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19531U -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排烟组件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排烟组件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19531U
CN218719531U CN202223151627.6U CN202223151627U CN218719531U CN 218719531 U CN218719531 U CN 218719531U CN 202223151627 U CN202223151627 U CN 202223151627U CN 218719531 U CN218719531 U CN 218719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exhaust
smoke
pipeline
connecting structure
pip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516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力林
梁成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ea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ea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ea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ea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516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19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19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19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连接结构、排烟组件及设备,其中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管体,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排烟口连接,所述第二端用于与排烟管道连接;所述管体内设有隔网,所述隔网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本申请中通过设置管体,第一端与排烟口连接,第二端与排烟管道连接,形成了排烟通道,以使加热设备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口能够进入排烟管道并排出;该管道连接结构的设置,也加强了排烟口与排烟管道连接处的强度,能够有效避免排烟口排出的高温烟气直接对塑料排烟管道的损坏,避免了烟气或冷凝水的泄露;在管体内设置的隔网,能够阻挡外部异物或者动物通过排烟管道进入加热设备中,避免了外部异物对加热设备的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排烟组件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连接结构、排烟组件及设备。
背景技术
日常生产中,通常在加热设备的排烟口直接连接塑料排烟管道,由于加热设备的排烟口本来具有一定的温度和杂质,使得塑料排烟管道容易老化,塑料老化后会产生间隙导致烟气外流,达不到环保要求;而且加热设备排出的烟气温度较高,通过排烟管道排出时会因为外部温度降低而产生冷凝水,现有的塑料排烟管道的强度不够,与加热设备的排烟口连接的地方非常容易破坏,产生缝隙使冷凝液、烟气或其他杂质外流至设备本体或排烟管道上,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工作环境不环保也不卫生;同时因为排烟管道与外部环境是连通的,外部的异物或是动物也会通过排烟管道进入加热设备内部,影响加热设备工作,甚至损坏加热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连接结构、排烟组件及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外部异物会通过排烟管道进入加热设备内导致加热设备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管体,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排烟口连接,所述第二端用于与排烟管道连接;所述管体内设有隔网,所述隔网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一端。
本申请中通过设置管体,第一端与排烟口连接,第二端与排烟管道连接,形成了排烟通道,以使加热设备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口能够进入排烟管道并排出;该管道连接结构的设置,也加强了排烟口与排烟管道连接处的强度,能够有效避免排烟口排出的高温烟气直接对塑料排烟管道的损坏,避免了塑料排烟管道破损后,烟气或冷凝水的泄露;在管体内设置的隔网,能够阻挡外部异物或者动物通过排烟管道进入加热设备中,避免了外部异物对加热设备的破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端的直径,所述管体的直径由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平滑递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的内径大于所述排烟管道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的内壁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用于与所述排烟管道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高度为h,3cm≤h≤8cm。
进一步地,该管道连接结构采用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地,该管道连接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申请在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排烟组件,其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本申请在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排烟组件。
本申请在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隔网的示意图。
其中:1-管体,2-第一端,3-第二端,31-凸台,4-隔网,5-排烟口,6-排烟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所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实施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4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包括管体1,其包括第一端2和第二端3;所述第一端2用于与排烟口5连接,所述第二端3用于与排烟管道6连接;所述第一端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端3的直径,所述管体1的直径由所述第二端3向所述第一端2平滑递减。且管壁呈弧形。
本申请中通过设置管体1,第一端2与排烟口5连接,第二端3与排烟管道6连接,形成了排烟通道,以使加热设备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口5能够进入排烟管道6并排出;而高温烟气通过排烟管道6排出时,因遇冷会产生冷凝水附着在排烟管道6内壁上,聚集一定量的冷凝水后会从排烟管道6通过该管道连接结构流回排烟口5,而管体1的直径由所述第二端3向所述第一端2递减,使得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可沿着管体1内壁形成的斜坡,顺畅流入排烟口5,防止冷凝水在排烟口5和排烟管道6的连接处聚集导致溢出;同时第二端3向第一端2为平滑递减,则进一步保证了冷凝水在管体1内壁形成的弧形斜坡上流动的顺畅性,使得冷凝水能够快速且流畅的从排烟管道6流入排烟口5,而不会聚集在两者的连接处,导致冷凝水从连接处溢出;该管道连接结构的设置,也加强了排烟口5与排烟管道6连接处的强度,能够有效避免排烟口5排出的高温烟气直接对塑料排烟管道6的损坏。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管体1内设有隔网4,所述隔网4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一端2。排烟管道与外部环境相连通,外部环境的杂质也会通过排烟管道进入排烟口,进而进入加热设备或者是冷凝设备造成设备的损坏,通过在管体内设置隔网,起到隔绝外部杂质的作用,避免杂质进入设备内部。
