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2582U - 气囊升降拖车 - Google Patents

气囊升降拖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2582U
CN210652582U CN201921201210.1U CN201921201210U CN210652582U CN 210652582 U CN210652582 U CN 210652582U CN 201921201210 U CN201921201210 U CN 201921201210U CN 210652582 U CN210652582 U CN 2106525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air
air bag
swing arm
limi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012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斌
陈廷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Xingto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Xingto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Xingto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Xingtong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012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25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25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25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囊升降拖车,包括车架、减震轮架、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减震轮架包括固定设置在车架上的安装座、一端与安装座铰接设置的摆臂、设置在摆臂上的轮胎、连接安装座的自由端以及摆臂的中段的气囊以及与气囊连通的充放气装置;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接近开关以及设置在接近开关一侧的限位杆,接近开关用于探测摆臂的位置,限位杆用于限制摆臂转动;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座的滑轨、与滑轨适配的滑块、一端与滑块铰接且另一端与摆臂铰接的连杆、设置在滑块上的第一限位块、设置在安装座上并与第一限位块对应的第二限位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拖车减震效果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气囊升降拖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囊升降拖车。
背景技术
拖车作为一种载重运输装置,常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的清障作业。一般市场上的拖车都是由底盘、起重装置、托举牵引装置、液压系统、电控系统、车体与工具箱等组成,来完成起吊、拽拉和托举牵引等多项功能。
现有技术中,普通拖车主要采用有减震弹簧和减震气缸构成的减震装置来实现拖车的减震,但是在有较大障碍物的道路上运动,其减震性能不理想运动平顺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拖车减震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气囊升降拖车。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囊升降拖车,包括车架、减震轮架、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
所述减震轮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安装座、与所述安装座铰接设置的摆臂、设置在所述摆臂上的轮胎、连接安装座的自由端的以及摆臂的中段的气囊以及与所述气囊连通的充放气装置;
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接近开关以及设置在所述接近开关一侧的限位杆,所述接近开关用于探测所述摆臂的位置,所述限位杆用于限制摆臂转动;
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滑轨、与所述滑轨适配的滑块、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摆臂铰接的连杆、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并与所述第一限位块对接的第二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机构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二限位块朝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块运动的气缸、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且另一端与所第二限位块连接的弹簧,所述弹簧用于推动所述第二限位块朝向所述第一限位块运动,所述气缸的推力大于弹簧的弹力。
优选地,所述充放气装置包括与所述气囊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控制放气的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气囊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气压传感器;所述进气管上依次设置有连通的有第二电磁阀、第二气压传感器、储气缸和空气压缩机。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车架连接的立式轴承座,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丝杠,所述丝杠的螺母副与所述立式轴承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轨下方的单向阻尼器,所述单向阻尼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车架、减震轮架、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的气囊升降拖车,其中减震轮架的安装座与摆臂之间设置有气囊,通过充放气装置控制气囊的气压使气囊推动摆臂转动,实现对车架抬起高度的调节。此外,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机构,使限位杆限制摆臂朝下继续转动,避免摆臂的过转使气囊过度拉伸失效。