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18991U - 一种球头工件的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球头工件的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18991U CN210818991U CN201921779567.8U CN201921779567U CN210818991U CN 210818991 U CN210818991 U CN 210818991U CN 201921779567 U CN201921779567 U CN 201921779567U CN 210818991 U CN210818991 U CN 2108189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rod
- rotating rod
- polishing
- fixed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头工件的打磨装置,属于打磨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固定连接有放置块,固定台上设置有轴线水平的打磨轮,打磨轮连接有能够带动打磨轮转动的转动装置和使打磨轮沿自身轴线方向移动的移动装置,放置块从靠近打磨轮的端部开始开设有放置第二头部和杆体相适配的放置槽,放置槽放置杆体位置的轴线方向与打磨轮的轴线重合,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打磨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球头工件的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球头工件的球头部分加工完毕后,球头部分通常会有毛刺而使其表面较为粗糙,此时需要对球头工件的球头部分进行打磨。
参照图1,球头工件8包括杆体81、第一头部82、第二头部83,第一头部82和第二头部83分别固定连接于杆体81的两端,第一头部82和第二头部83为球状,杆体81过自身轴线方向开设有通孔811,通孔811贯穿杆体81、第一头部82、第二头部83,球头工件8 远离杆体81的端部通常需要进行打磨。
现有的通常用去毛刺刷,手动对第一头部进行打磨而去掉毛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手动对第一头部打磨的速度较慢,打磨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打磨效率的球头工件的打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球头工件的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固定连接有放置块,固定台上设置有轴线水平的打磨轮,打磨轮连接有能够带动打磨轮转动的转动装置和使打磨轮沿自身轴线方向移动的移动装置,放置块从靠近打磨轮的端部开始开设有放置第二头部和杆体相适配的放置槽,放置槽放置杆体位置的轴线方向与打磨轮的轴线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头工件放置到放置块上,使第二头部和杆体被放置于放置槽内,此时第一头部腾空位于放置块靠近打磨轮的一侧,放置槽的设置,保证了球头工件位置的准确性,使第一头部能够准确对准打磨轮,然后转动组件带动打磨轮转动,移动组件带动打磨轮向靠近放置块的方向移动,直到打磨轮与第一头部抵接,转动的打磨轮即开始对第一头部进行的打磨,相对与人工手动打磨,打磨轮的自动转动使打磨的速速较快,并且石实现了机械化打磨,控制打磨时间,能够使球头工件的质量较为一直,达到了提高打磨速度并使产品质量较为稳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磨轮正对放置槽的端部开设有半球形的打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磨槽使打磨轮与第一头部的接触面积变大,能够完全对第一头部远离杆体的端部进行打磨,加上放置槽对球头工件的精准定位,有利于提高对第一头部的打磨质量和打磨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支撑座、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固定件,支撑座和固定件与固定台固定连接,支撑座和固定件位于打磨轮远离放置块的一侧,固定件位于支撑座远离达摩轮的一侧,第一转杆与打磨轮远离放置块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转杆套设于第一转杆的外部,且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滑动连接,第二转杆与固定件转动连接,第一转杆与支撑座滑动连接,第二转杆与支撑座转动连接,第二转杆远离打磨轮的一端连接有能够带动第二转杆转动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启动,电机带动第二转杆转动,第二转杆带动到第一转杆转动,第一转杆带动打磨轮转动,使打磨轮能够自动转动,有利于提高打磨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转杆远离打磨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电机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电机固定连接有保护壳,保护壳套设于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外部,第二转杆的外部套设有轴承,轴承与保护壳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启动,电机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二转杆转动,第二转杆带动到第一转杆转动,第一转杆带动打磨轮转动,从而能够使打磨轮自动转动进行打磨,保护壳对第二转杆的端部起到支撑限位作用,保证了第二转杆转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杆和移动气缸,移动杆套设于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外部,移动杆与第一转