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2636U - 一种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及汽车后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及汽车后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2636U
CN210652636U CN201921185449.4U CN201921185449U CN210652636U CN 210652636 U CN210652636 U CN 210652636U CN 201921185449 U CN201921185449 U CN 201921185449U CN 210652636 U CN210652636 U CN 210652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door
bright
strip
sealing strip
corner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854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伟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854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2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2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26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包括后门外水切亮条和后门角窗亮条,所述后门外水切亮条和所述后门角窗亮条被设置为一体成型的L型,所述后门外水切亮条被设置为卡接于后门外水切的外部;所述后门角窗亮条被设置为通过多处卡扣组件固定于后门角窗密封条上。该一体成型的L型后门外水切亮条和后门角窗亮条采用卡扣连接方式将后门角窗亮条固定于后门角窗密封条上,后门外水切亮条直接卡接在后门外水切上的固定方式,克服了后门外水切亮条和后门角窗亮条一体成型设计难度很高的问题,同时在车窗上使用一体成型的后门外水切亮条和后门角窗亮条提高了外观审美,还提高了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后门。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及汽车后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及汽车后门。
背景技术
市场上所有车辆对于密封条上的亮条设计呈现多样化,不管是颜色还是结构都是千变万化,但是外观始终未能达到最佳设计要求,尤其是后门外水切亮条和后门角窗亮条的设计,基本上分为两种设计:设计一,后门外水切亮条和后门角窗亮条分开装配,后门外水切亮条在主机厂单独装配,后门角窗亮条与后门角窗密封条一体设计,组装后两个亮条匹配处产生缝隙,在匹配公差上会出现配合不平整和离缝,外观缺陷明显;设计二,后门外水切亮条独立设计,后门角窗亮条和后门导槽亮条一体设计,后门外水切密封条和亮条一体供货,后门导槽密封条、角窗密封条和角窗亮条一体供货,组装后两个亮条匹配处产生缝隙,在匹配公差上会出现配合不平整和离缝。以上两种设计必须把后门外水切亮条和后门角窗亮条断开,外观上会产生严重的缺陷,严重影响大众的审美观,为提升该区域的外观审美要求,有必要将后门外水亮条和后门角窗亮条设计为一体。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及汽车后门,其中后门外水切亮条和后门角窗亮条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包括后门外水切亮条和后门角窗亮条,所述后门外水切亮条和所述后门角窗亮条被设置为一体成型的L型,所述后门外水切亮条被设置为卡接于后门外水切的外部,所述后门角窗亮条被设置为通过多个卡扣组件固定于后门角窗密封条上。
进一步地,所述后门角窗亮条包括直边和由直边后端向上并向前倾斜延伸的斜边,所述后门角窗亮条的斜边和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之间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卡扣组件、第二卡扣组件和第三卡扣组件;所述后门角窗亮条的直边和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之间设置有第四卡扣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后门角窗亮条内侧的第一亮条卡勾和设置于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外侧的第一密封条卡勾,所述第一亮条卡勾和所述第一密封条卡勾相互卡扣;所述第二卡扣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后门角窗亮条内侧的第二亮条卡勾和设置于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外侧的第二密封条卡勾,所述第二亮条卡勾和所述第二密封条卡勾相互卡扣;所述第三卡扣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后门角窗亮条内侧的第三亮条卡勾和设置于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外侧的第三密封条卡勾,所述第三亮条卡勾和所述第三密封条卡勾相互卡扣;所述第四卡扣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后门角窗亮条内侧的第四亮条卡勾和设置于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外侧的第四密封条卡勾,所述第四亮条卡勾和所述第四密封条卡勾相互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后门角窗亮条的斜边还设置有第一蘑菇扣层和第二蘑菇扣层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三蘑菇扣层和第四蘑菇扣层,所述第一蘑菇扣层和所述第三蘑菇扣层相粘接,所述第二蘑菇扣层和所述第四蘑菇扣层相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亮条卡勾、所述第二亮条卡勾、所述第三亮条卡勾和所述第四亮条卡勾被设置为粘接于所述后门角窗亮条上,所述第一密封条卡勾