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54030U - 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和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和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54030U CN210554030U CN201921062882.9U CN201921062882U CN210554030U CN 210554030 U CN210554030 U CN 210554030U CN 201921062882 U CN201921062882 U CN 201921062882U CN 210554030 U CN210554030 U CN 2105540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inlet
- door
- duct
- conditioning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和电动汽车,该空调箱包括壳体和设置在该壳体内的风道,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在电动汽车的发动机舱内的安装部,且壳体具有用于与前围板抵接的后侧面,该后侧面开设有内进风口和送风口,壳体设置有用于将风道与车外环境连通的外进风口,外进风口邻近于内进风口设置,并且风道内设置有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的进风门,在第一位置,进风门避让外进风口且封闭内进风口,在第二位置,进风门避让内进风口且封闭外进风口。这样,该空调箱的设置便于拆装和维修、有益于增大乘员舱的可利用空间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独立的内外循环,以便于容易地将车内的温度调整到适宜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和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动汽车的研发设计通常是基于传统燃油汽车进行的。由于电动汽车不再使用发动机,因此,可以将空调箱从乘员舱的仪表板内侧移出,并将空调箱放入传统燃油车辆的发动机舱中,以便于车辆的空调箱的拆装和维修、增大乘员舱的可利用空间。
然而,这种空调箱并没有严格划分内循环和外循环,即内循环时吹入乘员舱内的新风仍是来自车外。那么在炎热的夏季或寒冷的冬季使用空调箱时,车内的温度难以通过空调箱调整到适宜范围,这会很大程度地降低汽车的乘用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该空调箱的设置便于拆装和维修、有益于增大乘员舱的可利用空间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独立的内外循环,以便于容易地将车内的温度调整到适宜范围。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具有较大的乘员舱空间,具有相互独立的内、外两种新风循环,便于快速的调整乘员舱内的温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空调箱,所述空调箱包括壳体和设置在该壳体内的风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发动机舱内的安装部,且所述壳体具有用于与前围板抵接的后侧面,该后侧面开设有内进风口和送风口,所述内进风口用于将所述风道与乘员舱连通,所述送风口用于将所述风道与所述乘员舱连通,所述壳体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风道与车外环境连通的外进风口,所述外进风口邻近于所述内进风口设置,并且所述风道内设置有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的进风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进风门避让所述外进风口且封闭所述内进风口,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进风门避让所述内进风口且封闭所述外进风口。
可选地,所述空调箱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进风门枢转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传动结构,所述进风门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构造为电机,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始端以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径向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输出轴,末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孔中,该长孔沿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通过周向限位结构连接于所述进风门的第一枢转轴。
可选地,所述空调箱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进风门枢转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传动结构,所述进风门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构造为电机,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始端以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径向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输出轴,末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孔中,该长孔沿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杆的末端通过周向限位结构连接于所述进风门的第一枢转轴。
可选地,所述进风门能够枢转至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在该第三位置,所述进风门避让所述外进风口的同时避让所述内进风口。
可选地,所述风道内设置有止挡条,以限制所述进风门沿从所述第二位置朝向所述第一位置转动的方向越过所述第一位置;
可选择地,所述止挡条上设置有弹性密封条,所述进风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抵接于所述弹性密封条。
可选地,所述空调箱包括设置在所述风道上的制冷/制热器,所述送风口包括吹面送风口、除霜送风口和吹脚送风口,所述风道包括位于所述制冷/制热器后方的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和第三送风道,
