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0572U - 一种贴合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合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90572U
CN210590572U CN201921532830.3U CN201921532830U CN210590572U CN 210590572 U CN210590572 U CN 210590572U CN 201921532830 U CN201921532830 U CN 201921532830U CN 210590572 U CN210590572 U CN 210590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ing
jig
heating
assembly
mov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3283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am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Samon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Samon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Samon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3283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90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90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90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合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合机,包括贴合模组和加热模组,贴合模组包括上贴合装置和下贴合装置,上贴合装置包括上贴合治具,上贴合治具上设置有容置眼镜本体的仿形凹槽;下贴合装置包括下贴合治具,下贴合治具上设置有放置膜片的仿形凸起;仿形凸起能够与仿形凹槽相配合以使眼镜本体和膜片相贴合;通过设置具有仿形凹槽的上贴合治具和具有仿形凸起的下贴合治具,能够应用于眼镜的自动贴膜生产线中;加热模组包括加热机构和移动驱动机构,移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加热机构移动至下贴合治具的上方以对膜片进行加热,使膜片软化延展,从而使膜片与眼镜本体完全贴合,提高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贴合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合机。
背景技术
Virtual Reality眼镜简称VR眼镜,属于一种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利用头戴式显示设备将人的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目前,通常需要在VR眼镜的眼镜本体上贴合膜片,以保护眼镜本体,防止镜片磨损,保证VR眼镜的视觉效果。然而,由于眼镜本体的曲率较小,且膜片自身的硬度较大,现有的贴合机很难将膜片完全贴合在眼镜本体上,且作业效率低。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贴合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合机,应用于眼镜的自动贴膜生产线中,能够实现膜片与眼镜本体的完全贴合,提高作业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贴合机,包括:
贴合模组,包括上贴合装置和下贴合装置,所述上贴合装置包括上贴合治具,所述上贴合治具上设置有仿形凹槽,所述仿形凹槽被配置为容置眼镜本体;所述下贴合装置包括下贴合治具,所述下贴合治具上设置有仿形凸起,所述仿形凸起被配置为放置膜片;所述仿形凸起能够与所述仿形凹槽相配合以使所述眼镜本体和所述膜片相贴合;
加热模组,包括加热机构和移动驱动机构,所述移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加热机构移动至所述下贴合治具的上方以对所述膜片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上贴合装置还包括上加热组件,所述上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上贴合治具的下方,用于加热所述眼镜本体;和/或
所述下贴合装置还包括下加热组件,所述下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下贴合治具的下方,用于加热所述膜片。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和第三移动组件,所述加热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上,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加热机构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上,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沿第一水平方向运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移动组件上,所述第三移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沿第二水平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贴合模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贴合模组沿第二水平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