、所述第二密封条卡勾、所述第三密封条卡勾、所述第四密封条卡勾和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被设置为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后门外水切和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为一体成型,所述后门外水切被设置为卡接于车门钣金,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通过内侧设置的第五卡扣组件、第六卡扣组件以及螺钉组件安装于所述车门钣金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卡扣组件包括与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连接的第一基座和与所述第一基座相连的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插入所述车门钣金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六卡扣组件包括与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连接的第二基座、插入所述车门钣金内的第二卡扣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基座,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螺钉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车门钣金上的第一螺钉孔、设于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上的第二螺钉孔和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螺钉孔和所述第二螺钉孔将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固定于所述车门钣金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后门,包括车门框架、装配于车门框架上的一体式后门角窗密封条、装配于车门框架上方的后门导槽密封条、装配于后门导槽密封条上的后门导槽亮条、以及装配于一体式后门角窗密封条上的汽车后门亮条总成,所述汽车后门亮条总成为上述的汽车后门亮条总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及汽车后门,设计了一体成型的后门外水切亮条和后门角窗亮条,同时通过后门角窗亮条的斜边和后门角窗密封条之间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卡扣组件、第二卡扣组件和第三卡扣组件;后门角窗亮条的直边和后门角窗密封条之间设置的第四卡扣组件装配于后门角窗密封条上,克服了后门外水切亮条和后门角窗亮条由于安装方向和装配公差,导致后门外水切亮条和后门角窗亮条一体成型难度大的问题,进而克服了后门外水切和后门角窗断开导致的外观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后门亮条总成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后门亮条总成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后门亮条总成的安装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门亮条总成搭配安装的一体式后门角窗密封条的安装结构剖示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第一卡扣组件的安装结构沿A-A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第二卡扣组件的安装结构沿B-B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3中第三卡扣组件的安装结构沿C-C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3中第四卡扣组件的安装结构沿D-D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3中第一蘑菇扣组件的安装结构沿E-E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图3中后门外水切亮条的安装结构沿F-F向的剖示示意图。
图11为图4中第五卡扣组件的安装结构沿G-G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2为图4中第六卡扣组件的安装结构沿H-H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3为图4中螺钉组件的安装结构沿I-I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4为图4中一体式后门角窗密封条的后门外水切安装结构沿J-J向的剖示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卡扣组件,2-第二卡扣组件,3-第三卡扣组件,4-第四卡扣组件,5-第一蘑菇扣组件,6-第二蘑菇扣组件,7-第五卡扣组件,8-第六卡扣组件,9-螺钉组件,10-后门角窗亮条,11-后门角窗密封条,12-后门外水切亮条,13-后门外水切,14-车门钣金,15-环形框架,1a-第一亮条卡勾,1b-第一密封条卡勾,2a-第二亮条卡勾,2b-第二密封条卡勾,3a-第三亮条卡勾,3b-第三密封条卡勾,4a-第四亮条卡勾,4b-第四密封条卡勾,5a-第一蘑菇扣层,5b-第三蘑菇扣层,6a-第二蘑菇扣层,7a-第一卡扣,7b-第一基座,8a-第二卡扣,8b-支撑杆,8c-第二基座,9a-第一螺钉头,12a-弯钩,13a-凸缘,13b-金属卡接部,13c-包覆部,13d-触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门亮条总成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门亮条总成的后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门亮条总成的安装结构剖视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汽车后门亮条总成为一体成型的L型亮条,其包括后门外水切亮条12和后门角窗亮条10。请一并参阅图3,后门外水切亮条12卡接于后门外水切13的外部,后门角窗亮条10通过多处卡扣组件(本实施例中为四组卡扣组件)固定于后门角窗密封条11上。
