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82915U - 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82915U
CN210782915U CN201921585633.8U CN201921585633U CN210782915U CN 210782915 U CN210782915 U CN 210782915U CN 201921585633 U CN201921585633 U CN 201921585633U CN 210782915 U CN210782915 U CN 210782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base
atomizing core
atomization
atom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856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loup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loup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loup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loup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856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82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82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82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包括雾化器和电控组件,电控组件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池和电路板,外壳设有用于供雾化器插装的安装腔室和用于供电池进出其容置腔室的电池安装口,电池安装口处设有可开合的电池盖;雾化器包括油仓、雾化芯和油仓底座,油仓设有烟雾出口和注油口,雾化芯设有与油仓的储油腔室连通导油口和与烟雾出口连通的雾化通道,油仓底座设有供雾化芯穿过的避让通孔,油仓底座通过密封件与油仓的开口端密封连接,雾化芯可拆卸地插装在油仓与油仓底座界定的腔体内,雾化芯的一端通过密封圈与烟雾出口密封配合,另一端通过密封圈与避让通孔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使用成本低、烟雾品质高和方便使用的特点。

Description

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吸入烟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产品是一种常用的香烟替代品或者戒烟用具,现有的电子雾化产品大多是通过可瞬间产生高温的雾化器来实现对烟油的雾化。
现在市面上,电子雾化产品的形态主要包括一次性抛弃型、可重复加注烟油型和可替换雾化器型三种。对于一次性抛弃型和可替换雾化器型的电子雾化产品而言,由于诸多组成元器件在短暂使用后即抛弃,因此使用成本较高,并且因为电子雾化产品主要采用不可降解材料制成,所以大量废弃的电子雾化产品还会污染生态环境。而对于可重复加注烟油型的电子雾化产品而言,虽然能够在设计的使用寿命内重复加注烟油,以降低使用成本,但是用于使烟油雾化的核心部件,因长时间反复加热,故容易受到烟油的腐蚀作用,从而对其雾化性能造成较大影响,并且焦化后的烟油会附着在其表面,进而影响可吸入烟雾的特性。此外,现有的电子雾化产品一般采用一体封装的可充电电池供应电能,大多数产品通过外接电源线充电,也有部分产品通过电磁感应无线充电,不管采用何种充电方式,均导致外出携带产品不方便,以及因充电期间而导致产品不方便使用,甚至无法使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雾化产品存在便利性差、使用成本高以及长期使用后烟雾品质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及与所述雾化器可拆卸连接的电控组件,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控组件在组装状态时通过相抵接的电极形成电连接,所述电控组件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池和电路板,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外壳设有用于供所述雾化器插装的安装腔室和用于供所述电池进出其容置腔室的电池安装口,所述电池安装口处设有可开合的电池盖;所述雾化器包括油仓、雾化芯和油仓底座,所述油仓设有烟雾出口和注油口,所述雾化芯设有与所述油仓的储油腔室连通的导油口和与所述烟雾出口连通的雾化通道,所述油仓底座设有供所述雾化芯穿过的避让通孔,所述油仓底座通过密封件与所述油仓的开口端密封连接,所述雾化芯可拆卸地插装在所述油仓与油仓底座界定的腔体内,并且所述雾化芯的一端通过密封圈与所述烟雾出口密封配合,另一端通过密封圈与所述避让通孔密封配合。
