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82930U - 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82930U
CN210782930U CN201920728065.6U CN201920728065U CN210782930U CN 210782930 U CN210782930 U CN 210782930U CN 201920728065 U CN201920728065 U CN 201920728065U CN 210782930 U CN210782930 U CN 210782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able material
heating
heating element
axial direction
tub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280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恒坤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280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82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82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82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具有相对的近端和远端,包括:沿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容纳腔,用于接收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加热元件,用于对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加热;容纳腔内具有与加热元件对应的沿容纳腔轴向延伸的加热区域;调节件,用于调节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在容纳腔轴向方向的位置,从而使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与加热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在容纳腔轴向上相重合。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通过将可抽吸材料在调节件的驱动下进行位置调整,从而适配不同类型的可抽吸材料,保证能兼容各种不同类型的可抽吸材料;或者是对同一可抽吸材料的不同区段进行加热,满足更多的抽吸需求。

Description

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低温烘烤电子烟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低温烘烤型电子烟(又称低温烤烟),是一类由吸烟用户将烟草制品(如香烟、烟草芯)放在烤烟烟具中进行电加热,在低于烟草制品可燃烧的温度下使烟草制品加热烘烤至冒烟,从而吸食香烟烟雾的产品。由于低温烤烟产品使用时,烟草制品是通过加热冒烟而不是明火燃烧,避免了用户吸入烟草制品因明火燃烧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故被作为传统香烟的替代产品被逐渐推广和接受。
这一类低温烤烟产品主要包括有两个功能模块,分别是用于容纳并加热烟支的加热组件、以及为加热组件提供电源的电源组件。加热组件在设置中需要使其能对应与烟支被加热时出烟的烟草部分在空间结合位置上保持吻合,以保证正常的出烟。而在实施中,在主流烟支结构之外,还存在更多的不同于主流烟支结构的烟支,两种烟支分别含有的烟草部分1在烟支中的位置参见图1中(a)和(b)所示;因而当具有固定加热组件的低温烤烟产品,无法兼容使用于对烟草部分1位置不同的烟支进行加热。
基于以上情形,深圳市合元科技于201721415005.6号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可以对应不同的烟支调整发热区域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结构采用磁感加热的方式,通过与感应线圈产生的磁场耦合的发热体对烟支的烟草部分加热,并进一步将感应线圈的长度设计成可调的方式,通过对感应线圈的长度进行调整,则使与感应线圈在长度上对应重叠的发热体产生热量部位也相应改变,从而能满足对不同烟支均能良好加热出烟。
而对应于以上调节感应线圈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的方式,实施中采用一个与感应线圈表面导电的滑动触头进行调节,并将感应线圈的至少部分的表面为裸露,以便于滑动触头在滑动时与裸露的表面导电接触,后通过滑动触头滑动到不同的位置改变感应线圈接入电路的长度,以调节长度。在实施中,线圈的一端与电源一个电极固定连接,由裸露表面通过滑动触头与电源的另一个电极连接,组成完整的回路。一方面滑动导电和装配的稳定性上不太便于调整;另一方面,由线圈长度改变磁场范围和区域进而调整发热体的感应发热位置,实施中线圈产生的磁场的范围是大于线圈的长度的,较小线圈长度的调整不会影响磁场对发热体的覆盖,发热体仍然完全被覆盖在磁场内,仍然整体都能感应发热,比较难真实使发热体发热部位产生位置的改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于不同烟草部位烟支的兼容性加热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更加准确调整加热位置适应不同烟支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具有相对的近端和远端,包括:沿所述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容纳腔,该容纳腔被配置为接收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
