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41704U - 一种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41704U
CN210541704U CN201921014261.3U CN201921014261U CN210541704U CN 210541704 U CN210541704 U CN 210541704U CN 201921014261 U CN201921014261 U CN 201921014261U CN 210541704 U CN210541704 U CN 210541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expansion
medical device
control wire
expandabl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142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志
范茗侨
冷德嵘
李常青
李宁
奚杰峰
金鸿雁
韦建宇
刘春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142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41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41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41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包括:闭合夹;夹座;控制线;外套管;致动器;可释放连接部件,所述可释放连接部件具有大致为管状结构,在其远端侧具有径向上可扩张结构,所述可扩张结构的远端部与所述夹座近端部的外壁接合;控制线远端设有扩张致动部件,当控制线向近端拉动时,所述扩张致动部件与所述可扩张结构抵接并驱动所述可扩张结构远端侧径向上扩张,进而释放所述夹座。基于上述设置可以实现对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的简化,并可优化使用手感。

Description

一种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闭合组织的装置,属于人体内使用的医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人体内组织闭合的医疗器具中,可释放的组织闭合夹是常规采用的装置,其通过递送装置将夹体递送至人体内待闭合位置,通过致动线闭合夹子并通过自锁定或其他锁定夹体使得夹子夹持组织并闭合锁止后,将夹体滞留在体内,从而实现组织闭合。而如何实现快速有效的释放过程是这类装置安全有效使用的关键点,也是结构改进的难点。
现有专利CN103989500A公开了该夹子组件包括夹持组件以及夹座,与夹座连接的释放部件包括过渡帽、连接件、卡扣、荆爪等部件,各部件间套设结构相对复杂,荆爪需要与夹座近端的孔精确配合,装配制造工艺难度相对较高。文献EP1328199B1中公开了多种锁定夹臂的外鞘管与连接管可释放连接的方式,而其采用的各种方式中连接管与外鞘管在释放过程中均存在滑动摩擦,即连接管与外鞘管分离时,连接管需要克服其与外鞘管的摩擦力,才能实现释放,这种分离原理导致在闭合夹子组件的过程中,顺滑程度差,在释放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付出更大的拉力才能实现夹子的释放,相应地,在装配过程也会存在更大的困难。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亦或结构相对复杂不易装配,亦或手感不够顺滑操作不便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兼具结构简单、操作手感更优的可重复开闭的组织闭合装置,包括:
闭合夹,具有远端可打开或闭合的至少两片夹腿;夹座,所述夹腿近端部通过定位销轴枢接于所述夹座;控制线,其远端与所述夹腿近端连接以驱动所述闭合夹打开或闭合;外套管,套设于所述控制线外部;致动器,其与所述控制线近端固定连接,通过移动所述致动器以驱动所述控制线移动;还包括可释放连接部件,所述可释放连接部件具有大致为管状结构,在其远端侧具有径向上可扩张结构,所述可扩张结构的远端部与所述夹座近端部的外壁接合;控制线远端设有扩张致动部件,当控制线向近端拉动时,所述扩张致动部件与所述可扩张结构抵接并驱动所述可扩张结构远端侧径向上扩张,进而释放所述夹座。
