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6705U - 一种烟气余热回用节能环保石灰窑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气余热回用节能环保石灰窑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6705U
CN210656705U CN201921357340.4U CN201921357340U CN210656705U CN 210656705 U CN210656705 U CN 210656705U CN 201921357340 U CN201921357340 U CN 201921357340U CN 210656705 U CN210656705 U CN 210656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orking box
lime kiln
air supply
flu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573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d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d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d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d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573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6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6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67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石灰窑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烟气余热回用节能环保石灰窑炉,包括石灰窑本体、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在石灰窑本体右侧壁的排气管、第一供气管和第二供气管、设置在石灰窑本体右侧的第一工作箱和支撑在第一工作箱底部的第二工作箱,所述排气管的左侧管路上连接有第一阀门和除灰机构,所述第一工作箱的内腔横向插接有盖板,所述第一供气管贯穿第一工作箱的左右侧壁并延伸到第一工作箱的右侧,且第一供气管位于盖板的下方,所述排气管的右侧贯穿第一工作箱的左侧壁和盖板的顶部并延伸到盖板的下方,本装置对热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能完全处理干净,不会造成大气污染,且对热能的利用非常充分。

Description

一种烟气余热回用节能环保石灰窑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灰窑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烟气余热回用节能环保石灰窑炉。
背景技术
石灰窑炉作为一种工业用的煅烧石灰石的装置,由于石灰石在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地位,故而石灰窑炉在整个工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石灰窑炉工作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烟气,如何合理处理这些热烟气就成为了现今的一个研究方向。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申请号为CN201820771961.6的一种烟气余热回用节能环保石灰窑炉,包括卸灰口、窑炉、过滤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窑炉上表面设有炉顶,所述炉顶上表面安装有脱硫除尘装置,所述窑炉一侧通过第一出烟管安装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通过连接管安装有脱硫器,所述脱硫器上表面安装有排烟管,所述窑炉远离第一出烟管一侧通过过滤装置安装有加热装置。
但现有的装置存在着对热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处理效果不够好会造成大气污染,且对热能的利用不够充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回用节能环保石灰窑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热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处理效果不够好会造成大气污染,且对热能的利用不够充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烟气余热回用节能环保石灰窑炉,包括石灰窑本体、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在石灰窑本体右侧壁的排气管、第一供气管和第二供气管、设置在石灰窑本体右侧的第一工作箱和支撑在第一工作箱底部的第二工作箱,所述排气管的左侧管路上连接有第一阀门和除灰机构,所述第一工作箱的内腔横向插接有盖板,所述第一供气管贯穿第一工作箱的左右侧壁并延伸到第一工作箱的右侧,且第一供气管位于盖板的下方,所述排气管的右侧贯穿第一工作箱的左侧壁和盖板的顶部,所述盖板顶部的右侧纵向插接有出气管,且出气管贯穿第一工作箱的右侧壁和第二工作箱的右侧壁,所述出气管的底部连接有螺旋形加热管,且螺旋形加热管套接在第二供气管的外壁上,所述第二供气管贯穿第二工作箱的左右侧壁并延伸到第二工作箱的右侧,所述螺旋形加热管的左端连接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的下端贯穿第二工作箱的底部并延伸到第二工作箱的右下侧。
优选的,所述除灰机构和第一供气管为浇铸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除灰机构包括除灰机构壳体、传动电机、风扇叶片和L形过滤网,所述传动电机通过电机座连接在除灰机构壳体内腔的顶部,所述传动电机的转子轴与风扇叶片的联轴器连接,所述L形过滤网的横向部分插接在除灰机构壳体内腔的上部,所述L形过滤网的纵向部分的下端与除灰机构壳体内腔下部的右侧壁出口接触。
优选的,所述除灰机构壳体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堵板,所述堵板的底部焊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盖板顶部的中心贯穿连接有进液管,且进液管的上端贯穿第一工作箱的顶部并延伸到第一工作箱的右上侧,所述进液管的管路上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工作箱的右下侧通过开孔连接有排水阀。
