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40800U - 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40800U CN210540800U CN201920764806.6U CN201920764806U CN210540800U CN 210540800 U CN210540800 U CN 210540800U CN 201920764806 U CN201920764806 U CN 201920764806U CN 210540800 U CN210540800 U CN 2105408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
- pot cover
- exhaust hole
- channel
- coo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盖合到锅体上形成烹饪腔,锅盖上设有供蒸汽通入烹饪腔的进气通道,锅盖上设置有凸台,凸台上设有供蒸汽排出烹饪腔的排气孔,烹饪腔内的蒸汽经排气孔向锅盖外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排气孔设置在凸台上,使得排气孔的上端和锅盖的上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因为排气孔的上端高于锅盖的上表面,所以凸台上形成的冷凝水会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凸台滑下到锅盖的上表面,防止排气孔处聚集冷凝水,聚集在锅盖上表面的冷凝水则无法越过凸台流入排气孔中,有效防止冷凝水通过排气孔回流至烹饪腔内,保证食物的清洁和烹饪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烹饪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锅盖上设置有进气通道和排气孔,锅盖盖合在锅体上形成烹饪腔,携带大量热能的水蒸汽从进气通道进入烹饪腔,与烹饪腔中的食物进行热交换,对食物进行加热烹制,然后从排气孔排出烹饪腔,以防止不停进入烹饪腔的水蒸汽导致烹饪腔的压力过大;但是,当排气孔排出的水蒸汽遇到排气孔外的空气时,因为水蒸汽的温度高于排气孔外空气的温度,所以水蒸汽会发生遇冷液化现象,形成冷凝水聚集在排气孔附近的锅盖上表面,当冷凝水聚集到一定量的时候,冷凝水会携带着锅盖上表面的灰尘顺着排气孔回流到烹饪腔中,对食物造成污染同时影响食物的烹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防止冷凝水从排气孔回流到烹饪腔的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盖合到锅体上形成烹饪腔,锅盖上设有供蒸汽通入烹饪腔的进气通道,锅盖上设置有凸台,凸台上设有供蒸汽排出烹饪腔的排气孔,烹饪腔内的蒸汽经排气孔向锅盖外排出。
在上述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中,锅盖上连接有冷凝件,冷凝件上设置有连通烹饪腔和排气孔的冷凝通道。
在上述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中,冷凝通道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或者不重合。
在上述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中,冷凝通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连接处的截面为非圆形。
在上述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中,冷凝件上设置有盖合在进气口上的防堵板,防堵板上设置有多个防堵孔,防堵孔连通冷凝通道和烹饪腔。
在上述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中,防堵板和冷凝件通过旋扣连接。
在上述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中,冷凝件和锅盖分体设置。
在上述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中,冷凝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锅盖上。
在上述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中,排气孔向冷凝件延伸设置有引导部,引导部和冷凝件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上述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中,引导部伸入冷凝通道中,冷凝件上设有密封槽,密封圈设于密封槽中且与引导部相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盖合到锅体上形成烹饪腔,锅盖上设有供蒸汽通入烹饪腔的进气通道,锅盖上设置有凸台,凸台上设有供蒸汽排出烹饪腔的排气孔,烹饪腔内的蒸汽经排气孔向锅盖外排出。该技术方案有如下技术效果:
现有的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锅盖上设置有进气通道和排气孔,锅盖盖合在锅体上形成烹饪腔,携带大量热能的水蒸汽从进气通道进入烹饪腔,与烹饪腔中的食物进行热交换,对食物进行加热烹制,然后从排气孔排出烹饪腔;但是,当排气孔排出的水蒸汽遇到排气孔外的空气时,因为水蒸汽的温度高于排气孔外空气的温度,所以水蒸汽会发生遇冷液化现象,形成冷凝水聚集在排气孔附近的锅盖上表面,当冷凝水聚集到一定量的时候,冷凝水会携带着锅盖上表面的灰尘顺着排气孔回流到烹饪腔中,对食物造成污染同时影响食物的烹饪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锅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出于锅盖上表面的凸台,通过将排气孔设置在凸台上,使得排气孔的上端和锅盖的上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因为排气孔的上端高于锅盖的上表面,所以凸台上形成的冷凝水会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凸台滑下到锅盖的上表面,防止排气孔处聚集冷凝水,聚集在锅盖上表面的冷凝水则无法越过凸台流入排气孔中,有效防止冷凝水通过排气孔回流至烹饪腔内,保证食物的清洁和烹饪效果。