第二限位机构中,连杆、滑轨、滑块与安装座以及摆杆构成曲柄滑块机构,并由滑块上的第一限位块与安装座上的第二限位块对应,当摆臂往上摆动到预设位置时,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抵接,限制摆臂的继续摆动,综上设置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使摆臂可在预设的范围内摆动,以提高气囊升降拖车的整体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气囊升降拖车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气囊升降拖车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充放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囊升降拖车,参照图1至图4,该气囊升降拖车包括车架10、减震轮架20、第一限位机构40和第二限位机构30;所述减震轮架20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10上的安装座21、与所述安装座21铰接设置的摆臂22、设置在所述摆臂22自由端上的轮胎23、连接安装座21的自由端的以及摆臂22的中段的气囊24以及与所述气囊24连通的充放气装置26;所述第一限位机构40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10上的接近开关41以及设置在所述接近开关41一侧的限位杆42,限位杆42设置在车架10上且平行于安装座21和摆臂22的铰接轴设置。所述接近开关41用于探测所述摆臂22的位置,所述限位杆42位于所述摆臂22的下方,在限位杆42与摆臂22的下底面抵接时,可用于限制摆臂22转动;所述第二限位机构30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1的滑轨31、与所述滑轨31适配的滑块32、一端与所述滑块32铰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摆臂22铰接的连杆33、设置在所述滑块32上的第一限位块39、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1上并与所述第一限位块39对接的第二限位块34。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1向车架10的外侧延伸出水平安装板,滑轨31设置在水平安装板上并与上述的铰接轴保持垂直设置。滑块32与滑轨31适配,第一限位块39设置在滑块32上,第二限位块34设置在安装座21上,并位于滑轨31远离轮胎23的一端的上方。第一限位块39和第二限位块34的接触面设置为斜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车架10、减震轮架20、第一限位机构40和第二限位机构30的气囊升降拖车,其中减震轮架20的安装座21与摆臂22之间设置有气囊24,通过充放气装置26控制气囊24的气压使气囊24推动摆臂22转动,实现对车架10抬起高度的调节,同时相对现有的液压减震和弹簧减震措施,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减震效果更佳。此外,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机构40,使限位杆42限制摆臂22朝下继续转动,避免摆臂22的过转气囊24过度拉伸失效。第二限位机构30中,连杆33、滑轨31、滑块32与安装座21以及摆杆构成曲柄滑块32机构,并由滑块32上的第一限位块39与安装座21上的第二限位块34对应,当摆臂22往上摆动到预设位置时,第一限位块39与第二限位块34抵接,限制摆臂22的继续摆动,综上设置第一限位机构40和第二限位机构30,使摆臂22可在预设的范围内摆动,以提高气囊升降拖车的整体安全性能。
优选地,参照图4,所述第二限位机构30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二限位块34朝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块39运动的气缸36、一端与所述安装座21连接且另一端与所第二限位块34连接的弹簧38,所述弹簧38用于推动所述第二限位块34朝向所述第一限位块39运动,所述气缸36与所述气囊24连通二者压力保持一致,在正常工作状下,所述气缸36的推力大于弹簧38的弹力。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1上还水平向外延伸出与所述水平安装板平行的连接板35,气缸36的一端设置在连接板35上,另一端竖直朝下设置,第二限位块34设置在气缸36的另一端。在气缸36的两侧还设置有与第二限位块34连接的导杆37,导杆37与连接板35滑动连接,在导杆37上还套着有分别与第二限位块34以及连接板35抵接的弹簧38。气缸36与气囊24连通,或者气囊24漏气或者爆裂,气囊24的气压低于预设气压,弹簧38的推力大于气缸36的推力,由此推动第二限位块34朝向第一限位块39运动,使二者抵接,实现自动限位。
优选地,参照图3,所述充放气装置26包括与所述气囊24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控制放气的第一电磁阀26a,所述第一电磁阀26a与气囊24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气压传感器26b;所述进气管上依次设置有连通的有第二电磁阀26c、第二气压传感器26d、储气缸26e和空气压缩机26f。
在本实施例中,放气减压阶段第二电磁阀26c控制进气管闭合,第一电磁阀26a控制出气管打开,通过控制其放气量达到调整摆臂22的摆动角度的作用。在气囊24的充气增压阶段,第一电磁阀26a控制出气管闭合,由空气压缩机26f对储气缸26e进行增压,在储气缸26e达到预设的压力值后(预设压力值大于气囊24的压力值),第二电磁阀26c打开,实现对气囊24气压的快速提升。
优选地,参照图2,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车架10连接的立式轴承座,所述限位杆42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中。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立式轴承使限位杆42与车架10保持转动连接,在摆臂22与限位杆42接触点并非固定在限位杆42的某一固定位置,降低限位杆42的疲劳损伤,提高使用寿命。
优选地,参照图2,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车架10上的丝杠43,所述丝杠43的螺母副与所述立式轴承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丝杠43可调节立式轴承座与上述铰接座之间的距离,以达到调整摆臂22下摆角度的下限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机构3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轨31下方的单向阻尼器,所述单向阻尼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2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32铰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单向阻尼器在气囊24气压快速降低时,摆臂22上摆运动的尾段,单向阻尼器起到一定缓冲作用,避免第一限位块39和第二限位块34之间的强力碰撞,提升第二限位机构30的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气囊升降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减震轮架、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
