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31349U - 脊柱侧凸矫正工具 - Google Patents

脊柱侧凸矫正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31349U
CN210631349U CN201790000768.6U CN201790000768U CN210631349U CN 210631349 U CN210631349 U CN 210631349U CN 201790000768 U CN201790000768 U CN 201790000768U CN 210631349 U CN210631349 U CN 210631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coliosis
user
inclined plate
correction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9000076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良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31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31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0047Exercising devices not moving during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abdomen, the spinal column or the torso muscles related to shoulders (e.g. chest mus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abdomen, the spinal column or the torso muscles related to shoulders (e.g. chest muscles)
    • A63B23/0233Muscles of the back, e.g. by an extension of the body against a resistance, reverse crunch
    • A63B23/0238Spinal colum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25/00Miscellaneous features of sport apparatus, devices or equipment
    • A63B2225/09Adjustable dimensi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Neur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Nursing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侧凸矫正工具,其根据使用人员的操作调节倾斜角度,使得使用人员能够自身进行包括伸展运动的运动或腰部运动来伸直脊柱,从而正确地矫正姿势。本实用新型由于其结构简单,任何人都可以轻松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持续使用,而且不受场所的限制,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矫正运动,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感到任何不便,并且解决脊柱侧凸的矫正和治疗负担。而且,当踩在倾斜的踏板并抬起脚尖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伸直脊柱,从而可以正确地矫正姿势,并使平时不经常使用的小腿肌肉等进行运动,对使用人员的健康也有很大的效果。并且,由于底板和倾斜板在水平状态下以彼此相接的方式形成,因此可以以层叠状态保管,易于保管在狭窄的空间内,并且,防滑垫的固定垫或附着于固定垫的防滑部件使用磁铁材料,刺激含有铁(Fe)的血红蛋白,铁(Fe)是血液中流动的血的主要成分,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有效地促进活体的活动。

Description

脊柱侧凸矫正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侧凸矫正工具,具体地涉及允许使用人员调节倾斜角度来使得使用人员能够自身进行包括伸展运动的运动或腰部运动来伸直脊柱,从而正确地矫正姿势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
背景技术
最近,儿童摄入过多营养,但因游戏文化和运动活动的不足而变得肥胖,肌肉变弱,导致成人病。当然,随着身体不均衡及身体平衡逐渐崩溃的状态下成长,脊柱侧凸的症状经常出现在儿童身上。
脊柱侧凸是一种脊柱侧向弯曲的疾病,特别是与脊柱形成直线的正常人相比,由于腰部以倒‘S’字形扭曲的脊柱变形,导致骨盆或肩部的高低不同,或者身体偏向一侧。
这种脊柱侧凸主要分为功能性脊柱侧凸和结构性脊柱侧凸,首先,功能性脊柱侧凸是指脊椎本身没有问题,因其他外部原因发生而以二次性症状出现的脊柱侧凸,通常,坐姿不正确或者仅用一侧背包或提包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在这种功能性(非结构性)脊柱侧凸的情况下,若消除其原因,脊柱侧凸则会消失并且几乎不会发生恶化,所以纠正姿势等原因,就可以进行矫正。
但是,与这种功能性脊柱侧凸不同,脊柱结构本身有问题的脊柱侧凸则称为结构性脊柱侧凸,实际上,大多数脊柱侧凸(80~85%)属于这一种。
并且,与功能性脊柱侧凸不同,上述结构性脊柱侧凸的脊柱弯曲恶化的情况不少,若不进行治疗而不管的情况下,则脊柱弯曲会变得严重而导致心肺功能下降,甚至也会缩短寿命,因此这是特别要注意的疾病之一。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的脊柱侧凸,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从10岁到骨骼生长停止为止),其发病率占所有青少年的1.5~3%,因此早期诊断及专业咨询和治疗极其重要。
