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35055U - 包装部件 - Google Patents

包装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35055U
CN210635055U CN201921160298.7U CN201921160298U CN210635055U CN 210635055 U CN210635055 U CN 210635055U CN 201921160298 U CN201921160298 U CN 201921160298U CN 210635055 U CN210635055 U CN 210635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box
box
developer
main body
stretch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602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徹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11602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35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35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350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消除盒主体内的显影剂压实状态的包装部件。实施方式的包装部件,包括:盒主体,其形成为漏斗状;内箱,其内部形成有容纳盒主体的空间,盒主体可拆装的固定连接在内箱的里侧,在内箱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形成有朝向内箱的外侧延伸的旋转轴;外箱,其内部形成有容纳内箱的空间,在外箱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圆形的支承孔,旋转轴可旋转的设置在支承孔内;拉伸部,其形成为片状,拉伸部卷绕在内箱的外周面上,通过拉出拉伸部,使内箱旋转。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低成本的解决向图像形成装置投入显影剂时显影剂无法从盒主体中流出的不良情况。

Description

包装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包装部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在开始使用图像形成装置时将显影剂放入显影器中时使显影剂容易放入的方法,一般使用显影剂盒的方式。然而,当显影剂盒在被包装部件包装并长时间存放时,显影剂会因其自重而变为压实状态,并且发生软粘结而使流动性变差,所以当投入显影剂时会产生显影剂无法从显影剂盒中流出的不良情况。
因此,需要一种在将显影剂盒从包装部件中取出时,高效的对显影剂盒施加充分的振动,而消除显影剂的压实状态的包装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消除盒主体内的显影剂压实状态的包装部件。
实施方式的包装部件,包括:盒主体,其形成为漏斗状;内箱,其内部形成有容纳所述盒主体的空间,所述盒主体可拆装的固定连接在所述内箱的里侧,在所述内箱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形成有朝向所述内箱的外侧延伸的旋转轴;外箱,其内部形成有容纳所述内箱的空间,在所述外箱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圆形的支承孔,所述旋转轴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支承孔内;拉伸部,其形成为片状,所述拉伸部卷绕在所述内箱的外周面上,通过拉出所述拉伸部,使所述内箱旋转。
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低成本的解决向图像形成装置投入显影剂时显影剂无法从盒主体中流出的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部件的盒主体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部件的从正面观察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部件的从侧面观察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拉出拉伸部时内箱的旋转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盒主体安装在一般性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显影器上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包装部件1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此外,各图中同一地方以同一符号标注。定义图1至图6中的X轴方向为包装部件1的左右方向,Y轴方向为包装部件1的上下方向,Z轴方向为包装部件1的前后方向。为了便于理解,下述将X轴箭头指向的方向描述为右侧,将与X轴箭头指向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描述为左侧;将Y轴箭头指向的方向描述为上侧,将与Y轴箭头指向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描述为下侧;将Z轴箭头指向的方向描述为后侧,将与Z轴箭头指向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描述为前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部件1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所示,包装部件1包括盒主体11,内箱12,外箱13。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示例,包装部件1用于包装对一般性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器2(如图6所示)补充调色剂或显影剂的部件,例如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盒主体11进行包装,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盒主体11作为包装部件1的一部分。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部件1的盒主体11的立体图。
