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4943U - 排烟管及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排烟管及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24943U
CN210624943U CN201921559892.3U CN201921559892U CN210624943U CN 210624943 U CN210624943 U CN 210624943U CN 201921559892 U CN201921559892 U CN 201921559892U CN 210624943 U CN210624943 U CN 210624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exhaust
exhaust pipe
hole
convex par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598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忠堂
何雨涛
高砚庄
胡勇
王映涵
林玉绵
余国强
叶伟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15598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24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24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24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烟管及热水器,该排烟管开设有排烟通道,所述排烟通道的内壁设有向所述排烟通道的外侧方向凹设形成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排烟通道连通;或所述排烟管的外壁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排烟通道的侧壁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通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排烟通道连通。该排烟管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一凸部或第二凸部阻碍雨水流通至燃气热水器内部,降低雨水进入燃气热水器内部的风险;该热水器包括上述排烟管,因此该热水器具备使用寿命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排烟管及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排烟管及热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燃气热水器几乎普及至家家户户,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燃气热水器包括排烟管,排烟管上开设有排烟孔,其作用是将燃烧所产生的有害烟气排出室外。
然而,传统的燃气热水器在使用时,雨水容易沿排烟孔进入燃气热水器内部,进而对整机零件造成腐蚀致使整机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燃气热水器在使用时,雨水容易沿排烟孔进入燃气热水器内部,进而对整机零件造成腐蚀致使整机寿命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排烟管及热水器,该排烟管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一凸部或第二凸部阻碍雨水流通至燃气热水器内部,降低雨水进入燃气热水器内部的风险;该热水器包括上述排烟管,因此该热水器具备使用寿命高的优点。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排烟管,所述排烟管开设有排烟通道,所述排烟通道的内壁设有向所述排烟通道的外侧方向凹设形成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排烟通道连通;或所述排烟管的外壁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排烟通道的侧壁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通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排烟通道连通。
上述排烟管在使用时,烟雾沿排烟通道流通并沿第一通孔或沿第三通孔排出;进一步,因为第一通孔开设有第一凸部,且第一凸部向所述排烟通道外侧凸设,在使用时,排烟管一般横线设置,第一凸部可以位于排烟管的底侧,当雨水沿第一通孔渗入时,因为第一通孔至排烟通道在排烟管的径向存在高度差,雨水难以沿第一凸部流动至排烟通道其他位置,进而降低了雨水进入燃气热水器内部的风险,提升了热水器的使用寿命;同理,所述第二凸部开设有所述第二通孔,且第二凸部向所述排烟通道外侧凸设,在使用时,第二凸部可以位于排烟管的底侧,当雨水沿第二通孔渗入时,因为第二通孔至第三通孔在排烟管的径向存在高度差,雨水难以沿第二凸部流动至排烟通道其他位置,进而降低了雨水进入燃气热水器内部的风险,提升了热水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第一凸部或第二凸部向所述排烟通道外侧凸设,因此相对地增大了排烟管的局部直径,根据文丘里管的原理,排烟管的外部对烟气有吸抽作用,使得排烟更顺畅。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烟通道的内壁设有向所述排烟通道的外侧方向凹设形成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之间形成有容纳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呈环形,且所述第一凸部沿所述排烟管的周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呈螺旋状,且所述第一凸部沿所述排烟管的轴向螺旋设置,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凸部的螺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凸部的螺旋圈数至少为两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烟通道的内壁包括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设置于相邻两圈所述第一凸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段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包括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凸部,所述第二开口设置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凸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烟通道的内壁包括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