锅盖上连接有冷凝件,冷凝件上设置有连通烹饪腔和排气孔的冷凝通道,烹饪腔中的水蒸汽先经过冷凝通道,再通过排气孔排出,冷凝通道延长了水蒸汽的流动距离,烹饪腔中的高温水蒸汽在通过冷凝通道时,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降温,防止排气孔排出的水蒸汽温度过高而对用户造成烫伤。
冷凝通道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或者不重合,弯折的冷凝通道使得烹饪腔中的水蒸汽受到弯折处的阻挡,无法快速通过冷凝通道,延长了水蒸汽在冷凝通道中的停留时间,对于水蒸汽的降温效果更好,缓冲冷凝通道内蒸汽的冲击力,防止高温水蒸汽直接冲出排气孔而造成用户的烫伤。
冷凝通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连接处的截面为非圆形,当水蒸汽中的气泡经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连接处时,圆形的气泡经过非圆形的连接处,使得气泡各处的拉伸力的大小和方向明显不一致,气泡产生较大扭曲,加快气泡的破裂速度,防止大量气泡在排出排气孔之后才发生破裂导致液体飞溅到锅盖上表面造成斑点或者用户皮肤上造成烫伤,提高烹饪锅具的安全性,且保持锅盖表面的整洁。
冷凝件上设置有盖合在进气口上的防堵板,防堵板上设置有多个防堵孔,防堵孔连通冷凝通道和烹饪腔,防堵板对想要进入冷凝通道的浮沫进行阻挡,防堵孔可供水蒸汽通过而无法供浮沫通过,避免了浮沫溢出排气孔,使得锅盖表面始终可以保持清洁,降低了清洗难度和时间,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防堵板和冷凝件通过旋扣连接,通过旋扣实现防堵板和冷凝件在竖直方向上的固定,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便于用户进行拆装和对冷凝件的内部进行清洗。
冷凝件和锅盖分体设置,当冷凝件发生损坏时,可单独将冷凝件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无需整个更换锅盖,降低维修和更换成本。
冷凝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锅盖上,紧固件的连接稳定,能保证冷凝件与锅盖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使冷凝通道始终对准排气孔,排气稳定。
排气孔向冷凝件延伸设置有引导部,引导部和冷凝件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对排气孔和冷凝通道的连接处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水蒸汽从连接处漏出到锅盖的内部空间影响其他部件运行。
引导部伸入冷凝通道中,冷凝件上设有密封槽,密封圈设于密封槽中且与引导部相抵,冷凝件上设有环形的密封槽,密封圈设于密封槽中且与引导部相抵,冷凝件和锅盖的连接处因引导部多了部分重叠区域,重叠区域和密封圈对于排气孔和冷凝通道的连接起到了双重密封的作用,密封槽对环形的密封圈进行定位,防止密封圈发生轴向上的移动,保证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的立体图;
图2为锅盖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冷凝件的立体图;
图5为冷凝件的剖视图;
图6为防堵板立体图;
图7为烹饪锅具与机体装配图。
附图标记:
100锅体
200锅盖、210进气通道、220排气孔、
300凸台、310引导部、
400冷凝件、410冷凝通道、411第一通道、412第二通道、420旋槽、430密封槽、440安装板
500防堵板、510防堵孔、520卡扣
600密封圈
700机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包括锅体100和锅盖200,锅盖200盖合到锅体100上形成烹饪腔,锅盖200上设有供蒸汽通入烹饪腔的进气通道210,锅盖200上设置有凸台300,凸台300上设有供蒸汽排出烹饪腔的排气孔220,烹饪腔内的蒸汽经排气孔220向锅盖200外排出。现有的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锅盖200上设置有进气通道210和排气孔220,锅盖200盖合在锅体100上形成烹饪腔,携带大量热能的水蒸汽从进气通道210进入烹饪腔,与烹饪腔中的食物进行热交换,对食物进行加热烹制,然后从排气孔220排出烹饪腔;但是,当排气孔220排出的水蒸汽遇到排气孔220外的空气时,因为水蒸汽的温度高于排气孔220外空气的温度,所以水蒸汽会发生遇冷液化现象,形成冷凝水聚集在排气孔220附近的锅盖200上表面,当冷凝水聚集到一定量的时候,冷凝水会携带着锅盖200上表面的灰尘顺着排气孔220回流到烹饪腔中,对食物造成污染同时影响食物的烹饪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锅盖200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出于锅盖200上表面的凸台300,通过将排气孔220设置在凸台300上,使得排气孔220的上端和锅盖200的上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因为排气孔220的上端高于锅盖200的上表面,所以凸台300上形成的冷凝水会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凸台300滑下到锅盖200的上表面,防止排气孔220处聚集冷凝水,聚集在锅盖200上表面的冷凝水则无法越过凸台300流入排气孔220中,有效防止冷凝水通过排气孔220回流至烹饪腔内,保证食物的清洁和烹饪效果。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锅体100和锅盖200,锅盖200盖合到锅体100上形成烹饪腔,锅盖200上设有供携带大量热能的水蒸汽通入烹饪腔的进气通道210,锅盖200上设置有凸台300,凸台300上设有供蒸汽排出烹饪腔的排气孔220,烹饪腔内的水蒸汽经排气孔220向锅盖200外排出。
