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1419U - 一种耐磨的转盘轴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磨的转盘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1419U
CN210531419U CN201921324911.4U CN201921324911U CN210531419U CN 210531419 U CN210531419 U CN 210531419U CN 201921324911 U CN201921324911 U CN 201921324911U CN 210531419 U CN210531419 U CN 210531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plate
ring
connecting sleeve
rotatably connected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249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国强
郑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Anbaotai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Anbaotai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Anbaotai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Anbaotai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249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1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1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1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的转盘轴承,包括内圈,内圈转动连接在外圈的内部,且内圈的表面焊接有连接套,外圈的内部设有连接槽,外圈的内部设有外固定孔,且内圈的表面焊接有下限位板,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转动连接在外圈的表面,有益效果为:使用过程中,内限位板通过连接套固定在内圈的表面,内限位槽设置在外圈的内部,内限位板在内限位槽的内部转动,通过内限位板对转动的内圈进行限位,减小内圈的磨损,同时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转动在外圈的两端,通过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对外圈进行限位,进而减小外圈的磨损,增加了转盘轴承的使用寿命,适合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耐磨的转盘轴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的转盘轴承。
背景技术
转盘轴承是一种能够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荷、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等综合载荷,集支承、旋转、传动、固定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特殊结构的大型轴承,一般情况下,转盘轴承自身均带有安装孔、润滑油和密封装置,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工况条件下工作的各类主机的不同需求。
现有技术中,转盘轴承的内圈通过轴承滚子在外圈的内部进行转动,在使用转盘轴承的过程中,外界污染物容易与轴承滚子相接触,导致轴承滚子在转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磨损,影响轴承滚子的使用质量,进而影响转盘轴承的使用质量,防尘保护效果较差;且转盘轴承在转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震动,导致转盘轴承的内圈与外圈转动时发生偏位,使得内圈与外圈转动过程的摩擦力增大,增加了内圈与外圈的磨损度,进而影响转盘轴承的使用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的转盘轴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的转盘轴承,包括内圈,所述内圈转动连接在外圈的内部,且内圈的表面焊接有连接套,所述外圈的内部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套转动连接在连接槽的内部,且连接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轴承滚子,外圈的内部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设置在连接槽的外端,所述轴承滚子转动连接在转动槽的内部,连接套的表面焊接有内限位板,外圈的内部设有内限位槽,所述内限位槽设置在连接槽的外端,所述内限位板转动连接在内限位槽的内部,内圈的内部设有内固定孔,外圈的内部设有外固定孔,所述内固定孔与外固定孔的内部均螺接有固定螺栓,内圈的表面焊接有上限位板,且内圈的表面焊接有下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转动连接在外圈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呈圆环状结构,连接套的内壁焊接在外圈的表面,连接套的表面转动连接在连接槽的内部,轴承滚子设置有多组,多组轴承滚子转动连接在连接套的内部外端。