设置于相邻两圈所述第一凸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段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凸起,至少两个设置限位凸起间隔设置形成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流通方向与所述排烟通道的流通方向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烟通道的内壁包括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设置于相邻两圈所述第一凸部之间,所述第三连接段设有第一阻挡凸起,所述第一阻挡凸起沿所述排烟通道周向延伸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呈螺旋状,且所述第一凸部沿所述排烟管的轴向螺旋设置,且所述第一通孔呈螺旋状,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排烟管的轴向螺旋设置,所述第一通孔的螺旋圈数为至少两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烟通道的内壁设有第二阻挡凸起,所述第二阻挡凸起与所述第一凸部沿所述排烟通道流通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阻挡凸起相对所述第一凸部更靠近所述排烟通道的进口。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热水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排烟管。
上述热水器在使用时,烟雾沿排烟通道流通并沿第一通孔或沿第三通孔排出;进一步,因为第一通孔开设有第一凸部,且第一凸部向所述排烟通道外侧凸设,在使用时,排烟管一般横线设置,第一凸部可以位于排烟管的底侧,当雨水沿第一通孔渗入时,因为第一通孔至排烟通道在排烟管的径向存在高度差,雨水难以沿第一凸部流动至排烟通道其他位置,进而降低了雨水进入燃气热水器内部的风险,提升了热水器的使用寿命;同理,所述第二凸部开设有所述第二通孔,且第二凸部向所述排烟通道外侧凸设,在使用时,第二凸部可以位于排烟管的底侧,当雨水沿第二通孔渗入时,因为第二通孔至第三通孔在排烟管的径向存在高度差,雨水难以沿第二凸部流动至排烟通道其他位置,进而降低了雨水进入燃气热水器内部的风险,提升了热水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第一凸部或第二凸部向所述排烟通道外侧凸设,因此相对地增大了排烟管的局部直径,根据文丘里管的原理,排烟管的外部对烟气有吸抽作用,使得排烟更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排烟管的其中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2为排烟管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排烟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中排烟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排烟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中排烟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热水器;100、排烟管;110、排烟通道;120、第一凸部;122、第一通孔;124、容纳凹槽;130、第一连接段;132、导流槽;140、第二连接段;142、限位凸起;144、导流通道;150、第三连接段;152、第一阻挡凸起;160、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有必要指出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时,两个元件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两个元件之间可拆卸连接。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还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术语“下”、“上”、“前”、“后”、“左”、“右”、“内”、“外”、“顶”、“底”、“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等所指示的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第一”、“第二”等术语,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结构部件。这些术语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排烟管100,排烟管100开设有排烟通道110,排烟通道110的内壁设有向排烟通道110外侧凸设的第一凸部120,第一凸部120开设有第一通孔122,第一通孔122与排烟通道110连通;或排烟通道110的外壁设有向排烟通道110外侧凸设的第二凸部,第二凸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排烟通道110的侧壁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二通孔通过第三通孔与排烟通道110连通。
上述排烟管100在使用时,烟雾沿排烟通道110流通并沿第一通孔122或第三通孔排出;进一步,因为第一通孔122开设有第一凸部120,且第一凸部120向排烟通道110外侧凸设,在使用时,一般排烟管100都是横向设置,第一凸部120可以位于排烟管100的底侧,当雨水沿第一通孔122渗入时,因为第一通孔122至排烟通道110在排烟管100的径向存在高度差,雨水难以沿第一凸部120流动至排烟通道110其他位置,进而降低了雨水进入热水器10内部的风险,提升了热水器10的使用寿命;同理,第二凸部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凸部向排烟通道110外侧凸设,在使用时,第二凸部可以位于排烟管100的底侧,当雨水沿第三通孔渗入时,因为第二通孔至第三通孔在排烟管100的径向存在高度差,雨水难以沿第二凸部流动至排烟通道110其他位置,进而降低了雨水进入热水器10内部的风险,提升了热水器1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第一凸部120或第二凸部向排烟通道110外侧凸设,因此相对地增大了排烟管100的局部直径,根据文丘里管的原理,排烟管100的外部对烟气有吸抽作用,使得排烟更顺畅。
传统的排烟管在使用时,会在排烟管的周向侧壁上开设至少两个排烟孔,排烟孔与排烟孔之间会存在连接段,当雨水沿排烟孔进入排烟管内时,雨水会沿连接段流动至热水器内部,对热水器内部的零件造成损伤,为此,如图2所示,在本次实施例中,排烟通道110的内壁设有向排烟通道110的外侧方向凹设形成的第一凸部120,第一凸部120开设有第一通孔122,第一通孔12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相邻两个第一通孔122之间形成有容纳凹槽124,此时,当排烟管100横向安装时,且第一凸部120位于底侧时,当雨水沿第一通孔122进入排烟通道110内,雨水在排烟通道110流通时,由于相邻两个第一通孔122之间形成的是容纳凹槽124,容纳凹槽124相对排烟管100的内壁高度较低,因此,雨水难以通过容纳凹槽124流通至热水器10内部,且流入容纳凹槽124内的水也可以沿第一通孔122排出,如此,可以降低水进入热水器10内部的风险,提升热水器10的使用寿命。