和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均设置在两个所述贴合模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灯管,所述加热灯管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上,所述加热灯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延伸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加热灯管沿第三移动组件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移动组件包括导轨和固定架,所述导轨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两个所述贴合模组均设置在所述导轨的一侧,所述固定架伸入两个贴合模组之间且能够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贴合机还包括检测模组,所述检测模组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且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相对设置,所述检测模组用于检测所述上贴合治具中所述眼镜本体的位置以及所述下贴合治具中所述膜片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下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一夹持定位机构和第二夹持定位机构,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定位机构沿所述下贴合治具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下贴合治具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夹持定位机构沿所述下贴合治具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下贴合治具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定位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持定位机构均能够与所述下贴合治具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贴合治具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眼镜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一固定孔以将所述眼镜本体固定在所述上贴合治具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合机,包括贴合模组和加热模组,贴合模组包括上贴合装置和下贴合装置,上贴合装置包括上贴合治具,上贴合治具上设置有仿形凹槽,仿形凹槽被配置为容置眼镜本体;下贴合装置包括下贴合治具,下贴合治具上设置有仿形凸起,仿形凸起被配置为放置膜片;仿形凸起能够与仿形凹槽相配合以使眼镜本体和膜片相贴合;加热模组包括加热机构和移动驱动机构,移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加热机构移动至下贴合治具的上方以对膜片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合机,通过设置具有仿形凹槽的上贴合治具和具有仿形凸起的下贴合治具,能够应用于眼镜的自动贴膜生产线中;通过设置加热机构和移动驱动机构,能够实现对下贴合治具中的膜片进行加热,使膜片软化延展,从而使膜片与眼镜本体完全贴合,且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贴合装置一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贴合装置一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贴合装置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贴合装置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贴合装置另一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眼镜本体;200-膜片;
1-上贴合装置;11-上贴合治具;12-上加热组件;13-旋转驱动机构;14-升降驱动机构;
2-下贴合装置;21-下贴合治具;22-下加热组件;23-位置调整机构;231-第一固定板;232-第二固定板;233-连接杆;234-升降调整组件;235-水平调整组件;236-缓冲组件;24-第一夹持定位机构;25-第二夹持定位机构;
3-加热模组;31-加热机构;32-移动驱动机构;321-第一移动组件;322-第二移动组件;323-第三移动组件;
4-检测模组;
51-锁扣;52-锁槽;
6-抽真空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本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或者用于区分不同结构或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机,包括贴合模组和加热模组3,贴合模组包括上贴合装置1和下贴合装置2,上贴合装置1包括上贴合治具11,上贴合治具11上设置有仿形凹槽,仿形凹槽被配置为容置眼镜本体100;下贴合装置2包括下贴合治具21,下贴合治具21上设置有仿形凸起,仿形凸起被配置为放置膜片200;仿形凸起能够与仿形凹槽相配合以使眼镜本体100和膜片200相贴合;加热模组3包括加热机构31和移动驱动机构32,移动驱动机构32能够驱动加热机构31移动至下贴合治具21的上方以对膜片200进行加热。本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机,通过设置具有仿形凹槽的上贴合治具11和具有仿形凸起的下贴合治具21,能够应用于眼镜的自动贴膜生产线中;通过设置加热机构31和移动驱动机构32,能够实现对下贴合治具21中的膜片200进行加热,使膜片200软化延展,从而使膜片200与眼镜本体100完全贴合,且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机能够应用于VR眼镜的自动贴膜生产线中,其中,上贴合治具11上的仿形凹槽用于容置VR眼镜的眼镜本体100,下贴合治具21上的仿形凸起用于防止VR眼镜用的膜片200。
