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8104U - 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8104U
CN210808104U CN201921615244.5U CN201921615244U CN210808104U CN 210808104 U CN210808104 U CN 210808104U CN 201921615244 U CN201921615244 U CN 201921615244U CN 210808104 U CN210808104 U CN 210808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shielding
limiting
circuit
shield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152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华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grande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da Smart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da Smart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da Smart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152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8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8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8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包括:电路板,包括板体及设置于所述板体一侧的电子元件;屏蔽框,设置于所述板体并围绕所述电子元件;屏蔽罩,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屏蔽框;导热板,设置于所述屏蔽罩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电路板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拆卸检修性能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该电路散热屏蔽结构的电子装置。

Description

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散热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工作及生活。
电子设备中具有大量电子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及辐射,为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需要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及屏蔽,目前的散热屏蔽结构大多在产品生产时成型,而不具有可拆卸的结构;或者少量具有可拆卸设计的产品,结构复杂。不利于维修,产品寿命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检测维修的电路散热屏蔽结构,以及具有该电路散热屏蔽结构的电子装置。
一种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包括:
电路板,包括板体及设置于所述板体一侧的电子元件;
屏蔽框,设置于所述板体并围绕所述电子元件;
屏蔽罩,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屏蔽框;
导热板,设置于所述屏蔽罩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电路板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屏蔽框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屏蔽罩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对应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可拆卸或限位配合。
优选地,所述屏蔽框包括设有通孔的基板及由所述基板周缘向所述电路板垂直延伸的第一侧壁,所述屏蔽罩包括盖板及由所述盖板边缘向所述电路板垂直延伸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可拆卸或限位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其中一个设置为限位孔,另一个设置为与限位孔对应的限位凸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为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为由所述第二侧壁向内延伸形成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可拆卸或收容于所述限位孔;或者,
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为由所述第一侧壁向外延伸形成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为限位孔,所述限位凸起可拆卸或收容于所述限位孔。
优选地,所述电路散热屏蔽结构还包括:
第一散热垫,设置于所述屏蔽罩与所述导热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垫包括第一散热部及连接于第一散热部周缘的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一散热部及所述第二散热部围成收容槽,所述屏蔽框及所述屏蔽罩收容于所述收容槽,所述第一散热部及所述第二散热部于所述收容槽贴靠所述屏蔽罩,所述第二散热部贴靠所述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电路散热屏蔽结构还包括:
第二散热垫,设置于所述电子元件与所述屏蔽罩之间,所述第二散热垫穿过所述屏蔽框,所述第二散热垫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电子元件及屏蔽罩。
优选地,所述电路散热屏蔽结构:金属散热件,所述金属散热件设置于所述导热板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金属散热件为散热铝排或者散热铜排。
优选地,所述导热板设有定位柱,所述电路板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电路散热屏蔽结构还包括锁固件,所述定位柱设有锁固孔,所述锁固件穿过所述定位孔锁固于对应的锁固孔。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及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路散热屏蔽结构,所述电路散热屏蔽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设有散热孔,所述导热板朝向所述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电子装置为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散热屏蔽结构的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及电子装置,通过采用可拆卸的屏蔽罩与屏蔽框,以及导热板可拆卸连接于电路板的结构,使得整体散热屏蔽组件结构稳定并方便拆卸,既达到了良好的散热屏蔽效果,也实现了良好的可拆卸检修性,有效提高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部分元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电子装置的组装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者”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200,包括壳体201及设置于壳体201内的电路散热屏蔽结构100。其中,所述电路散热屏蔽结构100实现电子装置200内电子件散热。具体地,所述壳体201设有散热孔(图未示),电路散热屏蔽结构100朝向散热孔设置,实现散热。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装置200具体为一种充电装置,还包括充电单元,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请参考图2及图5,所述电路散热屏蔽结构100,包括:
电路板10,包括板体11及设置于所述板体11一侧的电子元件12;
屏蔽框20,设置于所述板体11并围绕所述电子元件12;
屏蔽罩30,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屏蔽框20;
导热板40,设置于所述屏蔽罩30背离所述电路板10的一侧,并与所述电路板10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路板10上的电子元件12产生热量及辐射,屏蔽框20围绕电子元件12,屏蔽罩30盖设于屏蔽框20,共同形成屏蔽空间,导热板设置于屏蔽罩30背离电路板10的一侧并可拆卸连接于电路板10,进一步夹持固定屏蔽罩30,使得散热屏蔽结构更加稳定,并且整体易拆卸。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所述屏蔽框20设有第一限位部21,所述屏蔽罩30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1对应的第二限位部31,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31可拆卸或限位配合。本实施例中,屏蔽框20与屏蔽罩30设有限位配合的限位部,限位部并且能够相对的脱离,实现可拆卸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框20包括设有通孔22的基板23及由所述基板23周缘向所述电路板10垂直延伸的第一侧壁24,所述屏蔽罩30包括盖板32及由所述盖板32边缘向所述电路板10垂直延伸的第二侧壁33,所述第一限位部21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24,所述第二限位部31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33,所述第一侧壁24与所述第二侧壁33可拆卸或限位贴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框20包括基板23及第一侧壁24,所述基板23及所述第一侧壁24围成屏蔽空间;所述屏蔽罩30包括盖板32及第二侧壁33,所述屏蔽罩30盖设于所述屏蔽框20,所述盖板32贴合于所述基板23,所述第二侧壁33贴合于所述第一侧壁24,封闭所述屏蔽空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31的其中一个设置为限位孔,另一个设置为与限位孔对应的限位凸起。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说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还可以采用其他限位方式,如卡扣配合,或磁吸配合等。