第一凸部120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具体到本次实施例中,第一凸部120呈环形,且第一凸部120沿排烟管100的周向设置,如此,一方面可以提升排烟管100的防水能力,当水排烟管100的四周进入时,均可以在第一凸部120中进行流通并最终沿第一通孔122排出,另一方面,呈环形状的第一凸部120可以提升排烟管100的强度;在本次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2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通孔122沿第一凸部120的周向间隔设置,如此,可以提升排烟管100的排烟效率。
当然了,如图2至图3所示,在别的实施例中,第一凸部120呈螺旋状,且第一凸部120沿排烟管100的轴向螺旋设置,第一通孔122沿第一凸部120的螺旋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凸部120的螺旋圈数至少为两圈,如此,当雨水沿远离排烟通道110进口的一圈第一凸部120的第一通孔122进入排烟通道110时,雨水可以相邻的且相对靠近排烟通道110进口的一圈第一凸部120中的第一通孔122排出,进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水进入热水器10内部的风险,提升热水器10的使用寿命。优选地,第一凸部120的螺旋圈数至少为三圈,如此,可以提升防止雨水沿排烟通道110进入热水器10内部的可靠性。在本次实施例中,第一凸部120的螺旋圈数至少为三圈,第一通孔122的数量为多个,且所有第一通孔122沿第一凸部120的螺旋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第一凸部120之间形成有容纳凹槽124,如此,当雨水沿各个方向进入排烟通道110时,均难以沿排烟通道110进入热水器10内部。
在别的实施例中,第一凸部120呈螺旋状,且第一凸部120沿排烟通道110的流通方向螺旋设置,且第一通孔122呈螺旋状,第一通孔122沿排烟通道110的流通方向螺旋设置,第一通孔122的螺旋圈数为至少两圈,此时第一通孔122为螺旋孔,当雨水沿远离排烟通道110的进口的第一通孔122进入时,需要沿“螺旋”移动才能避开第一通孔122进入排烟通道110内部,因此,将第一通孔122设置为螺旋状可以降低水进入热水器10内部的风险;优选地,第一通孔122的螺旋圈数为至少三圈。如此,当雨水沿各个方向进入排烟通道110时,均难以沿排烟通道110进入热水器10内部。
如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便于将第一凸部120与第一凸部120之间的水排出,排烟通道110的内壁包括第一连接段130,第一连接段130设置于相邻两圈第一凸部120之间,第一连接段130开设有导流槽132,导流槽132包括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设置于其中一个第一凸部120,第二开口设置于相邻的另一个第一凸部120,此时,雨水可以导流槽132中的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流向第一凸部120,并通过设置于第一凸部120的第一通孔122排出,在本次实施例中,导流槽132靠近第一通孔122设置,如此,沿导流槽132排出的水可以更加顺利的沿第一通孔122排出。
如图5所示,当然了,在别的实施例中,排烟通道110的内壁包括第二连接段140,第二连接段140设置于相邻两圈第一凸部120之间,第二连接段140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凸起142,至少两个设置限位凸起142间隔设置形成导流通道144,导流通道144的流通方向与排烟通道110的流通方向相同,此时,雨水可以导流通道144流向第一凸部120,并通过设置于第一凸部120的第一通孔122排出,避免雨水在第二连接段140上聚集;在本次实施例中,导流通道144靠近第一通孔122设置,如此,沿导流通道144排出的水可以更加顺利的沿第一通孔122排出。
如图6所示,当然了,在别的实施例中,排烟通道110的内壁包括第三连接段150,第三连接段150设置于相邻两圈第一凸部120之间,第三连接段150设有第一阻挡凸起152,第一阻挡凸起152沿排烟通道110周向延伸设置,如此,可以通过第一阻挡凸起152避免雨水沿其中一个第一凸部120流向另一个第一凸部120,从而降低水进入热水器10内部的风险,提升热水器10的使用寿命。在本次实施例中,第一阻挡凸起152可以是环形凸起,进而,可以在排烟通道110的各个方向阻挡水流的流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排烟通道110的内壁设有第二阻挡凸起,第二阻挡凸起与第一凸部120沿排烟通道110流通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二阻挡凸起相对第一凸部120更靠近排烟通道110的进口,如此,在靠近排烟通道110的进口的位置上设置第二阻挡凸起,可以进一步避免雨水沿排烟通道110进入热水器10的内部,进而实现降低水进入热水器10内部的风险,提升热水器10的使用寿命;在本次实施例中,第二阻挡凸起为环形凸起,如此可以在排烟通道110的各个方向阻挡水流的流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排烟管100还包括盖体160,所述排烟通道110包括进口及与进口相对的开口,盖体160用于盖合该开口,进而,避免冷空气沿开口进入排烟通道110对热水器的内部零件造成冻伤损坏。
如图7所示,一实施例还包括一种热水器1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排烟管100。
上述热水器10在使用时,烟雾沿排烟通道110流通并沿第一通孔122或第三通孔排出;进一步,因为第一通孔122开设有第一凸部120,且第一凸部120向排烟通道110外侧凸设,在使用时,第一凸部120可以位于排烟管100的底侧,当雨水沿第一通孔122渗入时,因为第一通孔122至排烟通道110在排烟管100的径向存在高度差,雨水难以沿第一凸部120流动至排烟通道110其他位置,进而降低了雨水进入热水器10内部的风险,提升了热水器10的使用寿命;同理,第二凸部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凸部向排烟通道110外侧凸设,在使用时,第二凸部可以位于排烟管100的底侧,当雨水沿第三通孔渗入时,因为第二通孔至第三通孔在排烟管100的径向存在高度差,雨水难以沿第二凸部流动至排烟通道110其他位置,进而降低了雨水进入热水器10内部的风险,提升了热水器1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第一凸部120或第二凸部向排烟通道110外侧凸设,因此相对地增大了排烟管100的局部直径,根据文丘里管的原理,排烟管100的外部对烟气有吸抽作用,使得排烟更顺畅。