加热元件,用于对所述容纳腔中接收的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加热;
所述容纳腔内具有与加热元件对应的沿所述容纳腔轴向延伸的加热区域;
调节件,用于调节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在所述容纳腔轴向方向的位置,从而使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与加热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容纳腔轴向上重合。
优选地,所述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包括沿容纳腔轴向方向不同位置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
所述调节件通过调节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在所述容纳腔轴向方向的位置,使所述可抽吸材料的第一区段或第二区段与加热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相重合,进而对可抽吸材料的第一区段或第二区段进行加热。
优选地,所述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还包括:
磁场发生器,配置为产生变化磁场;
所述加热元件通过被所述变化磁场穿透而发热,进而对所述容纳腔中接收的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加热。
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呈沿所述近端向远端延伸的管状,该管状加热元件的内部空间形成所述容纳腔;
所述调节件与接收在容纳腔的可抽吸材料抵接,以使可抽吸材料保持固定;
所述调节件可沿加热元件的轴向相对加热元件移动,进而调节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在所述容纳腔轴向方向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调节件呈管状形状、并与加热元件同轴设置;所述调节件与近端相对的端部与可抽吸材料抵接。
优选地,所述调节件上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出的受力部,该受力部受外力驱动时带动调节件相对加热元件移动。
优选地,所述受力部上还设有沿所述近端向远端延伸的手柄件,以提升对受力部施加外力的便利性。
优选地,所述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加热元件和调节件外的管状支架;所述加热元件与管状支架之间间隔有一定间距以形成隔热空腔,以减少加热元件的热量沿径向往外围传导;
所述磁场发生器包括绕设在管状支架外的线圈。
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与管状支架之间还设有环状固定套,该环状固定套沿径向方向的内表面与加热元件连接、外表面与管状支架连接;
且所述环状固定套设置于所述加热元件与近端相对的端部。
优选地,所述管状支架与远端相对的端部设置有端盖;
所述端盖包括与管状支架连接的盖体部、以及由该盖体沿近端向远端延伸出的筒体部;该筒体部的内部空间形成容纳所述调节件沿加热元件轴向移动的行程空间。
优选地,所述筒体部与远端相对的端部设有通孔,该通孔与管状形状的调节件的中空连通,形成用于清洁容纳腔的清洁通道。
优选地,所述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加热元件和调节件外的管状支架;所述管状支架上还设置沿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导向槽,用于在所述调节件移动过程中提供导向;所述受力部的至少一部分从管状支架内贯穿至该导向槽外。
优选地,所述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包括沿近端向远端延伸的管状支架,该管状支架内部空间靠近近端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加热元件呈沿远端向近端延伸至可抽吸材料中的针或销的形式;
所述调节件与接收在容纳腔内的可抽吸材料抵接,且所述调节件可沿管状支架的轴向相对管状支架移动,进而调节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在所述容纳腔轴向方向的位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通过将可抽吸材料在调节件的驱动下进行位置调整使其与加热元件相对应,从而适配不同类型的可抽吸材料,保证能兼容各种不同类型的可抽吸材料;或者是对同一可抽吸材料的不同区段进行加热,满足更多的抽吸需求。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现有两种具有不同位置的烟草部分的烟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加热元件与固定套固定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将调节件移动至又一位置后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于外壳体内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将调节件移动至又一位置后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以感应加热式结构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为例进行举例说明。这里所述的感应加热是通过由变化磁场穿透物体来加热导电物体的过程,法拉第感应定律和欧姆定律描述了这种过程。感应加热器可以包括电磁体和用于使变化电流(诸如,交变电流)通过电磁体的器件。当电磁体和待加热的物体适当地相对定位成使得由电磁体产生的所得到的变化磁场穿透物体时,在物体内部产生一个或多个涡电流。物体具有对电流流动的电阻。因此,当在物体中产生这样的涡电流时,它们抵抗物体的电阻的流动导致物体被加热,该过程被称为焦耳、欧姆或电阻加热。