所述第一送风道的与所述吹面送风口相对的第一入风口、所述第二送风道的与所述除霜送风口相对的第二入风口以及所述第三送风道的与所述吹脚送风口相对的第三入风口邻近设置,
在所述风道中设置有能够在第一送风位置和第二送风位置之间枢转的第一送风门以及能够在第三送风位置和第四送风位置之间枢转的第二送风门,
在所述第一送风位置,所述第一送风门避让所述第一入风口且封闭所述第二入风口和第三入风口,
在所述第二送风位置,所述第一送风门避让所述第二入风口和第三入风口且封闭所述第一入风口,
在所述第三送风位置,所述第二送风门避让所述第二入风口且封闭所述第三入风口,
在所述第四送风位置,所述第二送风门避让所述第三入风口且封闭所述第二入风口。
可选地,所述空调箱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送风门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二传动结构,所述第一送风门通过第二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空调箱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送风门旋转的第三驱动装置;
可选择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构造为电机,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始端以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径向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输出轴,末端铰接在所述第四连杆的长孔中,该长孔沿所述第四连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四连杆的末端通过周向限位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送风门的第二枢转轴;
可选择地,所述第三驱动装置构造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送风门的第三枢转轴通过联轴器直连。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对接端面上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壳体的对接端面上形成有可伸入所述环形凹槽的环形凸起;
可选择地,所述环形凸起的自由端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内填充有密封橡胶。
可选地,环绕所述后侧面设置有用于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前围板连接的多个凸台安装座,所述后侧面设置有弹性密封垫,该弹性密封垫的后表面高于所述凸台安装座。
可选地,在气体流动方向上,所述风道内设置有位于鼓风机前方的空气过滤器。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空调箱通过安装部安装在发动机舱内,并且位于车辆的前围板的前方,这样,可以避免占用前围板后方的乘员舱的空间,直接打开发动机舱即可进行拆装和维修,操作方便;而且外进风口和内进风口邻近,进风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旋转以封闭其中一个进风口的同时避让另一个,这样,可以避免外界空气通过外进风口,和乘员舱空气通过内进风口同时进入风道中,实现了单独以外界空气为新风来源的外循环,和单独以乘员舱空气为新风来源的内循环,方便用户独立选择新风来源,在外界温度过低或过高时,选用内循环可以容易得将车内空气调整到适宜范围。由此,本公开提供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的便于拆装和维修、有益于增大乘员舱的可利用空间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独立的内外循环,以便于容易地将车内的温度调整到适宜范围。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的左向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的右向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的左视图(去掉第一壳体11、第二驱动装置62);
图4是图3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的右视图的一部分(去掉右壳体);
图6是图5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B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侧面,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环形凹槽,14-环形凸起,
15-密封橡胶,16-紧固件,17-弹性密封垫,18-凸台安装座,19-安装部,
20-格栅,21-外进风口,22-内进风口,
23-进风门,231-第一枢转轴,24-止挡条,241-弹性密封条,
25-第一驱动装置,26-第一传动结构,261-第一连杆,262-第二连杆,
3-吹面送风口,31-第一入风口,
4-除霜送风口,41-第二入风口,
5-吹脚送风口,51-第三入风口,
6-第一送风门,61-第二枢转轴,62-第二驱动装置,
63-第二传动结构,631-第三连杆,632-第四连杆,
7-第二送风门,71-第三驱动装置,
81-空气过滤器,82-鼓风机,83-冷却器,84-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前、后、左、右”是基于空调箱正常安装在车辆中,以车辆为基础进行定义的,以驾驶员位于驾驶位置为基准,驾驶员所面向的方位为前方,反方向为后方,驾驶员的左手所在的方位为左方,反方向为右方,驾驶员的头部所在的方位为上方,反方向为下方,具体对应到附图中:“上、下”对应图3的图面方向的上和下,“前、后”对应图3的图面方向的左和右,“左、右”对应图6的图面方向的右和左;此外,“内、外”是指相对于对应部件自身轮廓的“内、外”。另外,本公开中所使用的序词“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并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下面的描述中在参考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上述方位词或序词等仅是为了方便描述而做的定义,并不用于对本公开进行限制。
