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5220U - 双人座椅外旁侧板 - Google Patents

双人座椅外旁侧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5220U
CN207015220U CN201720674609.6U CN201720674609U CN207015220U CN 207015220 U CN207015220 U CN 207015220U CN 201720674609 U CN201720674609 U CN 201720674609U CN 207015220 U CN207015220 U CN 207015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plate body
extension
type seat
out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7460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戚军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yao Hexing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yao Hexing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yao Hexing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yao Hexing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7460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5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5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5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人座椅外旁侧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侧板连接牢固和安装方便不可兼得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双人座椅外旁侧板,包括侧板本体,所述侧板本体的内壁边沿处具有多个向侧板本体的开口方向延伸的搭扣板,所述搭扣板包括与侧板本体相连的连接段以及延伸至侧板本体外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开设有卡孔,且所述延伸段上位于卡孔所在处设有平行于侧板本体底面的固厚板,达到了改变侧板本体的结构,从而既可实现卡接式的快速安装,仍能确保连接牢固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双人座椅外旁侧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双人座椅外旁侧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比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汽车座椅不仅需要满足乘客对乘坐的舒适度的需求,更要满足安全的要求。而针对一些大型客车,例如具有十一排双座位的大客车,中间具有一条走道,因走道过小,乘客在上下车时,手提物易碰撞到走道旁的座椅,甚至小朋友在走道处跌倒时碰撞到座椅,因座椅安装存在尖锐的边边角角,极易刮坏手提物或对小朋友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安装侧板包裹尖锐处。
现有技术中安装侧板一般包括两种方式,一种为确保安装的牢固性,则使用多个螺栓将侧板固定在座椅一侧,但是此种方式不便于安装;另一种为确保安装的便捷,则使用卡接的形式,但是此种方式连接不牢固,故,需要改变侧板的结构,从而既便于快速安装又便于连接牢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人座椅外旁侧板,改变侧板本体的结构,从而既可实现卡接式的快速安装,仍能确保连接的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人座椅外旁侧板,包括侧板本体,所述侧板本体的内壁边沿处具有多个向侧板本体的开口方向延伸的搭扣板,所述搭扣板包括与侧板本体相连的连接段以及延伸至侧板本体外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开设有卡孔,且所述延伸段上位于卡孔所在处设有平行于侧板本体底面的固厚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侧板本体的内壁设置搭扣板,且搭扣板具有连接段和延伸段,即延伸段延伸至侧板本体外,且在延伸段设置卡孔,卡孔处设置固厚板,从而经延伸段与座椅连接处相连,座椅连接处具有插入卡孔内的插板,安装时,使延伸段发生形变直至插板卡入卡孔内,设置固厚板,避免因卡孔的开设导致延伸段的结构强度降低,从而防止当卡孔处受力过大,延伸段发生断裂,通过可形变的搭扣板实现卡接式快速安装,且通过卡孔机固厚板的配合,提高连接的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延伸段自连接段向侧板本体内部方向倾斜延伸以与侧板本体之间具有第一形变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形变夹角,从而便于搭扣板的形变,避免侧板本体与座椅安装时,使侧板本体的侧壁发生形变,从而造成侧板本体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固厚板背向侧板本体侧壁外的一侧具有顶撑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顶撑凸块,使得搭扣板与座椅连接处经顶撑凸块的设置形成一个间隙,便于掰动延伸段使其变形,以便拆卸侧板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侧板本体的内壁边沿处具有多个悬臂钩,且所述悬臂钩与侧板本体之间具连接有平行于侧板本体底面的连接板,经所述连接板使悬臂钩与侧板本体之间具有第二形变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悬臂钩,通过悬臂钩实现第二种卡接固定,且设置连接板形成第二形变夹角,增加悬臂钩形变的范围,便于侧板本体的安装,避免对侧板本体的侧壁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侧板本体的内壁边沿处具有多个挤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挤压板,挤压板挤压座椅连接处的一侧,从而配合