参考图2至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的一个实例的各部分组装后、装配前、以及装配后内部剖面的示意图。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100用于加热可抽吸材料A以使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种成分挥发。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100具有相对的近端110和远端120,其中近端110为敞口设计,被配置为用于加热可抽吸材料A的插入和取出、吸食等操作的一端,远端120通常作为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100与电源部分或产品外壳部件等进行装配连接的一端。
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100,包括用于接收具有待加热的可抽吸材料A的至少一部分的容纳腔130,在图2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容纳腔130由管状的加热元件30的内部空间形成,可抽吸材料A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在管状的加热元件30内被加热;根据使用需求,该容纳腔130呈沿近端110向远端120延伸的纵长形形状。
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100还包括:
磁场发生器,被构造成用于在使用中产生变化磁场,在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该磁场发生器包括沿管状的加热元件30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线圈20;当然进一步基于产生变化磁场的基本需求,磁场发生器还包括用于向线圈20提供交变电流的器件,该器件图中未示出;
管状的加热元件30,并构造为被变化磁场穿透而产生热量,进而对容纳腔130内的可抽吸材料A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加热;以及,
调节件40,该调节件40用于对插入容纳腔130内的可抽吸材料A进行固定,使可抽吸材料A稳定保持在容纳腔130内;并且该调节件40可沿容纳腔130的轴向方向相对容纳腔130移动,进而带动可抽吸材料A与加热元件30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调整可抽吸材料A被加热的部位,如图4和图6所示中调节件40通过移动使可抽吸材料A前后处于两个不同的位置,保证当使用不同的可抽吸材料A时,始终使可抽吸材料A的烟草部分的位置始终处于容纳腔130的加热区域内。
基于装置100的各部分安装和组装的便利性,装置100还包括一作为安装载体的管状支架10,将以上各部件安装在该管状支架10上。
进一步可抽吸材料A在图4和图6中两个不同的被加热的部位,分别对应被加热元件30围绕的两个不同的区段,可以分别记为图4中为第一区段以及图6中为第二区段。同时在两个位置下被加热元件30围绕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可以是相互分离的不同区段情形,也可以是具有部分重叠的情形。
在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加热元件30材质采用的是能感应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的金属材料制备。进一步,为了便于加热元件30在管状支架10内的安装和固定,加热元件30上设置有辅助该加热元件30装配固定的固定套31,如图3和图5所示。具体,结合于图3所示的管状加热元件30的形状设计,固定套31呈套设在加热元件30外的套环形状,该套环形状的固定套31具有沿径向方向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其中,其内表面与加热元件30通过过盈、紧配等方式固定连接成一体;外表面通过过盈、紧配、卡扣、螺纹等固定方式与管状支架10的内壁固定连接。基于防止对感应加热产生干扰,该固定套31采用非金属材质制备,并且进一步优选为聚四氟乙烯、聚醚醚酮等具有隔热效果的聚合树脂材质。
同时,由于采用该套环形状的固定套31将管状加热元件30固定在管状支架10内之后,加热元件30与管状支架10之间由于被固定套31隔开产生一定的间距,从而形成一隔热空腔32,隔热空腔32内被空气填充之后,可以有效降低加热元件30产生的热量径向向外的扩散,具有隔热的功能和效果。基于相同的原理,套环形状的固定套31的外表面上均设有凹陷结构311,通过该凹陷结构311被空气介质填充,可以有效降低加热元件30产生的热量径向向外的扩散,具有隔热的功能和效果。并且,由于管状加热元件30的外表面裸露于该隔热空腔32内,则隔热空腔32内可以安装与加热元件30的外表接触并进行测温的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
并且根据产品优选的设计方式,固定套31优选固定套设在加热元件30靠近近端110的端部上,如图5所示,使隔热空腔32在靠近近端110的端部被该固定套31封盖,防止隔热空腔32内的热量直接从近端110扩散烫到抽吸的用户。