根据本公开第一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如图1至图5所示,该空调箱包括壳体和设置在该壳体内的风道,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在电动汽车的发动机舱内的安装部19,且壳体具有用于与前围板抵接的后侧面1,该后侧面1开设有内进风口22和送风口,内进风口22用于将风道与乘员舱连通,送风口用于将风道与乘员舱连通,壳体设置有用于将风道与车外环境连通的外进风口21,外进风口21邻近于内进风口22设置,并且风道内设置有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的进风门23,在第一位置,进风门23避让外进风口21且封闭内进风口22,在第二位置,进风门23避让内进风口22且封闭外进风口21。这里的“避让”是指进风门23不封闭进风口,使进风口和风道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空调箱通过安装部19安装在发动机舱内,并且位于车辆的前围板的前方,这样,可以避免占用前围板后方的乘员舱的空间,直接打开发动机舱即可进行拆装和维修,操作方便;而且外进风口21和内进风口22邻近,进风门2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旋转以封闭其中一个进风口的同时避让另一个,这样,可以避免外界空气通过外进风口21,和乘员舱空气通过内进风口22同时进入风道中,实现了单独以外界空气为新风来源的外循环,或单独以乘员舱空气为新风来源的内循环,方便用户独立选择新风来源,在外界温度过低或过高时,选用内循环可以容易的将车内空气调整到适宜范围。由此,本公开提供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的便于拆装和维修、有益于增大乘员舱的可利用空间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独立的内外循环,以便于容易地将车内的温度调整到适宜范围。
具体地,内进风口22可以设置于后侧面1的上端,外进风口21可以设置于壳体的上侧面的后端,使得内进风口22和外进风口21邻近,并且进风门23可转动地连接于内进风口22和外进风口21之间的壳体部分,这样,可以简化结构,通过一个进风门2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即可实现单独封闭其中一个进风口的同时,避让另一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进风口21和内进风口22处均可以分别设置有可开闭的风门,此处不作限定。送风口可以设置在内进风口22下方,风道形成为倒U形,在气体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鼓风机82、制冷/制热器,并且鼓风机82设置在制冷/制热器的上方,这样,可以减小空调箱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保证空调箱全部设置于发动机舱内。在前围板上可以形成有与内进风口22和后侧面1上的送风口相对应的通风孔,使后侧面1和前围板相抵接,可以减小在前后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并且可以缩小后侧面1上的送风口至车辆仪表板上的送风口之间的路径,减少热量损失。在本公开中,如图3所示,制冷/制热器包括冷却器83和加热器84。
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部19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空调箱的壳体上,用于与发动机舱内的安装支架相连接,以稳固的将空调箱安装在发动机舱内,安装部19可以构造为任意与发动机舱内的安装支架相适应的结构,具体此处不作限定。例如,安装部19上可以形成有螺孔或卡槽,以使空调箱与安装结构螺纹连接或卡接,这样的连接方式简单可靠,便于后期拆装与维修。
另外,如图1和图3所示,外进风口21处可以设置有格栅20,以阻挡外界杂物随着外界空气进入到风道中,附着在鼓风机82和制冷/制热器上,损坏这些部件并且可能污染风道内的空气,从而降低乘员舱内的空气质量。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空调箱包括用于驱动进风门23枢转的第一驱动装置25和第一传动结构26,进风门23通过第一传动结构26与第一驱动装置25传动连接。其中,第一驱动装置25可以与相应的控制系统相连接,以在控制指令下,通过第一传动结构26驱动进风门23旋转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第一驱动装置25和第一传动结构26可以分别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此处不作限定。
可选择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驱动装置25可以构造为电机,第一传动结构26包括第一连杆261和第二连杆262,第一连杆261的始端以沿电机的输出轴的径向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于输出轴,末端铰接在第二连杆262的长孔中,该长孔沿第二连杆26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连杆262的末端通过周向限位结构连接于进风门23的第一枢转轴231。这样,第一连杆261可以随着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即,第一连杆261的末端作往复弧线运动,而该末端铰接于第二连杆262的长孔中,且第二连杆262的末端与第一枢转轴231周向固定地连接在一起,第二连杆262也可以作往复弧线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枢转轴231往复旋转,实现进风门2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第一驱动装置25可以设置在壳体的左或右侧面上,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电机的输出轴难以与进风门23的第一枢转轴231直接连接,可以通过第一传动结构26的第一连杆261和第二连杆262将电机输出轴的旋转转化为第一枢转轴231的旋转;若空间充足,电机的输出轴可以与第一枢转轴231直连。第二连杆262的末端可以形成有截面为十字型的通孔,第一枢转轴231的端部可以形成为与之相配合的形状,从而形成周向限位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周向限位结构可以构造为其他合适的结构,此处不作限定。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进风门23能够枢转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在该第三位置,进风门23避让外进风口21的同时避让内进风口22。也就是说,当进风门23旋转至第三位置时,可以让内进风口22和外进风口21同时与风道连通,乘员舱内的空气和外界空气可以同时进入到风道中。这样,空调箱的新风来源可以是单一的外界空气,或者是单一的乘员舱内的空气,或者是外界空气和乘员舱内的空气的混合体,用户可以独立选择新风来源。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风道内设置有止挡条24,以限制进风门23沿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转动的方向越过第一位置;具体地,止挡条24靠近内进风口22设置,用于限定第一位置,当进风门23从第二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以封闭内进风口22时,由于止挡条24的止挡作用,可以避免进风门23继续旋转。