请继续参阅图2,后门角窗亮条10为反“∠”形,其包括直边和由直边后端向上并向前倾斜延伸的斜边,后门角窗亮条10的直边与后门外水切亮条12连为一体,后门角窗亮条10的斜边背面(即斜边内侧)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亮条卡勾1a、第二亮条卡勾2a和第三亮条卡勾3a;后门角窗亮条10的直边上设置有第四亮条卡勾4a;第一亮条卡勾1a和第二亮条卡勾2a的之间靠后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蘑菇扣层5a,第二亮条卡勾2a和第三亮条卡勾3a之间靠后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蘑菇扣层6a。
请继续参图3,后门角窗亮条10的斜边和后门角窗密封条11之间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卡扣组件1、第二卡扣组件2和第三卡扣组件3;后门角窗亮条10的直边和后门角窗密封条11之间设置有第四卡扣组件4;第一卡扣组件1和第二卡扣组件2之间靠后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蘑菇扣组件5,第二卡扣组件2和第三卡扣组件3之间靠后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蘑菇扣组件6。卡扣组件包括亮条卡勾和密封条卡勾,亮条卡勾被设置为粘接于后门角窗亮条10上,密封条卡勾通过注塑的方式与后门角窗密封条11一体成型,镶嵌于后门角窗密封条11外;亮条卡勾和密封条卡勾的材质为塑料。
请参图5,图5为图3中第一卡扣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剖视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卡扣组件1包括设置于后门角窗亮条10内侧的第一亮条卡勾1a和设置于后门角窗密封条11外侧的第一密封条卡勾1b,第一亮条卡勾1a为一对相对的卡勾,第一密封条卡勾1b为一对相背的卡勾,第一亮条卡勾1a和第一密封条卡勾1b相互卡接。可以理解的,第一亮条卡勾1a与第一密封条卡勾1b的设置形式可以互换,即第一亮条卡勾1a为一对相背的卡勾,第一密封条卡勾1b为一对相对的卡勾。
请参图6,图6为图3中第二卡扣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剖视示意图,第二卡扣组件2包括设置于后门角窗亮条10内侧的第二亮条卡勾2a和设置于后门角窗密封条11外侧的第二密封条卡勾2b,第二亮条卡勾2a为一对相对的卡勾,第二密封条卡勾2b为一对相背的卡勾,第二亮条卡勾2a和第二密封条卡勾2b相互卡接。可以理解的,第二亮条卡勾2a与第二密封条卡勾2b的设置形式可以互换,即第二亮条卡勾2a为一对相背的卡勾,第二密封条卡勾2b为一对相对的卡勾。
请参图7,图7为图3中第三卡扣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剖视示意图,第三卡扣组件3包括设置于后门角窗亮条10内侧的第三亮条卡勾3a和设置于后门角窗密封条11外侧的第三密封条卡勾3b,第三亮条卡勾3a为一对相对的卡勾,第三密封条卡勾3b为一对相背的卡勾,第三亮条卡勾3a和第三密封条卡勾3b相互卡接。可以理解的,第三亮条卡勾3a与第三密封条卡勾3b的设置形式可以互换,即第三亮条卡勾3a为一对相背的卡勾,第三密封条卡勾3b为一对相对的卡勾。
请参图8,图8为图3中第四卡扣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剖视示意图,第四卡扣组件4包括设置于后门角窗亮条10内侧的第四亮条卡勾4a和设置于后门角窗密封条11外侧的第四密封条卡勾4b,第四亮条卡勾4a和第四密封条卡勾4b为一对相对的卡勾,使第四亮条卡勾4a和第四密封条卡勾4b相互卡接。
请参图9,图9为图3中第一蘑菇扣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剖视示意图,第一蘑菇扣组件5包括设置于后门角窗亮条10斜边背面的第一蘑菇扣层5a和设置于后门角窗密封条11外侧的第三蘑菇扣层5b,第一蘑菇扣层5a和第三蘑菇扣层5b可粘接在一起,使后门角窗亮条10更牢固地固定于后门角窗密封条11上。第二蘑菇扣组件6的结构同第一蘑菇扣组件5。
请参图10,图10为图3中后门外水切亮条的安装结构的剖示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后门外水切亮条12的上下两侧各形成一朝内的弯钩12a,后门外水切13的上下两侧形成两个向外并略向内延伸的凸缘13a,后门外水切亮条12通过弯钩12a和凸缘13a的卡扣直接卡接在后门外水切13上面。
本实用新型汽车后门亮条总成装配在密封条上的步骤如下:先将汽车后门亮条总成的后门角窗亮条10卡接于后门角窗密封条11处,再使用第一卡扣组件1、第二卡扣组件2、第三卡扣组件3、第四卡扣组件4、第一蘑菇扣组件5和第二蘑菇扣组件6进行定位,将汽车后门亮条总成的后门角窗亮条10装配于后门角窗密封条11上,再将汽车后门亮条总成的后门外水切亮条12直接卡接在后门外水切13上面。
请参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后门角窗密封条的安装结构剖示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体式后门角窗密封条包括后门外水切13和后门角窗密封条11,其中后门外水切13和后门角窗密封条11是一体成型的,后门角窗密封条11通过内侧设置的第五卡扣组件7、第六卡扣组件8以及螺钉组件9安装于车门钣金14上。
请参图11,图11为图4中第五卡扣组件7的安装结构剖视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五卡扣组件7包括与后门角窗密封条11连接的第一基座7b和与第一基座7b相连的第一卡扣7a,本实施例的第一卡扣7a包括一对相背的卡勾,该相背的卡勾插入车门钣金14的卡孔内。
请参图12,图12为图4中第六卡扣组件8的安装结构剖视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六卡扣组件8包括与后门角窗密封条11连接的第二基座8c、插入车门钣金14内的第二卡扣8a和支撑杆8b,支撑杆8b一侧连接第二基座8c,另一侧连接第二卡扣8a。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扣8a为设于支撑杆8b上且沿径向凸伸出支撑杆8b的凸扣,可以理解的,第二卡扣8a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形式,例如包括一对相背的卡勾。
请参图13,图13为图4中螺钉组件9的安装结构剖视示意图,螺钉组件9包括设于车门钣金14上的第一螺钉孔9a、设于后门角窗密封条11上的第二螺钉孔和螺钉,螺钉穿过第二螺钉孔和第一螺钉孔9a将后门角窗密封条11固定于车门钣金14上。