进一步地,所述闭合夹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夹腿,每个所述夹腿的近端具有容纳所述定位销轴的滑槽,所述滑槽至少具有近端的第一区和位于远端的第二区,所述第一区与所述第二区具有一定夹角,从而限定出:当所述定位销轴在第一区内移动时,所述两个夹腿可重复打开或闭合,当所述定位销轴进入所述第二区时,所述两个夹腿形成锁止闭合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区和第二区相交部分的滑槽内径小于定位销轴直径,当所述致动器施加的朝向近端的驱动力大于所述阈值时,定位销轴由所述第一区进入所述第二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中心线由近端向远端远离夹腿闭合吻合线,所述第二区中心线与所述夹腿闭合吻合线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和第二区相交部分的滑槽内壁上具有一锁止凸起,当所述致动器施加的朝向近端的驱动力大于所述阈值时,定位销轴由所述第一区进入所述第二区。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凸起位于靠近夹腿闭合吻合线一侧的滑槽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凸起具有孔状部,当所述锁止凸起受到所述定位销轴压迫,所述孔状部形变,进而所述定位销轴进入第二区。
进一步地,所述夹腿一体成型,具有远端用于夹持组织的夹持部及能够收纳于夹座内的活动部,所述滑槽位于所述活动部。
进一步地,可释放连接部件呈近圆筒形,在侧壁上开设有由远端向近端延伸的至少一条开槽以形成所述所述可扩张结构,以使在所述扩张致动部件向近端移动并与所述侧壁抵接时,所述开槽扩张,进而所述可释放连接部件远端部由所述夹座近端外壁脱离,释放所述夹座。
进一步地,所述可释放连接部件侧壁上优选等间隔开设4条由远端向近端延伸的开槽。
进一步地,所述可释放连接部件包括:由至少两条沿轴向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扩展片形成的大致管状的所述可扩张结构;扩展片基座,其中,每一扩展片近端与所述扩展片基座远端固定接合,以使扩展片远端在受到所述扩张致动部件向近端的压迫力时,可围绕所述扩展片基座外壁的定位环向外扩展,进而释放所述夹座。
进一步地,所述扩展片远端侧外壁设有沿周向延伸的扩展凹槽,以容纳环绕所述可扩张结构的可弹性回缩的环形件。
进一步地,所述扩展片基座远端设有与所述扩展片远端固定结合的卡槽,所述扩展片和扩展片基座的外壁上设有连续的沿轴向延伸的固定凹槽,以容纳所述定位环。
进一步地,所述可扩张结构由弹性形变材料制成,在撤去压迫力后可复原。
进一步地,所述扩张致动部件为套设于控制线远端的沿轴向由远至近逐渐减小的倒锥台结构,所述释放连接部件中的所述可扩张结构内壁设有扩张凸台,当控制线向近端移动时,带动所述扩张致动部件向近端移动并与所述扩张凸台抵接以驱动所述可扩张结构远端侧径向上扩张。
进一步地,所述扩张致动部件为套设于控制线远端的滑块结构,所述滑块结构为球形、或圆柱形;所述释放连接部件中的所述可扩张结构内壁呈距中心轴距离由远至近逐渐减小的漏斗形,当控制线向近端移动时,带动所述扩张致动部件向近端移动并与所述可扩张结构内壁抵接以驱动所述可扩张结构远端侧径向上扩张。
进一步地,所述各夹腿近端通过一致动销轴枢转连接,控制线远端具有弯钩结构、或闭合孔结构,且所述弯钩结构、或闭合孔结构同样枢接于所述致动销轴并通过凸轮结构致动所述夹腿打开或闭合。
进一步地,所述夹腿近端具有卡钩,在锁定闭合状态下,与夹座近端内壁锁定凸台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线远端具有台阶结构,当控制线向近端移动时,所述台阶结构与所述扩张致动部件远端面抵接以驱动所述扩张致动部件向近端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可释放连接部件近端与所述外套管远端间设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内设有复位弹簧,与所述扩张致动部件接合,并提供使所述扩张致动部件复位的弹力。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线具有至少两个区域,所述控制线远端由多股钢丝绕制而成,近端由单股钢丝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可释放连接部件远端具有卡合键,所述夹座近端外壁沿圆周向设有卡合凹槽,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卡合键位于所述卡合凹槽以实现夹座与所述可释放连接部件的接合,所述卡合键优选向所述可释放连接部件中心轴垂直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具有由外管与内管间隙套叠而成的双层结构,内管为低摩擦系数的高分子材质制成。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优化现有夹子组件的可释放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可重复开闭装置实现释放的部件仅包括径向上可扩张的可释放连接部件,以及套设在控制线远端的扩张致动部件,结构更为简单,相应装配过程也更为便捷。
2、本实用新型中,夹座在释放过程中,夹座与可释放连接部件不存在任何滑动摩擦,当可释放连接部件在扩张致动部件驱动下径向扩张时,夹座立即被释放,整个过程无需克服由滑动摩擦带来的阻滞,具有更优的操作手感。