因此,曾为患有如上所述的脊柱侧凸的患者们提出过各种各样的矫正工具,韩国授权实用新型公报第20-0475647号(2014年12月12日授权)中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椅子部10,由底座11和一对扶手12及靠背13形成;多个支撑框架20,设置于上述椅子部10的后方,其上部朝上述椅子部10的方向弯曲并突出,并且在上部底面的规定部分具有多个环21;固定板22,一体形成在上述多个支撑框架20的上部;位置调节部30,设置于上述固定板22的底面中心并且可进行前·后方移动;矫正部100,由上身矫正器40和下身矫正器50和脖子牵引器60及臂力器70形成。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其结构复杂且昂贵,一般人难以购买和使用,只能配备在医院等特定的场所,因此患者必须去医院治疗脊柱侧凸,给患者带来不便。
由于上述问题,曾提出一种用于矫正脊柱侧凸的矫正工具,其不受场所的限制并且容易携带,韩国授权实用新型第20-0456599号(2011年11月02日授权)中的脊柱支架,如图2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200,其在上部面中心区域具有用于按压脊柱的按压球220,在上述按压球220的外周设置有带伸缩性的伸缩部240;支撑层300,插入在上述盖体200的内部来形成底部;垫层400,设置于上述支撑层300的上部;空气层500,以一体型或分离型设置于上述支撑层300和垫层400之间,根据空气的注入量来调节高度。
但是,上述脊柱支架的问题在于,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空气层中的空气泄漏,在校正期间需要再次注入空气而繁琐。并且,由于垫层由记忆海绵或海绵构成,即使按适合使用人员注入空气,但使用时,垫层会因使用人员的体重而向下侧下降,垫层向下侧下降时,需要再次注入空气。
并且,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0967219号(2010年06月23日授权)中提出了足踏式腰部矫正按压器,但是,如图3的(a)部分所示,由于按压器的按压板5是一个倾斜角(θ)过大,脚底放置在按压板后,不能保持固定姿势的结构,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如图3的(b)部分所示,在按压板5上放脚之后,必须靠在墙壁10上,并且,在把脚底放置在按压板5后站立的情况下,因身体的体重压在脚底,使得脚底的血液循环不顺畅。当然,上述按压板5上形成有用于按压脚底的多个按压突起8,但是,存在如下问题,上述按压突起8只向脚底施加压力而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对脚底的血液循环没有太大的帮助,并且,支撑部4由杆或管的形态制成而容易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问题而提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脊柱侧凸矫正工具,根据使用人员的操作调节倾斜角度,使得使用人员能够自身进行包括伸展运动的运动或腰部运动来伸直脊柱,从而正确地矫正姿势。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脊柱侧凸矫正工具,其结构简单,任何人都可以轻松使用,因此可以解决脊柱侧凸的矫正及治疗负担,尤其,由于底板和倾斜板在水平状态下以彼此相接的方式形成,因此可以以层叠状态保管,易于保管在狭窄的空间内。
尤其,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脊柱侧凸矫正工具,如图3的(b)部分所示,在处于脚底固定在倾斜板的姿势的情况下,为了解决被施加压力的脚底的血液循环不顺畅的问题,防滑垫的固定垫或附着于固定垫的防滑部件使用磁铁材料,刺激含有铁(Fe)的血红蛋白,铁(Fe)是血液中流动的血的主要成分,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有效地促进活体的活动。
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0,呈平板形状,放置于地面,在一侧上部面形成有多个卡止槽22;倾斜板3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底板20相结合;支撑板40,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倾斜板30相结合,另一端卡在上述底板20的卡止槽22,上述支撑板40根据使用人员的操作卡在选自上述底板20的多个卡止槽22中的一个来调节上述倾斜板30的倾斜角度。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倾斜板30的上部面形成有用于防滑的防滑垫32。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板40的另一端还包括把手部42而易于携带。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板40的大小与形成在上述底板20上部面的多个卡止槽22部分相对应。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垫32由固定垫322和附着于上述固定垫322的防滑部件324形成,上述固定垫322中混合有磁铁粉末或者防滑部件324由磁铁粉末形成。
实用新型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具有如下效果,即,根据使用人员的操作调节倾斜角度,使得使用人员能够自身进行包括伸展运动的运动或腰部运动来伸直脊柱,从而正确地矫正姿势。
而且,由于其结构简单,任何人都可以轻松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持续使用,而且不受场所的限制,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矫正运动,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感到任何不便,并且可以解决脊柱侧凸的矫正和治疗负担。
并且,当踩在倾斜的踏板并抬起脚尖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伸直脊柱,从而可以正确地矫正姿势,并使平时不经常使用的小腿肌肉等进行运动,对使用人员的健康也有很大的效果。