所述减震轮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安装座、一端与所述安装座铰接设置的摆臂、设置在所述摆臂上的轮胎、连接安装座的自由端以及摆臂的中段的气囊以及与所述气囊连通的充放气装置;
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接近开关以及设置在所述接近开关一侧的限位杆,所述接近开关用于探测所述摆臂的位置,所述限位杆用于限制摆臂转动;
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滑轨、与所述滑轨适配的滑块、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摆臂铰接的连杆、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并与所述第一限位块对应的第二限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升降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机构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二限位块朝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块运动的气缸、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且另一端与所第二限位块连接的弹簧,所述弹簧用于推动所述第二限位块朝向所述第一限位块运动,所述气缸与所述气囊连通,二者压力保持一致,在正常工作状下,所述气缸的推力大于弹簧的弹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升降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气囊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控制放气的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气囊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气压传感器;所述进气管上依次设置有连通的有第二电磁阀、第二气压传感器、储气缸和空气压缩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升降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车架连接的立式轴承座,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升降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丝杠,所述丝杠的螺母副与所述立式轴承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升降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轨一侧的单向阻尼器,所述单向阻尼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
CN201921201210.1U 2019-07-26 2019-07-26 气囊升降拖车 Active CN2106525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1210.1U CN210652582U (zh) 2019-07-26 2019-07-26 气囊升降拖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1210.1U CN210652582U (zh) 2019-07-26 2019-07-26 气囊升降拖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2582U true CN210652582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42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01210.1U Active CN210652582U (zh) 2019-07-26 2019-07-26 气囊升降拖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25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02632A (zh) 车辆悬挂系统
CN210652582U (zh) 气囊升降拖车
JPH04502792A (ja) 車両、主に橋下部検分設備のシヤーシ
CN212473183U (zh) 小型公路客车司机座椅机械减震器软硬调节装置
JPS63125482A (ja) キヤブテイルト・サスペンシヨン装置
CN214492648U (zh) 低悬架行程减震座椅
CN2612555Y (zh) 汽车二级减震装置
CN211075683U (zh) 可升降拖车
CN110053528B (zh) 乘用车减震座椅
CN209852129U (zh) 座椅减震机构弹簧伸缩组件安装结构
CN203158097U (zh) 重型卡车驾驶室前悬置
CN112172630A (zh) 汽车座椅凸轮调节式减震装置及其减震方法以及高度调节方法
CN207712203U (zh) 一种车辆减震装置及车辆
CN219056421U (zh) 驾驶室起落浮动装置及装载机
CN203306139U (zh) 一种挂车尾架旋转机构
CN108944692A (zh) 一种减震踏板
CN117508352B (zh) 一种可调式房车上装稳定平衡车架
KR100762970B1 (ko) 화물차량의 피동바퀴축 승강장치
CN214001436U (zh) 一种汽车座椅凸轮调节式减震器
CN219134394U (zh) 一种农用卸货可升降电动车车厢
CN217074568U (zh) 一种带有可升降悬挂系统的履带式底盘
CN203580714U (zh) 汽车座椅减震机构
CN219413392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动雪地车底座
CN115431778B (zh) 受电弓支持装置、电车支撑装置
CN108082381A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减震底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