优选的,所述排放管的内腔右端纵向插接有活性炭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石灰水对热烟气进行一次过滤,以石灰水与其中的有害气体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的方式过滤热烟气;
2)石灰水与二氧化硫反应也会产生大量热量,被过滤后的气体会变得更热后传出;
3)石灰水反应产生的热量会被用来加热第一供气管中的空气,过滤后的气体通过螺旋形加热管对第二供气管中的空气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灰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形加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石灰窑本体、2排气管、3第一供气管、4第二供气管、5第一工作箱、6第二工作箱、7第一阀门、8除灰机构、81除灰机构壳体、82传动电机、 83风扇叶片、84L形过滤网、85堵板、86把手、9盖板、10出气管、11螺旋形加热管、12排放管、13进液管、14排水阀、15活性炭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烟气余热回用节能环保石灰窑炉,包括石灰窑本体1、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在石灰窑本体1右侧壁的排气管2、第一供气管3和第二供气管4、设置在石灰窑本体1右侧的第一工作箱5 和支撑在第一工作箱5底部的第二工作箱6,这些结构构成本装置的主体框架。
排气管2的左侧管路上连接有第一阀门7和除灰机构8,第一工作箱5的内腔横向插接有盖板9,第一供气管3贯穿第一工作箱5的左右侧壁并延伸到第一工作箱5的右侧,且第一供气管3位于盖板9的下方,第一供气管4与第一工作箱5的连接处均做密封处理,排气管2的右侧贯穿第一工作箱5的左侧壁和盖板9,盖板9顶部的右侧纵向插接有出气管10,且出气管10贯穿第一工作箱 5的右侧壁和第二工作箱6的右侧壁,盖板9的下方填充有石灰水,第一工作箱 5的前侧外壁为透明外壁,方便观察石灰水与热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的情况,石灰水与二氧化硫反应产生大量热,对第一供气管3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然后热烟气被过滤后会变得更热然后通过出气管10传出。
出气管10的底部连接有螺旋形加热管11,且螺旋形加热管11套接在第二供气管4的外壁上,第二供气管4贯穿第二工作箱6的左右侧壁并延伸到第二工作箱6的右侧,螺旋形加热管11的左端连接有排放管12,排放管12的下端贯穿第二工作箱6的底部并延伸到第二工作箱6的右下侧,热烟气通过出气管 10传导到螺旋形导热管11中,对第二供气管4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热烟气热量散失后通过排放管12传出。
其中,除灰机构8和第一供气管3为浇铸一体成型结构,使得除灰机构8 和第一供气管3的连接紧密,不会发生气体泄漏。
除灰机构8包括除灰机构壳体81、传动电机82、风扇叶片83和L形过滤网84,传动电机82通过电机座连接在除灰机构壳体81内腔的顶部,传动电机 82的转子轴与风扇叶片83的联轴器连接,L形过滤网84的横向部分插接在除灰机构壳体81内腔的上部,L形过滤网84的纵向部分的下端与除灰机构壳体 81内腔下部的右侧壁出口接触,热烟气中的灰尘会被L形过滤网挡住,然后被风扇叶片83吹到除灰机构壳体81的下部。
除灰机构壳体81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堵板85,堵板85的底部焊接有把手86,当除灰机构壳体1的下部快要存满时,关闭第一阀门7,通过把手86拉出堵板85,将灰尘回收。
盖板9顶部的中心贯穿连接有进液管13,且进液管13的上端贯穿第一工作箱5的顶部并延伸到第一工作箱5的右上侧,进液管13的管路上连接有第二阀门,第一工作箱5的右下侧通过开孔连接有排水阀14,当石灰水因过滤过多热烟气失效后,通过排水阀14排出,再通过进液管13输送新的石灰水到盖板9 的下方。
排放管12的内腔右端纵向插接有活性炭过滤网15,防止石灰水失效时关闭第一阀门7不及时导致部分二氧化硫随着热烟气通过,能过滤掉一定二氧化硫。
工作原理:第一供气管3和第二供气管4采用已知方式与外部供气装置连通,进液管13采用已知方式和外部供液管道连通,排水阀14采用已知方式和外部回收管连通,传动电机82采用已知方式和外部电源连接,启动整个装置,打开第一阀门7,石灰窑本体1将热烟气通过排气管2通过除灰机构8,灰尘会被L形过滤网84挡住,然后传动电机82带动风扇叶片83转动将灰尘吹落到除灰机构壳体81的下部,当灰尘存满除灰机构壳体81的下部时,关闭第一阀门7, 然后通过手86拉出堵板85,将灰尘回收后重新堵上堵板85,热烟气接着会通入到盖板9下方的石灰水中并与石灰水发生化学反应,起初反应方程式是 SO2+Ca(OH)2==CaSO3↓+H2O,此时灰水变浑浊并且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持续通气使得二氧化硫过量发生进一步的反应,该反应方程式是 SO2+CaSO3+H2O==Ca(HSO3)2,石灰水又逐渐变得清澈,整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加热第一供气管3中的空气,然后加热后的空气会进入到石灰窑本体1 中,热烟气也会在过滤后变得更热并通过出气管10进入到第二工作箱6中,通过第一工作箱5的透明前侧壁观察到石灰水又变得清澈时关闭第一阀门7,打开排水阀14将废水排出后再关闭排水阀14,然后打开进液管13上的第二阀门使得石灰水进入并重新充盈在盖板9下方,热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此时已被过滤掉并通过出气管10进入到螺旋形加热管11中,对第二供气管4中的空气进行加热,螺旋形加热管11套接在第二供气管4的外壁上使得加热效果更好,然后加热后的空气进入到石灰窑本体1中,热烟气热量因此丧失后通过排放管12排出,若石灰水失效时关闭第一阀门7不及时会导致部分二氧化硫随着热烟气通过排放管12,此时活性炭过滤网15能过滤掉一定的二氧化硫。