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54431U - 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54431U
CN210754431U CN201921628101.8U CN201921628101U CN210754431U CN 210754431 U CN210754431 U CN 210754431U CN 201921628101 U CN201921628101 U CN 201921628101U CN 210754431 U CN210754431 U CN 210754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tension
unwinding
wheel
bus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281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水德
曾庆礼
高宜江
袁国钟
胡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eruil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eruil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eruil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eruil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281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54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54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54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放卷轴、至少一个水平导向轮、张紧轮和至少一个竖直导向轮,卷状汇流条安装在该放卷轴上,该放卷轴由放卷电机驱动转动以放卷汇流条,放卷后的汇流条依次绕过水平导向轮、张紧轮和竖直导向轮后出料,所述张紧轮可上下移动以平衡汇流条的放卷张力与出料张力。该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中,所述张紧轮可调整及平衡汇流条的放卷张力和出料张力,避免卷状汇流条放卷到平直汇流条而产生的倾斜、弯曲变形等情况出现,保证了汇流条的平直度和传送稳定性,提高成品率和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电池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日益需要更多更清洁的能源来满足需求。太阳能资源在发电时没有二氧化碳排出并且环境负担小,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发展太阳能电池作为能源。在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太阳能电池片完成串焊后需要用汇流条将多个叠瓦片连接成叠瓦板,汇流条与叠瓦片端引线通过焊接连接。
卷状汇流条在使用前需经过放卷得到平直汇流条,并经过分切成特定长度后备用,由于应用于太阳能电池上的汇流条既窄又薄,在放卷过程中极易发生倾斜及上下或侧向弯曲,导致分切后的汇流条不符合使用要求;且叠瓦片与汇流条的间距有严格的要求,弯曲或倾斜的汇流条接入太阳能电池上,影响产品质量,且可能会因连接达不到要求而需要重新焊接,加大了人工的工作量,降低了生产效率。目前,也有企业在汇流条放卷与汇流条分切之间增加汇流条校直的操作,但放卷张力与出料张力无法合理控制,汇流条校直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汇流条倾斜、弯曲现象依然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以提高汇流条的校直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包括基座,在所述基座上依次设置有放卷轴、至少一个水平导向轮、张紧轮和至少一个竖直导向轮,卷状汇流条安装在该放卷轴上,该放卷轴由放卷电机驱动转动以放卷汇流条,放卷后的汇流条依次绕过所述水平导向轮、张紧轮和竖直导向轮后出料;其中,所述张紧轮可上下移动以平衡汇流条的放卷张力与出料张力。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张紧轮为重力张紧轮,放卷后的汇流条从其下侧绕过,在所述基座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滑轨,所述张紧轮通过滑块连接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滑块可沿所述滑轨上下滑行。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张紧轮的位置信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为光电传感器。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所述放卷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所述竖直导向轮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绕过所述竖直导向轮的汇流条。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该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当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未检测到绕过所述竖直导向轮的汇流条时,该报警装置开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所述水平导向轮、竖直导向轮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放卷后的汇流条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后进入分切工序,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宽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其导向轮沿汇流条的放卷方向设置,所述张紧轮可调整及平衡汇流条的放卷张力和出料张力,避免因为卷状汇流条放卷到平直汇流条而产生的倾斜、弯曲变形等情况出现,保证了汇流条的平直度和传送稳定性,提高成品率,确保太阳能电池焊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用于卷状汇流条的放卷及校直,以便于平直汇流条的分切及后段的焊接作业。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的结构,所述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包括基座10,其在所述基座10上依次设置有放卷轴20、至少一个水平导向轮30、张紧轮40和至少一个竖直导向轮50,卷状汇流条100安装在该放卷轴20上,该放卷轴20由放卷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转动以放卷所述卷状汇流条100,放卷后的汇流条101依次绕过所述水平导向轮30、张紧轮40和竖直导向轮50后出料。
其中,所述张紧轮40可上下移动以调整及平衡汇流条101的放卷张力与出料张力,避免因为卷状汇流条100放卷到平直汇流条101而产生的倾斜、弯曲变形等情况出现,保证了汇流条101的平直度和传送稳定性,提高成品率,确保太阳能电池焊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放卷后的汇流条101依次经过所述水平导向轮30、张紧轮40和竖直导向轮50传送后进入分切工序。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竖直导向轮50的下游设置有拉料装置(图中未示出),该拉料装置拉动由所述竖直导向轮50传送的平直汇流条101至分切工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竖直导向轮50与所述拉料装置之间设置有分切装置60,所述分切装置60用于将经过所述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放卷校直后的平直汇流条101分切为预定长度。
