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9247U - 活塞泵 - Google Patents

活塞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9247U
CN210799247U CN201921390842.7U CN201921390842U CN210799247U CN 210799247 U CN210799247 U CN 210799247U CN 201921390842 U CN201921390842 U CN 201921390842U CN 210799247 U CN210799247 U CN 210799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nut
groove
piston pump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908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家辉
姚宇刚
陈海龙
苏东林
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908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9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9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9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塞泵,所述活塞泵包括:壳体;丝杆,所述丝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螺母,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丝杆且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活塞,所述活塞套设于所述螺母且与所述丝杆之间限定出空腔,所述丝杆转动时所述活塞在所述螺母的带动下做线性运动;其中,所述螺母和所述活塞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通气通道。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塞泵具有运动阻力小、能够降低能耗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活塞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活塞泵。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活塞泵,如基于丝杆旋转而通过螺母带动活塞的活塞泵,活塞与丝杆之间会形成密封的空腔,活塞在做往复运动时,空腔的体积随之变化,但该空腔内容易产生负压,导致活塞运动的阻力增加,进而驱动活塞运动所需能耗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活塞泵,该活塞泵具有运动阻力小、能够降低能耗低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活塞泵,所述活塞泵包括:壳体;丝杆,所述丝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螺母,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丝杆且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活塞,所述活塞套设于所述螺母且与所述丝杆之间限定出空腔,所述丝杆转动时所述活塞在所述螺母的带动下做线性运动;其中,所述螺母和所述活塞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通气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塞泵具有运动阻力小、能够降低能耗低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塞泵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通气通道包括:第一槽部,所述第一槽部设于所述螺母;第二槽部,所述第二槽部设于所述活塞,所述第二槽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槽部连通,所述第二槽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空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槽部设于所述螺母的外周面且沿所述螺母的轴向贯通所述螺母;所述第二槽部设于所述活塞的内周面。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沿其轴向分为配合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活塞相连,所述配合部的厚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所述第一槽部设于所述配合部的外周面且沿所述配合部的轴向贯通所述配合部;所述第二槽部与所述连接部的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通道还包括:第一间隙,所述活塞的内周面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配合部的邻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位置对应,所述第一间隙形成于所述第一台阶和所述配合部之间且连通所述第一槽部和所述第二槽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通气通道还包括:第二间隙,所述活塞的内周面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配合部的一端位置对应,所述第二间隙形成于所述第二台阶和所述连接部之间且连通所述第二槽部和所述空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丝杆包括:螺纹部,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螺纹部且与所述螺纹部螺纹配合;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连接于所述螺纹部的一端,所述旋转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部的直径,所述旋转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部通过滚珠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活塞包括:筒部,所述筒部套设于所述螺母且通过定位销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丝杆从所述筒部的一端伸入所述筒部;端部,所述端部封闭所述筒部的另一端,所述筒部、所述端部和所述丝杆共同限定出所述空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活塞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过盈连接或铆接。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塞泵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活塞泵1、