基于在产品使用中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装置100以及材料组件40等结构上还可以进一步变化,使其更加便于产品的装配和调节操作。具体进一步参见图3和图4,管状支架10的外表面用于绕设线圈20,并且为了辅助线圈20缠绕在管状支架10表面后的稳定固定,在管状支架10上设置有辅助线圈20固定的线圈固定部11。根据图4所示的优选方式,线圈固定部11采用设置在管状支架10外表面的卡凸的形式,并且线圈固定部11的数量包括有两个,具体为上固定部111和下固定部112,将线圈20的两个端部分别抵接在上固定部111和下固定部112上,使线圈20保持固定。基于与固定套31相同的机理,避免使管状支架10对电磁感应产生干扰,将其同样也采用非金属材质制备,并且进一步优选为聚四氟乙烯、聚醚醚酮等具有隔热效果的聚合树脂材质。
该管状支架10的两端均为敞口,并且在管状支架10与远端120相对的端部设置有一端盖50。该端盖50的形状和结构参见图3和图4所示,包括与管状支架10的端部连接的盖体部51,以及由该盖体部51朝背离管状支架10方向延伸出的筒状部52,该筒状部52用于对调节件40在管状支架10内的安装和移动进行限位。配合以上结构,根据功能设计,优选将管状支架10根据功能进行分段设计,使其包括两段,即图中所示沿近端110向远端120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段10a和第二段10b;为了便于区分和标示说明,大致以管状支架10上的线圈固定部11作为第一段10a和第二段10b的分隔位置进行。其中,
第一段10a内主要用于容纳加热元件30,并且将线圈20缠绕在第一段10a外表面;第二段10b内主要用于容纳调节件40,并提供调节件40移动的空间。
调节件40呈管状形状、并嵌套设置于管状支架10的第二段10b内,然后调节件40具有与近端110相对的第一端部41、以及与远端120相对的第二端部42;其中,第一端部41用于当可抽吸材料A接收在容纳腔130内时,与可抽吸材料A抵接,从而使可抽吸材料A被稳定保持在容纳腔130内;同时,第二端部42用于在调节件40移动的最大行程位置时与筒状部52的端部抵接,如图4所示,从而实现限位和在最大行程位置保持调节件40固定的作用。
以上通过使调节件40在管状支架10内部的移动,从而带动抵接在第一端部41上的可抽吸材料A与容纳腔130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改变受热区段部分,对不同的可抽吸材料A具有兼容性。
同时为了便于实施,调节件40也包括沿近端110向远端120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410和第二部分420,并且从图3中可以看出,第一部分410和第二部分420具有不同的外径,其目的是使第一部分410与管状支架10的第二段10b的内径适配,使第二部分420与筒状部52的内径相适配。
进一步为了便于调节件40的移动操作时施加的外力驱动的便利性,调节件40上设置有受力部411,对应管状支架10的第二段10b上设置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缺槽12,调节件40的受力部411的至少一部分从管状支架10内部贯穿至该缺槽12外,从而裸露在管状支架10的外表面,便于后续用户通过手指等进行接触后施加力度驱动调节件40移动。
当然参见图7,进一步基于产品美观以及装置100与其他电源等部件的连接和安装,最终装置100的外部还设置有外壳体200,装置100整体均安装和容纳在外壳体200内部,此时受力部411会被外壳体200包覆和遮盖而不便于操作;则进一步基于此情形,在受力部411上设置有一手柄件412,该手柄件412呈沿近端110向远端120延伸的纵长形形状,可以延长或者增加便于手指着力的面积,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被作为用户手指致动的受力部位,从而带动调节件40移动。
并且在移动的过程中缺槽12对于受力部411具有导向和限位的作用,使手柄件412不发生位置偏移或者晃动,移动过程更加稳定和准确。
同时最终在设计上,将手柄件412与近端110相对的端部与受力部411固定连接,而将手柄件412与远端120相对的端部还可加设定位结构413,该定位结构413用于在调节件40移动到各个位置时,能被外壳体200上设置的配合固定结构(属于外壳体200内的配合结构,因此图中未示出)连接,从而调节件40移动到所需的位置时能与被固定,从而保证调节件40在移动至各个位置时稳定保持。
当然根据图3和图4中所示,定位结构413采用的是卡凸形的设计,那么对应外壳体200上设置的配合固定结构则采用能与该卡凸形配合的凹槽等结构进行。
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中,为了便于装置100在外壳体200内的安装和固定,管状支架10上还设置有一些便于与外壳体200固定结构的连接部13,同时从图2和图3中还可以看出,该连接部13上还设置连接孔131等,通过该连接部13与外壳体200连接,从而实现装置100在外壳体200内的便捷安装。
进一步在使用中,可抽吸材料A在装置100内加热和更换的使用中,会掉落一些碎屑、碎渣粘滞在容纳腔130内壁上,为了便于清理,调节件40、以及筒状部52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并且筒状部52相对于远端120的端部上设置有通孔521,目的是为了使可抽吸材料A的碎屑、碎渣从该通孔521掉出,从而便于对装置100的清洁。当然,在外壳体200上也还需要对应该通孔521设置碎屑掉出的通道。并且,该调节件40、筒状部52的中空结构除了能用于以上碎屑清洁之外,还能作为可抽吸材料A抽吸时的气流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以上构思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又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100a,其结构和图示参见图8和图9所示,与上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加热元件30a的方式设计,由一管状支架10a的内部空间形成用于接收可抽吸材料A的至少一部分的容纳腔11a;加热元件30a采用延伸穿入可抽吸材料A中的针或销的形式设计,其材质为金属材质,被线圈20a产生的变化磁场穿透时对可抽吸材料A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加热;当然为了加热元件30a的稳定装配,该加热元件30a由一个基座31a进行固定。