悬臂钩以及搭扣板夹紧座椅连接处,增加侧板本体安装的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连接段与延伸段之间具有第一支撑肋板,所述固厚板、延伸段以及连接段处具有第二支撑肋板,所述悬臂钩、连接板以及侧板本体侧壁之间具有第三支撑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支撑肋板、第二支撑肋板以及第三支撑肋板,可提高搭扣板和悬臂钩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侧板本体连接处的结构强度,避免形变过度发生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侧板本体内具有向下凹陷形成的连接柱,且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开设有供螺栓穿设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柱和通孔,以供螺栓穿设将侧板本体固定在座椅侧,加强侧板本体固定的牢固度,且避免螺栓裸露在外。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侧板本体内具有高度大于连接柱的定位柱,且所述定位柱开设有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定位柱和定位槽,从而可快速定位侧板本体上搭扣板、连接柱以及悬臂钩与座椅上连接处的相对位置,实现快速定位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连接柱、定位柱均与侧板本体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加强筋,提高连接柱和定位柱的结构强度,避免连接柱或定位柱意外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侧板本体上设置搭扣板,且搭扣板具有延伸至侧板本体外的延伸段,延伸段上开设有卡孔,卡孔供座椅上连接处的结构插入,且避免卡孔受到破坏,从而设置固厚板,增加卡孔处的壁厚,提高结构强度,经延伸段变形使得侧板本体紧压在座椅上,且通过卡孔的设置,实现卡接,且提高连接的牢固度;
2、设置加强筋、第一支撑肋板、第二支撑肋板以及第三支撑肋板,均提高侧板本体的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侧板本体;2、搭扣板;21、连接段;22、延伸段;23、第一形变夹角;3、卡孔;4、固厚板;41、顶撑凸块;5、悬臂钩;51、连接板;52、第二形变夹角;6、挤压板;71、第一支撑肋板;72、第二支撑肋板;73、第三支撑肋板;8、连接柱;81、通孔;9、定位柱;91、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人座椅外旁侧板,包括安装于座椅(图中未示意出)一侧的侧板本体1,侧板本体1整体呈罩盖状,具有侧壁和底面,且侧壁延伸的方向为侧板本体1的背面,侧板本体1安装后正面朝外,侧板本体1的正面表面光滑,且底面和侧壁的衔接处均经圆弧过渡,防止应力集中,提高结构强度,且避免存在尖锐处。
侧板本体1底面的设有一个垂直于侧板本体1底面的连接柱8,且连接柱8由侧板本体1的正面向背面方向凹陷形成,连接柱8的底部开设有一个通孔81,以供螺栓穿设将侧板本体1固定在座椅侧,加强侧板本体1固定的牢固度,且避免螺栓裸露在外,影响美观。
侧板本体1的底面还设有定位柱9,定位柱9中开设有一个定位槽,定位柱9靠近连接柱8设置,且定位柱9的高度大于连接柱8的高度,从而便于使侧板本体1与座椅快速定位,方便连接柱8中通孔81与座椅上螺纹孔的定位,便于螺栓安装。
侧板本体1内位于连接柱8与定位柱9所在处均设有加强筋,提高连接柱8和定位柱9的结构强度,避免连接柱8或定位柱9意外损坏。
结合图3至图5所示,侧板本体1的侧壁与座椅卡接固定,位于侧板本体1的侧壁内部边沿处具有多个搭扣板2,在本实施例中,搭扣板2分布有四个,主要集中与侧板本体1侧壁的圆弧处。搭扣板2包括与侧板本体1侧壁相连的连接段21,增加侧板本体1侧壁厚度,从而提高结构强度。搭扣板2还包括与连接段21相连的延伸段22,且延伸段22自连接段21向侧板本体1的开口方向倾斜延伸至侧板本体1的侧壁外,从而使延伸段22与侧板本体1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一形变夹角23,从而便于搭扣板2的形变,避免侧板本体1与座椅安装时,使侧板本体1的侧壁发生形变,从而造成侧板本体1的损坏。
每个搭扣板2的延伸段22上开设于卡孔3,以供座椅上的插板(图中未使用出)插入,且不同搭扣板2上分别设有一个、两个或四个卡孔3,根据搭扣板2设置于侧板本体1侧壁边沿的长度选择,从而增加侧板本体1与座椅连接的固定点,减小连接处的缝隙,防止意外拆卸。靠近延伸段22的边沿处设有固厚板4,固厚板4平行于侧板本体1的底面,且固厚板4设于卡孔3所在处,增加插入卡孔3内侧板的壁厚,避免因卡孔3的开设导致延伸段22的结构强度降低。每个固厚板4背向侧板本体1侧壁外的一侧具有顶撑凸块41,则使得搭扣板2与座椅连接处经顶撑凸块41的设置形成一个间隙,便于掰动延伸段22使其变形,从而将插拔从卡孔3中取出,以便拆卸侧板本体1。
侧板本体1侧壁内部的边沿处具有多个悬臂钩5,在本实施例中,分布有七个悬臂钩5,悬臂钩5的固定端与侧板本体1的侧壁之间具有连接板51,且连接板51平行于侧板本体1的底面,从而使得悬臂钩5与侧板本体1之间具有第二形变夹角52,增加悬臂钩5形变的范围,便于侧板本体1的安装,避免对侧板本体1的侧壁造成损坏。
侧壁本体侧壁内部的边沿处具有延伸至侧壁外的挤压板6,当侧板本体1安装于座椅侧时,挤压板6挤压座椅连接处的一侧,从而配合悬臂钩5以及搭扣板2夹紧座椅连接处,增加侧板本体1安装的牢固度。
搭扣板2上连接段21与延伸段22之间具有第一支撑肋板71,提高搭扣板2的结构强度,避免搭扣板2形变导致延伸段22发生断裂。在固厚板4、延伸段22以及连接段21处具有第二支撑肋板72,提高卡孔3处的结构强度,避免固厚板4与延伸段22之间经插板的拉拔而发生断裂。悬臂钩5、连接板51以及侧板本体1侧壁之间具有第三支撑肋板73,提高悬臂钩5处的结构强度,避免悬臂钩5形变过度导致断裂。