壳体10、密封圈110、定位销120、滚珠轴承130、
丝杆20、螺纹部210、旋转部220、中心轴线L、
螺母30、配合部310、连接部320、
活塞40、第一台阶410、第二台阶420、筒部430、端部440、空腔450、
通气通道50、第一槽部510、第二槽部520、第一间隙530、第二间隙5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塞泵1,该活塞泵1可以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活塞泵1通过往复线性运动可以将制动液挤压到车轮轮缸中或者从储液装置中补充液体。
如图1所示,活塞泵1包括壳体10、丝杆20、螺母30和活塞40。
丝杆20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10。螺母30套设于丝杆20且与丝杆20螺纹配合。活塞40套设于螺母30且与丝杆20之间限定出空腔450,丝杆20转动时活塞40在螺母30的带动下做线性运动。其中,螺母30和活塞40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与空腔450连通的通气通道50。
举例而言,丝杆20可绕其中心轴线L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丝杆20顺时针旋转时,螺母30沿丝杆20向下运动(上下方向以附图的上下方向为参照),活塞40随着螺母30向下运动,由此,空腔450的体积变大;丝杆20逆时针旋转时,螺母30沿丝杆20向上运动,活塞40随着螺母30向上运动,由此,空腔450的体积变小。其中,丝杆20长度大于螺母30的长度,丝杆20的下端从螺母30中穿出,丝杆20的下端伸入活塞40。壳体10的内壁上设有密封圈110,该密封圈110用于防止刹车油从壳体10与活塞40之间渗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塞泵1,通过在螺母30和活塞40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通气通道50,且通气通道50与空腔450连通,由此,可以利用通气通道50将空腔450与外界连通,这样活塞40往复运动时,空腔450的体积随之变化,空腔450内的气体能够由通气通道50排出,避免空腔450内的压力过大而阻碍活塞40运动,这样可以减小活塞40运动时的阻力,从而降低驱动活塞40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如电机)的能量消耗,而且可以防止空腔450内形成负压而吸油至活塞泵1内。
如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塞泵1具有运动阻力小、能够降低能耗低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通气通道50设置在螺母30和活塞40上,例如,通气通道50包括第一槽部510和第二槽部520。
第一槽部510设于螺母30。第二槽部520设于活塞40,第二槽部520的一端与第一槽部510连通,第二槽部520的另一端与空腔450连通。
具体的,第一槽部510设于螺母30的外周面且沿螺母30的轴向贯通螺母30,第二槽部520设于活塞40的内周面。
其中,螺母30沿其轴向分为配合部310和连接部320,配合部310和连接部320均套设于丝杆20,配合部310与丝杆20螺纹连接,连接部320与活塞40相连,配合部310的厚度大于连接部320的厚度。第一槽部510设于配合部310的外周面且沿配合部310的轴向贯通配合部310,第二槽部520与连接部320的位置对应。
如此,通过第一槽部510与第二槽部520的设置,可以使空腔450内的气体导出,避免了空腔450内形成负压。并且第一槽部510设置在螺母30较厚的配合部310,第二槽部520设置在活塞40与螺母30较薄的连接部320相对的位置,这样既保证了螺母30和活塞40的强度性能,又不影响活塞泵1的工作性能。第一槽部510设置在螺母30的外周面,第二槽部520设置在活塞40的内周面,这样第一槽部510和第二槽部520可以很方便地连通且空腔450内的气体导出效率高,如此,活塞泵1的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通气通道50还包括第一间隙530。
活塞40的内周面设有第一台阶410,第一台阶410与配合部310的邻近连接部320的一端位置对应,第一间隙530形成于第一台阶410和配合部310之间且连通第一槽部510和第二槽部520。
举例而言,第一间隙530沿螺母30的连接部320周向设置。活塞泵1工作时,空腔450内的气体先经过第二槽部520,再经过第一间隙530进入第一槽部510,从而排出活塞泵1。由于安装活塞40和螺母30时,安装误差和加工公差的存在,第一槽部510与第二槽部520很难保证位置对应,通过第一间隙530的设置,保证了第一槽部510与第二槽部520的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通气通道50还包括第二间隙540。
活塞40的内周面设有第二台阶420,第二台阶420与连接部320的远离配合部310的一端位置对应,第二间隙540形成于第二台阶420和连接部320之间且连通第二槽部520和空腔450。
如此,通过第二间隙540的设置,使第二槽部520和空腔450之间通气更为便捷,阻力更小,活塞泵1的功耗更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丝杆20包括螺纹部210和旋转部220。
螺母30套设于螺纹部210且与螺纹部210螺纹配合,例如,螺纹部210的外周面构造有外螺纹,配合部310的内周面构造有内螺纹,两者配合实现螺纹部210与配合部310的螺纹连接。旋转部220连接于螺纹部210的一端,旋转部220的直径大于螺纹部210的直径,旋转部220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10。
进一步的,旋转部220通过滚珠轴承130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10。
举例而言,丝杠20的纵截面为T型。旋转部220可绕中心轴线L旋转,滚珠轴承130沿旋转部220的周向设置。旋转部220旋转时,螺纹部210随之转动而带动螺母30做直线运动。螺母30的长度小于螺纹部210的长度。如此,通过将丝杆20设置成螺纹部210和旋转部220,使活塞泵1不仅实现了往复运动,而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活塞40包括筒部430和端部440。
筒部430套设于螺母30且通过定位销120可滑动地安装于壳体10,以定位销120的连接方式,能够防止活塞40周向转动,并保证活塞40能够轴向滑动。丝杆20从筒部430的一端(如上端)伸入筒部430。端部440封闭筒部430的另一端(如下端),筒部430、端部440和丝杆20共同限定出空腔450。
举例而言,活塞40的纵截面为U型,空腔450随活塞40的滑动,体积产生变化,其端部440远离丝杆20时,空腔450体积变大;其端部440接近丝杆20时,空腔450体积变小。如此,活塞泵1的能耗较低,且结构合理。
由此,通过将活塞40套设于螺母30和丝杆20,能够缩短了活塞泵1的轴向尺寸,减小了活塞泵1的体积和活塞40的材料成本。
其中,如图1所示,活塞40与螺母30螺纹连接、过盈连接或铆接,优选地,活塞40与螺母30螺纹连接,由此可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压装力而使活塞40变形。