如图1和图2所示,盒主体11形成为一端的开口面积(上侧端部)相对另一端(下侧端部)的开口面积大的漏斗状,盒主体11的开口面积大的一端呈封闭状态,以使内部的物体不会从该端泄露。盒主体11的内部形成有容纳例如调色剂或显影剂的空间,当盒主体11内容纳有例如调色剂或显影剂时,不需要通过旋转等动作而是依靠漏斗的形状,将盒主体11的开口面积大的一端朝上设置,因此,在重力的作用下,调色剂和显影剂沿漏斗的形状自然的朝向开口积小的一端流动。
如图1所示,内箱12形成为空心的箱状,内箱12的内部形成有容纳盒主体11的空间。在内箱12的里侧固定连接有盒主体11,盒主体11一般性的以开口面积大的一端朝上,开口面积小的一端朝下的状态与内箱12固定连接。盒主体11一般性的设置在内箱12的上下方向的中央处。
盒主体11与内箱12的连接采用可拆装的方式,在将盒主体11从内箱12的内侧拆卸前,盒主体11与内箱12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使两者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在将盒主体11从内箱12的内侧拆卸后,盒主体11与内箱12分离为两个独立的部件,盒主体11可从内箱12中取出。盒主体11与内箱12可拆装的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一般方式,例如:将盒主体11贴合在内箱12的内侧壁上的贴合方式,或在盒主体11的外侧上设置凸部,在内箱12的内侧设置凹部,使盒主体11和内箱12通过凹部与凸部自由卡合的卡合方式等。具体的,当选用贴合方式时,将盒主体11的开口面积大的一端的侧边与内箱12的前侧壁相贴合。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部件1的从正面观察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内箱12的沿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形成有朝向内箱12的外侧延伸的旋转轴121。即在内箱12的左侧壁上形成朝向内箱12的左侧延伸的旋转轴121,在内箱12的右侧壁上形成朝向内箱12的右侧延伸的另一旋转轴121。旋转轴121的轴线以与内箱12的侧壁垂直的方式形成。
如图1所示,外箱13形成为空心的矩形箱状,在图1中,为了便于理解,示出了拆卸掉外箱13的前侧壁、后侧壁、上侧壁及下侧壁,只保留了外箱13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状态。另外,外箱13的内部形成有容纳内箱12的空间。
如图3所示,外箱13的沿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形成有贯穿相对的两侧壁的圆形的支承孔131。即在外箱13的左侧壁上形成贯穿左侧壁的圆形的支承孔131,在外箱13的右侧壁上形成贯穿右侧壁的圆形的另一支承孔131。在两个圆形的支承孔131中分别插入内箱12的两个旋转轴121,通过将旋转轴121可旋转的设置在支承孔131内,当内箱12受到与左右方向(X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外力时,以旋转轴121为轴,外箱13的支承孔131作为轴承,内箱12可在外箱13的里侧进行旋转。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部件1的从侧面观察时的示意图。
如图3和图4所示,优选的,支承孔131可以形成为当旋转轴121位于支承孔131的中心位置处,旋转轴121的周向各个位置均与支承孔131留有一定间隙的大小。也就是说,旋转轴121的周向通过与支承孔131之间形成有间隙,配合成为不紧密的状态。
如图1和图3所示,优选的,包装部件1还可以具有拉伸部14,拉伸部14形成为片状,例如拉伸部14形成为宽度方向(沿X轴的方向)的长度与内箱12的形成有旋转轴121的相对的两侧壁之间距离相等的片状。拉伸部14的材质例如可以是不易被扯断的纸张等。
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将形成有旋转轴121的相对的两侧壁之外的内箱12的侧壁称为外周面。
如图1所示,拉伸部14沿内箱12的外周面设置。也就是说,通过将拉伸部14的起始端固定于内箱12的外周面上的一处后,以拉伸部14的起始端为起点,将起始端以外的部分以卷绕着内箱12的外周面的方式,贴合的设置在内箱12的外周面上,直到拉伸部14的作为终点的末端也贴合在内箱12的外周面或卷绕之后的拉伸部14上。拉伸部14的末端作为操作人员便于施力的一端。拉伸部14的起始端与内箱12固定的方式优选的可以是易于撕开的方式,例如:在拉伸部14的起始端形成有点状间隔的易撕线。
由于拉伸部14卷绕在内箱12的外周面上,因此,操作人员通过对拉伸部14的末端施加朝向与内箱12的左右方向(X轴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拉力,使拉伸部14的末端离开贴合内箱12或卷绕之后的拉伸部14的状态,内箱12开始在外箱13的里侧旋转。也就是说,通过拉出拉伸部14时,使内箱12以旋转轴121为轴在外箱13的里侧旋转。
通过在内箱12的外周面上卷绕拉伸部14,可以使拆除包装部件1时必须进行的使内箱12转动的步骤更加方便的实施,另外,除非将拉伸部14完全拉出并移除,否则不能拆开内箱12并取出盒主体11,所以在拆包作业时拉出拉伸部14的动作为取出盒主体11之前的前提,由此可以确实地保证内箱12的转动,使调色剂或显影剂得到充分的挤压振动,解决显影剂或调色剂流动性不良的情况。
接着,通过图5对操作人员取出盒主体11(即拆除包装部件1)的过程进行说明。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拉出拉伸部14时内箱12的旋转示意图。为了便于理解,图5中没有示出盒主体11,另外,图5中只示出了外箱13的支承孔131而没有示出外箱13的其余部分。
如图5所示,当想要取出盒主体11时,首先将外箱13的形成有支承孔131的相对两侧壁以外的侧壁全部拆除,此时外箱13只剩下形成有支承孔131的相对两侧壁。
操作人员找到卷绕在内箱12的外周面上的拉伸部14的末端,并对末端施加与内箱12的左右方向(X轴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力,例如图5中所示,对拉伸部14施加朝向L方向的力,使拉伸部14朝向L方向移动。
由于拉伸部14的起始端被固定在内箱12的外周面上,并且拉伸部14卷绕在内箱12的外周面上,所以随着拉伸部14被施加拉力并朝向L方向移动,内箱12以旋转轴121为轴,沿着旋转方向T进行旋转。此时与内箱12固定连接的盒主体11随着内箱12共同进行旋转,盒主体11内的显影剂或调色剂随着旋转依靠重力被充分的摔打和振动。
当拉伸部14被完全从内箱12的外周面上拉出后,由于拉伸部14的起始端的易撕线的存在,操作人员不需要施加太多的力,就可以将拉伸部14从内箱12上取下,此时拉伸部14与内箱12脱离,内箱12停止旋转。
之后,将内箱12拆除,取出盒主体11,即完成了对包装部件1的拆除工作。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发生由于长时间的存放导致盒主体11内的显影剂或调色剂发生粘结而流动性变差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在拆除包装部件1时使盒主体11随着内箱12进行旋转,盒主体11内的显影剂或调色剂被充分的摔打和振动,以此实现疏松显影剂或调色剂的作用,使显影剂或调色剂达到最佳的使用状态。