杆转动连接,移动杆与第二转杆沿第二转杆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且移动杆与支撑座滑动连接,移动气缸水平设置且与固定台固定连接,移动气缸的活塞杆端与移动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移动气缸带动移动杆向靠近放置块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转杆被固定件限位不会产生水平移动,只能够产生相对转动,移动杆带动第一转杆和打磨轮向靠近放置块的方向移动,即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相对滑动,直到打磨轮的打磨槽与第一头部抵接,移动组件起到带动第一转杆移动的作用,使打磨轮能够实现自动靠近球头工件进行的打磨,打磨完毕后自动远离的动作,使操作更为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台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端竖直向下的压紧气缸,压紧气缸位于放置槽的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头工件放置于放置槽内后,压紧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压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缓冲块竖直下移将球头工件稳定压紧在放置槽内,使球头工件被打磨使不会产生移动,保证了第一球头的打磨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软质的缓冲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块增大了压紧气缸与球头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球头工件单位面积内收到的压力减小,使之不易被压伤(即压出压痕),同时缓冲块为软质的,使之对球头工件压紧时,避免了即将球头工件压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块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与放置槽正对第二头部的端部连通,通气孔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连接有气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源对进气管提供气体,使气体通过进气管,穿过通气孔,从第二头部吹入通孔内,最后从第二头部吹出,避免了被打磨轮打磨下来的碎屑进入通孔内,并且部分从通气孔吹出的气体会在放置槽内流动,将球头工件外部以及放置槽内的碎屑也吹出,使球头工件打磨完毕后,不需再对球头工件进行碎屑清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不需对放置槽进行清理即可连续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打磨轮和放置块,达到了提高打磨速度并使产品质量较为稳定的效果;
2.通过设置压紧气缸,使球头工件被打磨使不会产生移动,保证了第一球头的打磨质量;
3.通过设置通气孔和进气管,避免了被打磨轮打磨下来的碎屑进入通孔内。
附图说明
图1是球头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隐去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转动装置过第一转杆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转杆垂直于自身轴线的剖视图。
图中,1、固定台;2、放置块;21、放置槽;22、通气孔;23、进气管;3、打磨轮;31、打磨槽;4、转动装置;41、支撑座;42、第一转杆;421、限位环;43、第二转杆;431、第一皮带轮;432、轴承;44、固定件;5、电机;51、第二皮带轮;52、皮带;53、保护壳;6、移动装置;61、移动杆;611、限位槽;62、移动气缸;7、压紧气缸;71、缓冲块;8、球头工件;81、杆体;811、通孔;82、第一头部;83、第二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球头工件的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台1,固定台1上固定连接有放置块2,固定台1上设置有轴线水平的打磨轮3,打磨轮3连接有能够带动打磨轮3转动的转动装置 4和使打磨轮3沿自身轴线方向移动的移动装置6,放置块2从靠近打磨轮3的端部开始开设有放置第二头部83和杆体81相适配的放置槽21,放置槽21放置杆体81位置的轴线方向与打磨轮3的轴线重合,打磨轮3正对放置槽21的端部开设有半球形的打磨槽31。放置槽21对球头工件8的精准定位,转动组件带动打磨轮3转动,移动装置6能够带动打磨轮3向靠近放置块2的方向移动,直到第一头部 82与打磨槽31抵接,打磨槽31转动对第一头部82的端部进行打磨,提高了打磨效率。
参照图2,固定台1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端竖直向下的压紧气缸 7,压紧气缸7位于放置槽21的正上方,压紧气缸7的活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软质的缓冲块71,缓冲块71的材质为橡胶或者乳胶等。将球头工件8在放置块2上放置完毕后,压紧气缸7的活塞杆伸出,压紧气缸7的活塞杆带动缓冲块71竖直下移将球头工件8稳定压紧在放置槽21内,压紧气缸7对球头工件8起到固定作用,使球头工件8被打磨使不会产生移动,进一步保证了打磨质量。
