆有漆料的情况下,漆料将不易沾染到基板承载框体1。当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各个支撑结构13也可以是不具有上述倾斜区段132,而各个支撑结构13则是呈现为直条状。
依上所述,基板承载框体1主要是利用设置于各个延伸壁12中的多个支撑结构13来共同支撑多个基板P,而基板承载框体1可以达到大量且稳定地承载多个基板P的技术功效;基板承载框体1还具有结构简单而制造成本低的技术功效;基板承载框体1具有在承载有多个基板P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被运输的技术功效。
请参阅图4、图5及图6,上料装置2包含有一载台21、一升降机构22 及一基板输送装置3。载台21用以承载基板承载框体1。载台21连接升降机构22,升降机构22能被控制而使载台21沿所述纵向方向(例如图中所示坐标的Z轴方向)移动。
基板输送装置3包含多个滚轮组件31。各滚轮组件31包含一第一滚轮312 及一第二滚轮313。各个滚轮组件31能被控制而向同一个方向旋转,而多个滚轮组件31同时旋转时则能用来传输基板P。各个滚轮组件31的第一滚轮312 及第二滚轮313可以是向彼此相连接的位置倾斜地设置,也就是说,由各个滚轮组件31的侧视图来看,第一滚轮312及第二滚轮313可以是大致排列为V 字型。当然,在不同的应用中,各个滚轮组件31的第一滚轮312及第二滚轮 313也可以是非倾斜地设置,而由各个滚轮组件31的侧视图来看,第一滚轮 312及第二滚轮313则可以是大致排列为一字型。另外,各个滚轮组件31也可以是仅包含有单一个滚轮。
如图4所示,当载台21位于初始位置时(即基板承载框体1完全未承载有基板P的状态),设置于载台21上的基板承载框体1是对应位于基板输送装置 3的下方,而基板承载框体1是不与基板输送装置3相接触,且基板承载框体 1的多个延伸壁12及多个滚轮组件31是彼此交错地设置,即,各个延伸壁12 是对应位于相邻的两个滚轮组件31之间所形成的空隙的下方。
如图5及图6所示,在基板承载框体1随载台21沿纵向方向(如图5及图 6中所示坐标的Z轴方向)移动时,多个延伸壁12将可以对应穿过多个滚轮组件31之间的空隙。在实际应用中,基板输送装置3的一侧可以是邻近一基板上漆设备的基板输送装置B设置,基板上漆设备的基板输送装置B能被控制,以将通过上漆作业而表面P1具有漆料的基板P,传送至基板输送装置3的滚轮组件31上。
基板上漆设备的基板输送装置B及上料装置2具体的作动方式可以是:在基板承载框体1设置于载台21上后,先控制载台21沿纵向方向向靠近多个滚轮组件31的方向移动,直到设置于载台21上的基板承载框体1的各个延伸壁 12的其中一个支撑结构13,对应邻近于多个滚轮组件31设置。而后,控制基板上漆设备的基板输送装置B及多个滚轮组件31作动,以使基板P由基板上漆设备的基板输送装置B,移动至多个滚轮组件31上。接着,使载台21再次沿纵向方向移动,以使原本设置于多个滚轮组件31上的基板P,被多个支撑结构13抵顶,据以让基板P随基板承载框体1一同相对于多个滚轮组件31 移动,并离开多个滚轮组件31,借此,基板P将仅被基板承载框体1中的多个支撑结构13支撑。
依上所述,上料装置2、基板输送装置3及基板上漆设备的基板输送装置 B反复地相互配合而作动,将可以使基板P逐一地被设置于基板承载框体1中。当基板承载框体1的所有支撑结构13皆承载有基板P后,移入装置6则可以是被控制而将已承载有多个基板P的基板承载框体1移载烘烤通道41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卸料装置8,是与上料装置2具有相同的构件,而卸料装置8的作动方式,与上料装置2的作动方式相似,上料装置2与卸料装置8 两者的作动差异仅在于:上料装置2是将基板P逐一地设置于基板承载框体1 中,而卸料装置8则是使设置于基板承载框体1中的多个基板P,逐一地离开基板承载框体1。
如图7至图9所示,基板承载框体输送设备9包含:两个转接装置91及一滚轮输送装置92。转接装置91包含:一升降台911、两个输送带912及一旋转机构913。滚轮输送装置92设置于烘烤装置4下方,两个转接装置91设置于滚轮输送装置92的两端。其中一个转接装置91邻近于上料装置2设置,另一个转接装置91邻近于卸料装置8设置。其中一个转接装置91用以将设置于滚轮输送装置92的基板承载框体1,移载至上料装置2;另一个转接装置 91用以将于卸料装置8的基板承载框体1,移载至滚轮输送装置92。
各个转接装置91的两个输送带912彼此间隔地设置,且两个输送带912 连接至少一驱动组件914(例如马达等),两个输送带912能被驱动组件914带动,而使设置于两个输送带912上的所承载的基板承载框体1,由两个输送带912的一端移动至两个输送带912的另一端。
升降台911设置于两个输送带912之间,升降台911能被控制,以于一纵向方向(如图9中所示坐标的Z轴坐标)移动,而使设置于两个输送带912上的基板承载框体1脱离两个输送带912。升降台911可以是包含有一承载面9111,而升降台911被控制以于纵向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承载面9111将可以是于高于、等于、低于转接装置91的两个输送带912的表面9121的三个不同位置之间移动。滚轮输送装置92包含有多个滚柱921,多个滚柱921连接一驱动模块(图未示,驱动模块例如包含有马达及皮带等构件),多个滚柱921能被驱动模块带动,而使设置于多个滚柱921上的基板承载框体1,由滚轮输送装置92 的一端沿一横向方向(如图9中所示坐标之X轴方向),移动至滚轮输送装置 92的另一端。