3、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释放结构,使得夹子组件兼具枢转连接的夹臂结构的手感顺滑且锁定可靠的性能,以及径向释放结构所具有的结构简单、释放阻力小等优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枢转连接下两个夹片的致动和锁定难题,相比于现有的靠自身弹性弯折的U型夹子(如奥林巴斯、波士顿科学生产的弹性偏压夹子组件),如何实现具有枢轴连接的两个夹片的致动、夹紧、锁定、释放等一系列关键操作是这一领域较难设计和克服的技术点,本实用新型巧妙地通过径向释放结构解决了难题,实现了夹子组件的快速、顺滑释放。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中可重复开闭的闭合装置的整体视图;
图2为可重复开闭的闭合装置远端立体视图;
图3为可释放连接部件立体视图;
图4为闭合夹侧视图;
图5为闭合夹滑槽部分放大视图;
图6为闭合夹锁止状态下夹座近端放大视图;
图7为夹腿侧视图;
图8为闭合夹打开状态下侧视图;
图9为闭合夹打开状态下与控制线连接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夹座立体视图;
图11为可重复开闭的闭合装置过渡管部分剖视图;
图12为第二实施例中可重复开闭的闭合装置远端立体视图;
图13为第二实施例中可重复开闭的闭合装置可释放连接部件远端扩张状态立体视图;
图14为第二实施例中可释放连接部件远端放大图;
图15为第二实施例中可释放连接部件远端扩张状态立体视图;
图16为控制线与扩张致动部件装配示意图;
图17为控制线与扩张致动部件连接示意图;
图18为控制线与扩张致动部件连接示意图;
图19为控制线与扩张致动部件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闭合夹,11-夹腿,12-夹持部,13-活动部,14-第一区,15-第二区,16-锁止凸起,17-孔状部,18-夹腿尾孔,19-卡钩,2-夹座,21-定位销轴,22-致动销轴,23-定位销轴孔,24-U形槽口,25-导向槽,26-卡合凹槽,27-锁定凸台,3-可释放连接部件,31-可扩张结构,32-开槽,33-卡合键,3’-可释放连接部件,31’-扩展片,32’-扩展片基座,33’-扩展凹槽,34’-环形件,35’-定位环,36’-固定凹槽,37’-卡合键,4-外套管,41-过渡管,42-复位弹簧,5-控制线,51-控制线远端,52-控制线连接管,53-控制线近端,54-控制线闭合孔结构,55-扩张致动部件,56-近端导向部,57-远端面,6-手柄,7-致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作详细说明。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对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一些名词进行说明。近端是指靠近体外操作者的一段;远端是指位于体内待闭合组织的一端;轴向是指沿控制线延伸的纵向方向;径向是指与轴向垂直方向延伸方向;周向是指沿环绕轴向的圆周方向;锁止状态,各夹腿处于闭合状态并由夹座不可逆地形成锁定的状态;阈值是指在闭合夹处于锁止闭合状态后,使得可释放连接部件与夹座分离时力的值;闭合吻合线,各夹腿闭合吻合状态下的纵向中心线。
图1-11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图1为第一实施例中可重复开闭的组织闭合装置的整体视图。如图1所示,该可重复开闭的组织闭合装置包括:闭合夹1,其具有两片远端可相对打开或闭合的夹腿11;夹座2,夹腿11的近端通过固定于夹座2远端的定位销轴21枢接于夹座2,并在闭合夹1处于闭合状态时,夹腿11的近端收纳于夹座2内;控制线5,其远端与夹腿11近端通过致动销轴22枢转联接,进而通过牵动控制线5以驱动闭合夹1打开或闭合;外套管4,其套设于控制线5的外部,用于保护控制线并为控制线在轴向移动的支撑,其中外套管远端侧可以相对于近端侧旋转,近端侧与手柄连接;致动器7,其与控制线5近端固定连接,通过沿轴向前后移动致动器7以驱动控制线5移动;手柄6,与所述外套管4近端固定联接,并且限定所述致动器7沿轴线移动的位移,其中,控制线5近端部具有台阶管,以与手柄远端内壁台阶卡合连接,控制线近端的台阶管外部形状为非圆形的异形结构从而实现传递手柄施加的旋转扭力。
如图2-3、11所示,该可重复开闭的组织闭合装置还包括可释放连接部件3,其具有大致为管状结构,其近端与外套管4联接,在其远端侧具有径向上可扩张结构31,该可扩张结构31的远端部与夹座2近端部的外壁接合;控制线5远端设有扩张致动部件55,当控制线5向近端拉动时,扩张致动部件55与可扩张结构31内壁抵接并提供给可扩张结构31径向上扩张的驱动力,并驱动可扩张结构31的远端侧径向上扩张,进而释放夹座2。其中可扩张结构31由弹性形变材料制成,故可在在撤去由扩张致动部件55提供的压迫力后可实现形状的复原。此外,本实施例中,可释放连接部件3远端具有卡合键33,夹座2近端外壁沿圆周向设有卡合凹槽26,在自然状态下卡合键33位于卡合凹槽26以实现夹座2与可释放连接部件3的接合,卡合键33优选向可释放连接部件3中心轴垂直延伸。
本实施例中,在操作时,控制线5在手柄6上限位滑动的致动器7相对手柄6芯杆向后运动时外套管4被固定在手柄6的芯杆上并起到支撑控制线5向后的力作用,以迫使控制线5远端端部断裂或变形,或者近端的致动销轴22变形或断裂,进而使得控制线远端与致动销轴22分离时利用控制线5向后运动时扩张致动部件55产生的侧向压迫力使可扩张结构31张开,此时可扩张结构31远端的卡合键33与夹座近端外壁圆周向设置的卡合凹槽26分离,从而实现闭合夹1与可释放连接部件3分离,进而滞留在体内。操作时,当手柄6旋转时产生扭矩能通过控制线5向前传递扭矩,由于夹座2近端外壁上的卡合凹槽26与可扩张结构31远端的卡合键33间隙配合,轴向不可前后移动,但可以实现绕轴向的旋转运动。