请参图14,图14为图4中一体式后门角窗密封条的后门外水切的安装结构剖示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后门外水切13内部埋设有一横截面为U型的金属卡接部13b,后门外水切13包括包裹于金属卡接部13b外侧的包覆部13c,后门外水切13的包覆部13c包裹于车门钣金14外,且其侧壁设有与车门钣金14相抵的触须13d。
一体式后门角窗密封条装配在车门钣金14上的步骤如下:第一步,装配第五卡扣组件7;第二步,装配第六卡扣组件8;第三步,装配螺钉组件9;第四部,将后门外水切13直接卡接在车门钣金14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后门,包括车门框架、装配于车门框架上的一体式后门角窗密封条、装配于车门框架上方的后门导槽密封条、装配于后门导槽密封条上的后门导槽亮条、以及装配于后门角窗密封条上的汽车后门亮条总成,该汽车后门亮条总成为上述的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带有上述汽车后门亮条总成的汽车后门装配步骤如下:
步骤1、将一体式后门角窗密封条装配到车门框架上;
步骤2、将后门导槽密封条和后门导槽亮条装配到车门框架上;
步骤3、将后门B柱盖板装配到车门框架上;
步骤4、将后门CCP(窗框塑料装饰条)装配到车门框架上;
步骤5、将一体成型的后门外水切亮条12和后门角窗亮条10先卡接于后门角窗密封条11处并使用卡扣组件和蘑菇扣组件定位;
步骤6、使用卡接结构直接将一体成型的后门外水切亮条12和后门角窗亮装配到后门外水切13上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及汽车后门,设计了一体成型的后门外水切亮条和后门角窗亮条,同时通过后门角窗亮条的斜边和后门角窗密封条之间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卡扣组件、第二卡扣组件和第三卡扣组件;后门角窗亮条的直边和后门角窗密封条之间设置的第四卡扣组件装配于后门角窗密封条上,克服了后门外水切亮条和后门角窗亮条由于安装方向和装配公差,导致后门外水切亮条和后门角窗亮条一体成型难度大的问题,进而克服了后门外水切和后门角窗断开导致的外观缺陷。
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例如层、区域或基板被称作“形成在”、“设置在”或“位于”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形成在”或“直接设置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本文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文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描述方便,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包括后门外水切亮条(12)和后门角窗亮条(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外水切亮条(12)和所述后门角窗亮条(10)被设置为一体成型的L型,所述后门外水切亮条(12)被设置为卡接于后门外水切(13)的外部,所述后门角窗亮条(10)被设置为通过多个卡扣组件固定于后门角窗密封条(1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角窗亮条(10)包括直边和由直边后端向上并向前倾斜延伸的斜边,所述后门角窗亮条(10)的斜边和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11)之间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卡扣组件(1)、第二卡扣组件(2)和第三卡扣组件(3);所述后门角窗亮条(10)的直边和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11)之间设置有第四卡扣组件(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组件(1)包括设置于所述后门角窗亮条(10)内侧的第一亮条卡勾(1a)和设置于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11)外侧的第一密封条卡勾(1b),所述第一亮条卡勾(1a)和所述第一密封条卡勾(1b)相互卡扣;所述第二卡扣组件(2)包括设置于所述后门角窗亮条(10)内侧的第二亮条卡勾(2a)和设置于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11)外侧的第二密封条卡勾(2b),所述第二亮条卡勾(2a)和所述第二密封条卡勾(2b)相互卡扣;所述第三卡扣组件(3)包括设置于所述后门角窗亮条(10)内侧的第三亮条卡勾(3a)和设置于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11)外侧的第三密封条卡勾(3b),所述第三亮条卡勾(3a)和所述第三密封条卡勾(3b)相互卡扣;所述第四卡扣组件(4)包括设置于所述后门角窗亮条(10)内侧的第四亮条卡勾(4a)和设置于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11)外侧的第四密封条卡勾(4b),所述第四亮条卡勾(4a)和所述第四密封条卡勾(4b)相互卡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角窗亮条(10)的斜边还设置有第一蘑菇扣层(5a)和第二蘑菇扣层(6a),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11)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三蘑菇扣层(5b)和第四蘑菇扣层,所述第一蘑菇扣层(5a)和所述第三蘑菇扣层(5b)相粘接,所述第二蘑菇扣层(6a)和所述第四蘑菇扣层相粘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亮条卡勾(1a)、所述第二亮条卡勾(2a)、所述第三亮条卡勾(3a)和所述第四亮条卡勾(4a)被设置为粘接于所述后门角窗亮条(10)上,所述第一密封条卡勾(1b)、所述第二密封条卡勾(2b)、所述第三密封条卡勾(3b)、所述第四密封条卡勾(4b)和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11)被设置为一体注塑成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