现有的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锅盖200上设置有进气通道210和排气孔220,锅盖200盖合在锅体100上形成烹饪腔,携带大量热能的水蒸汽从进气通道210进入烹饪腔,与烹饪腔中的食物进行热交换,对食物进行加热烹制,然后从排气孔220排出烹饪腔;但是,当排气孔220排出的水蒸汽遇到排气孔220外的空气时,因为水蒸汽的温度高于排气孔220外空气的温度,所以水蒸汽会发生遇冷液化现象,当冷凝水聚集到一定量的时候,冷凝水会携带着锅盖200上表面的灰尘顺着排气孔220回流到烹饪腔中,对食物造成污染同时影响食物的烹饪效果。本实施例中,锅盖200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出于锅盖200上表面的凸台300,凸台300的侧面为导向斜面,通过将排气孔220设置在凸台300上,使得排气孔220的上端和锅盖200的上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因为排气孔220的上端高于锅盖200的上表面,所以凸台300上形成的冷凝水会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凸台300侧面的导向斜面滑下到锅盖200的上表面,防止排气孔220处聚集冷凝水,聚集在锅盖200上表面的冷凝水则无法越过凸台300流入排气孔220中,有效防止冷凝水通过排气孔220回流至烹饪腔内,保证食物的清洁和烹饪效果,同时凸台300能够增强排气孔220处的厚度和强度,防止排气孔220处发生开裂,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锅盖200上连接有冷凝件400,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冷凝件400连接在锅盖200朝向烹饪腔一侧,冷凝件400上设置有连通烹饪腔和排气孔220的冷凝通道410,烹饪腔中的水蒸汽先经过冷凝通道410,再通过排气孔220排出,冷凝通道410延长了水蒸汽的流动距离,烹饪腔中的高温水蒸汽在通过冷凝通道410时,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降温,防止排气孔220排出的水蒸汽温度过高而对用户造成烫伤。
本实施例中,冷凝通道410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朝向烹饪腔的底壁设置,出气口朝向凸台300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部分重合也可以不重合,即冷凝通道410的中轴线为弯折的线而并非为直线,弯折的冷凝通道410使得烹饪腔中的水蒸汽受到弯折处的阻挡,无法快速通过冷凝通道410,延长了水蒸汽在冷凝通道410中的停留时间,对于水蒸汽的降温效果更好,缓冲冷凝通道410内蒸汽的冲击力,防止高温水蒸汽直接冲出排气孔220而造成用户的烫伤。
本实施例优选的是,进气口和出气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此时冷凝通道410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411和第二通道412,第一通道411由第一冷凝管围成,第二通道412由第二冷凝管围成,第一冷凝管和第二冷凝管均为圆管,第一通道411和第二通道412的中轴线相平行且不重合,第一通道411和第二通道412的连接处的截面为非圆形,当水蒸汽中的气泡经过第一通道411和第二通道412的连接处时,圆形的气泡经过非圆形的连接处,使得气泡各处的拉伸力的大小和方向明显不一致,气泡产生较大扭曲,加快气泡的破裂速度,防止大量气泡在排出排气孔220之后才发生破裂导致液体飞溅到锅盖200上表面造成斑点或者用户皮肤上造成烫伤,提高烹饪锅具的安全性,且保持锅盖200表面的整洁。
本实施例为防止食物在烹饪腔内烹饪时产生的浮沫通过冷凝通道410溢出排气孔220,在冷凝件400上设置了盖合在冷凝通道410的进气口上的防堵板500,防堵板500对想要进入冷凝通道410的浮沫进行阻挡,防堵板500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冷凝通道410和烹饪腔的防堵孔510以供水蒸汽通过,避免了浮沫溢出排气孔220,使得锅盖200表面始终可以保持清洁,降低了清洗难度和时间,提高用户使用体验。防堵板500可以与冷凝件400一体设置也可以与冷凝件400分体设置,为便于对冷凝件400的内部进行清洗,优选的将冷凝件400和防堵板500分体设置,本实施例优选的是,如图6所示,防堵板500和冷凝件400通过旋扣连接,防堵板500上设置有卡扣520,冷凝件400上设置有供卡扣520滑动的旋槽420,安装防堵板500时,只需将卡扣520置入旋槽420的入口并转动防堵板500,卡扣520随防堵板500的转动滑入旋槽420的内部,实现防堵板500和冷凝件400在竖直方向上的固定,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便于用户进行拆装和清洁。
本实施例中,冷凝件400和锅盖200分体设置,使得冷凝件400与锅盖200之间为可拆卸结构,当冷凝件400发生损坏时,可单独将冷凝件400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无需整个更换锅盖200,降低维修和更换成本,冷凝件400可以通过卡接、旋接等连接方式固定在锅盖200上也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在锅盖200上,优选的是在冷凝件400的外侧设置多个安装板440,紧固件穿过安装板440将冷凝件400固定在锅盖200上,保证冷凝件400与锅盖20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使冷凝通道410始终对准排气孔220,排气稳定。
本实施例中,排气孔220向冷凝件400延伸设置有环形的引导部310,引导部310和冷凝件40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600,密封圈600对排气孔220和冷凝通道410的连接处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水蒸汽从连接处漏出到锅盖200的内部空间影响其他部件运行,优选的是,引导部310伸入冷凝通道410中,使得冷凝件400和锅盖200的连接处因引导部310多了部分重叠区域,重叠区域和密封圈600对于排气孔220和冷凝通道410的连接起到了双重密封的作用,冷凝件400上设有环形的密封槽430,密封圈600设于密封槽430中且与引导部310相抵,密封槽430对环形的密封圈600进行定位,防止密封圈600发生轴向上的移动,保证密封性。