基于上述设计,操作者仅需向近端拉动控制线5,使得闭合夹1处于锁定闭合状态下,且当拉力大于一阈值时,可扩张结构31被扩张致动部件55压迫扩张,夹座便可实现释放,不仅结构简单,且整个释放过程不存在任何滑动摩擦,操作手感更为顺滑,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适用便捷度。与现有自闭合夹子释放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最大的改进创新之处在于,有效地将径向扩展释放结构与将通过枢轴连接的夹子组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保留了径向扩张释放部件结构简单、释放快速等优点,又同时保留了枢转结合夹子组件的无摩擦、手感顺滑等优点。具体地讲,现有技术中夹子组件可以分为依赖金属材质制成的自闭合夹子(如专利文献EP1328199B1)和类似于活检钳结构的枢转连接夹子(如专利文献CN103989500A),前者,依赖夹子自身弹性记忆效应在不受外力情况下处于常闭状态,故设计释放结构时无需考虑释放过程和夹子闭合联动的问题,而这种夹子存在自闭合导致的加持力不可控、打开夹子结构设计困难等缺陷,而枢转连接夹子由于枢转结构与控制线的连接是设计难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解决方案是将固定夹子组件的夹座或外套管设计为具有固定的夹持通道的筒型结构以满足夹子组件相对稳定的打开或闭合位置,而难以想到也不易实现将起到固定、限位作用的夹座或外套管设计为径向形变。本实用新型的研发人员在试验中不断探索、尝试,创新性地将径向扩展支座和枢转连接夹子组件进行结合,通过上述特定的结构设计方式实现了兼具结构简单、操作手感更优的可重复开闭的组织闭合装置。
接下来基于图2-3对本实施例中可释放连接部件3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说明。可释放连接部件3为具有中心通道的圆筒形结构,在其侧壁上等间距开设有由远端向近端延伸的4条开槽32,从而构成远端侧能够向外扩张的可扩张结构31,以使在扩张致动部件55向近端移动时与可扩张结构31内侧壁抵接时,在压迫力的驱动下致使开槽32扩张,可扩张结构31远端侧的卡合键33从夹座近端外壁上的卡合凹槽26中脱离,进而释放所述夹座。当然,开槽3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装置尺寸而变化,如2、3、4、5等,均能够实现可扩张结构31的扩张。
基于图4-9对第一实施例中闭合夹1和夹座2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中优选闭合夹1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夹腿11,每个夹腿11的近端具有容纳定位销轴21的滑槽,滑槽具有近端的第一区14和位于远端的第二区15,第一区14与第二区15具有一夹角,通过该夹角大小设计以对夹腿间张开最大角度的控制。通过第一、第二区限定出:当定位销轴21在第一区14内移动时,两个夹腿11可重复打开或闭合,当定位销轴21进入第二区15时,两个夹腿11形成锁止闭合状态。其中,第一区14和第二区15相交部分具有以锁止凸起16,进而使得此处的滑槽内径小于定位销轴21的直径,当致动器7施加的朝向近端的驱动力大于一阈值时,定位销轴21压迫锁止凸起16产生形变,进而由第一区14进入第二区15。本实施例中第一区14的中心线由近端向远端远离夹腿闭合吻合线,第二区15的中心线与夹腿闭合吻合线A平行,进而实现定位销轴21在第一区14内移动时,两个夹腿11可重复打开或闭合,而进入第二区15内时,两个夹腿可以紧密闭合。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锁止凸起16位于靠近夹腿闭合吻合线A一侧的滑槽内壁上,且锁止凸起16具有孔状部17,当锁止凸起16受到定位销轴21压迫时,孔状部17压缩形变,拐点处滑槽内径增加,定位销轴21进入第二区15。
此外,夹腿11优选为一体成型结构,其具有远端用于夹持组织的夹持部12及能够收纳于夹座2内的活动部13,滑槽位于活动部13。各夹腿11近端具有夹腿尾孔18,致动销轴22穿过该夹腿尾孔18,从而使得各夹腿通过致动销轴22枢转连接,同时控制线5远端具有闭合孔结构54,且闭合孔结构54同样枢接于该致动销轴22,进而通过夹腿尾部的凸轮结构实现在拉动控制线5的过程中驱动两夹腿11相对打开或闭合。其中,控制线5远端的闭合孔结构54还可以替换为弯钩结构,在锁定闭合夹1的过程中,控制线5远端的弯钩结构或闭合孔结构54断裂或变形以实现与致动销轴22的分离,或者致动销轴22变形或断裂进而与控制线5远端结构分离。此外,夹腿尾端的夹腿尾孔18可以为圆形或长圆形,以实现枢转连接即可。
如图6所示,闭合夹1的两个夹腿11近端均具有卡钩19,在控制线向近端移动以驱动两夹腿闭合后,卡钩19与夹座2近端内壁锁定凸台27卡合,进而形成锁止闭合状态,夹腿11无法再次打开。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控制线5更好地传递扭矩以及前端具有柔顺性能以顺利通过内镜通道,控制线5可以由多段线组成,其中远端部51由多股钢丝绕制而成,近端部53由单股钢丝制成且具有较高的硬度传递轴向力以及旋转扭矩。控制线连接管52起到连接远端部51与近端部53的作用,可以通过铆接、焊接92两端来固定。进一步地,外套管4内设有控制间隙及减少摩擦力的高分子塑料管,优选的,外套管4具有由外管与内管间隙套叠而成的双层结构,内管为低摩擦系数的高分子材质制成。