具体地,隔网的网孔为方形,其边长在0.5cm-1cm;当网孔为圆形,其直径为0.5cm-1cm。该网孔尺寸既能有效防止外部异物进入,也能够保证烟气通过时的顺畅性,且也不会因为网孔过小导致灰尘在隔网上堆积导致网孔阻塞,而使烟气无法流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3的内径大于所述排烟管道6的外径,通过排烟管道的外壁与第二端的内壁抵接,便于排烟管道安装设置在该管道连接结构内,且还能对排烟管道起到固定的作用;同时排烟管道采用内插方式与该管道连接结构连接,使得排烟管道内的冷凝水可全部进入该管道连接结构内,而不会从排烟管道与管道连接结构的连接处溢出,也不会从排烟管道溢出、保证落入管道连接结构内,避免具有腐蚀性的冷凝水流到设备上对设备造成腐蚀损坏。
为了进一步保证排烟管道安装的稳定性,使其不容易发生倾侧,避免排烟管道与第二端3之间产生明显间隙,所述第二端3的内壁上设有凸台31,所述凸台31用于与所述排烟管道6抵接,则排烟管道的外壁和端口均与该管道连接结构抵接,保证了排烟管道与该管道连接结构连接的紧密性,进一步避免烟气或是冷凝水从排烟口和排烟管道的连接处溢出。
作为一种选择,第一端与加热设备或冷凝设备的排烟口的连接可采用卡接,也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当然不限于以上两种方式,只要能够保证该管道连接结构与加热设备或冷凝设备连接的稳定性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1的高度为h,3cm≤h≤8cm,该高度不仅能够保证排烟管道能够稳定安装,也加强了排烟管道与排烟口的连接强度,使其不易发生变形破坏,避免了烟气和冷凝水的溢出;且相较于较高的管道连接结构,本申请的高度还可适用于安装空间有限的情况,适用范围更广泛。需要说明的是高度h为第一端至第二端的高度。
进一步地,该管道连接结构采用不锈钢材质,即管体和隔网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加热设备或是冷凝设备中排出的烟气有时会含有硫化物,其冷凝之后的冷凝水也具有腐蚀性,不锈钢材质能够有效避免被冷凝水腐蚀,耐用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地,该管道连接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其结构简单,更换方便,成本更低。
本申请通过设置高度3cm≤h≤8cm的管道连接结构连接排烟口和排烟管道,该高度的管道连接结构可应用于安装空间有限的设备,且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可沿着管体内壁形成的斜坡,顺畅流入排烟口,防止冷凝水在排烟口和排烟管道的连接处聚集导致溢出;同时排烟管道采用内插的方式与该管道连接结构连接,使得排烟管道内的具有腐蚀性的冷凝水可全部进入该管道连接结构内,而不会从排烟管道与该管道连接结构的连接处溢出,导致具有腐蚀性的冷凝水腐蚀设备,且该管道连接结构不锈钢的材质也可避免其自身被腐蚀。
本申请在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排烟组件,其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本申请在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排烟组件。
本申请在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应当说明的是,该设备包括热水器或冷凝器或热水炉等,其中,上述所提到的只是一类设备的代表,所述管道连接结构还可以应用到相似的设备中,例如需要使用到排烟管道与排烟口连接的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向”、“横向”、“前”、“后”、“左”、“右”、“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10)

1.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排烟口连接,所述第二端用于与排烟管道连接;
所述管体内设有隔网,所述隔网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端的直径,所述管体的直径由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平滑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的内径大于所述排烟管道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的内壁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用于与所述排烟管道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的高度为h,3cm≤h≤8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管道连接结构采用不锈钢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管道连接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
8.一种排烟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9.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烟组件。
10.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CN202223151627.6U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排烟组件及设备 Active CN218719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1627.6U CN218719531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排烟组件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1627.6U CN218719531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排烟组件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19531U true CN218719531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24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51627.6U Active CN218719531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排烟组件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195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19531U (zh)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排烟组件及设备
CN216620224U (zh) 一种风管的内排水结构
CN205732164U (zh) 供水管路除污器
JP5275639B2 (ja) 受水槽
CN210568684U (zh) 一种集成灶排风烟管
CN208652582U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用烟囱
CN209763183U (zh) 一种防倒风的导流组件
CN208457378U (zh) 插接式不锈钢管及铜管焊接结构
CN208671038U (zh) 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多机并联用给排气管
CN208186463U (zh) 一种环保排油烟管
CN206298934U (zh) 一种存水弯
CN218954913U (zh) 排烟筒及其冷凝液收集装置
CN220397592U (zh) 一种减少积油的集成灶
CN218645778U (zh) 水封及壁挂炉
CN210636014U (zh) 一种转炉氧枪口烟尘收集装置
CN216924479U (zh) 一种顶部安装有挡油板的吸油烟机
CN215765300U (zh) 出风座以及油烟机
CN208840178U (zh) 实验室排气罩
CN105371454B (zh) 管路连接装置
CN208170479U (zh) 一种油烟机排油烟管
CN210238708U (zh) 一种解决综合管廊反坡段排水的装置
CN213202930U (zh) 焦炉煤气缓冲罐
CN220379800U (zh) 一种烟管过滤模块及油烟机
CN215721653U (zh) 一种防止排气筒废液积留的结构
CN212108558U (zh) 集成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