例如,图1中示意了活塞40与螺母30采用螺纹连接的示例,具体地,可以在连接部320的外周面构造外螺纹,在筒部430的内周面的位于第一台阶410和第二台阶420之间的部分构造内螺纹,第二槽部520的设置可以断开内螺纹,可以理解地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螺母30和丝杆20之间以及螺母30和活塞40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可以通过旋紧力来保证,丝杆20转动时,螺母30和丝杆20之间可相对转动,而螺母30和活塞40之间不会相对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塞泵1的其他构成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具体实施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活塞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丝杆,所述丝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
螺母,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丝杆且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
活塞,所述活塞套设于所述螺母且与所述丝杆之间限定出空腔,所述丝杆转动时所述活塞在所述螺母的带动下做线性运动;
其中,所述螺母和所述活塞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通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通道包括:
第一槽部,所述第一槽部设于所述螺母;
第二槽部,所述第二槽部设于所述活塞,所述第二槽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槽部连通,所述第二槽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空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部设于所述螺母的外周面且沿所述螺母的轴向贯通所述螺母;
所述第二槽部设于所述活塞的内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沿其轴向分为配合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活塞相连,所述配合部的厚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
所述第一槽部设于所述配合部的外周面且沿所述配合部的轴向贯通所述配合部;
所述第二槽部与所述连接部的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通道还包括:
第一间隙,所述活塞的内周面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配合部的邻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位置对应,所述第一间隙形成于所述第一台阶和所述配合部之间且连通所述第一槽部和所述第二槽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通道还包括:
第二间隙,所述活塞的内周面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配合部的一端位置对应,所述第二间隙形成于所述第二台阶和所述连接部之间且连通所述第二槽部和所述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包括:
螺纹部,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螺纹部且与所述螺纹部螺纹配合;
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连接于所述螺纹部的一端,所述旋转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部的直径,所述旋转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通过滚珠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
筒部,所述筒部套设于所述螺母且通过定位销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丝杆从所述筒部的一端伸入所述筒部;
端部,所述端部封闭所述筒部的另一端,所述筒部、所述端部和所述丝杆共同限定出所述空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过盈连接或铆接。
CN201921390842.7U 2019-08-26 2019-08-26 活塞泵 Active CN210799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90842.7U CN210799247U (zh) 2019-08-26 2019-08-26 活塞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90842.7U CN210799247U (zh) 2019-08-26 2019-08-26 活塞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9247U true CN210799247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9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90842.7U Active CN210799247U (zh) 2019-08-26 2019-08-26 活塞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92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3954B (zh) 电动油泵总成、转向系统和润滑系统
KR102257873B1 (ko) 통합형 브레이크 장치의 펌프
CN105526164A (zh) 一种车载直流直联式无油涡旋空气压缩机
CN102420496A (zh) 泵设备
CN210799247U (zh) 活塞泵
CN114046234A (zh) 一种集成式制动系统的活塞泵总成
CN210799246U (zh) 活塞泵
CN210087717U (zh) 一种可伸缩旋转的液压缸
CN218440012U (zh) 一种伸缩旋转式液压缸
CN109113958B (zh) 电动油泵总成、转向系统和润滑系统
CN214304196U (zh) 一种变量紧凑型电液一体机
CN217129774U (zh) 活塞泵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4660668U (zh) 一种大流量紧凑型电液一体机
CN111102218B (zh) 计算机散热风扇系统
CN210034532U (zh) 一种电子四通阀结构
CN109113952B (zh) 电动油泵总成、转向系统和润滑系统
CN109113957B (zh) 电动油泵总成、转向系统和润滑系统
CN109113951B (zh) 电动油泵总成、转向系统和润滑系统
CN109113948B (zh) 电动油泵总成、转向系统和润滑系统
CN216489931U (zh) 变速器用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电子双联泵
CN220185297U (zh) 一种活塞式空压机及车辆
CN219640008U (zh) 一种用于电子油泵的减震齿轮腔结构
CN216518441U (zh) 轴向柱塞泵的柱塞结构及包括其的轴向柱塞泵
CN214464703U (zh) 一种紧凑型电液一体机
CN220891007U (zh) 曲轴软连接结构及空气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