并且,由于底板和倾斜板在水平状态下以彼此相接的方式形成,因此可以以层叠状态保管,从而具有在狭窄的空间内也可以易于保管的优点。
并且,防滑垫的固定垫或附着于固定垫的防滑部件使用磁铁材料,刺激含有铁(Fe)的血红蛋白,铁(Fe)是血液中流动的血的主要成分,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有效地促进活体的活动。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为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的分离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的运行状态图,
图8为示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来运动的状态的图。
最佳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4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附图和详细说明中,省略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不直接相关的要素的具体技术结构以及作用的详细说明和图示,仅简要示出或说明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技术结构。
参照图4至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10,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0,呈平板形状,放置于地面,在一侧上部面形成有多个卡止槽22;倾斜板3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底板20相结合;支撑板40,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倾斜板30相结合,另一端卡在上述底板20的卡止槽22,上述支撑板40根据使用人员的操作卡在选自上述底板20的多个卡止槽22中的一个来调节上述倾斜板30的倾斜角度。
另一方面,与底板20相结合的倾斜板30及与倾斜板30相结合的支撑板40分别通过转动部件50来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结合,在本实用新型中,由铰链52构成,但这仅是例示性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当倾斜板3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底板20相结合时,铰链52位于底板20和倾斜板30的外角部分并结合,当支撑板4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倾斜板30相结合时,铰链52与倾斜板30和支撑板40的内角部分相结合。
为了防止使用人员放脚时滑动,在倾斜板30的上部面形成有防滑垫32,支撑板4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倾斜板30相结合的部分的相对侧形成有把手部42,以便于携带及移动。
一方面,支撑板40的大小与形成在底板20上部面的多个卡止槽22部分相对应。
参照图7,说明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10的运行状态,当携带和移动时,倾斜板30及支撑板40以水平状态紧贴在底板20的上部面,抓握支撑板40的把手部42来移动(参照图7的(a)部分)。而且,在这种状态下,可以以层叠的状态容易保管(参照图7的(b)部分)。当进行矫正运动时,将底板20放置于地面上,并且将倾斜板30与底板20倾斜,使得支撑板40卡在底板20的卡止槽22(参照图7的(c)部分)。此时,将倾斜板30的角度设置成使用人员所需的角度后,使得支撑板40卡在与形成在底板20的多个卡止槽22中与倾斜板30的倾斜角度相对应的位置的卡止槽22,从而可以调节倾斜角度。
参照图8,说明用如上所述的方法调节倾斜板30的角度后使用人员利用脊柱侧凸矫正工具10进行运动的方法,如图8的(a)部分所示,将脊柱侧凸矫正工具10连接成一排,以便进行踩踏倾斜板30的步行运动。而且,如图8的(b)部分所示,脚踏在倾斜板30并以十指交叉的状态将手臂抬高到头部上方来进行伸展,或者如图8的(c)部分所示,双手合拢并弯曲腰部来触碰支撑板40或者接近于支撑板40来进行伸展。并且,如图8的(d)部分所示,可以将脊柱侧凸矫正工具10位于使用人员的腰部下方,然后进行将两臂伸直到头部上方的伸展运动。此时,优选地,倾斜板30的角度为8至10度。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10具有如下效果,即,根据使用人员的操作调节倾斜角度,使得使用人员能够自身进行包括伸展运动的运动或腰部运动来伸直脊柱,从而正确地矫正姿势。
并且,由于其结构简单,任何人都可以轻松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持续使用,而且不受场所的限制,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矫正运动,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感到任何不便,并且可以解决脊柱侧凸的矫正和治疗负担。
而且,上述防滑垫32由固定垫322和附着于上述固定垫322的防滑部件324形成,上述固定垫322中混合有磁铁粉末或者防滑部件324由磁铁粉末形成。当上述防滑部件324不使用粉末时,使用硅砂等的普通材料。
并且,上述防滑垫32的固定垫322及防滑部件324也可以都由磁铁材料形成。
上述固定垫322是合成树脂板或合成树脂膜,并且上述合成树脂板或合成树脂膜中混合有磁铁粉末。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合成树脂,磁铁粉末的混合量应为10至20重量份。当磁铁粉末的混合量小于上述限定的范围时,磁力可能会较弱,超过上述限定的范围时,合成树脂中混合有过量的磁铁粉末,使得合成树脂板或合成树脂膜不能完整地成型。
但是,磁铁粉末的混合量不必限定于上述范围,而是可以根据待混合的磁铁粉末的磁力强度适当地调整。
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在倾斜板30放脚并站立的情况下,防滑垫32的固定垫322或附着于固定垫322的防滑部件324使用磁铁材料,刺激含有铁(Fe)的血红蛋白,铁(Fe)是血液中流动的血的主要成分,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有效地促进活体的活动。