其中,所述拉料装置设置为由伺服电机驱动、丝杆螺母机构传动的夹嘴式拉料装置。所述分切装置60包括底板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切刀,所述切刀可相对于所述底板上下移动,经过所述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放卷校直后的平直汇流条101穿过所述底板与所述切刀之间时,所述切刀相对于所述底板向下移动,切断所述汇流条10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张紧轮40设置为重力张紧轮,放卷后的汇流条101从其下侧绕过,随着汇流条放卷张力与出料张力的变化,所述张紧轮40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张紧轮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张紧轮,此处不做限定。
其中,所述放卷张力是指沿所述汇流条的传送方向,在所述张紧轮40上游传送的汇流条的张力,即放卷侧汇流条1011的张力;所述出料张力是指沿所述汇流条的传送方向,在所述张紧轮40下游传送的汇流条的张力,即出料侧汇流条1012的张力。
具体的,当所述出料张力增大/所述放卷张力减小时,所述汇流条101对重力张紧轮40向上的支撑力增大,重力张紧轮40向上移动,以减小出料侧汇流条1012的张力,平衡放卷侧汇流条1011张力与出料侧汇流条1012张力;当所述出料张力减小/所述放卷张力增大时,汇流条101对重力张紧轮40向上的支撑力减小,重力张紧轮40向下移动,以增大出料侧汇流条1012的张力,平衡放卷侧汇流条1011张力与出料侧汇流条1012张力。所述重力张紧轮40上下移动以调整及平衡放卷侧汇流条1011的张力与出料侧汇流条1012张力,避免因为卷状汇流条100放卷到平直汇流条101而产生的倾斜、弯曲变形等情况出现,保证了汇流条101的传送稳定性和平直度,提高成品率,确保太阳能电池焊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在所述基座10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滑轨70,所述张紧轮40通过滑块连接在所述滑轨70上,所述滑块可沿所述滑轨70上下滑行。从而,所述滑块可带动所述张紧轮40沿所述滑轨70上下移动,在放卷侧汇流条1011张力与出料侧汇流条1012张力的支撑作用下,重力张紧轮40可沿所述滑轨70上下移动,调整及平衡放卷侧汇流条1011张力与出料侧汇流条1012张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导向轮30设置有一个,所述竖直导向轮50设置有两个,所述张紧轮40位于所述水平导向轮30与所述竖直导向轮50之间,所述张紧轮40设置有一个。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水平导向轮30、竖直导向轮50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放卷后的汇流条101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导向槽、张紧轮40及第二导向槽后进入分切工序,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宽度。从而,随着汇流条101从放卷到出料过程中的传送,汇流条101在所述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的导引作业下得以逐渐归正,以进一步避免汇流条101发送生倾斜及弯曲变形。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宽度大于汇流条101的宽度,第二导向槽的宽度不小于汇流条101的宽度。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宽度设置为所述第二导向槽宽度的1.2~1.4倍,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宽度等于汇流条101的宽度。
在所述重力张紧轮40上下移动平衡放卷侧汇流条1011张力与出料侧汇流条1012张力的同时,汇流条放卷速度与出料速度的控制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所述汇流条放卷速度指放卷侧汇流条1011的传送速度,所述汇流条出料速度指出料侧汇流条1012的传送速度。
实际生产中,为进一步防止汇流条101弯曲、确保汇流条101的平直度,汇流条的放卷速度通常低于出料速度,但若出料与放卷的速度比过大,出料侧汇流条1012与放卷侧汇流条1011之间产生的过大料长差容易使得出料侧汇流条1012被拉伸,分切后的长度短于预定长度;若出料与放卷的速度比过小时,出料侧汇流条1012易发生弯曲,且出料侧汇流条1012的平直度得不到保障。
因此,只有当所述出料速度与放卷速度之间的比值保持在一最佳范围内时,才可进一步有效防止汇流条101弯曲、确保汇流条101的平直度。有鉴于此,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80,所述第一检测装置80用于检测所述张紧轮40的位置信息,以确定汇流条放卷速度与出料速度之间的关系,无需根据人工检测来确定放卷与出料速度比的情况,方便使用,工作人员可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80检测到的所述张紧轮40的位置信息调整汇流条放卷/出料速度,提高汇流条的放卷校直效率。
具体的,当张紧轮40的位置偏上时,说明汇流条出料与放卷的速度比偏大;当张紧轮40的位置偏下时,说明汇流条出料与放卷的速度比偏小。所述第一检测装置80检测所述张紧轮40的位置信息,得到第一结果和第二结果,其中,所述第一结果为第一检测装置80检测到张紧轮40,所述张紧轮40的位置偏上/偏下;所述第二结果为第一检测装置80未检测到张紧轮40,所述张紧轮40的位置偏下/偏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装置80沿所述滑轨7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检测装置80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当位于上侧的第一检测装置80检测所述张紧轮40的位置信息,得到第一结果时,说明张紧轮40的位置偏上,出料与放卷的速度比偏大;当位于下侧的第一检测装置80检测所述张紧轮40的位置信息,得到第一结果时,说明张紧轮40的位置偏下,出料与放卷的速度比偏小。
优选所述第一检测装置80为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为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或CCD光电传感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80沿所述滑轨7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一检测装置80分别对应所述滑轨70的两端部及中部设置,具体的,当对应所述滑轨70上端部的第一检测装置80检测所述张紧轮40的位置信息,得到第一结果时,说明张紧轮40的位置偏上,出料与放卷的速度比偏大;当对应所述滑轨70下端部的第一检测装置80检测所述张紧轮40的位置信息,得到第一结果时,说明张紧轮40的位置偏下,出料与放卷的速度比偏小;当对应所述滑轨70中部的第一检测装置80检测所述张紧轮40的位置信息,得到第一结果时,出料与放卷的速度比在最佳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检测装置80、所述放卷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检测装置80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放卷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检测装置80将检测到的所述张紧轮40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位置信息发送调整转速的控制指令至所述放卷电机,以调整所述汇流条的放卷速度,进而调整汇流条出料与放卷的速度比,使汇流条出料与放卷的速度比保持在最佳范围内,有效防止汇流条101弯曲、确保汇流条101的平直度。