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烟气余热回用节能环保石灰窑炉,包括石灰窑本体(1)、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在石灰窑本体(1)右侧壁的排气管(2)、第一供气管(3)和第二供气管(4)、设置在石灰窑本体(1)右侧的第一工作箱(5)和支撑在第一工作箱(5)底部的第二工作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2)的左侧管路上连接有第一阀门(7)和除灰机构(8),所述第一工作箱(5)的内腔横向插接有盖板(9),所述第一供气管(3)贯穿第一工作箱(5)的左右侧壁并延伸到第一工作箱(5)的右侧,且第一供气管(3)位于盖板(9)的下方,所述排气管(2)的右侧贯穿第一工作箱(5)的左侧壁和盖板(9),所述盖板(9)顶部的右侧纵向插接有出气管(10),且出气管(10)贯穿第一工作箱(5)的右侧壁和第二工作箱(6)的右侧壁,所述出气管(10)的底部连接有螺旋形加热管(11),且螺旋形加热管(11)套接在第二供气管(4)的外壁上,所述第二供气管(4)贯穿第二工作箱(6)的左右侧壁并延伸到第二工作箱(6)的右侧,所述螺旋形加热管(11)的左端连接有排放管(12),所述排放管(12)的下端贯穿第二工作箱(6)的底部并延伸到第二工作箱(6)的右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回用节能环保石灰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灰机构(8)和第一供气管(3)为浇铸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回用节能环保石灰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灰机构(8)包括除灰机构壳体(81)、传动电机(82)、风扇叶片(83)和L形过滤网(84),所述传动电机(82)通过电机座连接在除灰机构壳体(81)内腔的顶部,所述传动电机(82)的转子轴与风扇叶片(83)的联轴器连接,所述L形过滤网(84)的横向部分插接在除灰机构壳体(81)内腔的上部,所述L形过滤网(84)的纵向部分的下端与除灰机构壳体(81)内腔下部的右侧壁出口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回用节能环保石灰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灰机构壳体(81)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堵板(85),所述堵板(85)的底部焊接有把手(8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回用节能环保石灰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9)顶部的中心贯穿连接有进液管(13),且进液管(13)的上端贯穿第一工作箱(5)的顶部并延伸到第一工作箱(5)的右上侧,所述进液管(13)的管路上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工作箱(5)的右下侧通过开孔连接有排水阀(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余热回用节能环保石灰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12)的内腔右端纵向插接有活性炭过滤网(15)。
CN201921357340.4U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烟气余热回用节能环保石灰窑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56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7340.4U CN210656705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烟气余热回用节能环保石灰窑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7340.4U CN210656705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烟气余热回用节能环保石灰窑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6705U true CN210656705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40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5734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56705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烟气余热回用节能环保石灰窑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67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4955A (zh) 一种铝挤压模具碱洗及废液综合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CN208711417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10656705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用节能环保石灰窑炉
CN109420428A (zh) 一种干法脱硫处理装置
CN211487169U (zh) 钠碱法脱硫装置
CN115569479A (zh) 一种报废动力锂电池破碎分选过程中的尾气处理系统
CN205903780U (zh) 一种再生铝废气净化装置
CN213221491U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烟气净化装置
CN108014615A (zh) 一种锅炉废气处理系统
CN212166953U (zh) 湿热废气处理器
CN212941956U (zh) 一种具有文丘里结构的烟气布袋干法脱硫除尘装置
CN210845629U (zh) 一种锅炉热能供给用废气净化装置
CN210138587U (zh) 热电锅炉烟气脱硫装置
KR101781602B1 (ko) 소각로 폐열보일러의 산성가스 제거방법
CN208911815U (zh) 一种干法烟气除尘脱硫脱硝系统
CN218188865U (zh) 一种回转式阳极炉的烟气脱硫系统
CN201399321Y (zh) 半干法烟气净化装置
CN206424772U (zh) 文丘里反应器式烟尘净化系统
CN112387104A (zh) 一种附带除杂质能力的脱硫脱硝装置
CN113072995A (zh) 一种矿物用高效脱硫装置
CN207838657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烟气除尘脱硫系统
CN217247991U (zh) 一种燃油锅炉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CN216378077U (zh) 一种高炉煤气干法脱硫装置
CN205504924U (zh) 一种搪瓷反应釜生产用燃煤蒸汽锅炉系统
CN212663170U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