安装本实用新型时,经搭扣板2、悬臂钩5以及挤压板6与座椅连接处卡接固定,且座椅连接处的插板插入卡孔3内,避免侧板本体1固定后发生松动,在连接柱8固定螺栓即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双人座椅外旁侧板,包括侧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本体(1)的内壁边沿处具有多个向侧板本体(1)的开口方向延伸的搭扣板(2),所述搭扣板(2)包括与侧板本体(1)相连的连接段(21)以及延伸至侧板本体(1)外的延伸段(22),所述延伸段(22)开设有卡孔(3),且所述延伸段(22)上位于卡孔(3)所在处设有平行于侧板本体(1)底面的固厚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座椅外旁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22)自连接段(21)向侧板本体(1)内部方向倾斜延伸以与侧板本体(1)之间具有第一形变夹角(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人座椅外旁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厚板(4)背向侧板本体(1)侧壁外的一侧具有顶撑凸块(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人座椅外旁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本体(1)的内壁边沿处具有多个悬臂钩(5),且所述悬臂钩(5)与侧板本体(1)之间具连接有平行于侧板本体(1)底面的连接板(51),经所述连接板(51)使悬臂钩(5)与侧板本体(1)之间具有第二形变夹角(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人座椅外旁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本体(1)的内壁边沿处具有多个挤压板(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人座椅外旁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21)与延伸段(22)之间具有第一支撑肋板(71),所述固厚板(4)、延伸段(22)以及连接段(21)处具有第二支撑肋板(72),所述悬臂钩(5)、连接板(51)以及侧板本体(1)侧壁之间具有第三支撑肋板(7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人座椅外旁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本体(1)内具有向下凹陷形成的连接柱(8),且所述连接柱(8)的底部开设有供螺栓穿设的通孔(8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人座椅外旁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本体(1)内具有高度大于连接柱(8)的定位柱(9),且所述定位柱(9)开设有定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人座椅外旁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8)、定位柱(9)均与侧板本体(1)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CN201720674609.6U 2017-06-12 2017-06-12 双人座椅外旁侧板 Active CN207015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74609.6U CN207015220U (zh) 2017-06-12 2017-06-12 双人座椅外旁侧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74609.6U CN207015220U (zh) 2017-06-12 2017-06-12 双人座椅外旁侧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5220U true CN207015220U (zh) 2018-02-16

Family

ID=61485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74609.6U Active CN207015220U (zh) 2017-06-12 2017-06-12 双人座椅外旁侧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52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3261A (zh) * 2018-03-14 2018-07-10 浙江耀欧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加强筋结构汽车座椅靠背左右侧板
CN108312919A (zh) * 2018-03-14 2018-07-24 浙江耀欧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型汽车座椅靠背右侧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3261A (zh) * 2018-03-14 2018-07-10 浙江耀欧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加强筋结构汽车座椅靠背左右侧板
CN108312919A (zh) * 2018-03-14 2018-07-24 浙江耀欧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型汽车座椅靠背右侧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15220U (zh) 双人座椅外旁侧板
CN105914606A (zh) 一种配电柜挂放支架
CN206086593U (zh) 线束支架
CN205800947U (zh) 一种门槛护板安装支架
CN202138248U (zh) 汽车儿童座椅固定结构
CN207535752U (zh) 一种新型乘客座椅地板锁
CN209904513U (zh) 车用电池支架以及具有该车用电池支架的车身结构
CN212219982U (zh) 汽车用儿童后座椅挂钩
CN207776352U (zh) 一种地板及连接件
CN206287865U (zh) 防踢踏器具及防踢踏装置
CN206126557U (zh) 新型电梯导轨支架
CN205478795U (zh) 一种一体式骑马螺栓结构
CN215285094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电动车搁脚
CN220374355U (zh) 挂钩结构、儿童座椅及汽车
CN206031591U (zh) 座椅安装组件及其应用的电动三轮车
CN205239667U (zh) 一种踏板支架及汽车
CN205440185U (zh) 一种汽车上车踏板总成及汽车
CN202782751U (zh) 后座椅挂钩定位座
CN212637236U (zh) 一种嵌入式调角器连接板
CN211196106U (zh) 一种车辆esp安装支架及汽车
CN209553084U (zh) 一种抗变形的车顶行李安装座
CN211472988U (zh) 一种幕墙安装结构
CN213973722U (zh) 一种头枕装配板件和汽车座椅头枕装配结构
CN218085060U (zh)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20045367U (zh) 一种沙发扶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