尤其,如图8所示,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10进行运动时,在图8的(a)部分至图8的(c)部分的情况下,由于倾斜板处于倾斜的状态,脚趾部分朝向上侧,脚跟朝向下侧,因此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将平时不经常使用的小腿肌肉等进行运动,对使用人员的健康也有很大的效果。即,图8的(b)部分所示的情况下有助于腓肠肌放松运动,图8的(c)部分所示的情况下因棘肌放松运动而可缓解腰部疼痛。并且,如图8的(d)部分所示,将脊柱侧凸矫正工具10位于腰部下方可对矫正腰椎有效。
根据以上说明和附图示出了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但这仅仅是例示性说明,只要是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本质特性的范围内可进行多种改变及变更。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包括:底板20,呈平板形状,放置于地面,在一侧上部面形成有多个卡止槽22;倾斜板3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底板20相结合;支撑板40,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倾斜板30相结合,另一端卡在上述底板20的卡止槽22,上述支撑板40根据使用人员的操作卡在选自上述底板20的多个卡止槽22中的一个来调节上述倾斜板30的倾斜角度。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中,在上述倾斜板30的上部面形成有用于防滑的防滑垫32。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中,上述支撑板40的另一端还包括把手部42而易于携带。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中,支撑板40的大小与形成在底板20上部面的多个卡止槽22部分相对应。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中,上述防滑垫32由固定垫322和附着于上述固定垫322的防滑部件324形成,上述固定垫322中混合有磁铁粉末或者防滑部件324由磁铁粉末形成。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根据使用人员的操作调节倾斜角度,使得使用人员能够自身进行包括伸展运动的运动或腰部运动来伸直脊柱,从而正确地矫正姿势,因如上效果而有望在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并且,由于其结构简单,任何人都可以轻松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持续使用,而且不受场所的限制,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矫正运动,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感到任何不便,并且可以解决脊柱侧凸的矫正和治疗负担,因如上效果而有望在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并且,当踩在倾斜的踏板并抬起脚尖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伸直脊柱,从而可以正确地矫正姿势,并使平时不经常使用的小腿肌肉等进行运动,对使用人员的健康也有很大的效果,因此有望在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并且,由于底板和倾斜板在水平状态下以彼此相接的方式形成,因此可以以层叠状态保管,从而具有在狭窄的空间内也可以易于保管的优点,因此有望在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并且,将防滑垫的固定垫或附着于固定垫的防滑部件使用磁铁材料,刺激含有铁(Fe)的血红蛋白,铁(Fe)是血液中流动的血的主要成分,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有效地促进活体的活动,因此有望在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Claims (5)

1.一种脊柱侧凸矫正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20),呈平板形状,放置于地面,在一侧上部面形成有多个卡止槽(22);
倾斜板(3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底板(20)相结合;
支撑板(40),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倾斜板(30)相结合,另一端卡在上述底板(20)的卡止槽(22),
上述支撑板(40)根据使用人员的操作卡在选自上述底板(20)的多个卡止槽(22)中的一个来调节上述倾斜板(30)的倾斜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倾斜板(30)的上部面形成有用于防滑的防滑垫(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板(40)的另一端还包括易于携带的把手部(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板(40)的大小与形成在上述底板(20)上部面的多个卡止槽(22)部分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滑垫(32)由固定垫(322)和附着于上述固定垫(322)的防滑部件(324)形成,
上述固定垫(322)中混合有磁铁粉末,或者
防滑部件(324)由磁铁粉末形成。
CN201790000768.6U 2016-04-18 2017-04-17 脊柱侧凸矫正工具 Active CN21063134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20160002072U KR200482054Y1 (ko) 2016-04-18 2016-04-18 척추 측만증 교정구