优选地,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芯外罩、雾化芯支架、发热组件和雾化芯底座,所述雾化芯外罩和雾化芯支架均为两端相贯穿的中空结构,且两者的侧壁上均设有所述导油口,所述发热组件插装在所述雾化芯支架中,所述雾化芯支架的一部分插装在所述雾化芯外罩中,所述雾化芯底座与所述雾化芯支架相对于所述雾化芯外罩在外部的开口端螺纹连接并形成密封配合,所述发热组件的至少一个电极穿过所述雾化芯底座上设置的电极过孔,所述雾化通道包括所述雾化芯外罩、雾化芯支架构造出的内部空间以及所述雾化芯底座上设置的进气孔,所述雾化芯外罩的一端通过套在其上的密封圈过盈地插装在所述烟雾出口中,所述雾化芯底座通过套在其上的密封圈与所述避让通孔的内壁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呈圆筒状的发热元件、贴合所述发热元件的内侧壁的内包棉和贴合所述发热元件的外侧壁的外包棉。
优选地,所述发热组件中从所述电极过孔穿过的电极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有贯穿其相对两端的气流通道,所述第一部分通过其上套设的第一绝缘环插装在所述雾化芯支架的进气孔中,所述第二部分通过其上套设的第二绝缘环插装在所述雾化芯底座的电极过孔中,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抵接以形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油仓底座包括嵌入所述油仓内的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油仓的内侧壁上设有定位台阶,所述第一座体朝向所述油仓内侧的一端上整面覆盖有与所述定位台阶密封配合的底座密封件,所述第二座体位于所述油仓的开口端处且与所述第一座体间隔预设距离,以连通所述雾化通道和供外部气流进入,所述第二座体的周向侧面通过套在其上的密封圈与所述油仓的内侧壁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电控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按键板,所述按键板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控制按键和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电池安装口位于所述外壳的顶端,所述电池盖通过螺纹与所述外壳连接。
优选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套在所述油仓的开口端上的金属外罩,所述金属外罩与所述油仓的侧壁卡接,所述电控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的底部上的第一磁铁,所述金属外罩具有一环形底,所述环形底与所述第一磁铁通过磁力吸附固定。
优选地,所述油仓底座朝向所述油仓外侧的端部上设有与所述环形底的位置对应的环形容置槽,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嵌入所述环形容置槽内的第二磁铁。
优选地,所述注油口设置在所述油仓的侧壁上,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注油口的注油口密封件,所述油仓的侧壁上还设有容置所述注油口密封件的容置槽。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通过采用雾化芯与雾化器的其它部分可拆卸的组装方式,并且在油仓上设置用于加注烟油的注油口,可根据雾化芯的使用损耗情况将其更换,而电控组件和雾化器的其它部分能够在保持用户良好体验感的情况下长期使用,因此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同时,因为能够定期更换雾化芯,所以能够避免发热元件因长时间反复加热而产生异味的问题,保证了可抽吸烟雾的品质。此外,外壳上设有用于拆装电池的电池安装口,并通过电池盖封闭固定,因此可以在电池的电量用尽后将电池更换,避免了仅通过采用充电方式来补充电量而导致外出携带产品不方便,以及因充电期间而导致产品不方便使用,甚至无法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控组件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参见图1和图2,其包括雾化器20及与雾化器20可拆卸连接的电控组件10,雾化器20与电控组件10在组装状态时通过相抵接的电极形成电连接,两个组成部分之间可以通过磁力吸附、过盈配合、卡接等方式实现组合之后相对位置的保持,雾化器20通过将来自电控组件10的电能转换为热量,以使得附着在发热元件及发热元件周边部件上的烟油雾化,雾化后的烟油与一定量的空气混合后形成用于供用户抽吸的混合蒸汽;电控组件10配置了储能部件和控制部件,触发电控组件10启动加热程序的方式可以是按键信号检测或气流检测,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种启动方式,本实施例优选为通过设置控制按键的方式来实现对电子雾化装置的控制,从而简化电子雾化装置内部的气流结构,减少油烟渗漏的现象。雾化器20和电控组件10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给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改进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基础,下面详细介绍该改进方案为了提高产品使用的便利性、降低使用成本和保证烟雾品质所具有的多种实现方式:
具体地,结合图3和图4,电控组件10包括外壳11、设置在外壳11内的电池14和电路板17,电池14与电路板17电连接,外壳11设有用于供雾化器20插装的安装腔室112和用于供电池14进出其容置腔室的电池安装口,该电池安装口处设有可开合的电池盖13,电池盖13的固定方式可以是插槽配合、旋转扣合以及螺纹连接,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盖13优选为螺纹连接,并且电池安装口设置在外壳11的顶端。电控组件10主要用于向雾化器20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以及控制指令。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外壳11的内部形成有容置电池14的电池腔室和容置电路板17的电气腔室,电池14可以被构造成圆柱体、扁长的方块或其它任意适用的外形,电池14优选为可重复充电的锂离子电池或其它介质材料制成的电池,比如18650电池、5号镍氢电池等,本实施例的电池14优选为18650电池,并且电路板17还可以配置有相关的接口,比如电路板17具有从外壳11的底部穿出的充电接口(图未示),该充电接口可以是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Lightning接口等,因此,当电池14的电量用尽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补充,更换电池14和通过外接电源线充电,具有更高的便利性。在电池14的电连接方面,可以在电池腔室的底部设置弹簧电极,同时将电池盖13设置为能够导电的结构,比如电池盖13为负极,弹簧电极为正极。
作为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电路板17是通过安装在外壳11中的电路板支架16实现固定的,该电路板支架16具有用于将外壳11的部分空间分隔成位于上部的安装腔室112和位于下部的电气腔室的分隔部,电路板支架16在分隔部下方延伸出一环形定位部,环形定位部与外壳11的内壁面之间通过密封圈配合,从而实现安装腔室112与电气腔室的密封隔离,避免烟油渗入电气腔室内。此外,外壳11还包括位于底部的下盖15,下盖15的固定方式可以是卡扣、螺钉等。
雾化器20包括油仓21、雾化芯22和油仓底座23,这三个部件组装之后能够界定出用于容置烟油的储油腔室211,并且在储油腔室211中界定出供空气进入、烟油雾化以及混合蒸汽流出的气流通道213,可以理解的是,气流通道213与储油腔室211是相隔离的,仅在特定区域设置供烟油进入雾化区域的通道。油仓21设有烟雾出口212和注油口,烟雾出口212被构造成从油仓21的顶部区域向内部延伸的管状结构,注油口可以根据油仓21的具体呈现方式设置在方便用户加注烟油的位置,并通过设置相应的结构件封堵而实现密封。雾化芯22设有与油仓21的储油腔室211连通导油口223和与烟雾出口212连通的雾化通道,烟油被导入至该雾化通道内以实现雾化,具体是通过雾化芯22的发热元件将烟油加热至雾化温度而实现雾化。油仓底座23设有供雾化芯22穿过的避让通孔,油仓底座23通过密封件与油仓21的开口端密封连接,雾化芯22可拆卸地插装在油仓21与油仓底座23界定的腔体内,并且雾化芯22的一端通过密封圈与烟雾出口212密封配合,另一端通过密封圈与避让通孔密封配合。具体而言,雾化芯22可以通过其两端的密封圈实现安装固定的目的,当然也可以通过增加其它配合结构以实现安装固定的目的,比如在雾化芯22与油仓底座23的相应部位上设置卡接结构,该卡接结构可以是凸起与凹槽的组合,通过在雾化芯22的端部上施加一定大小的拉力即可将雾化芯22从其装配空间中拔出,而通过在雾化芯22的端部上施加一定大小的推力即可将雾化芯22插进其装配空间中,拆装过程不需要借助任何辅助工具。并且,作为一种较佳的实现方式,本实施例中的雾化芯22大致呈现为柱状体,便于在其上实施密封结构和安装固定结构,同时使得雾化芯22的拆装操作更加容易。
结合图4,以大致呈圆柱状的雾化芯22为例,雾化芯22的两端通过设置环形凹槽来安装密封圈,该密封圈优选为O型密封圈,可以采用更加适用于油脂环境下硅胶材料制成。为了加强密封效果,减少烟油的渗漏,雾化芯22的两端均布置有两个间隔开一定距离的密封圈,这种结构布置方案还能够实现更加稳固的组装效果。通过采用雾化芯22与雾化器20的其它部分可拆卸的组装方式,并将雾化芯22设置成一件可以被拆卸更换的易损件,可根据雾化芯22的使用损耗情况将其更换,而电控组件10和雾化器20的其它部分能够在保持用户良好体验感的情况下长期使用,因此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同时,因为能够定期更换雾化芯22,所以能够避免发热元件因长时间反复加热而产生异味的问题,保证了可抽吸烟雾的品质。