具体的,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对应所述滑轨70上端部的第一检测装置80发送的第一结果时,其发送增大转速的控制指令至所述放卷电机,以增大所述汇流条的放卷速度,降低汇流条出料与放卷的速度比;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对应所述滑轨70下端部的第一检测装置80发送的第一结果时,其发送降低转速的控制指令至所述放卷电机,以降低所述汇流条的放卷速度,增大汇流条出料与放卷的速度比;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对应所述滑轨70中部的第一检测装置80发送的第一结果时,所述控制器不发送调整转速的控制指令至所述放卷电机,以保持现有汇流条出料与放卷的速度比。
其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可以为常用的控制器,例如可以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 Unit,MCU)或者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控制器,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竖直导向轮50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检测装置90,所述第二检测装置90用于检测绕过所述竖直导向轮50的汇流条101,得到第三结果和第四结果。其中,所述第三结果为第二检测装置90检测到汇流条101,说明汇流条101从放卷到出料为正常传送;所述第四结果为第二检测装置90未检测到汇流条101,说明汇流条101未正常出料。
优选所述第二检测装置90为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为反射型光电传感器或CCD光电传感器。
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中,该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当所述第二检测装置90检测绕过所述竖直导向轮50的汇流条101,得到第四结果时,所述报警装置打开,以快速通知工作人员汇流条101未正常出料,便于及时排查处理。其中,所述报警装置为蜂鸣器和/或警示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上依次设置有放卷轴、至少一个水平导向轮、张紧轮和至少一个竖直导向轮,卷状汇流条安装在该放卷轴上,该放卷轴由放卷电机驱动转动以放卷汇流条,放卷后的汇流条依次绕过所述水平导向轮、张紧轮和竖直导向轮后出料;其中,所述张紧轮可上下移动以平衡汇流条的放卷张力与出料张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轮为重力张紧轮,放卷后的汇流条从其下侧绕过,在所述基座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滑轨,所述张紧轮通过滑块连接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滑块可沿所述滑轨上下滑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张紧轮的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为光电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所述放卷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直导向轮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绕过所述竖直导向轮的汇流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当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未检测到绕过所述竖直导向轮的汇流条时,该报警装置开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平导向轮、竖直导向轮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放卷后的汇流条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后进入分切工序,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宽度。
CN201921628101.8U 2019-09-27 2019-09-27 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 Active CN210754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8101.8U CN210754431U (zh) 2019-09-27 2019-09-27 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8101.8U CN210754431U (zh) 2019-09-27 2019-09-27 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54431U true CN210754431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53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28101.8U Active CN210754431U (zh) 2019-09-27 2019-09-27 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544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8778A (zh) * 2019-09-27 2019-12-10 苏州德睿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及放卷校直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8778A (zh) * 2019-09-27 2019-12-10 苏州德睿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及放卷校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98828U (zh) 一种多束线缆同步切割装置
CN110548778A (zh) 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及放卷校直方法
CN210635493U (zh) 一种具有废料收集功能的收缩膜生产用分割装置
CN210754431U (zh) 汇流条放卷校直系统
CN203124609U (zh) 一种极微型线材矫直切断机
CN101968640B (zh) 一种运动中带头和软钳口定位的控制方法
CN209906093U (zh) 一种电缆自动成圈装置
CN104493279A (zh) 一种窄铅带生产工艺
CN102319824A (zh) 一种拉矫机列切边剪废边牵引装置
CN209851343U (zh) 一种硅棒开方机收放线装置
CN209756485U (zh) 打标机
JP2008512247A (ja) ストリップの格納及び排出装置
CN114597055A (zh) 一种电力变压器组件线圈绕组设备及绕组方法
CN210001351U (zh) 一种单层电缆卷筒自动收放线导向机构
CN207823599U (zh) 一种应用于焊管制造中可释放板材应力的板材输送装置
CN110835024A (zh) 一种塑料管的收放装置
CN218538695U (zh) 一种双工位聚脂薄膜放卷机构
CN216957568U (zh) 一种耐高温电缆生产用收线装置
CN218147480U (zh) 一种生产用布料裁切装置
CN204607204U (zh) 出卷位置可控的放卷装置
CN219327496U (zh) 百叶帘叶片自动穿带机的梯带分涨装置
CN216235131U (zh) 一种自动测长裁断一体机
CN209935563U (zh) 一种拉拔线不停机换料收放线装置
CN214031227U (zh) 一种塑料管生产用自动卷绕装置
CN218664499U (zh) 一种共挤吹膜机的收卷导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