可选择地,如图4所示,止挡条24上设置有弹性密封条241,进风门23在第一位置时抵接于弹性密封条241。这样,进风门23朝向第一位置旋转与止挡条24相接触时,弹性密封条241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进风门23与止挡条24之间产生磕碰等噪音,也可以对进风门23和止挡条24的接触间隙进行密封,防止漏风。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空调箱包括设置在风道上的制冷/制热器,送风口包括吹面送风口3、除霜送风口4和吹脚送风口5,风道包括位于制冷/制热器后方的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和第三送风道,第一送风道的与吹面送风口3相对的第一入风口31、第二送风道的与除霜送风口4相对的第二入风口41以及第三送风道的与吹脚送风口5相对的第三入风口51邻近设置,在风道中设置有能够在第一送风位置和第二送风位置之间枢转的第一送风门6以及能够在第三送风位置和第四送风位置之间枢转的第二送风门7,在第一送风位置,第一送风门6避让第一入风口31且封闭第二入风口41和第三入风口51,在第二送风位置,第一送风门6避让第二入风口41和第三入风口51且封闭第一入风口31,在第三送风位置,第二送风门7避让第二入风口41且封闭第三入风口51,在第四送风位置,第二送风门7避让第三入风口51且封闭第二入风口41。其中,吹面送风口3用于连通第一送风道与设置在前围板后方的吹面风道,除霜送风口4用于连通第二送风道与设置在前围板后方的除霜风道,吹脚送风口5用于连通第三送风道与设置在前围板后方的吹脚风道。这样,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开通其中任意一种送风口。另外,在第二送风位置和第四送风位置,也可以设置与上文所述的止挡条241和弹性密封条241相同功能的结构,以起到减振缓冲和密封作用。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吹脚送风口5的数量为两个,分布在吹面送风口3左右两侧,第二送风道和第三送风道设置在第一送风道的上方,且第二送风道设置在第三送风道的前方,第三送风道包括两个分布在第一送风道左右两侧的侧通道,该两个侧通道向前延伸至前侧面,以分别与两个吹脚送风口5相连通。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空调箱包括用于驱动第一送风门6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62和第二传动结构63,第一送风门6通过第二传动结构63与第二驱动装置62传动连接;空调箱包括用于驱动第二送风门7旋转的第三驱动装置71。其中,第二驱动装置62可以与相应的控制系统相连接,以在控制指令下,通过第二传动结构63驱动第一送风门6旋转至第一送风位置或第二送风位置;第三驱动装置71可以与相应的控制系统相连接,驱动第二送风门7旋转至第三送风位置或第四送风位置。第二驱动装置62、第二传动结构63和第三驱动装置71均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此处不作限定。
可选择地,如图4所示,第二驱动装置62构造为电机,第二传动结构63包括第三连杆631和第四连杆632,第三连杆631的始端以沿电机的输出轴的径向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于输出轴,末端铰接在第四连杆632的长孔中,该长孔沿第四连杆63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四连杆632的末端通过周向限位结构连接于第一送风门6的第二枢转轴61。其中,第二传动结构63和上述的第一传动结构26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在第四连杆632的末端设置的周向限位结构可以与上述的第二连杆262末端设置的轴向限位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择地,如图4所示,第三驱动装置71构造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送风门7的第三枢转轴通过联轴器直连。第三驱动装置71可以与第一驱动装置25和第二驱动装置62不在同一侧面上,这样可以有充足的空间使得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枢转轴71直接连接,简化结构。
由于空调箱安装在发动机舱内,外部环境较为恶劣,容易受到灰尘、雨水等的侵蚀,所以,空调箱的壳体需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保护壳体内的各零部件。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至图7所示,壳体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的对接端面上形成有环形凹槽13,第二壳体12的对接端面上形成有可伸入环形凹槽13的环形凸起14。这样,环形凸起14伸入到环形凹槽13中,可以阻挡灰尘外界杂物和液体等外界物质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相互对接的端面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壳体内,起到密封作用,从而保证壳体具有良好的整体密封性。环形凸起14的自由端可以形成为渐缩结构,以方便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对接起来。另外,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相互对接后,可以在外侧设置卡扣、螺纹紧固件等结构将两者紧固连接起来,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择地,如图7所示,环形凸起14的自由端与环形凹槽13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内填充有密封橡胶15。这样,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外界杂物从环形凹槽13和环形凸起14的侧壁之间的贴合间隙进入壳体内,具有加强密封的作用。环形凸起14的自由端可以形成为具有尖端的锥形,利于环形凸起14的自由端与密封橡胶15更紧密的抵接,加强密封性。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环绕后侧面1设置有用于通过紧固件16与前围板连接的多个凸台安装座18,后侧面1设置有弹性密封垫17,该弹性密封垫17的后表面高于凸台安装座18。具体地,紧固件16可以是螺柱,一端固定连接在凸台安装座18的后表面,前围板上可以设置有与紧固件16相配合的通孔,紧固件16可以插入该通孔中,使得凸台安装座18的后表面与前围板相抵接,这样,可以压缩设置在后侧面1上的弹性密封垫17,从而在后侧面1与前围板之间起到缓冲减振和密封作用。而且,凸台安装座18的后表面高于后侧面1,可以避免弹性密封垫17被过度压缩而难以具有良好的缓冲减振和密封功能。紧固件16将空调箱和前围板连接起来,可以与上述的安装部19共同协作,将空调箱更稳固的安装在发动机舱内。弹性件17可以是海绵或其他弹性橡胶垫,此处不作限制。