贴合模组的数量为两个,以提高贴合机的作业效率。此外,该贴合机还包括抽真空模组6,上贴合装置1包括上腔体,上贴合治具11设置在上腔体内,下贴合装置2包括下腔体,下贴合治具21设置在下腔体内。抽真空模组6与下腔体相连通,当上腔体和下腔体扣合形成贴合空间时,抽真空模组6用于抽出贴合空间内的空气,以使眼镜本体100和膜片200更好的贴合。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上贴合治具1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眼镜本体100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紧固件穿过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孔以将眼镜本体100固定在上贴合治具11上。具体而言,眼镜本体100上的第二固定孔为眼镜本体100上用于安装VR眼镜的穿戴部件,比如眼镜腿。通过紧固件将眼镜本体100固定在上贴合治具11的仿形凹槽内,一方面避免眼镜本体100移动发生错位,影响贴合质量;另一方面,当下贴合治具21开口朝下及向下移动时,防止眼镜本体100与上贴合治具11脱离。
优选地,如图2所示,上贴合装置1还包括上加热组件12,上加热组件12设置在上贴合治具11的下方,用于加热眼镜本体100。示例性地,上加热组件12包括加热棒,加热棒设置在上贴合治具11的下方,以对下贴合治具21进行整体加热,从而保证眼镜本体100受热均匀。
如图3所示,下贴合装置2还包括下加热组件22,下加热组件22设置在下贴合治具21的下方,用于加热膜片200。示例性地,下加热组件22包括加热棒,加热棒设置在下贴合治具21的下方。进一步地,在加热棒上铺设加热铝板,加热铝板设置在下贴合治具21的下方,以便于将热量传递给下贴合治具21,使下贴合治具21整体受热,保证膜片200受热均匀。通过设置上加热组件12和下加热组件22能够使眼镜本体100与膜片200软化以充分贴合。
优选地,下贴合治具21为硅胶治具,以使膜片200与眼镜本体100充分贴合。
进一步地,如图4-图5所示,上贴合装置1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13和升降驱动机构14,旋转驱动机构13用于驱动上腔体转动改变上贴合治具11的位置,具体地,旋转驱动机构13能够使上腔体朝上,以使上贴合治具11朝上,便于工作人员将眼镜本体100放置在上贴合治具11的仿形凹槽内;旋转驱动机构13能够使上腔体朝下,以使上贴合治具11与下贴合治具21相对设置。升降驱动机构14与上腔体相连接,能够驱动上腔体向下运动与下腔体相贴合。具体地,升降驱动机构14与旋转驱动机构13相连接,升降驱动机构14驱动旋转驱动机构13和上腔体同时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上腔体和下腔体相贴合,即使上贴合治具11和下贴合治具21相配合,以使眼镜本体100和膜片200相贴合。优选地,升降驱动机构14包括升降驱动器和升降杆,升降杆与上贴合治具11固定连接,升降驱动器能够驱动升降杆沿竖直方向移动。示例性地,升降驱动器为直线气缸。
如图6结合图5所示,贴合机还包括锁腔模组,锁腔模组包括锁扣51和锁槽52,锁扣51和锁槽52两个中的一个设置在上贴合装置1上,另一个设置在下贴合装置2上,锁扣51能够卡设在锁槽52内。具体地,锁扣51设置在上腔体的外壁上,锁槽52设置在下腔体的外壁上,当上腔体与下腔体相接触时,将锁扣51卡设在锁槽52内,以锁紧上腔体和下腔体。
优选地,如图6所示,下贴合装置2还包括第一夹持定位机构24和第二夹持定位机构25,两个第一夹持定位机构24沿下贴合治具2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下贴合治具21的两端,两个第二夹持定位机构25沿下贴合治具21的宽度方向设置在下贴合治具21的两端,第一夹持定位机构24和第二夹持定位机构25均能够与下贴合治具21相抵接,以更好地调整下贴合治具21的位置,保证贴合精度。
优选地,如图6结合图3所示,下贴合治具21还包括位置调整机构23,所述位置调整机构23与下贴合治具21相连接,能够调整下贴合治具21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下腔体位置固定,上腔体向下移动至与下腔体相贴合后,通过位置调整机构23使下贴合治具21向上运动以与上贴合治具11相配合。优选地,抽真空模组6与下腔体相连通,以便于安装连通管路。
优选地,如图3所示,位置调整机构23包括固定架和升降调整组件234,下贴合治具21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上,升降调整组件234能够驱动固定架带动下贴合治具21相对于下腔体沿竖直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升降调整组件234包括顶升杆和直线驱动器,顶升杆与固定架固定连接,直线驱动器能够驱动顶升杆沿竖直方向移动。当上腔体和下腔体配合形成封闭腔体时,下腔体位置固定,下贴合治具21能够向上运动以与上贴合治具11相贴合。
优选地,为了减小下腔体的尺寸,缩短抽真空的时间,将升降调整组件234设置在下腔体外,使升降调整组件234在下腔体外调整下贴合治具21的位置。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固定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231和第二固定板232,下贴合治具21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31上,第一固定板231设置在下腔体内,第二固定板232设置在下腔体外,顶升杆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板23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从而使直线驱动器通过顶升杆驱动固定架上下运动。示例性地,直线驱动器为直线电机或直线气缸。