根据上述实施例对雾化芯22所作出的概要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经足够清楚雾化芯22的基础结构和工作原理。在一较佳实施例中,雾化芯22包括雾化芯外罩221、雾化芯支架222、发热组件(图未示)和雾化芯底座224,雾化芯外罩221和雾化芯支架222均为两端相贯穿的中空结构,且两者的侧壁上均设有导油口223,内外两层导油口223可以是位置重叠而相连通,也可以是通过雾化芯外罩221与雾化芯支架222之间预留的间隙相连通。发热组件插装在雾化芯支架222中,雾化芯支架222的一部分插装在雾化芯外罩221中,比如雾化芯支架222的侧壁上设有台阶面,雾化芯外罩221的端面与该台阶面抵接而实现轴向定位,并且雾化芯外罩221与雾化芯支架222在周向侧面相抵接的区域为过盈配合,一方面是形成组装所需的紧配力,另一方面是形成密封配合,防止烟油渗漏。雾化芯底座224与雾化芯支架222相对于雾化芯外罩221在外部的开口端螺纹连接并形成密封配合,发热组件的至少一个电极穿过雾化芯底座224上设置的电极过孔。另外,针对发热组件的供电方式,可以通过多种结构实现,比如雾化芯支架222采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发热组件的一个电极穿过雾化芯底座224上设置的电极过孔,并与雾化芯支架222绝缘,另一个电极与雾化芯支架222电连接,由此,通过从雾化芯底座224引出的电极和雾化芯支架222与电控组件10形成电连接;又比如,雾化芯底座224设有两个电极过孔,发热组件的两个电极分别从一个电极过孔中引出,通过这两个引出的电极与电控组件10形成电连接。安装腔室112的底部设有与电路板17电连接、且用于与雾化器20形成电连接的电极18,电极18配置为正负两个,分别与雾化器20的两个电极电连接,或者分别与一个雾化器20的一个电极和雾化芯支架222电连接,为了保证接触电连接的紧密性,电控组件10的电极18优选为可伸缩的弹簧电极。
为了方便组装雾化芯22,发热组件中从电极过孔穿过的电极包括第一部分226和第二部分228,两部分均具有一较大的端部,且该较大的端部相对接,第一部分226设有贯穿其相对两端的气流通道,第一部分226通过其上套设的第一绝缘环225插装在雾化芯支架222的进气孔中,第二部分228通过其上套设的第二绝缘环227插装在雾化芯底座224的电极过孔中,第一部分226与第二部分228相抵接以形成电连接,因此雾化芯支架222与雾化芯底座224在通过螺纹配合的过程中,可使第一部分226和第二部分228逐渐靠近直至抵接。
雾化芯22的雾化通道包括雾化芯外罩221、雾化芯支架222构造出的内部空间以及雾化芯底座224上设置的进气孔,该进气孔可通过多种方式与外部连通,以满足进气要求,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油仓底座23设有从其中部贯穿的气道,进气孔与该气道连通,空气通过雾化器20与电控组件10之间预留的间隙进入到该气道;又或者,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油仓底座23设有从其侧壁贯穿的气道,油仓21在避开储油腔室211的位置设有进气孔,外壳11的进气孔111、油仓21的进气孔、油仓底座23的气道和雾化芯底座224的进气孔依次连通,从而满足进气要求,可参见图4中箭头示出方向。进一步地,针对油仓21的侧壁上设置进气孔的方案,还可以在对应于该进气孔的位置安装用于调节进气量大小的阀片,又比如雾化器20可在安装腔室112转动,通过转动改变雾化器20的进气口的开度。在本实施例中,雾化芯外罩221的一端通过套在其上的密封圈过盈地插装在烟雾出口212中,雾化芯支架222的一端通过套在其上的密封圈与避让通孔的内壁过盈配合,具体的装配位置可参见图4所示内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提高雾化效率,并且适应大烟雾量输出的要求,本实施例的发热组件包括呈圆筒状的发热元件、贴合发热元件的内侧壁的内包棉和贴合发热元件的外侧壁的外包棉,发热元件可以是缠绕在绝缘基座上的发热丝,也可以是内嵌发热丝的陶瓷件,还可以是单独由发热丝绕制成圆筒状的镂空结构,内包棉和外包棉可以是有利于导油的棉花制品,内外两层布置方案可以增大烟油接触面积,提高雾化效率,当然,内包棉和外包棉也可以采用其它任意适用的导油材料制成。此外,为了避免储油腔室211内的烟油从导油口223流出,外包棉实际上还起到封堵该导油口223的作用。
为了方便雾化器20组成结构的装配,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油仓底座23包括上下两个部分。具体地,油仓底座23包括嵌入油仓211内的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油仓211的内侧壁上设有定位台阶,第一座体朝向油仓211内侧的一端上整面覆盖有与定位台阶密封配合的底座密封件231,该底座密封件231优选为硅胶件,底座密封件231被构造成类似瓶盖的结构,其套在第一座体的端部上,并且底座密封件231分别与定位台阶的两个邻接面抵接,所形成接触面大,隔油效果好。第二座体位于油仓211的开口端处且与第一座体间隔预设距离,以连通雾化通道213和供外部气流进入,本实施例采用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相隔开的方案,主要是通过该间隔形成的间隙使外部空气流入进气孔,第二座体的周向侧面通过套在其上的密封圈与油仓211的内侧壁过盈配合,比如采用一个或多个O型密封圈。可以理解的是,为了给雾化芯22提供装配条件,油仓底座23上形成的避让通孔包括依次在底座密封件231、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上的相应部分。针对本实施例的组装方案而言,可以通过底座密封件231和第二座体上的密封圈实现安装固定,而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可以增加其它紧固结构以实现更加稳固的安装固定,具体地,该雾化器20还包括套在油仓21的开口端上的金属外罩24,金属外罩24与油仓21的侧壁卡接,从而托住第二座体,同时避让通孔也包括金属外罩24上的一部分。
