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34472U - 一种储气筒安装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气筒安装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34472U
CN210634472U CN201921822469.8U CN201921822469U CN210634472U CN 210634472 U CN210634472 U CN 210634472U CN 201921822469 U CN201921822469 U CN 201921822469U CN 210634472 U CN210634472 U CN 210634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hole
air cylinder
mounting assembl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224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正福
张祥宇
孟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Development Co Ltd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224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34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34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344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气筒安装总成及车辆,涉及车辆领域。储气筒安装总成包括与储气筒连接的第一支架,以及与车辆连接的第二支架。其中,第一支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均固定于储气筒,第一支架上设有限位部和固定部。第二支架朝向第一支架方向伸出有卡勾,卡勾用于与限位部配合以使第一支架可以挂靠在第二支架上,第二支架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通过连接件与固定部配合以使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固定。本实用新型在将连接件卸下时,因为第二支架上的卡勾与限位部配合使得储气筒不会掉下来,提高了储气筒拆卸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储气筒安装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气筒安装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低入口、低地板新能源公交车地板以下空间非常有限,布置的高低压电器件、底盘件较多。储气筒作为主要的底盘件之一,单车用量6-8个,储气筒放置空间小,安装维修方便性差。
现有技术中储气筒传统的固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抱箍固定,如图1所示,该种方式抱箍支架同轴度不易保证,储气筒安装后倾斜,同时抱箍胶条易老化,造成抱箍松动,结构安全稳定性差。二是储气筒两端焊接支架直接螺栓固定,如图2所示,该种方式固定支架悬臂太长,支架局部刚度不足,储气筒固定螺栓数量多,且螺栓位置较高,安装维修方便性差,同时结构通用性低。储气筒一般从整车下端进行安装维修,按照以上两种传统的固定方式,在储气筒拆卸时均容易脱落砸伤维修人员,安全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储气筒安装总成,解决现有技术中储气筒在拆卸过程中安全性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进一步目的是要减轻储气筒安装总成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气筒安装总成,储气筒安装总成包括与储气筒连接的第一支架,以及与车辆连接的第二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均固定于所述储气筒,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限位部和固定部;
所述第二支架朝向所述第一支架方向伸出有卡勾,所述卡勾用于与所述限位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支架可以挂靠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固定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端由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边缘沿远离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向外弯折延伸,所述第二端由所述第一本体的另一侧边缘沿远离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向外弯折延伸。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由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任一端朝向另一端方向凸出。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
第二本体,所述卡勾由所述第二本体朝向所述第一本体方向伸出;
支撑部,由所述第二本体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向所述固定部方向弯折延伸,所述安装孔开设在所述支撑部上。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为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的第一通孔,所述卡勾伸进所述第一通孔以使所述第一支架挂靠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沿其轴向开设有螺纹孔;
所述第一支架在所述固定部的凸起处开设有第二通孔,以使所述连接件可以依次贯穿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螺纹孔配合从而将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的端部朝向所述固定部方向弯折。
可选地,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有第三通孔;
所述第二本体上开设有第四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安装有所述的储气筒安装总成。
本实用新型中与储气筒连接的第一支架上设有限位部和固定部,与车辆连接的第二支架朝向第一支架方向伸出有卡勾,卡勾用于与限位部配合以使第一支架可以挂靠在第二支架上,第二支架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通过连接件与固定部配合以使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固定。本实用新型在将连接件卸下时,因为第二支架上的卡勾与限位部配合使得储气筒不会掉下来,提高了储气筒拆卸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上均开设有通孔,因此减轻了储气筒安装总成的重量,且储气筒安装总成只有两个支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储气筒安装总成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储气筒安装总成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气筒安装总成与储气筒的示意性安装图;
图4是图3所示储气筒安装总成中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示意性安装图;