如图10所示夹座具体结构,夹座2具呈U形结构,其具有容纳夹腿11的U形槽口24以及固定远端销轴的定位销轴孔23,近端内壁具有约束致动销轴22的导向槽25,近端端部外壁具有与可扩张结构31远端侧的卡合键33可分离接合的卡合凹槽26。
如图11所示优选外套管结构,可释放连接部件3近端与外套管4远端间设有过渡管41。过渡管41内设有复位弹簧42,该复位弹簧可以与套设在控制线5外侧的扩张致动部件55近端面固定接合或抵接,目的在于提供使扩张致动部件55向远端复位的弹力,以确保在消除控制线向近端的拉力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扩张致动部件55恢复至可释放连接部件3远端,进而消除使可扩张结构31向外扩张的压迫力,可扩张结构31在自身弹性恢复至原始自然状态。通过采用复位弹簧,可以使的可释放连接部件3能以最短时间恢复初始状态。
如图12-15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对第一实施例中可释放连接部件3的结构进行变化。该实施例中,可释放连接部件3’包括:由四条沿轴向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扩展片31’形成的大致管状的可扩张结构;以及扩展片基座32’,其中,每一扩展片31’近端与扩展片基座32’远端固定接合,以使扩展片31’远端在受到扩张致动部件55向近端的压迫力时,可围绕扩展片基座32’外壁的定位环35’向外扩展,进而释放夹座2。其中,扩展片31’远端侧外壁设有沿周向延伸的33’,以容纳环绕可扩张结构的可弹性回缩的环形件34’。扩展片基座32’远端设有与扩展片31’远端固定结合的卡槽,扩展片31’和扩展片基座32’的外壁上设有连续的沿轴向延伸的固定凹槽36’,以容纳定位环35’,同时扩展片31’远端侧外壁设有沿周向延伸的扩展凹槽33’,以容纳环绕可扩张结构的可弹性回缩的环形件34’。
本实施例中,在操作时,控制线5向后运动时扩张致动部件55产生侧向压迫力,此时,扩展片31’近端在定位环35’的紧固作用下与扩展基座32’紧密连接,而各扩展片31’的远端受到侧向压迫力,可弹性回缩的环形件34’扩张,各扩展片31’以定位环35’为轴,向外扩展,进而实现闭合夹1与可释放连接部件3’的分离,使得闭合夹1滞留在体内。
如图16-17所示的控制线5与扩张致动部件55配置结构图中,扩张致动部件55为套设于控制线5远端的沿轴向由远至近逐渐减小的倒锥台结构,可释放连接部件3中的可扩张结构31内壁设有扩张凸台38,当控制线5向近端移动时,带动扩张致动部件55向近端移动并与扩张凸台38抵接以驱动可扩张结构31远端侧径向上扩张。此外,控制线5远端具有台阶结构,当控制线5向近端移动时,台阶结构与扩张致动部件55远端面抵接以驱动扩张致动部件55向近端移动。
如图18-19所示另一优选控制线5与扩张致动部件55配置结构图中,扩张致动部件55的结构可以替换为圆柱形或球形,可释放连接部件3中的可扩张结构31内壁呈距中心轴距离由远至近逐渐减小的漏斗形,当控制线5向近端移动时,带动扩张致动部件55向近端移动并与可扩张结构31内壁抵接以驱动可扩张结构31远端侧径向上扩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2)

1.一种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包括:
闭合夹,具有远端可打开或闭合的至少两片夹腿;
夹座,所述夹腿近端部通过定位销轴枢接于所述夹座;
控制线,其远端与所述夹腿近端连接以驱动所述闭合夹打开或闭合;
外套管,套设于所述控制线外部;
致动器,其与所述控制线近端固定连接,通过移动所述致动器以驱动所述控制线移动;
其特征在于:
包括可释放连接部件,所述可释放连接部件具有大致为管状结构,在其远端侧具有径向上可扩张结构,所述可扩张结构的远端部与所述夹座近端部的外壁接合;控制线远端设有扩张致动部件,当控制线向近端拉动时,所述扩张致动部件与所述可扩张结构抵接并驱动所述可扩张结构远端侧径向上扩张,进而释放所述夹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夹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夹腿,每个所述夹腿的近端具有容纳所述定位销轴的滑槽,所述滑槽至少具有近端的第一区和位于远端的第二区,所述第一区与所述第二区具有一定夹角,从而限定出:当所述定位销轴在第一区内移动时,所述两个夹腿可重复打开或闭合,当所述定位销轴进入所述第二区时,所述两个夹腿形成锁止闭合状态,其中,