如图8及图9所示,在实际应用中,卸料装置8也可以是包含有两个输送带23及一驱动组件24。驱动组件24用以驱动两个输送带23作动,而卸料装置8所包含的两个输送带23的位置是对应于相邻进的转接装置91的两个输送带912。
如图9及图10所示,当卸料装置8的载台21由高于卸料装置8所具有的两个输送带23的表面231的位置,移动至低于卸料装置8所具有的两个输送带23的表面231时,原本设置于载台21上的基板承载框体1将被卸料装置8 的两个输送带23所支撑,而载台21将不再承载基板承载框体1。
如图10及图11所示,被卸料装置8的两个输送带23所承载的基板承载框体1,将被两个输送带23带动,而向转接装置91的方向移动。由于卸料装置8的两个输送带23与转接装置91的两个输送带912是相对应地设置,因此,基板承载框体1将可由卸料装置8的输送带23上移动至转接装置91的输送带 912上。需说明的是,在基板承载框体1由卸料装置8的输送带23移动至转接装置91的输送带912的过程中,升降台911的承载面9111是低于转接装置91的两个输送带912的表面9121。
如图11及图12所示,当基板承载框体1移动至转接装置91的两个输送带912上,且基板承载框体1对应位于升降台911的承载面9111的上方时,升降台911将被控制而沿纵向方向升起,在承载面9111由低于转接装置91 的输送带912的位置,移动至高于转接装置91的输送带912的位置的过程中,承载面9111将先抵靠基板承载框体1,而后升降台911将支撑整个基板承载框体1,并据以使基板承载框体1完全离开转接装置91的两个输送带912的表面,而使基板承载框体1不再被转接装置91的输送带912支撑(如图12所示)。
如图12及图13所示,当基板承载框体1仅被升降台911支撑,而不与转接装置91的输送带912相接触时,旋转机构913将会作动,而使设置于升降台911上的基板承载框体1旋转一预定角度(例如是90度)。
如图14所示,当旋转机构913使设置于升降台911上的基板承载框体1 旋转90度后,升降台911将逐渐下降,而升降台911将下降至基板承载框体 1再次与转接装置91的两个输送带912相接触的位置。当基板承载框体1再次与两个输送带912相接触时,两个输送带912将被相连接的驱动组件914 驱动,而基板承载框体1将被两个输送带912移载至滚轮输送装置92的多个滚柱921上。
依上所述,透过转接装置91的设计,基板承载框体1移载至滚轮输送装置92的多个滚柱921上时,基板承载框体1的延伸壁12的长度方向将与多个滚柱921的长度方向交错地设置,而基板承载框体1在被多个滚柱921移载的过程中,将不易发生基板承载框体1的延伸壁12落入两个滚柱921之间的凹槽C之间的问题。换言之,转接装置91主要是用来使基板承载框体1转向,以避免基板承载框体1在被滚轮输送装置92输送的过程中,延伸壁12卡在两个滚柱921之间。
如图15所示,其显示为滚轮输送装置92与上料装置2的示意图,关于上料装置2与滚轮输送装置92彼此间的作动方式,与前述卸料装置8与滚轮输送装置92彼此间的作动方式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特别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应用中,上料装置2及卸料装置8可以是配合任何的移载手段,而将基板承载框体1由上料装置2或卸料装置8上移载至转接装置91的两个输送带912上,不局限于上述利用两个输送带的移载手段为限,举例来说,上料装置2及卸料装置8分别与相邻的转接装置91之间也可以是设置有一机械手臂,而机械手臂可以用来夹持的方式,来移载设置于上料装置 2或卸料装置8上的基板承载框体1。
依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基板烘烤设备可以不设置机械手臂,而相较于现有设置有两个机械手臂的电路板烘烤设备,具有制造成本低及执行效率高的功效。

Claims (10)

1.一种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包含:
多个基板承载框体,各个所述基板承载框体包含有一连接壁及多个延伸壁,所述连接壁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有多个所述延伸壁,各个所述延伸壁具有一贯穿孔,各个所述贯穿孔贯穿各个所述延伸壁设置,各个所述延伸壁具有多个支撑结构,多个所述支撑结构对应位于所述贯穿孔中,多个所述延伸壁的多个所述支撑结构彼此相对应地设置,而多个所述延伸壁的彼此相对应设置的支撑结构用以共同支撑一个基板;
至少一转接装置,其包含:
两个输送带,其彼此间隔地设置,且两个所述输送带连接至少一驱动组件,两个所述输送带能被所述驱动组件带动,而使设置于两个所述输送带上的所承载的所述基板承载框体,由两个所述输送带的一端移动至两个所述输送带的另一端;
一升降台,其设置于两个所述输送带之间,所述升降台能于一纵向方向移动,而使设置于两个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基板承载框体脱离两个所述输送带;
一旋转机构,其连接所述升降台,所述旋转机构用以使设置于所述升降台上的所述基板承载框体旋转一预定角度;
一滚轮输送装置,其包含有多个滚柱,多个所述滚柱连接一驱动模块,多个所述滚柱能被所述驱动模块带动,而使设置于多个所述滚柱上的所述基板承载框体,由所述滚轮输送装置的一端移动至所述滚轮输送装置的另一端;