而在雾化器20与电控组件10的装配方式上,有多种可实现的方式,雾化器20与外壳11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固定,又或者,在本实施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下,雾化器20与电控组件10之间通过磁力吸附固定,具体地,金属外罩29采用铁质材料冲压而成,电控组件10还包括设置在安装腔室112的底部上的第一磁铁19,第一磁铁19可以为多个,且沿着环周布置,金属外罩29具有一环形底,环形底与第一磁铁19通过磁力吸附固定。进一步地,油仓底座23朝向油仓21外侧的端部上设有与环形底的位置对应的环形容置槽,雾化器20还包括嵌入环形容置槽内的第二磁铁232,通过增加第二磁铁232,可以增强雾化器20的固定效果,同时环周布置的第二磁铁232能够保证雾化器20在转动至特定位置后保持稳定。
进一步地,电子雾化装置采用按键控制的方式工作,简化内部气路结构。具体地,电控组件10还包括设置在外壳11上的按键板12,按键板12上设有多个分别与电路板17电连接的控制按键121、控制按键122和指示灯123,其中控制按键121可以配置为开关功能键,控制按键122可以配置为加热功率调节功能键,指示灯123包括呈带状分布的多个显示点,比如用于显示加热功率的大小以及剩余电量。按键板12可以通过卡接结构固定在外壳11的表面,或者外壳11上设有容置该按键板12的槽。在其它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也可以采用气流实现控制,比如在外壳11内设置于电路板17电连接的咪头,咪头、外壳11和雾化器20三者之间设有连通的控制气路,通过咪头检测是否有抽吸气流来控制电子雾化装置工作。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考虑到雾化器20中除雾化芯22之外的其它部件均需长时间使用,因此将注油口设置在油仓211的侧壁上,从而方便注油操作。并且,雾化器20还包括用于封堵注油口的注油口密封件214,该注油口密封件214大致呈长条形的片状结构,优选为硅胶件,其一端设有插装在油仓21的侧壁上的连接部216,注油口密封件214可绕该连接部216转动,而在注油口密封件214的两端之间设有可插装在注油口中的封堵部215。为了避免注油口密封件214从油仓21的表面突出,油仓21的侧壁上还设有容置注油口密封件214的容置槽,这种布置方案可以避免用户在使用电子雾化装置时因意外触碰注油口密封件214而导致封堵部215错位的情况发生。
此外,该雾化器20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烟雾出口212的出气端上的吸嘴217,吸嘴217具有插装在烟雾出口212中的固定部,该固定部与烟雾出口212之间设有密封圈,从而保证烟雾通道的密封性。本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可以单独将吸嘴217拆卸清洗或更换,长期使用也能保证卫生。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雾化芯与雾化器的其它部分可拆卸的组装方式,并且在油仓上设置用于加注烟油的注油口,可根据雾化芯的使用损耗情况将其更换,而电控组件和雾化器的其它部分能够在保持用户良好体验感的情况下长期使用,因此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同时,因为能够定期更换雾化芯,所以能够避免发热元件因长时间反复加热而产生异味的问题,保证了可抽吸烟雾的品质。此外,外壳上设有用于拆装电池的电池安装口,并通过电池盖封闭固定,因此可以在电池的电量用尽后将电池更换,避免了仅通过采用充电方式来补充电量而导致外出携带产品不方便,以及因充电期间而导致产品不方便使用,甚至无法使用的问题。
以上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与本实用新型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及与所述雾化器可拆卸连接的电控组件,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控组件在组装状态时通过相抵接的电极形成电连接,所述电控组件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池和电路板,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用于供所述雾化器插装的安装腔室和用于供所述电池进出其容置腔室的电池安装口,所述电池安装口处设有可开合的电池盖;所述雾化器包括油仓、雾化芯和油仓底座,所述油仓设有烟雾出口和注油口,所述雾化芯设有与所述油仓的储油腔室连通的导油口和与所述烟雾出口连通的雾化通道,所述油仓底座设有供所述雾化芯穿过的避让通孔,所述油仓底座通过密封件与所述油仓的开口端密封连接,所述雾化芯可拆卸地插装在所述油仓与油仓底座界定的腔体内,并且所述雾化芯的一端通过密封圈与所述烟雾出口密封配合,另一端通过密封圈与所述避让通孔密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芯外罩、雾化芯支架、发热组件和雾化芯底座,所述雾化芯外罩和雾化芯支架均为两端相贯穿的中空结构,且两者的侧壁上均设有所述导油口,所述发热组件插装在所述雾化芯支架中,所述雾化芯支架的一部分插装在所述雾化芯外罩中,所述雾化芯底座