参照图2和图5,转动装置4包括支撑座41、第一转杆42、第二转杆43、固定件44,支撑座41和固定件44与固定台1固定连接,支撑座41和固定件44位于打磨轮3远离放置块2的一侧,固定件 44位于支撑座41远离达摩轮的一侧,第一转杆42与打磨轮3远离放置块2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转杆43套设于第一转杆42的外部,且第一转杆42与第二转杆43滑动连接(参照图6),第二转杆43 与固定件44转动连接,第一转杆42与支撑座41滑动连接,第二转杆43与支撑座41转动连接,第二转杆43远离打磨轮3的一端连接有能够带动第二转杆43转动的电机5;第二转杆43远离打磨轮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431,电机5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51,第一皮带轮431和第二皮带轮51之间连接有皮带52,电机5固定连接有保护壳53,保护壳53套设于第一皮带轮431和第二皮带轮51 的外部,第二转杆43的外部套设有轴承432,轴承432与保护壳53 固定连接。电机5启动,电机5通过第一皮带轮431、第二皮带轮51 和皮带52带动第二转杆43转动,第二转杆43带动到第一转杆42转动,第一转杆42带动打磨轮3转动。
参照图2,移动装置6包括移动杆61和移动气缸62,移动杆61 套设于第一转杆42和第二转杆43的外部,移动杆61与第一转杆42 转动连接,第一转杆42外部的周向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421,移动杆61的内壁开设有环形限位槽611,限位环421与限位槽611相适配,移动杆61与第二转杆43沿第二转杆43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且移动杆61与支撑座41沿着自身轴线方向滑动连接,移动气缸62水平设置且与固定台1固定连接,移动气缸62的活塞杆端与移动杆61 固定连接。球头工件8放置完毕后,移动气缸62的活塞杆伸出,移动气缸62推动移动杆61向靠近放置块2的方向移动,移动杆61带动第一转杆42和打磨轮3靠近放置块2,直到打磨轮3的打磨槽31 与第一头部82抵接,开始进行打磨工作,打磨完毕后,移动气缸62 的活塞杆缩回,移动气缸62带动移动杆61向远离放置块2的方向移动,移动杆61带动第一转杆42和打磨轮3远离放置块2,此时可取下打磨完毕的球头工件8。
参照图1和图4,放置块2开设有通气孔22,通气孔22与放置槽21正对第二头部83的端部连通,通气孔22连通有进气管23,进气管23连接有气源,气源为风机。风机向进气管23内吹风,风通过进气管23,穿过通气孔22,从第二头部83吹入通孔811内,最后从第二头部83吹出,避免了被打磨轮3打磨下来的废料进入通孔811 内,同时从通气孔22吹出的风部分吹入放置槽21内,将放置槽21 内的废屑吹走,使放置槽21实现了自动清理。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启动装置,电机5启动,电机5通过第一皮带轮431、第二皮带轮51和皮带52带动第二转杆43转动,第二转杆43带动到第一转杆42转动,第一转杆42带动打磨轮3转动。
放置球头工件8,将球头工件8放置到放置块2上,使第二头部83和杆体81被放置于放置槽21内,此时第一头部82腾空位于放置块2靠近打磨轮3的一侧,然后压紧气缸7的活塞杆伸出,压紧气缸 7的活塞杆带动缓冲块71竖直下移将球头工件8稳定压紧在放置槽 21内,使球头工件8被打磨使不会产生移动。
球头工件8放置完毕后,移动气缸62的活塞杆伸出,移动气缸 62推动移动杆61向靠近放置块2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转杆43 被固定件44限位不会产生移动,移动杆61带动第一转杆42和打磨轮3向靠近放置块2的方向移动,即第一转杆42和第二转杆43相对滑动,直到打磨轮3的打磨槽31与第一头部82抵接,打磨槽31使打磨轮3与第一头部82的接触面积变大,能够完全对第一头部82远离杆体81的端部进行打磨,有利于提高对第一头部82的打磨质量和打磨效率,由于打磨轮3被电机5带动转动,打磨轮3转动对第一头部82进行打磨,控制打磨轮3对每个球头工件8第一头部82的打磨时间相同,能够较好的保证第一头部82的打磨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风机向进气管23内吹风,风通过进气管23,穿过通气孔 22,从第二头部83吹入通孔811内,最后从第二头部83吹出,避免了被打磨轮3打磨下来的废料进入通孔811内。
打磨完毕后,移动气缸62的活塞杆缩回,带动移动杆61、第一转杆42和打磨轮3远离放置块2,然后压紧气缸7的活塞杆缩回,赛东缓冲块71远离球头工件8和放置块2,此时可将打磨完毕的球头工件8取出,然后进行下一球头工件8的打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球头工件的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1)上固定连接有放置块(2),固定台(1)上设置有轴线水平的打磨轮(3),打磨轮(3)连接有能够带动打磨轮(3)转动的转动装置(4)和使打磨轮(3)沿自身轴线方向移动的移动装置(6),放置块(2)从靠近打磨轮(3)的端部开始开设有放置第二头部(83)和杆体(81)相适配的放置槽(21),放置槽(21)放置杆体(81)位置的轴线方向与打磨轮(3)的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头工件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轮(3)正对放置槽(21)的端部开设有半球形的打磨槽(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头工件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4)包括支撑座(41)、第一转杆(42)、第二转杆(43)、固定件(44),支撑座(41)和固定件(44)与固定台(1)固定连接,支撑座(41)和固定件(44)位于打磨轮(3)远离放置块(2)的一侧,固定件(44)位于支撑座(41)远离达摩轮的一侧,第一转杆(42)与打磨轮(3)远离放置块(2)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转杆(43)套设于第一转杆(42)的外部,且第一转杆(42)与第二转杆(43)滑动连接,第二转杆(43)与固定件(44)转动连接,第一转杆(42)与支撑座(41)滑动连接,第二转杆(43)与支撑座(41)转动连接,第二转杆(43)远离打磨轮(3)的一端连接有能够带动第二转杆(43)转动的电机(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球头工件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杆(43)远离打磨轮(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431),电机(5)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51),第一