优选地,为了便于调整下贴合治具21的水平位置,位置调整机构23还包括水平调整组件235,水平调整组件235能够驱动固定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调整下贴合治具21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水平调整组件235与第二固定板232相连接,且能够驱动第二固定板23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调整第一固定板231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即调整下贴合治具21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示例性地,水平调整组件235为XXY调整平台,XXY调整平台与第二固定板232相连接以调整第二固定板232在X向、Y向的位置,最终实现调整第一固定板231及下贴合治具21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优选地,位置调整机构23还包括安装台,XXY调整平台安装固定在安装台上,且位于第二固定板232的下方,通过XXY调整平台调整第二固定板232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优选地,固定架还包括连接杆233,连接杆233的一端穿过下腔体与第一固定板23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232固定连接,以便于对下腔体进行密封。
优选地,如图3所示,位置调整机构23还包括缓冲组件236,缓冲组件236设置在下腔体和第二固定板232之间。缓冲组件236用于支撑下腔体,并通过缓冲组件236的弹性变形使下腔体能够向上运动。当外力消失时,在缓冲组件236的作用下,下腔体能够向下运动至初始位置。
进一步地,缓冲组件236包括弹性件,弹性件套设在连接杆233上,弹性件一端与下贴合治具21相抵接,其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232相抵接。
进一步地,缓冲组件236还包括压台,两个压台设置在弹性件的两端,其中一个压台与第二固定板232相抵接,另一个压台与下贴合治具21的底部相抵接,以更好地支撑下贴合治具21。
如图7-图9所示,为了驱动加热机构31移动至下贴合治具21的上方,移动驱动机构32包括第一移动组件321、第二移动组件322和第三移动组件323,以实现加热机构31能够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移动。
具体地,如图7-图8所示,加热机构31固定设置在第一移动组件321上,第一移动组件321能够驱动加热机构31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一移动组件321固定设置在第二移动组件322上,第二移动组件322能够驱动第一移动组件321沿第一水平方向运动;第二移动组件322设置在第三移动组件323上,第三移动组件323能够驱动第二移动组件322沿第二水平方向运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两个贴合模组沿第二水平方向排列设置,第一移动组件321和第二移动组件322均设置在两个贴合模组之间,第三移动组件323沿两个贴合模组的排列方向延伸,便于第二移动组件322带着加热机构31沿第三移动组件323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加热机构31在两个贴合模组之间切换位置。
优选地,第三移动组件323包括导轨和固定架,导轨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两个贴合模组均设置在导轨的一侧,固定架伸入两个贴合模组之间且能够沿导轨的延伸方向滑动,第二移动组件322设置在固定架上,以实现第二移动组件322整体沿导轨的延伸方向滑动。
第二移动组件322包括电机、丝杠、丝杠螺母和第一固定块,电机和丝杠均固定在固定架上,丝杠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丝杆与丝杠螺母相配合,固定块与丝杠螺母固定连接,电机能够驱动丝杠螺母带动固定块沿丝杆的延伸方向移动。进一步地,第一移动组件321设置在第一固定块上,以实现第一移动组件321整体沿丝杠的延伸方向移动。
第一移动组件321包括直线气缸和第二固定块,直线气缸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固定块上,直线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以驱动第二固定块沿竖直方向移动。进一步地,加热机构31设置在第二固定块上,以实现加热机构31整体沿竖直方向移动。
综上,通过第一移动组件321、第二移动组件322和第三移动组件323配合设置,能够实现加热机构31沿竖直方向、第一水平方向及第二水平方向移动,以便于调节加热机构31的位置,更好地加热下贴合治具21中的膜片200。
优选地,加热机构31包括加热灯管,加热灯管设置在第一移动组件321上,加热灯管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移动组件322的延伸方向平行。简而言之,加热灯管的长度方向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且与下贴合治具21中的膜片200的长度方向平行,以更好地加热下贴合治具21中的膜片200。
示例性地,多个加热灯管沿第三移动组件323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设置。简而言之,多个加热灯管沿第二水平方向排列设置,且与下贴合治具21中的膜片200的宽度方向平行,以使加热灯管全面覆盖膜片200,使膜片200受热均匀。
可选地,该加热灯管为红外加热灯管,能够更好地加热膜片200,使膜片200受热均匀软化延展,以提高膜片200和眼镜本体100的贴合效率和贴合质量。
优选地,如图9结合图7所示,该贴合机还包括检测模组4,检测模组4设置在固定架上,且与第二移动模组相对设置,检测模组4用于检测上贴合治具11中眼镜本体100的位置以及下贴合治具21中膜片200的位置。
进一步地,检测模组4包括上拍照机构和下拍照机构,上拍照机构包括上第一拍照组件和上第二拍照组件,以提高对眼镜本体100以及上贴合装置1位置的检测;下拍照机构包括下第一拍照组件和下第二拍照组件,以提高对膜片200以及下贴合装置2位置的检测。