图5是图3所示储气筒安装总成中第一支架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6是沿图5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图3所示储气筒安装总成中第二支架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8是图3所示储气筒安装总成中第二支架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9是图3所示储气筒安装总成中第二支架的示意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储气筒安装总成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储气筒3利用两个抱箍固定支架20固定,两个抱箍固定支架20焊接时同轴度不易保证,储气筒3安装后存在倾斜情况。另外储气筒抱箍胶条易老化,胶条老化后抱箍易松动,固定结构稳定性差,同时该结构安装复杂、抱箍成本高。
图2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储气筒安装总成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2所示,固定储气筒3的固定支架10悬臂太长,受安装空间限制,且固定支架10局部刚度不足。另外,储气筒3固定螺栓数量多(一般需要4个固定螺栓),且螺栓位置较高,安装维修方便性差,同时结构通用性低。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气筒安装总成与储气筒的示意性安装图,图4是图3所示储气筒安装总成中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示意性安装图,图5是图3所示储气筒安装总成中第一支架的示意性正视图,图6是沿图5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7是图3所示储气筒安装总成中第二支架的示意性侧视图,图8是图3所示储气筒安装总成中第二支架的示意性正视图,图9是图3所示储气筒安装总成中第二支架的示意性俯视图。如图3-9所示,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储气筒安装总成一般性地可包括与储气筒3连接的第一支架1,以及与车辆连接的第二支架2。其中,第一支架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第一端12与第二端13均固定于储气筒3,所述第一支架1上设有限位部14和固定部15。第二支架2朝向第一支架1方向伸出有卡勾23,卡勾23用于与限位部14配合以使第一支架1可以挂靠在第二支架2上,第二支架2上开设有安装孔25,安装孔25通过连接件18与固定部15配合以使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将连接件18卸下时,因为第二支架2上的卡勾23与限位部14配合使得储气筒3不会掉下来,提高了储气筒3拆卸时的安全性,另外,只需要两个支架就可以将储气筒3固定,制作成本较低。
具体地,第一支架1还包括第一本体11,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分别位于第一本体11的相对的两侧,第一端12由第一本体11的一侧边缘沿远离第二端13的方向向外弯折延伸,第二端13由第一本体11的另一侧边缘沿远离第一端12的方向向外弯折延伸。进一步地,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的端部均采用焊接连接方式与储气筒3连接。
另外,第一支架1可以根据储气筒3大小、储气筒3放置方式(横放、竖放等)进行尺寸调整,同时保持结构形式的通用。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架1的第一端12与第二端13均与储气筒3连接,提高了储气筒安装总成的稳定性。
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部15由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中的任一端朝向另一端方向凸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部15由处于下方的第二端13朝向第一端12的方向凸出。进一步地,固定部15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部15均为圆柱体,并且呈预设间距由第二端13朝向第一端12的方向凸起。
第二支架2包括第二本体21和支撑部22,卡勾23由第二本体21朝向第一本体11方向伸出,具体地,卡勾23由第二本体21朝向第一本体11斜向上的方向伸出。支撑部22由第二本体21靠近固定部15的一侧向固定部15方向弯折延伸,安装孔25开设在支撑部22上。安装孔25的数量与固定部15的数量相同,并且两个安装孔25的位置与两个固定部15的位置对应设置。
限位部14为在第一本体11上开设的第一通孔,卡勾23伸进第一通孔以使第一支架1挂靠在第二支架2上。当卡勾23伸进第一通孔时,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21贴合。其中,卡勾23的数量与第一通孔的数量一致,并且卡勾23的设置位置与第一通孔的位置对应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卡勾23与第一通孔的数量均为两个。另外,卡勾23与第一通孔的数量可以根据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具体大小来设定。
进一步地,固定部15沿其轴向开设有螺纹孔16,第一支架1在固定部15的凸起处开设有第二通孔19以使连接件18可以依次贯穿安装孔25、第二通孔19与螺纹孔16配合从而将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固定。其中,连接件18为锁紧螺栓,固定部15为端面封闭的螺柱,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一支架1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锁紧螺栓就可以将储气筒3安装,安装比较方便,且端面封闭的螺柱能够很好的起到保护螺栓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部22的端部朝向固定部15方向弯折。当卡勾23与第一通孔完全配合后,支撑部22的端部先与第二端13接触,从而确保第二端13与第二支架2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从而使得第一支架1不会滑落。
本实用新型将支撑部22的端部弯折,即使在锁紧螺栓松动滑落后,也可以通过卡勾23将第一支架1勾住,支撑部22弯折的端部可以进一步支撑第一支架1从而避免第一支架1滑落,保证了储气筒3的安全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1上开设有第三通孔17,第二本体21上开设有第四通孔24。具体地,第三通孔17开设在第一本体11的中心位置处,两个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三通孔17的左右两侧。第四通孔24开设在第二本体21的中心位置处,两个卡勾23位于第四通孔24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上开设通孔,减轻了储气筒安装总成的重量,进一步减轻了车辆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安装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储气筒3安装总成。对于储气筒3安装总成,这里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支架配合完成,其中第一支架1上开有第一通孔,第二支架2上设有卡勾23,储气筒3安装时卡勾23卡入第一通孔内,然后通过锁紧螺栓锁紧。储气筒3拆卸时,锁紧螺栓拆除后因存在卡勾23,储气筒3不会脱落,从而保证了储气筒3拆卸时的安全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储气筒3拆卸时,仅仅需要拆卸两个锁紧螺栓就可以轻松完成拆卸,锁紧螺栓数量少,固定结构简单,维修更加便利,进一步提高了维修效率。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9)