同时为了调节可抽吸材料A的受热区段,与上一实施例类似设置有一调节件40a,可抽吸材料A接收在容纳腔11a后,与该调节件40a抵接固定,而该调节件40a可以沿着管状支架10a的轴向移动,从而调整可抽吸材料A被针或销的加热元件30a穿入的深度,调整被加热的位置,从而使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100a兼容不同类型的可抽吸材料A。调节件40a其移动也可以类似设置着力部411a便于用户进行驱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图2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管状加热元件30接收可抽吸材料A,则管状加热元件30内部的容纳腔130空间均为加热元件30发热可辐射的加热区域,则通过移动可抽吸材料A使烟草部分至少一段与加热区域重合,从而受热出烟。而当采用图8和图9实施例时,容纳腔11a由管状支架10a的内部空间形成,而延伸穿入可抽吸材料A中的针或销的发热元件30a其热量不能辐射整个容纳腔11a;容纳腔11a仅在轴向方向上与发热元件30a重合部分的空间为加热元件30a发热可辐射的加热区域,此时同样通过移动可抽吸材料A使烟草部分至少一段与加热区域重合,从而受热出烟。
同样,以上实施方式是以线圈20/20a产生交变磁场,从而使发热元件30/30a通过电磁感应发热。而在其他的变形实施方式中,发热元件30/30a可以将电阻式加热的方式进行,实施中将发热元件30/30a采用电阻性材质制备,并通过导电引脚与供电的电源连接后发热,也能实现相同的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通过将可抽吸材料在一可移动的调节件的驱动下进行位置调整,保证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能兼容各种不同类型的可抽吸材料;或者是对同一可抽吸材料的不同区段进行加热,满足更多的抽吸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具有相对的近端和远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所述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容纳腔,该容纳腔被配置为接收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
加热元件,用于对所述容纳腔中接收的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加热;
所述容纳腔内具有与加热元件对应的沿所述容纳腔轴向延伸的加热区域;
调节件,用于调节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在所述容纳腔轴向方向的位置,从而使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与加热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容纳腔轴向上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包括沿容纳腔轴向方向不同位置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
所述调节件通过调节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在所述容纳腔轴向方向的位置,使所述可抽吸材料的第一区段或第二区段与加热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相重合,进而对可抽吸材料的第一区段或第二区段进行加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还包括:
磁场发生器,配置为产生变化磁场;
所述加热元件通过被所述变化磁场穿透而发热,进而对所述容纳腔中接收的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加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呈沿所述近端向远端延伸的管状,该管状加热元件的内部空间形成所述容纳腔;
所述调节件与接收在容纳腔的可抽吸材料抵接,以使可抽吸材料保持固定;
所述调节件可沿加热元件的轴向相对加热元件移动,进而调节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在所述容纳腔轴向方向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呈管状形状、并与加热元件同轴设置;所述调节件与近端相对的端部与可抽吸材料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上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出的受力部,该受力部受外力驱动时带动调节件相对加热元件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部上还设有沿所述近端向远端延伸的手柄件,以提升对受力部施加外力的便利性。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加热元件和调节件外的管状支架;所述加热元件与管状支架之间间隔有一定间距以形成隔热空腔,以减少加热元件的热量沿径向往外围传导;
所述磁场发生器包括绕设在管状支架外的线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与管状支架之间还设有环状固定套,该环状固定套沿径向方向的内表面与加热元件连接、外表面与管状支架连接;