接着,通过图2和图6对盒主体11安装在一般性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器2上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部件1的盒主体11的立体图。
图6是盒主体11安装在一般性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显影器2上时的示意图,图6省略了图像形成装置的其他部件,只示意性的表示了一般性的显影器2。图6中的盒主体11是从包装部件1中拆出后的状态。
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是例如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s)、打印机、复印机等。
以下,对一般性的显影器2及其周围的结构进行简单的说明。一般性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器2的周围设置有吸附显影器2内的显影剂或调色剂的感光鼓3。
一般性的显影器2具有壳体21,显影辊22,搅拌器23,入口24。显影器2通过被施加显影偏压的显影辊22将显影剂或调色剂向感光鼓3供给。显影器2使感光鼓3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壳体21用于容纳调色剂或显影剂;显影辊22设置在壳体21内,与感光鼓3相向设置;搅拌器23可以是两个,两个搅拌器23用于搅拌壳体21内的显影剂或调色剂,使显影剂或调色剂不会凝固;入口24形成在壳体21的上侧,入口24形成为一般性的可开闭的结构,例如:可移动的连接在壳体21上的门作为入口24。当显影器2内显影剂或调色剂减少时,入口24可以使盒主体11内的显影剂或调色剂进入显影器2。
如图2及图6所示,在盒主体11的下侧设置有开口部111,开口部111与显影器2的入口24可拆装的连接,通过开口部111以使盒主体11内的显影剂或调色剂进入显影器2内。开口部111例如可以形成为比入口24小的薄片,当需要对显影器2补充显影剂时,只需要将开口部111(薄片)去除,即可实现盒主体11与显影器2的连接。
当盒主体11从包装部件1按照上述动作拆出时,盒主体11随着内箱12的旋转,内部的显影剂或调色剂被疏松,流动性变好。
此时,将可开闭的入口24和可开闭的开口部111打开,将盒主体11的开口部111与一般性的显影器2的入口24进行连接,由于开口部111和入口24呈打开状态,所以当盒主体11的开口部111与显影器2的入口24连接后,漏斗状的盒主体11内的流动性变好的调色剂或显影剂由于重力,顺着漏斗状的盒主体11的侧壁通过开口部111和入口24进入壳体21内,一段时间后,盒主体11内的调色剂或显影剂完全进入壳体21后,解除盒主体11与显影器2的连接。
至此,对显影器2的显影剂或调色剂的补充动作完毕。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优选的,如图1所示,内箱12可以形成为棱柱状,即内箱12以形成有旋转轴12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作为棱柱状的底面,在内箱1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条棱边以作为棱柱状的侧面,即棱柱状的内箱12的底面呈多边形。根据包装材料在进行弯曲加工时的可作业性,内箱12形成为棱柱状时是易于加工的,可以节省加工内箱12时的成本和时间。
另外,优选的,内箱12也可以形成为圆柱状,即内箱12以形成有旋转轴12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作为圆柱状的底面,内箱12以外周面作为圆滑过渡的圆柱状的侧面,即圆柱状的内箱12的底面呈圆形。内箱12形成为圆柱状时,拉伸贴合在内箱12的外周面的拉伸部14的过程变的更加省力,对于没有经验的操作人员上手性更好,能够给操作人员带来易于使用的感觉,使操作人员不会因为额外的拉伸拉伸部14的步骤产生抵触感。
另外,优选的,如图1所示,当内箱12形成为棱柱状时,内箱12的形成有旋转轴121的相对的两个侧壁的形状可以为五边形,即内箱12的外周面由以五条棱边作为分界线的五个平面组成。当内箱12的形成有旋转轴121的两个侧壁的形状为五边形时,拉伸部14的与内箱12的外周面的每个棱边贴合的部分由于操作人员的拉伸即将脱离与棱柱状的内箱12的外周面的棱边的接触时,内箱12的旋转会产生顿挫感,相应的,盒主体11中的调色剂或显影剂的振动也具有顿挫感,以此实现对显影剂或调色剂更佳的疏松效果。并且,当形成有旋转轴121的侧壁形状为五边形时,相比于其他多边形具有如下优势:包装部件1的加工成本和疏松效果达到了最佳的平衡,只需要较低的成本就达到更好的疏松效果。
另外,优选的,如图4所示,内箱12的旋转轴12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具有至少三条边的多边形,即旋转轴121的外表面由至少三个不平行的平面和至少三条顶边组成。旋转轴121的至少三个平面不与支承孔131接触,以只通过各个顶边与支承孔131接触的方式进行旋转。当内箱12的旋转轴121与支承孔131配合成为不紧密的状态,且将内箱12的旋转轴121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具有至少三条边的多边形时,拉伸部14被操作人员拉伸后,旋转轴121在支承孔131中的旋转是不平顺的。在内箱12的旋转过程中,旋转轴121的各个顶边每次与支承孔131的碰撞都会使内箱12的旋转产生顿挫感,因此可以进一步使盒主体11中的调色剂或显影剂的振动的顿挫感增加,进一步实现对显影剂或调色剂更佳的疏松效果。
另外,优选的,拉伸部14具有至少绕内箱12的外周面两周的长度。由此使拉伸部14的拉伸过程的时间延长,相应的也使内箱12的旋转时间延长,充分的使盒主体11中的调色剂或显影剂疏松,进一步达到更好的疏松效果。
另外,优选的,内箱12的旋转轴12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边形,即旋转轴121的外表面由三个不平行的平面和三条顶边组成。由此,可以使加工旋转轴121的成本尽量减少,在尽量少的加工成本的前提下,使盒主体11中的显影剂或调色剂的疏松达到更好的效果。
另外,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盒主体11内容纳有显影剂或调色剂的例子,但并不以此对盒主体11内容纳的物质进行限定,只要是任何容易发生软粘结而流动性变差的物质都可以容纳在盒主体11内。
另外,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内箱12上设置拉伸部14的例子,但也可以不设置拉伸部14,而通过操作人员直接快速的手动旋转内箱12,使盒主体11随着内箱12的转动,将显影剂或调色剂充分的疏松。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在拆除包装部件的过程中,通过使盒主体可以随着内箱在外箱上进行转动,使盒主体内的显影剂或调色剂的压实状态消除,并且不需要在盒主体内设置例如搅拌桨等部件,低成本的解决了向图像形成装置投入显影剂时显影剂无法从盒主体中流出的不良情况。