与所述雾化芯支架相对于所述雾化芯外罩在外部的开口端螺纹连接并形成密封配合,所述发热组件的至少一个电极穿过所述雾化芯底座上设置的电极过孔,所述雾化通道包括所述雾化芯外罩、雾化芯支架构造出的内部空间以及所述雾化芯底座上设置的进气孔,所述雾化芯外罩的一端通过套在其上的密封圈过盈地插装在所述烟雾出口中,所述雾化芯底座通过套在其上的密封圈与所述避让通孔的内壁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呈圆筒状的发热元件、贴合所述发热元件的内侧壁的内包棉和贴合所述发热元件的外侧壁的外包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中从所述电极过孔穿过的电极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有贯穿其相对两端的气流通道,所述第一部分通过其上套设的第一绝缘环插装在所述雾化芯支架的进气孔中,所述第二部分通过其上套设的第二绝缘环插装在所述雾化芯底座的电极过孔中,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抵接以形成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仓底座包括嵌入所述油仓内的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油仓的内侧壁上设有定位台阶,所述第一座体朝向所述油仓内侧的一端上整面覆盖有与所述定位台阶密封配合的底座密封件,所述第二座体位于所述油仓的开口端处且与所述第一座体间隔预设距离,以连通所述雾化通道和供外部气流进入,所述第二座体的周向侧面通过套在其上的密封圈与所述油仓的内侧壁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按键板,所述按键板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控制按键和指示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安装口位于所述外壳的顶端,所述电池盖通过螺纹与所述外壳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套在所述油仓的开口端上的金属外罩,所述金属外罩与所述油仓的侧壁卡接,所述电控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的底部上的第一磁铁,所述金属外罩具有一环形底,所述环形底与所述第一磁铁通过磁力吸附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仓底座朝向所述油仓外侧的端部上设有与所述环形底的位置对应的环形容置槽,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嵌入所述环形容置槽内的第二磁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口设置在所述油仓的侧壁上,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注油口的注油口密封件,所述油仓的侧壁上还设有容置所述注油口密封件的容置槽。
CN201921585633.8U 2019-09-23 2019-09-23 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0782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5633.8U CN210782915U (zh) 2019-09-23 2019-09-23 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5633.8U CN210782915U (zh) 2019-09-23 2019-09-23 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82915U true CN210782915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24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85633.8U Active CN210782915U (zh) 2019-09-23 2019-09-23 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82915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1474A (zh) * 2021-06-09 2021-09-03 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芯及电子雾化器
CN113349451A (zh) * 2021-06-11 2021-09-07 深圳市克莱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开孔烧制成型的电子烟陶瓷发热体及制备方法
CN113876031A (zh) * 2021-08-03 2022-01-04 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密封结构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190599A (zh) * 2022-01-24 2022-03-18 深圳信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雾化器的储能器件