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排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开设有排烟通道,所述排烟通道的内壁设有向所述排烟通道的外侧方向凹设形成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排烟通道连通;或所述排烟管的外壁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排烟通道的侧壁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通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排烟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通道的内壁设有向所述排烟通道的外侧方向凹设形成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之间形成有容纳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呈环形,且所述第一凸部沿所述排烟管的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呈螺旋状,且所述第一凸部沿所述排烟管的轴向螺旋设置,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凸部的螺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凸部的螺旋圈数至少为两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通道的内壁包括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设置于相邻两圈所述第一凸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段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包括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凸部,所述第二开口设置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凸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通道的内壁包括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设置于相邻两圈所述第一凸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段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凸起,至少两个设置限位凸起间隔设置形成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流通方向与所述排烟通道的流通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通道的内壁包括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设置于相邻两圈所述第一凸部之间,所述第三连接段设有第一阻挡凸起,所述第一阻挡凸起沿所述排烟通道周向延伸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呈螺旋状,且所述第一凸部沿所述排烟管的轴向螺旋设置,且所述第一通孔呈螺旋状,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排烟管的轴向螺旋设置,所述第一通孔的螺旋圈数为至少两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排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通道的内壁设有第二阻挡凸起,所述第二阻挡凸起与所述第一凸部沿所述排烟通道流通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阻挡凸起相对所述第一凸部更靠近所述排烟通道的进口。
10.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排烟管。
CN201921559892.3U 2019-09-18 2019-09-18 排烟管及热水器 Active CN210624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9892.3U CN210624943U (zh) 2019-09-18 2019-09-18 排烟管及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9892.3U CN210624943U (zh) 2019-09-18 2019-09-18 排烟管及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24943U true CN210624943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51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59892.3U Active CN210624943U (zh) 2019-09-18 2019-09-18 排烟管及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24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24943U (zh) 排烟管及热水器
CN210624942U (zh) 排烟管及热水器
CN210832281U (zh) 蜗壳盖及移动空调器
CN110530026A (zh) 排烟管及热水器
CN214787646U (zh) 一种方舱电站防雨装置
CN110360774A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KR200458627Y1 (ko) 탈착 가능한 역류방지부를 갖는 드레인 호스의 연결구
CN219549155U (zh)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离心风机和集成灶
CN210602365U (zh) 气液分离器及压缩机
CN219955642U (zh) 一种能有效防止烟气外溢的户外型热水器
CN214664518U (zh) 风管结构及燃气热水器
CN214581163U (zh) 一种能够防止雨水倒灌的冷凝式排烟管组件
CN208347897U (zh) 一种排气管路的隔热罩结构
CN210047293U (zh) 一种排水管防脱落结构
CN221035831U (zh) 一种带有引流结构的低烟炉
CN108265944B (zh) 烟道导流罩和具有其的烟道系统
CN213657127U (zh) 用于燃气热水器的水封组件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CN113187699B (zh) 具有排水功能的氢气循环泵进气结构
CN220302232U (zh) 发动机进气管及车辆
CN209279230U (zh)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风道
CN217610800U (zh) 吸尘器的旋风杯和吸尘器
CN218583433U (zh) 一种排烟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CN212108597U (zh) 集成灶的蜗壳组件及集成灶
CN218719531U (zh)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排烟组件及设备
CN217653878U (zh) 烟管组件和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