其中,两个所述输送带与所述滚轮输送装置的多个所述滚柱相邻地设置;设置于两个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基板承载框体能被两个所述输送带带动,而移动至多个所述滚柱上;设置于多个所述滚柱上的所述基板承载框体能被多个所述滚柱带动,而移动至两个所述输送带上。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各个的多个所述延伸壁是由所述连接壁的一侧向同一方向延伸形成,各个所述延伸壁的宽侧面内凹形成有所述贯穿孔;各个所述贯穿孔被多个所述支撑结构区隔为多个容置间隙;其中,所述延伸壁的各个所述支撑结构用来支撑各个所述基板的一部分,而多个所述延伸壁的多个所述支撑结构能共同支撑多个所述基板;其中,被多个所述延伸壁的多个所述支撑结构所支撑的多个所述基板,对应位于多个所述延伸壁的多个所述容置间隙中。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延伸壁是由所述连接壁的一侧向一横向方向延伸形成,且各个所述支撑结构沿所述横向方向设置。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支撑结构为条状结构,各个所述支撑结构的两端对应连接形成所述贯穿孔的两个彼此相面对的内侧壁;各个所述支撑结构包含有一平缓区段及至少两个倾斜区段,所述平缓区段位于两个所述倾斜区段之间,两个所述倾斜区段邻近于形成所述贯穿孔的内侧壁设置。
5.一种基板烘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烘烤设备包含:
一烘烤装置,其包含一烘烤通道,所述烘烤通道的两端分别为一入口端及一出口端,所述烘烤装置能被控制而使所述烘烤通道到达一预定温度;
多个基板承载框体,其各个所述基板承载框体包含有多个支撑结构,多个所述支撑结构彼此间隔地排列设置,而多个所述支撑结构能支撑多个基板,被多个所述支撑结构支撑的多个所述基板是平放地设置于所述基板承载框体中;
一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其包含:
至少一转接装置,其包含:
两个输送带,其彼此间隔地设置,且两个所述输送带连接至少一驱动组件,两个所述输送带能被所述驱动组件带动,而使设置于两个所述输送带上的所承载的所述基板承载框体,由两个所述输送带的一端移动至两个所述输送带的另一端;
一升降台,其设置于两个所述输送带之间,所述升降台能于一纵向方向移动,而使设置于两个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基板承载框体脱离两个所述输送带;
一旋转机构,其连接所述升降台,所述旋转机构用以使设置于所述升降台上的所述基板承载框体旋转一预定角度;
一滚轮输送装置,其包含有多个滚柱,多个所述滚柱连接一驱动模块,多个所述滚柱能被所述驱动模块带动,而使设置于多个所述滚柱上的所述基板承载框体,由所述滚轮输送装置的一端移动至所述滚轮输送装置的另一端;
其中,两个所述输送带与所述滚轮输送装置的多个所述滚柱相邻地设置;设置于两个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基板承载框体能被两个所述输送带带动,而移动至多个所述滚柱上;设置于多个所述滚柱上的所述基板承载框体能被多个所述滚柱带动,而移动至两个所述输送带上。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板烘烤设备,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基板承载框体包含有一连接壁及多个延伸壁,各个所述延伸壁是由所述连接壁的一侧向同一方向延伸形成,各个所述延伸壁的宽侧面内凹形成有一贯穿孔;各个所述贯穿孔被多个所述支撑结构区隔为多个容置间隙;其中,所述延伸壁的各个所述支撑结构用来支撑各个所述基板的一部分,而多个所述延伸壁的多个所述支撑结构能共同支撑多个所述基板;其中,被多个所述延伸壁的多个所述支撑结构所支撑的多个所述基板,对应位于多个所述延伸壁的多个所述容置间隙中。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板烘烤设备,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支撑结构为条状结构,各个所述支撑结构的两端对应连接形成所述贯穿孔的两个彼此相面对的内侧壁;各个所述支撑结构包含有一平缓区段及至少两个倾斜区段,所述平缓区段位于所述至少两个倾斜区段之间,两个所述倾斜区段邻近于形成所述贯穿孔的内侧壁设置。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板烘烤设备,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延伸壁是由所述连接壁的一侧向一横向方向延伸形成,且各个所述支撑结构沿所述横向方向设置。
9.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板烘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烘烤设备还包含一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含:
两个输送带,其用以承载所述基板承载框体;
一载台,其用以承载所述基板承载框体;