KR20-2016-0002072 2016-04-18
PCT/KR2017/004105 WO2017183871A1 (ko) 2016-04-18 2017-04-17 척추 측만증 교정구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31349U true CN210631349U (zh) 2020-05-29

Family

ID=57571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90000768.6U Active CN210631349U (zh) 2016-04-18 2017-04-17 脊柱侧凸矫正工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200482054Y1 (zh)
CN (1) CN210631349U (zh)
WO (1) WO20171838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82054Y1 (ko) * 2016-04-18 2016-12-08 문양규 척추 측만증 교정구
KR102278478B1 (ko) 2016-12-05 2021-07-16 조용선 계측분석방법을 적용한 측만증 교정장치
KR101935587B1 (ko) * 2017-05-24 2019-01-04 김소용 교체 장착이 가능한 멀티 스트레칭 운동 장치
KR101993809B1 (ko) 2017-09-14 2019-06-27 박병기 척추 측만 및 곡만 교정기
KR102004519B1 (ko) * 2017-12-18 2019-10-17 문양규 척추 측만증 교정 장치
KR102156974B1 (ko) 2018-10-19 2020-09-16 이정우 신체균형 보조기구
KR102305699B1 (ko) * 2020-03-11 2021-09-27 춘해보건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하지재활기구 세트
CN112603623B (zh) * 2020-12-29 2022-09-02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无创伤膝关节骨关节病矫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0200Y2 (ja) * 1989-09-20 1995-07-12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連続鋳造設備における鋳片の軽圧下装置
KR200199661Y1 (ko) * 2000-04-27 2000-10-02 박원학 나무로 된 근육, 관절 스트레칭 운동 기구
JP2007044218A (ja) * 2005-08-09 2007-02-22 Kiyomitsu Nakazawa 突起材
KR100967219B1 (ko) * 2008-07-28 2010-07-05 황성민 족답식 허리 교정 지압기
KR200456599Y1 (ko) 2010-03-09 2011-11-08 정기은 척추 받침대
KR101356413B1 (ko) * 2012-05-18 2014-01-27 육영희 근육 이완기
KR200475647Y1 (ko) 2013-07-05 2014-12-17 이명기 척추 측만증 교정기구
KR200482054Y1 (ko) * 2016-04-18 2016-12-08 문양규 척추 측만증 교정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82054Y1 (ko) 2016-12-08
WO2017183871A1 (ko) 2017-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31349U (zh) 脊柱侧凸矫正工具
US5070865A (en) Soft tissue support system
US5100131A (en) Back muscle exercising and stretching apparatus
JPH0464274B2 (zh)
US20080113853A1 (en) Backbone correction exercise apparatus
US7549948B2 (en) Postural support and exercise jacket
WO1994009855A1 (en) Adjustable stroke abdominal exercise device
KR200422757Y1 (ko) 바른 자세 방석
US20210298980A1 (en) Spinal Alignment System and Method
KR101214848B1 (ko) 자세교정의자
ES2310594T3 (es) Dispositivo de ejercicios y sujecion.
JP2006055600A (ja) 美容・健康スリッパ、サンダル、靴
CN215275654U (zh) 瑜伽砖结构
KR200454037Y1 (ko) 윗몸일으키기 운동기구
Swann Good positioning: the importance of posture
JP2005218818A (ja) 腰の伸展支持運動具
KR102615717B1 (ko) 자동 및 반자동 기능이 결합된 운동용 침대
JP7395781B1 (ja) 健康器具及び健康器具セット
JP2019103538A (ja) ヨガを補助するヨガ用補助具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ヨガ実践方法
US20220305331A1 (en) Posture corrective exercise system
JP3126078U (ja) 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運動用の補助用具
KR200388425Y1 (ko) 척추 교정구
JP3214498U (ja) 指圧器具
JP3091610U (ja) 母指球歯と傾斜度付健康下駄
KR20230000498U (ko) 탄력밴드를 이용한 전신 근력운동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