另外,在车辆的仪表板上可以设置有多种控制键,可以用于选择不同的新风来源,不同的送风口,以及可以设置不同的温度和风速。
在空调箱的壳体上还设置有各种伸入壳体内的插接件,用于控制壳体内各零部件,在插接件与壳体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密封结构,以防止外界雨水、杂质等进入壳体中。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的右侧面可以形成有安装通孔,加热器84可以从该安装通孔插入到壳体中,并且加热器84的左端可以通过可拆卸式连接(螺纹连接)固定在壳体内,右端伸出壳体的右侧面,以与相应的控制线路和通电线路相连接,右端可以通过可拆卸式连接(螺纹连接)固定于壳体。右端与壳体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达到防水防尘目的。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在气体流动方向上,风道内可以设置有位于鼓风机82前方的空气过滤器81。这样,可以过滤风道空气中的各种灰尘和杂质,不仅利于延长后面的加热器84和冷却器83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向乘员舱吹入干净的新风,提高乘员舱内的空气质量。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具有较大的乘员舱空间,具有相互独立的内、外两种新风循环,便于快速的调整乘员舱内的温度。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箱包括壳体和设置在该壳体内的风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发动机舱内的安装部(19),且所述壳体具有用于与前围板抵接的后侧面(1),该后侧面(1)开设有内进风口(22)和送风口,所述内进风口(22)用于将所述风道与乘员舱连通,所述送风口用于将所述风道与所述乘员舱连通,所述壳体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风道与车外环境连通的外进风口(21),所述外进风口(21)邻近于所述内进风口(22)设置,并且所述风道内设置有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的进风门(23),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进风门(23)避让所述外进风口(21)且封闭所述内进风口(22),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进风门(23)避让所述内进风口(22)且封闭所述外进风口(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箱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进风门(23)枢转的第一驱动装置(25)和第一传动结构(26),所述进风门(23)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结构(26)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5)传动连接;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5)构造为电机,所述第一传动结构(26)包括第一连杆(261)和第二连杆(262),所述第一连杆(261)的始端以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径向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输出轴,末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杆(262)的长孔中,该长孔沿所述第二连杆(26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杆(262)的末端通过周向限位结构连接于所述进风门(23)的第一枢转轴(2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门(23)能够枢转至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在该第三位置,所述进风门(23)避让所述外进风口(21)的同时避让所述内进风口(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设置有止挡条(24),以限制所述进风门(23)沿从所述第二位置朝向所述第一位置转动的方向越过所述第一位置;
可选择地,所述止挡条(24)上设置有弹性密封条(241),所述进风门(23)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抵接于所述弹性密封条(2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箱包括设置在所述风道上的制冷/制热器,所述送风口包括吹面送风口(3)、除霜送风口(4)和吹脚送风口(5),所述风道包括位于所述制冷/制热器后方的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和第三送风道,
所述第一送风道的与所述吹面送风口(3)相对的第一入风口(31)、所述第二送风道的与所述除霜送风口(4)相对的第二入风口(41)以及所述第三送风道的与所述吹脚送风口(5)相对的第三入风口(51)邻近设置,
在所述风道中设置有能够在第一送风位置和第二送风位置之间枢转的第一送风门(6)以及能够在第三送风位置和第四送风位置之间枢转的第二送风门(7),
在所述第一送风位置,所述第一送风门(6)避让所述第一入风口(31)且封闭所述第二入风口(41)和第三入风口(51),
在所述第二送风位置,所述第一送风门(6)避让所述第二入风口(41)和第三入风口(51)且封闭所述第一入风口(31),
在所述第三送风位置,所述第二送风门(7)避让所述第二入风口(41)且封闭所述第三入风口(51),
在所述第四送风位置,所述第二送风门(7)避让所述第三入风口(51)且封闭所述第二入风口(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箱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送风门(6)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62)和第二传动结构(63),所述第一送风门(6)通过第二传动结构(63)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62)传动连接;所述空调箱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送风门(7)旋转的第三驱动装置(72);
