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3488U - 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3488U
CN210613488U CN201921195837.0U CN201921195837U CN210613488U CN 210613488 U CN210613488 U CN 210613488U CN 201921195837 U CN201921195837 U CN 201921195837U CN 210613488 U CN210613488 U CN 210613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cleating agent
cold air
tank
tank body
ai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958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ALINDA SCI-TECH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王立军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立军 filed Critical 王立军
Priority to CN2019211958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3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3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34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核剂生产设备领域,公开了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包括罐体、出料口、成核剂进口、乳化液进口、加热罐和制冷器;罐体的内部设置有竖直的搅拌轴,搅拌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穿过罐体的顶部并且转动连接有设置在罐体正上方的搅拌电机,罐体的底部设置有蒸汽舱,蒸汽舱的上表面设置有导热板,蒸汽舱的右侧连通有呈Z型结构的热气管,罐体的内壁中设置有冷气腔,冷气腔的内表面具有导热性,位于罐体左侧底部的冷气腔向外连通有冷气管,冷气管上也设置有控制阀,冷气管的左端连通有制冷器,制冷器的左端通过冷气管连通有空气压缩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乳化质量高,效率高,对成核剂的保护性好。

Description

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核剂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成核剂是指能够改变部分结晶行为,提高制品透明度、刚性、表面光泽、抗冲击韧性和热变形温度,缩短制品成型周期,提高制品加工和应用性能的功能型化学助剂。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8857176 U,公告日:2019.05.14)公开了一种纳米级成核剂生产装置,包括结晶釜,结晶釜通过管道连接蒸馏塔,蒸馏塔通过管道连接冷凝器,冷凝器下方设置收料塔;蒸馏塔内部设置“X”状发热管;收料塔连接自动烘干、称重、包装装置。该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有机磷酸酯类纳米成核剂生产过程,利用有机磷酸酯类成核剂溶于甲醇不溶于水的特性,将有机磷酸酯类成核剂溶于甲醇和水的混合液内,使其在混合液内重新结晶,经过蒸馏冷凝后得到纳米成核剂,纳米成核剂产品具有分散效果好,晶体均匀的的特点;装置生产效率高。此装置对成核剂进行纳米级生产,效果虽好,但是无法进行成核剂后续的乳化反应,功能单一,不利于较大范围的生产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包括罐体、出料口、成核剂进口、乳化液进口、加热罐和制冷器;出料口连通在罐体的右侧底部,乳化液进口和成核剂进口分别设置在罐体的左右侧壁上部。罐体的内部设置有竖直的搅拌轴,搅拌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穿过罐体的顶部并且转动连接有设置在罐体正上方的搅拌电机,搅拌电机通过固定在罐体上表面的支撑架进行支撑。通过启动搅拌电机驱动转动杆旋转,进而带动转动杆底端的搅拌轴进行转动。罐体的底部设置有蒸汽舱,蒸汽舱的上表面设置有导热板,蒸汽舱的右侧连通有呈Z型结构的热气管,热气管上顶端连通在加热罐的顶端,所述罐体的内壁中设置有冷气腔,冷气腔的内表面具有导热性,位于罐体左侧底部的冷气腔向外连通有冷气管,冷气管上也设置有控制阀,冷气管的左端连通有制冷器,制冷器的左端通过冷气管连通有空气压缩机,通过启动空气压缩机压缩外界的空气,然后输入到冷气管中,将气体进行降温,进而再次通过冷气管输送到冷气腔中。通过将待处理的成核剂通过成核剂进口放入到罐体中,然后启动加热炉加热加热罐,然后将加热的气体通过热气管输入到蒸汽舱中,然后再通过导热板对罐体内部的成核剂进行高温加热,在加热一段时间后,成核剂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此时关闭加热炉停止向罐体内部进行输送热气,然后启动空气压缩机通过冷气管将空气进行降温,然后输入到冷气腔中,对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成和剂进行降温,待温度降到一定时,通过乳化液进口将乳化液放入到罐体中与成核剂进行混合,此时启动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对乳化液和成核剂进行搅拌,如此将成核剂进行乳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加热罐的底端通过安装板固定在罐体右侧的地面上,加热罐的内底部设置有加热炉,加热炉的上侧设置有水槽,通过启动加热炉加热水槽中的水,然后产生的热气通过热气管进入到蒸汽舱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加热罐设置为圆筒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气管上设置有气泵和控制阀,通过气泵可加快加热罐中的热气进入到热气管中。