1.一种储气筒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储气筒连接的第一支架,以及与车辆连接的第二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均固定于所述储气筒,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限位部和固定部;
所述第二支架朝向所述第一支架方向伸出有卡勾,所述卡勾用于与所述限位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支架可以挂靠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固定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筒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端由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边缘沿远离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向外弯折延伸,所述第二端由所述第一本体的另一侧边缘沿远离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向外弯折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筒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由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任一端朝向另一端方向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气筒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
第二本体,所述卡勾由所述第二本体朝向所述第一本体方向伸出;
支撑部,由所述第二本体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向所述固定部方向弯折延伸,所述安装孔开设在所述支撑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气筒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部为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的第一通孔,所述卡勾伸进所述第一通孔以使所述第一支架挂靠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气筒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沿其轴向开设有螺纹孔;
所述第一支架在所述固定部的凸起处开设有第二通孔,以使所述连接件可以依次贯穿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螺纹孔配合从而将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气筒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的端部朝向所述固定部方向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气筒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有第三通孔;
所述第二本体上开设有第四通孔。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气筒安装总成。
CN201921822469.8U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储气筒安装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0634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2469.8U CN210634472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储气筒安装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2469.8U CN210634472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储气筒安装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34472U true CN210634472U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93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22469.8U Active CN210634472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储气筒安装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344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1471A (zh) * 2022-04-27 2022-07-05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储气筒支架及储气筒总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1471A (zh) * 2022-04-27 2022-07-05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储气筒支架及储气筒总成
CN114701471B (zh) * 2022-04-27 2023-06-06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储气筒支架及储气筒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25264B2 (en) Display support device
CN210634472U (zh) 一种储气筒安装总成及车辆
US20140356680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upporting a battery
CN205971868U (zh) 无人机的电池仓结构和无人机
CN109216623B (zh) 电瓶支架
CN208288316U (zh) 一种汽车油箱盖涂装夹具
CN207015220U (zh) 双人座椅外旁侧板
CN104269788B (zh) 一种车身线束插接件的固定基座
CN206593165U (zh) 一种用于抽油烟机中的可调安装装置
CN110382327B (zh) 轨道车辆地板下装置
CN205845848U (zh) 一种交流接触器附件的安装结构
US20150083872A1 (en) Seat mounting structure
CN208085622U (zh) 汽车顶棚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05589095U (zh) 一种汽车喇叭安装支架和汽车
CN206317783U (zh) 前保险杠支架与前翼子板安装结构及汽车
CN102506525A (zh) 一种冰箱及用于冰箱的蒸发器
CN205745656U (zh) 一种安装于槽钢上的支吊架
CN206831109U (zh) 挂壁组件
CN209870292U (zh) 一种汽车前车牌固定支架
CN218858237U (zh) 一种汽车座椅用泡沫与钢丝骨架的位置稳定结构
CN218268050U (zh) 一种显示装置的挂架结构
CN216467600U (zh) 一种车载挂架
CN205292521U (zh) 一种带备胎架和油箱架的后安全杠
CN212336479U (zh) 龙骨挂件装置
CN216969856U (zh) 一种前悬挂支承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12, building 1, 1760 Jiangli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an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7

Address after: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an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