优选的,所述内限位板呈圆环状结构,内限位板与内限位槽均设置有两组,两组内限位板的内壁焊接在连接套表面的两侧部分,多组轴承滚子设置在两组内限位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内固定孔与外固定孔均设置有多组,每组内固定孔与外固定孔的内部均螺接有一组固定螺栓,多组固定螺栓螺接在内圈和外圈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均呈圆环状结构,上限位板的内壁焊接在内圈表面的上端,下限位板的内壁焊接在内圈表面的下端,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的内侧表面转动连接在外圈的上下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转盘轴承的过程中,内圈通过轴承滚子在外圈的内部转动,转动过程中,连接套在连接槽的内部转动,轴承滚子设置在连接套的内部外端,通过连接套防止轴承滚子与外接污染物相接触,进而保证了轴承滚子的使用质量,同时内限位板固定在连接套的表面,内限位板设置在轴承滚子的两端,通过内限位板对轴承滚子进行进一步地防尘保护,进一步地保证轴承滚子的使用质量,进而保证了转盘轴承的使用质量;
2.使用过程中,内限位板通过连接套固定在内圈的表面,内限位槽设置在外圈的内部,内限位板在内限位槽的内部转动,通过内限位板对转动的内圈进行限位,减小内圈的磨损,同时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转动在外圈的两端,通过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对外圈进行限位,进而减小外圈的磨损,增加了转盘轴承的使用寿命,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圈与内限位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圈与外圈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内圈1、外圈2、连接套3、连接槽4、轴承滚子5、转动槽6、内限位板7、内限位槽8、内固定孔9、外固定孔10、固定螺栓11、上限位板12、下限位板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磨的转盘轴承,包括内圈1,内圈1转动连接在外圈2的内部,且内圈1的表面焊接有连接套3,外圈2的内部设有连接槽4,连接套3转动连接在连接槽4的内部,且连接套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轴承滚子5,外圈2的内部设有转动槽6,转动槽6设置在连接槽4的外端,轴承滚子5转动连接在转动槽6的内部,连接套3呈圆环状结构,连接套3的内壁焊接在外圈2的表面,连接套3的表面转动连接在连接槽4的内部,轴承滚子5设置有多组,多组轴承滚子5转动连接在连接套3的内部外端,在使用转盘轴承的过程中,内圈1在外圈2的内部转动,同时连接套3在连接槽4的内部转动,轴承滚子5设置在连接槽4的内部外端,通过连接槽4对轴承滚子5进行防尘保护,避免轴承滚子5在使用过程中沾染污染物,进而保证了轴承滚子5的使用质量,防尘保护效果好;
参照图2、图3和图4,连接套3的表面焊接有内限位板7,外圈2的内部设有内限位槽8,内限位槽8设置在连接槽4的外端,内限位板7转动连接在内限位槽8的内部,内限位板7呈圆环状结构,内限位板7与内限位槽8均设置有两组,两组内限位板7的内壁焊接在连接套3表面的两侧部分,多组轴承滚子5设置在两组内限位板7之间,内圈1在转动过程中,内限位板7在内限位槽8的内部转动,通过内限位板7对轴承滚子5进行进一步地防尘保护,保证轴承滚子5的使用质量,同时内限位板7对转动过程中的内圈1进行限位,避免内圈1发生偏位,进而减小了内圈1的磨损,保证了内圈1的使用质量;
参照图2和图4,内圈1的内部设有内固定孔9,外圈2的内部设有外固定孔10,内固定孔9与外固定孔10的内部均螺接有固定螺栓11,内固定孔9与外固定孔10均设置有多组,每组内固定孔9与外固定孔10的内部均螺接有一组固定螺栓11,多组固定螺栓11螺接在内圈1和外圈2的内部,将固定螺栓11固定在内固定孔9与外固定孔10的内部,通过固定螺栓11对内圈1与外圈2进行固定,加强了内圈1与外圈2的结构稳定性,保证转盘轴承的使用质量;
参照图2和图4,内圈1的表面焊接有上限位板12,且内圈1的表面焊接有下限位板13,上限位板12与下限位板13转动连接在外圈2的表面,上限位板12与下限位板13均呈圆环状结构,上限位板12的内壁焊接在内圈1表面的上端,下限位板13的内壁焊接在内圈1表面的下端,上限位板12与下限位板13的内侧表面转动连接在外圈2的上下两端,转盘轴承使用过程中,内圈在外圈的内部转动,同时带动上限位板12与下限位板13在外圈2的表面转动,通过上限位板12与下限位板13对外圈2进行限位,进而减小了外圈2的磨损,保证了外圈2的使用质量。
工作原理:实际工作时,内圈1在外圈2的内部转动时,连接套3在连接槽4的内部转动,通过连接套3使得内圈1与外圈2之间形成密封性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轴承滚子5设置在连接套3的内部外端,通过连接套3对轴承滚子5进行有效防护,保证轴承滚子5的转动质量,进而保证内圈1与外圈2的使用质量,多组轴承滚子5设置在内限位板7的内端,多组轴承滚子5在转动槽6的内部转动,通过内限位板7对多组轴承滚子5进行进一步地防护,多重防护结构的设置,避免污染物等与轴承滚子5相接触,保证了轴承滚子5的使用质量,进而保证了转盘轴承的使用质量,使用效果好,同时,两组内限位板7在内限位槽8的内部限位转动,通过内限位板7对转动过程中的内圈1进行限位,避免内圈1在转动过程中因震动等作用而发生偏位,进而降低了内圈1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保证了转盘轴承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上限位板12与下限位板13在外圈2的两侧表面转动,通过上限位板12与下限位板13对转动过程中的外圈2进行限位,避免外圈2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偏位,进而减小了外圈2产生的摩擦,进一步保证了转盘轴承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使用效果好,适合推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耐磨的转盘轴承,包括内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1)转动连接在外圈(2)的内部,且内圈(1)的表面焊接有连接套(3),所述外圈(2)的内部设有连接槽(4),所述连接套(3)转动连接在连接槽(4)的内部,且连接套(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轴承滚子(5),外圈(2)的内部