示例性地,上第一拍照机构和下第一拍照机构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组成一组拍照机构,且上第一拍照机构的相机头朝上,用于检测上贴合治具11的位置,下第一拍照机构的相机头朝下,用于检测下贴合治具21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贴合前,通过上拍照机构检测眼镜本体100的位置以及下拍照机构检测膜片200的位置,然后将检测到的位置信息传递给位置调整机构23,以便于位置调整机构23调整下贴合治具21的位置。在贴合过程中,先使上腔体向下移动与下腔体闭合形成贴合空间,然后通过升降调整组件234使上贴治具向上运动,并启动抽真空模组6将贴合空间内的空气抽出,实现眼镜本体100和膜片200精确贴合。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机工作过程如下:初始状态下腔体朝下设置
1、利用旋转驱动机构13使上腔体旋转135°以使下贴合治具21朝向前上方,人工将眼镜本体100放置在下贴合治具21的仿形凹槽内,并利用紧固件将眼镜本体100与下贴合治具21固定连接,然后利用旋转驱动机构13使下腔体恢复至初始状态,开启上加热组件12对眼镜本体100进行预热;
2、人工将膜片200放置在下贴合治具21的仿形凸起上,利用第一夹持定位机构24和第二夹持定位机构25对下贴合治具21进行夹持定位,开启下加热组件22对膜片200进行预热;
3、利用移动驱动机构32将检测模组4移至第一个贴合模组的上贴合治具11和下贴合治具21之间,利用上拍照机构对上贴合治具11中的眼镜本体100进行拍照定位,利用下拍照机构对下贴合治具21中的膜片200进行拍照,上拍照机构和下拍照机构将获得的眼镜本体100的位置信息和膜片200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信息计算出膜片200需要调整的位置参数,并将相关调整参数发送给位置调整机构23,位置调整机构23根据控制器的命名调整膜片200的水平位置;
4、利用升降驱动机构14驱动上腔体向下运动与下腔体闭合形成贴合空间,将锁扣51卡入锁槽52内并锁紧;
5、启动抽真空模组6抽出贴合空间内的空气,同时利用升降调整组件234驱动下贴合治具21向上运动以进一步与眼镜本体100相贴合,并保持一定的贴合时间,至完成贴合。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说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贴合模组,包括上贴合装置(1)和下贴合装置(2),所述上贴合装置(1)包括上贴合治具(11),所述上贴合治具(11)上设置有仿形凹槽,所述仿形凹槽被配置为容置眼镜本体(100);所述下贴合装置(2)包括下贴合治具(21),所述下贴合治具(21)上设置有仿形凸起,所述仿形凸起被配置为放置膜片(200);所述仿形凸起能够与所述仿形凹槽相配合以使所述眼镜本体(100)和所述膜片(200)相贴合;
加热模组(3),包括加热机构(31)和移动驱动机构(32),所述移动驱动机构(32)能够驱动所述加热机构(31)移动至所述下贴合治具(21)的上方以对所述膜片(200)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贴合装置(1)还包括上加热组件(12),所述上加热组件(12)设置在所述上贴合治具(11)的下方,用于加热所述眼镜本体(100);和/或
所述下贴合装置(2)还包括下加热组件(22),所述下加热组件(22)设置在所述下贴合治具(21)的下方,用于加热所述膜片(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驱动机构(32)包括第一移动组件(321)、第二移动组件(322)和第三移动组件(323),所述加热机构(3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321)上,所述第一移动组件(321)能够驱动所述加热机构(31)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32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322)上,所述第二移动组件(322)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321)沿第一水平方向运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322)设置在所述第三移动组件(323)上,所述第三移动组件(323)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322)沿第二水平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模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贴合模组沿第二水平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移动组件(321)和所述第二移动组件(322)均设置在两个所述贴合模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31)包括加热灯管,所述加热灯管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321)上,所述加热灯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322)的延伸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加热灯管沿第三移动组件(323)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动组件(323)包括导轨和固定架,所述导轨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两个所述贴合模组均设置在所述导轨的一侧,所述固定架伸入两个贴合模组之间且能够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322)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模组(4),所述检测模组(4)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且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322)相对设置,所述