外水切(13)和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11)为一体成型,所述后门外水切(13)被设置为卡接于车门钣金(14),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11)通过内侧设置的第五卡扣组件(7)、第六卡扣组件(8)以及螺钉组件(9)安装于所述车门钣金(14)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卡扣组件(7)包括与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11)连接的第一基座(7b)和与所述第一基座(7b)相连的第一卡扣(7a),所述第一卡扣(7a)插入所述车门钣金(14)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卡扣组件(8)包括与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11)连接的第二基座(8c)、插入所述车门钣金(14)内的第二卡扣(8a)和支撑杆(8b),所述支撑杆(8b)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基座(8c),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卡扣(8a)。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组件(9)包括设于所述车门钣金(14)上的第一螺钉孔(9a)、设于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11)上的第二螺钉孔和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螺钉孔(9a)和所述第二螺钉孔将所述后门角窗密封条(11)固定于所述车门钣金(14)上。
10.一种汽车后门,包括车门框架、装配于车门框架上的一体式后门角窗密封条、装配于车门框架上方的后门导槽密封条、装配于后门导槽密封条上的后门导槽亮条、以及装配于一体式后门角窗密封条上的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门亮条总成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门亮条总成。
CN201921185449.4U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及汽车后门 Active CN210652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5449.4U CN210652636U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及汽车后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5449.4U CN210652636U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及汽车后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2636U true CN210652636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38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85449.4U Active CN210652636U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及汽车后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26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46842B2 (en) Visor for an automobile
JP5656928B2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08126997A (ja) 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車両用ドアガラスラン装飾リップおよび車両用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
US20090152894A1 (en) Structure of mounting garnish to door frame of vehicle
US10457121B2 (en) Encapsulated fixed window module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8860002B (zh) 一种b柱外饰板总成及车辆
JP3849441B2 (ja) サッシュモールディング
CN210652636U (zh) 一种汽车后门亮条总成及汽车后门
JP3575742B2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
JP5188198B2 (ja) 車両用リフトゲートのリヤスポイラー構造
EP3047992B1 (en) Vehicle glazing
JP4494350B2 (ja) 車両のウィンドガラス取付構造
JP4924894B2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13116688A (ja) 車両用ドアのベルトモール取付部構造
JP4999501B2 (ja) ドア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JP6331927B2 (ja) サイドバイザーの取付構造
JP4082108B2 (ja) 自動車ドアのシール構造
JP6552268B2 (ja) フロントピラーの被覆構造
CN116638932A (zh) 车门的玻璃导槽组件及车辆
CN217994567U (zh) 侧围端限位块及车辆
CN218141355U (zh) 车辆的门框装饰结构
JP3926607B2 (ja) 自動車用シール部材
JP2003252045A (ja) ウィンドサイドモール
JP2988288B2 (ja) モール付きウエザスト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JP4228509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トリ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