所述第一区和第二区相交部分的滑槽内径小于定位销轴直径,当所述致动器施加的朝向近端的驱动力大于一阈值时,定位销轴由所述第一区进入所述第二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中心线由近端向远端远离夹腿闭合吻合线,所述第二区中心线与所述夹腿闭合吻合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和第二区相交部分的滑槽内壁上具有一锁止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凸起位于靠近夹腿闭合吻合线一侧的滑槽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凸起具有孔状部,当所述锁止凸起受到所述定位销轴压迫,所述孔状部形变,进而所述定位销轴进入第二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腿一体成型,具有远端用于夹持组织的夹持部及能够收纳于夹座内的活动部,所述滑槽位于所述活动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可释放连接部件呈近圆筒形,在侧壁上开设有由远端向近端延伸的至少一条开槽以形成所述可扩张结构,以使在所述扩张致动部件向近端移动并与所述侧壁抵接时,所述开槽扩张,进而所述可释放连接部件远端部由所述夹座近端外壁脱离,释放所述夹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释放连接部件侧壁上优选等间隔开设4条由远端向近端延伸的开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释放连接部件包括:由至少两条沿轴向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扩展片形成的大致管状的所述可扩张结构;扩展片基座,其中,每一扩展片近端与所述扩展片基座远端固定接合,以使扩展片远端在受到所述扩张致动部件向近端的压迫力时,可围绕所述扩展片基座外壁的定位环向外扩展,进而释放所述夹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片远端侧外壁设有沿周向延伸的扩展凹槽,以容纳环绕所述可扩张结构的可弹性回缩的环形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片基座远端设有与所述扩展片远端固定结合的卡槽,所述扩展片和扩展片基座的外壁上设有连续的沿轴向延伸的固定凹槽,以容纳所述定位环。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扩张结构由弹性形变材料制成,在撤去压迫力后可复原。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致动部件为套设于控制线远端的沿轴向由远至近逐渐减小的倒锥台结构,所述释放连接部件中的所述可扩张结构内壁设有扩张凸台,
当控制线向近端移动时,带动所述扩张致动部件向近端移动并与所述扩张凸台抵接以驱动所述可扩张结构远端侧径向上扩张。
15.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致动部件为套设于控制线远端的滑块结构,所述滑块结构为球形、或圆柱形;所述释放连接部件中的所述可扩张结构内壁呈距中心轴距离由远至近逐渐减小的漏斗形,
当控制线向近端移动时,带动所述扩张致动部件向近端移动并与所述可扩张结构内壁抵接以驱动所述可扩张结构远端侧径向上扩张。
16.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夹腿近端通过一致动销轴枢转连接,控制线远端具有弯钩结构、或闭合孔结构,且所述弯钩结构、或闭合孔结构同样枢接于所述致动销轴并通过凸轮结构致动所述夹腿打开或闭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腿近端具有卡钩,在锁定闭合状态下,与夹座近端内壁锁定凸台卡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远端具有台阶结构,当控制线向近端移动时,所述台阶结构与所述扩张致动部件远端面抵接以驱动所述扩张致动部件向近端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释放连接部件近端与所述外套管远端间设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内设有复位弹簧,与所述扩张致动部件接合,并提供使所述扩张致动部件复位的弹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具有至少两个区域,所述控制线远端由多股钢丝绕制而成,近端由单股钢丝制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释放连接部件远端具有卡合键,所述夹座近端外壁沿圆周向设有卡合凹槽,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卡合键位于所述卡合凹槽以实现夹座与所述可释放连接部件的接合,所述卡合键优选向所述可释放连接部件中心轴垂直延伸。
22.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具有由外管与内管间隙套叠而成的双层结构,内管为低摩擦系数的高分子材质制成。