检测模组(4)用于检测所述上贴合治具(11)中所述眼镜本体(100)的位置以及所述下贴合治具(21)中所述膜片(200)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贴合装置(2)还包括第一夹持定位机构(24)和第二夹持定位机构(25),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定位机构(24)沿所述下贴合治具(2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下贴合治具(21)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夹持定位机构(25)沿所述下贴合治具(21)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下贴合治具(21)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定位机构(24)和所述第二夹持定位机构(25)均能够与所述下贴合治具(21)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贴合治具(1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眼镜本体(100)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一固定孔以将所述眼镜本体(100)固定在所述上贴合治具(11)上。
CN201921532830.3U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贴合机 Active CN210590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2830.3U CN210590572U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贴合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2830.3U CN210590572U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贴合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90572U true CN210590572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3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32830.3U Active CN210590572U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贴合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905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5413A (zh) * 2021-04-02 2021-07-23 芜湖毅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柔性涂胶系统的产品固定工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5413A (zh) * 2021-04-02 2021-07-23 芜湖毅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柔性涂胶系统的产品固定工装
CN113145413B (zh) * 2021-04-02 2022-12-27 芜湖毅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柔性涂胶系统的产品固定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2797B (zh) 贴合方法、贴合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121069A1 (zh) 贴膜设备
CN210590572U (zh) 一种贴合机
CN111862796A (zh) 贴合组件、贴合垫及贴合设备
CN111469529A (zh) 一种全自动撕膜变曲率曲面贴合检测一体机
CN209851583U (zh) 有承载膜腔体真空贴合设备
CN110757782A (zh) 一种真空贴合设备
KR101773771B1 (ko) 그립형 부착장치
CN111862795B (zh) 贴合设备
CN211279742U (zh) 一种贴膜机
CN110650621B (zh) 治具、预压装置及绑定设备
CN219191280U (zh) 贴合装置及贴膜设备
CN212579207U (zh) 一种贴膜装置
CN110466144A (zh) 一种贴合机
CN204129375U (zh) 撕膜支撑吸板结构及偏光片贴附机
CN112874118A (zh) 一种v型态真空贴合装置
CN110576595B (zh) 一种曲面贴合设备及曲面贴合方法
CN209794589U (zh) Lcm自动贴合设备
CN205256733U (zh) 一种检测安装机构
CN216942217U (zh) 一种显示屏贴合装置及设备
CN115405599A (zh) 一种自动贴合系统及方法
CN212889340U (zh) 一种贴合设备
CN210339548U (zh) 一种贴合机
CN211251335U (zh) 一种专业ccd视觉自动定位贴合装置
CN112936934A (zh) Vr眼镜框加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21 building e, No.7 Huasong Road, high tech Zone,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Xim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321 building e, No.7 Huasong Road, high tech Zone,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SAMON AUTOMATIC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