设有转动槽(6),所述转动槽(6)设置在连接槽(4)的外端,所述轴承滚子(5)转动连接在转动槽(6)的内部,连接套(3)的表面焊接有内限位板(7),外圈(2)的内部设有内限位槽(8),所述内限位槽(8)设置在连接槽(4)的外端,所述内限位板(7)转动连接在内限位槽(8)的内部,内圈(1)的内部设有内固定孔(9),外圈(2)的内部设有外固定孔(10),所述内固定孔(9)与外固定孔(10)的内部均螺接有固定螺栓(11),内圈(1)的表面焊接有上限位板(12),且内圈(1)的表面焊接有下限位板(13),所述上限位板(12)与下限位板(13)转动连接在外圈(2)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的转盘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3)呈圆环状结构,连接套(3)的内壁焊接在外圈(2)的表面,连接套(3)的表面转动连接在连接槽(4)的内部,轴承滚子(5)设置有多组,多组轴承滚子(5)转动连接在连接套(3)的内部外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的转盘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限位板(7)呈圆环状结构,内限位板(7)与内限位槽(8)均设置有两组,两组内限位板(7)的内壁焊接在连接套(3)表面的两侧部分,多组轴承滚子(5)设置在两组内限位板(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的转盘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孔(9)与外固定孔(10)均设置有多组,每组内固定孔(9)与外固定孔(10)的内部均螺接有一组固定螺栓(11),多组固定螺栓(11)螺接在内圈(1)和外圈(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的转盘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板(12)与下限位板(13)均呈圆环状结构,上限位板(12)的内壁焊接在内圈(1)表面的上端,下限位板(13)的内壁焊接在内圈(1)表面的下端,上限位板(12)与下限位板(13)的内侧表面转动连接在外圈(2)的上下两端。
CN201921324911.4U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耐磨的转盘轴承 Active CN210531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4911.4U CN210531419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耐磨的转盘轴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4911.4U CN210531419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耐磨的转盘轴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1419U true CN210531419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601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24911.4U Active CN210531419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耐磨的转盘轴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14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3154A (zh) * 2022-04-01 2022-06-14 安徽日基焊接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结构的铝制转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3154A (zh) * 2022-04-01 2022-06-14 安徽日基焊接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结构的铝制转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31419U (zh) 一种耐磨的转盘轴承
CN103352706B (zh) 一种掘进机中心二联滚刀设计方法
CN202327555U (zh) 组合轮系回转装置
CN202279654U (zh) 一种用于旋挖钻机副卷扬的滑轮系统
CN213451319U (zh) 一种耐磨深沟球轴承
CN205978059U (zh) 一种具有除灰润滑作用的复合滚轮轴承
CN215110155U (zh) 一种辊压机用内嵌式可拆卸导向键
CN213036026U (zh) 一种可拆卸式五滚柱旋转导缆器
CN210318193U (zh) 一种方便拿取的轴承保持架
CN206455554U (zh) 一种应用于钢管内壁抛丸清理的回转支撑机构
CN213768769U (zh) 一种大型机械专用耐磨链轨总成
CN210619371U (zh) 一种有效延长除油机运行寿命的改进装置
CN220283254U (zh) 一种新型曳引轮
CN216553803U (zh) 一种防磨法兰
CN213451342U (zh) 一种密封摆管关节球轴承
CN218860220U (zh) 适用于大跨越杆塔拆除的钢丝绳托辊架组件
CN209781479U (zh) 具有提供承载能力的轴承
CN214404352U (zh) Ct机回转支承装置
CN212985814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调心滚子轴承
CN217234171U (zh) 一种润滑效果好的汽车球笼保持架
CN203835976U (zh) 深沟球轴承
CN214822343U (zh) 一种耐磨损的汽车轮毂
CN212387591U (zh) 十字轴万向节传动的中心集电器
CN211991459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辅助托料装置
CN107717303A (zh) 用于景观立柱钢筋骨架焊接的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