一基板输送装置,其包含多个滚轮组件,多个所述滚轮组件用以传输所述基板,且多个所述滚轮组件位于所述载台的上方;多个所述滚轮组件及设置于所述载台上的所述基板承载框体的多个所述延伸壁交错地设置;
一升降机构,其与所述载台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以使所述载台沿一纵向方向移动,且所述升降机构能使所述载台低于两个所述输送带的表面。
10.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板烘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烘烤设备还包含一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含:
两个输送带,其用以承载所述基板承载框体;
一载台,其用以承载所述基板承载框体;
一基板输送装置,其包含多个滚轮组件,多个所述滚轮组件用以传输所述基板,且多个所述滚轮组件位于所述载台的上方;多个所述滚轮组件及设置于所述载台上的所述基板承载框体的多个所述延伸壁交错地设置;
一升降机构,其与所述载台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以使所述载台沿一纵向方向移动,且所述升降机构能使所述载台低于两个所述输送带的表面。
CN201920765168.XU 2019-05-24 2019-05-24 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及基板烘烤设备 Active CN210824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5168.XU CN210824124U (zh) 2019-05-24 2019-05-24 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及基板烘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5168.XU CN210824124U (zh) 2019-05-24 2019-05-24 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及基板烘烤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24124U true CN210824124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57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65168.XU Active CN210824124U (zh) 2019-05-24 2019-05-24 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及基板烘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241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43053B1 (ko) 기판 처리 장치
CN110699659B (zh) 连续式真空镀膜设备
JP2008260605A (ja) 基板搬送装置
CN110760811B (zh) 翻转装置和真空镀膜设备
JP2007099466A (ja) パネル処理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KR101891349B1 (ko) 도포 처리 장치
CN210824124U (zh) 基板承载框体的输送设备及基板烘烤设备
CN215625179U (zh) 载具更换设备
CN112475838B (zh) 一种产品的扣合设备
JP3049981B2 (ja) チップ部品の電極形成システム
KR101859279B1 (ko) 기판 처리 장치 및 기판 처리 방법
KR100633848B1 (ko) 기판 반입출 장치 및 기판 반입출 방법, 기판 반송장치 및기판 반송방법
KR101768519B1 (ko) 기판 처리 설비
CN210116749U (zh) 基板装载设备及基板承载框体
TWM581009U (zh) Substrate spraying equipment
CN111822288B (zh) 基板烘烤设备及基板烘烤方法
JP2005064431A (ja) 基板搬送装置及び基板搬送方法
CN110127567B (zh) 搬运作业设备
TWM582235U (zh) Substrate carrying frame conveying device and substrate baking device
JP6689714B2 (ja) 容器処理装置
CN217019993U (zh) 喷砂装置
CN212739810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物料转移载具设备
CN219286362U (zh) 基板移载设备和半导体工艺机台
CN212587470U (zh) 晶片反转清洗装置
CN113911606B (zh) 一种物品出入库装置及仓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