如图7所示,烹饪锅具中通入的水蒸汽可以由设置在机体700中的蒸汽发生器提供,蒸汽发生器上连接有蒸汽输出口,烹饪锅具的进气通道210与蒸汽输出口对接,烹饪过程中,蒸汽发生器加热水产生水蒸汽,水蒸汽中携带热能,水蒸汽依次通过蒸汽输出口、进气通道210和蒸汽引导管进入烹饪腔,与烹饪腔内的食物进行充分的热交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盖合到所述锅体上形成烹饪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上设有供蒸汽通入烹饪腔的进气通道,所述锅盖上设置有凸台,凸台上设有供蒸汽排出烹饪腔的排气孔,所述烹饪腔内的蒸汽经排气孔向锅盖外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上连接有冷凝件,所述冷凝件上设置有连通烹饪腔和排气孔的冷凝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通道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或者不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通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连接处的截面为非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件上设置有盖合在进气口上的防堵板,所述防堵板上设置有多个防堵孔,所述防堵孔连通冷凝通道和烹饪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板和冷凝件通过旋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件和锅盖分体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锅盖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向冷凝件延伸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和冷凝件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伸入冷凝通道中,所述冷凝件上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设于密封槽中且与所述引导部相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64806.6U CN210540800U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64806.6U CN210540800U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40800U true CN210540800U (zh) | 2020-05-19 |
Family
ID=70618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64806.6U Active CN210540800U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4080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54536A (zh) * | 2022-01-12 | 2022-04-15 | 苏州泽达兴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微型近红外探头控温装置以及温度控制方法 |
-
2019
- 2019-05-24 CN CN201920764806.6U patent/CN21054080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54536A (zh) * | 2022-01-12 | 2022-04-15 | 苏州泽达兴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微型近红外探头控温装置以及温度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52634A (zh) | 蒸汽烹饪装置 | |
CN110285458B (zh) | 一种带蒸箱的集成灶 | |
CN207084694U (zh) |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组件和电饭煲及其上盖组件 | |
CN210540800U (zh) | 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锅具 | |
WO2017206408A1 (zh) | 蒸汽烹饪装置 | |
CN108980947A (zh) | 吸油烟机 | |
CN208192796U (zh) | 一种烹饪器具及蒸汽饭煲 | |
CN105962869A (zh) | 洗碗机的抽风装置及洗碗机 | |
CN104475383A (zh) | 一种空调蒸汽清洗机 | |
CN105832271A (zh) | 洗碗机 | |
CN105832274A (zh) | 洗碗机的抽风装置及洗碗机 | |
CN108451338B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烹饪器具及控制方法和电饭煲 | |
CN110051211A (zh) | 一种烹饪器具及蒸汽饭煲 | |
CN207378872U (zh) | 带灶具的嵌入式厨具一体机及橱柜 | |
CN107581916B (zh) | 蒸汽阀及具有其的食物加热装置 | |
CN108324208A (zh) | 一种清洗设备 | |
CN210373651U (zh) | 抽油烟机 | |
CN216797299U (zh) | 蒸汽烹饪装置 | |
CN215686892U (zh)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20442454U (zh) | 一种炒菜机 | |
CN221356612U (zh) | 一种烹饪腔体及烹饪器具 | |
CN220852239U (zh) | 一种灶具底板、灶具及集成灶 | |
CN217235703U (zh) | 一种集成灶 | |
CN204320717U (zh) | 一种空调蒸汽清洗机 | |
CN217274273U (zh) | 一种集成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3 Address after: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