且所述环状固定套设置于所述加热元件与近端相对的端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支架与远端相对的端部设置有端盖;
所述端盖包括与管状支架连接的盖体部、以及由该盖体沿近端向远端延伸出的筒体部;该筒体部的内部空间形成容纳所述调节件沿加热元件轴向移动的行程空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部与远端相对的端部设有通孔,该通孔与管状形状的调节件的中空连通,形成用于清洁容纳腔的清洁通道。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加热元件和调节件外的管状支架;所述管状支架上还设置沿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导向槽,用于在所述调节件移动过程中提供导向;所述受力部的至少一部分从管状支架内贯穿至该导向槽外。
13.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包括沿近端向远端延伸的管状支架,该管状支架内部空间靠近近端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加热元件呈沿远端向近端延伸至可抽吸材料中的针或销的形式;
所述调节件与接收在容纳腔内的可抽吸材料抵接,且所述调节件可沿管状支架的轴向相对管状支架移动,进而调节可抽吸材料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在所述容纳腔轴向方向的位置。
CN201920728065.6U 2019-05-20 2019-05-20 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 Active CN210782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8065.6U CN210782930U (zh) 2019-05-20 2019-05-20 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8065.6U CN210782930U (zh) 2019-05-20 2019-05-20 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82930U true CN210782930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23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28065.6U Active CN210782930U (zh) 2019-05-20 2019-05-20 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829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28714B2 (ja) 誘導ヒーターおよび移動可能な構成要素を有する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
EP3357359B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ing capable of calibrating temperature
US11000073B2 (en)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capable of adjusting heating area
CN210203367U (zh) 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
EP3704968B1 (en) Device for generating aerosol
KR20200024313A (ko) 모듈형 유도 히터를 갖는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EP4129096A1 (en)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EP4188036A1 (en) Aerosol provision device
CN209931485U (zh) 烟支加热器及电加热吸烟装置
US20230248063A1 (en) Vapor generation device
US20230404155A1 (en) Aerosol provision device heating system
KR20210131366A (ko) 에어로졸 제공 디바이스
CN113873907A (zh) 气溶胶供应装置
CN210782930U (zh) 加热可抽吸材料的装置
KR102385864B1 (ko)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JP2023544662A (ja) エアロゾル供給デバイス
KR20230045598A (ko) 에어로졸 제공 디바이스
KR20210130749A (ko) 에어로졸-발생 디바이스
EP4287869A1 (en) Non-combustible aerosol provision device
CN216906855U (zh) 通过电磁感应发热的烤烟装置
KR102673737B1 (ko) 에어로졸 제공 디바이스
WO2024094641A1 (en) Heater for an aerosol provision device
WO2024094502A1 (en) Heater for an aerosol provision device
KR20240019146A (ko) 에어로졸 생성 디바이스
WO2023118003A1 (en)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