气泵用于控制热气管内部气体的流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槽的顶部设置有蒸汽干燥网,蒸汽干燥网的设置用于除去蒸汽中的水分,进而将干燥的热气输入到蒸汽舱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内部的右侧上部和左侧下部设置有两组温度检测仪,温度检测仪的设置用于检测罐体内部温度的高低,便于操作者及时的进行升降温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位于罐体内壁中的冷气腔的外侧设置有一圈保温层,保温层的设置用于维持罐体内部温度的恒定,从而保持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温度调节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先将待乳化的成核剂进行加热到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然后降温冷却与乳化液进行混合反应,从而对其进行乳化反应,在本装置中均是通过气体加热和降温,可防止液体加热降温影响成核剂的成分或者直接加热降温导致成核剂内部变化剧烈,不利于成核剂的乳化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罐体10,出料口11,成核剂进口12,乳化液进口13,支撑架14,搅拌电机15,搅拌轴16,转动杆17,温度检测仪18,加热罐19,空气压缩机20,制冷器21,冷气管22,蒸汽舱23,导热板24,加热炉25,蒸汽干燥网26,热气管27,气泵28,控制阀29,冷气腔30,保温层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包括罐体10、出料口11、成核剂进口12、乳化液进口13、加热罐19和制冷器21;出料口11连通在罐体10的右侧底部,乳化液进口13和成核剂进口12分别设置在罐体10的左右侧壁上部。罐体10的内部设置有竖直的搅拌轴16,搅拌轴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7,转动杆17穿过罐体10的顶部并且转动连接有设置在罐体10正上方的搅拌电机15,搅拌电机15通过固定在罐体10上表面的支撑架14进行支撑。通过启动搅拌电机15驱动转动杆17旋转,进而带动转动杆17底端的搅拌轴16进行转动。罐体10的底部设置有蒸汽舱23,蒸汽舱23的上表面设置有导热板24,蒸汽舱23的右侧连通有呈Z型结构的热气管27,热气管27上顶端连通在加热罐19的顶端,加热罐19的底端通过安装板固定在罐体10右侧的地面上,加热罐19设置为圆筒状,加热罐19的内底部设置有加热炉25,加热炉25的上侧设置有水槽,通过启动加热炉25加热水槽中的水,然后产生的热气通过热气管27进入到蒸汽舱23中。所述热气管27上设置有气泵28和控制阀29,通过气泵28可加快加热罐19中的热气进入到热气管27中。气泵28用于控制热气管27内部气体的流动。所述水槽的顶部设置有蒸汽干燥网26,蒸汽干燥网26的设置用于除去蒸汽中的水分,进而将干燥的热气输入到蒸汽舱23中。
所述罐体10的内壁中设置有冷气腔30,冷气腔30的内表面具有导热性,位于罐体10左侧底部的冷气腔30向外连通有冷气管22,冷气管22上也设置有控制阀29,冷气管22的左端连通有制冷器21,制冷器21的左端通过冷气管22连通有空气压缩机20,通过启动空气压缩机20压缩外界的空气,然后输入到冷气管22中,将气体进行降温,进而再次通过冷气管22输送到冷气腔30中。通过将待处理的成核剂通过成核剂进口12放入到罐体10中,然后启动加热炉25加热加热罐19,然后将加热的气体通过热气管27输入到蒸汽舱23中,然后再通过导热板24对罐体10内部的成核剂进行高温加热,在加热一段时间后,成核剂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此时关闭加热炉25停止向罐体10内部进行输送热气,然后启动空气压缩机20通过冷气管22将空气进行降温,然后输入到冷气腔30中,对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成和剂进行降温,待温度降到一定时,通过乳化液进口13将乳化液放入到罐体10中与成核剂进行混合,此时启动搅拌电机15带动搅拌轴16对乳化液和成核剂进行搅拌,如此将成核剂进行乳化。所述罐体10内部的右侧上部和左侧下部设置有两组温度检测仪18,温度检测仪18的设置用于检测罐体10内部温度的高低,便于操作者及时的进行升降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待处理的成核剂通过成核剂进口12放入到罐体10中,然后启动加热炉25加热加热罐19,然后将加热的气体通过热气管27输入到蒸汽舱23中,然后再通过导热板24对罐体10内部的成核剂进行高温加热,在加热一段时间后,成核剂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此时关闭加热炉25停止向罐体10内部进行输送热气,然后启动空气压缩机20通过冷气管22将空气进行降温,然后输入到冷气腔30中,对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成和剂进行降温,待温度降到一定时,通过乳化液进口13将乳化液放入到罐体10中与成核剂进行混合,此时启动搅拌电机15带动搅拌轴16对乳化液和成核剂进行搅拌,如此将成核剂进行乳化。
实施例二