具体地,所述第一限位部21设置为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部31设置为由所述第二侧壁33向内延伸形成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可拆卸或收容于所述限位孔。可以理解,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21设置为由所述第一侧壁24向外延伸形成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部31设置为限位孔,所述限位凸起可拆卸或收容于所述限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散热屏蔽结构100还包括:
第一散热垫50,设置于所述屏蔽罩30与所述导热板40之间。所述第一散热垫50的两侧分别天考所述屏蔽罩30及所属导热板40,进一步提高所述电路散热屏蔽结构100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垫50包括第一散热部51及连接于第一散热部51周缘的第二散热部52,所述第一散热部51及所述第二散热部52围成收容槽53,所述屏蔽框20及所述屏蔽罩30收容于所述收容槽53,所述第一散热部51及所述第二散热部52于所述收容槽53贴靠所述屏蔽罩30,所述第二散热部52贴靠所述电路板10。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散热屏蔽结100还包括:
第二散热垫60,设置于所述电子元件12与所述屏蔽罩30之间,所述第二散热垫60穿过所述屏蔽框20,所述第二散热垫60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电子元件12及屏蔽罩30。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散热垫进一步对电子元件12的热量进行传递,提高整体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散热屏蔽结构100还包括:金属散热件70,所述金属散热件70设置于所述导热板40背离所述电路板10的一侧。
具体地,所述金属散热件70为散热铝排或者散热铜排。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40设有定位柱41,所述电路板10设有与所述定位柱41对应的定位孔(图未示),所述定位柱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电路散热屏蔽结构还包括锁固件,所述定位柱设有锁固孔,所述锁固件穿过所述定位孔锁固于对应的锁固孔。
基于上述的电路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200,包括壳体201及上述的电路散热屏蔽结构100,所述电路散热屏蔽结构100设置于所述壳体201内,所述壳体201设有散热孔,所述电路散热屏蔽结构100的导热板40朝向所述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200为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散热屏蔽结构的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及电子装置,通过采用可拆卸的屏蔽罩与屏蔽框,以及导热板可拆卸连接于电路板的结构,使得整体散热屏蔽组件结构稳定并方便拆卸,既达到了良好的散热屏蔽效果,也实现了良好的可拆卸检修性,有效提高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前提下,对各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自由组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方案,也是本实用新型所要申请保护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包括板体及设置于所述板体一侧的电子元件;
屏蔽框,设置于所述板体并围绕所述电子元件;
屏蔽罩,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屏蔽框;
导热板,设置于所述屏蔽罩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电路板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框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屏蔽罩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对应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可拆卸或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框包括设有通孔的基板及由所述基板周缘向所述电路板垂直延伸的第一侧壁,所述屏蔽罩包括盖板及由所述盖板边缘向所述电路板垂直延伸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可拆卸或限位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其中一个设置为限位孔,另一个设置为与限位孔对应的限位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为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为由所述第二侧壁向内延伸形成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可拆卸或收容于所述限位孔;或者,
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为由所述第一侧壁向外延伸形成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为限位孔,所述限位凸起可拆卸或收容于所述限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散热垫,设置于所述屏蔽罩与所述导热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垫包括第一散热部及连接于第一散热部周缘的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一散热部及所述第二散热部围成收容槽,所述屏蔽框及所述屏蔽罩收容于所述收容槽,所述第一散热部及所述第二散热部于所述收容槽贴靠所述屏蔽罩,所述第二散热部贴靠所述电路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散热垫,设置于所述电子元件与所述屏蔽罩之间,所述第二散热垫穿过所述屏蔽框,所述第二散热垫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电子元件及屏蔽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散热件,所述金属散热件设置于所述导热板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散热件为散热铝排或者散热铜排。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设有定位柱,所述电路板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定位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固件,所述定位柱设有锁固孔,所述锁固件穿过所述定位孔锁固于对应的锁固孔。
1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根据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路散热屏蔽结构,所述电路散热屏蔽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设有散热孔,所述导热板朝向所述散热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为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散热屏蔽结构的电路板。
CN201921615244.5U 2019-09-26 2019-09-26 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210808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5244.5U CN210808104U (zh) 2019-09-26 2019-09-26 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5244.5U CN210808104U (zh) 2019-09-26 2019-09-26 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8104U true CN210808104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1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15244.5U Active CN210808104U (zh) 2019-09-26 2019-09-26 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81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61005A1 (en) Circuit module
US20190045674A1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2016127748A (ja) 蓄電ユニット
CN110062719B (zh) 多媒体控制单元的散热装置
US20040037042A1 (en) EMI shielding apparatus
CN209267853U (zh) 集成有电磁屏蔽结构的散热器及散热器组件
CN107660106B (zh) 手持装置及使用该手持装置的手持云台及电子装置
CN110999562B (zh) 无线通信组件、遥控器及飞行器
CN210808104U (zh) 电路散热屏蔽结构及电子装置
EP3471525A1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ame
CN219660270U (zh) 一种电子元件散热组件
JP4320401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実装方法
JP4042520B2 (ja) 通信機器の実装構造とその放熱方法
JP2002314286A (ja) 電子装置
JP2000196977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シ―ルド構造
CN209749010U (zh) 主板及其散热装置
TW201618660A (zh) 電子元件防電磁干擾之遮蔽結構
US6552903B2 (en) Electronic module
JPH11204970A (ja) 電子機器
CN210298330U (zh) 测向定位机箱
CN210808099U (zh) 一种屏蔽罩装置
CN212696447U (zh) 屏蔽散热结构及单板、终端
CN216795164U (zh) 随身WiFi
CN218244253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5494886U (zh) 一种电源供应器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9

Address after: 201613 301 Rong Le Dong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Hengda hengchi New Energy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ENGDA SMART CHARGI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