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非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都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要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实用新型及其均等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包装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主体,其形成为漏斗状;
内箱,其内部形成有容纳所述盒主体的空间,所述盒主体可拆装的固定连接在所述内箱的里侧,在所述内箱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形成有朝向所述内箱的外侧延伸的旋转轴;
外箱,其内部形成有容纳所述内箱的空间,在所述外箱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圆形的支承孔,所述旋转轴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支承孔内;
拉伸部,其形成为片状,所述拉伸部卷绕在所述内箱的外周面上,通过拉出所述拉伸部,使所述内箱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主体内容纳有显影剂或调色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盒主体的下侧设置有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器可拆装的连接的开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箱形成为棱柱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箱形成为圆柱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箱的形成有所述旋转轴的两个侧壁的形状为五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的截面形状为具有至少三条边的多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的截面形状为具有至少三条边的多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伸部具有至少绕所述内箱的外周面两周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边形为三边形。
CN201921160298.7U 2019-07-23 2019-07-23 包装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35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0298.7U CN210635055U (zh) 2019-07-23 2019-07-23 包装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0298.7U CN210635055U (zh) 2019-07-23 2019-07-23 包装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35055U true CN210635055U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99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6029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35055U (zh) 2019-07-23 2019-07-23 包装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350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0301382A (ja) トナー補給容器、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補給容器を構成する部品のリサイクル使用方法
JP576410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35470A (ja) 現像剤補給容器
CN210635055U (zh) 包装部件
JPH06348127A (ja) トナ−供給装置
JP3697095B2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4180939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67689B2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2001356577A (ja) 粉体収納容器及びトナー容器
US10101686B2 (en) Developer cartridge having housing accommodating flexible container for storing developer
JP2008276076A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5802800B2 (ja) トナー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3118569A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とその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によるトナー補給装置
JP5953997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JP2017219727A (ja) トナー容器、及びトナー容器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H03245170A (ja) 現像剤容器
JP7358814B2 (ja) トナーコンテナの着脱構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S58107560A (ja) 現像装置
JPS6134566A (ja) トナ−カ−トリツジ
JP2007010817A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2000122395A (ja) トナー補給構造
JP2017173676A (ja) 現像ユニット
JP2008298864A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6594109B2 (ja) 現像剤容器、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96105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現像装置および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