参阅图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位于罐体10内壁中的冷气腔30的外侧设置有一圈保温层31,保温层31的设置用于维持罐体10内部温度的恒定,从而保持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温度调节的稳定性。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包括罐体(10)、出料口(11)、成核剂进口(12)、乳化液进口(13)、加热罐(19)和制冷器(21);出料口(11)连通在罐体(10)的右侧底部,乳化液进口(13)和成核剂进口(12)分别设置在罐体(10)的左右侧壁上部,其特征在于,罐体(10)的内部设置有竖直的搅拌轴(16),搅拌轴(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7),转动杆(17)穿过罐体(10)的顶部并且转动连接有设置在罐体(10)正上方的搅拌电机(15),罐体(10)的底部设置有蒸汽舱(23),蒸汽舱(23)的上表面设置有导热板(24),蒸汽舱(23)的右侧连通有呈Z型结构的热气管(27),热气管(27)上顶端连通在加热罐(19)的顶端,罐体(10)的内壁中设置有冷气腔(30),冷气腔(30)的内表面具有导热性,位于罐体(10)左侧底部的冷气腔(30)向外连通有冷气管(22),冷气管(22)上设置有控制阀(29),冷气管(22)的左端连通有制冷器(21),制冷器(21)的左端通过冷气管(22)连通有空气压缩机(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罐(19)的底端通过安装板固定在罐体(10)右侧的地面上,加热罐(19)的内底部设置有加热炉(25),加热炉(25)的上侧设置有水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罐(19)设置为圆筒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热气管(27)上设置有气泵(28)和控制阀(2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槽的顶部设置有蒸汽干燥网(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内部的右侧上部和左侧下部设置有两组温度检测仪(18)。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罐体(10)内壁中的冷气腔(30)的外侧设置有一圈保温层(31)。
CN201921195837.0U 2019-07-28 2019-07-28 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 Active CN210613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5837.0U CN210613488U (zh) 2019-07-28 2019-07-28 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5837.0U CN210613488U (zh) 2019-07-28 2019-07-28 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3488U true CN210613488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54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95837.0U Active CN210613488U (zh) 2019-07-28 2019-07-28 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34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0472A (zh) 冰箱冷气供应系统
CN201643993U (zh) 蒸汽混合加热式的物料溶解罐
CN210613488U (zh) 成核剂乳化生产装置
CN219879606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生产用搅拌釜
CN204107397U (zh) 一种带有废气回收利用装置的恒速恒温搅拌釜
CN205850833U (zh) 一种多功能搅拌装置
CN206597482U (zh) 一种复合肥生产用的原料控温型溶解设备
CN107456941B (zh) 一种便于温度调节的化工反应釜
CN207076138U (zh) 一种旋转蒸发仪
CN206027142U (zh) 高效物料浓缩结晶罐
CN210952178U (zh) 一种农药固体制剂除湿干燥设备
CN211199072U (zh) 一种固体氯乙酸合成装置
CN209798025U (zh) 一种带调温的淬火槽搅拌装置
CN220989688U (zh) 一种化工品生产用除湿装置
CN213699567U (zh) 一种液类均质搅拌锅
CN206229321U (zh) 松香树脂生产用冷香熔解回收系统
CN209188758U (zh) 一种实验室用化学高效反应釜
CN205821511U (zh) 一种用于单晶炉的搅拌冷却装置
CN214346263U (zh) 搅拌工艺中的恒温机构
CN203379909U (zh) 一种可搅拌的恒温槽
CN109333865A (zh) 一种用于热收缩膜生产过程的干燥上料设备
CN220412895U (zh) 一种氢氟酸连续生产装置
CN214665550U (zh) 一种化工用化工原料快速冷却装置
CN220176055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脱溶釜
CN219494576U (zh) 一种具有整流装置的立式冷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7

Address after: No. 153, Linjia village, Wutai Town, Linzi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ALINDA SCI-TECH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53, Linjia village, Wutai Town, Linzi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g Li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