皮带轮(431)和第二皮带轮(51)之间连接有皮带(52),电机(5)固定连接有保护壳(53),保护壳(53)套设于第一皮带轮(431)和第二皮带轮(51)的外部,第二转杆(43)的外部套设有轴承(432),轴承(432)与保护壳(5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球头工件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6)包括移动杆(61)和移动气缸(62),移动杆(61)套设于第一转杆(42)和第二转杆(43)的外部,移动杆(61)与第一转杆(42)转动连接,移动杆(61)与第二转杆(43)沿第二转杆(43)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且移动杆(61)与支撑座(41)滑动连接,移动气缸(62)水平设置且与固定台(1)固定连接,移动气缸(62)的活塞杆端与移动杆(6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头工件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1)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端竖直向下的压紧气缸(7),压紧气缸(7)位于放置槽(21)的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球头工件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气缸(7)的活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软质的缓冲块(7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头工件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块(2)开设有通气孔(22),通气孔(22)与放置槽(21)正对第二头部(83)的端部连通,通气孔(22)连通有进气管(23),进气管(23)连接有气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79567.8U CN210818991U (zh) | 2019-10-22 | 2019-10-22 | 一种球头工件的打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79567.8U CN210818991U (zh) | 2019-10-22 | 2019-10-22 | 一种球头工件的打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18991U true CN210818991U (zh) | 2020-06-23 |
Family
ID=71277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7956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18991U (zh) | 2019-10-22 | 2019-10-22 | 一种球头工件的打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1899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72450A (zh) * | 2020-09-30 | 2021-02-19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数控磨槽机的定位工装 |
-
2019
- 2019-10-22 CN CN201921779567.8U patent/CN21081899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72450A (zh) * | 2020-09-30 | 2021-02-19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数控磨槽机的定位工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75137B (zh) | 一种用于长筒状螺纹套内螺纹的切削装置及其切削方法 | |
CN117066910B (zh) | 一种金属管定位切割打磨机 | |
CN210818991U (zh) | 一种球头工件的打磨装置 | |
CN209050575U (zh) | 模具内孔精密抛光固定装置 | |
CN214351510U (zh) | 一种木桶外壁成型及打磨机 | |
CN212735367U (zh) | 一种用于清理管道口打磨装置 | |
CN211073221U (zh) | 一种石茶盘表面喷砂处理工艺用设备 | |
CN218051985U (zh) |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抛光设备 | |
CN207840888U (zh) | 一种薄壁柔性筒体端部修整切割机 | |
CN107775824B (zh) | 一种圆弧线条机及其加工方法 | |
CN112757059B (zh) | 一种手持全自动精磨砂轮机 | |
CN210879047U (zh) | 一种环形工件的抛光装置 | |
JPH1058303A (ja) | 円筒内面ホーニングマシン | |
CN209793385U (zh) | 一种用于生产化妆木柄的圆尾机 | |
CN113211199A (zh) | 一种不锈钢电水壶内胆打磨抛光机 | |
CN208811853U (zh) | 一种机器人打磨工作站换刀台 | |
CN219113739U (zh) | 一种单轴柱面抛光机 | |
CN220279256U (zh) | 一种雕刻用自动修边抛光装置 | |
CN216759351U (zh) | 一种可持续打磨保温杯口的设备 | |
CN218697668U (zh) | 一种具有粗精加工的加工设备 | |
CN222407804U (zh) | 一种台球杆雕刻机 | |
CN222243904U (zh) | 一种可进行夹持的料管加工去毛刺装置 | |
CN220971936U (zh) | 一种锅口抛光设备 | |
CN214977990U (zh) | 一种防止磨损的打磨机床 | |
CN216327346U (zh) | 一种五金管件的打磨除锈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