WO2022121092A1 (zh) * 2020-12-09 2022-06-16 凡品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雾化器
WO2023123243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器的装配方法
WO2023213027A1 (zh) * 2022-05-05 2023-11-09 深圳市克莱鹏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主机配合结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1092A1 (zh) * 2020-12-09 2022-06-16 凡品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113331474A (zh) * 2021-06-09 2021-09-03 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芯及电子雾化器
CN113349451A (zh) * 2021-06-11 2021-09-07 深圳市克莱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开孔烧制成型的电子烟陶瓷发热体及制备方法
CN113876031A (zh) * 2021-08-03 2022-01-04 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密封结构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123243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器的装配方法
CN114190599A (zh) * 2022-01-24 2022-03-18 深圳信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雾化器的储能器件
WO2023213027A1 (zh) * 2022-05-05 2023-11-09 深圳市克莱鹏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主机配合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82915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0782916U (zh) 电子雾化装置
WO2018024004A1 (zh) 一种一次性烟弹、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2890462U (zh) 电子香烟
EP3560360A1 (en) Cigarette cartridge, atomiz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10492615U (zh) 一种推盖式注油的电子烟雾化器
CN210929618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117503U (zh) 一种雾化器主机配合结构
US20220071283A1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111407000A (zh) 电子烟的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1153798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111184259B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和气溶胶浓度调节方法
US20220248750A1 (en) Magnetic attraction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09825222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WO2019233390A1 (zh) 雾化头、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WO2022237174A1 (zh) 烟弹和具有它的电子烟
CN210520099U (zh) 一种电子烟
CN210538931U (zh) 电子烟本体和电子烟
CN210538930U (zh) 电子烟本体和电子烟
CN111493360A (zh) 烟弹及电子烟
CN209825216U (zh) 一种电子烟本体及电子烟
CN210184514U (zh) 烟弹及电子烟
CN209403596U (zh) 双独立气路电子烟
CN212260480U (zh) 电子烟的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6853799U (zh) 一种雾化芯和储油器以及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