CN201921014261.3U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 Active CN210541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4261.3U CN210541704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4261.3U CN210541704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41704U true CN210541704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63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14261.3U Active CN210541704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4170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0782A1 (zh) * 2019-07-01 2021-01-07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
CN113116438A (zh) * 2021-04-08 2021-07-16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吻合器稳定夹持机构
WO2021249331A1 (zh) * 2020-06-12 2021-12-16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分离连接且连接力可变的夹子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0782A1 (zh) * 2019-07-01 2021-01-07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
WO2021249331A1 (zh) * 2020-06-12 2021-12-16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分离连接且连接力可变的夹子装置
CN113796913A (zh) * 2020-06-12 2021-12-17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抓力小释放力的夹子
CN113116438A (zh) * 2021-04-08 2021-07-16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吻合器稳定夹持机构
CN113116438B (zh) * 2021-04-08 2022-09-23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吻合器稳定夹持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41704U (zh) 一种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
JP6430411B2 (ja) パウチストップを有する試料回収デバイス
CN112168271A (zh) 一种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
US8690899B2 (en) Ligation apparatus
EP0799602A1 (en) Forceps
JP4343104B2 (ja) 女性の腹圧性尿失禁の治療ための尿道下支持アセンブリ
US20040116954A1 (en) Surgical tool for use in expanding a cannula
US20090171147A1 (en) Surgical instrument
EP3878381A2 (en) Through the scope tension member release clip
US9603614B2 (en) Medical gripping device
CN112135572A (zh) 夹持装置
WO2020095428A1 (ja) クリップユニットおよび内視鏡クリップ
JPH0938097A (ja) 内視鏡用鉗子装置
US5490861A (en) Track guided end effector assembly for use with endoscopic instruments
CN211156072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分体式限力抓钳
CN219271031U (zh) 一种止血夹组件及应用其的止血夹
CN216455119U (zh) 一种绝缘套及应用其的手术设备
WO2020121394A1 (ja) 医療機器
US20220386856A1 (en) Multi-processing device for an endoscope and use method thereof
CA2194775A1 (en) Track guided end effector assembly
CN214434335U (zh) 一种组织牵引装置
JP4059739B2 (ja) 拡開式把持鉗子
CN219814243U (zh) 一种一次性内镜用剪刀
KR102187128B1 (ko) 내시경용 클립장치
CN212382679U (zh) 引导件及圆管型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