可选择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62)构造为电机,所述第二传动结构(63)包括第三连杆(631)和第四连杆(632),所述第三连杆(631)的始端以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径向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输出轴,末端铰接在所述第四连杆(632)的长孔中,该长孔沿所述第四连杆(63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四连杆(632)的末端通过周向限位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送风门(6)的第二枢转轴(61);
可选择地,所述第三驱动装置(72)构造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送风门(7)的第三枢转轴通过联轴器直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的对接端面上形成有环形凹槽(13),所述第二壳体(12)的对接端面上形成有可伸入所述环形凹槽(13)的环形凸起(14);
可选择地,所述环形凸起(14)的自由端与所述环形凹槽(13)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内填充有密封橡胶(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后侧面(1)设置有用于通过紧固件(16)与所述前围板连接的多个凸台安装座(18),所述后侧面(1)设置有弹性密封垫(17),该弹性密封垫(17)的后表面高于所述凸台安装座(1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其特征在于,在气体流动方向上,所述风道内设置有位于鼓风机(82)前方的空气过滤器(81)。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该电动汽车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62882.9U CN210554030U (zh) | 2019-07-08 | 2019-07-08 | 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和电动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62882.9U CN210554030U (zh) | 2019-07-08 | 2019-07-08 | 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和电动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54030U true CN210554030U (zh) | 2020-05-19 |
Family
ID=70626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062882.9U Active CN210554030U (zh) | 2019-07-08 | 2019-07-08 | 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和电动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54030U (zh) |
-
2019
- 2019-07-08 CN CN201921062882.9U patent/CN2105540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488075B2 (ja) | 電動送風機 | |
JP2003326945A (ja) |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 |
JP5565321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210554030U (zh) | 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箱和电动汽车 | |
JP4103570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空調ユニット | |
JPWO2001045973A1 (ja) |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モジュール及び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 |
CN110901335B (zh) | 一种变频式驻车空调 | |
CN111251821B (zh) | 功能模块重构的新能源汽车用空调系统 | |
CN112693281A (zh) | 一种顶置空调内外循环切换装置及车辆 | |
CN215705838U (zh) | 车辆座椅及车辆 | |
CN220483250U (zh) | 一种纯电动客车多功能导流装置 | |
CN214355441U (zh) | 一种顶置空调内外循环切换装置及车辆 | |
JP3593086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KR20100090358A (ko) | 차량용 공조장치 | |
JP4167439B2 (ja) | モータの取付構造 | |
JPS6099712A (ja) |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 |
JP6472661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217145580U (zh) | 一种带卧铺风口总成的卡车hvac总成 | |
JP4374200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JPS61205505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JP2006056357A (ja) |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 |
JP2003341351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JPH0939546A (ja) |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 |
JP4492517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KR100461194B1 (ko) | 자동차용 공기조화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